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家庭治疗

合集下载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人们理解和解决他们的精神问题。

它由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对话组成,通过探索患者内心深处的潜意识,以帮助他们认识到其心理困扰的根源。

精神分析疗法起源于奥地利的维也纳,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建,并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和认可。

精神分析疗法的核心理论是无意识的存在。

弗洛伊德认为,许多人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是由于内心深处的冲突和压抑而引起的。

这些冲突通常源自过去的经历,特别是童年时期的经历,这些经历可能对个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和逐渐揭示他们的潜意识思维和情感,精神分析疗法旨在解决这些冲突,并促进个人的心理成长和变革。

精神分析疗法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转移。

转移指的是患者将对过去的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与他们有关的医生身上。

通过分析这些转移,医生可以帮助患者认识到他们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模式和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此外,精神分析疗法还强调解构潜意识中的防御机制,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并进行必要的改变。

精神分析疗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经历了一些变化和发展。

传统的精神分析疗法通常需要几年的时间,并且需要患者每周定期与医生见面。

然而,现代的精神分析疗法已经出现了一些改进和变种,如短期精神分析疗法和结构性精神分析疗法。

这些变种对疗程时间进行了缩短,并提供了更加结构化和目标导向的方法,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精神分析疗法的有效性一直备受争议。

已经有许多研究和临床试验试图评估精神分析疗法的效果。

尽管结果并不总是一致,但许多研究表明,精神分析疗法可以提供长期的治疗效果,并有助于改善个人的心理健康。

然而,由于疗程时间较长和治疗费用较高,精神分析疗法并不适合所有人。

除了个人治疗之外,精神分析疗法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家庭治疗和群体治疗。

家庭精神分析疗法旨在通过探索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帮助解决家庭内的冲突和问题。

群体精神分析疗法以小组形式进行,成员可以通过分享彼此的经历和情感来互相支持和治疗。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心理辅导作为一种帮助人们解决心理困扰、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备受关注。

那么,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呢?一、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改善心理状态的方法。

它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不是由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所决定的。

在认知行为疗法中,辅导者会帮助来访者识别和挑战那些负面、不合理的思维模式,比如过度概括、灾难化思维等。

例如,如果一个人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辅导者会引导他认识到这种想法的不合理性,并帮助他建立更积极、客观的自我评价。

同时,还会通过行为实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来访者在实际行动中检验和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比如,对于一个社交焦虑的人,辅导者可能会鼓励他先从与熟人打招呼开始,逐渐增加与陌生人交流的机会,从而改变他对社交的恐惧认知和逃避行为。

二、精神分析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由弗洛伊德创立,强调潜意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该疗法认为,许多心理问题是由于童年时期的经历和未解决的冲突被压抑到潜意识中,进而在成年后以各种症状表现出来。

辅导者通过自由联想、梦境解析等技术,帮助来访者揭示潜意识中的内容,使那些被压抑的情感和冲突得到释放和解决。

比如,一个人总是在恋爱关系中表现出不信任和过度依赖,可能是因为童年时期与父母的关系存在问题,通过精神分析,找到这种根源,从而帮助他改善当下的人际关系。

三、人本主义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成长。

其中,以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为代表。

在这种疗法中,辅导者为来访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尊重和理解的环境,让来访者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而辅导者则通过积极倾听、共情等方式,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来访者增强自我意识,发现自己的内在价值和潜力,从而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比如,一个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年轻人,在这样的辅导氛围中,可能会逐渐清晰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精神分析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治疗方法

精神分析治疗方法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探索患者的潜意识和非意识心理过程,帮助他们理解和解决内心深处的冲突和困惑。

本文将介绍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原理、历史发展、治疗过程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原理是由奥地利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20世纪初提出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和情感的根源来自潜意识和非意识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源于早期的童年经验和欲望。

精神分析治疗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患者的梦境、自由联想、幻想、情感以及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并解决这些冲突。

精神分析治疗通常在一个安全、放松的治疗环境中进行。

患者躺在沙发上,面对治疗师坐在他们身后的椅子上。

患者被鼓励通过自由联想,即无拘束地说出他们的思维和感受。

治疗师通过倾听和引导患者,帮助他们深入探索潜意识和非意识层面的心理过程。

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梦境是一个重要的资源。

患者被鼓励记录和分享他们的梦境。

治疗师通过梦的符号和象征意义,帮助患者理解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

此外,幻想和情感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素材。

患者可以通过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来解决积压的情绪和情感。

精神分析治疗通常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在过程中,患者和治疗师之间建立起信任和理解的关系。

