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隧道勘测及隧道位置的选择
隧道的勘察及位置的选择

隧道的勘察及位置的选择Tunnel and location choice survey摘要——我国公路隧道随着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增加,目前国家将建设重点向我国西部地区转移,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必须面临大量的隧道工程。
隧道勘测为确定隧道位置、施工方法和支护、衬砌类型等技术方案,对隧道地处范围内的地形、地质状况,以及对地下水的分布和水量等水文情况要进行勘测。
本文简单介绍了隧道的勘察及位置选择的工程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方法。
Abstract——China's highway tunnel construc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traffic increase, the current national focu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way network must face a large number of tunnels. Tunnel tunnel investigation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bracing, lining type of technology solutions,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tunnel is located in the terrain, geologic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distribution and quantity of groundwater hydrology, etc. to carry out th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survey and location of the tunnel project selected some of the methods commonly used.关键词:隧道勘察目的调查位置选择洞口位置Keywords: Tunnel investigation Purpose Survey Selecting a Location Hole location正文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
隧道工程课件-第2章 隧道勘测设计

线路方案
隧道长(km)
高程(m)
线路长(km)
沙木拉打
6.4
2188~2243
141.5
瓦 吉 木
14.5
1950~2077
109.3
小 相 岭
19.5
1782~1815
109.3
阳糯雪山
25.8
1760~1800
83.5
一般隧道标高越高,隧道长度越短,相应施工工期也短,但两端展线长度增加,且线路拔起高度大,运营条件差,线路通过能力降低;
(一)单斜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1.水平或缓倾角岩层
单斜构造 当隧道通过坚硬的厚层岩层时,较为稳定。若通过很薄的岩层,则施工时顶部易产生掉块现象,此时,以不透水的坚硬岩层作顶板为最好。
2.陡倾角岩层
当隧道中线可能沿两种不同岩性的岩层走向通过时,应避免将隧道置于两种不同的岩层软弱构造(破碎)带.如图a(B)所示;而宜将隧道置于岩性较好的单一岩层中,如图a(A).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选择越岭隧道的两大要素 平面位置与立面位置的选择 平面位置的选择 ——选择垭口
什么叫做垭口?
A
B
C
较低的垭口
山岭(褶多山)
较高的垭口
选择的垭口 路线总方向 垭口 什么叫做垭口? 如何选择垭口?
当线路必须跨越分水岭时,分水岭的山脊线上总会有高程较低处,称之为垭口。 常常有若干个垭口可以通过。通过上述因素的分析比较,选定最为理想的垭口。垭口是选定越岭隧道线路方案的控制点。
物探根据岩土物理性质不同的分类:
电磁法勘探(地质雷达)-隧道常用
地震勘探-隧道常用
声波探测
重力勘探
隧道工程要哪些方案

隧道工程要哪些方案一、地质勘察方案地质勘察是隧道工程设计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揭示隧道工程所贯穿的地层性质、构造特征、岩土工程性质等,以确定隧道工程的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
地质勘察方案应包括调查范围、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手段、资料分析等。
二、隧道线路方案隧道线路是指隧道在地下的走向和位置分布。
隧道线路方案应包括线路选择、线路优化、线路布置、线路长度等。
在确定隧道线路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交通条件、环保条件等多方面因素。
三、隧道断面方案隧道的断面形状和尺寸对隧道的承载能力、排水能力、通风能力等有着重要影响。
隧道断面方案应包括断面形状、断面尺寸、断面间距、洞井布置等。
