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伊索寓言三则课件

合集下载

2018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7伊索寓言三则课件

2018年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7伊索寓言三则课件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说谎)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苏教三年级下册
伊索寓言
牧童和狼
一个牧童在村边放羊。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 狼来了!”村民们闻声赶来,哪里有什么狼!牧童看 到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狼真的来了。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 “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然 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1、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 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2、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 3、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不诚实,经常说谎,自食其果 苏教三年级下册
苏教三年级下册
7、伊索寓言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 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1、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 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2、你觉得狐狸是怎样的一个人?
虚荣,表里不一
3、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苏教三年级下册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 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 么意思吗?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 “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不同之处 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苏教三年级下册
想一想
什么是圈套?
狐狸的圈套是什 么?他怎样是是 自己的圈套? 狐狸把树叶当做 蝉,猛地扑了过 去。反映了狐狸 的那些品性?
苏教三年级下册
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 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 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 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 了。”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018)课件7.伊索寓言三则【第1课时】 精品课件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018)课件7.伊索寓言三则【第1课时】 精品课件

理解:
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一只狐狸看到了, 馋得直流口水。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都是白
费劲。
神态描写
“直流口水”把一只馋嘴狐狸的形象刻画得淋漓
尽致。“想尽了”和“白费劲”表明狐狸无论如何也
够不到葡萄。
品析: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他边走边回过头 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课文结构
狐 狸 和 葡 萄
想吃葡萄,够不到
说葡萄是酸的
消 极 暗 示
课文主旨
《狐狸和葡萄》的寓意是:有些人无能为力,做
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来自《狐狸和葡萄》这篇寓言提醒我们要认清 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 熟的人的真面目。
我会写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尹”的第 二笔横出头,撇画舒展。
chuàn

书写指导
第一个“口”比第二个 略窄,“丨”在竖中线 上。
理解词语
成熟: ①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 完备的阶段。②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造句:农民伯伯忙着收割成熟的玉米。 我的意见还很不成熟。 办法: 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语言描写
“无望”是没有希望的意思。正是因为没有够到
葡萄吃,所以狐狸才安慰自己说葡萄是酸的。
品析: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 成熟。 总结全文,明确这则寓言讲的道理。
第一部分(第1小节)写狐狸想吃葡萄,可是却 够不到。 第二部分(第2小节)写狐狸为安慰自己说葡萄
是酸的。
第三部分(第3小节)最后一段总结,写出了这 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 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 共三百五十七篇。其中每一篇故事都

7《伊索寓言三则》公开课课件(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7《伊索寓言三则》公开课课件(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6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 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 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 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 葡萄恋恋不舍? 2、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 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 的,不好吃? 7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 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16
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 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 的,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 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 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17
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 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 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 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10
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 “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 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11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说谎) 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12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7伊索寓言三则
苏教三年级下册
1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
言家,曾经是一个奴隶。他机智 幽默,聪颖过人。《伊索寓言集》
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
动物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样,会思考,能说话,
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化身,代表
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
2
我会写 伊
伊人 伊索

(2019年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7.伊索寓言三则【第3课时】

(2019年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7.伊索寓言三则【第3课时】
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牧童和狼》 告诉我们,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 会相信。《蝉和狐狸》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人, 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课文结构
蝉 和 狐 狸
狐狸想吃蝉
狐狸夸奖蝉
蝉扔树叶,狐狸猛扑
蝉有戒心
吸 取 教 训
课文主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蝉和狐狸》的寓意是: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 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推荐阅读
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
伊索寓言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
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
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 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 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 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
狐狸) 【关于狐狸的俗语】 狐狸扮观音,还是狐狸精。狐狸尾巴藏不住。 狐狸找的是肉,兔子找的是草。狐涉水,濡其尾。 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蝉和狐狸》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从别人 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1.描红临写。 教师 :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需要注意:“伊”左窄
右宽,“尹”的中横出头,撇画舒展。“串”两个
我们已经了解了寓言的大意,为了更 深入地理解寓言,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
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
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词句。
核心问题:
本课三则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串珠问题: 1.三则寓言的主人公分别是谁? 2.画出三则寓言中的谎言。 3.三个寓言中因说谎带来了什么后果?
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 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7《伊索寓言三则》公开课课件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7《伊索寓言三则》公开课课件

