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概况

合集下载

咸阳介绍

咸阳介绍

“咸阳湖”工程是集防洪、生态旅游 为一体的综合治理工程。于2002年 10月开始筹建,蓄水工程于2004年 10月1日全面开工建设,5月31日主 体工程基本完工,6月30日达到蓄水 条件,7月6日正式坝蓄水,并经过 了今年的汛期考验。它西起咸通南路 以东140米、以南50米,东至咸阳二 号桥以东223米(陇海铁路桥以西550 米),全长4.7公里,有三座橡胶坝、 一道中隔墙、两个供水泵站、南北护 岸工程和大堤工程、防渗工程等,蓄 水面积1860亩,蓄水量240万立方米, 最大蓄水深度3.59米,水工部分总投 资3.38亿元。
咸阳市渭河二号大桥为西北地区最大 的单塔斜拉式大桥 。咸阳市“八五”计 划 重点工程。是主要依靠外商投资建成的 大 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1990年8月开始 进 行可行性论证,1993年3月动工兴建, 1995年11月竣工通车。大桥位于市中心 区,经东风路与人民路交叉处向南跨渭 河、 沣河与312国道相接。整个工程全长 2660 米,其中渭河大桥长800米,桥面宽25 米, 引桥长600米,桥塔高88米,
凤凰台位于仪凤西街北口,原为咸阳北城楼,
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传说秦穆公的幼 女弄玉和萧史吹萧引凤至此;另一说是其建 筑形制颇似凤凰,故名凤凰台。
乾陵
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
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 观。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 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 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 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 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 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 乾陵 “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
咸阳是陕西省第3大城市。省辖市,中国著 名古都之一。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渭河北岸, 九嵕(zōng )山之南,因在山水之阳,故名咸阳。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咸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 交通和文化中心。1952年设咸阳市。面积 10119平方千米,人口504万,是中国甲级对 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 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地热城、全 国十佳宜居城市及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2004年,又 被评为首届中国魅力城市。

陕西咸阳简介

陕西咸阳简介

陕西咸阳简介【原创版】目录1.咸阳名称的由来2.咸阳的历史变迁3.咸阳的现代发展4.咸阳的著名景点5.咸阳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概况正文一、咸阳名称的由来咸阳,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渭水穿南,九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

关于咸阳名称的由来,一种说法是:古代有“水之北为阳”,“山之南为阳”,咸阳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

咸”字意为皆”、都是”等。

另外,有人根据《史记》和秦都咸阳出土的陶文,以为商鞅在此置咸亨”、阳里”,公元前 350 年,秦孝公将两名合一,即为咸阳。

二、咸阳的历史变迁咸阳市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前 21 世纪,市境西部为有邰氏封地,东南部为有扈氏管辖地,北部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属禹贡九州之雍州。

殷商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国,市区在市境东南部。

西周时为毕国,后改岐周,为丰、镐二京近郊。

东周时封于秦,春秋时称渭阳,至战国秦孝公十二年(前 350 年),秦国都城经九次迁徙后,定都咸阳。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设郡县,在咸阳周边京畿要地置内史,统辖关中各县。

秦末项羽入关,废郡县,恢复分封制,将秦内史和上郡一部分划为雍、翟、塞 3 国,是为三秦的由来。

汉高祖初年,刘邦恢复被项羽焚毁的咸阳,取名新城。

武帝年间,因咸阳临近渭水始更名渭城。

三、咸阳的现代发展1984 年,撤销咸阳地区,咸阳市改为省辖市,高陵、周至、户县划归西安市,原宝鸡地区的武功县、杨陵区划归咸阳市,原县级咸阳市改为秦都区,咸阳市辖秦都、杨陵 2 区及武功、兴平、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 11 县。

四、咸阳的著名景点咸阳拥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其中乾陵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盛唐文化的代表性旅游区,位于乾县城北 6 公里的梁山上,是中国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仿唐长安城格局构筑,分为宫城、皇城和外城三个部分。

