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章节题库(东欧封建诸国)

合集下载

20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吴于廑 齐世荣 (12)

20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吴于廑 齐世荣 (12)

朝鲜文化
李朝初期,朝鲜封建文化发展达于鼎盛——训民正音 文书籍和翻译汉文的书籍大量出版 《高丽史》《国朝宝鉴》《八道地理志》 李朝时期不断改近和提高印刷技术,仅世宗时期就四次改铸活字 由于李朝采取崇儒抑佛政策,佛教艺术发展不如过去那样显著,
但世俗的绘画艺术和建筑艺术却有了新的发展
第三节 日本
室町时代政治形势的变迁 室町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反封建斗争 日本文化
中古欧洲的海上贸易
欧洲南部的地中海贸易区,是联接亚洲和欧洲的贸易通道(奢侈 品)
地中海上对东方的贸易主要由意大利城市掌握 威尼斯从东方运来的商品,原来大都经内河船迊或陆路运抵香槟
集市,再转输各地 意大利与新航路
管,形成垄断 宣町中期以来,特别是战国时代,城市工商业者为摆脱领主的控
制,展开一系列斗争 对外贸易也很发达,主要贸易对象是中国(明朝),此外迏有朝
鲜、琉球以及东南亚诸国
人民反封建斗争
大名武士封建主把土地承包给商人 1428 年,全国饥荒,京都附近的近江国爆发运输工人的起义 战国时期,幕府权力衰落,大名混战,社会动乱,人民起义越来
明代中国的海上贸易
中古时期阿拉伯人的海上贸易
阿拉伯人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阿拉伯人在印度洋上起兩是沿海岸航行——中国罗盘 阿拉伯人沿北非越直布罗陀海峡进占西班牙之后,地中海上的贸
易并未衰落 阿拉伯人在印度洋上的扩张也很迅速 东非沿海城邦属穆斯林世界 12世纪到15世纪,横跨印度洋的贸易主要由阿拉伯人掌握 欧洲人之前,阿拉伯商人是主要的欧亚贸易中介商
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水平已经很发达,继续向精耕细作发展 经济作物的栽培在规模上和品种上都有显著发展 民营手工业中,家庭手工业占相当比重 工商业发展与城市的兴旺 地域性的商人集团 市场活跃,海外贸易,白银流入

20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吴于廑 齐世荣 (6)

20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吴于廑 齐世荣 (6)
匈牙利人亦称马扎尔人,起源于西伯利亚或中亚 匈牙利人初到蒂萨河时,仍保持游牧遗习,不时向西欧劫掠 955 年,德王奥托一世集合重兵,击败入侵的匈牙利人 对西欧最大的侵袭来自北方的诺曼人 9 世纪时,可能一方面由于人口的压力,另一方面原始社会末期
社会矛盾、斗争加深,诺曼人乃从北欧四初侵掠 丹麦人主要袭击英格兰和法国,挪威人则进攻苏格兰、爱尔兰等
英国和法国
加佩王朝领地居法国中部,交通便利 1154 年,亨利成为英国国王,即亨利二世,建立英国金雀花
王朝 第三次十字军远征 布汶战役 早期的加佩国王与教皇及教会的关系长期比较好,英国不同
封建西欧的扩张
德国封建主对居住在易北河和奥得河之间的西斯拉夫人发动殖民 侵略战争
1071 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基督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 1096 年,西欧各国封建骑士武装数万人继农民十字军之后向
有两个结果,一是在十二十三世纪兒现一些新的修会组织,另一 是异端同时兴起
西欧封建文化
教父和中古早期的教会学者熟悉希腊古典文化 《法兰克人史》 11 世纪以来西欧经济的繁荣给文化的昌盛创造前提,十二十三
世纪成为文化发展的时期 教会法和英国的普通法 中古西欧的哲学和神学是二位一体 哥特式教堂建筑物 多样化的文学
地,而瑞典人则向东欧发展
诺曼人的殖民
诺曼人侵袭西欧的另一特点,就是在一些地方形成移民活动,定 居下来,以至建立国家
英格兰是第一个遭受诺曼海盗袭击的地方 9 世纪中叶诺曼人也加紧袭扰法兰克河口各地 9 世纪中叶,挪威人与丹麦人进攻爱尔兰,占领大片土地 诺曼人的侵袭削弱了西欧的王权
第三节 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
家权力分散的产物 封君封臣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和培养后代的制度——骑士制

教权与皇权的斗争

10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吴于廑 齐世荣 (13)

10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吴于廑 齐世荣 (13)

