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合集下载

太极拳日常练法

太极拳日常练法

太极拳日常练法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健身、减压和练习身体协调性的一种方式。

下面是一些太极拳的日常练习方法,以供参考。

一、起势起势是太极拳的重要基础动作。

手臂自然下垂,双腿微曲,双手抬至胸前,形成一个圆形。

随着呼吸深入,慢慢进入深度放松状态,使身体感到充满能量。

二、单鞭在太极拳的单鞭动作中,身体需要慢慢转向一侧,然后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另一侧,同时将一只手伸直,另一只手尽量向后放松。

这个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手臂和臀部肌肉,发展身体的协调性。

三、云手云手是太极拳中非常重要的动作之一,可以有效地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这个动作包括两个步骤:缠丝和挥手。

在缠丝动作中,身体需要以缓慢流畅的方式做出弧形。

在挥手动作中,身体需要以合理的节奏跟随着上半身运动。

四、左右搂膝坐骨搂膝坐骨是太极拳中的重要拉伸动作,可以有效地舒展腰椎和腿部肌肉。

在这个动作中,首先需要弯曲膝盖,身体重心要向下移动,同时双手抬起到胸前。

随着呼吸的深入,可以慢慢进入最佳姿势。

五、蹲起蹲起是太极拳中很重要的一个动作,可以增强身体的力量和协调性。

在这个动作中,身体需要先向下弯曲,然后利用下身力量将身体推起。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要保持平稳的重心,并且要尽量让气息和动作相匹配。

总之,太极拳是一项独特的运动方式,通过坚持练习,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调节心理状态。

以上介绍的练习方式仅供参考,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习程度进行更加详细的练习和探索。

太极拳基本功法

太极拳基本功法

太极拳基本功法太极拳的主要方法有:拥、捋、挤、按、采、捌、肘、靠、分、云、推、搂等手法,栽、搬、拦、撇、打等拳法,蹬、分、拍、摆莲等腿法,进步、退步、侧行步等步法,无极、开合、升降、虚步等桩法,这些方法构成太极拳训练的基本功。

练习太极拳基本功,能使太极拳技术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提高动作规格的规范化,为进一步学习太极套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基本技术一手型1.拳:五指卷屈,自然握拢,不要过紧,用力自然、舒展。

2.掌:五指自然伸直微分,虎口撑圆,掌心内凹。

3.勾: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

二手法1.掤:屈臂成弧形,横于体前肘关节下垂,掌心向内,高于肩平,力达前臂外侧。

2.捋:两臂稍屈,掌心斜相对,两掌由前向后划弧摆至腹前。

3.挤:一臂屈于胸前,另一手贴近屈臂手腕内侧,手心向前,两臂同时向前推出,两臂撑圆,高不过肩,力达前臂。

4.按:两臂由屈而伸,两手由后向前弧形推按,沉腕舒指,掌心向前,高不过肩,力达两掌。

5.打拳:拳从腰间内旋向前打出,力达拳面。

拳眼向上为立拳,拳心向下为平拳。

6.栽拳:拳从上向前下打出,拳面斜向下,力达拳面。

7.贯拳: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打,臂微屈,拳心斜向下,力达拳面。

8.撇拳:拳从上向前翻臂打出,拳心斜向上,高与头平,力达拳背。

9.分掌:两手由合抱向前后或左右分开,两臂微屈。

10.搂手:一掌由腹前经膝向外横搂,掌心向下。

11.推掌:掌从肩上或胸前向前推出,肘部放松微屈,掌心向前,指尖向上。

12.穿掌:掌沿另一手臂或大腿内侧伸出,指尖朝前。

13.云手:两掌在体前,依次由里向外向上交叉划立圈,低不过裆,高不过头。

14.架掌:屈臂上举,掌架于额前上方,掌心斜向外。

15.撑掌:两掌上下或左右分撑,对称用力。

16.压掌:拇指向内,掌心向下,横掌按压。

17.托掌:掌心向上,由下向上托举。

18.挑掌:由指尖向前过渡到指尖向上,侧立掌由下向上挑起,高与眉齐。

三步型1.弓步:两脚前后分开,前腿屈膝,大腿斜向地面,脚尖向前,膝与脚尖,上下相对,后腿自然伸直,脚尖斜向前,全脚着地。

练太极拳的方法和技巧

练太极拳的方法和技巧

练太极拳的方法和技巧
太极拳作为一项古老的传统功夫,已经被推崇为一种优秀的身体锻炼方式。

以下是一些练太极拳的简单方法和技巧。

1. 注意呼吸:太极拳强调呼吸调节,要求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缩紧。

另外,要注意吐纳的时机和频率。

2. 精力集中:太极拳是一种内在的锻炼,需要集中精力放松身体,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