陕西咸阳水资源概况及其存在问题

陕西咸阳水资源概况及其存在问题

陕西咸阳水资源概况及其存在问题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南北长1 45千米,东西最宽106千米,面积1 0119平方千米。

辖秦都、渭城2个区,兴平市一市,旬邑、武功、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淳化10个县,共有21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3843个行政村,163个居委会。

人口504万人。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形,气候因地形特征,又分为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气候区:南部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北部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并且集中。

咸阳市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 重复量)为11.3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264.6 立方米, 亩均水资源量:157.5 立方米。

一、咸阳的水资源总体来说可以认为是以下特点:1.1地表水资源:咸阳市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区内有渭河及其一级支流泾河两大河流。

渭河从我市武功县大庄乡入境,流经武功、兴平、秦都、渭城,由渭城区正阳乡张旗寨出境,市内流程80.7km,在我市流域面积3519.1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4.4%。

我市渭河段年平均流量176.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54.73亿立方米。

市内大于1000 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漆水河、湋水河、清峪河等,自产径流量1.80亿立方米。

泾河从长武县马寨乡汤渠村进入我市,经长武、彬县、永寿、淳化、礼泉、泾阳于泾阳县高庄乡桃园村出境,市内流程272.3km,在我市流域面积6705.3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6%。

多年平均流量61.5 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9.11亿立方米。

市内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黑河、达溪河、三水河、泔河等,自产径流量3.99亿立方米。

我市自产地表水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总计5.79亿立方米。

1.2地下水资源,我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资源量7.52亿立方米。

其中北部2.11亿立方米,资源模数3.44 万立方米/ 平方公里.a ,1区2550万立方米,2区9553万立方米,3区9000万立方米;南部5.41亿立方米,资源模数17.69万立方米/ 平方公里.a , 4区21330万立方米,5区32772万立方米。

咸阳市简要市情数据资料13页

咸阳市简要市情数据资料13页

咸阳市简要市情及有关数据资料一、咸阳概况1、地理位置及人口:咸阳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东连陕西省会西安,西临宝鸡和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北接甘肃,南望秦岭,具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是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

全市辖1市2区10县,169个乡镇,3707个行政村,总面积10196.4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45平方公里,在建面积42平方公里(沣河新区)。

总人口489.8万,市区人口82万。

2、气候:全辖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0℃,无霜期为218天,多年平均降雪初终间日数为111天,最大积雪深度为15cm (1992年3月2日)。

最大冻土深度为30cm(1977年1月)。

日平均气温≥0℃的天数为285天,≥5℃的天数为240天,≥10℃的天数为192天,≥20℃的天数为90天,≥35℃的天数为20天。

年平均降水量为530.8mm,降水最多的年份年降水可达847.3mm(1983年)。

降水量最少的年份年降水仅为255.2mm(1977年)。

年平均风力2-3级,平均风速3米/秒。

2005年我市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295天。

3、历史:咸阳历史悠久,是与古罗马同时代的世界文明古城。

咸阳建城史长达2370多年。

战国末期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称帝建都铸鼎,使咸阳成为华夏当之无愧的第一帝都。

汉武帝刘彻的茂陵、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一代女皇武则天和她的丈夫唐高宗李治的乾陵,是绵延百里的27座金字塔般的大型帝王陵寝的亮点,也是亟待进一步开发的旅游资源。

遍地都是秦砖汉瓦的咸阳,是极为少见的人类文明的富矿区。

4、城市名牌:咸阳是2004中国魅力城市、2005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浙商最佳投资城市,2006年被评为中国地热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全国中等明星城市、首批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综合治理优秀地级市,连续11年被评为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

山西咸阳简介

山西咸阳简介

山西咸阳简介山西省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华北平原的腹地,面积达156000平方公里,是中国内陆地区的第三大省份,也是我国三大煤炭基地之一。

其下辖11个设区市、119个县级行政单位。

其中,位于其西部的咸阳市,是山西省内的一个重要城市,也被认为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城。

