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太阳在地球上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2.认识太阳不断变化的活动规律,从而理解地球与太阳相互作用关系的本质。
二、教学内容:1.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关系;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规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三、教学方式:课堂讲解、互动讨论、实验观察、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太阳在地球上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2.理解太阳活动规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认识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参考资料等。
六、教学流程:1.导入环节:向学生提问,了解他们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
2.讲解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关系。
教师通过PPT或图片等展示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关系,讲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学生应该掌握太阳对地球辐射的基本情况,如:太阳辐射的种类和分布、太阳辐射的时间和强度变化等。
3.讲解太阳活动规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教师通过PPT或图片等展示太阳活动规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的相关内容。
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太阳黑子、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日珥等太阳活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根据所掌握的相关知识,讨论气候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关系,并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5.实验观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太阳辐射的相关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接了解太阳辐射的特点和对地球的影响。
6.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教师们可以通过小测验、讨论等方式来检查学生们的理解情况。
2.学生们通过笔记、总结论作,来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以此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高中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篇

高中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中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重要性;2. 了解太阳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如光照、热量、水循环等;3. 掌握太阳对地球造成的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1. 太阳系和地球的模型或图片;2. 相关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课件;3. 活动材料,如绘图纸、色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引入:(10分钟)1. 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播放一段拍摄自国际空间站的太阳照片与地球影像的视频;2. 跟学生分享一些太阳对地球的事实,如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来源、光亮、热量等。
知识讲解:(15分钟)1. 使用太阳系和地球的模型或图片来让学生理解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关系;2. 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光照、热量、水循环等;3. 强调太阳能量对地球上所有生物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练习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或个人完成一项绘图任务,绘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图;2. 学生根据自己的绘图,用文字描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并与同伴分享。
概念检测:(10分钟)1. 提问学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相关概念问题,如太阳是什么,它对地球有什么影响等;2. 学生回答问题并解释他们的答案,确保他们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延伸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地球造成的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原因,并与他们分享一些相关知识;2.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如日食、地球自转等。
总结回顾:(10分钟)1.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概括和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2. 强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复习和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和影响,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情况,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高中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精选3篇(二)教案题目: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点;2.认识地球的结构和地球的运动;3.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对宇宙的影响;4.培养学生对地球宇宙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基本影响。
2. 让学生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3. 让学生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概述。
2. 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具体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概述。
3. 案例分析: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相关章节。
2. 案例资料: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案例。
3. 网络资源:太阳科学研究成果,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概述。
2. 第二课时: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3. 第三课时: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九、教学建议:1. 结合现实例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 分组讨论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环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十、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复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相关内容。
2. 收集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案例,进行分析。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地球环境的建议。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优秀范文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理解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与地球自然环境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与地球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为什么能在太阳系中存在?(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太阳相关知识,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讲解太阳辐射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如:维持地表温度、促进水循环、影响生物生长等。
(3)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等。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讲解太阳活动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等。
(3)引导学生探讨太阳活动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
4.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与地球自然环境的关系(1)分析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与地球自然环境的关系。
(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
5.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为人类服务?四、课后作业1.列举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思考:如何利用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为人类服务?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了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举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可能有些学生对于如何利用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为人类服务的问题思考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教学拓展1.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2.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3.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最新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优秀范文3篇

