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鸿燊《大智慧》观后感
翟鸿燊老师国学应用大智慧有感

翟鸿燊老师国学应用大智慧有感最近公司组织观看了国学应用大师鸿燊老师的系列视频,其中有国学应用智慧和道德经两大部分。
听了这个系列的讲座后,感触很深。
翟老师通过浅显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同时穿插了他对国学的理解和解释及各种生动的实例让我们能更快、更直接的去了解到国学。
尤其是学到《道德经》时,感觉到我们平时是学了很多,看了很多书,但都没有国学来的精辟,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越学越觉得我们文化底缊的丰厚,以及古人的智慧真的需要我们不停的学习、了解、揣摩其中的意义。
一、首先翟老师提到两个关键字“觉悟”,觉悟了才能成佛。
什么是觉悟?我觉得其中一句话可概括“明心见性,见心见性”,开启你内心的光明才能看到事物的本源。
正如苏东坡和一位禅师的故事很好的解释了这句话,人家看你像佛说明人家心中有佛,你看人家像牛粪,说明你心中有牛粪。
在现实中,我们面对人、事、物,如果是不好的,便会给自己增加很多心理负担,觉得世界都是灰暗的,自己的人生怎么这么倒霉遇到的事都那么悲催,但是这种负面情绪也许更多是来源你自己的内心,如果是一个积极乐观、内心光明的人他看同一个事物肯定是积极的一面,他会把这些当成一种历练。
所以值得学习和领悟。
二、接下来强调了儒家文化中的五常:仁義礼智信。
其中,着重强调的是仁義。
在仁中,强调了“孝、悌、仁”,我觉得“孝”,你首先就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给了你生命,感恩企业给了你生存的机会,感恩国家能给你稳定的生活,会感恩了才会全身心的去付出,所以有小孝治国、中孝治企、大孝治国这是我们的文化。
在義中,翟老师举例了“三不眨眼”俱乐部,第一不眨眼,在父母身上花钱,连眼皮都不要眨;第二个不眨眼在铁哥们身上花钱,连眼睛都不要眨;第三不眨眼在学习成长上投资,连眼睛都不要眨。
这个教的我们就是要先学会付出才能得到回报,不能光只顾着眼前的利益,有舍才能有得。
三、“利他精神”,其中举了两个典型例子,一个是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他总结过四个字“敬天爱人”,关于这点我特意查了下,“天”就是道理,合乎道理即为“敬天”,而人都是自己的同胞,以仁慈之心关爱众人就是“爱人”。
翟鸿燊《大智慧》观后感

翟鸿燊《大智慧》观后感《大智慧》看过好多遍看过好多遍,,每一遍看后的感触都不一样每一遍看后的感触都不一样,,可以说是百看不厌不厌. . 翟老师的一番话翟老师的一番话,,给人以心灵的震憾给人以心灵的震憾,,唤醒我内心深处的许多东西,也算是给我精神的一次洗礼也算是给我精神的一次洗礼. . 让我铭于心的是他所讲的沟通让我铭于心的是他所讲的沟通,,翟老师讲到师讲到""人际沟通人际沟通,,最忌讳的是一脸死相最忌讳的是一脸死相. . "是啊是啊!!谁愿意和摆着一张冰冷臭脸的人讲话呢冷臭脸的人讲话呢??现实生活中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有的人,,工作中遇到挫折工作中遇到挫折,,不顺或者同事间有些不愉快事间有些不愉快,,回到家依然不能摆脱自己的情绪回到家依然不能摆脱自己的情绪,,于是就迁怒家人于是就迁怒家人,,这样除了自己心情更糟外以外这样除了自己心情更糟外以外,,还破坏了家庭的幸福和谐还破坏了家庭的幸福和谐..还有的人还有的人,,因为家庭闹了矛盾因为家庭闹了矛盾,,心情不好心情不好, , 人虽然上班了人虽然上班了,,却带着一张苦瓜脸却带着一张苦瓜脸..同事和他讲话和他讲话,,爱答不理的爱答不理的,,意见有些分歧时意见有些分歧时,,说不到几句就发火说不到几句就发火,,搞得办公室气氛很紧张室气氛很紧张..这样这样,,不但耽误工作不但耽误工作,,影响了同事的工作和心情影响了同事的工作和心情..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性循环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因此,,良好的沟通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保障,要想你的周围充满和谐动听的声音要想你的周围充满和谐动听的声音,,就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就要注意沟通的方式和方法..从我做起从我做起,,提高能力提高能力,,每天要微笑面 对一切对一切,,人要不断学会自省人要不断学会自省,,自觉和自察自察,,时刻观察自己的一言一行建立建立""正见正见,,正思维正思维, , 正语正语,,正精进正精进,,正念" . 建立一个好的团队建立一个好的团队, , 爱护队员要像亲人一样爱护队员要像亲人一样, , 把这种精神要发展到兄弟姐妹展到兄弟姐妹, , 团队团队, , 社会社会,,国家国家..做一个有爱心做一个有爱心,,讲奉献的人讲奉献的人,,把自己的爱心传递和感染给大家的爱心传递和感染给大家. . 孝道篇孝道篇,,我们都知道我们都知道""百善孝为先百善孝为先" ." ." .翟老师翟老师提到提到""孝为百善之首孝为百善之首,,而第一孝道就 是赶紧孝顺父母是赶紧孝顺父母""""""犬马皆能有养犬马皆能有养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不敬!!何以别乎何以别乎?"?"?"爸妈辛苦一辈子爸妈辛苦一辈子爸妈辛苦一辈子,,到头来不就是指到头来不就是指 . . 望自己的儿女吗?平时很少有时间到爸妈那里平时很少有时间到爸妈那里, , 但我天天要给妈妈打一个电话但我天天要给妈妈打一个电话, , 尽量到老妈 那里看望老人家那里看望老人家..有时陪他们吃顿饭有时陪他们吃顿饭,,聊聊天聊聊天,,陪老人洗洗澡陪老人洗洗澡,,陪老人上街买点老人喜欢吃 的,到换季的时候给老人买一些换季的衣服让老人开心快乐衣服让老人开心快乐!!