治疗师通过分析患者的言语、情感和行为,帮助他们发现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的方向。

精神分析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它被用于治疗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各种人格障碍等。

通过深入分析患者的内心世界,精神分析治疗帮助患者获得对自己深层次的了解,并找到解决内心冲突的途径。

除了个体治疗,精神分析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家庭治疗和群体治疗。

在家庭治疗中,精神分析师通过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和家庭系统的结构,帮助解决家庭内部的冲突和问题。

在群体治疗中,患者通过参与一个治疗小组,与其他成员分享和探索彼此的内心世界,获得支持和理解。

精神分析治疗虽然有其理论和实践的局限性,但它已经影响了现代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发展。

家庭治疗基本笔记

家庭治疗基本笔记

1.家庭的概念:家庭是指建立在婚姻血缘或养育关系基础之上,由共同居住与生活的人群所构成的系统。

2.家庭的功能①自然功能:a性爱功能b 生育功能②社会功能:a 经济功能b 教育功能c 抚养(保障)功能d 情感功能4.家庭治疗的概念:家庭治疗即家庭作为整体,从系统动态的视角看待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主要通过改变家庭成员围绕症状所展现出来的交往方,从而达到治疗症状的一种治疗理论和治疗方式。

5.家庭治疗的特征:①个体动力模式向系统动力模式的转变②线性因果模式向循环因果模式的转变③对内容和古城之间的区分6.家庭治疗的基本原则①系统性原则②应对阻抗原则③直接改变原则7.家庭治疗的主要理论来源①精神分析理论②控制论和系统论③小组动力④依恋理论8.家庭治疗的发展阶段①家庭治疗的播种阶段:20世纪40年代②家庭治疗的生根阶段:20世纪50年代③家庭治疗的萌芽阶段:20世纪60年代④家庭治疗的开花阶段:20世纪70年代1.心理动力学观点2.认知行为理论观点3.两种观点中的家庭治疗第一节:心理动力学框架下的家庭治疗(心理动力学建立者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1.对个人与家庭间关系的理论(从关系层面看症状的视角是现代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石)2.关于个人心理冲突防御机制的理论3.关于个体人格结构及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4.为家庭治疗和研究领域培训了一大批的从业人员二:系统论(连锁病态)当家庭成员同处于特定的人际模型中,就会出现发生在它们之间的无意识过程的连续交替变换。

相应地,任何单个成员的行为可能是发生在整个家庭内的混乱和扭曲状况的症状性反应三:客体关系理论客体关系则指人际关系以及塑造个体当前人际互动特征的既往人际关系在其内心世界的残迹。

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一元论取向不同,客体关系理论通常被看做是二元的。

重要概念一:家庭动力学1.家庭功能包含以下信息:每个家庭成员的独特人格家庭角色适应的动力,家庭职责以及作为社会单元的家庭行为。

第九章 家庭治疗

第九章  家庭治疗

四、良好的家庭规则
(1)富于人性、有人情味。 富于人性、有人情味。 富于人性 (2)具有弹性,不绝对化。 具有弹性, 具有弹性 不绝对化。 (3)适应所有成员成长需要。 适应所有成员成长需要。 适应所有成员成长需要 (4)可以自由开放地表达、交流。 可以自由开放地表达、 可以自由开放地表达 交流。
第二节 基本理论
第二节 基本理论
早期家庭治疗师在关注各种系统功能时,格外推崇 早期家庭治疗师在关注各种系统功能时, 动态平衡”理论。 “动态平衡”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功能紊乱的家庭总 是抵制变化,他们会花费很大精力解释原因, 是抵制变化,他们会花费很大精力解释原因,而不为 改变做实际的努力。 改变做实际的努力。 重要的是,家庭治疗师把家庭看作一个系统时, 重要的是,家庭治疗师把家庭看作一个系统时,不能 忘记这个系统是个开放体系。它离不开社会、文化、 忘记这个系统是个开放体系。它离不开社会、文化、 环境大系统的影响;同时家庭内还可能存在一些“ 环境大系统的影响;同时家庭内还可能存在一些“子 系统” 或称 亚系统” 是家庭中的小团体, 或称“ 系统”(或称“亚系统”,是家庭中的小团体,可以 按辈分、性别利益或功能划分)。 按辈分、性别利益或功能划分 。家庭系统中各子系 统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统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家庭系统在一定的家庭规则 之下运作,经历着平衡机制与改变机制的冲突与调整。 之下运作,经历着平衡机制与改变机制的冲突与调整。
第二节 基本理论
家庭规则下的2种机制: 家庭规则下的 种机制: 种机制 平衡机制——保持系统内部的稳定和正常运行。但内稳过强 保持系统内部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平衡机制 保持系统内部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也会导致病态、问题的出现。 也会导致病态、问题的出现。 改变机制——受系统内部与外部的干扰变化,会打破系统的 受系统内部与外部的干扰变化, 改变机制 受系统内部与外部的干扰变化 平衡与秩序,带来暂时的混乱, 平衡与秩序,带来暂时的混乱,同时也将增加 系统的活力,促进系统的适应能力。 系统的活力,促进系统的适应能力。 家庭治疗中有2个控制系统 个控制系统: 家庭治疗中有 个控制系统: 第一控制系统:家庭自组系统。通过系统的规则、等级、 第一控制系统:家庭自组系统。通过系统的规则、等级、 结构和角色构成的。 结构和角色构成的。 第二控制系统:治疗师与家庭共同组成的治疗系统。 第二控制系统:治疗师与家庭共同组成的治疗系统。治疗 师作为一个局外人向系统输入一些扰动, 师作为一个局外人向系统输入一些扰动, 协助家庭改变家庭认为需要改变的固化的 模式。 模式。

