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子午流注时间表+备注
十二经络当令时间

十二经络当令时间子时(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胆经当令丑时(凌晨1点到3点):肝经当令寅时(凌晨3点到5点):肺经当令卯时(早晨5点到7点):大肠经当令辰时(早晨7点到9点):胃经当令巳时(上午9点到11点):脾经当令午时(中午11点到13点):心经当令未时(下午13点到15点):小肠经当令申时(下午15点到17点):膀胱经当令酉时(下午17点到19点):肾经当令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
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可见吃早餐的重要,和晚上11点前睡觉的重要,特别是女性一、子时(23∶00—1∶00) 深睡的时候(养睡眠、养胆)子时是夜里11-1点。
这个时间是人体的胆经当令,也就是胆经值班。
在中医里讲,子时是一阳初生,这时阳气开始升发,胆气是主决断的。
十二生肖以鼠打头,用鼠来比喻胆经,鼠在这个时间最活跃。
人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升发,有过熬夜经历的人知道,晚上九十点钟的时候会感觉非常困,但是过了11点后,反而能感觉到自己变精神了,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人在这个时候如果不睡觉的话,就很容易造成失眠。
而且,造成失眠的原因,基本上有两种。
一是心肾不交。
二是胃不合则卧不安。
所以,晚饭一定要少吃,晚上阴气过盛,进入的食物不容易消化。
子时睡觉养生发之气,在脏腑来讲,养的是你的胆气,中医有一句名言叫“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意思就是胆在子时“值班”,胆“值班”情况的好坏,关系到脏腑、全身气机的生发;生发得顺畅,人的胆气就壮,胆量就足。
虚症:头昏、眼睛发黄、视力下降、皮肤灰暗、无光泽、体力差(休息不好压力大)等。
实症:偏头痛、胸口胀、口苦、易失眠、食欲不振、血压异常。
二、丑时(1∶00—3∶00) 适合养肝血(养肝)子时是养睡眠和养胆的好时机,而丑时正是养肝明目的好时机。
肝对应的时辰是丑时,丑时对应凌晨1-3点。
《黄帝内经》的精髓是顺其自然,如果一个人早上四点钟才睡,而且长此以往,健康很容易出现问题。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

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带图子午流注十二经脉活动时辰流注于经脉的气血有盛有衰,把每天分为十二时辰,一个时辰分配一经,除了在对应的时辰敲对应的经络,晚上的时辰换在白天相对应的时辰来敲,还要注意做以下的事情来保养经络。
按照这个时间表保养经络,事半功倍。
对应的经络时间21:00-23:00 三焦经。
保持心境平静。
23:00-1:00 胆经。
这时要上床睡觉,利于骨髓造血。
1:00-3:00 肝经。
此时是肝脏修复的最佳时段。
:00-5:00 肺经。
呼吸运作最佳时候,而4时脉搏最弱。
35:00-7:00 大肠经。
这时起床要喝水,大肠蠕动旺盛,适合吃早餐。
7:00-9:00 胃经。
胃最活跃,此时一定要吃早餐,每天这时敲胃经最好,启动人体的发电系统。
9:00-11:00 脾经。
这个时辰要喝至少6杯水,慢慢饮,让脾脏处于最活跃的程度。
11:00-13:00 心经。
此时保持心情舒畅,适当休息或午睡。
13:00-15:00 小肠经。
小肠最活跃的时候,故午餐应在下午1时前吃。
15:00-17:00 膀胱经。
膀胱最活跃的时候,适合多喝水。
17:00-19:00 肾经。
适合休息。
19:00-21:00 心包经。
适宜散步,这时心脑神经系统最活跃,心脏不好的人最好在这时候敲心包经,效果最好胃不好的人,可在早晨醒来后,或上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外侧的肺经、大肠经上找痛点,然后再到腿上的胃经、脾经找痛点,依次慢慢的搓揉。
颈肩酸痛、腰不好的人,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的时候,先在手臂内侧的心经、小肠经上找痛点,慢慢的搓揉,然后再到你疼痛的颈、腰处进行按摩疏通。
肝脏不好的人,最好是在晚上,先在手臂中间的心包经、三焦经上找痛点,进行搓揉、疏通,然后再到腿外侧的胆经和腿内侧的肝经上寻找疼痛、不通的地方进行按摩。
身体好、气血足的人,在疏通经络时手法可以稍重写,对疼痛、淤堵的部位可用拍打或刮痧的方法。
而身体弱、气血亏的人,在梳理经络时就不用太着急,按摩的力度要轻一些,选的穴位与通点也要少一点,最好选择每一组经络的前两条经络(手臂上的经络)进行按摩,排在最后的经络(神经、肝经、脾经)都尽量少去碰它们。
经络全年24节气之子午流注