乃至于给老人捶捶背乃至于给老人捶捶背,,按摩一 下肩下肩..我想他们也会开心的会开心的..孝敬孝敬孝敬孝敬,,有敬方成孝有敬方成孝..过去过去,,现在现在,,未来的孝道文化与人们 的心灵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灵生活息息相关..望所有的儿女们都能够抽时间陪陪父母望所有的儿女们都能够抽时间陪陪父母,,不要等来不及时再后悔来不及时再后悔..从 现在开始吧现在开始吧!!只有感动和内疚是没有用的只有感动和内疚是没有用的,,用行动来证明自己吧来证明自己吧! "! "! "魂魄魂魄魂魄""精神精神,,结合电视 剧《亮剑》 《易经》思考力是万力之源万力之源,,是空间与时具进是空间与时具进,,凡事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凡事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 结合我们公司的实际工作实际工作,,领导人取向高领导人取向高,,得其时得其时,,当其位当其位;;当其位当其位,,责任重都是 我需要进一步提高的努力改变自己努力改变自己,,凡事把准备工作做到严谨凡事把准备工作做到严谨,,周密做一个有责任感有责任感, , 使命感的带头人使命感的带头人,,把我们的团队精神发扬光大把我们的团队精神发扬光大! ! 不断努力不断努力,,完善自我完善自我,,锻炼自己的个人价值锻炼自己的个人价值..塑造人格魅力塑造人格魅力,,提高工作能力提高工作能力..确实 做到角色就是人格到角色就是人格..在不断的锤炼中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在不断的锤炼中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达到达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厚德载物""的 境界境界..能真正体会能真正体会""道法自然道法自然" "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 " . 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报企业己的努力来回报企业,,国家国家,,社会社会,,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感谢公司给了我 们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们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学习的机会学习的机会..创建一个优秀的团队创建一个优秀的团队,,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努力,,相互学习相互学习, , 一起成长一起成长!!为了我们的使命和事业共同携手为了我们的使命和事业共同携手!!前进!。
学习分享-翟鸿燊国学大智慧心得

各位同事,大家早上好!今天由我来同大家分享一下学习《国学大智慧》的心得体会。
先秦诸子百家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思想启蒙。
像翟鸿燊教授这样能将老庄思想,儒家思想,周易等融会贯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含英咀华,达到“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玄之又玄,开启众妙之门”的国学大师境界的人非常之少。
更为难得的是,他将这种思想推广到了企业生存发展,个人生存发展的范畴,兼具精神文化与物质财富,达到了与时消息,与时俱进。
为什么说是精神文化?无论是翟教授所讲的“道文化”,魂魄精神,还是德行,都是在倡导灵魂的打造,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实现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元的目标。
一个人拥有灵魂和气魄,他可以永远矗立在人们心间。
一个团队拥有灵魂和气魄,那么它将是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
一个企业拥有灵魂和气魄,那么它才能创造百年长青的永恒基业。
不管人聚人散,风雨险阻,在这个企业有一种精神用在,一种灵魂永在。
它会支持、鼓舞着所有的人,向着一个又一个目标迈进。
魂魄文化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企业文化的打造。
需要经过长期积累,磨合,追寻,定位,从而得到。
是可以凝聚力量,可以奋勇向前,可以舒展胸怀,抱负,理想的文化。
我们华神在将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同样积累了许许多多独特的企业文化。
这些文化渗透在企业内部管理,员工培训,行为,目标,日常活动,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
我们可以随口说出其中的一个方面,比如“团队协作,锐意进取,高效执行;一切以市场为中心,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等等,诸如此类的理念。
应该说,我们的企业文化处在一个由形散到神聚的过程之中,所以在培训问答的时候我们无法准确的表达出来。
随着华神的发展,我们会逐渐清晰地辨别出其中经过千锤百炼,越磨砺越锋芒,历久弥新的精神及文化,从个人到团队,从团队到企业,从企业到国家,从国家到世界,我们荣辱与共,目标一致,无论汗水泪水,成功喜悦,彷徨迷惘,无论你身处何地,无论是是否还在华神,在你心中,你都会生出对华神无比的豪情壮志,依依不舍的情结。