下面,让我们逐步来了解一下这座城市。

第一步: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咸阳市位于山西省西部,东邻长治市,南接陕西省渭南市,西毗宁夏回族自治区,北接晋中市。

全市总面积达8863平方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稍微倾斜。

市内地形以岚山为主,大部分地区地形起伏较小。

另外,该市气候温和,年降水量为560-600毫米左右,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

第二步:历史文化咸阳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文化发源地之一。

在先秦时期,咸阳曾是秦国的都城和中国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个以城址为名称的都市。

在秦朝遗址区、汉武帝陵墓、乾陵和三秦大地震遗址等地,人们可以感受到咸阳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第三步:名胜古迹咸阳市是一座被称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具有诸多的名胜古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兵马俑,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之一,被誉为世界上第八大奇迹。

此外,汉阳陵、华山、古战场遗址、乾陵等古迹也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第四步:经济发展咸阳市也是山西省内的经济重镇,其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

市内的煤炭、地下水、玻璃等资源非常丰富,同时全市一直在推动转型升级,注重发展科技产业和地产业,积极吸引外资,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总之,咸阳市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城市,在不断推动现代化的同时,它也一直在保护和传承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兼具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的城市。

介绍我的家乡咸阳

介绍我的家乡咸阳

旅游资源
汉长安城
汉长安城是西汉时期的都城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规 模最大的城市之一。这里的建筑高大壮观,街道宽阔 整齐,展现了汉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在汉长安城遗址 博物馆中,游客可以深入了解汉朝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3 美食特产
美食特产
这里有许多著名 的陕西小吃和特 产,如肉夹馍、 羊肉泡馍、凉皮

咸阳的美食特产也是 非常丰富的
03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咸阳旅游或生活, 一定会爱上这个美丽的城市
5 咸阳的未来发 展
咸阳的未来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咸阳也在不断地进步 和变化
x
近年来,咸阳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城 市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经济发展
咸阳是一个工业城市 ,拥有丰富的工业基 础和资源。近年来, 市政府加大了对新兴 产业的扶持力度,积 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 型。同时,咸阳也加 强了与周边城市的合 作,共同打造区域经 济中心
咸阳的未来发展
城市建设
咸阳的未来发展
咸阳市政府注重城市 规划和建设,不断加 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 善。在城市交通方面 ,市政府投资建设了 多条高速公路和城市 快速路,提高了城市 的交通便捷性和出行 效率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城市发展 的重要方面之一。咸 阳市政府采取了一系 列措施来保护环境和 改善空气质量。例如 ,加强了对工业企业 排放的监管和管理, 推广清洁能源和环保 技术等
娱乐的好去处
旅游资源
兵马俑
兵马俑是咸阳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 的考古发现之一。这里的兵马俑数量众多,形态各异,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通过这些兵马俑,我们可以 了解到秦朝时期的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陕西咸阳简介

陕西咸阳简介

陕西咸阳简介
摘要:
一、地理位置
二、历史文化
三、经济发展
四、旅游资源
五、总结
正文:
【地理位置】
陕西咸阳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地区,地处关中平原,东邻省会西安市,西接宝鸡市,南与汉中市相连,北与延安市相接。

地理坐标为北纬34°19"至35°4",东经106°9"至108°36"。

咸阳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便捷的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

【历史文化】
咸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

公元前350年,秦国在此建立了都城,成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的首都。

自此,咸阳成为多个朝代的都城或重要城市,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咸阳还拥有许多历史名人,如商鞅、白起、王翦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发展】
咸阳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已形成以装备制造、化工、电子、新材料等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

农业方面,咸阳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

此外,咸阳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旅游资源】
咸阳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

著名景点包括:秦始皇陵兵马俑、汉阳陵、茂陵、昭陵、乾陵等。

此外,咸阳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如咸阳市博物馆、渭河风景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总结】
陕西咸阳是一个地理位置重要、历史文化悠久、经济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

