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解读:生物

合集下载

2019高考生物考试的说明精品教育.doc

2019高考生物考试的说明精品教育.doc

高考生物考试的说明1.能使用恰当的专业术语,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方法、概念和原理。

2.能理解生物学中常用图、表等表达形式的意义,会用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一些生物学现象。

3.能通过分析与综合,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能正确地解释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5.能使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简单的生物学事实,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6.能应用生物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有关现实问题,能够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

□考试范围1.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1)细胞的化学组成,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构成细胞的六种主要化合物及其作用。

(2)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及其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3)细胞分裂,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各时期核结构变化的特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有丝分裂的意义,无丝分裂。

2.生物体的功能(1)营养植物的水分代谢吸胀作用,渗透吸水及原理,渗透作用的概念,质壁分离和复原,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植物的矿质代谢大量和微量元素,交换吸附,植物对离子的选择吸收,矿质元素的利用人体小肠结构的特点动物对食物的消化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细胞代谢ATP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吸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叶绿体中的色素,光反应,暗反应,光合作用的意义动物的物质代谢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动物的能量代谢动物的气体交换,能量的释放、转换与利用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自养型和异养型,需氧型和厌氧型(3)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作用及在实践上的应用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激素,主要的内分泌腺,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生长激素的分泌部位及生理作用昆虫的激素调节神经调节(4)生殖和发育生殖的种类减数分裂的概念和意义,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受精作用植物的个体发育动物的个体发育3.遗传和进化(1)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中心法则和遗传密码(2)遗传的基本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基本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3)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伴性遗传(4)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遗传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5)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证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达尔文学说的评价4.生物与环境(1)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种群与群落(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4)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研究生态学的意义。

2019高考生物(全国卷)考试说明

2019高考生物(全国卷)考试说明

2019年高考考试说明——生物Ⅰ.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各学科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二、题型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三、试卷结构1.试卷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

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第二部分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

生物、化学、物理各科选考内容的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理科综合试卷结构表求的。

②选择题(二)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在指导语中明确给出单选和多选的题号。

③选考题要求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化学题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组卷: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Ⅱ.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生物科考试内容。

高考生物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等方面的应用,有利于高校对新生的选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理解能力(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全国卷3,包括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全国卷3,包括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全国卷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答案】C【考点定位】转录【名师点睛】熟知真核细胞中DNA分子存在的位置,联系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答案】C【解析】动物激素属于信息分子,由内分泌细胞产生,经血液循环把调节信号传到全身各处并通过作用靶细胞而发挥作用,A正确;植物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基质是发生光合作用暗反应场所,B正确;癌细胞需要从它生存的环境中获取自身增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属于异养型,C错误;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结束生命的过程,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结构、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名师点睛】不熟悉癌细胞的增殖特点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答案】A【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名师点睛】1.不熟悉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是对AD选项误判的主要原因;2.解题过程中没有联想到光合作用光反应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是对B选项误判的主要原因。

2019年高考生物考纲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考纲解析
——生殖、遗传、进化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六单元 生物技术与实验*
单元知识框架 (一)以书本知识体系为专题
各专题需要解决的综合问题 • 用事实说明为什么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 • 如何证明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 生物体如何实现代谢活动的有序进行并保持
稳定状态? • 生物体如何保持物种的延续及适应生存环境
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 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 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AB
CD
EF
甲组(20℃) 乙组(40℃) 丙组(100℃)
二.高考能力要求解读
(1)若向A、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 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 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砖红色 较深的试管是______,颜色较深的原 因是______;不变色的试管是______, 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植物体细胞
导入受体细胞 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动物体细胞 培养
动物体细胞 (或卵细胞)
检测表达
表达、调控、非编码区修饰 基础(结构、功能相同)
生物专题复习举例
农作物育种与管理专题
• 植物的个体发育、杂交育种、单倍体育 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细胞工程 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基因工程在育种 上的应用
II.同一品种的西瓜种植在非生物因素相同 的两块土地上,但单位面积产量差别很大, 为了探究两块土地上产量不同的原因,请 根据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要求写出课下题的题目)。
二.高考能力要求解读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
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 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专题03 遗传与进化-2019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