观《大智慧》有感

观《国学大智慧》有感官地建设管理局卜晓勤近日,我观看了著名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教授给我们讲解的《国学大智慧》讲座,聆听翟鸿燊教授娓娓动听的讲解,感触良多。
许久没有接触到能够感染一个人的东西了,自己似乎变的有点麻木了,而此刻在《国学大智慧》思想的熏陶下,我又一次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观看《国学大智慧》的过程中,我的心在颤动着。
一个人的思想,不仅仅蕴含了一种内涵,也宣扬了一种文化!读着他的思想,我有点忐忑不安,心里总感觉沉甸甸的。
或许是怀有一种感动,也或许是怀有一种歉意。
一个人从小到大,总是在不断地摸索中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变的有点迷茫、不知所措,渐渐的就失去了追寻的目标。
那时,我们更需要用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来开启智慧之门,让我们再一次在迷茫的路途中看到希望的明灯,然后向着我们的目标继续前进。
在浑厚思想的引导下进步,在淳朴文化的熏陶中快乐成长。
记得翟鸿燊教授说过这么一段话:“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到三不眨眼。
第一,在父母身上花钱不要眨眼;第二,在朋友身上花钱不要眨眼;第三,在自己的学习方面花钱不要眨眼。
”当然,翟鸿燊教授的这段话不仅仅是针对金钱来谈论的,他包涵了更多的思想。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深刻的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听着翟鸿燊教授的话语,渐渐的我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寻到了生活的真谛。
终于明白此刻我为了什么在奋斗,我该继续做些什么?第一,在父母身上花钱不要眨眼,孝敬父母是一种中华传统美德。
老舍说过:“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是啊,二十多年过去了,皱纹悄悄地爬满父母的额头,但他们还在为着自己的孩子不停的付出。
此刻根还在的时候,我还在等待什么呢?该为根洒上营养,用心去呵护,让根继续健康长寿。
自己的父母我们该悉心赡养,然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翟鸿燊讲座观后感(2)

翟鸿燊讲座观后感(2)翟教授还讲了“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我现在就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来提高自己的素质。
目前公司是最需要人的时候,我虽然帮不了大忙,但是我会尽我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能够尽我的微薄之力,为公司效犬马之劳。
团结就是力量,大家团结起来,一定是最有力量的团队,我们的团队一定会把项目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的最好的。
翟鸿教授讲座观后感600字看完翟鸿《大智慧》的讲座以后,我从内心深处感悟到一些东西,从心灵上来讲是一种净化。
他讲到“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
”很多人都是只顾自己的情绪,完全没有考虑到别人,无形中伤害了别人,自己却不知道。
有些人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回到家就迁怒于家人,给家庭的和谐幸福造成影响。
有些人因为家庭原因闹情绪带到工作当中,这都是必须避免的。
所以,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面对任何人都要笑脸相迎,这样带给别人愉快感受的同时也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好起来。
随时保持一颗喜悦心。
“放下才能承担,不要计较,不二过。
”我想起佛教里关于“放下”的故事,一个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不能近女色,而遇到一女子无法过河时,老和尚二话没说背起女子过了河,小和尚很纳闷,师傅平日教导我们不近女色,今日却……小和尚终于忍不住向老和尚说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和尚答曰:我早就已经把她放下了,你怎么还没有放下?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经常犯错误,别人指出我们错误的时候言辞比较激烈,一时间无法接受,于是久久不能忘怀,总是想起这件事,自己的压力也会变大。
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别人的指责是为了我们自己好,我们应该感谢,而不是记恨。
在别人的提醒之后,我们以后就不再犯重复的错误,这样才能提高自己。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当翟教授讲到一个母亲给儿女们写的信时,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
是啊,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忙忙碌碌的赚钱,忽略了自己的父母需要的是什么。
国学大师翟鸿燊讲座观后感(共5篇)