什么是精神分析?它是如何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

什么是精神分析?它是如何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

什么是精神分析?它是如何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精神分析作为重要的心理治疗方法,备受瞩目。

那么,什么是精神分析?它是如何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呢?一、什么是精神分析?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解决人们内心的心理问题。

精神分析理论来源于维也纳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主要研究人类潜意识的运作机制。

其核心观点是:“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潜意识的冲突,而这种冲突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精神分析通过心理分析的手段来解决这些冲突,帮助人们获得更好的内心健康。

二、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精神分析有一套详细的治疗流程。

治疗师会与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面对面会谈,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感,并帮助患者探索潜在的冲突和解决方案。

下面是具体的治疗方法:1. 自由联想。

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中最基本的技巧,通过患者自发的、毫无限制的表达来让患者自身潜意识下深层而真实的感受、想法和情感逐渐浮现。

2. 分析梦境。

梦境是潜意识的表达,通过患者对于梦中事件的记忆、分析,来探索内心的冲突和问题。

3. 坦白言说。

治疗师会要求患者坦率直言,从而发现内心的想法、情感,探索心理问题根源。

4. 转移情感。

在治疗中,患者可能会将原本应该针对他人的愤怒情绪转移到治疗师身上,治疗师会利用这种转移情感的方式来解决患者内心的冲突。

三、精神分析的应用领域精神分析的应用领域广泛,不仅仅局限于心理治疗领域。

下面是精神分析的应用领域:1. 人际关系。

精神分析可以增强个体之间的沟通,消解人际在交流中的障碍,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2. 精神疾病。

精神分析和心理治疗成为重要的精神疾病的治疗手段。

3. 教育。

父母可以运用精神分析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解决家庭问题。

4. 社会。

精神分析在国际关系、公共政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总之,精神分析是一种能力和技巧高度要求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对个体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切的洞察,包括潜意识中的感受、愿望和冲突,让个体实现心灵上的解放,走向一种健康、完整、自由的人格状态。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课件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课件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过程介绍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的基本步骤
家庭治疗中的咨询者与治疗者
1. 了解家庭系统和各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 2. 通过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动态,理解精
神问题的来源。 3. 建立治疗目标和治疗计划,并进行干预和评估。
家庭治疗需要适当的咨询者与治疗者之间的沟通协 作,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根源和适应家庭环境的 变化。
总结
1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的 2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的 3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的
重要性
应用前景
挑战与机遇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是一种 重要的家庭心理治疗方式, 旨在从整体上优化家庭的 心理健康。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在不断 发展和创新,可以更好地 适应多样化的家庭治疗需 求。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在实践 中可能面临多种挑战,但 也有机遇和创新的空间。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PPT课 件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是一种治疗家庭问题和精神问题的重要方法。本课件将介 绍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其优缺点和未来发展。
概念介绍
精神分析基本原理
精神分析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旨在通过探索个体潜意识的心理冲突,来减轻或消除精神困 扰。
家庭治疗基本原理
在家庭中进行心理治疗,旨在系统性地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促进家庭系统的健 康发展。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1
家庭中精神分析治疗的原则
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交往,重视个性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提高。
2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的应用
通过分析家庭系统中的互动模式和成员之间的心理动态,来探讨和解决各种精神 问题。
3
婚姻家庭治疗
针对夫妻关系和亲密关系问题进行家庭治疗,在夫妻或伴侣之间建立和谐的互动 关系。源自精神分析家庭治疗的效果与局限性

