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5——6课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5-6)单元导学案 2023年中考一轮复习英语

Summer is a great season to enjoy outdoor activities and play. It's also a good time to lose weight.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be near a body of water ,try water sports sas swimming, surfing, water skiing. You'll have no problem beating the heat and keeping fit as well.
4.--Did you go out with anyone?
-No.No one was here. Everyone was on vacation.没有。
5.-食物怎么样?tasted really good!每样食物都非常好吃!
6.一切都很棒。
7.I felt like I was a bird.
7.太多的人8.玩得高兴9.给……的感觉
10.另外两个小时11,好像要做某事12.一碗米饭
13.和某人共度时光14.小山顶15,为某人买某物
16.学习重要的东西17.因为18.多久一次
19.到达十大地点/十小地点
20.在周末21.决定做某事22.几乎从不
23.一周三次或四次24.帮忙做家务25,不喜欢做某事__
With all those summertime activities you will be thirsty.Wto drink? Water. Water has zero calories(卡路里)and is the perfect drink to stop your thirst. Tnot to drink too many energy drinks,sports drinks and soda drinks which have lots of sugar and caffeine( 咖啡因)in them.
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导学案二、学习任务:(一)【潜伏训练】1.大声朗读课文三遍,选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仔细读。
2.检查预习,根据拼音写词语。
①tān huàn()②chén jì()③shì nòng()④chuí dǎ()⑤qiáo cuì()⑥xù dāo()⑦jué bié()⑧dàn yǎn()⑨làn màn()⑩fān lái fù qù()⑪ xǐ chū wàng wài()(二)【分层操练】3.读出韵味,同学们齐读、分角色读,在朗读中揣摩合适的语气,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的变化。
(三)【小组讨论】4.以小组为单位研读课文,找找文中还有哪些细节体现母亲出对“我”的关怀的?(1)请同学们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说说从这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母亲怎样的内心活动?(提示:可从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处分析。
)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长带领小组同学讨论,分享并交流各自的观点!知识小卡片:1.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2)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3)动作描写:指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
(4)心理描写:指对人物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
(5)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2.人物描写的作用:通过运用……描写,表现了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身体状态/心理品质。
(四)【精讲释疑】(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

感念慈母心矢志好好活——《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深沉含蓄的抒情特点,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2.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3.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重点难点】1.学习朗读,把握本文感情基调的变化,注意语气、节奏。
2.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理解本文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母爱和生命。
【任务群】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闯关任务二:诵读·把握基调节奏任务三:研读·品析“好好儿活”任务四:悟读·理解“好好儿活”【学习过程】我校“春蕾”文学社准备把《秋天的怀念》拍成微电影,并进行演员遴选,请你参与,并积极完成相应的任务,获得演员遴选资格。
[课前学习任务]★任务一:积累·字词常识闯关由于名额有限,本次演员遴选采取“字词常识积累”闯关的形式领取门票,闯关成功的同学才能获得入场券。
请同学们闯关。
第一关:请给下列标红字注音,并大声朗读下列词语。
瘫痪.()暴.怒()沉寂.()侍.弄()捶.打()憔.悴()央.求()絮.叨()诀.别()淡雅.()高洁.()烂.漫()翻来覆.去()喜出望外仿膳.()豌.豆()第二关:请根据释义写出课文中相应的词语。
(1)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2)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3)颜色鲜艳而美丽。
()(4)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5)形容说话啰唆()第三关:请根据你课前查阅资料所得补全下列空缺。
史铁生(1951-2010),人,作家。
他的早期创作富有想象力、精致绵密,中后期创作偏重于精神探索。
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病隙碎笔》等。
本文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史铁生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
在精心照顾他的第六个年头,年仅四十九岁的母亲因肝病早逝。
他在许多作品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可以说,他的成长之路,是母亲以生命为代价铺就的。
七年级上册导学教案

七年级上册导学教案第一章:相识导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学期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学习七年级上册的课程安排和教学目标。
2. 学习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七年级上册的课程安排和教学目标。
2. 讲解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分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介绍,进行小组合作。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章:学习方法导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内容】1. 学习七年级上册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2. 学习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七年级上册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2. 讲解导学案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三章:语文导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七年级上册语文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教学内容】1. 学习七年级上册语文的课程安排和教学目标。
2. 学习导学案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
3. 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七年级上册语文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讲解导学案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
3. 分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四章:数学导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教学内容】1. 学习七年级上册数学的课程安排和教学目标。
