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五、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1章编制依据 (032)第2章工程概况 (033)第3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034)第4章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035)第5章总工期、进度计划 (043)第6章主要劳动力、施工设备及检测仪器配备 (050)第7章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054)第8章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058)第9章文明施工及保证措施 (063)第10章环境保护措施 (065)第11章水土保持措施 (068)第12章施工期安全度汛措施 (070)第13章现场施工协调处理 (072)第14章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 (075)第15章应急救援预案 (077)第16章冬雨季施工方案 (081)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086)附表二: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087)附表三: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 (088)附表四: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网络图 (089)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090)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091)第1章编制依据本投标文件主要依据以下文件和内容进行编制:1、依据《2015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国家、部委和各行业现行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为:《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92)、《水利水电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3、我公司已承建的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第2章工程概况(一)工程建设内容本次工程治理范围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14km2,其中基本农田84.37hm2,水土保持水窖2个,沟头防护0.69km,植物护埂0.89km,生产道路4.73km。

林288.32hm2,经果林128.01hm2,水土保持种草27.52hm2,封禁治理813.1hm2。

(二)建筑材料工程所需施工用砂子需在当地附近砂厂购买,其他的如水泥、柴油、汽油等材料在附近县城或集镇采购供应,其余零星材料均可在当地市场购买。

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

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略一、工程综合说明1、工程概略2、编写依照(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查收规范》(GB/T15773-2008 );(2)《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 )(3)《谨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查收规程》( SL239-1999 )(4)现行的施工操作规程,施工查收规范。

(5)施工图纸。

第二章施工整体规划经过对现场的踏勘及详尽研读设计文件、图纸,利用我单位人员、设备及丰富的施工经验等诸多优势,拟对本工程施工作以下规划:一、机构设置本工程承建中,我单位将推行项目法施工,由单位技术主管任项目经理,负责本工程的施工。

项目部对工期、质量、成本等综合经济效益进行高效有计划地组织协调解管理,并装备先进的机具设备。

以科学的手段、先进的技术,优良高效地达成本项工作。

项目部组织机构见附图1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1、项目经理部的构成项目经理:代表单位负责本工程合同责任的全面执行,实行对本项目的全面管理,负责项目的行政、技术、财务和施工等各项管理工作,为本项目的管理核心。

项目副经理:主要负责施工管理工作,为工程施工的主要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辅助项目经理负责所有技术与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共设五个部门,各部门职责以下:技术科:负责项目部的施工技术、计划与方案;工程施工管理丈量、统计与计量;图纸设计、竣薪资料的整理、技术资料的保存。

质检科: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测、查收、试验与控制。

施工科:负责整个工程的现场施工。

机构设置框图项目经理项目技术主管施工技术组工程管理组施工员专职质检员专职安全员后勤人员专职试验员施工班组安全科:负责安全生产的管理、监察及工地治安工作。

财务、后勤科:负责项目的财务管理,包含工作款单编制、报送;所需资料、配件的采构与供给;机电设备的管理、维修、保养;项目部的后勤行政管理,包含招待、医务、炊事、阵营管理等。

2、人员构成项目的管理人员包含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将由我单位人员构成。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方案(3篇)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水土保持工程位于我国某山区,主要目的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

工程总面积为100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为80平方公里。

工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治理、生态恢复、基础设施建设等。

二、工程目标1. 降低水土流失面积,实现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以上。

2. 恢复和改善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实现植被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

3.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

4. 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三、工程范围及内容1. 工程范围:本工程范围包括水土流失治理、生态恢复、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部分。

(1)水土流失治理:主要包括坡面治理、沟道治理、面源治理等。

(2)生态恢复:主要包括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生态景观建设等。

(3)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桥梁、排水设施等。

2. 工程内容:(1)坡面治理: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坡面进行综合治理。

主要包括:种植草皮、种植灌木、种植乔木、修建梯田、修建鱼鳞坑等。

(2)沟道治理:对沟道进行疏浚、清淤、护坡等处理,以减轻水土流失。

(3)面源治理:对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面源污染进行治理,包括施肥、灌溉、种植结构调整等。

(4)生态恢复: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生态景观建设等措施,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5)基础设施建设:修建道路、桥梁、排水设施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四、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队伍(1)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工程的施工组织、协调、指挥和管理工作。

(2)施工班组:负责具体工程的施工。

2. 施工进度安排(1)施工准备阶段:完成施工图纸会审、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材料设备采购等。

(2)施工实施阶段: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

(3)验收阶段:完成工程验收、资料整理、工程总结等工作。

3.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

(2)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综合说明1.1 编制依据、编制原则1.1.1 响应《含山县牛屯河小流域太湖山南片水土保持工程招标及合同文件》中的各项条款。