咸阳城市介绍PPT

咸阳城市介绍PPT

一 历史故事
昭陵六骏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为了纪念他曾经的战马, 在今咸阳市北郊的乾陵修建了昭陵六骏石刻。这 六匹骏马分别是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 骠、青骓和什伐赤。昭陵六骏是中国古代石刻艺 术的珍品,也是唐太宗文治武功的象征。
一 历史故事
刘邦约法三章
刘邦攻占咸阳后,为了安定民心,与关中百姓 约法三章,宣布废除秦朝苛法,仅保留三条禁 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这一举措得到 了百姓的拥护,为刘邦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 当地美食
三 当地美食
普集烧鸡
普集烧鸡是陕西咸阳久负盛名的名菜,也是 广受好评的小吃。它以形完整、匀称、饱满、 皮色新鲜、颜色酱红、油光亮泽、肉嫩离骨、 酥烂无渣、醇香可口而闻名。普集烧鸡是咸 阳地方特色美食,起源于河南人氏郭志平, 后由武功县传到西北省区。它是典型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也是当地重要的特色美食。
一 历史故事
秦始皇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焚 书坑儒的政策。据记载,秦始皇下令烧毁除秦纪 以外的所有史书,坑杀了四百多名儒生和方士。 这一事件对于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 历史上著名的文化浩劫之一。
一 历史故事
项羽入关
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楚军攻入咸阳,并在 此进行了大规模的杀戮和劫掠。项羽入关标志 着秦朝的覆灭和楚汉争霸的开始,对于古代历 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 特色景点
二 特色景点
石门山
石门山位于咸阳市境内,是一个以自然风光 为主题的景区。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壮 观的自然景观,如石门寺、石门山瀑布等。 此外,这里还有许多徒步和登山的路线,让 您可以亲身体验自然风光的壮美和神秘。
二 特色景点
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咸阳概况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

它东邻省会西安,西接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全市辖1市2区10县,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总人口516万。

咸阳风景秀丽,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

咸阳有着235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首届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及中华养生文化名城。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国家立体交通的新枢纽。

咸阳位于祖国版图的中心,是中国大地原点所在地,自古就是西部战略重镇。

今天的咸阳,称得上西北连接世界最便捷的城市。

拥有国内六大航空港之一和西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及出口产品内陆港,从这里坐飞机出发,一小时之内可达全国40多个重要城市。

毗邻亚洲在建最大的火车站,全国9条铁路、6条高速路在此纵横贯穿,正在规划建设的北京至昆明、乌鲁木齐至上海两条高速铁路唯一的交汇处也在这里,咸阳将形成到其他重要城市的陆路“一日交通圈”。

届时从咸阳坐火车到北京4个小时,上海5个小时,必将为咸阳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历史人文深远宏阔,是中华文明天然的博物馆。

咸阳身处华夏历史文化长河的发端,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秦始皇定都咸阳,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帝都”,也让咸阳成为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地方。

咸阳遍地秦砖汉瓦,境内文物景点多达4951处,五陵塬上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等28位汉唐帝王陵寝连绵百里,举世无双,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之都”。

不来陕西领略不了中国历史,不到咸阳就体验不到秦汉雄风和中华原生态文化的浸润和滋养。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始于咸阳,秦创设的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郡县制以及大一统思想,影响深远,秦开创蕴含的革新开放、创新进取、诚信有为的文化元素,是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现代产业基础坚实,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

咸阳孕育了中国的农耕文明,农业始祖后稷在此教民稼穑。

是关中粮食生产的“白菜心”,每年给国家提供200万吨以上的商品粮,尤其面粉品质优良,享誉三秦。

年产水果400多万吨,是世界上唯一符合苹果生产七项指标的最佳优生区,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全国总量10%以上的优质苹果来自咸阳,全球六分之一的浓缩果汁出自咸阳。

同时也是陕西最大无公害精细蔬菜生产基地,销售范围辐射西北。

咸阳地下水、煤炭、石灰石、地热等其他自然资源也非常丰富。

今天的咸阳,更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是西北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陕西重要的能化工业、轻纺工业基地,形成了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医药、纺织、食品、建材、航空物流、太阳能光伏等九大产业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城市未来发展的雄厚基础。

