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蔬菜腌制

合集下载

《蔬菜的腌制技术》课件

《蔬菜的腌制技术》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蔬菜的腌制技术》PPT 课件
在《蔬菜的腌制技术》PPT课件中,我们将介绍腌制技术的概念、意义以及蔬 菜的不同腌制方式,在分享精彩菜谱的同时,也会提到蔬菜腌制中需要注意 的问题。
一、介绍腌制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1 腌制技术的定义
腌制技术是一种将食材浸泡在盐水或酸性液体中,通过调节酸碱度、温度和时间,改变 食材的质地和味道的烹饪方法。
2 腌制技术的意义
腌制技术可以增加食材的保鲜期,增添食物的口感和风味,丰富餐桌上的选择,为人们 提供更多的美食享受。
二、蔬菜的腌制方式
1. 干腌法
通过将蔬菜风干并添加盐类等调味料腌制的方法,可 制作出口感饱满、口味独特的腌制蔬菜。
2. 湿腌法
将蔬菜浸泡在盐水或酸性液体中腌制,可使蔬菜更加 嫩滑多汁,口味更加鲜美。
三、蔬菜腌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食材的选择
选择新鲜、无损坏、无农药残留的蔬菜作为腌制食 材,以确保食品安全与口感。
清洗和消毒
在腌制过程中,要确保蔬菜充分清洗和消毒,避免 细菌污染,提高食品安全性。
盐浓度的控制
盐浓度的调节会影响蔬菜的质地和味道,需要根据 不同腌制食材的特点和个人口味进行调整。
保存条件
腌制好的蔬菜需要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 免阳光直射和湿气侵入,以保持其口感和风味。
四、蔬菜的腌制食谱推荐
腌制黄瓜
适合作为开胃菜,清脆爽口的腌制黄瓜是夏季最受欢 迎的小吃之一。
腌制萝卜干
口感酥脆、微酸甜的腌制萝卜干,是家常菜肴和夜宵 的绝佳选择。
腌制辣椒
辛辣、鲜香的腌制辣椒是热爱辣味的人们钟爱的调味
腌制咸菜
传统的腌制咸菜,酸甜可口,既可作为单独食物,也
五、总结

第五章果蔬的糖制和腌制

第五章果蔬的糖制和腌制

(1) 预处理 ) 选别分级→去皮、切分、切缝、 选别分级→去皮、切分、切缝、 刺孔→盐腌→保脆和硬化→ 刺孔→盐腌→保脆和硬化→硫处理 染色→ →染色→漂洗和预煮
1)腌制 )
盐胚: 盐胚 : 用食盐或加用少量明矾或石灰腌 制得到盐胚 •盐胚只作为南方凉果制品的原料 •盐胚腌制包括盐腌、曝晒、回软和复晒 盐胚腌制包括盐腌、曝晒、 四个过程
1、将洗净的白菜切约五厘米的段装盆中,放 盐和刚好淹没白菜的清水搅匀,上盖泡三小时 左右至软(冬天需用八小时以上才能泡软)。
2、姜切极细的末,蒜压破。
3、一同捣成泥。
将除白菜和葱外的所有用料调和均匀。
5、将泡软的白菜片捞起,挤干水份后抖散,放盆里 (此时可尝尝白菜的咸味是否合适,如果咸味不够可 在调料里再放一点盐),倒入调料充分拌匀。 记住戴上一次性厨房用塑料手套,不然会辣手
(4).整理和包装 ) 整理和包装
包装:防潮和防霉, 包装:防潮和防霉,便于转运和贮藏 干态和半干态蜜饯: 塑料食品包装袋。 干态和半干态蜜饯 : 塑料食品包装袋 。 带汁的糖渍蜜饯,罐头形式,密封后用 90℃进行巴氏杀菌 分钟, ℃进行巴氏杀菌20-30分钟,冷却。 分钟 冷却。 贮藏 12-15 ℃ , 避免低于 避免低于10 ℃ 而引起蔗糖晶 析。
话梅的加工
原料→ 盐腌→ 脱盐→ 糖渍→ 拌调味料→ 原料 盐腌 脱盐 糖渍 拌调味料 干燥 → 包装 盐腌: 梅加16-18kg食盐,1.2-2kg明矾进 食盐, 盐腌:100kg梅加 梅加 食盐 明矾进 行盐腌(晒干得干梅胚) 行盐腌(晒干得干梅胚) 脱盐:清水漂洗, 脱盐:清水漂洗,后干燥脱水 干草糖浆制备:甘草3kg,肉桂 干草糖浆制备:甘草 ,肉桂0.2kg,加水 , 60kg煮沸浓缩至 煮沸浓缩至50kg。澄清过滤,取一半,加糖 煮沸浓缩至 。澄清过滤,取一半, 20kg,糖精钠 ,糖精钠100g溶解成甘草糖浆 溶解成甘草糖浆