在确定隧道断面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隧道用途、交通能力等因素。
四、隧道支护方案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隧道的支护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隧道支护方案应包括支护结构、支护材料、支护方法、预应力锚杆等。
在确定隧道支护方案时,需要考虑地质条件、隧道用途、支护成本等因素。
五、隧道施工方案隧道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施工设备等。
在确定隧道施工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安全生产等多方面因素。
六、隧道通风方案隧道通风是保障隧道内空气清新,有效排除废气和废热,保障交通安全和施工环境的一项重要技术。
隧道通风方案应包括通风系统、排风系统、供风系统、通风机组等。
在确定隧道通风方案时,需要考虑隧道长度、交通量、环保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七、隧道环保方案隧道工程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制定有效的隧道环保方案。
隧道环保方案应包括环保结构、环保措施、环保设备等。
在确定隧道环保方案时,需要考虑周围环境、地质条件、用地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8.隧道管理方案隧道工程一旦建成通车后,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方案来保障其安全运营。
隧道管理方案应包括运营管理、安全管理、维护管理等。
在确定隧道管理方案时,需要考虑交通量、安全要求、运营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隧道工程概论重点问题

隧道工程概论重点问题1. 隧道工程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1)隧道工程概念:隧道是一种修建在地下、两端有出入口,供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等通过的工程建筑物,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泛指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从事研究和建造各种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养护的一门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也指在岩体或土层中修建的通道和各种类型的地下建筑物.(2)隧道工程特点:1)由于隧道是地下建筑物,受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因而,施工环境差、难度大、技术复杂、要求高.隧道开挖时的坑道在未衬砌前,通常须加支撑以受地层压力.同时地层不得暴露过久,必须及时衬砌,以免地层压力增大发生坍塌事故。
2)隧道施工是一种多工序、多工种联合的地下作业,工作面狭窄,而且地层愈差,所采用的坑道愈小,工作面能容纳的人数不多,出碴、进料运输量多,施工干扰大,为加快施工进度,需以横洞、斜井、平行导坑增加工作面,施工复杂而艰巨。
因而施工进度受到限制,必须全面规划,科学地组织施工.3)隧道工程大部分地处深山峻岭之中,场地狭小,要使用多种机械设备,需要相当数量的洞外设施来保证洞内施工,而洞外往往受地形限制,场地布置比较困难。
4)隧道内工作条件差,空气不足,光线不好,有时还有地下水和有害气体,如发生坍塌、涌水、瓦斯等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5)由于地质、水文地质以及围岩压力复杂多变,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改变施工方法;隧道工程的工作是循环性的,常常是几个工序组成一个循环,重复各个循环,使隧道工程向前进展。
所以,也要求隧道施工必须不间断地连续进行。
2. 隧道工程勘察设计阶段所需调查的内容,及其阶段的划分,为什么?答:勘测工作一般包括:搜集已有资料、调查测绘、地质勘探及实验。
隧道工程调查的内容:自然概况、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不良地质地段、地震基本烈度等级、气象资料、施工条件。
勘测的两个阶段:设计阶段勘测和施工阶段勘测3. 隧道位置的选择按地质条件进行选择应注意哪些内容?答:隧道位置按地质条件进行选择应注意以下内容:(1)单斜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1)水平或缓倾角岩层—当隧道通过坚硬的厚层岩层时,较为稳定。
土木工程地质考题(总)及答案

