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位置的选择42页PPT

合集下载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隧道路线设计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隧道路线设计
◆具体方法可参见铁路选线知识相关内容。
25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小结
思考题: 1.隧道工程勘察的基本内容;地质调查后应提供的主要资料 2.越岭隧道选择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3.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总原则与目的 4.隧道纵坡的型式、适用条件、限制坡度
26
5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6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2.洞口应尽可能设在线路与地形等高线正交处 线路与等高线斜交
无法避免时: ◆可采用斜交洞门,
但围岩类别应不小于Ⅲ 级。且斜交角度一般不 小于45
◆接长明洞 ◆采用台阶式洞门
7
1.3.2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24
1.4.2 隧道线路纵断面设计
5.坡段连接
◆为了行车平顺,两个相邻坡段坡度的代数差值不宜太大。 从安全的观点出发,坡段间的代数差值△ip不应大于重车方向 的限坡值 ,否则就应在两个坡段之间插入一段缓和坡段。
◆当相邻坡度差大于一定限值时,设置缓和坡段已不解决问 题,而应在变坡点处设置竖曲线,还要注意竖曲线不应与缓和 曲线重叠。这些规定与洞外明线的要求是一样的。
《隧 道 工 程》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第2 讲
中南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系
1
第 1 章 隧道工程勘测设计
1.1 隧道工程勘察 1.2 隧道位置选择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4 隧道线路设计
2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本节主要内容:
➢洞口位置选定的重要性
➢洞口位置选定的原则和要求
3
1.3 隧道洞口位置的选定
18
1.4.1 隧道线路平面设计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及识读—隧道纵断面设计(隧道施工课件)

隧道线路及断面设计及识读—隧道纵断面设计(隧道施工课件)
1.要求与铁路隧道大同小异 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考虑隧道特点
2.两个关系:曲线半径与视距的关系 超高与隧道断面关系
明暗变化 3.半径不宜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曲线半径,并符合视距要求
4.根据停车视距换算不加宽的最小曲线半径。
5.洞口应采用大半径曲线的引线与隧道衔接。
进隧道由明到暗
6.设置曲线有利于司机的“亮适应”。
出隧道由暗到明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主要内容
1隧道平面设计
曲线上隧道缺点
曲线隧道设计要点
公路隧道平面线形设计要点
2隧道纵断面设计
坡道形式 坡度大小 坡段长度 坡段间的衔接
设计要素
公路隧道纵断面线形
公路隧道引线的平、纵断面线形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 -2隧道纵断面设计
一、纵断面设计要素
1.坡道形式 两种:人字坡和单面坡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 -2隧道纵断面设计
二、公路隧道纵断面线形
坡度以不妨碍排水的缓坡为宜 变坡点设足够的竖曲线 一般纵坡:
2%以下 ,大于3%不可取,规范:一般取3%。 在施工时需要设置不小于0.3%的纵坡(排水)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 -2隧道纵断面设计
三、公路隧道引线的平、纵断面线形
应当保证有足够的视距和行车安全,尤其在进口一侧,需要在
(3)明线曲线Βιβλιοθήκη 量坡度i允= i限- i曲
?克服曲线阻力
i允-设计中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 i限-按照线路等级规定的限制最大坡度 i曲-曲线阻力折算的坡度折减量
(4)隧道内坡度折减(>400m)
i允=m i限- i曲
(1)湿度大,轮轨粘着系数低 (2)隧道内空气阻力增大
隧道平纵断面设计 - -2隧道纵断面设计

