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浅述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 济效益越来越明显 ,因而在 国外 日 益受到重视和钟爱。新加坡政府 把它作为 国家教育政策 的三大基
( 下转第 3 页) 7
( 接第 3 页 ) 匕 5 性 。可 以做这样的规定 : 在人民法院公告期限 内, 利人 明知公告 内 权 容而不登记权利的 , 如果众多当事人一方胜诉 , 对未参加登记的权利 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 的 , 以直接适用法院的判决 , 可 但应酌
2o 0 8年 6月
的复杂 的诉讼技术问题 , 如代表人选任 、 权利登记程序等 。团体诉讼 不具有代表人诉讼那样的内部关系, 诉讼 比较单纯简化 。其次 , 团体 诉讼是 以团体组织为当事人 , 实质仍然是一对一的诉讼。因此 , 其 它 既能有效减轻 当事人的诉讼 负担, 又能实现解决群体性纠纷的 目的。 同时 , 由于团体 作为某 一方面的专门组织 , 熟悉有关部 门的法律 、 法 规, 其参加诉讼后 , 利于及 时收集 、 有 提供证据 , 协调众多受害人的诉 讼请求等 , 从而有利于人 民法 院及时 、 顺利地审结案件 , 平息纷争 。 目 已有不少 国家通 过设立 团体诉讼 , 前 赋予团体 诉权 , 实现个人价值 与社会价值的结合与统 一。 如德国的团体诉讼注重团体利益 , 团 一个
11内容 丰 富 , 位 提 高 。 . 地
础 之一, 之具有 战略地位。美国许 多州 的大学都硬性规定 , 使 必须拿 到政 治科 目的学分才能拿到学位。有的国家还专门建立了 ” 社会道 德 委员会 ” 等机构, 实行专人专做道德教育的有关工作。日 、 国、 本 美 新 加坡等 国政府, 拨出相当数量的专款, 资助道德 教育的调查 和研究 工作。 1 . 2途径广 阔, 方法灵 活。 1 l 堂教学是主渠道。 国、 国、 . 课 2 英 法 新加坡 、 日本等国都专 门设 置 了德育课 。 1 2 织课外校外活动。新加坡教育部规定 中小学生必须选择 . 组 2 参加课外 活动, 并把分数计人成绩册 。他们推行真实教育 , 课堂讲授 结 合社会 生活, 不但带学生去参观社会发展 的成就展览 , 也带领学生 参 观监狱 、 禁毒展览 、 反艾滋病展 览等 。 这样学校德育就 是开放 的。 延 伸到学生 的校外生活 中。 1 3隐蔽课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 的影响 。 . 2 师生关 系、 教师对教 学所 持的态度、 学校提倡的东西 、 内的舆 论导 向、 园的面貌对学 校 校 生 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不亚于正式的课程 ,所 以西方 国家称之 为 ” 隐蔽课程 ” 。 1 方法 的科学化 、 _ 3 艺术化 国外思想政治工作的突出特点是 ” 无意识性 ” ” 和 实践性 ”注 , 重调 动受 教育者 的积极性。美 国著名哲学家杜威 的观点是寓道德教 育 内容于学校生活和各科教学之 中。 他认为只给学生讲规则准则 , 而 不组 织他 们直接参加社会生活 , 即道德训练 , 就不能促成道德行为养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育内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许多国家为了使国民适应现代社会尤其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不同国家从本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国情出发,采取了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呈现出丰富多采的面貌。
一、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一)内容丰富,地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因而在国外日益受到重视和钟爱。
新加坡政府把它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另外两个基础是能力教育和双语教育),使之具有战略地位。
美国许多州的大学都硬性规定,必须拿到政治科目的学分才能拿到学位。
有的国家还专门建立了“社会道德委员会”等机构,实行专人专做道德教育的有关工作。
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政府,拨出相当数量的专款,资助道德教育的调查和研究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
美国的政治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有两个主旋律:一是把美国的宪法和《独立宣言》作为最高经典进行传播和灌输;二是宣扬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和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
在新加坡,政府提出道德教育要“三兼顾、五强调”,即个人、社会、国家兼顾;法育与人情味兼施;理想与现实兼行;强调国情,强调国家利益,强调新加坡特色,强调内容形式应符合时代要求,强调寓教育于故事之中。
德国的中小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标准,使他们具有为发展社会生活、发展科学技术的献身精神”。
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性和组织化,这与韩国、德国十分相似。
(二)途径广阔,方法灵活第一、学校德育1.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英国、法国、新加坡、日本等国都专门设置了德育课。
英国中学的德育教材是《生命线》,很有特点。
如教材上有这样一些问题:有人纵火会发生什么?一个男孩请他喜欢的女孩看电影,该由谁付款?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学会做判断。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

韩国学校还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即基础知识与理论、基本行为 与习惯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通过设置“道德教室”、 礼节室, 模拟生活场景, 进行仪表礼节演示教育, 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 练。
男尊女卑思想仍然很严重
连韩国女人都认为男尊女卑是天经地义的,伺候丈夫是天生的义务,并不认 为这本身有什么不对。比如,韩国的已婚女人每天都要打洗脚水,伺候丈夫 洗脚,如果违命,丈夫就可打电话报警,韩国警察便可将这位倒霉的妻子抓 起来。能将这种事当作犯法处置,足见重男轻女的观念曾“深入人心”。
韩 国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一 、 历 史 沿 革
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其思想政治教育成 了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的晴雨表。 40年代后半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反日教育。
50、60年代(两大阵营尖锐对立时期),追美、亲美;反共教育。 60年代后半期,韩国经济迅速发展,推行反共教育的同时强化“国 民精神”教育。 70年代,加强了国民伦理教育。 80年代后,强调民族共同体意识,把这种教育贯穿在所有课程和 教育活动之中。 80年代后半期,根据形势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发 生变化:第一,用和平统一、国家统一、安全保 卫,代替“反共”的提法;第二,继续大力宣传 民族的思想和伦理传统。 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结束,韩国提出把 “世界化”精神作为新时代的精神,意味着韩 国的思想政治走上了民族化和开放化的道路。
韩 国 校 园 暴 力 事 件 层 出 不 穷
考试曾经是韩国学生最大的压力来源,但是如今校园暴力成为了 他们更大的梦魇。校园暴力在韩国已有几十年历史,且在近几年 有愈演愈烈之势。为了解决这一困扰社会的顽疾,韩国教育部2月 27日宣布,政府将向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免费保镖,以使他们免受 同龄人的侵害。三源自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关于韩国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启示