牧童和狼 一个牧童在村边放羊。好几次他大叫:“狼 来了!狼来了!”村民们闻声赶来,哪里有什么 狼!牧童看到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禁哈哈大 笑起来。 后来,狼真的来了。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 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 了!”然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 信。
6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 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 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 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 葡萄恋恋不舍? 2、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 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 的,不好吃? 7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 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16
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 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 的,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 假意,“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 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17
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 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 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 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10
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 “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童 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11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说谎) 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12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7伊索寓言三则
苏教三年级下册

2019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7伊索寓言三则》课件

2019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7伊索寓言三则》课件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 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 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 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 葡萄恋恋不舍? 2、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 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 的,不好吃?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 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 “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不同之 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来, 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 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 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1、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
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2、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 子吗?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 3、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不诚实,经常说谎,自食其果
伊索寓言3
蝉和狐狸
认真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 讲了一件什么事?
狐狸用骗乌鸦 的方法骗蝉,但是 蝉没有上当。
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两个 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笔顺:
点, 横折提, 横, 竖, 竖, 点, 横, 竖折, 撇, 竖, 竖弯钩
扩词 歌(歌声) (唱歌) (歌颂) (民歌) (国歌) 形近字(组词) 欢(欢乐) 吹(吹风) 笔顺: 饮(饮酒) 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
横、竖钩、撇、横钩、撇、捺
读音: gē 左右 结构 部首: 欠
读音: zhà 左右 结构 部首: 讠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7.伊索寓言三则【第3课时】 PPT课件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7.伊索寓言三则【第3课时】 PPT课件

认识动作描写
概念: 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
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作动作描写。 作用:
①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②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的进程;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运用:
见本课“课后练习单”第二、2题。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 大错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 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4.三则寓言分别给我们讲了什么道理?
《狐狸和葡萄》告诉我们,有些人无能为力, 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牧童和狼》 告诉我们,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 会相信。《蝉和狐狸》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人, 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课文结构
蝉 狐狸想吃蝉 狐狸夸奖蝉 吸
和 狐
蝉扔树叶,狐狸猛扑
4.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赞叹 赞美
(1)我( 赞美 )你,祖国的大好河山。 (2)富丽堂皇的故宫令人( 赞叹 )不已。
吸取 汲取 (3)我们要善于( 吸取 )别人的经验教训。
5. 句子乐园。 (1)狐狸够不到葡萄。狐狸说葡萄是酸的。(用合适
的关联词连成一句通顺的话) _因__为__狐__狸__够__不__到__葡__萄__,_所__以__他__说__葡__萄__是__酸__的__。___ (2)牧童经常欺骗村民们。(改成“把”字句和“被” 字句) _牧__童__经__常__把__村__民__们__欺__骗__。___________________ _村__民__们__经__常__被__牧__童__欺__骗__。___________________
zhà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讠”小而 居左,“乍”的“丨” 是垂露竖。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7.伊索寓言三则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课件7.伊索寓言三则