第一章1.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名词解释)2.风化作用和变质作用(名词解释)3.矿物与岩石(名词解释)4.矿物的物理性质及每种性质的概念5.岩石的结构与构造(名词解释)6.岩浆岩按Sio2的含量可分为那几类7.层理构造与片理构造(名词解释)8.三大岩类是如何进行分类的9.叙述三大岩类的区别10.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1.论述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主要因素第二章1、地层的地质年代包括哪几种?2、沉积岩和岩浆岩的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分别有哪些?3、不整合(名词解释)4、岩层的产状要素有哪些?怎样理解岩层的产状要素?5、地质构造的概念和类型6、绘图说明褶曲要素和褶曲的基本类型。
7、在野外如何识别褶皱构造?8、裂隙和断层(名词解释)9、裂隙的类型及其特征。
10、绘图说明断层的要素、基本类型及其组合形式。
11、在野外如何识别断层构造?12、活断层区的建筑原则有哪些?13、地质图由哪几部分构成?第三章1、风化作用(名词解释)2、风化作用的类型和结果。
3、详细阐述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4、风化岩层分为哪几个带?各有什么特征?5、残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6、坡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7、冲沟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和防治措施如何?8、洪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9、冲积层的特点及工程性质。
第四章1、地形与地貌(名词解释)2、地貌水准面(名词解释)3、山岭地貌、剥蚀地貌、低地、堆积平原分别是如何形成的?4、地貌分为哪几个等级?形成的主导因素各是什么?5、何谓垭口?垭口有哪些类型?各种垭口的特点及其工程性质如何?6、何谓河流阶地?河流阶地有哪些类型?各种阶地的成因、特点及其工程性质如何?第五章1、何谓地下水的矿化度和硬度?如何表示?2、地下水对砼的侵蚀性有哪些?3、地下水按不同条件如何分类?4、潜水和承压水(名词解释)5、潜水有哪些主要特征?6、潜水等水位线图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7、承压水的埋藏类型有哪些?8、承压水等压线图有什么用途?9、潜水和承压水的工程性质如何?10、地下水对工程建筑有哪些影响?第六章1、何谓崩塌?崩塌的形成条件有哪些?在野外如何对崩塌进行防治(原则和措施)?2、什么是滑坡?滑坡的形态要素有哪些?3、滑坡按力学性质如何进行分类?4、如何对滑坡进行力学分析?请结合圆弧形滑动面的力学分析过程讨论斜坡不同部位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隧道工程大临设计方案

隧道工程大临设计方案1. 项目概述隧道是一种地下交通通道工程项目,是连接两个地点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工程,其作用在于解决地形障碍对交通运输的限制。
隧道工程项目在都市化和交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立足于隧道工程的设计方案,介绍隧道工程大临设计方案。
2. 项目意义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项目,其建设对于改善交通运输、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城市建设进程中,隧道工程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对城市交通地下化发展有所促进,同时也对城市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3. 设计方案(1)隧道位置确定隧道位置的确定是隧道工程设计中的第一步,要以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环境等因素为依据,综合评价确定最佳位置。
通过现场勘察、试验和分析等方法,确定隧道位置。
(2)隧道线型设计隧道线型设计是指根据隧道的线性、横断面以及其他相关要素进行设计。
隧道线型设计应根据地质条件、地形条件、设计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隧道结构设计根据地质条件、设计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设计隧道的结构形式,包括隧道的开挖方式、支护方式、排水方式、通风方式等,确保隧道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安全。
(4)隧道施工工艺设计隧道施工工艺设计是指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包括开挖、支护、排水、通风、驾驶工艺等方面的设计,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高效、经济。
(5)隧道运行管理设计隧道建成后,需要进行运行管理,包括安全管理、设备维护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设计,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4. 技术特点(1)大型职业技能针对隧道工程的特点,需要掌握大型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潜水、测量与导航、机械设备、实地勘测,对车辆、船舶、飞行器进行运输。