3. 慢慢练习:初学者应该将练习的速度放慢,掌握每个动作的技巧,并逐渐加快速度。

4. 重视基础动作:太极拳里的所有动作都离不开基础动作,初学者应该着重练习这些基础动作,打好基础。

5. 多次重复: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要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多次重复,直到做得非常熟练。

6. 注意力量的控制:太极拳的力量处于内在状态,掌握对力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7. 保持身体平衡:太极拳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姿势,练习时要时刻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失去重心。

总之,要学好太极拳,需要耐心和毅力,并且一定要注重基础动作的练习和力量的控制。

太极拳24式简化教学

太极拳24式简化教学

太极拳24式简化教学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武术,以其缓慢、连贯、柔和的动作而闻名。

太极拳共有108式,其中24式是一套简化的入门级动作,适合初学者学习。

本文将为您介绍太极拳24式的简化教学。

第一式:起势。

站直,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头顶轻轻提起,将注意力集中,准备开始练习。

第二式:左右分步。

将左脚向左边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分别向两侧推开,身体保持平衡。

第三式:左揽雀尾。

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左腿上,右手慢慢向后伸出,左手搭在右手腕上,仿佛揽住一只小鸟的尾巴。

第四式:右揽雀尾。

将身体重心转移到右腿上,左手向后伸出,右手搭在左手腕上,保持平衡。

第五式:单鞭。

将身体重心向右转,右手向前推出,左手向后提起,身体如同拉开一支弓。

第六式:云手。

双手交替向外旋转,身体保持平衡,呼吸顺畅,仿佛在空中绘制一道云彩。

第七式:高探马。

右手向上提起,左手向下压低,身体保持下蹲姿势,如同探望一匹高大的马。

第八式:右蹬脚。

右脚向前踏出,同时右手向前推出,左手向后拉回,身体形成一个稳定的姿势。

第九式:双峰贯耳。

双手分别向两侧伸出,身体微微侧倾,仿佛双峰贯穿双耳。

第十式:转身搬拦捶。

将身体重心向左转,同时右手向前推出,左手向后拉回,身体如同搬拦一样。

第十一式:如封似闭。

双手交替向前推出,身体如同一扇门一样缓缓关闭。

第十二式:十字手。

双手交叉在胸前,身体微微弯曲,仿佛形成一个十字。

第十三式:抱虎归山。

双手向上抬起,身体向上伸展,仿佛抱着一只虎,沿山路回家。

第十四式:揽雀尾。

身体向左转,右手向后伸出,左手搭在右手腕上,保持平衡。

第十五式:单鞭。

身体向左转,右手向前推出,左手向后提起,如同拉开一支弓。

第十六式:云手。

双手交替向外旋转,身体保持平衡,呼吸顺畅,仿佛在空中绘制一道云彩。

第十七式:高探马。

右手向上提起,左手向下压低,身体保持下蹲姿势,如同探望一匹高大的马。

第十八式:左蹬脚。

左脚向前踏出,同时左手向前推出,右手向后拉回,身体形成一个稳定的姿势。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1、重视拳架的锻炼拳架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是太极拳的本。

所以强调拳先打低架,也就是拳走低架,裆走下弧。

因为拳架里有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人体整体素质训练的多种要素,如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松柔、丹功、意念力、智力、胆量、精神、技巧等多方面的训练。

这些方面的训练内涵是其他锻炼项目如推手、器械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说,在学习拳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

练架子是长功力的过程,是练“知己”功夫的过程,是推手中不能施展,而在拳架中淋漓尽致地施展,器械锻炼中,各种拿法以及各种手法难以得到锻炼,所以,每天安照要求尽可能地多打几遍拳。

