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检查Part Design Checklist VEM-PR-QR-004-F
品质设计验证项目

1:根据《边框外观检测规范》内各项缺陷的规格来判断来料 2:对部件进行相对应的各项测试。 3:用拼装治具来检测边框机构匹配断差与间隙 4:边框变形度
尺寸检验
1:ODM提供全尺寸报告 2:ODM提供重要尺寸报告
相关测试检验
1:硬度测试 2:盐雾测试 3:附着力测试 等等。。
品质设计验证
June 2016
1
品质设计验证
设计验证理念:
通过各项数据来验证工厂各个阶段与设计师提供的各项规格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分析原因(1:工厂制程问题 2:设计数据问题)
Key parts:
1: 边框 2: 底座 3: 背板 4: 后壳 5: 保丽龙 6: 纸箱/PE袋 7:整机结构匹配
2
微鲸 单部件设计验证
需提供报告
1:入料检验报告 2:CPK数据统计报告 1:入料检验报告 2:CPK数据统计报告 1:入料检验报告 2:CPK数据统计报告 1:入料检验报告 2:CPK数据统计报告 检测数据报告 检测数据报告 标签磨损试验报告
4
后壳各类档板、支架及装饰盖板 将装好的整机用塞规测量间隙 (AV支架、开关、键控等)
6
PE袋/纸箱
3
微鲸整机设计验证
Item
1 2 3
检测项目
前框与panel gap 前框铝合金拼接缝 背板与前框&后壳与背板ga
检验项目 测试条件
将装好的整机用塞规测量间隙 将装好的整机用塞规测量间隙 将装好的整机用塞规测量间隙
测试标准
根据各机种设计规格判定 根据各机种设计规格判定 根据各机种设计规格判定
机构件干涉检查
包材匹配性检查
包材匹配性检查 1:将TC-3测试头套在测试器的测试头上。 2:把压力测试头放在被测试的边缘上后,立即使用 0.68KG的力沿着被测试边缘移动2英寸,然后再返回到 起点,总共移动的距离为4英寸。 测试完后,检查测试头,如果测试头上最外两层(模拟 皮肤)有被划开,则表明该测试边缘为锐利边缘。 模式1:施加1倍整机重量的力在样品前后/顶部60秒; 模式2:施加2倍整机生产的力在样品前后/顶部60秒
产品设计和开发检查表

说明:判定栏×n:表示不符合项,n 表示不合格报告序号。 审核员/日期:
内审检查表
JT/QR7.3a 受审部门:生产部
共4页第3页
审核条款 序号
检查内容及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判定
7.3.3 1 了解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情况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文件有:
设计和
设计和开输出了那些文件,是 1.产品图样
开发输
否包含:
相关的职能代表
员,设计人员
说明:判定栏×n:表示不符合项,n 表示不合格报告序号。 审核员/日期:
内审检查表
ZH/QR7.3a 受审部门:生产部
共4页第4页
审核条款 序号
检查内容及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判定
7.3.5 1 设计和开发过程是否按策划 1.进行了验证,是在设计和开发输出时进行
设计和
的要求进行验证,是否在设计
4.2.4 1 质量纪 录
了解产品质量记录的控制方 1.在项目完成是统一归档,按质量记录管理程序
法?
进行管理
6.2.2 1 能力的 确认
对设计和开发小组成员的能 1.按设计人员评价条例的要求对设计人员的能
力是否进行过评定
力进行了评定。计算机能力,学历,工作经验等
8.2.3 1. 设计和开发过程是否进行监 1.按策划的进度要求进行检查
开发验
和开发输出时进行
证
2 验证的目的是什么?