专题03 遗传与进化-2019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

2019年考试大纲解读遗传与进化与2018年相比,2019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范围与要求”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

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2019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遗传与进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专题:专题01 遗传的细胞基础、专题02 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03 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题04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在高考卷中大约占20分,现分别对以上专题进行解读。

专题01 遗传的细胞基础本专题包括(1)细胞的减数分裂,(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3)动物的受精过程。

命题规律:此专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常结合有丝分裂的有关知识一并考查,在2017 年新课标I 卷的第 6 题和新课标II 卷第 1 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纵观近五年的全国卷,高考对遗传的细胞基础的考查频率增多,此部分内容可能成为2019年高考的重要命题点,考生予以重视。

命题趋势:预计2019年高考对于遗传的细胞基础考查,有可能以减数分裂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坐标曲线图等为着眼点考查基础知识或结合突出成就或热点问题进行命题。

1.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关于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1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B.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片段互换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发生在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卵细胞,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答案】D2.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条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极体)形成过程中【答案】D【解析】图①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即将进行分离,因此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因此有4对染色单体,A错误;图②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离,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图③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其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图③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则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C错误;④无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是分裂完成的配子,由分析可知,排序可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或极体)形成过程中,D正确。

2019年高考生物试卷结构内容分值分析(附答案解析)(全国卷Ⅰ)

2019年高考生物试卷结构内容分值分析(附答案解析)(全国卷Ⅰ)

2019年高考生物试卷结构内容分值分析(全国卷Ⅰ)一、总体评价能力立意,突出考查核心基础知识是今年高考典型特点,体现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中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要求。

同时试卷也体现了高考试题稳定性一面,题型分布保持稳定,考生比较适应,便于发挥。

二、知识与能力考查分布试卷分为6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必考题)和2道二选一非选择题(选考题),主要考查核心基础知识和四大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具体考查内容和能力考查分布见下表:三、试题特点1、选择题主要承载核心知识的考查,同时注重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的考查。

第1题,以细胞凋亡切入,考查细胞凋亡定义和意义,以及与细胞坏死之间的区别,侧重核心知识考查;第2题,体外蛋白质的合成切入,考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条件的相关知识,侧重核心知识考查;第3题,以植物质量增加切入,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及其物质循环和矿物质的吸收相关知识;第4题,以兴奋的两种作用方式切入,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侧重核心知识考查和信息获取能力;第5题,以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高等植物为切入点,考查遗传定律、伴性遗传,侧重核心知识考查;第6题,以异养型细菌培养为基础,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基础知识及信息获取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2、非选择题主要承载四大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同时考查核心基础知识掌握。

第29题,在信息获取能力的基础上,考查光合作用知识实验与探究能力; 第30题,在信息获取能力的基础上,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第31题,在信息获取能力的基础上,考查生态系统的的基础知识;第32题,考查遗传规律的综合运用能力;二选一的非选择题:37题和38题,侧重考查选修基础知识。

2016-2018年高考生物试题考查内容分析(全国卷Ⅰ)2016-2018年高考生物考点分布及分值分析(全国卷Ⅰ)四、准高三学生复习建议今年的高考已经过去,对试卷的分析,主要是让明年高考的同学们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加强学科科学素养考查-能力立意,重点考查核心基础知识),从而进行针对性复习,提高高三复习效果。

2019年高考生物试卷结构内容分值分析(附答案解析)(全国卷Ⅰ)

2019年高考生物试卷结构内容分值分析(附答案解析)(全国卷Ⅰ)

2019年高考生物试卷结构内容分值分析(全国卷Ⅰ)一、总体评价能力立意,突出考查核心基础知识是今年高考典型特点,体现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中着重考查考生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要求。