第五章 东欧封建诸国
第一节 查士丁尼时代的拜占廷 第二节 拜占廷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拜占廷文化 第四节 保加利亚 第五节 基辅罗斯
第六章 西欧封建社会
第一节 法兰克王国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诺曼人在欧洲的活动 第三节 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 第四节 封建西欧政治 第五节 西欧封建教会和封建文化
第七章 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
第一节 蒙古帝国的兴起及其对外征服 第二节 蒙古帝国的分裂 第三节 蒙古帝国时期东西交通与文化交流
第八章 新兴伊斯兰教诸国
第一节 德里苏丹国时期的印度 第二节 北非的伊斯兰教诸国 第三节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第四节 伊斯兰教的发展和演变
第九章 东欧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一节 莫斯科公国的兴起 第二节 莫斯科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第三节 波兰和捷克
第十章 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西欧封建社会的变化 第二节 阶级斗争的激化 第三节 英法王权的强化 第四节 神圣罗马帝国和意大利 第五节 西班牙国家的形成
第十一章 中南非洲和美洲
第一节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第二节 美洲印第安文明
第十二章 亚洲国家的新变化 海上贸易的发 达
第一节 明代中国 第二节 朝鲜 第三节 日本 第四节 海上贸易的发达
第三章 南亚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一节 笈多王朝时期的印度 第二节 戒日王朝的兴衰 第三节 封建制的发展和印度教的兴一节 伊斯兰教的产生 第二节 阿拉伯人的扩张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第三节 阿拉伯帝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第四节 阿拉伯帝国韵衰亡 第五节 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
世界史·古代史编
下卷
主编:吴于廑 齐世荣 本卷主编:朱寰 马克垚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公元前后亚欧大陆民族大迁徙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章节题库(新兴伊斯兰教诸国)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章节题库(新兴伊斯兰教诸国)

第8章新兴伊斯兰教诸国一、单项选择题1.奥斯曼土耳其人属于()。

A.西突厥B.东突厥C.东斯拉夫人D.伦巴德人【答案】A【解析】突厥人是匈奴的一个旁支,在匈奴衰落后脱离匈奴而自立,但后被柔然汗国控制,后灭柔然,于550年建立突厥汗国,强盛时疆域囊括整个中亚。

583年,突厥汗国在与隋朝的战争中失败后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东突厥与隋朝的屡次战争中失败而走向衰落,最终在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被灭;而到了唐高宗显庆五年(657年)时,在唐将苏定方持续打击下西突厥也灭亡。

大约在八世纪初,阿拉伯帝国攻占中亚各地,西突厥也被纳入其统治。

13世纪末突厥人建立奥斯曼帝国。

2.阿拉伯的阿维森那被誉为“医中之王”,其名著是()。

A.《医学集成》B.《本草纲目》C.《药草集》D.《医典》【答案】D【解析】《医典》是中世纪阿拉伯医学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由著名医学家阿维森纳约于1011~1013年间在里海边的戈尔丹地方写成。

3.奥斯曼土耳其的国家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

A.行政与经济B.行政与军事C.行政与司法D.行政与穆斯林【答案】D【解析】奥斯曼土耳其的国家机构分为行政和穆斯林两个系统。

宰相是最高行政长官,辅佐苏丹处理国家事务,下设大法官、财政官、欧洲和亚洲驻军司令、海军大臣、近卫军首领、掌玺大臣。

地方行政,全国分设31个省、250个县。

穆斯林机构分为宗教、教育和法律三个部分,伊斯兰教经典被当作国家基本法典,法官根据自己对法典的解释进行审判。

4.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赏赐给伊斯兰清真寺的土地称为()。

A.哈斯B.提马尔C.扎米特D.瓦克夫【答案】D【解析】根据1530年苏里曼颁布的法典,确定了苏丹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他直接占有的土地称为“米尔”。

他分封给皇族的俸田称为“哈斯”,占有者常为达官贵人,如大臣、大区头领和军法官等。

他赏赐给伊斯兰寺院的供养由称为“瓦克夫”,还有一种称之为“木尔克”的土地,它是可以买卖而不与国家服务相联系的私田。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章节题库(南亚封建社会的形成)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章节题库(南亚封建社会的形成)

第3章南亚封建社会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稳固的伊斯兰教政权是()。

A.加兹尼王朝B.古尔王朝C.德里苏丹国D.奠卧尔帝国【答案】C【解析】德里苏丹国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稳固的伊斯兰教政权,共存在320年,先后经历了5个王朝。