2. 学习导学案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3. 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 讲解导学案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3. 分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完成数学学习任务。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第五章:英语导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七年级上册英语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公元纪年法导学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公元纪年法导学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公元纪年法导学案历史七年级上册导学案学案主人:班级:主备教师:审核人:课题:【第5课活动课公元纪年法】【活动目标】1、了解公元纪年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
2、培养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学习重点:通过学习公元纪年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
学习难点:通过简单的年代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正确计算和区分世纪及年代的能力。
【预习案】自主预习:看了书,填一填1、公元纪年包括、和年代。
公元是的纪元,它是以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年作为公元年。
2、公元纪年中的一个世纪为年。
世纪又分、和。
年代是每世纪中以年为期的时段名称。
3、干支是和的名称,以与支来表示年代,通称为“ ”,60年后周而复始。
我国采用干支纪年是在时。
4、帝号指古代“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中的“隐公”、“哀公”都是诸侯的。
这种纪年方法就是纪年。
5、年号是封建帝王为记录在位的年代所定的。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使用年号“ ”。
以后历代帝王都仿效。
以前的皇帝在位期间多不止一个年号。
皇帝在位期间一般只用一个年号。
【探究案】1.探究点一:我们现在生活在哪一年?你能在时间轴上找到它的位置吗?这一年,是属于哪一个世纪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我问你,公元前20XX年,属于哪一个世纪?你会回答吗?2.探究点二:在你的时间轴上画出你的妈妈和设想中的你的孙子出生的日期,讲一讲他们的生活和你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你孙子的学校会是今天这个样子吗?你有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实你的预测?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公元纪年法导学案【检测案】1、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我国秦汉时期。
它在历史上共存在时间是()A 439年B 442年C 440年D 441年2、夏朝建立的时期较为确切的是()A 公元前21世纪前期B 公元前21世纪晚期C公元前20世纪中期D 公元前21世纪3、1989年应属于()A 19世纪80年代B 19世纪90年代C 20世纪80年代D 20世纪90年代4、公元前1年到公元元年,中间有多少年()A 0年B 1年C 2年D 3年5、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
2022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学案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基本史实和特点,知道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2.了解甲骨文发现的基本史实和影响,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认识到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来源。
3.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理解夏、商、西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明确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强大生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重点难点】1.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的地位,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2.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自主学习】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概况(1)出现:我国在流域的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年的铜器。
(2)发展:_____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_____,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_________的象征。
2.特点: 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3.高超工艺(1)铸造成分:准确地掌握了、锡、铅的比例,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2)铸造技术:采用“ ___________ ”。
4.典型代表:商朝的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利簋、三星堆青铜面具等。
二、甲骨文记事1.含义: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发现:1899年,清朝人首次发现甲骨文。
3.内容:涉及、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地位: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5.影响: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造字方法:使用(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甲骨文中约占40%)、指事、、形声(最为进步,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等造字方法。
2.与汉字的关系: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 ,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当堂达标】1.(北京中考)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A.打制石器B.原始陶器C.青铜铸造D.瓷器烧制2.(临沂中考)右图所示文物又称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6课)

课题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课型新课学习时间学习目标1.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
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学习重难点重点:齐、晋称霸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根据下列问题自学课文大约用15分钟。
):1.人物:①西周灭亡,建立东周的是_________。
②春秋时期著名霸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齐任_________为相,积极改革。
④战国初,三家分晋后,齐国大夫______取代原国君,建立______齐国。
2.地点:①东周都城迁至_________。
②齐国在今_________北部。
晋国强盛时,南方楚国势力已发展到_________。
晋楚双方在_______大战,大败楚军。
③在下图上填上战国七雄的位置,并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战役地点也标出来。
3.时间:①东周建立于公元前_________年。
②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是在公元前_________中期。
公元前_________后期,晋楚双方于城濮进行决战。
③公元前_________年,秦赵之间进行了一次激烈战争。
二、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春秋争霸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课本第30页右下角图》,师设层层疑问生探究抢答:“桓公”是谁?他在春秋时期的地位怎样?“管仲”又是何许人?他有什么业绩?“桓公”“霸诸侯”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他取得如此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第5课《秋天的怀念》导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一)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得分:【中考考点】字音字形【学习目标】朗读课文,识字正音。
【学习重点】重点字词的读音,释义以及个别字的笔顺。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 年去延安插队。
