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含解析)高一第一册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含解析)高一第一册地理教案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程标准原文】 运用资料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核心素养定位1.结合图示识记太阳辐射概念及能量来源,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综合思维)2.运用资料分析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综合思维)3.了解太阳大气的分层、太阳活动的概念及类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1)太阳概况: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为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 000 K 。

(2)太阳辐射 ①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②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知识链接]1.太阳能量来自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 ――→高温高压He +能量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维持地表温度,维持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提供能源:包括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知识点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和大气层的结构(下图):太阳的大气层,是人类能观测到的太阳部分,由里到外依次为A光球层、B色球层和C日冕层,其中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

2.太阳风太阳大气不断释放高速带电粒子流,这种带电粒子流被称为太阳风。

正常情况下,地球的磁场能够阻挡太阳风,使地球免受太阳风的危害。

2.为什么说煤和石油是来自于太阳的能源呢?结合下图说一说原因。

远古时期的动植物生长也是靠太阳,由于地壳变迁被埋入地层,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归根到底煤和石油的能量还是来源于太阳。

3.太阳活动(1)概念:太阳大气的变化称为太阳活动。

(2)主要类型太阳黑子:出现于上图中A层,变化周期约为11年,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出现于图中B层,释放巨大能量,周期约为11年。

[学法指导]太阳活动类型[知识链接]“磁暴”是指地球磁场全球性的剧烈扰动现象。

观看极光条件:①太阳活动强烈;②高纬度地区;③极夜时期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会扰动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产生磁暴、极光等现象。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高一地理(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一、单元信息二、单元目标1.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3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三、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2课时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中国航天博物馆之旅(二)【教学内容】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导入】地理研学之旅——走进博物馆系列。

今天我们我们继续参观中国航天博物馆。

接下来我们沿着昨天的路线复习一遍知识,然后进入继续在太阳系展厅体验。

【课前复习】1.天体的类型及各天体的特征。

2.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各天体系统的特征。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太阳活动类型。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教师】了解了太阳,我们再来看看地球的小伙伴们,地球和它的“小伙伴”们同在“太阳社区”生活,它们之间是有共同“生活习性”的,同时地球也有独特之处。

首先通过平板app“太阳系观测员”一起来了解地球的小伙伴们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完成填空。

(教师手机连线大屏幕,带领学生使用太阳系观测员app模拟太阳系)【板书】1.普通性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E 木星、F 土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

【学生】对照图像完成填空。

【教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往前走,了解太阳系的成员们。

(在展厅中继续前行来到太阳系星球盘模型前,多媒体展示太阳系星球盘模型以及行星的图片,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太阳系的成员) 【学生】观察各大行星的特征并记录。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观察,并利用教材,先自主思考以下问题,然后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1】(1)说出八大行星的分类依据和各类别主要特征。

(2)根据教材P6表1.2,分析八大行星运行的共同点。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1)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2)特征【思考】根据表1,分析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

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课标细化】1.可以正确看法太阳的基本特征和外部结构及其相对应的太阳活动。

2.了解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了解太阳辐射对天文环境构成和变化的作用,及其抵消费生活的主要动力。

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材剖析】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可见太阳对地球,对地球上的生命是何其重要。

经过地球上的一些表象,剖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本节的基本教学思绪。

本节虽然是第二节,但在高中必修中的位置却十分重要。

它是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知识的延续,是对地球宇宙环境的进一步补充。

对激起先生求知欲有很大裨益。

它与第一节不同,参与了少量的天文图表,需求先生去剖析了解、归结总结,对先生才干的培育有很大协助。

它为以后大气、水的运动的教学做好了铺垫,讲好这节课,前面的知识学起来就会显得随心所欲,水到渠成。

【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艺1.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重点放在太阳辐射对地球物质循环和对人类消费、生活发生的影响上,对太阳辐射的概念、来源只作复杂引见,关于波长的学习作为才干培育的资料。

2.概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其中太阳活动的概念、标志、周期需求明白,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磁场、气候等方面发生的影照应作为教学的重点。

3.经过资料,归结总结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进而培育先生获取天文信息停止剖析、判别、推理等逻辑思想才干。