1[1].2道路隧道定位及洞口位置选择

1[1].2道路隧道定位及洞口位置选择
(2)紧急停车带的长度、宽度和设置间距 宽度,包含右侧向宽度应取3.5m; 长度应取40m,其中有效长度不得小于30m; 设置间距:不宜大于750m
净空断面
净空断面
2.7 紧急停车带 (3)设置紧急停车带的隧道
长、特长隧道应在行车方向的右侧设置紧急 停车带。双向行车隧道,其紧急停车带应双侧交 错设置。 不设检修道、人行道的隧道,可不设紧急停 车带,但应按500m间距交错设置行人避车洞。
3、排水:不应设置平坡,施工和竣工后考虑,最 小坡度不宜小于0.2% ,一般为0.3%,高寒地区 4、施工作业安全及工程费用
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竖曲线长度(坡度变更处)
引线
1、隧道洞外引线应与隧道线形相协调,并符合以 下规定: (1)隧道洞口内外各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范围内 的平面线形应一致。
(2)隧道洞口内外各3s设计速度行程长度范围的 纵面线形应一致,有条件时宜取5s设计速度行程
净空断面
2、公路建筑限界:建筑物不得侵入的一种限界。 包括车道、路肩、路缘带、人行道等的宽度;以 及车道、人行道的净高。 隧道建筑限界由车道宽度、侧向宽度、余宽、检 修道或人行道组成。
净空断面
净空断面
2.1 建筑限界高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 路取5.0m;三、四级公路取4.5m 2.2 隧道路面横坡,当隧道为单向交通时,应取单 面坡;当隧道为双向交通时,可取双面坡,一般 可取1.5~2.0%。当路面采用单面坡时,建筑限界 底线与路面重合;当采用双面坡时,建筑限界底 边线应水平置于路面最高处。 2.3 单车道四级公路的隧道应按双车道四级公路标 准修建。
平面线形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原则:采用直线,避免曲线。若必须设置曲线, 其半径不应小于不设超高的平面曲线半径,并符 合视距要求。 3、曲线隧道的缺点:

隧道选址勘测

隧道选址勘测

隧道选址勘测一、隧道选址原则合理选择隧道位置,可以缩短线路长度,使线路平缓顺直、病害少、维修简单,减少通行时间,减少道路修建对自然植被的破坏。

隧道位置选择与线路选择是相关的。

一般情况下,隧道位置是由线路位置大体决定的,线路方案一旦确定,隧道位置只能进行很小幅度的调整。

但是,如果隧道很长,工程规模很大,或者工程地质条件很复杂,属于本区段的重点控制工程,就得根据隧道的最优位置,调整线路。

隧道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①隧道应选择在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单一、岩体完整等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段,以隧道轴线垂直于岩层走向最为有利。

②隧道应避开断层破碎带,当必须穿过时,宜与之垂直或以大角度穿过。

③隧道应避开岩溶强烈发育区、地下水富集区、有害气体及放射性地层、地层松软地带。

④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堆积层厚等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傍山隧道,宜向山脊线内移,加长隧道,避免短隧道群。

⑤隧道洞口应选择在山坡稳定、覆盖层薄、无不良地质之处,宜早进洞、晚出洞。

⑥隧道顺褶曲构造轴线布置时,宜避绕褶曲轴部破碎带,选择在地质条件较好的一侧翼部通过。

⑦隧道宜避开高地应力区,不能避开时,洞轴宜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

二、隧道位置选择(一)不同地形条件下隧道位置选择1.越岭隧道线路跨越高程很大的分水岭时,这段线路称为越岭线。

越岭隧道所经过的地区一般山峦起伏、地形陡峻、地质复杂,自然条件变化很大。

选择越岭隧道的位置时,应在附近较大范围内比选,全面调查各个垭口,弄清其高程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并查清垭口两侧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情况,然后选择最合适的垭口作为隧道穿越的位置,并最终确定隧道的位置和高程。

因此,选择越岭隧道的位置,主要就是选择垭口和确定隧道高程。

(1)垭口选择。

确定线路时,常常有若干个垭口可以通过,此时就要分析比较,选定最为理想的垭口。

从平面上考虑,越靠近连接控制点的航空直线的线路,距离越短,但由于垭口两侧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往往无法做到。