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
1979年开始创作,其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属于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学习过程】导:视频导入。
思:朗读课文,解决重点字词的读音。
(7分钟)议:相互考察重点词语的释义,合作讨论个别字的笔顺。
(8分钟)展:小组展示讨论结果,教师及时点评,并对重点字音字形再次强调。
瘫痪..( )( ) 暴.怒( ) 沉寂.( ) 侍.弄( )憔悴..( )( ) 捶.打( ) 央.求( ) 烂.漫( )絮叨..( )( ) 诀.别( ) 仿膳.( )喜出望.外( ) 翻来覆.去( )【课下注释】2、将括号的内容补充完整。
(6分)(1)用拳头或器物撞击物体;砸。
( )(2)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
( )(3)形容说话啰唆。
( ) (4)文中指北京的北海公园。
( )(5)文中指北海公园内的一个饭庄,以制作宫廷菜而闻名。
( )3、将下列古诗补充完整。
(3分)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一字千金】悴(1分)【课堂小结】()叨念()侍弄叨()叨咕弄()叨扰()弄堂《秋天的怀念》(二)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得分:【中考考点】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2.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重点】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知识链接】朗读指导:1. 朗读时,要把握好本文深沉而忧伤的感情基调。
2. 第①③段,要准确区别叙述语言和对话,朗读时,叙述语言语气凝重,第①段的对话语气激烈,第③段的对话语气略微轻松,重点体会母亲情感的变化;3. 第②④⑤⑥段,要读出抒情的语气,以及作者懊悔的心理;最后一段,要读得有情味,读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一、情景导入:
主备:
审批:
审核:
班级:
组别:
姓名:教师评价:第 5 课烂的青铜文明课型 自学验收
五、导学内容:
预习案: (一)、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青铜制造业 (1)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 。 (2)夏朝:青铜器 逐渐增多。 (3)商朝: 。 ①特点: 大, 多, 精美。 ②代表:巨大的 和造型奇特的 。 (4)西周 ①特点: 更加丰富。 ②用途:大量用于 。 (5)“三星堆”文化 ①时间:与 同期。 ②地区: 平原。 ③代表: 、 、 等。 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 的国家。 3、玉器制造业:玉器 水平很高. 4、夏、商、西周是以 为主的社会, 相当发达. 5、农业 {1}作物: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 时期已经齐备. {2}技术:已知道 、 和 . {3}农具:西周已用一定数量的 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6、畜牧业:品种齐全,建有 ,还有专门的 . 7、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 1、被迫在 劳动,没有人身 。 2、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 。 3、被杀死当作 祭祀. 4、被杀死或活埋做 。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
六、小结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争霸: 战国七雄:
七、训练案:
(一)选择填空 1、春秋的霸主中,最先称霸的人是( ) A.秦穆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2、在齐桓公争霸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历史人物是( A.商鞅 B.孙膑 C.管仲
八、检查学案 九、教学反思:
D.齐桓公 ) D.孙武
)
六、小结
(一)原始社会到末期,我国已有青铜器,夏朝种类渐增多,商朝青铜灿烂期, “司母戊鼎”造型巨, “四羊方尊”精工艺,举世闻名“三星堆”“青铜立人”有新意。 , (二)奴隶生活多悲惨,非人待遇好辛酸,戴着枷锁搞生产,没有自由和饱暖,生活不如牛和马, 人祭人殉任屠杀。
八、检查学案 九、教学反思:
洮南市向阳中学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课题 第 6 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情景导入:
主备:
审批:
审核:
班级:
组别:
姓名:
教师评价:
课型 自学验收
五、导学内容:
预习案: 一、春秋争霸 1、背景: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不再被诸侯重视。各诸侯国之间为扩张其势力,不 断进行 。 2、 ( )年,周平王东迁 ,史称“ ” 。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3、列举春秋时期的著名霸主:
二、学习目标:
1、记住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农业和畜牧业的状况特点。 2、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3、认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灿烂辉煌。
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依据学案内容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 3、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上备集体讨论、突破。 4、建议 25 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 四、学习程序: 1、独学(10 分钟)检查点评学习效果,达标率 75%。 2、对学(5 分钟)了解学习效果,解决独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 85%。 3、组学(5 分钟)了解学习效果解决学习效果,解决对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 90%。 4、展示(15 分钟)点评学习成果,解决共性问题及生成问题。
探究案:
七、训练案:
1、青铜器生产在商朝时获得大发展,主要体现在 ( ) ① 生产规模大②形状独特③品种多④工艺精美 1、怎样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与灿烂的商代青铜文明之间的关系? A ①②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②③④. 2、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形成的时期大约是在( ) A 夏商 B 商周 C 尧舜禹时期 D 西周 3、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 A 中国 B 印度 C 埃及 D 英国 4、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在( ) A 夏 B 商 C 西周 D 东周 2、课本 28 页“动脑筋”:“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你怎么看? 5、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青铜立人像 D 青铜面具 6、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 ) A 祭祀和贵族使用 B 农业生产 C 老百姓的日用品 D 艺术品 7、下列青铜器属于商朝制造的是( ) ②青铜神树 ③ 大型青铜立人像④ 四羊方尊 3、有人说: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到商周奴隶制国家的出现,虽然社会产品丰富了, ①司母戊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奴隶却变成了会说话的工具,没有了人身自由,故社会不好说是进步还是倒退。你如何 8、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位于下列哪一地区( )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成都平原 D 太湖流域 看待这一观点? 9、我国开始烧制原始青瓷是在( ) A 原始社会末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10、关于商周时期奴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中大量使用 B 奴隶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C 奴隶进行集体劳动 D 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死奴隶 11、下列关于西周农业生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五谷”已经齐备 B 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C 使用青铜农具 D 牛耕逐渐推广 12、在商朝的墓葬中发现有许多奴隶同车马、狗等葬在一起,这种现象说明( A 商朝已饲养狗 B 商朝已有了马拉车 C 商朝有、存在殉葬恶习 D 奴隶地位低下
2、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影响?