家庭治疗理论之比较

家庭治疗理论之比较

家庭治疗理论之⽐较在本章以下部分,我们将把家庭理论与临床治疗过程分开来,并进⾏分类。

我们相信,这样的分类最能突出模型之间的异同点。

研究单元很多早期的家庭治疗先驱( Bowen , Jackson, Wynne , Boszormenyi-Nagy),⼤多数都属于古典精神分析学派,但他们做了为⼤多数⾰命者所做的事——摒弃过时但当时却占主流地位的精神分析理论,他们尤其反对精神分析法聚焦个体内部动⼒学的观点——这种认为问题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元观点。

相反,他们主张,如果将⼈置于⼈际关系中系统地看待,那就能更准确理解他⼈并相应地更容易帮助他。

⼈们之间如何相互作⽤,如何在关系中来定义⾃⼰,他们如何形成联盟和结盟——这些均需要更宽泛的⼆元观(两个⼈之间)和三元观(三个⼈之间)。

这样,界限、纠缠、疏离、⼦系统(⽶钮钦)或三⾓关系、共⽣、融合(鲍⽂),或关系伦理及家庭忠诚(鲍斯泽门伊—纳吉),所有的概念均超越个体,关注在系统内部他或她反复出现的⾏为模式。

当今,各模型之间,关于个体内⼼或⼈际的两个极端较少,更多的是侧重点不同。

所有家庭治疗师都关注家庭功能中⼀元、⼆元或三元的因素;差别在于他们赋予上述三个因素的权重和聚焦度不同。

很多以精神分析为取向的治疗师超越经典理论的⽴场,较少坚持⼀元研究。

总的来说,现代精神分析已融⼊客体关系理论,并且新的观点更多以关系为基础。

客体关系家庭治疗师,仍然对内⼼冲突感兴趣,现在也尝试通过研究会被每位伴侣带⼊婚姻的婚前印记来理解家庭关系。

夫妻双⽅把⾃⼰不想要的部分投射到对⽅⾝上,就包含了投射认同的例⼦。

⾏为治疗师可能将带症状的个体(⽐如,离家出⾛的青少年)视为问题之所在,接受家长的观点,并且教授家长抚养技巧来应对家庭危机。

经验家庭治疗与⼼理教育治疗也关注个体,但将个体放在家庭背景之内。

前者认为问题来源于家庭成员之间有缺陷的交互作⽤和交流错误,重⼼在于帮助个体表达情感(萨提尔),但总是在家庭持续相互作⽤的背景中进⾏(情绪聚焦家庭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5. 家庭动力学的发展 焦点家庭治疗模型(focal family theory)
从发展的角度去定向并寻找家庭困扰,特别是当事成员的创伤 性事件。统筹家庭成员对确定病人症状的反应、症状对家庭功能 的影响。这与英国家庭治疗发展一致,即源于儿童指导和儿童精 神病的分析。
Nichols(1987)主张将个人的动力学重新放入心理动力家庭 治疗中,要坚持个人和家庭动力学的循环性关注。
• 对内投性父母的依恋
• 婚姻失调的一个主要根源在于 投射认同(配偶将自己身上否 认的方面投射到对方身上,然 后与对方的这些特质作斗争)
• 首次召集原生家庭成员一起加 入治疗
• Scharff 夫妇——传统精神分析 的客体关系方法,婚姻看作与早 期母子关系相类似
• 通过释梦来处理夫妻的性生活 问题。夫妻的性关系其实是母 婴关系的重演("心理-躯体"伴 侣的关系)
2020/5/20
治疗方法技巧
• 四个核心
倾听、共情、诠释、分析中立
• 五个视角(Killingmo)
✓ 情感:意识和潜意识的表达,情感的唤醒 ✓ 客体:客体对分析师的投射 ✓ 情景:再现情景,扮演角色 ✓ 自体:设置自我声明承诺 ✓ 驱力:唤醒原动力
2020/5/20
案例分析
咨询过程:
人物:张太太、张先生、咨询师
“当精神分析理论开始专门关注单个患者的人格发展时,它就深 深的植根于该个体与家庭的相互关系之中了。”
2. 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 强调人的积极品质和社会动机在个人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强调社会因素包括家庭因素的重要影响:所有的行为都是有
目的和交互作用的,而且基本的社会系统是家庭。
经典精神分Leabharlann 理论3. 社会化人际关系理论
• 咨询师:“今天两位想和我说一点什么呢?”
• 张先生和太太互相不满,争相抱怨。
• 张太太:“生病的时候不关心我,也从不听我说什么!”
• 张先生:我对你如此理解和支持,但你呢?你对孩子也关心吗?
• 咨询师:“谁能和我说一下具体的例子吗?”
• 张太太的抱怨很典型:“我先说,昨天真是一场噩梦。孩子发烧, 很难照顾,我也严重感冒。所有的事情堆积如山,我必须加倍努力去
精神分析家庭治疗
王姣阳 聂志鲜 赵晓露 邝钰婷 兰朋鸽 雍子馨 余诗景 沈彦伶
内 容
理论介绍