进程与方法1.本节许多中央要应用统计图表,获取相关的天文信息,而关于刚刚升入高一的重生来讲,识图才干很差。

经过此节教学,指点先生读图方法和读图顺序,培育天文基本技艺成为教学中的重点。

2.本节触及许多先生不具有的笼统知识,应用生动的案例资料,引发先生思索,提取天文信息,停止知识的剖析、推理等逻辑思想才干的培育,是教学中才干培育的又一重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剖析,引导先生感受事物之间的相关性,树立探求肉体和求真务实的迷信态度。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第一篇: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刘敏陕西省南郑县大河坎中学【课题】必修模块Ⅰ 第一章第二节题目《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所需课时】1 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分析:课标要求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际上是结合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以太阳为例,进一步说明地球与其所处宇宙环境的关系及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课标主要是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两方面来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因此,首先要明确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规律,再用举例的方式说明太阳对地理环境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后要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包括有利和不利的两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待问题。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能量的来源,二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其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又分别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讲述。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和生物的活动和变化,最终决定了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太阳黑子和耀斑为主要标志的活动对地球气候、电离层和地球磁场的影响等方面。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部分内容的理解,教材最后专门安排了一个案例研究---太阳活动与旱涝的关系。

学情分析:对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学生有亲身的体验,能够从生活中寻找实例,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应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指导。

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陌生,不太容易理解,应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用新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所表现的几方面。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结合太阳外部结构了解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

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过程: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一个主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2.教学内容:针对太阳对地球影响的问题,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太阳对地球影响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介绍太阳活动的类型,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通信、导航等方面的影响。
3.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辨能力。
5.实践活动:组织实地考察、观测太阳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太阳对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太阳对地球影响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讲解: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讲解太阳辐射的传递、转换过程,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
过程: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太阳辐射的基本原理,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教学内容:介绍太阳活动的类型,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通信、导航等方面的影响。
过程:教师通过图表、实例讲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太阳活动与地球环境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分组讨论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具体影响,以及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6.课后巩固与拓展:
a.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b.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c.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实践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出发,引发他们对太阳辐射的兴趣。首先,我会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太阳能热水器是如何工作的吗?为什么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热能?”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辐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接着,我会简要介绍太阳的基本概念,如太阳的结构、太阳系的组成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学会运用地理图表分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4.能够将太阳辐射知识应用于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如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等,引发学生对太阳辐射的兴趣。
2.分步骤讲解,突破难点:将太阳辐射的概念、特性及其对地球的影响进行分解,逐步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讲解太阳辐射的概念、特性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分析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讲解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
3.结合地理图表,展示太阳辐射在不同地区的差异。
4.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帮助他们理解太阳辐射的知识点。
4.设计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地球资源的情感态度,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概况01气体星球。

(1)实质:炽热的□(2)主要成分:□02氢和氦。

(3)表面温度:约为□036_000 K。

2.太阳辐射(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04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现象。

05核聚变。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3.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1)为地球提供□06光和热。

07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08动力。

(2)维持□09能量,如煤、□10石油等。

(3)为生活、生产提供□1.判断正误。

(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氮。

(×)(2)地球各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同。

(×)2.下列能源不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是( )A.风能B.水能C.地热能D.石油答案 C解析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不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3.为什么说煤、石油、天然气是太阳提供的能源?提示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能源,所以它们是地质时期被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结构01光球、色球和□02日冕三个圈层。

从里向外分为□03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

□04太阳风。

太阳大气不断释放的高速带电粒子流称为□2.太阳活动(1)概念:□05太阳大气变化。

(2)类型及分布(3)重要标志:□09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1011年。

(4)周期:约□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判断正误。

(1)光球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2)太阳耀斑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2.太阳活动的周期是( )A.9年B.10年C.11年D.12年答案 C解析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

3.试举例说明太阳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提示黑子出现在光球上,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日冕物质抛射出现于日冕。

任务探究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材料一“蜀犬吠日”图。

材料二素有“日光城”之称的拉萨是西藏自治区首府,藏语意为“圣地”。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

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堂设计:一、课标要求:以太阳为案例,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来看,本节课关注的内容主要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记住太阳辐射概念,从体验和感受中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意义。

2、掌握太阳外部大气层结构,简述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

3、阐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和说明。

三、教学重点: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特征。

3、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四、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五、内容分析: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二是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以太阳对地球的作用为案例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

具体如下: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能量,直接提供能量:光热资源。

间接提供能量:化石燃料太阳活动影响地球: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耀斑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光球、色球、日冕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对通信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课表分析:人教版安排在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分为“为地球提供能量”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两部分,共有六段课文、—个阅读、一个案例、两个活动和七幅 (组 ) 图组成。

主要介绍了太阳概况、太阳辐射定义和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重要影响、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主要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标准的学习要求都有的内容是 :太阳辐射定义、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分层、太阳活动主要类型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虽然是第二节,但在高中必修中的地位却非常重要。

它是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知识的延续,是对地球宇宙环境的进一步补充。

对激发学生求知欲有很大裨益。

它与第一节不同,加入了大量的地理图表,需要学生去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 •太阳概况(1)实质:炽热的□!气体星球。