高中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优秀范文3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念及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掌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主要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地理图表,让学生学会多从身边事物开始探讨,把学习与生活融于一体,培养学生的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并养成搜索资料的习惯和筛选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从具体生活、生产实例的讨论入手,分析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正确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发展观;正确认识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过程【活动】【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查阅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相关资料,交流讨论,引起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2)指导学生准备相关材料,收集学生课前搜索资料遇到的问题,通过设置问题解决。
【导入】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引入)在宇宙中,太阳是地球相依的非常重要的一颗恒星,它的光和热是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即为地球提供能量,我们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孕育了地球上的生物。
那么,太阳对地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本节课我们主要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两方面的影响来学习。
(过渡)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太阳的概况,请各小组选代表从组成成分,表面温度,体积,质量等角度给我们简述一下太阳的概况。
【讲授】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概况老师补充太阳概况的资料:(过渡)自然界中的物体,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能量,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我们称为太阳辐射,太阳电磁波包括x 射线、γ射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它们的波长不同,特性和作用也有很大的差异。
高一地理必修一《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学会分析表达地理现象的三维空间分布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2、分析图片形成直观认识,利用图表分析法初步掌握三维空间分布图的判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资料
课本插图、课件、补充材料
课时安排
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地理教案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中地理教案课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将能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影响。
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和影响。
分析太阳活动与地球的相互关系。
培养对太阳对地球环境和生命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学材料:幻灯片或投影仪太阳模型或图表白板、彩色粉笔或马克笔三、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投影仪展示太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太阳的兴趣和好奇。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太阳的了解,并讨论太阳在地球生活中的重要性。
探究(15分钟):介绍太阳的基本特征,如太阳的大小、温度、能量等。
分享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日照、光合作用、气候形成等。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地球上不同地区和季节的影响,如赤道地区和极地地区的差异。
解释(15分钟):解释太阳活动与地球的相互关系,包括太阳黑子、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等现象。
解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极光的产生等。
引导学生分析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通信系统等方面的关联。
实践(3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太阳辐射对地球某个特定方面的影响(如气候、植被、海洋循环等)。
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讨论太阳对该方面的重要性和挑战。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总结(5分钟):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太阳活动和地球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培养对太阳科学的兴趣。
拓展活动(根据需要):进行实地观测太阳活动,如日食观测或观测太阳黑子等现象。
设计实验或模拟活动,研究太阳辐射对不同地区或季节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天文学和地球科学书籍,深入了解太阳与地球的相互关系。
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具体学校的教学要求和学生水平进行调整和修改。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 分析图表,了解太阳辐射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2. 阅读图片资料,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3. 通过认识宇宙的系统性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进一步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4. 通过探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树立科学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态度。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2.合作探究六、教学过程:1.导入:《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神在创造天地的时候,世界空虚混沌,一片漆黑。
神很生气,于是说了三个字“让有光”,瞬间世界充满光明,生机勃发。
这里的光就是太阳光,由此可见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到底有多重要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在阳光下学习地理是多么幸福)2.太阳辐射与地球:①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占其总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
②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0.15-4um之间,短波辐射。
紫外区:0.15-0.4um 7%;可见光区:0.4-0.76um 50%;红外区:0.76-4um 43%。
③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He。
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提供了光和热,是大气运动和水循环的主要能源;间接:煤、石油、天燃气等能源储存了地质历史时期的太阳能。
⑤我国太阳辐射分布图,读图可知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为丰富的地区,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辐射较为匮乏的地区。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简单解释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匮乏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阴天、雾天多,日照时间短。
3.太阳活动与地球: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送来温暖,偶尔也会发个脾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设计(新授课)
一、课标内容标准
课题: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标内容:
● 1.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主语:学生
行为动词:“阐述”
行为条件:
行为结果:“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二、课标标准解读
● 1.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什么是太阳辐射?什么是太阳常数?
2.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是多少?可分为哪三部分?能量占比各是多少?
★3.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哪一部分?太阳辐射为什么称为短波辐射?
★4.简要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5.在农业生产的实践过程中可采取那些措施提高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率?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6.什么是太阳活动?太阳的外部结构(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哪三层?
7.太阳活动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是多少年?★8.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哪些影响?
