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 试卷一答案 .doc
2004年司考试真题试卷1-4参考答案

2004 司考试卷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 B2. B3. D4. C5. A6. C7. C8. D9. D10. A11. C12. A13. A14. C15. D16. C17. D18. D19. D20. B21. A22. D23. B24. C25. A26. D27. C28. B29. D30. D31. C32. B33. C34. C35. A36. A37. C38. D 39. B40. C41. A42. C43. A44. D45. B46. B47. C48. A49. C50. D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51-80题,每题2分,共60分。
51. ABC52. ABD53. ABC54. CD55. ABCD56. ABCD57. ABD58. ABD59. ABCD60. ABD61. ACD62. ACD63. ACD64. ABC65. BC66. ABCD67. BC68. ABCD69. BD70. AC71. BD72. BD73. AC74. ABC75. BD76. CD77. AB78. ABD79. BCD80. ABCD三、不定项选择题。
本部分81-100题,每题2分,共40分。
81. AD82. ABD83. C84. BCD85. AC86. BC87. A88. AC89. C90. ABCD91. AD92. AD93. BC94. BC95. AC96. AB97. ABD98. AB99. B100. AC2004司考卷二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 A2. B3. B4. A5. A6. C7. C8. C9. B10. B11. A12. C13. A14. C15. C16. C17. C18. B19. C20. B21. C22. D23. C24. C25. B26. B27. B28. D29. A30. A31. D32. D33. D34. B35. B36. B37. B38. C39. C40. A41. D42. A43. D44. A45. C46. B47. D48. A49. D50. C二、多项选择题。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提示:本试卷为计算机阅读试卷,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2.下列关于法与道德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自然法学派认为,实在法不是法律B.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认为,法与道德在本质上没有必然的联系C.中国古代的儒家认为,治理国家只能靠道德,不能用法律D.近现代的法学家大多倾向于否定“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的说法3.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
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A.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B.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C.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D.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4.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C.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5.法律规则是法律的基本构成因素。
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分类的表述哪一项可以成立?A.《律师法》第14条规定:“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执业,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
”此规定为义务性规则B.《中小企业促进法》第31条规定:“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
2001-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宪法试题精析

2001-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宪法试题精析1.张家村与李家村毗邻,李家村的用水取自流经张家村的小河,多年来两村经常因用水问题发生冲突。
2001年春,为根本解决问题,县政府决定将这条小河的水流交给乡水管站统一调配。
张家村人认为:小河历史上就属于张家村所有,县政府无权将这条河的水流交给乡水管站统一调配,遂将县政府告上法院。
请问: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张家村告得有理,因为水流属于村民集体所有,政府无权收归国有B.张家村告得有理,因为这条小河的河床属于张家村集体所有,这条小河里的水流当然也属于村民集体支配C.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属于国家所有,政府当然有权调配河水的供应D.县政府的决定合法,因为水流虽然属于张家村所有,但李家村的人也应享有喝水用水的权利,为解决李家村的用水问题,政府可以将水流供应统一调配。
(2002年试卷一第6题)答案:C解析:《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因此,水流属于国家所有,政府有权根据需要合理调配河水的供给。
因此,应选C项。
2.宪法附则是指宪法对于特定事项需要特殊规定而作出的附加条款。
下列关于宪法附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因而其法律效力当然应与一般条款相同B.附则是宪法的特定条款,因而仅对特定事项具有法律效力C.附则是宪法的临时条款,因而仅在特定的时限内具有法律效力D.附则是宪法的特别条款,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因而其法律效力高于宪法一般条款(2002年试卷一第7题)答案:D 解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效力,任何法律都没有超越它的效力。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制史部分)

大家网1/2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真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5.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西周婚姻制度中婚姻缔结的原则?A.一夫一妻制B.同姓不婚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D.“七出”、“三不去”【答案及解析】:D 本题考点为西周的婚姻制度。
西周婚姻缔结的三大原则是:一夫一妻、同姓不婚、父母之命。
本题的命制为考生设了一个陷阱,即D 项,D 项虽是西周婚姻制度的内容之一,但却是婚姻的解除制度。
因此,本题既是送分题,又是绊脚石。
