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教育部审定)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
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统编版四年级上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优质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习作。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教材以日记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写观察日记的基本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但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观察不细致,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特点;2.表达不准确,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描述事物;3.写作兴趣不高,缺乏动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热爱写作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写观察日记的基本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观察细致,用恰当的词语描述事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
2.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示范写作方法。
3.互动式教学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准备相关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带好观察日记本,准备好写作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次学的写作方法吗?这次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写作方法,那就是写观察日记。
你们知道什么是观察日记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观察日记的范文,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同时,教师对范文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关注范文中观察细致、表达准确的地方。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并善于发现新事物。
2.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写法,也试着写观察日记。
4.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写具体。
教学难点: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教学准备:让学生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事物,如水果、植物、玩具、动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猜猜新成员是谁师:咱们班有四十个同学,但是今天不说你们,要说的是班里的新成员。
他们是谁呢?他们来到咱们教室已经21天了,一直默默地坐在后面,看着大家学新课,听着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咱们同学呀,也对他们特别好,每天给他们洗澡,让他们喝得饱饱的。
你知道,他们是谁吗?生(一起大喊):豌豆! 师:今天,我们就一块写写它们,看看谁是有心人。
二、观察与表达 (一)观察与普通的看,哪里不一样师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观察,课文作者叶圣陶、法布尔都是观察的高手。
从他们写的文章中,你知道我们该怎么观察吗?它和普通的看,哪里不一样呢?生1:我们观察的时候,必须仔细。
生 2 :还得长时间、连续地观察。
师:老师发给你们每人几粒黄豆,你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它有什么特点呢?(一会儿工夫,孩子们纷纷举手。
)生1:它个头儿非常小! 生2:它是圆的。
生 3 :颜色是黄色。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都发现了黄豆的一些特点。
不过,观察,必须看得细致,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你们再仔细看看,每个黄豆身体上都有一处和别的黄豆不一样。
快找——生:老师,黄豆上有个月牙儿形的“小疤痕”。
师:猜猜这个“小疤痕”有什么用? 生:它的小芽藏在后面。
师 :其实,观察,不光是用眼睛看,好多器官都可以用上,比如,用手摸一摸——生1:黄豆可硬啦。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2、掌握观察日记的格式和写作方法,能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记录观察所得。
3、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激发写作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掌握按一定顺序、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将观察内容写具体、生动。
难点1、帮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和特点,培养思考能力。
2、克服学生写作时内容空洞、语言平淡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观察日记的概念、格式及写作要点。
演示法展示优秀观察日记范例,直观呈现写作技巧。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植物生长或动物活动的精彩视频,画面中展示植物从种子发芽到逐渐长大的过程,或者动物有趣的行为动作。
提问学生:“同学们,视频中的植物或动物有什么变化和特点?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观察经历?”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故事,如观察家里宠物的日常、小区里花朵的开放等。
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写观察日记。
(二)知识讲解(15 分钟)讲解观察日记的概念和格式概念:观察日记是把自己在生活中对某一事物的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一种日记形式。
观察对象可以是动物、植物、自然现象、人物等。
格式:日期:年、月、日,如2024 年8 月7 日。
星期:星期三。
天气情况:晴、雨、多云等。
正文:详细记录观察内容。
举例展示不同格式的观察日记,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如观察家里的小猫,记录它一天的活动;观察豆芽的生长,记录每天的变化。
介绍观察方法按顺序观察:从上到下:以观察一棵大树为例,先观察树冠的形状和枝叶的分布,再观察树干的纹理和粗细,最后观察树根的形态。
从远到近:观察一座山峰,先从远处看整体轮廓,再逐渐走近观察山上的植被、岩石等细节。
从整体到局部:比如观察一朵花,先看花朵的整体姿态和颜色,再分别观察花瓣、花蕊、花萼等局部特征。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习作:写观察日记。
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从而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用文字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的态度。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2. 如何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观察日记范文、观察对象(如植物、动物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观察日记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事先准备好的对象,如植物、动物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写作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指导学生如何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强调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5. 写作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实践。
6. 分享与评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日记,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7.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日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记录、多思考。
板书设计1. 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2. 观察日记的重要性: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生活态度。
作业设计1. 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进行观察,并写一篇观察日记。
2. 家长签字确认,鼓励学生坚持观察和记录。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写作、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写观察日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鼓励学生用恰当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教案及反思(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将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
通过写观察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两个例文,以及一些关于观察方法和表达方式的指导。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
但是,他们在表达观察到的内容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完整性。
此外,部分学生对日记的格式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地观察,并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同时加强对日记格式的讲解和示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有目的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2.培养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
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使日记内容更具条理性和完整性。
4.熟悉日记的格式,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将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
2.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使日记内容更具条理性和完整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观察方法和日记格式。
2.示范法:示例引导,让学生模仿和感悟。
3.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观察日记的示例文、评价标准、写作指导PPT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已学的观察方法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观察方法,如观察事物的顺序、观察事物的特点等。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写观察日记,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两个优秀的观察日记示例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特点。
同时,教师讲解观察日记的格式,如日记的日期、星期、天气等。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观察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记录下来。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写观察日记》是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内容。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进行连续观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