国学大师翟鸿燊讲座观后感(共5篇)第一篇:国学大师翟鸿燊讲座观后感国学大师翟鸿燊讲座观后感形式政策课上我们观看近代国学大师翟鸿燊讲沟通,强调高效沟通的重要性。
首先上来,翟鸿燊就鼓励听课的同学互相沟通,互相握手。
他表示,沟通,是情绪的转移,信息的传递,感觉的互动。
情绪非常重要,有好的情绪、好的氛围,才能有效沟通。
随后,翟鸿燊说到鬼谷子,他的四个学生,苏秦、张仪、孙膑、庞涓。
几个学生,把中国就搅的差不多了。
他到底交给学生什么了呢?他教的第一就是“捭阖”。
什么叫做捭阖呢?捭,就是开的意思,敞开心怀积极行动,采取攻势;阖,就是闭,关闭心扉,沉默,把进来的事物化为自己的事物。
一阴一阳,一攻一守,一说一听,懂得什么时候说什么时候听的“捭阖”之道,可以说人,说国,说天下。
一个人要把沟通、说服、演说能力练好了,对别人的影响力练出来了就能纵横捭阖,合纵连横,无中生有;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化不能为可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随后,他很自然地让听众给他鼓掌——这也是一种互相的沟通,鼓掌,不仅是给演说者的,也是表明自己的素质、状态,表明你很好,你还健在等等,这,就是沟通。
接着,翟鸿燊说,沟通,不仅仅是教点技巧就会了,一个心胸狭隘的人,讲不出格局大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说不出有责任感的话。
他也说到,这个时代因为有网络,很多知识,检索就可以了,甚至不需要多少知识储备。
知识,是学来的而能力,是练才会出来的。
沟通是一种能力,是应该练,也能练出来的。
同时,人的胸怀,人的德行、境界,是修出来的。
沟通的四大特征第一个特征:行为的主动性问一下大家,你们坐飞机的时候从这边上飞机,那边下飞机,知不知道旁边那个人姓什么,叫什么,有没有?听课的同学临走的时候,你们知不知道旁边的同学叫什么的?沟通是胸怀打开,主动打开。
什么叫营销,把话说出去,把钱收回来,语言能力非常重要。
主动接近潜在顾客,并其接受你的产品,就是推销从今天起,我要建立起沟通行为的主动性,我看到人在动,就像看到钱在动。
翟鸿燊亮剑课后感

第一篇、翟鸿燊《大智慧》学习心得翟鸿燊亮剑课后感卓越来自于强大的内心——聆听《大智慧》感悟最近这段时间,通过对翟鸿燊教授《大智慧》的系统学习,我觉得在心灵上受到的震撼更多,被忽视的内心一点点浮现出来。
翟教授所强调的一个人要有所成就,他的生命取向要高,他的内心格局要大。
而我理解为一个人不论能否成大事,只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修炼好自己的内心,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学习翟教授的讲座,我主要有三方面的收获一、孝道,修心之本翟教授和讲的我们修心,就是讲人要有给自己时间虚极静笃,也就是“慎独”、“禅定”之类的。
我觉得说白一点就是经常地总结自己“内省”。
是对人成长最有利的一个心法,是在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必须停下来,休整身体,整理内心。
盘点自己的不足,规划下一步打算。
而我认为能将内心的浮躁去掉,而获得内心平稳、安宁的大境界就来自于我们对世界的感恩之心。
只有心境平和了,才能孕育出更大的力量,达到更大的提升。
而感恩的基础,就是孝道,如果一个人连赋予自己生命的父母都不存在感恩,那他会对谁感恩?那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自私利益下的摆拍,对这样的人何谈信任?一个不值得信任的人,哪里会有人追随、众人帮扶,成就大事业。
正所谓不孝不教。
弟子规里讲得好“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这是我们的文化!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
所以在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后,不代表你的心就怎么怎么样了,那只是明心见性,那才是你人生真正的觉悟的开始。
要切实的去做,将外化得来的东西内化于心,成为习惯,变成不自觉的行为。
那才叫你已经消化吸收了,成为了你自己心智的一份子。
所以我认为,修心必须修孝道,要知道对父母感恩,用心去做行孝的事,用心去对待父母,让他们舒心。
这才是我们的修心之本。
而行孝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子欲孝而亲不待”不但是子女和父母的悲哀,更是子女的损失,失去了父母给予自己修炼心智的机会。
所以,我不会再为替父母做事情找借口,我一定会尽所能,让父母如愿,做一个讲孝道的人。
大智慧心得体会

大智慧心得体会——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读了《大智慧》这本书之后,从这一刻起,把所学的知识结合到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当中去,形成自己的格局素质,是我进一步学习、理解、感悟追求的方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大智慧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大智慧心得体会篇1 上学期,学校组织我们认真观看了翟鸿燊教授的《大智慧》,每一次观看之后,心中总感觉是那样的宁静而富有激情,同时也多了几分思考。
翟教授讲的是国学,即孔孟之道。
主要从修身养性、团队、沟通、得失、学习成长......多方面进行讲授的。
他对国学的理解博杂深透,把国学经典同当今的人的发展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进行探讨。