1.1.2 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及规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D223-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198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l75;《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l07;《砼拌和用水标准》JGJ63;《热轧钢筋》GBl499;《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 5169-200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通则》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3-199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标定规程(试用)》SL176-2007《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单位工程质量评定标准》SL336-2006《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电力工程部分、公路工程部分)《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301-881.1.3 现场踏勘资料1.2 施工条件1.2.1 交通条件本工程采用公路运输作为交通运输方式,对外交通便利。

项目区内的道路系统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场内、场外运输较为便利。

1.2.2 本工程主要材料来源本工程外购材料主要是砂、水泥、碎石、钢筋、块石、柴油、汽油等,均可从含山县采运。

1.3 质量标准我公司郑重承诺:确保单位工程质量达到“合格”等级。

1.4 招标文件工期要求招标文件计划工期为50日历天。

我们将积极组织施工,计划2013年12月14日开工以开工令为准,至2014年2月1日共50天内完成并验收全部施工内容。

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施工组织设计

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施工组织设计

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确保施工按照规划方案进行,达到预期的水土保持效果,促进植被恢复,保护生态环境。

2.原则:(1)科学性原则:施工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取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效果。

(2)经济性原则:在保证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的前提下,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安全性原则: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的安全。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1.前期准备:(1)对施工区域进行前期调查,了解地形地貌、土壤水分状况、植被情况等,为施工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

(2)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范围、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等内容,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确定施工队伍和人员,组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施工的质量。

2.施工流程:(1)清理施工区域: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草和短缺植被,确保施工区域的清洁。

(2)土壤改良:根据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土壤改良,包括破碎、膨胀等措施,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孕育植被的能力。

(3)种植植被:按照施工方案确定的植被种类和密度,进行植被的种植,确保施工区域能够有效抵御水土流失。

(4)植物保护:施工完成后,对种植的植物进行保护和维护,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等,确保植被能够健康生长。

3.施工管理:(1)编制施工日志,记录施工的过程和情况,便于后期的查看和评估。

(2)监控施工质量,进行现场检查和抽样检验,对不合格的施工进行整改和处理。

(3)定期评估和检查施工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施工方案。

三、施工组织设计的注意事项1.施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遵守环境和生态保护的相关规定。

2.施工人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守工作纪律,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4.施工过程中,要与环境和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问题和纠纷。

5.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施工成果的验收工作,确保质量和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2)

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2)

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2)
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加速城市化进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活动频繁,给水土保
持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水土保持是指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生存环境。

为满足建设项目不断增长的水土保持需求,本方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了水土保持施工方案。

二、水土保持措施
1.土方施工:在进行土方开挖时,应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合理的坡度设计
和坡面处理,避免过陡坡导致坡面冲蚀。

2.植被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保护原有植被,减少植被破坏,采
取必要的补植措施,保持生态平衡。

3.雨水收集:设置合理的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施工和生
活,减少雨水径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排水系统: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保持施工现场排水畅通,避免因积
水引发的坍塌和滑坡等事故。

5.覆盖保护:对裸露的土地进行覆盖保护,减少土壤暴露,降低土壤流
失的风险。

三、施工流程
1.前期准备:确定施工区域范围,进行现场勘察和评估,制定详细的施
工计划和方案。

2.施工实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植被保护、雨水收集等工作,
确保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3.监测评估: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水土保持效果监测评估,及时调整施
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和效果。

四、总结
本水土保持施工方案旨在通过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和施工流程,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实现可持续发展。

各相关部门和施工方应严格按照本方案执行,确保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实施,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

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报审表表号:LYFD-A3—01项目名称:云南大理剑川金公山(49。

5MW)风电项目水土保持改造工程编号:SG—01—本表一式 4 份,由承包单位填报,建设管理单位存 2 份,项目监理部存 1 份,承包单位存 1 份。

云南大理剑川金公山(49。

5MW)风电项目水土保持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云南曲靖市政建设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三月审批页:编制:审核:审批: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特点1、工程概况 (6)2、工程特点 (6)3、工程范围内容 (6)4、工期及质量要求 (7)5、技术规范及图纸 (7)二、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 (8)2、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11)3、边坡施工及安全防护 (11)4、挡墙、排水沟施工 (12)5、管涵施工 (13)三、工期承诺及保证措施1、工程施工计划 (13)2、工期保证措施 (13)3、工期延误责任 (14)4、进度控制办法 (14)四、工程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1、质量要求 (16)2、执行技术规范、标准 (16)3、工程质量施工的技术组织保障措施 (17)5、其他质量保证措施 (18)五、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1、安全管理目标 (18)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18)3、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21)4、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24)5、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 (26)六、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1、环境保护的目标及措施 (27)2、文明施工的目标、组织机构和实施方案 (28)3、文明施工考核、管理办法 (30)七、雨季施工措施 (31)八、养护期后续服务 (33)九、附表1、附表一拟投入本合同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34)2、附表二劳动力计划表 (35)3、附表三主要材料计划表 (36)4、附表四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37)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及特点1、工程概况1.1、水文气候:本工程为高海拔地区,属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

水土保持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水土保持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水土保持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开发和建设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