经络全年24节气之《子午流注》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壬心包,癸三焦。
《24节气》
2016,制定起始——小暑
小暑(丙日)阴历五月二十九阳历7.3大暑(丙日)阴历六月初十阳历7。
13手太阳之脉走向
立秋(已日)阴历七月初三阳历8.5处暑(已日)阴历七月十三阳历8.15足太阴之脉走向
白露(戊日)阴历八月初三阳历8.3 秋分(戊日)阴历八月十三阳历8.13足阳明之脉走向
寒露(辛日)阴历九月初六阳历10.6霜降(辛日)阴历九月十六阳历10.16手太阴之脉走向
立冬(庚日)阴历十月初五阳历11.4小雪(庚日)阴历十月十五阳历11.14手阳明之脉走向
大雪(癸日)阴历十月二十八阳历11.27冬至(癸日)阴历十一月十九阳历12.17足少阴之脉走向
小寒(壬日)阴历十一月二十八阳历12.26
大寒(壬日)阴历腊月十八阳历2017年1.15足太阳之脉走向立春(癸日)阴历腊月二十九阳历1。
26雨水(癸日)阴历正月十九阳历2.15
惊蛰(甲日)阴历二月一日阳历2.26春分(甲日)阴历二月二十一阳历3.18足厥阴之脉气血走向
清明(乙日)阴历三月初二阳历3月29日谷雨(乙日)阴历三月十二阳历4.18足少阳之脉气血走向
立夏(癸日)阴历四月初一阳历4.26日小满(癸日)阴历四月二十一阳历5.16手厥阴之脉走向
芒种(丁日)阴历五月十五阳历6.9日夏至(丁日)阴历五月二十五阳历6.19手少阴之脉走向。
经络子午流注时间表+备注

足少阳胆经
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足厥阴肝经
丑时(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手太阳小肠经
未时(13点至15点)
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足太阳膀胱经
申时(15点至17点)
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足少阴肾经
酉时(17点至19点)
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手厥阴心包经
戌时(19点至21点)
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
手少阳三焦经
亥时(21点至23点)
经络
时辰
作用
备注
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
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
手阳明大肠经
卯时(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足太阴脾经
巳时(9点至11Βιβλιοθήκη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手少阴心经
午时(11点至13点)
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子午流注图及解释

子午流注图及解释子午流注是我国古代中医圣贤精透人体而揭示出来的一种规律:因太阳与地球位置的变化,其引力使人体的十二条经脉在十二个不同的时辰有兴有衰。
子午流注自古以来多用于针灸。
但对调养身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则是环环相扣,十分有序: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最旺,胆汁推陈出新。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最旺,肝血推陈出新。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最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于百脉,迎接新一天的到来。
卯时(5点—7点)大肠经最旺,此时起床利于排泄。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最旺,此时吃早饭,有利消化。
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最旺,有利于吸收早饭的营养,生血。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最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午饭。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最旺,有利于吸收午饭营养。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最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最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精华。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最旺,清理心脏周围的病邪,以利人进入睡眠。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最旺,三焦通百脉,人应进入睡眠,修养百脉生息。
从亥时初(21点)开始到寅时末(5点)结束,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随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是人睡眠的良辰,此时休息才能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这与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而爱闹觉的婴儿发育不良是一个道理。
人在宇宙中只是一粒微尘,要顺应天时、顺应自然,若逆天,人就容易过早衰老,容易生病!由此可见子午流注对人的重要性。
每日的十二时辰(每两小时为一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息息相关,而经脉又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
Array1、我们日常做事都知道要顺势而为,不可逆天而行,一天24小时每个时段该做什么都有“天”律可循。
2、《人体使用手册》一招三式要求“早睡”。
中医养生子午流注