1.验证的目的是:设计输出是否满足输入的要
求。
3 采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
1.性能测试
2.产品对比
4 索取验证记录查看:
1.能出示完整的验证记录
① 设计和开发输出是否满足 2.记录是完善的,符合
产品结构设计等方面的checklist

模具的checklist表:产品名称模具编号材料收缩率序号内容自检确认1 与客户交流清楚外观面位置及外观要求如镜面,皮纹,亚光等。
2 清楚产品的安装方向,产品的出模方向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产品在出模方向无不合理结构。
4 壁厚合理,壁厚均匀,没有过薄,过厚及壁厚突变。
5 圆角齐全,所有外观面倒圆角(特殊要求除外),所有非外观面倒圆角,非外观面圆角足够大。
且圆角处壁厚均匀,无漏掉的圆角。
6 脱模斜度齐全,正确,无放反的情况,脱模斜度足够大,已用DRAFT CHECK命令进行检查。
7 透明件,皮纹处理的外观面,插穿面脱模斜度足够大,满足标准。
8 透明件已考虑外观效果,可见结构,并与客户进行交流。
9 需贴膜的件已经考虑到膜在实际安装方向的定位,10 电镀件装配考虑到镀层厚度和装配间隙,11 一面用插接,一面用卡爪的结构已考虑到装配过程中是否有与外观干涉,是否有造成外观面破坏的情况,卡爪是否易断12 加强筋高度,宽度,脱模斜度结构及工艺均合理。
13 外观件检查产品结构如壁厚,加强筋(尤其是横在制品侧壁的筋考虑与侧壁的防缩)、螺钉柱等不会引起缩水,已采取防缩措施。
14 产品变形,收缩等注塑缺陷轻微,且已与客户协商,得到客户的书面认可。
15 需出斜顶,滑块,抽芯的结构活动距离及空间足够,结构能否简化。
16 产品无引起模具壁薄,尖角等不合理结构。
17 带嵌件的产品考虑嵌件在模具中的牢固固定,内桶底的嵌件要求将嵌件和包嵌件的胶位合并到一起作为模具嵌件。
18 与客户交流清楚分型面的位置,外观面滑块,抽芯允许的夹线位置。
19 备份产品已检查所有修模报告及更改记录并进行了更改,重要装配尺寸进行了样件的实际测绘验证。
笔记本的CHECKLISTDesign Check List By Sub-Assy.1. U-Case1-1 上下蓋嵌合部份1-1-1 上下蓋PL是否Match1-1-2 Lip 是否完成,是否符合外觀要求(修飾溝)1-1-3 側壁之TAPER / 與下蓋是否配合 / 考慮到開模1-1-4 上下蓋之配合卡勾共幾處,是否位置 match1-1-5 卡勾嵌合深度多少1-1-6 卡勾兩側有無夾持Rib,拆拔時是否易斷裂1-1-7 卡勾是否造成側壁縮水(如果太厚)1-1-8 公模內面形狀(如各處高度).1-1-10 PL切口處是否有刀口產生 ( 全週 Check )1-2 BOSS1-2-1 上下蓋 BOSS 孔位是否相合1-2-2 BOSS 尺寸是否標準化,內緣有沒有倒角1-2-3 BOSS 根部肉厚,是否造成母模縮水1-2-4 BOSS Z軸高度是否正確1-2-5 BOSS 是否足以支持上下蓋結合強度1-2-6 若要電鍍 / 噴導電漆,BOSS前緣要做R角1-2-7 是否有Rib支撐薄弱處.1-3 K/B 配合1-3-1 K/B配合尺寸正確,兩測Rib是否有足夠干涉取卡住.1-3-2 K/B與上蓋週圍GAP較K/B之上限值,每邊再大0.1以上1-3-3 K/B之拆拔方式,cable是否容易插入,角度與深度如何.1-3-4 K/B下方是否有支撐,有無某處特別軟造成浮動.1-3-5 K/B各角落的夾持力為何,是不是易因變形翹起,是否高與鍵盤兩側,是否麼擦到LCD.1-3-6 按各鍵依typing之標準位置,手指是不是會被上蓋磨到1-3-7 K/B是否用做EMI Shielding,若是,與上蓋有多少部份作EMI CONTACT OVERLAPING1-3-8 上述OVERLAPING是否接觸良好,有無需要加貼GASKET,若需要,OVERLAPING需預留高度GAPLCD monitor 結機設計check listCheck Item No. Item & Description1 線材 1. 各線材固定能否確實,是否會造成組裝上的擠壓.2. 附件和配屬的線材固定是否確實,恰當.3. 各貼布使用是否恰當,有無浪費或浮用之餘.4. 線材是否有交錯糾纏之狀況.5. 線材是否有過長的狀況.6. 