他从更直观的层面告诉我们要包容他人,要善于控制情绪,要善于沟通,以及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等等,通过这些为人们指点人生。
现就我个人感悟最深的几点谈谈体会: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是真诚、信任和尊重。
其桥梁是沟通。
翟教授对沟通如此阐释:高品质的沟通,应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沟通从心开始。
沟通有五个步骤,点头、微笑、倾听、回应、做笔记。
沟通要有5心: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
沟通是情绪的转移,信息的转移,感情的互动。
沟通没有对错,只有立场。
沟通,对于我们教师来说,站在职业的角度,主要是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我们想做个好教师,除了教学水平要高以外,还要能够做到与学生沟通顺畅,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因为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这就需要我们俯下身子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交流的方法很多,我们只有使用合理的沟通方法,与学生的沟通从外化转到内化,从单纯的说教转化为实践活动,让情感与认识相互作用,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翟鸿燊《大智慧》观后感
选修课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大智慧》视频,看了著名国学大师翟鸿燊教授主讲的《大智慧》视频,看后受益颇多。
翟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妙趣横生。
我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三点是眼界要高、心态要好、手脚要勤。
现在说出来与大家共享,旨在抛砖引玉。
——眼界要高。
这是翟教授提出的一个核心观点。
翟教授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培育人文情怀、提高管理和领导才干、体会博大精深的伟人智慧、修炼广阔的胸襟,方可成就伟业。
他在授课中,站在“天人合一”的绝高境地,旁证博引,纵横古今,融合了中西智慧的精华。
我的理解,一个人眼界要高,一定要有很高的思想境界。
比如我是一个核保员,经常遇到最头痛的事情就是那些明显有风险的保险业务,不做,与公司加大力度做业务、促发展的要求相悖;做,确实存在潜在风险。
虽然我知道小风险会在大发展中逐步消化,但风险必定是一种存在,一种忧心,一种两难选择。
我不是车险部经理,也不是公司老总,但做工作,却应该站在车险部经理、公司老总的位置上考虑问题,居高临下看问题,使问题看得更准确、更全面。
工作对上一层一层地负责,同事之间“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就是一种最高境界。
核保工作具有前瞻性,得其时,要当其位;在其位,要知责任重。
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要有战略眼光,要大智若愚,上善若水。
凡事做得更周密、更细致、更全面,要有超前的思维分析能力和预测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风险评估、风险识别、风险规避等重大问题
提出好的方案和建议。
知识是学出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境界是修出来的。
在听完系列讲座后,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心亡为忙”“哀莫过于心死”,,反醒自己,确实有时在工作和生活中,因为没能及时完成某项工作或事务而给自己找借口,称自己当时太忙,没有时间,现在想想“忙”只是推托搪塞的理由,用鲁迅的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挤总会有的”。
一个心都死了的人,当然对什么事都不会报积极的态度,做事就会被动,养成这种习惯对工作和生活极其不利。
只有不断努力学习、完善自我,凝塑自我魅力,提高管理实践经验,在不断的锤炼中,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达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方能真正的体会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翟教授有一句口头禅“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更是一语点到痛处,使人猛然醒悟。
保险行业是个服务性行业,优质服务至关重要。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大多数人每天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奔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却忘记了微笑,忘记了沟通也是一种能力。
一些人在单位工作与同事产生矛盾,或受到客户批评,下班后也无法平复自己的情绪,将不良情绪带回家迁怒到家人。
还有些人,在家里,与家人的意见发生分歧,便苦着脸到了单位,对同事的问题也爱搭不理。
这样便很难做到有随喜心,不迁怒。
因此,与人为善,加强沟通,十分重要。
——心态要好。
翟教授讲到一个人成功与否,心态至关重要。