关于韩国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启示作者:呼和那荷雅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2期摘要:60年代初,韩国开始推行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成功地完成了四个“经济社会开发五年计划”,经济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根本改变了过去那种贫穷落后面貌,居民受教育程度世界第二,消灭了文盲。
被称为“汉江奇迹”。
韩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其经验对于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韩国与中国经济发展都以农业手工为主,都同属儒家文化圈。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两国都强调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研究韩国的思想文化道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对我们的社会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韩国;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方法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26-0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西方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等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研究较多,而对我们的毗邻国韩国的研究较少,至于韩国的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就更少了。
中韩由于历史原因,直到1992年8月14日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韩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她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面积为11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人口稠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是日本的殖民地。
在长达36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中,韩国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粮食、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与资本投资的市场。
二战后日本技术人员大批撤走,工矿企业设备陷入瘫痪,加之南北分裂和朝鲜战争的破环,致使本来就濒临崩溃的韩国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
韩国与中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经济发展起点都是农业手工业,都有追赶发达国家的迫切要求。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两国都强调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研究韩国的思想文化道德教育对于我们会有一些启示。
一、节韩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发展韩国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道德教育,古代被称为“东方君子国”、“礼仪之邦”。
二战结束后韩国十分重视发展和改革教育,尤其实施外向型经济开放战略,培养出大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和竞争意识较强的人才。
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自韩国成立以来,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得到一致肯定,而高校无疑在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研究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透视其内容和方法,对新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的意义。
文章试图从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程设置、方法等方面入手探索创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路,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标签:韩国;思想政治教育;高校21世纪是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和剧烈碰撞的新时期,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
如何面临挑战、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借鉴他国经验、博采众长。
在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备受关注的韩国显然是个比较典型的成功案例,其思想政治教育被称为“有国籍的教育”。
而韩国和中国在历史传统与文化渊源上有很多相似之点和相同之处,当今我们研究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其内容和方法,显然能够为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因子,这有利于我们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韩国的社会政治历程几经波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有不同的主要任务,但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我们可以提取出一些贯穿其中的主要内容。
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国民精神教育。
国民精神教育是贯穿韩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该教育任务主要由高校国民伦理教育课程承担。
所谓国民精神教育,“就是要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立自我的民主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和民族复兴的责任,确立民族主体性,以实现复兴韩国的民主思想。
”[1]也就是强调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是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和教育目标。
其宗旨就在于,教育要有助于韩国国民树立牢固的国民观念,培养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坚毅的民族性格及创新进取的先锋精神等。
2.政治教育。
韩国在高校积极推行的政治教育是本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理念,即资本主义制度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以培养具有高度自觉的法制观念和赋有民族责任感的韩国公民。
浅析韩国道德教育的成功之处

JSYRhttp://www.jiaoshuyuren.com教书育人谭菲张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韩国,从小学起就开始以儒、佛思想作为国家主要的道德理念,进行有特色的道德教育。