隧道设计的基本原则PPT课件

隧道设计的基本原则PPT课件
隧道设计的基本原则
中国工程院院士
1、洞门前不设路堑,必 须早进晚出,不破坏山体 环境。
2、全隧道不设变形缝,特 殊地段设置诱导缝,8级地 震区在洞口段40~50 m 处设减震缝。
3、必须重视岩溶地区
的综合地质超前预报,
长短结合以短为主,预 报范围前方≥30m,隧 道周边外1倍洞径做为 工序列入。
18、要实事求是,确定 合理工期,合理造价。
19、要建立循环经济的理念, 要有系统地下工程的理念, 要有方便运营维修的理念, 要有保护环境的理念。
20、隧道顶部允许塌方 空洞存在,拱顶上方要 有2m土厚保护。
21、客运专线从隧道运营 安全出发,压力波和真空度 的存在不宜设一个大洞,而 应分洞运行。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0、取消中部排水沟。
11、反对长隧短打。提倡设 置平行导坑,可提高正洞2 倍速度,斜井是正洞的0.5 倍速度,坚井是0.1~0.3倍 的正洞速度。
12、正台阶施工不允许分
长、中、微台阶,台阶长度 为一倍洞径,第支护结构施工必须 是一次支护从上向下施作, 二次 模筑衬砌必须从下 向上施作。
6、一次支护由钢筋网、 钢拱架、喷混凝土组成, 钢拱架接头联结处设索脚 锚管(灌浆)。
7、取消系统锚杆。
8、软弱地层必须采用潮 喷混凝土,不提倡湿喷混 凝土。
9、必须采用复合式衬砌 结构型式,一次支护和二 次模筑衬砌之间必须设防 水隔离层,采用无钉铺设 防水板,无纺布后部必须 设置系统排水盲管。
14、隧道宜近不宜联, 可采用小间距隧道,反 对双联拱、多连拱隧道。

隧道工程中隧道选线设计

隧道工程中隧道选线设计
• 隧道建筑限界需加宽,增加开挖和衬砌的工程量; • 空气阻力加大,使洞内通风条件恶化; • 钢轨磨耗严重,增加线路维修工作量; • 支护和衬砌技术上较为复杂。
三 隧道平、纵断面线形设计
(1)铁路隧道平面线形设计
• 隧道内的线路最好采用直线。 • 应尽可能采用短轴线,或是半径较大的曲线。 • 在曲线两端应设缓和曲线,最好不使洞口恰恰落在缓和曲线
分离式隧道 连拱隧道
一 隧道位置的选择 1.1 隧道位置选择的概述
隧道具体位置的选择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 形地貌条件、工程难易程度、投资的数额、工期要求,以及现有的 施工技术水平与今后的运营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 隧道位置的选择
隧道选址的基本原则:
• 必须与总体设计相协调适应; • 隧道位置应选择在稳定的地层中; • 越岭隧道应进行较大范围的方案选择,选择在地质条件
沿河傍山地面线路靠里做隧道或增长隧道, 减少桥梁、路基工程,能减少或避免许多 弊病。
以中长隧道或长隧道代替隧道群或桥隧群, 工程集中单一,施工管理方便,并有利于 运营安全。
沿河傍山修建中长隧道或长隧道,易于设 置辅助坑道(如横洞),增加工作面。
一 隧道位置的选择
1.4 地质构造的影响
• 单斜构造: 尽可能避开软弱结构面,隧道不能与软弱结构面平行,应 正交或成一定角度。
一 隧道位置的选择
(2)选定高程 •隧道标高越高,隧道越短, 施工期越短,两端展线长度增 加,运营条件差; •隧道标高低,隧道加长,施 工期长,运营条件好; •选择越岭隧道标高时,综合 考虑施工、运营等多因素比较 确定最优隧道标高。
一 隧道位置的选择
示例:穿越中国大凉山西部支脉小相岭的单线铁路隧道。成昆铁路全线最高点 车站之间,1966年完工

隧道结构设计隧道工程结构构造设计课件(ppt 43页)

隧道结构设计隧道工程结构构造设计课件(ppt 43页)