治疗技 案例分


理论介绍
I.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II.客体关系理论 III.自体心理学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1. 经典精神分析驱力理论 弗洛伊德提出 关注个人内部固有力量(驱力)的相互影响;强调冲突(意 识VS潜意识,本我VS超我);认为环境特别是父母在个人人 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健康的自恋 • 具有强大的、有生命力的自我,能够扩展他的能力和满足他的需要
病理性自恋 • 虚弱的自我,通过假装的自大来变得稳定。如果不能维持稳定,就会导致抑

自体心理学
• 在Kohut的分类学里,自恋的精神病理学包括: 1、自恋型人格疾患(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以忧 郁、对微不足道的事过度敏感、疑病的抱怨和缺乏生活的 风趣为特征。 2、自恋型行为疾患(narcissistic behavior disorder) :以性错 乱、反社会和成瘾的行为为特征。 3、融合饥渴人格(merger—hunger personality) :以倾向于 与他人有共生,满足融合的关系,并会有压倒性地要求他 人保持让自己随手可及的距离等等为特征。 4、 逃避接触型人格(contact—shunning personality): 当受 到关系亲密者威胁时,以逃避和自我隔离来避免自体的崩 解和失落的感受为特征。
• 客体关系的伴侣治疗的主要目 的:提高夫妻双方的包容能力 (识别内投射、恢复支持关系)
自体心理学
•Kohut强调自恋(narcissism)——爱自己的作用,并认为自恋 是人格发展的组织决定因素,也是爱他人的必要前提。
•自恋古希腊渊源 •自恋——弗洛伊德首次系统提出:自恋是一种精神能量,
来源于里比多。表现为爱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精神分析—— 个人的研究—
驱力
家庭治疗——社 会关系研究
客体关系理论——桥 梁,我们同他人联系 的基础是早期经验形 成的期望,内在客体 (internal objects)~人格
客体关系理论
不同的着重点
1.客体关系与原生 家庭治疗
2.客体关系家庭治 疗
• James Framo—— 既认同精神 分析对个体内心世界的理解, 同时重视个体生活的社会背景
Slipp(1991)认为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两种方法都涉及基因 学和心理病理学,可以作为潜在的补充。他非常关注参与者的童 年发展经历。
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VS主体):某个体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或物)。 客体关系理论:修正了早期精神分析的驱动理论(本能驱力),强调对客 体依恋和关系的根本需求。
爱他人是因他人是自己的一部分,从属于自己。 神经症 移情性神经症,然后治疗。没有移情能力的人是 不可以被治疗的。 自恋的人,恰好是不具有移情能力的人。
自体心理学
Kohut :自恋的人不是没有客体,他们的客体是自体客体。 自体客体:是被自体经验为其自身的一部分,并为自体发 挥某些重要心理功能的客体 。 个体内心出现的冲突源于生活早期的自我感的缺乏而不是 本能的冲突。 婴儿认为自己是所有关系的中心,父母是婴儿自体的延伸。 当父母以欣赏的态度,个体内化成一种自信的人格。体验 同感(被接纳)、内化父母(接纳)形成自我接纳和自尊的核心 自我。当父母不欣赏,压抑被关注的渴望,自我感缺乏。
沙利文 家庭内外的人际的相互作用对人格的影响——相互作用圈:人类生存 所必须的环境(生化环境、生物环境、人际环境:主要模式) 强调同伴关系在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母子教养方式和照看关系形成 的依恋分离经验极其重要。
4. 精神分析和家庭动力学
阿克曼 强调家庭本身作为心理社会动力单位的作用《堪萨斯心理卫生协会公报》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家庭子系统,各子系统潜意识 冲突会相互影响,从而产生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紊乱,导致一个或更多成员 的异常行为(替罪羊)。 在整个家庭的交互作用中打破内心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