生态环境优美宜人,是自然人文交相辉映的现代宜居城。

咸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境内渭河、泾河、沣河交汇,400万亩林地郁郁葱葱,自然条件宜人,神刀、神针、神脉、神袋、以及攻克肿瘤克星的神医等“五神”全国闻名,食疗、医疗、药疗、水疗、足疗、茶疗等“六疗”特色保健项目一枝独秀,每年吸引国内外1100多万人次观光旅游。

近年来,我们致力于打造美丽、浪漫、温馨的城市家园,建设了一批秦汉主题鲜明的古典景观,整座城市溢满着浓郁的秦风古韵。

蓄渭河水而成的“咸阳湖”景观碧波荡漾,给咸阳增添了灵气,引来了人气。

5年来,咸阳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城市绿化率、人均绿地面积位居北方城市前列。

今天的咸阳,已成为中华养生文化名城、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魅力城市,越来越让每一个咸阳人感到自豪,也让每一个外来者称羡。

发展前景无限广阔,是未来西安(咸阳)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大引擎。

咸阳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令人憧憬。

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把西安(咸阳)打造成1000万市区人口的现代国际化大都市。

届时,10公里长沣河将变成清水长廊,渭河将成为我们的城中河,昔日秦都城“沣渭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的恢宏气势将重现咸阳,一个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咸阳,一个更加开放、加速崛起的咸阳,一个天蓝水绿、更具魅力的咸阳,将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咸阳简介】咸阳市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既在九竣诸山以南,又在渭水以北,山南叫阳,水北也叫阳,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一秦王朝建都之地。

南北长145千米,东西最宽106千米,面积10196平方千米。

辖兴平市一市,秦都、渭城2个区,武功、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10个县,共有21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3843个行政村,163个居委会。

人口516万人。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形,表现为三个单元:一是南部渭河、泾河平原,约占总面积1/5;二是中部台塬区,也约占总面积的1/5;三是北部高原丘陵区,约占总面积3/5。

境内大小11条土石山岭,集中在北部。

市区海拔378—421米。

东北部的石门山海拔为1885.3米,为全市最高点。

全市最低处在东南部三原县大程镇清河出境地,海拔362米。

境内山脉集中分布在中北部,主要有子午岭余脉的马栏山、石门山,中部嵯峨山、笔架山、九峻山,北仲山和五峰山自南而北依次排列。

气候:因地形特征,又分为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气候区:南部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13天;北部高原沟壑区,气候稍寒,冬春略长,年平均气温不足10℃,无霜期180天。

全境年均降水量500—600毫米,由南向北递增,50%集中在7、8、9月,常常秋雨连绵,久阴不晴。

河流:泾河从西北入境,向东南流出注入渭河。

渭河自西向东沿南界流过,形成“人”型水系。

其大大小小的河沟,像毛细血管一样,分别注入泾渭两条动脉。

矿藏:主要有煤、铁,石灰石、陶土、铁矿石、大理石等16种。

市区北部属渭北“黑腰带”的一部分,煤炭储量在100亿吨以上,为陕西第二大煤田。

中部石灰石储量40亿立方米。

经济: 有耕地41.54万公顷,是陕西主要粮、棉生产基地,全市有9个省级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和6个国家级优质商品粮基地县,人均产粮居陕西之首,每年提供商品粮5亿多公斤。