尤其是二战后为了清除日本殖民奴化教育,更是把德育作为立国兴国的首要任务。
几十年来,韩国已经成为亚洲地区后发展型国家德育现代化的典型代表。
更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在60年代初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而今一跃成为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许多专家学者研究后指出,韩国的崛起同其“家族式”的民族精神是分不开的,而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都要归功于韩国的成功的德育。
所以说,韩国强调德育,尤其是学校的道德教育,并把德育作为塑造民族灵魂的重要渠道。
本文对韩国学校的道德教育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给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的发展带来些许启示。
一、儒家伦理是韩国道德教育成功的前提条件韩国自公元前十世纪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那时,孔孟也像在中国一样在韩国被给预极高的名誉。
直到1910年日本入侵前,韩国人还尊儒教为“国教”。
在几千年中,儒教影响了韩国的政治、法律及社会制度,同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形成了独特的韩民族的性格。
甚至有人认为,韩国在保存儒教文化传统方面更甚于其发源地———中国,被认为是“儒教的样板国家”。
今天,儒家伦理不但体现了韩民族的精神,更成为韩国的教育主体,是韩国学校德育的灵魂。
首先,儒家伦理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正是儒家伦理的浸染与渗透,生长出当今具有独特东方文化特色的韩国教育。
”而韩国社会就是依靠学校德育将儒家伦理变为民族道德体系和行为规范。
儒家伦理的每一次变革成果都能渗透于学校的德育之中,而学校德育又是儒家伦理每一次变迁的最直接动力。
目前,韩国学校德育已成为一种以儒家伦理为主体,突出培养民族精神的道德教育体系。
儒家伦理再一次得到相应的改造,为造就有韩国民族精神的人服务。
其次,儒家伦理是家族主义体制的基础思想。
浅析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启示

浅析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启示作者:吕志武于晓军来源:《新课程研究·中旬》2015年第03期【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个国家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对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来达到统治阶级的目的。
由于国家制度和社会性质的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不同,中国与韩国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差异。
但在这些差异中也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学生;启示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015-02一、中国与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国与韩国由于政治制度、社会性质的差异,使得两国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形成各自独有的理论体系。
1.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论教育。
首先,中国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治信念、政治方向、立场、观点为基础内容,其教育的中心就是要围绕对国家、阶级、社会制度等重大政治问题的态度与立场教育,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进行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
其次,就是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并使三者相互渗透、共同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这一共同目标下。
立足当前,我国对青少年学生主要是进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进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和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与政策教育。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前提下制定的,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也就要求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教育前提,必须引导青少年学生认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将它们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有着 重要 的借 鉴 意义 。
一
、
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
1 .汲 取 和 运 用 传 统 道 德 教 育 , 扬 和 培 育 民 弘
韩国自2 0世 纪 6 0年 代 以来 ,迅速实 现 了工 业化, 成为 “ 亚洲 四小龙 ” 一 。 造 了发展 中 国家 之 创 实施 超越 战略的奇 迹 。 在市 场经 济 的环境 中 , 国 韩 思 想政 治教 育理 念 的特 色造 就 了国 民彬 彬 有 礼 、
有 鲜 明的 民族 性 和浓厚 的传统文 化色 彩 。 韩 国在实 施思想 政 治教育 过 程中 ,非常 珍视 传统 的儒 家伦 理 ,并 将 这种 内在精 神转 化 为本 民
繁荣 与 发 展 , 会 的和 谐 与 进 步提 供 了宝 贵的 人 力 资源 。韩 国 和 中 国有 着 许 多相 似 的文 化 背 景 , 析 了韩 国 思 社 分
想 政 治 教 育 的特 色 , 而 为 我 国思 想 政治 教 育 的发 展 和 创 新提 供 有 益 的 启示 。 从
关Leabharlann 键韩 国思想 政 治教 育的特 色及 对 我 国 的启 示
丁 颖
( 夏大 学 美 术 学 院 , 夏 银 川 7 0 2 ) 宁 宁 5 0 1
摘
要 : 阐述 了韩 国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 特 色 , 出它 成 功 地 成 为 塑造 年 轻 一 代 精神 支 柱 的主 渠 道 , 国家 的 指 为
第1 2卷 第 5期
21 0 0年 1 月 O
沈 阳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
Vo . 2. . 1 1 No 5
0 e . 20 t lO
J 0URNAL OF S HENYANG 0L EGE OF EDUCAT ON C L I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摘要:韩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色集中表现为对东西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这包括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层次挖掘等,对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对民众进行核心价值观
教育、需要加大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以及需要发挥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对民众的感化。
关键词:韩国思想政治教育;东西方文化资源;核心价值观教育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时,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于阶级社会里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时期。