⑵主要成分:卫2 3 4 5氢和氦。

(3)表面温度:约为口036_型K。

2 •太阳辐射(1) 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口04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现象。

(2)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口05核聚变。

3.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1) 为地球提供卫6光和热。

(2) 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口08动力。

⑶为生活、生产提供口09能量,如煤、口1°石油等。

1.判断正误。

(1)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氮。

(X)⑵ 地球各纬度地带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同。

(X)2 .下列能源不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是()A.风能B.水能C.地热能D.石油答案C解析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不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

3 .为什么说煤、石油、天然气是太阳提供的能源?提示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能源,所以它们是地质时期被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大气层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匚02日冕三个圈层。

□3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

太阳大气不断释放的高速带电粒子流称为口 04太阳风。

2 .太阳活动(1) 概念:也5太阳大气变化。

(2) 类型及分布 ⑶重要标志:型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⑷周期:约型11年。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_太阳凤_』》扰动因雄场〜磁暴 动增强强劲n•扰动大气层〜囤扱光1.判断正误。

(1)光球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X)⑵太阳耀斑是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X) 6 7 86 .太阳活动的周期是( )A. 9 年 B . 10 年 C. 11 年 D. 12 年答案 C解析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

7 .试举例说明太阳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提示 黑子出现在光球上,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日冕物质抛射出现于日冕。

对{卫星导航、卫空间通-值何网、就空航天等人类活动产生影响任务探究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材料一 “蜀犬吠日”图。

材料二 素有“日光城”之称的拉萨是西藏自治区首府,藏语意为“圣地”。

拉萨位于 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中游北岸,海拔3 657米。

这里属高原干旱气候,特点是气温偏低, 降水较少,空气稀薄,年日照时间长达3 000小时以上。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 “蜀犬吠日”反映了什么地理现象,形成原因是什么? (2) 拉萨被称为“日光城”的地理原因是什么?[成果展示](1) “蜀犬吠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四川太阳能资源的贫乏。

四川盆地位 于我国的南方,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大,地形封闭,大气密度大,阴雨天 气多,故日照时间较少。

(2) 拉萨所在地区的降水较少,空气稀薄,日照时间较长。

1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及生产、生活的影响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能量主要是由巫迢迪亞 送等矿物能源提供的•这些矿物能源都是由地质 历史时期的动植物资源转化而来的•显然地质历 史时期的动植物资源固定了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直接能量來 源冬如人们可宜接利用太田能电站来捉供能量2 .我国太阳辐射能的时空分布规律(1)就时间而言,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高度大,光照时间长,各个地区的太阳辐射能 夏半年也6多于冬半年。

(2)就空间而言,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大体上由东南向西北口07递增。

大体上的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 太阳辐射能利响 不影过多的国紫外线会危害地球生物比较口08丰富。

如下图所示:下图是一种以太阳能为能源的交通信号灯。

读图,完成(1)〜(2)题。

(1) 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拔B.电网供电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2) 下列哪一个城市大量设置这种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A.拉萨B.重庆C.大庆D.海口科学思维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第(1)题,信号灯利用太阳能,随着天气的变化,太阳辐射强弱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信号灯的亮度。

第(2)题,太阳辐射越强,使用效果越好。

[答案](1)C (2)A提升运用能力读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1〜2题。

1 .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 ( )A. 哈尔滨比济南多C.上海大于 1 200 kW • h/m 2 答案 C解析 根据图例可知,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哈尔滨比济南少;整体东少西多;上海大于 12200 kW- h/m ; 一般平原比高原地区少。

2 .只考虑自然因素,最不适合推销太阳能热水器的城市是 ( )A .济南B .拉萨 C.上海D .重庆 答案 D解析 只考虑自然因素,太阳能热水器适宜分布在太阳能丰富地区。

最不适合推销太阳 能热水器的城市是太阳辐射最贫乏的城市。

任务探究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材料一 家住北京的刘长生老先生这几天有点纳闷,再过几天一场大规模的信鸽比赛就 要举行了,这几天他正组织信鸽训练,可没想到的是他最喜欢的几只信鸽再也没有飞回来•…材料二 二战中,德军司令部有一个叫布鲁克的报务员,他在一次重大战役执行任务时, 通讯突然中断, 信息不通, 贻误了战机, 导致战斗失败。

布鲁克因此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 刘先生的信鸽为什么会丢失?(2) 布鲁克在执行任务时通讯突然中断的原因是什么? [ 成果展示 ](1) 信鸽主要是靠地磁场确定飞行方向,当太阳风暴强烈时,严重干扰地磁场,刘先生的信鸽也就难以回家。