思维拓展: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有何不同?
3、晋文公确定霸主地位的标志是( )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春秋时期的霸主的是( ) A.秦孝公 B.齐桓公 C.宋襄公 D.晋文公 5、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 ①政治上,改革内政②经济上,发展生产 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 ④用人上,都有贤 相辅佐 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6、“退避三舍”这一典故来自于( )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7、立志雪耻,卧薪尝胆的著名历史人物是( ) A.伍子胥 B.勾践 C.孙武 D.夫差 8、战国初期,瓜分晋国的三个国家是( ) A.齐、楚、燕 B.楚、韩、赵 C.齐、楚、秦 D.韩、赵、魏 9、“纸上谈兵”的故事来自于 ( ) A.城濮大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二)、材料分析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 阅读材料回答: (1)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 (2)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拓展视野-相关阅读: 青铜、青铜器、青铜时代、青铜文化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最早的合金。红金加入锡、铅,成为 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今人谓之“青 铜” ,而古人则将这种合金称之为“金” ,文献中讲“赐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铜。 、 青铜器则是以青铜为材料,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工艺(今人称之为青铜铸造工艺)制作出来的 器物,它是古代灿烂文明的载体之一。 青铜时代 (Bronze Age) 是由丹麦考古学家 G-J-汤姆森首先提出来的人类物质进化史上的分期 概念。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文明都经历了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中国的先 民在青铜时代(距今约 4000 年至 2200 年)创造了独步世界的青铜文化。 从出土和传世的大量青铜器可见,古老的块范铸造技术在远古的中国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 地步,青铜器在中国先民的生活和精神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这样说,古代青铜器与 青铜工艺的演化,不仅是中国人的物质进化史,更是中国人的精神进化史。
4、齐桓公称霸条件: (1)物质条件:齐国是东方的一个大国,盛产 ,经济 。 (2)政治和军事条件:齐桓公任 为相,积极 ,发展 ;改革 ,组建强大的 ,使齐国国富兵强。 (3)正确的策略:顺应当时的政治形势,打起“ ”为号召,假尊周 天子之名,以号令诸侯,提高齐国的地位,发展齐国的势力。 5、管仲改革的内容、作用?
二、战国七雄 1、经过春秋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到战国时,只剩下齐、楚、晋、燕、秦等几个重要 的大诸侯国。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 、 、 三家分 晋。稍后齐国大夫 ,取代原来的国君,史称“ ” 。 2、战国七雄: 、 、 、 、 、 、 3、主要战役: 、 、
探究案
1、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二、学习目标:
1、记住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及春秋霸主和战国七雄。 2、记住齐桓公称霸和晋楚争霸的具体情况(重点) 3、记住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战役: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三、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牢牢把握学习要求。 2、依据学案内容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 3、将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以上备集体讨论、突破。 4、建议 25 分钟完成,规范书写,及时上交。 , 四、学习程序: 1、独学(10 分钟)检查点评学习效果,达标率 75%。 2、对学(5 分钟)了解学习效果,解决独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 85%。 3、组学(5 分钟)了解学习效果解决学习效果,解决对学时存在的问题,达标率 90%。 6、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标志: 4、展示(15 分钟)点评学习成果,解决共性问题及生成问题。 公元前 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 , 派人参加,说 明其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7、晋楚争霸 妙招巧记: (1)晋文公称霸 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齐东楚南燕东北,秦西赵北魏韩中。 原因:①晋文公长年在外流亡,比较了解 。即位后,他 ,发 “春秋” “战国”名称的来历: 展 , 军队,为确立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道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 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 大战, 大败 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命名为“春秋” 。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 ②时间、战役:公元前 成为儒家经典之一。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 楚军,确立了晋文公的霸主地位。 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2)楚庄王称霸:城濮之战,楚军败退,楚北上发展受阻后向东发展。公元前 6 世纪 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当时人们就称呼这七大诸侯国 为“战国”《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 。 “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 ”可见当时七 初,晋楚再次发生战争,晋军大败,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战争。后来 大诸侯都有战国的称呼。 到西汉初年, “战国” 这个名词的含义还没有变化。 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 《战 (3)吴越争霸: 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名称。 北上与诸侯会盟,称霸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