同时试卷也体现了高考试题稳定性一面,题型分布保持稳定,考生比较适应,便于发挥。

二、知识与能力考查分布试卷分为6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必考题)和2道二选一非选择题(选考题),主要考查核心基础知识和四大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具体考查内容和能力考查分布见下表:三、试题特点1、选择题主要承载核心知识的考查,同时注重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的考查。

第1题,以细胞凋亡切入,考查细胞凋亡定义和意义,以及与细胞坏死之间的区别,侧重核心知识考查;第2题,体外蛋白质的合成切入,考查蛋白质合成所需的条件的相关知识,侧重核心知识考查;第3题,以植物质量增加切入,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及其物质循环和矿物质的吸收相关知识;第4题,以兴奋的两种作用方式切入,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侧重核心知识考查和信息获取能力;第5题,以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高等植物为切入点,考查遗传定律、伴性遗传,侧重核心知识考查;第6题,以异养型细菌培养为基础,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基础知识及信息获取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2、非选择题主要承载四大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同时考查核心基础知识掌握。

第29题,在信息获取能力的基础上,考查光合作用知识实验与探究能力; 第30题,在信息获取能力的基础上,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第31题,在信息获取能力的基础上,考查生态系统的的基础知识;第32题,考查遗传规律的综合运用能力;二选一的非选择题:37题和38题,侧重考查选修基础知识。

2016-2018年高考生物试题考查内容分析(全国卷Ⅰ)2016-2018年高考生物考点分布及分值分析(全国卷Ⅰ)四、准高三学生复习建议今年的高考已经过去,对试卷的分析,主要是让明年高考的同学们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加强学科科学素养考查-能力立意,重点考查核心基础知识),从而进行针对性复习,提高高三复习效果。

2019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解读暨后期复习策略

2019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解读暨后期复习策略

2018全国新课标I卷试题回顾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 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 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 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 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 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 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基 于《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
高考冲刺复习
2019.3.3
本次讲座提纲
一、2019《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解读
二、2018全国新课标I卷试题回顾及近年高考试 题特点 三、高考冲刺复习的策略思考 四、研究高考真题,提高自身命题能力
一、2019《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的解读
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 点在考纲, 源在课标!
与(2019版)
2019《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解读
《考试说明》解读:
(一)考查方向体现核心素养 (二)命题重点仍在主干知识 (三)夺分热门仍是实验考查 (四)变化涉及选一酶与实验
与(2019版)
与(2019版)
与(201合运用能力”= “新的情境 + 已有知识 + 理解能力 + 获取信息能力 + 实验探究能力”
【试题点评】本题从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出发,考查植物 根吸收物质的运输方式、吸水和失水的条件,需要理解 矿质元素的吸收机理与过程特点。
知识点的深度挖掘与剖析:
1. 矿质元素被植物吸收的形式与方式? 2. 植物生活需要的元素通常有哪些? 3. 中耕松土与无机盐离子吸收的关系? 4. 农家肥有机肥的使用特点与物质转变过程? 5. 植物吸收水与吸收无机盐离子的关系? 6. 什么是必需元素,如何证明某元素是必需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还!
2020-2021年备考











(完美版)
生物
2019高考生物考试说明及解读
新鲜出炉,考纲和考试说明的总体要求及必修部分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部分的考查内容没有改变,只是考试说明中生物技术实践部分做了一点微调,增加了相关的实验技术,同时题型示例中增加2018全国卷2,3题、2018全国卷1,3题和2018海南卷,30题。

即整体结构维持稳定、局部微调,这种变化表明高考总的命题方向将继续朝着素养考查稳定推进;知识内容的局部微调也仅仅在选修一部分,涉及部分考生。

一、考纲与说明内容的解析
(一)考查方向体现核心素养
考试说明中考核目标增加了一段关于考核要求的表述。

表明高考在能力要求上会更加注重素养考查及理论联系实际、会更加关注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高考生物命题中的核心素养,就是指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查考生,引领了生物高考新方向。

生命观念是指对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本身学习的同时,相应形成的观念认识,这里的生命观念,不是指知识本身,而是学习生物学知识或对生命特征进行解释后形成的抽象的观点,也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