線材是否有裸露狀況.7. 有cord 線材是否固定確實,有無懸空狀況產生.8. Inverter 線材是否有過長現象,若有過長須注意理線固定方式,不可直接塞入鐵具內.9. AC Line 牽拉是否過長,疑有信號干擾及損線(割傷)狀況.11.AC 線材是否有懸空狀況.12. 線扣是否有固定、或鬆脫狀況.13. Inverter 排線彎曲超過 90 度,恐有折斷之疑慮.2 Connector 1. Connectors Housing 是否固定確實,插拔有無晃動情況.2. Connections Housing 座是否均適當位置,有無造成插拔及各項作業之困難.3. Connectors 座有無因機構設計,導致作業之不便.4. 各接頭孔位是否對正.6. 按鍵是否卡鍵.7. Connector 是否為同一廠商? 如非同一maker會有信賴性風險.8. Panel Connector 端與 LVDS 是否為同一廠商? 如非同一maker會有信賴性風險.3 Power / Inverter Board 1. Power / Inverter Board 固定是否確實、位置是否恰當、有無搖晃狀況,恐造成螺絲鬆脫且產生異音.2. 接地線位置是否有明確標示.3. Power / Inverter Board 與基板距離鎖附孔之距離是否符合安規 ( 安規規定距離5mm ).4.AC 線材是否與其他接線重疊.5. 加隔離罩後是否通風流暢?6 .AC Inlet 未固定於 Main Shielding 上面, 插拔次數過多會造成不良之應力.1.有無螺絲鬆脫狀況2.鎖附螺絲超過PCBA 範圍3.機枱前後搖晃狀況是否符合安規要求4.機檯設計左右是否對稱,不對稱原因為何,是否為原始設計或客戶要求5. Shield 、鐵具部份建議切R角6. 邊飾板是否修銳角,有無刮人狀況產生7. 結構鎖附是否密合,有無斷差產生8. 基座底部加裝墊片,是否平整,前後左右是否均呈水平狀態9.各固定插梢、線材固定樁是否大小尺寸適合,固定確實10. 各螺絲鎖附是否確實,有無設計失當或異常11 .底座是否有無警告標語,控制上下易夾手12. 機殼開孔進風口與出風口面積是否呈對稱性13. 機構開孔是否被 EMI 對策或其他零件阻檔造成空氣流通不良14. Speaker 有無固定,易造成共振15. 前框與後殼間 Gap 是否過大16. 螺絲孔未鎖附螺絲5 PCBA 1. 各項原件是否確實焊接,有無假焊或接反狀況2. PCBA 鎖孔周圍有無 SMD. 0603. 0402 原件插附3. 鎖孔位置是否為點狀吃鍚,非全部吃錫4. 散熱導片之零件是否確實固定於散熱片或鐵具上5. 散熱膏塗佈是否均勻及足夠厚度6. 散熱導片之零件是否確實加塗散熱膏於散熱片或鐵具之間7. PCBA,各零件插件高度是否適宜,有無過高之情形8. PCBA,各零件插件是否平整有無偏斜之情形9. PCBA 板邊到 Components 的距離是否有不足現象> 0.3mm.10. PCBA 板邊有無銅箔翹起之情形11. PCBA 上各零件是否確實平貼於 PCBA、散熱片或鐵具上,兩者之間不可有空隙,恐因鎖附、固定時拉扯,造成損壞12. PCBA,板彎規格 2mm可容許6 標示 1. 按鍵 Function 標示是否明確2. 後 Function 標示板標示方式是否明確3. 警告標示是否標示在正確位置7 包材 1. 包材是否造成塑膠套破損2.包裝袋是否有回收使用標誌/語3 .紙箱是否有把手? 強度是否足夠4. 包裝袋是否打洞8 其他 1. 撫摸檢查機台各處是否有刮手或任何不適之感覺2. 點膠固定是否恰當3. 各部位上加裝之墊片是否確實評估有無脆化或破損之可能性4. 有無異物或異音於機殻內產生5. 配件是否齊全6. 其它机械可靠性的设计方法简述机械可靠性一般可分为结构可靠性和机构可靠性。
新产品试产质量checklist.pdf

新产品试产质量checklist
新产品试产质量检查清单(Checklist)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用于确保在试产阶段产品的质量和设计的完整性。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新产品试产质量检查清单的示例:
1.产品规格和设计
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规格和要求?