(2)总体规划在地形多变的基础上,隧道设计和规划都需要符合地域的环境,考虑到交通的需求。
(3)施工组织与设备隧道工程的施工具有影响的完全由施工组织,施工设备、施工物资、经济、施工合作,施工技术等限制。
隧道定位方案

隧道定位方案隧道定位是指在进行隧道建设前,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来确定隧道的位置和走向。
一个准确和科学的隧道定位方案对于隧道工程的成功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隧道定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可行的隧道定位方案。
一、隧道定位的基本原理隧道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交通运输需求、环境保护等因素,选择最佳的隧道建设位置和路线。
隧道定位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理:1. 地质条件:隧道的地质条件是决定隧道定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质勘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对地层的钻探、采样和分析,确定地质情况,以便选择安全、稳定的隧道定位。
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隧道定位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选择平缓地形、地势低洼或山地与山地之间低于10%的斜坡状地势有利于减少施工难度和成本。
3. 交通运输需求:隧道的定位需兼顾历史交通需求和未来交通发展趋势。
合理的隧道定位能够更好地满足交通运输需求,提升通行效率。
4. 环境保护:隧道的定位还需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对自然景观、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二、隧道定位的方法和步骤隧道定位的方法和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前期调研:对候选地进行初步调查,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交通运输需求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评估和分析,为后续的隧道定位提供基础数据。
2. 选取候选线路:根据前期调研的结果,选取数个可能的候选线路,这些线路应考虑交通运输需求、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3. 详细调查:对候选线路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地形测量和水文地质勘测等工作,获取更准确的地质和地形数据,为最终的隧道定位提供支持。
4. 风险评估:根据详细调查结果,评估选定线路的施工可行性和风险程度,确定最佳的隧道定位。
5. 定位设计:根据以上步骤的结果进行定位设计,确定隧道的位置、走向和纵横断面。
三、隧道定位方案示例根据上述的隧道定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以下为一种定义方案的示例:1. 背景介绍:该隧道定位方案是针对某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出的,旨在改善交通运输状况,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及识读—隧道纵断面设计(隧道施工课件)

2.两个关系:曲线半径与视距的关系 超高与隧道断面关系
明暗变化 3.半径不宜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曲线半径,并符合视距要求
4.根据停车视距换算不加宽的最小曲线半径。
5.洞口应采用大半径曲线的引线与隧道衔接。
进隧道由明到暗
6.设置曲线有利于司机的“亮适应”。
出隧道由暗到明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主要内容
1隧道平面设计
曲线上隧道缺点
曲线隧道设计要点
公路隧道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2隧道纵断面设计
坡道形式 坡度大小 坡段长度 坡段间的衔接
设计要素
公路隧道纵断面线形
公路隧道引线的平、纵断面线形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 -2隧道纵断面设计
一、纵断面设计要素
1.坡道形式 两种:人字坡和单面坡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 -2隧道纵断面设计
二、公路隧道纵断面线形
坡度以不妨碍排水的缓坡为宜 变坡点设足够的竖曲线 一般纵坡:
2%以下 ,大于3%不可取,规范:一般取3%。 在施工时需要设置不小于0.3%的纵坡(排水)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 -2隧道纵断面设计