果蔬食品工艺学-蔬菜腌制

果蔬食品工艺学-蔬菜腌制

第五章蔬菜腌制严格按照HACCP操作规程作业,先进的生产设备与传统生产工艺相结合,专业生产泡菜第一节蔬菜腌制品的特点和分类一、腌渍食品的概念:是将新鲜的蔬菜经过适当处理后用食盐和香料等进行腌制,使其进行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制成鲜香嫩脆、咸淡(或甜酸)适口且耐保存的制品。

二、蔬菜腌制品的特点增加了保藏性携带运输方便增加风味,丰富产品种类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方法简单1、发酵性腌制品:利用低浓度的盐分,在腌制过程中经过乳酸发酵,一般还有轻微的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利用发酵所产生的乳酸与加入的食盐及香辛料等的防腐作用,保藏蔬菜并增进其风味。

如泡菜和酸菜。

2、非发酵性腌制品:在腌制过程中,不经过发酵或经微弱的发酵,主要是利用高浓度的食盐、糖及其它调味品来保藏和增进其风味。

非发酵性腌制品依其所含配料及味道不同,分咸菜、酱菜、糖醋菜三大类。

三、蔬菜腌制品的分类第二节、蔬菜腌制原理一、食盐的防腐作用1.高渗透压作用2.抗氧化作用3.降低制品的水分活度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1.乳酸发酵2.酒精发酵3.醋酸发酵三、蛋白质的分解作用1.鲜味的形成2.香气的形成3.色素的形成一、食盐的防腐作用(一)食盐保藏的原理1、高渗透压作用:1%的食盐溶液可产生618.082kPa的渗透压,通常腌菜用盐浓度为4%~15%。

2、抗氧化作用3、降低水分活性作用(二)影响食盐防腐效果的因素1、微生物的种类:酵母菌>霉菌>细菌2、pH值:pH值降低,食盐防腐效果增强。

在中性溶液中,抑制酵母菌活动的食盐浓度必须达到25%,而当pH值为2.5时,浓度14%的食盐溶液就足以抑制其活动;对高度发酵的腌制品,如酸白菜不需加盐就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

3、温度:低温对微生物的活动有抑制作用。

冬季盐浓度可低些,夏季盐浓度应提高。

4、氧气:有氧条件可促使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密封可提高盐溶液的保藏效果。

在中性溶液中能忍受的最高食盐浓度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主要是乳酸发酵、还有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作用。

酿造学第十三章 13.酱腌菜

酿造学第十三章  13.酱腌菜

(4)溶质种类:同浓度不同溶质渗透速度不同:
食盐 ﹥ 醋酸 ﹥ 白糖
﹥ 酱和香料
第二节
蔬菜腌制基本原理
一、食盐防腐保藏作用
2.对微生物抑制作用: 几种微生物能耐受的最大食盐浓度(PH=7 ) 种类 食盐浓度(%) 乳酸菌 8-13 大肠杆菌 6 丁酸菌 8 变形杆菌 10 酵母菌 25 霉菌 20
三、蛋白质的分解作用
• 酶促褐变:酪氨酸、酚类等
氧化酶
o2 • 非酶褐变:羰氨反应生成类黑色素 3.对辅料色素的吸附
黑色素
酱、辣椒、姜黄、红曲等天然色素,避免用人工合成色 素。严禁使用化学染料。
第二节
蔬菜腌制基本原理
三、蛋白质的分解作用 (二)香气的形成 1.酯化反应:氨基酸、有机酸+乙醇 2.烯醛类香味物质:戊糖
第二节
蔬菜腌制基本原理
一、食盐防腐保藏作用 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三、蛋白质的分解作用 四、影响腌制的因素 五、蔬菜腌制与亚硝基化合物
第二节
蔬菜腌制基本原理
一、食盐防腐保藏作用
1.食盐的渗透作用:高渗透压 影响因素: (1)细胞生命力:有生命力则难。 (2)溶液浓度:适宜,过大影响渗透。 (3)原料的致密程度: 切分 揉搓
第三节
二、朝鲜泡菜
泡菜类加工工艺
1990年北京亚运会被韩国、朝鲜指定为运动员专供食
品。100kg腌制好的大白菜,加萝卜50kg,大葱2kg,食盐、 大蒜各1.5kg,生姜400g,干辣椒250g,苹果、梨各750g, 味精少许、鱼汤、牛肉汤或虾酱适量。
第三节
三、酸菜
泡菜类加工工艺
(一)欧美酸菜 以黄瓜或甘蓝丝制作,加盐 2.5% ,酸分积累达 1.2 % 以上(以乳酸计)。 (二)北方酸菜 以大白菜或甘蓝为原料,清水发酵,酸分积累达到1~ 2% 。