各国由于国情的差异,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及效果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
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强势崛起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及深入地探讨,我们认为韩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其现代化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韩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东西方文化资源的开发
上面我们也曾谈到,思想政治教育是为塑造教育对象思想品德而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也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吸纳运用各个方面的资源,韩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东西文化资源的开发,对此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注重对
本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层次挖掘、注重对西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注重发挥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并积极将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实践等。
首先,韩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层次挖掘。
韩国“非常珍视传统的儒家伦理,并将这种内在精神转化为本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把传统道德教育作为思想
政治教育之根本,为韩国的崛起和江汉奇迹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韩国十分崇尚儒学,“在民族的思想领域中,儒教从开始直到今天一直作为一个轴心在起作用”。
早在高丽、新罗和百济时期,韩国就盛行儒家教育,后来儒学则实现了在韩国的国家化,成为了官学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韩国坚持儒家文化在塑造国民品行中的基础地位,并在社会中系统地进行礼仪教育,以强化民众的礼仪知识。
其次,韩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西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韩国自建国起就加入了资本主义阵营,并积极践行亲美政策。
受资本主义思潮影响,韩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十分注重宣扬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和自由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韩国努力突出公民教育和民主教育,并整合西方文化资源来超越单纯的民族主义教育,使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爱国主义和社会群体主义的有机结合。
最后,韩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十分注重发挥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
根据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崔俊植教授考证,韩国宗教始于秦汉时
期,到目前为止已形成“巫佛儒”的宗教公式,也就是说韩国宗教具有着悠久的历史。
据韩国有关资料统计,截止2002年末韩国宗教团体324个、寺庙和教堂90740余所、宗教事务专职人员499200余人)。
据韩国各宗教团体统计,1999年韩国宗教信徒人数是韩国总人口的1.63倍,这表明韩国部分公民同时信仰多种宗教。
根据上面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宗教从古至今都对韩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对此,韩国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是充分发挥宗教的道德感化功能,尤其是发挥儒教的功能。
二、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对我国的启示
首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注重对民众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利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人们的实践活动予以指导。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是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在当下,我们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此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宣扬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凸显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
同时,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引导学生批判地看待社会非主流思想,在正反的学习中深化认识,以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育大学生健康的政治价值观。
其次,我们要注重对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所谓文化的育人功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文“化”人。
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这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有着
鲜明的体现。
自孔子时期,儒家思想就以“礼”来作为人们的所追求、所践行的理想、信念,这正是说明了中国哲学自诞生就是为了改善民生、改善教化,同样也说明开发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着重要意义。
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对民众的感化作用。
对此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对民众的感化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社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从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第二,将社会公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个人品德教育紧密结合,在社会公德良好的大环境下,提高公民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同时也通过提高公民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来增强民众的社会公德;第三,加强道德模范的宣传教育,为民众树立学习、超越的典型;第四,将道德教育寓于群众活动之中,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韩]崔俊植.韩国的宗教[j].当代韩国,2009(4).
[3]韩国文化观光部.2002年文化政策白皮书[r],2003.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