柱式拱形明洞门路堑式
翼墙式拱形明洞门路堑式
台阶式拱形明洞门(半路堑式)
台阶式拱形明洞门(偏压式)
2、棚式明洞
当山坡坍方,落石数量较少,山体侧压力不大,或因受地 质、地形条件的限制,难以修建拱形明洞时,可采用棚式明洞
棚式明洞的类型主要取决于外侧边墙的结构形式。通常有 墙式、刚架式,柱式和悬臂式(不修建外墙时)等 ※ 墙式棚洞(墙式棚式明洞)
大拱脚薄边墙衬砌
曲墙式衬砌
3、曲墙式衬砌 ※ 适用范围 ※ 作用 ① 地质条件较差,为抵御底鼓压力,配以仰拱使
衬砌形成环状封闭结构;
② 基础地基较好,可采用无仰拱的曲墙式衬砌。
4、喷混凝土衬砌、喷锚衬砌及复合式衬砌
① 要求用光面爆破开挖,使洞室周边平顺光滑, 成型准确,减少超欠挖。适当的时间喷混凝土,即 为喷混凝土衬砌;
环框式洞门
3、隧道洞门构造
⑴ 洞门仰坡坡脚至洞门墙背后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5m,水 沟沟底与衬砌拱顶外缘的高度不应小于1.0 m,洞门墙顶应高 出仰坡脚0.5m以上。
⑵ 洞门墙基基底埋入土质地基的深度不应小于1.0m,嵌入 岩石地基的深度不应小于0.5m ,墙基底埋设的深度应大于墙 边各种沟、槽基础底埋设的深度;
路堑对称型明洞
路堑偏压型明洞
※ 路堑偏压型
适用于两侧山坡高差较大的路堑,高侧边坡有坍塌,落石 或泥石流;低侧边坡明洞墙顶以下部分为挖方,且能满足外侧 边墙嵌入基岩要求的地段
※ 半路堑偏压型
适用于半路堑靠山侧边坡较高,有坍塌、落石或泥石流等 不良地质现象,而外侧地面较为宽敞和稳定,上部填土坡面线 能与地面相交以平衡山侧压力的地段
③ 增加底部和墙部的支护抵抗力,防止内挤而产生剪切破坏。

隧道工程图文讲解ppt课件

隧道工程图文讲解ppt课件
※ 采用就地整体模注现浇砼,适用较广,截面可以是等截面或 是变截面。
.
※ IV级以上围岩,地基松软,往往侧压力较大,故宜采用 曲墙带仰拱的衬砌。
设置 作用 仰拱
使结构及时封闭,提高整体承载力和侧墙抵抗侧 压力的能力
抵御结构下沉变形,调整围岩和衬砌的应力状态
※ 严寒地区隧道,不管围岩等级如何,只要有地下水存在, 衬砌型式仍应采用曲墙式衬砌,并在施工中根据情况设置伸 缩缝
① 当初支产生形变及形变压力时,隔离层允许其有少量的变形, 可降低形变压力;
② 当初支支护力不够时,可将少量形变压力均匀的传布到二衬 上,依靠二衬制止其继续变形,且不使初衬出现裂缝时,二衬 也出现裂缝。
.
③ 具有防水效果,且可减少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收缩裂缝。
※ 预留初期支护变形量:在确定开挖尺寸时,应预留必要的初 期支护变形量以保证初期支护稳定后,二次衬砌的必要厚度
.
4.3 明洞
当隧道埋深较浅,上覆岩(土)体较薄,难采用暗挖法时,则 应采用明挖法来开挖隧道。用这种明挖法修筑的隧道结构,通 常称明洞。
※ 明洞具有地面、地下建筑物的双重特点:①作为地面建筑 物用以抵御边坡、仰坡的坍方、落石、滑坡、泥石流等病害; ②作为地下建筑物用于深路堑、浅埋地段不适宜暗挖隧道时而 取代隧道的作用;③用于在与公路、灌溉渠立交处,以减少建 筑物之间的干扰。 ※ 明洞的结构形式应根据地形、地质、经济、运营安全及施工 难易等条件进行选择,采用最多的是拱形明洞和棚式明洞
.
柱式拱形明洞门路堑式
翼墙式拱形明洞门路堑式
台阶式拱形明洞门(半路堑式)
台阶式拱形明洞门(偏压式)
2、棚式明洞
当山坡坍方,落石数量较少,山体侧压力不大,或因受地 质、地形条件的限制,难以修建拱形明洞时,可采用棚式明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