发酵酱腌菜ppt课件

发酵酱腌菜ppt课件

3.工艺操作:
原料处理:清洗,切分,通风处晾干(需2-3h )防生霉。
菜卤配制:100kg水+食盐8kg
煮沸 冷却
盐水中可加0.05%的钙盐以保脆。把辅料如酒、花椒、辣椒姜放其内。 香辛料可磨成粉制成布包置于坛内。
第三节 泡菜类加工工艺
一、四川泡菜
(二)操作要点:
入坛泡制:
洗坛 装菜
压菜
注盐水
第三节
一、四川泡菜 (一)工艺流程:
泡菜类加工工艺
泡菜盐水配制
原料 选别 修整 清洗 入坛泡制
成品 商品包装
发酵成熟
第三节
一、四川泡菜 (二)操作要点:
泡菜类加工工艺
多 功




1.容器:泡菜坛、发酵罐。
2.原辅料及配比:只要鲜嫩清脆皆可,如大白菜、萝卜、胡萝卜、青椒、 芹菜、刀豆等。
配比:菜100、食盐7-8、花椒0.2、红辣椒3、姜3、黄酒或烧酒3 。
扬州三和酱菜总公司
三和牌系列酱菜是该公司的主产品, 在生产中将传统的蔬菜加工方法同现 代科技相结合,使产品形成了鲜、甜、 脆、嫩四大特色。在国内外市场素享 盛誉, 经久不衰。
第五节 酱菜类加工工艺
二、酱汁酱菜工艺
工艺流程:
制酱
压榨
酱汁
咸菜 坯
切制 加工
水浸 脱盐
脱水
渍制 成品
上海九亭酱菜厂
中华老字号、全国、九亭三个 注册商 标。生产甜、咸、酸、 麻、辣、香等系列酱菜,既有 精白本色系列,又有浓香酱色 系列。
二道盐腌
头道盐腌
淘洗上囤
拌料装坛
后熟清口
封口装篓
榨菜为我国特产, 1898年创始于涪 陵市。

《果蔬腌制》幻灯片

《果蔬腌制》幻灯片
2021/5/21来自2.果蔬在腌制过程中的变化
蔬菜在腌制过程中,经过发酵的作用及 其他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除了能抑 制有害微生物生长外,蔬菜的细胞构造和 化学成分也发生系列变化,导致腌制品新 的质地和独特的色、香、味的形成。
2021/5/21
3.腌制品质量的劣变
3.1有害微生物的作用
蔬菜腌制品制法简单,是一种大量保存蔬菜的方法, 本钱低廉,风味多样,能增进食欲。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 要的副食佐餐品和保证蔬菜周年供给的重要环节。
2021/5/21
蔬菜腌制品主要包括:泡酸菜、咸菜、糖醋菜、盐
渍菜五大类,其中的泡菜以韩国的著名。低盐、增盐、适
甜是腌制菜的开展方向。目前腌制菜正在向营养化、疗效
2021/5/21
在蔬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乳酸、醋酸等参加的香料都 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其中以酸最为重要。实验说明,在 pH值较小的情况下,即使较低的食盐浓度也具有明显的防 腐作用。如在中性溶液中〔pH为7〕,抑制酵母菌活动的 食盐浓度必须到达25%,而当pH为2.5时,浓度为14%的 食盐溶液就足以抑制其活动。对高度发酵的腌制品如酸白 菜,由于pH大为降低,不需要加盐就能抑制有害微生物活 动。而泡菜的食盐浓度为4%也就够了。进展缓慢发酵和 需较长时期贮存的榨菜、冬菜等,食盐浓度那么要求到达 10%左右。非发酵性腌渍品如咸菜,盐液浓度需达15%左 右。对于夏季用盐液保存作酱菜的原料,那么要求浓度更 高,一般使用近于饱和的食盐溶液。必须指出,如果食盐 浓度超过12%,不但使成品味道太咸而影响风味,而且会 延缓蛋白质的分解速度,延长制品的后熟期。
化、低盐化、多样化、天然化开展。通过真空包装、加热
杀菌、低温和添加微生物抑制剂等措施实现低盐化,延长
保质期。腌制加工业由于在古老的传统加工方法中引进了