三、公路隧道引线的平、纵断面线形
应当保证有足够的视距和行车安全,尤其在进口一侧,需要在
(3)明线曲线Βιβλιοθήκη 量坡度i允= i限- i曲
?克服曲线阻力
i允-设计中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 i限-按照线路等级规定的限制最大坡度 i曲-曲线阻力折算的坡度折减量
(4)隧道内坡度折减(>400m)
i允=m i限- i曲
(1)湿度大,轮轨粘着系数低 (2)隧道内空气阻力增大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 -2隧道纵断面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王丽琴主讲
平面障碍
1. 沿河傍山绕行方案
2. 隧道直穿方案
16
王丽琴主讲
在线路沿河谷绕 行时,为避免不良 地质地段,如滑坡 等,用隧道来裁弯 取直时,可缩短线 路长度这种隧道一 般称为傍山隧道或 河谷隧道。
17
王丽琴主讲
例1:大瑶山隧道(铁路)
18
例2:关村坝隧道(铁路)
王丽琴主讲
单斜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展线短、线路较顺直。
38
王丽琴主讲
39
凉风垭越岭隧道方案示意图
王丽琴主讲
2. 河谷线上隧道位置的选择
铁路沿河傍山而行时称之为河谷线。
“宁里勿外”原则
河谷线路沿河傍山地段,当线路以隧道通过时,线路宜 靠山侧内移,避免隧道覆盖层过薄、河流冲刷和不良地质对 其稳定性的影响。
40
王丽琴主讲
当地层结构面倾向山一侧时,地层比较稳定,覆盖厚度 可以酌减。当地层结构面倾向河流一侧时,覆盖厚度宜予加 大。
王丽琴主讲
第一章 隧道勘测及隧道 位置的选择 王丽琴
西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
岩土工程研究所
1
王丽琴主讲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隧道勘测及隧道位置的选择
隧道勘测 隧道位置的选择 隧道方案的比较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本章作 业
2
王丽琴主讲
第一节
隧道勘测
一、隧道勘测的一般规定
二、调查测绘
三、隧道勘测的两个阶段
不良地质的影响
对于容易发生塌方、掉石、泥石流、滑坡等病害地段, 修建隧道可大大改善运营条件,保证行车安全,节省养护维 修费用。
1. 滑坡地区
应尽量使隧道洞身埋藏
在滑床(可能的滑动面)以下一
定厚度的稳固地层中。
25
王丽琴主讲
当一条线路有可能是从滑坡地段上通过时,可把线路 往里挪动一些,用隧道通过。
26
◆ 垭口两侧沟谷引线工程大小、展线难易情况、线路顺
直与否,也是方案综合比选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成昆线沙木拉打隧道的比选
成昆线从大渡河水系的牛日河进入安宁河水系的孙水河,需穿越小凉 山分水岭,该岭与两侧高差约900余米,线路需克服越岭的巨大高差,越岭 地段计有沙木拉打、瓦吉木、小相岭、阳糯雪山四个垭口。
王丽琴主讲
隧道方案和跨河建桥方案的选择: 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分清主次、择优选用
47
王丽琴主讲
三、双线单隧道和单线双隧道的比较
1. 双线单隧道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大,需更为有力的支护结构; ②隧道施工时,因压力大,临时 支护困难,发生坍方事故的威 胁较大; ③一次工程投资大于两座单线隧 道先后修建的初期投资; ④断面积大,不能充分利用列车 活塞风。
线路方案
沙木拉打 瓦 吉 木 小 相 岭 阳糯雪山
隧道长(km)
6.4 14.5 19.5 25.8
高程(m)
2188~2243 1950~2077 1782~1815 1760~1800
线路长(km)
141.5 109.3 109.3 83.5
35
王丽琴主讲
越西至泸沽段越岭隧道方案示意
36
王丽琴主讲
隧道勘测应详细调查隧道所在地区的自然、人文活动和社会环境状 况,评价隧道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4
王丽琴主讲
二、调查测绘 主要内容: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
• 自然概况:地形地貌特征 • 工程地质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特征 • 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特征、分布等 • 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 • 地震基本烈度等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1. 水平或缓倾角岩层
当隧道通过坚硬的厚层岩 层时,较为稳定。若通过很 薄的岩层,则施工时顶部易 产生掉块现象,此时,以不 透水的坚硬岩层作顶板为最 好。
20
王丽琴主讲
单斜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2. 陡倾角岩层 陡倾角岩层一般有偏压和不均匀压力存在,当有软弱夹 层伴以有害节理切割时,易产生坍方和顺层滑动;在此情 况下,如以明洞通过时应慎重对待。
33
王丽琴主讲
隧道平面位置的选择
垭口的选择