16.下列有关清末变法修律和司法体制变革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清末修律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B.清末修律使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同时也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C.在司法机关改革方面,清末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检察和司法行政事务,实行审检分立D.清末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答案及解析】: C ABD均正确表达了清末变法修律和司法体制变革的内容,C 项错在清末在司法机关的改革方面,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事务;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实行审检合署。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本部分51-80题,每题2分,共60分。
59.下列有关我国唐宋时期法制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永徽律疏》不仅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也是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B.《宋刑统》不仅是一部具有统括性和综合性的法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C.自首、类推、化外人、区分公罪与私罪等原则都是唐律中重要的刑罚原则D.唐代和宋代在中央司法机构的设置上是一致的,即在皇帝以下设置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分掌中央司法审判职权【答案及解析】: ABCD 《永徽律疏》总结了汉魏晋以来立法和注律的经验,不仅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作了精确的解释与说明,而且尽可能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根据。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解析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解析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1995年8月5日上午,田某和朋友在家喝完酒后骑车去商场买东西,从商场出来后,听见有人说:“你车胎没气了。
”田某低头看车胎有气,随与其(张某)争吵并厮打在一起。
民警赵某正在执勤中,见状即上前将田某抱住,并说:我是派出所的,别动。
田某想要挣脱,赵某便将田某的腰带抽出,将其左手套住,正欲套右手时,田某向反方向用力,失去平衡,头部着地倒下,赵某遂将田某送至医院。
经鉴定,田某视神经萎缩。
田某于是向公安局提出赔偿请求。
则本案中:()A.派出所民警在执行职务过程中造成田某伤害,公安机关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B.赵某的行为是正当的职权行为,不具有违法性C.赵某的身体伤害与民警赵某的行为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所以公安机关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D.如果公安机关逾期不予赔偿,赵某只能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2、下列行为中国家应负赔偿责任的是()A.某市公安局的违法拘留行为B.某省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行为C.某市银行的违法划拨存款行为D.某市卫生局在法律范围内的裁量行为3、张某于1998年2月份购买了一辆中巴,从事个体运营,但是并未办理税务登记.营运手续和申报纳税。
经乡政府税务干部核对,张某应缴纳税款400元。
但张某在限期内未及时缴纳,乡政府于是将张某的中巴扣押,后张某缴清了税款而乡政府仍旧不交还车辆,给张某造成了损失。
张某应当如何提出行政赔偿?()A.张某只能先向乡政府提出,因为乡政府实施了违法行为B.应当在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时提出,由复议机关一并解决C.张某只能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诉讼D.张某既可以先向乡政府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重在提高( )。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民法试题解析(一)(1)

1.甲于1972年将房屋出典给乙,典价5000元,典期20年。
1992年典期届满,甲以5000元向乙回赎,乙主张甲必须以该房现价3万元回赎。
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甲应按照哪一价款回赎典物?(卷三4)A.5000元B.3万元C.1.25万元D.1.5万元考点解析:本题考查典权的消灭(回赎)。
典权是指典权人支付典价而占有、使用、收益出典人的不动产,出典人在一定期间内有权以原典价回赎的民事权利。
典权在性质上属于用益物权、限制物权、有期物权、不动产物权等。
典权的消灭的一般原因有标的物的灭失、混同、抛弃等,特殊原因有回赎、找贴、作绝、别卖等。
回赎,即出典人向典权人提出以支付原典价以消灭典权的单方行为。
原典价包括典权人于典权设定时支付的典价和出典后增加支付的典价。
回赎权在性质上是一种形成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在房屋出典期间或者典期届满时,当事人之间约定延长典期或者增减典价的,应当准许。
承典人要求出典人高于原典价回赎的,一般不予支持。
以合法流通物作典价的,应当按照回赎时市场零售价格折算。
参考答案:A2.甲向乙借款5万元,还款期限6个月,丙作保证人,约定丙承担保证责任直至甲向乙还清本息为止。
丙的保证责任期间应如何计算?(卷三5)A.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B.借款发生之日起2年C.借款发生之日起6个月D.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考点解析:本题考查保证的设立保证合同的内容之保证期间属于法条型命题方式主要考查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
保证期间是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根据担保法的相关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全面解析:202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答案

全面解析:2024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真题答案第一题题目要求根据刑法解释第一百条的规定,结合案例分析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根据刑法解释第一百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在本案中,被告人明知其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且有明确的杀人意图,因此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第二题题目要求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分析被告人提出的抗诉是否符合法律程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百七十五条的规定,被告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提出抗诉。