蔬菜的腌制实验报告(3篇)

蔬菜的腌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蔬菜腌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不同蔬菜腌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高蔬菜腌制产品的质量和口感,为我国传统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蔬菜:白菜、萝卜、胡萝卜、黄瓜、青椒等;(2)食盐;(3)香辛料:辣椒、大蒜、姜、花椒等;(4)清水;(5)白酒。

2. 实验仪器:(1)电子秤;(2)电子天平;(3)高压锅;(4)消毒柜;(5)微波炉;(6)刀、砧板、菜板等。

三、实验方法1. 蔬菜清洗:将蔬菜洗净,去除杂质和农药残留。

2. 切割:将蔬菜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或条状。

3. 盐腌:将蔬菜与食盐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入消毒后的容器中,压实,使蔬菜与食盐充分接触。

4. 发酵:将腌制好的蔬菜放入消毒后的发酵缸或密封容器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期间注意观察蔬菜的变化。

5. 成品制作:发酵成熟的蔬菜可按以下方式进行加工:(1)晒干:将发酵好的蔬菜晒干,制成干菜;(2)熏制:将发酵好的蔬菜放入熏房中熏制,制成熏菜;(3)腌制:将发酵好的蔬菜继续腌制,制成腌菜。

6. 成品检验:对制作好的蔬菜进行感官评价,包括色泽、口感、香气等方面。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白菜腌制实验(1)实验步骤:将白菜洗净,切成条状,与食盐按4:1的比例混合,压实,放入消毒后的容器中,发酵7天。

(2)实验结果:发酵7天后,白菜条呈黄绿色,口感脆嫩,香气浓郁。

2. 萝卜腌制实验(1)实验步骤:将萝卜洗净,切成块状,与食盐按3:1的比例混合,压实,放入消毒后的容器中,发酵10天。

(2)实验结果:发酵10天后,萝卜块呈淡黄色,口感脆嫩,略带酸味,香气浓郁。

3. 胡萝卜腌制实验(1)实验步骤:将胡萝卜洗净,切成条状,与食盐按5:1的比例混合,压实,放入消毒后的容器中,发酵12天。

(2)实验结果:发酵12天后,胡萝卜条呈橙黄色,口感脆嫩,略有甜味,香气浓郁。

4. 黄瓜腌制实验(1)实验步骤:将黄瓜洗净,切成条状,与食盐按3:1的比例混合,压实,放入消毒后的容器中,发酵5天。

第五章食品的腌制

第五章食品的腌制

2)食盐的用量或盐浓度: 扩散渗透的速度随盐浓度而异,一般说 盐浓度越大或用盐量越高,食品中食盐内渗量 就越大。 盐浓度可以用密度计或波美计测定。
腌制时食盐用量要根据腌制目的、环境 条件如气温、腌制对象、腌制品种和消费者口 味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为了达到完全防腐的目的,要 求食品内盐的含量至少在7%,而所用盐浓度 至少要达到25%。 腌制时气温低,盐用量可降低些,气温高, 盐用量宜高不宜低。
质壁分离的结果是细胞的原生质脱水与细 胞壁分离,使细胞变形,微生物的生长活动受 到抑制,严重时会造成微生物的死亡。这就是 腌制保藏的原理。 高渗透压下,微生物的稳定性决定于微生 物的种类,原因是微生物种类不同其原生质膜 的通透性不同,因此对腌制剂浓度的反应也不 同。1%食盐可产生0.83MPa渗透压,而大多 数微生物细胞内的渗透压为0.3-0.6MPa。