一般的情况,常常有若干个垭 口可以通过。此时,就要分析比较, 选定最为理想的垭口。 要求:靠近两端航空直线方向, 垭口两侧有较好的展线条件
34
王丽琴主讲
(1) 考虑重点
◆ 垭口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好坏和隧道的长短。因为二
者关系到施工的难易、工期的长短和运营的安全等问题。
6
王丽琴主讲
三、隧道勘测的两个阶段
设计阶段地质调查
方法:测绘、弹性波探测、遥感、钻孔、试验坑道等
施工阶段地质调查
方法:工作面观察、超前钻孔、导坑、试验坑道、物探等
目的:核定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等。及时预测和解决施 工中遇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问题,为验证、修改 设计提供依据。
7
王丽琴主讲
工程评价及处理措施
落石地带的隧道
王丽琴主讲
3. 泥石流
应避免把隧道放在冲积扇范围以内,以免堵塞隧道 洞口,或建明洞,使泥石流在明洞顶通过。
28
4. 溶洞地区 当不可避免时,应选择在较狭窄地段,以垂直或大角度穿
过,使通过岩溶地段为最短。
5. 瓦斯地区
隧道开挖时,有害气体逸出;轻则致人窒息,重则引起爆炸,危害甚
大。选择隧道位置时,最好能避开。不得已时,应做好通风稀释的措施。
48
①所需的位置宽度小于两座单线 ①断面跨度大,所受围岩压力也
隧道的位置宽度,选线时易于
安排布置; ②开挖面积小于两座单线隧道的
开挖总面积,工程量小,施工
相互干扰也少; ③净空较大,坑道宽敞,有利于
使用大型机械施工;
④通风条件好,维修养护方便。
王丽琴主讲
2.单线双隧道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①断面小、压力小,坑道的稳定 ①两座单线隧道须横向相隔一定 性好,易施工,支护简单、安 的安全距离,以避免施工第二 全; 线隧道时,对第一线隧道有影 ②对于近期尚不准备修第二线的 响; 新建隧道来说,可以先修第一 线的单线隧道,预留第二线, ②两座单线隧道施工时总会相互 待需要时才修。如此则初期一 干扰,尤其是在修第二线隧道 次投资较少; 时。故增加了施工的困难。 ③若第一线隧道施工时采用了平 行导坑,则平导即可作为第二 线隧道的前进导坑。
3
王丽琴主讲
一、隧道勘测的一般规定
制定勘测计划
勘测计划包括对既有资料的收集和调查、地质勘察、环境调查、施工 条件调查、调查采取的方法等内容。在勘测过程中,当发现实际地质情况 和预计的情况不符时,应及时修改勘测计划。
勘测资料应完备:齐全、准确,满足设计要求 勘测分两个阶段:设计阶段勘测和施工阶段勘测 评价隧道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1
软弱结构面地带隧道位置的选择
王丽琴主讲
3. 直立岩层
隧道通过直立岩层时,
中线宜垂直于岩层的走向穿
过,否则在隧道开挖过程中, 易产生坍塌,甚至会导致大
的坍力,致使地面形成“天
窗”
22
王丽琴主讲
褶皱构造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褶皱构造隧道位置的选择
23
王丽琴主讲
断裂构造、接触带与隧道位置的选择
24
王丽琴主讲
王丽琴主讲
一、按地形及地质条件进行选择
按地形条件进行选择
高程障碍
平面障碍
按地质条件进行选择
单斜构造 褶皱构造 断裂构造、接触带 不良地质的影响 不良水文地质的影响
13
王丽琴主讲
高程障碍
1. 绕行方案
2. 深堑方案 3. 隧道方案
14
王丽琴主讲
在线路翻越山岭地段,通过修建隧道可减少展线长度, 使线路平直。这是山岭交通隧道的最大功能。在设计上一 般把这种隧道称为越岭隧道。
隧道立面位置的选择
选择高程
分水岭的山体,一般上陡下缓。
高:短、凑高程、远期运营不利;
低:长、技术条件较好,工程规模要大一些。
拟定合理的越岭高程是线路选择中最重要的环节
37
王丽琴主讲
例:川黔线上的凉风垭隧道即为较为典型的例子。为穿越
娄山山脉分水岭的越岭隧道,根据地形特点,选择了三个主要
方案进行比较: 马鞍山方案:越岭隧道长2810米,位置较高,线路需克服 较大高差。 雷神坡方案:越岭隧道长3490米,位置较马鞍山方案较低, 线路状况大为改善,但该处为一大断层,地质条件不利; 凉风垭方案(采用方案):在雷神坡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 压低越岭位置的较好方案。越岭隧道长4270米,拔起高度小、
2. 安全性比较
在比较隧道方案与明堑方案时,忽略了安全条件,就会造成错误。例
如,为了避免修建工程较难的隧道,有意识地将线路向靠河一侧移动,把 本该用隧道穿过的地方,硬以明堑通过。由于明堑劈坡太深开挖后,边坡
不稳,施工时坠石掉块,运营后滑坡坍方,给长期的运营带来安全上的威
胁和防护上的困难。
43
王丽琴主讲
30
王丽琴主讲
二、按线路类别进行选择
1. 越岭线上隧道位置的选择 2. 河谷线上隧道位置的选择
31
王丽琴主讲
二、按线路类别进行选择
1. 越岭线上隧道位置的选择
越岭线——铁路线路从一个水系过渡到另一个水系时, 必须跨越分水岭,该段线路称之为越岭线。
垭口 —— 当线路必须跨越分水岭时,分水岭的山脊线 上的高程较低处。
10
王丽琴主讲
在隧道位置选择时,首先应:
◆查清: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不同地形特点
◆结合:线路技术标准 通车期限 工程造价 施工及运营条件 节省土地等因素
进行全面的政治、经济、技术的综合比较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