最佳治疗的疾病参考
胆囊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失眠、 扭伤、手脚麻木、头痛 神经衰弱、脂肪肝(戴激光表)、白内障、 眼疾、心肌梗塞(戴激光表) 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戴激光表)、 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便秘、痔疮、脱肛、气管炎、牙疼、 高血压、鼻炎、咽炎 胃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肠炎、 腹泻、腹胀、偏瘫 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质增生、月经不调 、气管炎、哮喘、静脉曲张、皮肤病(神经性皮炎) 胸闷、心肌缺血(戴激光表)、神经衰弱、 高血压、头痛 便秘、高血压、糖尿病、肩周炎、牙痛、 面肌痉挛、头痛、三叉神经痛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妇科病、遗尿 腰痛、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前列腺病、妇科病、阳痿、 耳鸣耳聋、中风偏瘫、足跟痛、下肢静脉曲张 心脏的各类疾病(调内关,戴激光表),手脚麻木,高血 压、糖尿病、白内障、乳腺炎、乳腺增生、高血脂 风湿病、肠胃功能差、气管炎、胸闷、乳腺增生、牙痛
子午流注与最佳治疗时间
子午流注理论把一天24小时分为十二时辰,对应十二经络,并与人体 脏腑的气血运行互相结合,当其中一条经络在相应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间达到气血最旺盛 时,治疗效果也就是最好的,以下就是相对应的治疗方案。
经络运行时间
子时(晚上23点-凌晨1点) 足少阳胆经最旺盛 丑时(凌晨1点-凌晨3点) 足厥阴肝经最旺盛 寅时(凌晨3点-凌晨5点) 手太阴肺经最旺盛 卯时(5点-7点) 手阳明大肠经最旺盛 辰时(7点-9点) 足阳明胃经最旺盛 巳时(9点-11点) 足太阴脾经最旺盛 午时(11点-13点) 手少阴心经最旺盛 未时(13点-15点) 手太阳小肠经最旺盛 申时(15点-17点) 足太阳膀胱经最旺盛 酉时(17点-19点) 足少阴肾经最旺盛 戌时(19点-21点) 手厥阴心包经最旺盛 亥时(21点-23点) 手少阳三焦经最旺盛
十二个时辰,子午流注

十二个时辰,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遵循阴阳变化的规律
《针灸大成·论子午流注》说:“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
流者,往也。
注者,住也。
”所以说,子代表阳生,为阳气之首,流代表阳生的过程;午代表阴生,午为阴气之初,注代表阴藏的过程。
它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运动规律。
一日十二个时辰,人体气血一个时辰流经一条经脉。
流行次序是:子时胆经——丑时肝经——寅时肺经——卯时大肠经——辰时胃经——巳时脾经——午时心经——未时小肠经——申时膀胱经——酉时肾经——戌时心包经——亥时三焦经,最后再流入肺经。
首尾相接,如环无端。
天干与五脏六腑相配: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
地支与五脏六腑相配:
子胆、丑肝、寅肺、卯大肠、辰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膀胱、酉肾、戌心包、亥三焦。
子午流注与养生
古人对子午流注的运用主要体现针灸方面,以井、荥、俞、经、合五俞穴配合阴阳五行为基础,运用干支配合脏腑,干支计年计月计日计时,以推算经气流注盛衰开合,按时取穴进行治疗。
子午流注

子午流注
十二时辰与当令经脉对应表
时辰时间段当令经脉时辰时间
段当令经脉
子时 23:00~1:00 胆经当令午时 11:00~13:00 心经当令
丑时 1:00~3:00 肝经当令未时 13:00~15:00 小肠经当令
寅时 3:00~5:00 肺经当令申时 15:00~17:00 膀胱经当令
卯时 5:00~7:00 大肠经当令酉时 17:00~19:00 肾经当令
辰时 7:00~9:00 胃经当令戌时 19:00~21:00 心包经当令
巳时 9:00~11:00 脾经当令亥时 21:00~23:00 三焦经当令
十二经纳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气血流注十二经时间
经脉胆肝肺大肠胃脾
时辰子丑寅卯辰巳
时间 23~1 1~3 3~5 5~7 7~9 9~11
经脉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时辰午未申酉戌亥
时间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时(13点至15点)
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足太阳膀胱经
申时(15点至17点)
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足少阴肾经
酉时(17点至19点)
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手厥阴心包经
戌时(19点至21点)
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
手少阳三焦经
亥时(21点至23点)
经络
时辰
作用
备注
手太阴肺经
寅时(3点至5点)
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源自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至7点)
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足阳明胃经
辰时(7点至9点)
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足太阴脾经
巳时(9点至11点)
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手少阴心经
午时(11点至13点)
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足少阳胆经
子时(23点至1点)
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足厥阴肝经
丑时(1点至3点)
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