湿腌法:即用盐水对食品进行腌制。一般将腌 制剂溶解,煮沸杀菌,冷却后,将食品浸没在 腌制剂溶液中,使食品组织内的盐浓度与腌制 剂溶液浓度相同为止。 腌制剂浓度一般控制在15-20%。 需要注意的是湿腌时食品中的水分会渗透 出来使腌制剂溶液浓度下降,这要求在腌制过 程中增添食盐,保持腌制剂溶液一定的浓度。
腌制肉的发色反应是:亚硝酸盐形成的一 氧化氮取代了血红素中与铁相连的水分子,形 成等克分子的高铁肌红蛋白和一氧化氮肌红蛋 白,一氧化氮肌红蛋白形成的速度和亚硝酸盐 浓度成正比,直到达到5:1为止。 一氧化氮肌红蛋白再在盐和加热条件下因 珠蛋白变性而转变成一氧化氮亚铁血色原,成 为比较稳定的色素。


2)渗透: 定义:是溶剂从低浓度经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扩 散的过程。 半透膜是一种只允许溶剂通过而不允许溶质通 过的膜。如细胞膜。 计算公式:П =[ρ 1/(100Mt)]CRT 见课本190页公式5-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精品课程
主讲教师: 李鹏林
第五章 果蔬加工技术
第一节 果蔬罐头 学习目标 第五节 蔬菜腌制 实验实训 复习思考 第三节 果蔬速冻 第四节 果蔬干制 本章小结 技能考核 第八节副产品综合利用 第七节 果酒与果醋 第六节 果蔬糖制
第二节 果蔬汁
第五节 蔬菜腌制
一 、概述及加工基本原理
二、泡菜加工工艺
国家精品课程
主讲教师: 李鹏林
第五章 果蔬加工技术
第一节 果蔬罐头 学习目标 第五节 蔬菜腌制 实验实训 复习思考 第三节 果蔬速冻 第四节 果蔬干制 本章小结 技能考核 第八节副产品综合利用 第七节 果酒与果醋 第六节 果蔬糖制
第二节 果蔬汁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制品的分类、特征 -理解腌制的加工原理 -掌握加工工艺流程以及操作要点 -掌握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分析
能力目标
-掌握泡菜、酱菜、糖醋菜加工要点 -结合产品质量标准,解决加工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节 蔬菜腌制
一 、概述及加工基本原理
二、泡菜加工工艺
三、酱菜加工 工艺
四、糖醋菜加工工艺
一、概述及加工原理
• 蔬菜腌制在我国历史悠久、分布最 广泛,全国各地均有一定规模的加 工企业,城乡集体、个人普遍进行 蔬菜腌制,自制自食,是蔬菜加工 品产量最大的一类。 • 食用安全问题——亚硝盐及亚硝胺。 • 目前腌制菜正在向营养化、疗效化、 低盐化、多样化、天然化发展。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 蔬菜腌制过程中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主要是 乳酸发酵,其次是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极 轻微。 • 发酵控制:制作泡菜和酸菜时,需要利用 乳酸发酵。制作咸菜及酱菜时则必须控制 乳酸发酵。酒精发酵在制品后熟中芳香物 质产生(酯化反应)起作用。蔬菜腌制过程中 也有微量的醋酸生成。
色泽、风味与脆性变化
4、泡菜盐水的配制
配制盐水时,按水量加入食盐6%8%。为了增进色、香、味,还可以加 入2.5%黄酒、0.5%白酒、1%米酒、3% 白糖或红糖、3%-5%鲜红辣椒,直接 与盐水混合均匀。 香料如花椒、八角、甘草、草果、 橙皮、胡椒,按盐水量的0.05%-0.1% 加入,或按喜好加入。香料可磨成粉 状,用白布包裹或做成布袋放入。 为了增加盐水的硬度还可以加入 0.05%CaCl2。
“产膜生花”、“起旋生霉”的处 理
• “产膜生花”——由产膜酵母引起。隔绝 空气、加入3%以上食盐、加入大蒜。 • “起旋生霉”——好氧霉菌如青霉、黑霉、 曲霉、根霉引起。隔绝空气。(1)除净霉。 (2)加入高浓度白酒加盖密闭。(3)加 入适量食盐、蔬菜,使之发酵,形成乳酸 菌的优势种群,也可抑制其继续为害。(4) 应酌情添加香料、佐料。