所有功能和部件是否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
2.制造流程和工艺
制造流程是否高效且具有足够的灵活性?
工艺参数是否经过验证并处于受控状态?
3.材料和供应商
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供应商是否可靠且具备持续供应的能力?
4.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产品是否通过所有必要的测试(如功能、性能、安全等)?
是否有可靠的数据支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5.产品和过程的可重复性
产品和过程是否具有足够的可重复性?
是否制定了明确的操作和检查程序?
6.产品包装和标识
产品包装是否适应运输和存储的需要?
是否有清晰的标识和标签?
7.环境和安全考虑
产品是否对环境友好?
是否已考虑所有相关的安全和健康问题?
8.试产报告和反馈
试产报告是否完整并准确记录了所有发现的问题?
是否收集了来自内部团队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反馈?
9.产品和过程的改进
是否确定了产品和过程的改进领域?
是否制定了改进计划并确定了责任人?
10.文档和记录
是否已收集并整理了所有必要的文档和记录?
是否有系统来跟踪产品和过程的改进?
这是一个基本的检查清单,具体的清单可能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试产的阶段进行调整。
重要的是确保清单覆盖了所有关键的质量方面,并在试产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更新。
产品开发过程完成后需评审及检查验收

整车总布置及底盘各系统检查、验收基本内容说明:“整车总布置及底盘各系统检查、验收基本内容”是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收集的资料汇总而成的。
本内容主要是根据产品开发节段,产品开发设计冻结后,提交的所有技术文件。
因本人对车身和电气了解甚少,没有汇总这方面的内容。
本内容中的一些参数是根据轿车要求提出的不一定适应其它车型,所以本内容只供相关人员参考,不做为设计依据。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有不正确或不到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李英2008年10月23日设计人员设计结束提交后,需对设计冻结的数模、计算和相关的技术文件进行检查,验收。
特别是设计公司提交的设计文件必须进行此项工作,尽量减少设计中的错误和不足。
以防流入下一道工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评审检查内容如下:1 整车总布置1.1 评审、检查、验收设计任务书:1.1检查市场定位和分析,预测销售区和目标用户群是否准确,1.2整车配置及各总成结构描述是否准确,主要设计参数是否合理,各性能参数是否符合强检标准,満足国家及行业标准,1.3国内外同类车型对比及本设计车型竞争优势分析,1.4时间计划进度是否符合企业要求,1.5是否有目标成本分析。
1.6 设计车型需要満足的国家强检项目的汇总表,及出口国的标准汇总1.7 是否有系列车型配置表1.2 评审、检查、验收总布置二维图:整车设计的设计状态按GB19234-2003规定执行,即半载状态;空载状态(整车整备质量状态)和满载状态则作为另两个重要状态进行设计校核。
1.2.1技术要求是否反映整车主要硬点坐标:1.2.1.1整车绝对坐标的确定是否符合车型的基本要求1.2.1.2整车外部尺寸参数控制硬点,即总布置轮廓硬点是控制整车外造型的基础性数据。
(长、宽、高、轮距、;轴距、前悬、后悬、接近角(満载)、离去角(満载)、纵向通过角(満载)、最小离地间隙(満载)、最小转弯直径、行李箱容积。
1.2.1.3底盘控制硬点:1.2.1.3.1发动机:曲轴中心线与缸体后端面交点坐标、曲轴中心线与X轴的夹角1.2.1.3.2传动轴:夹角,(上跳极限、下跳极限、设计状态)1.2.1.3.3悬架:前、后减振器上中心点、上、下摆臂安装硬点、前、后悬架静、动挠度1.2.1.3.4车轮(半载)前、后轮轮心1.2.1.3.5定位参数:前轮外倾、前轮前束、主销内倾、主销后倾、后轮外倾、后轮前束1.2.1.3.6转向:转向器断开点、车轮最大转角、转向器行程、转向盘圈数1.2.1.3.7车身控制硬点:车身与车架安装硬点、前风窗玻璃倾斜角度、侧窗玻璃倾斜角度、前车门开启角、后车门开启角、发动机盖最大开启角、后背门最大开启角、车门开启整车最大宽度、仪表板中部对称中心1.2.1.3.8人机工程设计硬点:前R点坐标、后R点坐标、前舱头部空间、后舱头部空间、95%驾驶员人体坐姿角度、95%后排乘客人体坐姿,手、脚操作区的空间布置1.2.2是否反映整车姿态(空载,半载,満载),1.2.3发动机型号参数和轮胎型号规格1.2.4.车辆外廓尺寸是否和设计任务书一致,1.2.5整车各大总成系统及设计基准是否在视图中清楚反映。