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狼来了 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 闻声赶来 (上当) 惊慌失措 (气愤) 没人帮忙 (不相信)
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2019/5/4
13
牧童是一个怎样的人? 欺骗、撒谎、不诚实、不老实。
牧童说谎的结果是什么?
2019/5/4
1
你知道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
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 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
言家。他曾是奴隶,曾被转卖多次, 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 自由。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 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 腊人民的喜爱。
自食其果
14
2019/5/4
15
2019/5/4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 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 说奉承话。不同之处是乌 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 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 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16
2019/5/4
想一想
什么是圈套?
狐狸的圈套是什 么?他怎样是是 自己的圈套?
狡诈 贪婪 心怀鬼胎 口蜜腹剑。
18
2019/5/4
你能用一些词形容一下这个蝉吗?
警惕性很高,不轻信,很机智 善于观察
扔下一片树叶来试探
发现狐狸的粪便里 掺杂着同伴的翅膀。
吸取教训
被吃掉的蝉
19
2019/5/4
无望
狐狸在“白费劲”、“无望”的情况下,仍 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 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 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1、从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么意 思吗?你怎么理解这段话? 2、你觉得狐狸是怎样的一个人?
虚荣,表里不一
3、学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苏教三年级下册
不能施展力量。 指使不上劲或没 有能力去做好某 件事情、解决某 个问题。
默读第三自然段。从上面的故 事你能知道“无能为力”是什 么意思吗?
苏教三年级下册
7、伊索寓言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 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 定是酸的,不好吃。”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狸在“白费劲”、 “无望”的情况下,仍然对葡萄恋恋不舍?
2、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 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 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苏教三年级下册
7、伊索寓言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说谎)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 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 (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苏教三年级下册
伊索寓言
牧童和狼
一个牧童在村边放羊。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
狼来了!”村民们闻声赶来,哪里有什么狼!牧童看
到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狼真的来了。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
“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然
而,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前来帮忙。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1、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两次 听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2、生活中你有经历过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例子吗? 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做? 3、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苏教三年级下册 不诚实,经常说谎,自食其果
表示对蝉的尊重:四个“您”
狐狸把树叶当做 蝉,猛地扑了过 去。反映了狐狸 的那些品性?
贪婪 迫不及待 凶恶
苏教三年级下册
狐狸说了这么多花言巧 语,但它的本意却是— —骗蝉下来,吃掉它。 你能用一些词形容一下 这个坏家伙吗?
狡诈 心怀鬼胎
贪婪
苏教三年级下册
口蜜腹剑
伊索寓言
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下一片树叶扔下 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
苏教三想想这则寓言 讲了一件什么事?
狐狸吃不到 葡萄就说葡萄是 酸的。
苏教三年级下册
7、伊索寓言
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 萄。一只狐狸看到了,馋得直流 口水。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 萄,但都是白费劲。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2、狐狸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够葡萄? 3、“白费劲”说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 时狐狸的神情吗?
寓意: 在经历了许多尝试而 不能获得成功的时候,有些 人往往故意轻视成功,以此 来寻求心理安慰。
苏教三年级下册
<<狐狸和葡萄>>主要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苏教三年级下册
伊索寓言
苏教三年级下册
牧 童 和 狼
伊索寓言
读《牧童和狼》,了解内容。 1、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想想 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牧童总 爱说谎骗人,后来 他说了真话,却没 有人相信他。
2、 说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
没有人会相信。
苏教三年级下册
伊索寓言
细读寓言,领会寓意。 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
在“好几次”和“后来”发生的事情中,牧 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苏教三年级下册
伊索寓言
发现狐狸的粪便里 掺杂着同伴的翅膀。
吸取教训
被吃掉的蝉
苏教三年级下册
伊索寓言
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 中吸取教训。
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 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苏教三年级下册
本来,只有万分危急的时候才点燃的烽火,却被一
个帝王拿来买美人一笑。结果是国破家亡。故事是这样 的,周朝有个周幽王,这是一个非常残暴而腐败的君主, 他有个爱妃长得非常美丽,他的爱妃虽然很美,但是 “从未开颜一笑”。为此,周幽王使出了一个赏格: “谁要能叫娘娘一笑,就赏他一千斤金子”。于是有人 想出了一个点起烽火戏诸侯的办法,想换取娘娘一笑, 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爱妃登上城楼,命令四下点起烽 火。临近的诸侯看到了烽火,以为西戎(当时西方的一 个部族)来犯,便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灯火辉煌, 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为了取乐于娘娘而干的 荒唐事儿,各诸侯敢怒不敢言,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 他的爱妃见状,果然淡然一笑。但事隔不久,西戎果真 来犯,虽然点起了烽火,却无援兵赶到。原来各诸侯以 为周幽王又是故伎重演。结果都城被西戎攻下,周幽王 也被杀死了,从此西周灭亡了。
苏教三年级下册
<<牧童和狼>>主要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苏教三年级下册
伊索寓言
苏教三年级下册
蝉 和 狐 狸
伊索寓言
认真读课文,想想这则寓言 讲了一件什么事?
狐狸用骗乌鸦 的方法骗蝉,但是 蝉没有上当。
苏教三年级下册
伊索寓言
细读寓言,体会寓意。 想想《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这
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 处?
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 下来,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 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 了。”
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
2、读第五自然段,说说自己对寓 意的理解。
苏教三年级下册
你能用一些词形容一下这个蝉吗?
警惕性很高,不轻信,很机智 扔下一片树叶来试探
善于观察
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都在说奉承话。“故意”点出狐狸的假心假意, “赞叹”是为吃蝉而设下的“圈套”。不同之处 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
苏教三年级下册
想一想
什么是圈套? 使人上当受骗的计策
狐狸的圈套是什 么?他怎样是是 自己的圈套?
说奉承话。目的是“下来让我见 识”故意站在蝉的前面,赞叹: 歌声美妙,天才的歌唱家
苏教三年级下册
你知道吗?
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
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 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 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苏教三年级下册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
的寓言家。他曾是奴隶,曾被转 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 人,最后获得自由。
• 成熟 馋得直流口水 无能为力 奸诈 • 惊慌失措(安放,安排) 大错特错 一贯 • 说谎 掺杂 葡萄 狐狸 粪便 戒心 圈套 • 酸得 冷得 急得 笑得 吓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