5、入坛泡制与管理。
• 装坛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 一、视蔬菜品种、季节、味别、食法、贮存期长 短和其他具体需要,做到调配盐水时,既按比例, 又灵活应变。 • 二、严格做好操作者个人、用具和盛器的清洁卫 生,其中特别是泡菜坛内、外的清洁卫生。 • 三、蔬菜入坛泡制时,放臵应有次序,切忌装得 过满,坛中一定要留下空隙,以备盐水热涨。 • 四、盐水必须淹过所泡原料,以免因原料氧化而 败味变质。
泡菜的成熟期
夏季叶菜类需泡3-5天,根菜类需5-7天,而大蒜、薤头要 半月以上,而冬天则需延长一倍的时期,用陈泡菜水则成 熟期可大大缩短。 泡制中的管理 –注意水槽的清洁卫生。 –用清洁的饮用水或10%的食盐水,放入坛沿槽3-4cm深, 应注意经常更换,在发酵期中注意每天轻揭盖1-2次, 以防坛沿水的倒灌。 –经常检查。 –泡菜中切忌带入油脂以防杂菌感染 如果带入油脂,杂 菌分解油脂,易产生臭味。
蔬菜腌制品的分类
• 一、发酵腌制品。腌制时用盐量较少,乳酸 发酵为主,伴有轻微酒精发酵。代表产品有 泡菜、酸菜、榨菜等。 • 湿态发酵——卤水腌制,如酸菜、泡菜。 • 半干态发酵——混合腌制,如榨菜。 • 二、非发酵腌制品。主要依靠高浓度的食盐 及其他调味品防腐保藏和增进风味。 • 咸菜类——咸萝卜、咸大头菜、咸雪里蕻等。 • 酱菜类——咸坯经脱盐、酱渍而成,如什锦 酱菜、北京八宝菜、酱黄瓜等。 • 糖醋菜类——咸坯经脱盐、糖醋渍而成,如 糖醋萝卜、糖醋蒜等。
三、酱菜加工 工艺
四、糖醋菜加工工艺
• • • • •
思考4个问题: 1、举例说明蔬菜腌制品可分为哪几类? 2、蔬菜腌制过程中如何控制微生物的作用? 3、泡菜浸泡期间的发酵过程有何特点? 4、致使泡菜“产膜生花”和“起旋生霉” 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控制?
三、酱菜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肉质肥厚、质地 嫩脆的叶菜类、 根菜类、瓜菜类 以及香辛菜
(一)泡菜加工工艺要点
• 3、泡菜坛准备。用于泡菜的坛子 应经严格检验: • ① 观型体:泡菜坛以火候老、 釉质好、无裂纹、无砂眼、 形体美观的为佳。 • ② 看内壁:将坛压在水内,看内壁, 以无砂眼、无裂纹、无渗水现象的为佳。 • ③ 视吸水:坛沿掺入清水一半,用废纸一卷,点燃 后放坛内,盖上坛盖,能把沿内水吸干(从坛沿吸 入坛盖内壁)的泡菜坛质量较好,反之则差。 • ④ 听声音:用手击坛,听其声,钢音的质量则好, 空响、砂响、音破的质次。
抗氧化作用 降低aw
降低氧气含量,抑制好氧微生物活动。 Aw降低,降低了微生物可利用自由水程 度,生长繁殖受到抑制。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 一、乳酸发酵:乳酸菌适宜的活动温度为25~32℃, 常见的有植物乳杆菌、德氏乳杆菌、短乳杆菌、小片 球菌等。 正型乳酸发酵: C6H12O6 → 2CH3CHOHCOOH(乳酸) 异型乳酸发酵: C6H12O6 → 2CH3CHOHCOOH(乳酸)+乙醇+醋酸+二氧化碳 影响乳酸发酵的因素:食盐浓度(3 ~5%发酵产酸最迅 速) 、温度(最好控制在15 ~20℃)、酸度、空气、 含糖量等。 • 二、酒精发酵:在厌氧的条件下,酒精酵母将蔬菜中 的糖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 • 三、醋酸发酵:在有氧条件下,醋酸细菌将酒精氧化 生成乙酸的过程 。
高渗透压作用
腌制品含盐量一般为:泡酸菜0-4%,咸菜类10%-14%,糖醋 菜1%-3%,盐渍菜25%。 大多数微生物细胞渗透压力为3.54×105Pa~ 1.692×106Pa ,1%食盐产生1.8×104Pa 的渗透压,腌渍时用 盐量在4%~15%,可产生2.472×105Pa~9.271×106Pa的渗透 压。3%-5%的食盐抑制大多数腐败细菌,10%的食盐对乳酸菌、 大肠杆菌、丁酸菌产生抑制作用。