在本案中,被告人在合法期限内提出了抗诉,并且符合其他相关程序要求,因此被告人提出的抗诉符合法律程序。
第三题题目要求根据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分析债务人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债务人在债务到期后未履行债务义务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债务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债务义务,因此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四题题目要求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分析行政机关是否具备作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应当具备合法性。
在本案中,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前未依法进行程序、未依法取得证据等,因此其行为不具备合法性。
第五题题目要求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分析劳动者是否享有合理的工资待遇。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劳动者应当享有合理的工资待遇。
在本案中,雇主未按照合理标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因此劳动者没有得到合理的工资待遇。
第六题题目要求根据物权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分析承租人是否享有物权。
根据物权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承租人在租赁期间享有租赁物的使用权。
在本案中,承租人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租金,并按照合约履行了义务,因此承租人享有物权。
第七题题目要求根据知识产权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分析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罪。
根据知识产权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享有知识产权的作品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罪。
2004年 司法考试行政法真题

2004年司法考试行政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39.县公安局以涉嫌强奸犯罪为由将张某拘留,县人民检察院批准对张某的逮捕。
3个月后,经张某亲属暗中查访并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公安机关抓获了真正的罪犯,县人民检察院对张某作出不起诉决定,张某遂请求国家赔偿。
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县公安局和人民检察院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B.县公安局和人民检察院没有违法行为,国家对张某不承担赔偿责任C.县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是对错捕行为的确认D.县公安局应当对错误拘留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义务40.按照律师法规定,申请领取律师执业证书,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是否颁发的决定。
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2004年7月初,张某向省司法厅申请领取律师执业证书,司法厅的正确做法是:A.应当适用律师法,在30日内作出是否颁发的决定B.应当适用行政许可法,在20日内作出是否颁发的决定C.可以选择适用律师法或者行政许可法关于期限的规定作出决定D.因法律关于期限的规定不一致,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后再作决定41.张某委托刘某购书,并将一本存在1.3万元人民币的全国通兑活期存折交给刘某用于买书。
刘某在途中取出该存折的3000元用于购买毒品,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
审讯中,刘某供述存折中余下的1万元仍打算用于购买毒品。
县法院对刘某判处有期徒刑15年。
随后,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关于当场查获的3000元和存折内的余款,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没收用于购买毒品的3000元,将存折内余款返还刘某B.没收用于购买毒品的3000元和准备用于购买毒品的存折内余款C.将刘某用于购买毒品的3000元和存折内余款返还张某D.没收用于购买毒品的3000元,将存折内余款返还张某42.田某对某市房管局向李某核发房屋所有权证的行为不服,以自己是房屋所有权人为由请求法院判决撤销某市房管局的发证行为。
田某向法院提交了房屋所有权证,李某向法院提交了该房屋买卖合同,某市房管局向法院提交了李某的房屋产权登记申请、契税完税证等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 B 2. B3. D4. C5. A6. C7. C8. D9. D 10. A11. C . A 13.A 14. C 15. D16. C 17. D 18. D 19. D 20.B 21. A 22. D23. B 24. C 25. A26. D 27. C 28. B 29. D 30. D31. C 32.B 33.C 34. C 35. A 36. A 37. C 38.D 39. B 40. C41. A42. C 43. A 44. D 45. B46. B 47. C 48. A 49. C 50. D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51-80题,每题2分,共60分。
51. ABC52. ABD 53. ABC 54. CD 55. ABCD 56. ABCD 57. ABD 58. ABD 59. ABCD 60. ABD 61. ACD 62. ACD 63. ACD 64. ABC 65. BC 66. ABCD 67. BC 68. ABCD 69. BD 70. AC 71. BD 72. BD 73. AC 74. ABC 75. BD 76. CD 77. AB 78. ABD 79. BCD 80. ABCD三、不定项选择题。
本部分81-100题,每题2分,共40分。
81. AD82. ABD 83. C 84. BCD 85. AC86. BC 87. A 88. AC 89. C 90. ABCD91. AD 92. AD 93. BC 94. BC 95. AC 96. AB 97. ABD 98. AB 99. B 100. AC2006-05-13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 B 2. B3. D4. C5. A6. C7. C8. D9. D 10. A11. C . A 13.A 14. C 15. D16. C 17. D 18. D 19. D 20.B 21. A 22. D23. B 24. C 25. A26. D 27. C 28. B 29. D 30. D31. C 32.B 33.C 34. C 35. A 36. A 37. C 38.D 39. B 40. C41. A42. C 43. A 44. D 45. B46. B 47. C 48. A 49. C 50. D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51-80题,每题2分,共60分。