产品设计阶段DVP测试计划

产品设计阶段DVP测试计划产品设计阶段的DVP(Design Verification Plan)测试计划是为了验证产品在设计阶段能否满足规格要求和用户需求,以及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下面是一个关于DVP测试计划的示例,包括测试目标、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测试计划和测试资源。
1.测试目标-确定产品设计是否符合规格要求和用户需求。
-评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发现和纠正设计中的问题和缺陷。
-验证产品是否满足整体设计和功能要求。
2.测试方法-功能测试:针对产品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包括功能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性能测试:评估产品在不同负载和条件下的性能和响应能力。
-故障注入测试:通过故意引入故障来评估产品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用户体验测试:评估产品的用户界面和交互设计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兼容性测试:测试产品与不同环境、平台和设备的兼容性。
3.测试环境-硬件环境:列出需要的硬件设备和配置要求。
-软件环境:列出需要的软件工具和配置要求。
-测试数据:列出需要的测试数据和测试用例。
4.测试计划-确定测试阶段和测试周期。
-制定每个测试阶段的具体测试内容和测试要点。
-列出测试人员和责任分工。
-列出每个测试阶段的起止时间和测试任务交付时间。
5.测试资源-测试人员:确定测试团队的成员,包括测试经理、测试工程师和测试操作员。
-测试设备:确定需要的测试设备和硬件配置。
-测试工具:确定需要的测试工具和软件配置。
总结:DVP测试计划是产品设计阶段的重要一环,通过测试可以验证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发现并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和缺陷,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一个完整的DVP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方法、测试环境、测试计划和测试资源等要素。
通过制定和执行DVP测试计划,可以确保产品在设计阶段就达到预期的性能和质量要求,为后续的产品开发和生产提供坚实的基础。
产品结构评审方案检查表--Check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结构件底色是否选择好?(对表面处理有影响)结构件装配配合位置强度是否够?结构件肋位\止口设计是否合理?长\宽\高尺寸是否正确?(肋位数量及分布)结构件柱位\卡扣\孔位\凸台等结构是否设计合理?(考缩水问题)结构件是否为套啤件,套啤是否便于固定?套啤位置强度是否够?(考虑到融接线开裂的问题)结构件装配位置,是否做了导向?结构件胶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壁厚不均情况)结构件是否注意到防错防反防呆?(装配是否需要注意方向)结构件是否为套啤件?设计是否合理,强度是否够?总装图结构件材质选择,是否合理?(强度\刚度\韧性能否满足设计需求)结构件,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顺利加工成型?(机加\冲压\型材\压铸等)总装效果图,是否与ID图存在差异?全局是否有干涉?产品(配件)是否对易错装(混装)位置有标识说明(或防呆结构)?结构件表面处理要求,是否合理?表面处理工艺是否成熟?金属件(机加工\冲压\型材\压铸成型)塑胶件(软胶件)结构件表面处理是否定义好?(电镀,喷油,丝印,移印,镭雕等)材料选择是否合理?(强度\刚度\韧性考虑;对耐温性要求)项目负责人2D图档,基准选择是否合理?2D图档,形状和位置公差是否严格要求?尺寸公差设置是否合理?2D图档,技术要求是否清晰明确?2D图档,重要尺寸是否标识说明?结构件表面处理后,是否会影响装配?结构件是否与其它结构件及元器件之间存在干涉?结构件为冲压件是否考虑了冲压方向?结构件利边是否做了处理?(C角,圆角,打磨等方式加工成本如何)结构件加工精度,供应商是否能加工?满足产品性能的情况下,结构件是否可以简化?序号评审内容分类爱图仕影像器材有限公产品结构(MD)评审方案检查表---产品名称类别新方案 成熟方案结构设计负责人对本检查表的改进建议:使用说明:1. 本评审单为评审人员检查产品结构中的错误\缺陷及疑点提供了指导及观点。
listing 产品上架检查的标准