干腌法 湿腌法 连续三次酱渍法
• 鲜味形成。蛋白质分解→氨基酸;谷氨酸钠生成。蛋白质的 分解作用及其产物氨基酸的变化是腌制品色、香、味的主要 来源,是咸菜类在腌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 香气的形成。酯化反应生成芳香物质;加入一些香辛料和调 味品,如大蒜、辣椒、姜、花椒、八角、酱、醋、酒等,它 们不但起着调味的作用,而且还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抗氧化 或防腐作用。 • 色泽的形成。非酶褐变、绿色蔬菜在酸性条件下脱镁褐变、 吸附外来色素。 • 脆度变化。果蔬组织细胞的膨压变化与果蔬组织中原果胶物 质的水解。——保脆剂(CaCl2及CaCO3),为菜体重的0.05%。
腌制加工原理
食盐的渗透作用 蔬菜 腌制原理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色泽、风 味与脆性 ຫໍສະໝຸດ 化 蛋白质的分解 腌制过程中生物化学变化的因素
蔬菜腌制主要是利用食盐的高渗透压作用、微生物的发酵作 用、蛋白质的分解作用,以及其他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作用, 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和增加产品的色、香、味。
食盐的保藏作用
(一)泡菜加工工艺要点
• 2、原料预处理。新鲜蔬菜经过充分洗涤后,应进 行整理,凡不适用的部分如粗皮、粗筋、须根、老 叶以及表皮上的黑斑烂点,均应一一剔除干净。 • 洗涤晾晒。晾晒程度可分为两种:一般原料晾干明 水即可;对含水较高的原料,要求脱去部分水,表 皮蔫萎后再入坛泡制。 • 盐渍出坯。10%的食盐溶液,或直接用盐进行腌渍 几小时至几天。为什么? • 目的:增强渗透性、部分脱水、除异味、尽量减少 泡菜坛内盐水浓度的降低,防止腐败菌滋生。但养 分损失大。
6、泡制期中的发酵过程
• 发酵初期——异型乳酸发酵为主。迅速进行乳酸发酵 及微弱酒精发酵,产物主要为乳酸、乙醇、醋酸及二 氧化碳。pH下降至4.5-4.0,逐渐形成嫌气状态。此期 的含酸量约为0.3%-0.4%,时间2-5天,是泡菜初熟阶 段。 • 发酵中期——正型乳酸发酵。由于乳酸积累,pH降低, 嫌气状态,植物乳杆菌大量活跃,细菌数可达(510)×107/ml,乳酸积累可达0.6%-0.8%,pH3.5-3.8, 大肠杆菌、腐败菌等死亡,酵母、霉菌受抑制,时间 5-9天,是泡菜完熟阶段。 • 发酵后期——正型乳酸发酵继续进行,乳酸量积累可 达1.0%以上,当乳酸含量达1.2%以上时,植物乳杆菌 也受到抑制,菌数下降,发酵速度缓慢乃至停止。此 时不属泡菜阶段,而属于酸菜阶段。
泡菜质量标准 • 感官指标:色泽近似原料色泽,绿色蔬菜 色泽鲜黄,气味清香,咸酸适口,清脆, 稍有甜味和鲜味。 • 理化指标:盐2%-4%,酸(乳酸汁)0.4%0.8%。
酸菜制作
1、原料 :以大白菜、甘蓝为主要原料 2、原料处理:收获后晒晾1-2天或直接使用, 去掉老叶及部分叶肉,株形过大划1-2刀。 3、烫漂:在沸水中烫1-2min,先烫叶帮后放 入整株,使叶帮约透明为度,冷却。 4、腌制:将菜放入缸内,排成辐射状放紧, 加水或2%-3%的盐水,加压重石。以后由于 水分渗出,原料体积缩小,可补填原料直到 离缸口3-7cm,自然发酵1-2个月后成熟,菜 帮乳白色,叶肉黄色,乳酸积累可达1.2%以 上。存放冷凉处,保存半年,烹调后食用。
商品包装
包装容器
抗酸、盐涂料铁皮罐:8101#或781#等。 卷封式或旋转式玻璃罐。 复合薄膜袋
配制罐液
罐液配比——按罐液量加食盐3%-5%,乳酸 0.4%-0.8%,味清0.1%-0.2%,砂糖3%-4%,香 料、花椒、辣椒酌加。煮沸,过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