2、单式训练实质上是发劲锻炼。

如果练拳着眼于护身、交手,必须进行单式练习。

主要是从拳架中拆出一些认为最实用,最善于施用的招法。

这样会很苦、很累,但功力会提高很快。

3、练推手双方切磋,练推手其实就是听劲、喂劲、化劲、发劲诸手法的练习,切磋各种太极劲力彼此相生相克的关系,从而锻炼知彼的功夫。

在太极推手中,“知己知彼”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提高触觉灵敏度,努力扩大自身引化来力的空间,尽可能将来力引向“强弩之末”的境地。

练推手要从吃亏入手,着重提高化解来力的功夫,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发劲。

4、器械训练主要是锻炼臂力、腕力、腿力、腰力以增强自身功力,它是拳架功力的补充。

5、内功的训练即:意、气、力的训练意首先是意念,每个式子,每个动作都加上意念,全神贯注,每个动作运行之中都想前面有各种阻力,叫做有敌情观念,也叫有功防意识。

也是我师傅常讲的一人玩二人。

气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要全面发挥人体的呼吸功能,在进行肺呼吸的同时,要重视丹田呼吸即:腹式呼吸,以便有利于调节和发挥人体潜在的多种功能。

力丹田力其实就是腰力,丹田的旋转滚动,带动四肢,带动整体运动。

丹田运动时人体的调整有特殊的功效。

这三个方面的锻炼,是太极拳内功锻炼的三个重要部分。

关键部位,贯穿于上面各种外功,内功的锻炼之中,万不可轻视。

太极拳基本功法练习

太极拳基本功法练习

太极拳基本功法练习太极拳基本功法练习1、旋膝。

分为并脚和分脚两种。

目的是活动膝关节。

①眼平视,不要看地。

②双手要配合膝盖旋转划圈。

③双脚十趾抓地,不要喝风漏气。

④动作要配合呼吸,膝盖旋转一圈呼吸一次。

2、拍背。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随着曲膝松胯圆裆,身体下坐,双臂交叉拍打背部。

目的是松肩松背。

①左臂在上拍背时,头向左转,右臂在上拍背时,头向右转。

②配合呼吸,身体下坐时呼气,上走吸气。

3、弓蹬步甩臂。

双脚弓蹬步站立,通过重心的转换,腰部的转动,双臂一前一后轮流拍打前肩后背。

目的是松肩松背。

①单臂在前,掌拍肩;在后,拳打背。

②要把双臂甩开。

③立身中正,胯走下弧线、后弧线(锅底形)。

4、活桩。

双脚马步站立,松肩沉肘,双臂向前伸平环抱合住,接着曲膝松胯下蹲,双臂打开,身体沉升开合领双臂开合,循环练习。

其目的是练气,练腿力。

动作要配合呼吸,身体下沉时呼气(可用口呼),要细、长、深、匀。

上走吸气,相对短促,要气贴脊背。

5、定步掤捋。

弓蹬步站立,双臂相合在身体左(右)侧,转腰蹬腿移重心,来回掤捋。

①动作要以身领手,双手要合住劲。

②双臂成弧形,松肩沉肘。

③双臂在身体一侧时,配合转腰,双手先走一个向左(右)后的按劲,接着再掤捋。

双臂动作无拐点。

④双手由左后方向右前上方掤捋,由右后方向左前上方掤捋,圈要划大转圆,双手配合转腰转立体圆。

⑤肘部除了沉之外更要注意松,放松、舒展开,不要缩。

⑥向一侧转腰时,另一侧的胯根要控制住,要拧着劲,“缠丝胳膊拧劲腿”,要做到八面支撑,不要练成四大松。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拳术。

太极拳受到广大中老年人的喜爱,那么太极拳的基本功都有那些呢?下面是为你的太极拳基本功练习,别忘了收藏哦!一、肩臂功1、耸肩沉肩:①垂手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上耸提;③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④恢复原状。

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上耸下沉轻松自然,节奏明快、均匀。

2、开肩合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裹合;③恢复原状;④双肩同时向后展开;⑤恢复原状。

以上5个动作连贯反复进行(也可按拍子做)。

要求:头容正直,双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活动,不可上耸。

3、前后转肩:前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回环转动。

要求:双肩放松,转动快而均匀。

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后回环转动。

要求:同前转肩。

左右交叉前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一先一后向前转动;③向前转动二个八拍之后,双肩再一先一后地向后转动。