产品上架检查的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符合市场需求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份针对产品上架检查的标准清单,供参考:1. 产品完整性检查:- 确保产品包装完好无损,没有明显的破损或污渍。
- 检查产品是否缺少任何部件或附件。
- 核实产品是否符合规格和说明书中的描述。
2. 产品外观检查:- 检查产品外观是否整洁、无划痕或变形。
- 验证产品颜色、图案和标识是否与设计一致。
- 检查产品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
3. 功能性检查:- 测试产品是否能够按照预期功能正常工作。
- 检查产品的各项功能是否完备,并确保无故障。
- 对于电子产品,测试电池寿命、充电功能等。
4. 安全性检查:- 验证产品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认证要求。
- 检查产品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如尖锐边角、易碎物等。
- 确保产品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造成伤害。
5. 材料和成分检查:- 检查产品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
- 验证产品是否含有禁用或有害物质。
- 对于食品、化妆品等特定类别的产品,确保成分符合相关法规标准。
6. 标签和包装检查:- 核对产品包装上的标签和文字是否清晰可读。
- 确认产品包装是否包含必要的说明书、安全警示或使用指南等。
- 检查产品包装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7. 数量和质量检查:- 核实产品数量是否与订单相符。
- 对少数样本进行抽检,验证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 监控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报告和检测证书。
8. 市场需求检查:- 研究目标市场的需求和趋势,确认产品是否具备市场竞争力。
- 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和定价策略。
- 考虑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和目标客户群体。
9. 品牌形象检查:- 确保产品与品牌形象相符,符合品牌定位和形象要求。
- 检查产品的包装和标识是否与品牌一致。
- 考虑产品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策略。
10. 法规合规检查:- 确认产品是否符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要求。
- 检查产品是否获得必要的认证和许可证书。
- 针对特定行业或领域的产品,确保符合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es
RD PR RD PR RD PR PR RD
No
Problem solving date
c.是否有关键可见面规定? Does it specify the critical surface? d.是否有缩水风险?any risk of sink marks? e.外观缺陷的接受程度? Specified the acceptable level of cosmetic? f.变形风险评估及预防 estimate the warpage risk and do predeformation or change part design
Yes
RD RD RD
2.制品的成型方式 Molding Method
a.确认是注塑模,压铸模或其它? Injection mold,die-casting mold or other? b.是否特殊模塑,IMD,气辅, 二次注塑,双色成型? Special process e.g. IMD,air-assistant,over-mold,double injection? PR PR
Yes
No
Problem solving date
6.壁厚检查Thickness Check
a.制品的壁厚是否均匀,壁厚过渡是否合理? Is Wall-thickness uniform? Is thickness transition resonable? b.制品的筋和柱的胶厚设计是否合理? Are the thickness of ribs and bosses resonable? RD RD
5.出模角检查Draft Check
a.检查是否有出模角,出模角是否足够 Has part enough draft angle? b.检查蚀纹面的脱模角是否足够 Is draft angel enough for mold release if texture? c.检查拔模方向是否合理 Is draft direction reasonable? RD RD RD