心态,顾名思义是指个人的心理状态,说到底是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问题,包括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心态好则身体好、精神振、干劲足,易出业绩。
我们一
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学会自我调整,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对待同事、对待公司。
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使我们宠辱不惊、知足常乐、胸怀坦荡。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心态要好正是我们构建和谐企业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世界上很多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很多不称心的事。
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调整心态,使其与之相适应。
比如在核保工作中,我们要求的是既要扩大保险业务,又要规避保险风险;业务人员呢,则是要多做业务,其中包括风险较大的业务。
这是一组矛盾,既对立又统一。
核保人员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多做说服解释工作,灵活对待。
业务人员呢,也要以规避风险为己任,共同对公司负责。
这就要求我们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克服困难,加强合作,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唐人陆挚说得好:“吝少失多,廉贾不处,溺近迷远,中人所非”。
意思是说,吝惜小利而丧失大利,聪明的经营家是不做的,只图眼前利益而无视长远利益,连普通人也懂得划不来。
我们要深悟此理。
当然,心态要好,并不意味着无所追求,不思进取。
要知道,平常不等于平庸。
一个具有良好心态的人,往往是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是一个脚踏实地、不懈进取的人,是一个善于学习、不断超越自我的人。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志大才疏,好高骛远。
而要心平气静,从容奋斗,把烦恼和忧愁一扫而光,使理想和才华尽情地展现和升华。
这样,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活力,精神就会更加充实,心境就会更加坦荡,事业就会更加出色。
——手脚要勤。
翟教授十分强调行动,“很多事情失败的原因,不是在行动前没有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
长于调研和反馈信息作为公司决策的
依据,越来越受到公司的高度重视,作为核保人员,要手勤眼快,切实当好公司的参谋助手。
手脚要勤,勤于收集和归纳。
我们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存在一个信息问题。
尽管最大诚信原则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应履行充分告知的义务。
但是,事实上始终存在信息的不完整和不精确。
保险市场信息问题,可能导致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给保险公司经营带来巨大的潜在的风险。
保险公司建立核保制度,由资深人员运用专业技术和经验对投保标的进行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排除道德风险,防止逆选择。
因此,我们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有吃苦耐劳的能力,有一股勇于进取、积极向上的劲头,勤动手,勤动腿,联络客户、掌握信息、培育品牌、指导经营。
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市场的培育和客户的情况很复杂的,不仅差别很大,而且受许多因素的制约。
一个有敏锐观察能力的保险人员,要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客户的一举一动,对市场的变化都能了如指掌,并能及时反馈信息。
只有这样,才能在核保工作中,正确评估风险和识别风险,防止逆选择。
同时,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其经营状况关系社会的稳定。
保险公司要实现经营的稳定,关键一个环节就是控制承保业务的质量。
但是,随着国内保险市场供应主体的增多,保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保险公司在不断扩大业务的同时,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增大。
保险公司通过建立核保制度,将展业与承保相对分离,实行专业化管理,严格把好承保关。
因此,我们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真正树立“待人如已”的思想,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
立足“沟通从心开始”手牵手为客户服务,较快地赢得市场和客户的信任,更深入地贴近市场、贴近客户,确保保险业务的质量,从而实现经营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