多种经营已形成以棉花,苹果、烤烟、蔬菜、笼养鸡、生猪等产品为主的15个商品基地。

尤其是“红富士” 苹果等新品种多次获国家和省优质果品奖。

大力发展礼泉短富、皇家嘎拉、美国8号等优质品种。

美国红地球葡萄已在泾阳、三原、礼泉、永寿建立了200公顷开发示范园。

境内动物以家畜家禽为主,是关中驴、秦川牛的主要产地,奶山羊发展较快,已成为陕西奶山羊基地之一。

天然次生林5万公顷,优势树种有辽东栎,山杨,白桦、油松等,林木总蓄积量为456.5万立方米。

11.5万公顷草场。

中草药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品种达626种。

野生动物资源有鸟类14目、30科、140余种。

咸阳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已形成纺织、电子、煤炭、石油化工、机械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纺织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棉纺、毛纺、化纤、印染、服装、纺织机械及纺织科研门类齐全、相互配套的完整体系,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其年产值占全省纺织业的1/3。

电子工业已成为实力较强、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全国最大的彩管厂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等13家大中型电子企业集中于市区西郊,其年产值占全省电子工业的近一半。

秦都已被人们誉为“纺织电子城”。

咸阳市已成为陕西最大的果品生产加工基地,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电子工业基地、能源化工基地,医药保健基地、纺织工业基地。

交通: 陇海铁路贯通东西,咸(阳)铜(川)、西(安)韩(城)铁路与陇海线在此交汇;西(安)兰(州)、211国道、咸(阳)宋(家川)、西(安)宝(鸡)、西(安)铜(川)等公路干线四通八达,县县、乡乡实现了油路化。

已建成的西安至天水、西安至铜川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

几千年的“咸阳古渡”已被横跨渭河的铁路和公路大桥代替。

国内第四大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有国际、国内航线80多条。

名胜古迹: 全市文物景点5000多处,国家级文物12处,省级73处。

乾陵举世闻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夫妇皇帝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

昭陵(唐太宗墓)、茂陵(汉武帝墓)、阳陵(汉景帝墓)等27座帝王陵墓和256座陪葬墓,形成绵延百里、蔚为壮观的帝王陵墓群。

还有郑国渠渠首遗址、彬县大佛寺、唐昭仁寺大殿、杨贵妃墓等。

咸阳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地理位置】咸阳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位于东经107°38′至109°10′,北纬34°11′至35°32′之间,南与西安市隔水相望,北与甘肃相连,东与渭南、铜川市毗邻,西与宝鸡市接壤。

全市总面积10213平方公里,总人口500万,辖2区1市10县,169个乡镇3736个行政村。

咸阳自古素有交通要冲之称。

古时,咸阳北有关中通往河西走廊的泾河谷地;南扼渭水漕挽天下;西通陇西;东处泾渭交汇地带。

左扶崤函,右控陇蜀,战时兵家必争。

渭水于此折向东北,构成关中东西大道的分界线,自古中原和长安来往于川、甘、青、宁、新各地者,均由此处渡渭,咸阳成为西出阳关,北上萧关,东至长安,直抵中原的交通枢纽。

尔后,陇海、咸铜、西韩铁路在此接轨,公路网织,四通八达,咸阳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航空港之一,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民航相互交融的大交通格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把发展交通事业作为富民兴市和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的战略措施来抓,全力实施交通跨越式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市交通事业取得辉煌成就。

1、公路:截止2008年底,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4683.933公里,公路密度为45.87公里/百平方公里,按养管单位分:省高速集团、交建集团养管公路里程301.22公里(不包括绕城高速),咸阳公路管理局养管的国省道里程为859.111公里;市地道处养管的农村公路3523.602公里。

全市拥有农村公路3386.929公里,其中县道1590.999公里,乡道1662.57公里,专用公路133.36公里。

按技术等级分:一级路173.115公里,二级路520.828公里,三级路1738.582公里,四级路1968.003公里,等外路86.91公里(等外路全部为专用公路)。

目前,176个乡镇3685个行政村,现有村级公路总里程11869公里(含生产路)。

现已实现油路化(水泥化)的村级公路共6700公里,通3289个行政村,238个行政村实现砂石化。

2、铁路:咸阳车务段管辖陇海线、咸铜和西户支线共计163公里上的20个车站,2002年,完成货物发送量281.76万吨,旅客发送量163万人次,运输总收入26658.5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5.5%,创车务段历史最好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