要求:同前、后转肩。

4、掤臂挤圆:①弓步站立,双手在体前相交(如右弓步,则右手在外,掌心对里;左腕附于右腕里侧,左手心向外。

如左弓步,则左手在外,掌心向里,右腕附于左腕上,右手心向外)。

②以意识引带双手向前作挤势,后腿微用力蹬,腰略发劲,双臂以掤圆之势向前挤迫。

③放松,重心略向后移,但仍为弓步;双臂放松稍向后收回,但双腕仍相贴近。

如此按②③反复运动。

要求:不要用拙力,双臂前挤与弓步蹬腿、塌腰协调,挤迫与放松收回要柔韧而富有弹性,双肩松沉,不可抬肘。

二、腰功1、俯腰(高血压、眩晕等患者不宜做):前俯:①并步站立,双手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俯腰前屈,双手贴地;③直体挺腰双手上举。

按以上①②③,反复运动;④还原。

要求:双腿挺膝伸直站稳;上体尽量挺胸塌腰;前俯时要抬头,头顶不可下垂。

侧俯:①并步直体站立,双手5指交叉(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左(右)转腰约450,双脚不动;③上身向左(右)侧俯腰前屈,双手贴向地面;④上身回至动作①再向另一侧俯腰弯曲。

零基础的人如何开始学习练习太极拳

零基础的人如何开始学习练习太极拳

零基础的人如何起先学习练习太极拳一、训练方法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宁静集中,用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行牵强憋气;②中正安舒,柔软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温柔匀缓;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起伏,连接和顺,到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⑤轻灵镇静,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镇静,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行运用拙力二、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态的要求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行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敏捷,不行惊慌;肩──平正松沉,不行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行松软;胸──舒松微含,不行外挺或有意内缩;背──伸展伸拔,称为拔背,不行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敏捷,不行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行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用劲力贯注下肢,不行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三、打太极拳的要领太极拳十大要领: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

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态,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需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顺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切不行片面理解不用力。

假如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改变,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1、重视拳架的锻炼
拳架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是太极拳的本。

所以强调拳先打低架,也就是拳走低架,裆走下弧。

因为拳架里有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人体整体素质训练的多种要素,如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松柔、丹功、意念力、智力、胆量、精神、技巧等多方面的训练。

这些方面的训练内涵是其他锻炼项目(如推手、器械)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说,在学习拳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

练架子是长功力的过程,是练“知己”功夫的过程,是推手中不能施展,而在拳架中淋漓尽致地施展,器械锻炼中,各种拿法以及各种手法难以得到锻炼,所以,每天安照要求尽可能地多打几遍拳。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2、单式训练
实质上是发劲锻炼。

如果练拳着眼于护身、交手,必须进行单式练习。

主要是从拳架中拆出一些认为最实用,最善于施用的招法。

这样会很苦、很累,但功力会提高很快。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3、练推手
双方切磋,练推手其实就是听劲、喂劲、化劲、发劲诸手法的练习,切磋各种太极劲力彼此相生相克的关系,从而锻炼知彼
的功夫。

在太极推手中,“知己知彼”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提高触觉灵敏度,努力扩大自身引化来力的空间,尽可能将来力引向“强弩之末”的境地。

练推手要从吃亏入手,着重提高化解来力的功夫,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发劲。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4、器械训练
主要是锻炼臂力、腕力、腿力、腰力以增强自身功力,它是拳架功力的补充。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5、内功的训练 (即:意、气、力的训练)

首先是意念,每个式子,每个动作都加上意念,全神贯注,每个动作运行之中都想前面有各种阻力,叫做有敌情观念,也叫有功防意识。

(也是我师傅常讲的一人玩二人)。


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要全面发挥人体的呼吸功能,在进行肺呼吸的同时,要重视丹田呼吸(即:腹式呼吸),以便有利于调节和发挥人体潜在的多种功能。


丹田力其实就是腰力,丹田的旋转滚动,带动四肢,带动整体运动。

丹田运动时人体的调整有特殊的功效。

这三个方面的锻炼,是太极拳内功锻炼的三个重要部分。

关键部位,贯穿于上面各种外功,内功的锻炼之中,万不可轻视。

提高功力,不管是外力还是内劲,都要做到外力和内劲的结
合,都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