2.德里苏丹国前三位苏丹均为奴隶,皆属于()。

A.阿拉伯人B.突厥人C.阿富汗人D.波斯人【答案】B【解析】12世纪中叶,古尔王朝(1152~1206年)兴起于阿富汗西部。

古尔王朝灭加兹尼王朝以后,定都赫拉特,成为阿富汗和西北印度的统治者。

1206年,古尔苏丹部将,镇守德里总督库特卜·乌丁·艾巴克在德里自立为苏丹(1206~1210年),统治印度北部地区。

库特卜·乌丁和其后的两位苏丹均为来自阿富汗的突厥奴隶,因此他们建立的政权史称奴隶王朝。

3.穆斯林定居印度后,形成以阿拉伯语字母为基础的语言是()。

A.梵语B.孟加拉语C.乌尔都语D.印地语【答案】C【解析】8世纪,穆斯林进入南亚次大陆,带来了阿拉伯语、波斯语和突厥语。

这些语言和北印度的民间俗语萧尔斯尼语相结合,形成了早期的乌尔都语。

二、名词解释题1.锡克教答:锡克教是16世纪由纳那克结合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某些因素创立的宗教。

在印度虔诚派的基础上,吸收了伊斯兰教的一神论无种姓差别的社会观,主张信徒一律平等,提倡修行;反对种姓制度、偶像崇拜和消极遁世态度。

有教团组织、宗教首领,信徒多为低级种姓的人民。

17世纪以后,逐渐成为独立的宗教政治组织。

三、简答题1.笈多王朝时期印度文化的发展情况。

答:(1)宗教方面笈多王朝在宗教文化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当时印度教已经兴起,大乘佛教依然盛行,各种宗教和印度教的各教派都能够自由发展。

大乘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已成为笈多王朝及其以后的文化和学术中心。

(2)文学、艺术、建筑、哲学和政治等方面笈多王朝在文学、艺术、建筑、哲学和政治等方面都出现了著名学者和有价值的作品。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章节题库(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章节题库(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

第7章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一、单项选择题1.元世祖时曾按居民贫富划分为上、中、下三等户,登记户等的簿籍,叫做()。

A.鼠尾文簿B.鱼鳞图册C.赋役黄册D.鼠尾图册【答案】A【解析】元世祖时曾按居民贫富划分为上、中、下三等户,每等再分三级,如上上、上中、上下等,称为三等九甲。

登记户等的簿籍,叫做“鼠尾文簿”。

2.有关元朝历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是由成吉思汗建立②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③民族分化政策不具有进步性④是长期分裂后出现的大统一朝代⑤解决大都粮食是海运和漕运的主要目的⑥最大的外贸港口是广州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⑥D.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元朝由元世祖忽必烈建立,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3.三通不包括哪本书?()A.《通典》B.《史通》C.《通志》D.《文献通考》【答案】B【解析】三通是指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郑樵的《通志》、元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史通》是唐朝刘知几编撰的史学理论专著。

二、名词解释题1.《授时历》答:《授时历》是指元代王恂、郭守敬、杨恭懿和许衡等人创制的历法。

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开始编订,十七年(1280年)冬完成,十八年(1281年)颁行,由郭守敬写成定稿。

为创制此历,郭守敬等人制造了天文仪表,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测和测量,汲取汉以来四十多家历法之长并汇集实测成果,极富创新。

《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的现代理论值相比只差23秒,同现在世界上所用的公历(格雷高里历)一年周期相同,但比公历早了300年。

2.诸色户计答:诸色户计是指元代的居民职业划分办法。

元代将境内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有数十种,如军、民、站、匠、盐、儒、僧、道等,称诸色户计。

户一经划定,世代相承,不得随意变动。

其中军、站、盐、匠等户是国家强制签充的,儒、僧、道等户是国家通过考试或其他方式认可的。

每种户都对国家承担特定的义务,赋役负担和待遇各不相同。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章节题库(东欧封建国家的发展)

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章节题库(东欧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9章东欧封建国家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胡司战争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胡司战争自1419年爆发,到1434年结束,它是以胡司党为领导、在胡司宗教改革的旗帜下爆发的大规模的农民战争B.胡司战争的参加者范围非常广,在战争初期就形成了两大派别:圣杯派和塔波尔派C.胡司战争动摇了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D.圣杯派是战争中的激进派,主要参加者是农民、矿工和城市贫民等【答案】D【解析】圣杯派属于战争中的温和派,以市民阶级、部分贵族和有产知识分子为主,主张改革教会。