51. ABC52. ABD 53. ABC 54. CD 55. ABCD 56. ABCD 57. ABD 58. ABD 59. ABCD 60. ABD 61. ACD 62. ACD 63. ACD 64. ABC 65. BC 66. ABCD 67. BC 68. ABCD 69. BD 70. AC 71. BD 72. BD 73. AC 74. ABC 75. BD 76. CD 77. AB 78. ABD 79. BCD 80. ABCD三、不定项选择题。
本部分81-100题,每题2分,共40分。
81. AD82. ABD 83. C 84. BCD 85. AC86. BC 87. A 88. AC 89. C 90. ABCD91. AD 92. AD 93. BC 94. BC 95. AC 96. AB 97. ABD 98. AB 99. B 100. AC2006-05-13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 B 2. B3. D4. C5. A6. C7. C8. D9. D 10. A11. C . A 13.A 14. C 15. D16. C 17. D 18. D 19. D 20.B 21. A 22. D23. B 24. C 25. A26. D 27. C 28. B 29. D 30. D31. C 32.B 33.C 34. C 35. A 36. A 37. C 38.D 39. B 40. C41. A42. C 43. A 44. D 45. B46. B 47. C 48. A 49. C 50. D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51-80题,每题2分,共60分。
51. ABC52. ABD 53. ABC 54. CD 55. ABCD 56. ABCD 57. ABD 58. ABD 59. ABCD 60. ABD 61. ACD 62. ACD 63. ACD 64. ABC 65. BC66. ABCD 67. BC 68. ABCD 69. BD 70. AC 71. BD 72. BD 73. AC 74. ABC 75. BD 76. CD 77. AB 78. ABD 79. BCD 80. ABCD三、不定项选择题。
本部分81-100题,每题2分,共40分。
81. AD82. ABD 83. C 84. BCD 85. AC86. BC 87. A 88. AC 89. C 90. ABCD91. AD 92. AD 93. BC 94. BC 95. AC 96. AB 97. ABD 98. AB 99. B 100. AC2006-05-13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 B 2. B3. D4. C5. A6. C7. C8. D9. D 10. A11. C . A 13.A 14. C 15. D16. C 17. D 18. D 19. D 20.B 21. A 22. D23. B 24. C 25. A26. D 27. C 28. B 29. D 30. D31. C 32.B 33.C 34. C 35. A 36. A 37. C 38.D 39. B 40. C41. A42. C 43. A 44. D 45. B46. B 47. C 48. A 49. C 50. D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51-80题,每题2分,共60分。
51. ABC52. ABD 53. ABC 54. CD 55. ABCD 56. ABCD 57. ABD 58. ABD 59. ABCD 60. ABD 61. ACD 62. ACD 63. ACD 64. ABC 65. BC 66. ABCD 67. BC 68. ABCD 69. BD 70. AC 71. BD 72. BD 73. AC 74. ABC 75. BD 76. CD 77. AB 78. ABD 79. BCD 80. ABCD三、不定项选择题。
本部分81-100题,每题2分,共40分。
81. AD82. ABD 83. C 84. BCD 85. AC86. BC 87. A 88. AC 89. C 90. ABCD91. AD 92. AD 93. BC 94. BC 95. AC 96. AB 97. ABD98. AB 99. B 100. AC2006-05-13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 B 2. B3. D4. C5. A6. C7. C8. D9. D 10. A11. C . A 13.A 14. C 15. D16. C 17. D 18. D 19. D 20.B 21. A 22. D23. B 24. C 25. A26. D 27. C 28. B 29. D 30. D31. C 32.B 33.C 34. C 35. A 36. A 37. C 38.D 39. B 40. C41. A42. C 43. A 44. D 45. B46. B 47. C 48. A 49. C 50. D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51-80题,每题2分,共60分。
51. ABC52. ABD 53. ABC 54. CD 55. ABCD 56. ABCD 57. ABD 58. ABD 59. ABCD 60. ABD 61. ACD 62. ACD 63. ACD 64. ABC 65. BC 66. ABCD 67. BC 68. ABCD 69. BD 70. AC 71. BD 72. BD 73. AC 74. ABC 75. BD 76. CD 77. AB 78. ABD 79. BCD 80. ABCD三、不定项选择题。
本部分81-100题,每题2分,共40分。
81. AD82. ABD 83. C 84. BCD 85. AC86. BC 87. A 88. AC 89. C 90. ABCD91. AD 92. AD 93. BC 94. BC 95. AC 96. AB 97. ABD 98. AB 99. B 100. AC2006-05-13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 B 2. B3. D4. C5. A6. C7. C8. D9. D 10. A11. C . A 13.A 14. C 15. D16. C 17. D 18. D 19. D 20.B 21. A 22. D23. B 24. C 25. A26. D 27. C 28. B 29. D 30. D31. C 32.B 33.C 34. C 35. A 36. A 37. C 38.D 39. B 40. C41. A42. C 43. A 44. D 45. B46. B 47. C 48. A 49. C 50. D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51-80题,每题2分,共60分。
51. ABC52. ABD 53. ABC 54. CD 55. ABCD 56. ABCD 57. ABD 58. ABD 59. ABCD 60. ABD 61. ACD 62. ACD 63. ACD 64. ABC 65. BC 66. ABCD 67. BC 68. ABCD 69. BD 70. AC 71. BD 72. BD 73. AC 74. ABC 75. BD 76. CD 77. AB 78. ABD 79. BCD 80. ABCD三、不定项选择题。
本部分81-100题,每题2分,共40分。
81. AD82. ABD 83. C 84. BCD 85. AC86. BC 87. A 88. AC 89. C 90. ABCD91. AD 92. AD 93. BC 94. BC 95. AC 96. AB 97. ABD 98. AB 99. B 100. AC2006-05-13一、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