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跃进苏惠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欢乐的泼水节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欢乐的泼水节     苏教版

20、欢乐的泼水节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具准备:幻灯、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泼水节”吗?简介泼水解傣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出示泼水节木桶互相湿淋淋吉祥幸福不肯离去凤凰花西双版纳赛龙舟A自由读B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C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D去拼音读E教学生字字形F把书翻到生字表,按笔顺描红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开火车读,师生评议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讨论交流A西双版纳:傣族主要聚居之一,在云南省南部。

B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三指导写字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

教具准备:幻灯教学过程:一、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泼水节时那热闹欢快的场面吧!指名3人分小节读课文,评议。

二、学文(一)、第一小节1、指名读。

理解“一年一度”。

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2、小朋友知道了,泼水节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这个让大家期盼已久的节日到来的时候,傣族人民会是怎样的心情?3、指导读出高兴激动的语气。

(二)、第二小节1、这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人们是怎样欢度的?自由读第二小节,说说泼水节给你的感觉是什么?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3、指导朗读。

4、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看录象:欢乐的泼水节6、质疑:为什么大家浑身湿淋淋的,脸上却笑开了花呢?7、小结。

欢乐的泼水节 苏教版

欢乐的泼水节 苏教版

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
《欢乐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云南地区传承数千年的传统节日,也是云南人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每年的农历三月,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手持水桶、水枪和水瓶,欢聚在一起,尽情地泼洒着水,歌舞欢庆。

在这一天,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战场。

人们在街上互相泼水,畅快淋漓地欢笑着,用水的清凉洗刷去一切不快,忘却一切烦躁。

泼水节也成为了人们释放心情、卸下压力和增进友谊的良好方式,同时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除了泼水之外,泼水节还有其它丰富多彩的活动。

人们会参加舞龙、舞狮和庙会表演,还会举行民俗游园会和义卖活动,各种欢庆活动一直持续到深夜。

当然,美食也是泼水节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种当地特色美食琳琅满目,让人流连忘返。

泼水节不仅是一次传统的庆祝活动,也是一次欢乐、活力和友爱的盛会。

人们在节日中体验着快乐,传递着友爱,共同创造着美好的记忆。

泼水节如一场盛大的洗礼,洗涤着人们的心灵,给予人们无尽的欢乐和祝福。

它既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精神,传承着云南人民的优良品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泼水节,就像是大自然的馈赠,带给人们幸福和欢乐。

每一年的泼水节,都是云南人民最期待的日子,也是世界各地游客最向往的节日之一。

愿泼水节的欢乐永远延续下去,愿我们永远保持着这份欢乐和真挚的友情。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案例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案例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案例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案例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欢乐的泼水节》教学案例《欢乐的泼水节》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全文紧扣“欢乐”一词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渡泼水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喜庆和深深的民俗风情。

在教学中我紧扣“欢乐”一词,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通过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真正成阅读的主人。

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让他们自主阅读课文,在阅读中体验欢乐,品味欢乐,与文本中的人物、文章的作者、课堂中的学友、老师进行多向的对话。

案例:师:盼望已久的泼水节终于到时了,这一天人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快读读第二自然段。

生: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师:(板书“提、端、早早地”后出示句子)谁能读好这句话?生:语气平淡地读。

师:你好像十点多才到,来得一点都不早,再读读。

生:再读句子,强调“早早地”师:现在早多了,还有谁来得比他还早?生:深情并茂地读。

师: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早呢?生:我是来准备清水的。

师:(出示句子)原来泼水节用的清水是很有讲究的,不仅要滴上香水,还要撒上花瓣,闻一闻,真香呀!来一起读读这句话。

师:小朋友,你为什么时候来得这么早呀?生:马上就要过泼水节了,我的心里特别激动。

师:那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吧!生:读出了急切的心情。

师:是啊,泼水节一年只有一次,很难得,不能错过的。

虽然还没开始,得是人们早早地做好了准备,你们瞧——(引读第一句话)。

生:读第一句话。

师:一切都准备好了,马上就要开始泼水了,傣族人民又是怎样泼水的呢?快读读后面的句子。

生:读第三四句话。

师:(板书:互相追赶、灌、泼)怎样才算互相追赶?生:就是你追我,我追你,下课我们就玩过,可好玩了。

师:你的理解非常准确,现在谁想舀一瓢水往同桌衣领里灌一灌?生:学生表演。

师:对,“灌”就是这样,水从上而下往衣领里倒。

女孩子拿起瓢往男生衣领里灌一灌,男生端起盆往女孩子身子上泼一泼。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明白得生字组成的词语。

连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3、明白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们独有的风俗适应。

教学重难点1.抓住人们的动作、表情等,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2.了解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