塔博尔派是激进派,由农民、城市贫民、小手工业者、下层僧侣、小贵族和部分中等贵族组成,主张铲除封建制度。

2.15世纪以前,罗斯受到()的统治。

A.察合台汗国B.伊利汗国C.金帐汗国D.窝阔台汉国【答案】C【解析】公元11世纪中期,曾经一度强大的基辅罗斯逐渐走向没落。

到了1240年,罗斯的都城——基辅就被蒙古军攻克了。

当时的首领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驻留,在原罗斯的领土上建立了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

从此,东斯拉夫格民族开始了长达200多年的蒙古鞑靼的统治时代。

3.长达两个半世纪的蒙古贵族对罗斯的统治最终结束于()。

A.1480年B.1478年C.1453年D.1485年【答案】A【解析】1243年,拔都(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次子)征服俄罗斯,蒙古对俄罗斯的统治由此开始。

14~15世纪,莫斯科公国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开始强大起来。

相对而言,金帐汗国却在走下坡路。

最终在1480年,罗斯挣脱金帐汗国的桎梏,获得独立。

二、名词解释题1.伊凡三世答:伊凡三世是莫斯科公国的大公,1462~1505年在位,历史上有名的有为君主。

他在位期间先后合并、灭亡雅罗斯拉夫公国、罗斯托夫公国、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和特维尔大公国等,1480年通过奥卡河战斗,正式摆脱了金帐汗国的控制。

击败波兰和立陶宛军队,迎娶拜占庭帝国的公主,统一了罗斯大部地区。

20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吴于廑 齐世荣 (5)

20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 吴于廑 齐世荣 (5)
基本点是扩张领土 人民起义为查士丁尼敲响警钟 《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理概要》
查士丁尼的对外扩张
对内竭力巩固东罗马的统治,对外则要恢复古罗马的版图 对东方和平,对西方战争 533 年,贝六撒留率军进攻北非汪达尔王国,揭开了长达20多
年查士丁尼征服战争的序幕 征服汪达尔之后,随即发兵征服东哥特王国的战争 查士丁尼对西方的征服主要目的是恢复昔日的罗马帝国,在政府
讧 919 年之后,西蒙利用拜占廷宫廷内争,加紧进攻 925 年,西蒙自称“罗马人和保加利亚人皇帝”
波高美尔派的传播
保加利亚是基督教异端波高美尔派的策源地 反对教会的特权和剥削,主张没收教会财产分给群众,废除教阶
制度;在教义上否认道成肉身之说,反对关于上帝通过物质施恩 于人的基督教教义;反对洗礼、圣餐礼以及正教教会的全部组织 体系 波高美尔派提出了消民 族安全之所必需
希拉克略的三项重要改革
封建制的发展和圣像破坏运动
立奥三世,“希腊火” 立奥从726 年起宣布反对圣像崇拜,掀起一个全社会破坏圣像
运动 圣像崇拜和反崇拜的斗争异常激烈 女皇伊琳娜在 787 年召开尼西亚宗教会议,谴责圣像破坏运
动,宣布恢复圣像崇拜,运动的第一阶段至此结束 立奥五世,圣像破坏运动重新兴起,进入第二阶段
9 至 10 世纪拜占廷的强盛
拜占廷的地理位置,处于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包围之中 9 世纪时,阿拉伯人对帝国的威胁依然存在 拜占廷在北方受共新崛起的第一保加六亚王国的威胁 马扎尔人、佩彻涅格人和罗斯人的入侵
国内阶级矛盾的加深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拜占廷帝国长期对外战争需要大量的军费 城乡人民以各种形式反抗封建剥削和封建压迫 821—823 年,在小亚细亚爆发托马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10 世纪时,农民反抗封建剥削和封建压迫的斗争 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迅速发展,是靠侵害中小土地所有者和农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东欧封建诸国
一、单项选择题
1.基辅罗斯早期实行的税收政策称()
A.相地而衰征
B.什一税
C.索贡巡行
D.柴明达尔制
【答案】C
【解析】索贡巡行是公元9世纪末基辅罗斯国家初期大公向人民征收贡物的一种方式。

每年冬初,大公就率领亲兵在其辖区内向居民征收毛皮、蜂蜡、粮食等贡物,甚至掠夺人口。

索取来的贡物一部分被用来赏给亲兵以维系主从关系,大部分则主要在翌年春天运往拜占庭和东方用来换取其所需的必需品和奢侈品,以维系大公与其臣属的关系。

索贡巡行是一种原始的剥削形式。

由于索取的贡物没有规定的数量,大公及其亲兵往往对人民一征再征,因而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11世纪被地租制所取代。

2.圣像破坏运动的发起者是()。

A.希拉克略
B.立奥三世
C.查士丁尼
D.查理大帝
【答案】B
【解析】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