Yes
RD PR RD RD PR RD RD
No
Problem solving date
f.分模线跳级及段差是否接受?Can stepped parting line and mismatch be accepted? g.制品的倒扣是否能出模? Can undercuts be moldable?
RD填好负责部分 退回PR PR交GM批准
Yes
No
Problem solving date
PR: RD:
PR: RD:
Approved by GM(总经理批准):
注:表格流转:PR填好负责部分
g.薄尖钢料的防治,较深槽的处理(强度及冷却问题) avoid the thin or sharp steel in mold , change the part design。 Tall steel 's strength and cooling
h.制品表面是否需要电镀? Need to electroplate?
8.装配检查Assembly Check
a.制品与其它零件有无配合,配合有无干涉? Need to assemble with other parts? Has assembly interference with each other? b.是否可以得到配合样板或装配图? Can we get the assembling samples or assembly data? c.制品用在何处,有何功能要求,制品的物理强度是否足够? What about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functions and structural strength? d.是否需要焊接,粘接Need ultrosonic welding or adhesive? Checked by(审核者) RD PR RD RD Comfirmed by(确认)
Yes
No
Problem solving date
3.尺寸及公差检查Dimesion and Tolerance Check
a.关键尺寸是否标注?Critical dimension specified? b.公差是否合理,能否做到? Tolerance is reasonable?Can we make it? c.未注公差有无指定,参考标准是什么 Free tolerance refer to which standard? d.是否要求有检测夹具inspection jig required? RD PR RD RD
d.制品有无雕刻要求如产品号,版本,日期章,模穴号,材料标识等, 位置及大小是否指定? Engraving informatiom e.g. part No,rev No,cav ID,recycling code and date code specified? e.雕刻内容凹陷入产品内是否意味着雕刻内容突出于钢料上?(电脑锣要求特别注意此项)Engraving recessed in the plastic=protruding on steel? (special note for CAM required)
Yes
No
Problem solving date
4.基本信息检查 Basic Information Check
a.制品所用的胶料,颜色已指定 Plastic material grade and color are clarified. b.成型收缩率Shrinkage rate specified c.浇口位置和型式指定了吗? Gate location and type specified?
产品设计检查 Part Design Checklist
Customer(客户) Part Name(产品名) Part No(零件编号)
check by
Date(日期) No What to do Problem solving date
1. 图纸的版本 Part Version
a.有无3D 图,版本是什么? Have we got 3D part drawing and what's the version? b.有无2D 图,版本是什么? Have we got 2D drawing and what's the version? c.3D 图和2D 图是否符合? Are 2D drawing and 3D part conform? d
Yes
No
Problem solving date
7.外观检查Appearance Check
a.制品的表面要求,抛光或蚀纹?位置是否指定? What surface finish required,polish or texture? Area specified?
b.是否规定晒纹必须由模德或尼红制作(考虑到报价)?specified texture must be made by MoldTech or Nihon? (considered in quo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