2、明白得“一年一度”。

指导读出难得、期盼已久的心情。

3、抓住“迎”,指导读出快乐的心情。

全班读。

四、精读第二段(一)1、引读1、2句。

2、指名读“早早、早已”。

从这2个词,你看出什么?生汇报。

3、指导读出人们兴奋、专门想过节的心情。

(二)学习三、四句1、默读第二段,划出描写人们泼水时情形的句子。

生汇报。

在那个句子中有专门多表示动作的词,请你用△把它标出来。

生汇报。

2、多么欢乐的场面啊!你们看!这老人、小孩、小姐、小伙儿(三)学习第五句1、参加泼水的人可多啦!你最想把这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水泼在谁身上呢?想送出什么样的祝福呢?用如此的句式说一说。

2、播放泼水场面的视频。

3、齐读1、2自然段。

五、小结。

板书:21、欢乐的泼水节幸福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二、精读第四段1、出示课件,《月光下的凤尾竹》响起。

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第一句。

2、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郑重的节日,是傣族的新年。

人们除了以泼水来庆祝,还会举行哪些活动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3、生汇报。

板书:唱歌跳舞赛龙舟放烟火4、你见过“象脚鼓”吗?(课件)生介绍,老师补充。

5、文中有个词写出人们专门喜爱那个节日的,是哪个词?(不肯离去)换词明白得。

6、指导读出人们快乐、不忍离去的心情。

三、拓展延伸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0欢乐的泼水节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0欢乐的泼水节

精读领悟 你也能用“有的-----有
的------”说一句话吗?
秋天到了,有的小动
物忙着盖房,有的小动
物忙着储备粮食。
精读领悟 人们是怎么泼水的? 追赶), 大家互相( 你拿瓢往我衣领里( 灌 ),我端盆向你身子上 ( 泼)。
精读领悟 个个身上湿淋淋的,为什 么人们的脸上还笑开了花? “清水是迹象如意 的象征,谁身上泼的 水多,就意味着谁得 到的幸福多,怎么能 不高兴呢?”
精读领悟
“怎么能不高兴呢?”
改成陈述句。
肯定高兴。
精读领悟 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 举行了哪些其他活动?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
,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精读领悟
壮族—— 三月三歌节
阿昌族——火把节
回族——开斋节
藏族——藏历节
课堂总结
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
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 第二十课
欢乐的泼水节
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听 02 说过泼水节吗?那你 们知道这是哪个民族 的节日吗?你想知道 人们是怎样过泼水节 的吗?
激趣导入
pō 《欢乐的泼水节》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
“桑堪比迈”(意为新年[1] ),泼水节一般
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

精读领悟 人们是怎么做准备的?
这一天,人们提着(桶 ),
大街 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 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 撒上花瓣。
精读领悟
哪几个词写出了人们 盼望泼水节的到来?
早早
早已
精读领悟 人们为什么
这么早做好
因为人们心情很 激动很高兴,人们 盼望已久的。 准备?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课文及教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1课《欢乐的泼水节》课文及教案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

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关键】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教学“泼”。

读准字音“po”,怎么记这个字?3.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叫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读了这篇课文,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二、初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tonghushilin2.(出示词语)水桶互相湿淋淋幸福jiaosaikenlibanna象脚鼓赛龙舟不肯离去西双版纳fenghuangdaiji凤凰傣族吉祥(1)自读生字词。

(2)你在生字的音、形、义上有什么收获?字音:“赛”:读平舌音。

“湿”:读翘舌音。

“幸”:读后鼻音。

“离、淋”:读边音。

字形:“幸”:不能跟“辛”混淆。

(3)带读,指读,开火车读。

(4)去拼音,齐读词语。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5.再指名分段朗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了吗?如果知道,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2.指名回答。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精品教案

最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精品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精品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二段2、学会本课的生字,重点学会“幸”的写法,区别“幸”和“辛”,感受用词的精当。

3、边读边思,边读边想,逐步学会体检感悟的能力。

4、感受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1、感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的欢乐心情。

2、懂得泼水的意义。

三、教学用具: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0课《欢乐的泼水节》(师板课题,生书空,读课题)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大家还记得吗?(师听写,订正)二、精度感悟当火红的凤凰花开遍了翡翠般的西双版纳时,傣族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出示: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1)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从这两句话中,你知道了些什么?(2)生自由读(3) 看来大家都盼望着泼水节的到来,所以都“早早地”来了。

人家是什么时候来的呀?师随机问:你是什么时候到这儿的?为什么来得这么早?用一个成语形容大家此时的心情(迫不及待)。

(4)从这两句话中,我们不光知道人们来得很早,还知道了什么啊?(这些清水与我们平时说的清水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呢?(清水里加如了香水和花瓣)读好“滴上香水”---------闻一闻,啊,真香呀;“撒上花瓣”————缤纷的花瓣,真让人赏心悦目呀。

(5)泼水节这天人们无比激动,按耐不住不住内心的喜悦,早早来到了大街上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两句话,读出人们内心的喜悦。

齐读。

天渐渐亮了,人也越聚越多,欢乐的时刻终于来到了,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人们欢乐的心情?1、出示: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乐的泼水节》】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乐的泼水节》】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乐的泼水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以下是语文网小编整理的教学方案内容,仅供各位同学和老师参考!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设计理念:以第一课时为例。