军事贵族出身的皇帝利奥三世(717~741在位)在基本解除阿拉伯人侵袭的威胁后,着手推行内政改革。

为赢得民心,控制教会,并没收部分教产以充裕国库、安置军士,乃于726年发布禁止崇拜圣像的诏令,凡抗拒者其财产充公,是为圣像破坏运动之始。

3.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率领臣民接受了()。

A.天主教
B.东正教
C.路德教
D.卡尔文教
【答案】B
【解析】弗拉基米尔大公在尝试多神教信仰失败后,转而寄望于通过一神教来建立属于罗斯民族的统一信仰,他派人到罗斯各地考察,结果形式富丽堂皇、宗教礼仪隆重华美的东派基督教深深吸引了大公。

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宣布东正教为“国教”,并率领全体军民集体跳入第聂伯河受洗归向上帝。

这就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罗斯受洗事件。

俄罗斯由此开始,从一个“多神信仰”和“宗教虚无”的民族迅速转变为了全民接受基督教的民族,东正教的引入促进了斯拉夫民族的统一,增进了其民族的凝聚力。

皈依东正教成为俄罗斯文化历史的起点。

4.下列不属于查士丁尼时代杰出的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著作的是()。

A.《简史》
B.《战争》
C.《秘史》
D.《建筑》
【答案】A
【解析】查士丁尼时代杰出的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约500~565年)共留下三部著作:《战争》、《建筑》和《秘史》。

5.下列王朝中被称为拜占庭的“黄金时代”的是()。

A.希拉克略王朝
B.伊苏里亚王朝
C.马其顿王朝
D.科穆宁王朝
【答案】C
【解析】6世纪查士丁尼皇帝统治时期(527年~565年)被认为是拜占庭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

10世纪以后,由于国内外矛盾的发展,阿拉伯帝国趋于衰落,拜占庭在马其顿王朝(867~1056年)的统治下,加强了封建制度,社会经济和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进人帝国历史上第二个“黄金时代”。

6.拜占庭文化的三大因素不包含()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基督教
C.犹太教
D.古代东方文明
【答案】C
【解析】拜占廷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特征,它直接继承了古典时代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在拜占廷帝国特殊的环境中,兼收并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东方诸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7.地理大发现之前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和贸易中心是()。

A.东部地中海
B.红海沿岸
C.波斯湾
D.小亚细亚
【答案】A
【解析】在中古早期,东西方传统贸易商路主要操纵在拜占庭帝国手中。

拜占庭帝国由于继承了罗马帝国的半壁江山,控制了地中海周围的重要经济发达区域,而且保持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所以中古早期的东西方传统贸易商路都处于它的控制之下。

8.关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瓦西里起义等动摇了帝国的统治
B.十字军东侵使帝国元气大伤
C.1453年灭亡
D.阿拉伯帝国最终攻陷君士坦丁堡
【答案】D
【解析】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历时一千余年的东罗马帝国就此灭亡,罗马帝国也正式终结。

9.狂热追求和模仿古典希腊的作品是在()。

A.查士丁尼时代
B.伊苏里亚王朝
C.马其顿王朝
D.科穆宁和安基卢斯王朝
【答案】D
【解析】拜占庭文化分为四个阶段:査士丁尼时代的文化,在艺术上享有“第一个黄金时代”美誉;圣像破坏运动时期文化,被称为拜占庭文化上的黑暗时代;马其顿王朝时代的文化,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形成了拜占庭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科穆宁和安基卢斯王朝文化,为晚期文化,以狂热追求和模仿古典希腊作品为特征。

10.查士丁尼时代建筑艺术的里程碑是()。

A.君士坦丁堡城
B.圣索非亚大教堂
C.凯旋柱
D.空中花园
【答案】B
【解析】查士丁尼一世是拜占廷帝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位期间在帝国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筑活动。

其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建筑是其庞大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圣索菲亚教堂成为查士丁尼一世建筑成就的杰出代表和里程碑。

11.揭开查土丁尼20多年征服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A.对波斯的战争
B.贝利撒留率军进攻北非汪达尔王国
C.推行专卖制度
D.征服东哥特王国的战争
【答案】B
【解析】533年,贝利撒留率军进攻北非汪达尔王国,揭开了长达20多年的查士丁尼征服战争的序幕。

是年6月,贝利撒留统率1.6万军队从海路进攻北非,9月15日攻陷汪达尔首都迦太基,国王盖利麦投降。

534年汪达尔王国灭亡。

12.被称为罗斯早期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百科全书的历史名著是()。

A.《阿历克塞传》
B.《伊戈尔公远征记》
C.《历史》
D.《往年纪事》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