通过本次习作,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用心感受,并能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观察所得。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学会连续观察一种事物,掌握观察方法。
2. 能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观察过程和观察对象的变化,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掌握连续观察的方法,学会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2)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表达观察所得,写出有真情实感的观察日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观察对象的细微变化,并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观察对象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2. 范例分析法:展示优秀的观察日记范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点,学习写作方法。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所得和写作思路,互相启发。
4. 实践体验法: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实践,积累写作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播放一段关于动植物生长变化或自然现象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观察的乐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变化?你们平时有没有观察过身边的事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观察日记,记录下我们身边的奇妙变化。
2. 明确要求,掌握方法(1)教师出示本次习作的要求,让学生默读,明确写作任务。
①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②观察要连续,记录要真实、具体。
③写出自己的观察发现和感受。
(2)引导学生讨论观察方法。
①确定观察对象:可以是一种植物、一种动物、一种自然现象等。
②观察要有顺序: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习作:写观察日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针对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学生的写作训练。
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学生将学会如何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和发现,以及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变化。
3.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并从中发现有趣的事物和现象。
2. 如何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使文章内容丰富、生动有趣。
教具学具准备1. 观察对象:可以选择学生身边的植物、动物或者自然现象等。
2.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与观察日记相关的范文和写作技巧,供学生参考。
3. 教学课件:制作与观察日记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观察日记的定义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示范:教师展示一篇观察日记范文,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 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对象进行实地观察,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过程和发现。
4.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日记,互相交流心得和体会。
5. 修改: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日记进行点评和修改,指导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6. 展示:学生将自己的观察日记进行展示,互相学习和借鉴。
板书设计1. 观察日记的定义和意义2. 观察日记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3. 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4. 学生实践:观察日记写作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独立完成一篇观察日记。
2. 家长参与: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观察,共同完成一篇观察日记。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掌握了观察日记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写作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并指导他们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观察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习作。
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表达”,旨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有顺序、有重点地表达观察到的内容。
本篇习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观察方法,记录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对某一对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在生活中观察到一些事物。
但在写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观察不细致、表达不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指导学生如何将有意义的内容记录下来,并进行适当的表达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观察方法,对某一对象进行观察,并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录下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观察方法,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表达,使文章具有吸引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2.实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展示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写作,相互交流、借鉴,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优秀范文、观察方法指导、写作素材等。
2.学生准备:携带笔记本,准备进行观察和写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观察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范文,让学生了解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记中将有意义的内容记录下来。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观察方法,对某一对象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写观察日记
商河县玉皇庙镇杨庄铺小学王荣峰
教学目标:
1.进行连续观察,学会写观察日记,掌握观察日记的格式和写法。
2.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3.练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进行连续观察,学会写观察日记。
教学难点:
如何把观察日记写生动,写具体。
课前准备
提前2周布置学生观察一种植物、动物或自然现象,简单记录它们的变化过程。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作兴趣,导入新课
1.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多与观察有关。
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
前段时间,老师也布置大家对一种植物、动物或自然现象进行
连续观察,并进行简单的记录,你们都准备好了吗?你观察的是什么?
2.今天,我们就试着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板书:写观察日记)
二、明确要求
1.读课本44页,说说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2.学生交流。
交流预设:
(1)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2)观察日记,主要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观察的过程、观察时的想法和心情,还可以配上图画和照片。
(3)整理观察日记,在小组内分享。
三、写作指导
(一)回忆日记格式。
1.什么是观察日记?
学生交流。
明确:观察日记就是把看到的人物、事物、景物记下来,每次观察最好截取一个侧面,写出特征,反映一个中心。
2.回忆一下日记的格式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
明确:首先你可以给日记起个标题;然后在第一行写上你写日记的日期、天气、星期几。
3.读42页的两则日记,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所写的日记有哪些不同呢?
明确:同一个写作内容,却由几则日记共同组成。
写观察日记,可以像《爬山虎的脚》那样,把一段时间内观察到的事物写成一篇,也可以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事物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记录下来。
(二)确定观察对象。
1.大千世界,我们可以观察什么呢?看看44页图画,然后进行交流。
2.明确:
可以观察植物,如观察种子发芽、树叶颜色变化。
可以观察动物,如家里养的小猫。
可以观察自然现象,如月亮变化的过程。
3.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察对象,然后在全班交流。
(三)学习观察方法。
1.确定了观察对象,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观察?观察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交流。
交流预设:
(1)植物:可以观察它的干、茎、叶、花等各部分的特点,包括它们的形状、颜色、姿态、生长特点等。
还可用
鼻子闻一闻花散发出来的香味。
板书:观察植物(干、茎、叶等各部分的特点,生长习性)。
(2)动物:观察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板书:观察动物(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等)
3.观察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观察要全面,要调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描写。
眼睛看到什么?
耳朵听到什么?
手可以摸到什么?
鼻子可以闻到什么?
舌头是否可以尝到什么?
感受:大脑里想到什么?心中感受到了什么?自己的心情怎样?
(2)要注意观察顺序,使作文条理清晰。
时间顺序:早上、中午、晚上……
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上到下……
(四)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
1.怎样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呢?
2.出示片段:
它的茎很特别,刚长出来的时候是黄绿色的,慢慢地就变成了浅绿色,最后变成深绿色。
这些茎就像一根根绿色的
吸管,不停地从土壤里汲取营养。
有的茎挺着笔直的腰杆子,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有的茎微微弯着腰从一旁探出来,生怕别人看不到它;还有的茎向旁边斜出去,风姿绰约。
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茎的三种不同形态,观察仔细,生动具体。
明确:仔细观察,正确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能让你的文章锦上添花。
四、自由作文
1.结合前段时间的观察,利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写观察日记。
2.教师巡回指导。
五、赏评完善
1.学生再读自己的作文,加以整理、修改,尽量做到观察细致入微。
2.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换日记,提出修改意见。
3.评一评:谁写的日记观察细致,内容准确。
六、习作小结
处处留心皆学问,争做生活有心人!愿大家多观察,爱思考,勤动笔,做个有心人,写出更多、更精彩的观察日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