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就题目提出问题,接着有几个学生说说他们在课前找到的资料,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读课文。

利用小组的能力合作总结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通读全文。

记字这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去识记生字,显出学生自己的见地。

不是局限于我说出这个字的结构,他们就按照我的话去死记。

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

教学流程:一、谈话、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教泼,领读课题。

2、读了这个题目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提问:(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2)什么是泼水节?泼水节是怎么来的?(3)到了泼水节的时候,人们都干些什么?(4)人民相互泼水代表什么?3、今天上课前,我们班有些同学说他们找到一些有关泼水节的资料,想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请上这些同学上来讲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以及泼水节的由来。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4、听完这几位同学的介绍后,大家你有什么感觉?(生答想更多地了解泼水节)好,那我们就一起认真地看课文,它会告诉我么有关泼水节的具体的事。

二、初读感知1、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揭示生字词。

Tǒng桶h互相shīlīnlīn湿淋淋jxing吉祥xngf幸福kěnl不肯离去bǎnn西双版纳fng凤凰花si比赛(1)指名拼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适时纠正)(2)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们组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了解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方法:
以趣激趣,以情激趣,以读为主,结合画面,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泼水节的欢乐。

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

1.小朋友,你喜欢过节吗?可是你听说个这么一个节日吗?板书:泼水节(学生根据老师板书书空“泼”)指名读“泼水节”
2、泼水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呢?(出示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相机出示词语“傣族”、“西双版纳”、“一年一度”学生认读并理解词语。

(2)谁能与傣族人民一样高兴地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今天,我们就和美丽的傣族姑娘一起来参加泼水节,你高兴吗?
二、动画欣赏,初步感知。

就让我们来过把瘾,先感受一下泼水节的欢乐。

1、动画欣赏《欢乐的泼水节》
2、说说傣族人民过了一个怎样的泼水节?(难忘、愉快、高兴……)
是呀,小朋友说得都不错,课文就以“欢乐的泼水节”为题(板书课题,读题)你想亲自体验一下这欢乐的泼水节吗?就请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
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读。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相机正音。

(2 )小组内合作朗读,检查自读情况,有错误互相纠正。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二小节
1、你是怎样体验到傣族人民读过了欢乐的泼水节?自由读第二小节,找找有关句子,把找到的句子多读读。

2、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觉泼水节很热闹,很欢乐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小组里交流后,指名交流。

(1)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

①自由读,从这两句话中,你还能读懂什么?(“早早、早已”反映了人们欢乐、急切、盼望已久的心情,“清水”“滴上香水、撒上花瓣”说明泼水的讲究。


②指名读,结合是否读出人们急切的心情和泼水的讲究来。

(2)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

①你想亲眼看看泼水节时那热闹的场面吗?观看课件
②读读句子,如果这一天,你和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一起来到了大街上,参加泼水节,你会怎样泼水呢?学生动作表演,老师相机发问:“你用什么泼水的?怎么泼的?你泼水泼的高兴吗?你的水泼向谁了?你为何向他
(她)泼水?”等。

③再来读一读泼水热闹的场面。

(3 )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
①你身上都湿淋淋的为何还笑开了花呢?别人向你泼水你心里怎样?
②能把你的快乐、美好的祝福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呢?
③指名读,集体评议,是否读出快乐、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小结:是呀,这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呀,大家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水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淋淋的,但大家的心里都是那样高兴,脸上也都笑开了花。

大街上,欢乐的人们互相泼洒,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了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大街成了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4、你想把这热闹的泼水场面介绍给你的亲人、朋友吗?
(1)自由练习背诵
(2)加上动作边背诵边表演。

(3)找好朋友表演
(三)、第三小节
1、引读
2、欢乐的泼水节这天,人们还举行了很多其他活动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读一读吗?
3、出示句子,读一读。

播放课件“象脚鼓、赛龙舟”。

4、练习:大家唱着()的歌,跳着()的舞,赛起了()的龙舟,放起了()的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并说说。

四、总结课文,熟读成诵。

1、泼水节这天,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尽情地泼,尽情地浇,尽情地唱,尽情地跳,他们互相庆贺,互相祝福,是多么快乐啊!学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大声地说出来吗?
2、齐读课文,让欢乐难忘的泼水节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3、同桌互相背诵课文。

五、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1、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56支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和最盛大的节日。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和几个小朋友组成一个研究小组,对此进行研究。

2、我国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请你说一说或画一画节日时的情景。

六、自主识字,写字指导。

1、依次出示生字“”互、离、幸“,认读、找朋友。

2、说说你是怎样记的?
“互、离”重点强调笔顺。

“幸”和“辛”区别开来,用儿歌记忆: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短辛苦,长幸福。

3、学生按笔顺在书上描红,观察怎样把字写美观
“互”的第二笔是撇折,第三笔是横折,把这两笔写好整个字就站稳了
“幸”横较多,要注意横的长短变化。

4、教师范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