三、教学目标预设
1. 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念,了解太阳能量来源,了解太阳辐射的能量分布。
2.理解记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3.从具体生活、生产实例的讨论入手,简要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4. 了解太阳的外部结构,能够列表总结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5. 分析有关资料,探究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通讯,磁场等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
1.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目标
和教学方
法
思考与
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
“15分钟温故、自学、群学”环节2分钟,新课导入及预习指导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听过“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吗?他为
什么射掉9个?又为什么留下一个?地球上生命活动存在的
条件中哪些和太阳有关?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太阳对地球
的影响。
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本节课的课程标准:“阐述太阳
对地球的影响。
”请同学们注意行为动词:即阐述……,重
点是影响。
包括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阅读教
教师布置
学生自
学,明确
内容和要
求。
教师巡回
指导并根
明确课标
及教学目
标要求;
材,完成自主学习的填空。
[预习指导]
据情况为
学生释疑。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思考与调整
活动内容
师生行为 “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节
一、[合作探究] 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有哪些事例体现出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例1.读“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________反应。
在此反应过程中,太阳不断减少________而转化成了能量。
(3)由图可知太阳辐射在到达地面的过程中曾受到过________的削弱。
(4)由此图可知,________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的________源泉。
例.
太阳辐射的波长分类:分为A 、B 和C 三部分
能量分布:约50%集中于 波段
讨论:哪些能量与太阳辐射无关?
学习小组合作总结,教师点拨。
理解记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_______层上,其之所以黑,是因为它的_______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
在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_______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它们的活动周期大约是_______年。
(2)12测站说明,当太阳黑子增多,年降水量随着_______,因而它们之间存在着_______相关的关系。
而
测站则说明,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之间存在着_______
的关系。
例3.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据图1判断: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约为______年,并于21世纪开始的_________年达到高峰期,太阳黑子发生在图2中的 层。
(2)太阳活动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__________层,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宇航器安全;另外还将扰乱地球的__________,产生“ ”现象。
(3)根据你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预报_________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部门
D.气候研究部门
(4)图2中B 层是_________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_________,它的爆发是______________的显示。
分析有关资料,探究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通讯,磁场等的影响。
另外,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等。
太阳活动可使大气层的电离程度、光线、磁场辐射等发生突变,影响到人体健康。
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以便有关部门及早作好准备,把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讨论:我们这里能看到极光吗?到南极观察极光大概是什么时间?宇航员出舱活动的时间怎么决定的?为什么要穿着厚厚的宇航服?
可以采用抢答的形式。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过程教学目标
和教学方
法
思考与
调整活动内容师生行为
“10分钟当堂检测、反馈、矫正”环节见附:[当堂反馈]教师布置
检测题,
巡回查看
学生答题
情况,少
数同学可
面批。
针对部分
学生的错
误,教师
有重点讲
评纠错。
检查试题
与课标对
应情况。
练习检查
学习效
果。
本课总结:总结如下:
教后
反思
附:[当堂反馈]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太阳活动的巨大能量来源于()
A.演化时期剩余的能量 B.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C.氢气的燃烧 D.核聚变
2.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
A.可见光
B.红外线
C.紫外线
D.X光
3. 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A.地热
B.核能
C.煤、石油
D. 潮汐能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 “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4—5题.
4.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指()
A.耀斑
B.X射线
C.紫外线
D. 黑子
5.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 光球层
B.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内部
6. 太阳的大气层由外向里依次是()
A.日冕、色球、光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光球、色球D.光球、色球、日冕
7.太阳活动是:()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C、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D、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可忽略
8.在“黑子峰年”(黑子活动最多的年份),下列行为能防范其影响的是:()
A、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增强皮肤的活力
B、有关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C、清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D、加强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9.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的主要动力来自于()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重力能 C.太阳辐射 D.万有引力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形成的是()
A.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 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最近某地区天气异常D.月亮的阴晴圆缺
11.易对“嫦娥二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A .月球引力
B .太阳活动
C .太阳辐射能
D .地球运动
12.塑料大棚可以提高对太阳辐射的利用率,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风力
13.关于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纬度均呈正相关
B.不同纬度相关性不同
C.北半球极地地区呈负相关
D.两者变化周期均为
14. 下列有关太阳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
B.太阳活动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主要的、直接需要的能量
C.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都会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
15.某年正值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我国大部分地区观察极光
C.前一次太阳活动的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D.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