(2) 布鲁克在执行任务时,无线电中断的“罪魁祸首”是耀斑,布鲁克的死,在于当时人 们对耀斑还不了解。

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它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 冕层,不同的大气层上发生的太阳活动类型不同,其特征及对地球的影响如下所示:B .分布呈东多西少 D.平原比高原地区丰富下图为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图,图中将太阳黑子谷值周期各年划分为m -5、m-4、m-3、m-2、m-1、m、m+1、m+2、m+3、m+4、m+5,其中m 为太阳黑子谷值年,其他为谷值周期内各年。

读图,完成(1)〜(2)题。

(1) 由图可知,某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阜新相对应年份暴雨日数( )A.完全一致B.毫无关联C.大致呈正相关关系D.大致呈负相关关系(2) 对阜新暴雨日数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关系的研究可以( )①确定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②确定阜新暴雨日数无明显周期性③有助于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报④有助于减少阜新的洪涝灾害次数A.①③B .①④C.②③D .②④科学思维太阳活动规律及其影响的分析思路第(1) 题,读图可知,黑子相对数多的年份,暴雨日数少。

第(2) 题,据二者的相关性可知,阜新暴雨日数具有周期性,有助于暴雨、洪水灾害的预报。

[ 答案] (1)D (2)A提升运用能力1972年8月4日出现了一次强烈的太阳活动爆发(右图M处),中断了美国密歇根湖西南岸的伊利诺伊州所有长途电话网络,其他各州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通讯中断情况。

读图,完成 1 2 题。

1 .此次太阳活动爆发于太阳( )A.内部圈层B.色球层C.光球层D.日冕层答案B解析读图,M处此次太阳活动爆发,是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应是耀斑爆发。

其位于太阳外部大气结构的色球层,B项正确。

2.此次太阳活动爆发,对美国的影响除不同程度通讯中断外,可能还有( )A. 东西沿海地带交通网络中断B. 中央大平原小麦产量增加C. 五大湖航行的轮船指南针突然失灵D. 墨西哥湾绽放绚丽多彩的极光答案C解析交通网络可能会受到影响,但不会中断,A项错误;不会影响小麦的产量,B项错误;轮船上的指南针可能会突然失灵,C项正确;极光出现在极地高纬度地区,墨西哥湾纬度低,不会出现极光,D项错误。

教材活动巧点拨[ 教材第9 页思考]思路点拨(1) 读图 1.12 ,描述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2) 读图1.13 ,比较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并说明生物量与纬度之间的关系。

(3) 总结生物量与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关系。

成果展示(1)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 热带雨林的生物量大于亚寒带针叶林。

纬度低,生物量大。

(3)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越多,生物量越大。

[ 教材第13 页活动]思路点拨 1.在图a中读出图中四个波谷出现的年份,分别计算两个波谷的时间间隔。

2 •在图b中读出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波峰出现的年份,并算出间隔的时间。

数出两个波峰之间太阳活动周期数,计算出平均间隔时间。

3 .对比1和2的结论,评价太阳活动的周期性。

成果展示 1.1976年,1986年,1996年,2008年。

间隔分别为10年、10年、12年。

2 . 1706年,2012年,间隔306年。

共28个太阳活动周期。

10.92年(约为11年)。

3 •太阳活动周期平均约为11年,每一次太阳活动周期并不完全相同,但都接近11年。

地理实践深探索方向与建议1 •观察校园及周边地区太阳辐射能的利用方式。

2 •利用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说明学校所在地太阳辐射的特点。

3 •上网查找最新的太阳活动照片。

4 •举出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实例,说明时间、地点、影响方式等。

展示与评价略。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9年1月21日13时4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文昌超算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该卫星将专门为海南及南海区域提供遥感信息服务,是海南省首颗上天运营的商业卫星。

读图,完成1〜3题。

1•“文昌超算一号”运行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A.煤炭B .太阳能C.石油D •天然气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文昌超算一号”上有太阳能集热板。

通过太阳能集热板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文昌超算一号”运行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故B项正确。

2.与地面相比,“文昌超算一号”接受的能量特点及原因分别是( )A.多距离太阳近B .少距离太阳远C.多大气影响小 D .少大气影响大答案C解析“文昌超算一号”接受的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文昌超算一号”高度高,受大气影响小,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故 C 项正确。

3.易对“文昌超算一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A.太阳辐射B .太阳活动C.月球引力D •地球运动答案B解析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风变得强劲,能够引起地球电离层的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从而影响卫星信息的传送,故 B 项正确。

太阳辐射、月球引力、地球运动不能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的信号,A C、D三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