然而,这些项目可能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负面影响,威胁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水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水土保持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被提出。

2.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来保护水土资源,减少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的风险,确保建设项目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同时能够顺利进行。

3. 方案内容3.1 前期准备在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__水土资源评估__:评估项目区域的水土资源状况,确定潜在的环境风险;- __环境敏感性分析__:分析项目区域的环境敏感性,确定保护一级和二级环境敏感区域;- __设计施工方案__:根据项目要求和保护目标,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土地利用、道路布置等。

3.2 施工组织设计基于前期准备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__施工序列__:确定施工的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尽量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干扰;- __施工工艺__: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减少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的风险,例如采用覆土、固土等方式;- __排水设计__:合理规划排水系统,避免积水和水体污染;- __监测与控制__:建立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控制机制,定期对水土保持情况进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3 管理与监督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实施需要有专门的管理与监督机构,主要职责包括:- __施工管理__: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确保按照设计方案执行;- __监测与评估__:定期对水土保持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__培训与宣传__:开展相关人员培训,提高水土保持意识和技能,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4. 实施效果评估在项目施工完成后,应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的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2.引用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1.3.编制说明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2.交通条件2.3.工程特点第三章:施工部署3.1.前期准备工作3.2.施工总体目标3.3.施工组织机构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4.1.施工交通4.2.水、电及通讯系统4.3.施工排水4.4.施工辅助企业4.5.办公及生产生活用房第五章:资源配备计划5.1.机械设备的安排、动员周期及调遣方法5.2.人员的安排、调遣及任务划分5.3.材料组织及供应计划第六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6.1.土坎坡改梯工程6.2.排洪渠工程6.3.绿化工程第七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7.1.组织管理措施7.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第八章:安全文明管理体系与措施8.1.安全目标8.2.建立安全体系8.3.安全保证措施8.4.文明施工措施第九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9.1.环境保护体系第十章: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10.1.施工进度安排10.2.工期保证措施第十一章:季节施工措施11.1.高温季节、雨季施工安排11.2.雨季施工措施11.3.高温季节施工措施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绵竹水土保持灾后重建施工(一期)项目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公司对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1.1、响应业主招标文件的要求,严格按“技术条款”安排,组织施工;1.1.2、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配置精良的机械设备,确保合同工期按期或提前实现;1.1.3、设置合理的现场管理机构,配备精干的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可靠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1.1.4、按业主招标文件的要求做好工区内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1.1.5、均衡生产,留有余地;1.2.引用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国家现行相关规范与技术标准1.3.编制说明认真学习领会招标文书的基础上,我公司领导与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根据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我公司的施工技术力量、机具配套能力,公司特点等条件,认真组织好施工队伍,合理安排、建立完整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工程质量监控,按进度计划作好全面规划、统筹安排。

抓好施工计划协调,组织好均衡施工,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连续性,确保工程进度,切实加强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工作,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灾后重建工程,工程建设地点在绵竹清平乡,该工程属灾后重建工程,工程整个项目分为三大部分:土坎坡改梯工程、排洪渠工程和树木种植工程等。

建筑工程:土石方开挖、回填;干砌块石工程等。

排洪渠工程:土方开挖、回填;浆砌红砖;砂浆抹面;U型渠道工程等。

种植工程:猕猴桃树、杨树等种植2.2.交通条件该项目区有水泥道路,交通比较便利。

2.3.工程特点通过仔细阅读招标文件和勘察现场,认为本工程的主要特点是既有土坎坡改梯工程、排洪渠道施工等建筑工程,工序比较单一明了,因此,合理安排工序和施工进度计划,希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前完成工期。

第三章施工部署3.1.前期准备工作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对施工的顺利进展影响很大,是保证均衡和连续施工的重要前提。

一旦我公司中标,我们将尽快拟定《准备工作计划》,按计划进行施工准备,同时在业主协助下办理好各种法定手续,并与交通、电力、公安等部门建立联系,协调工作。

顺序如图。

3.1.1、组织和思想准备中标后尽快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组织项目经理部进场,明确管理目标和经济责任。

另外,项目部应通过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形势教育,提高参加本工程施工全体人员的思想认识,并全面系统地分析工程施工中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技术关键和难点,为顺利施工做好思想准备。

3.1.2、技术准备(1)熟悉、审查图纸和有关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建设单位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收集资料: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了解现场实际情况。

(3)深化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图纸和合同要求,并根据进一步调查的资料,深化细化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以指导现场施工生产。

(4)编制施工预算。

(5)做好各类原材料的检验工作和砂浆的试配工作。

(6)做好施工前期技术交底工作。

3.1.3、现场准备(1)施工测量放样和定位原则1)、对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水准点、水尺进行检查复核。

2)、测量的方法和精度以及所用仪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利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

3)、测量放样时,应邀请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参加,测量成果应双方确认。

(2)测量放样应遵守下列的规定1)、施工放样前要对平面控制网点高程及坐标点进行检查复核;2)、当现有控制网点不足时,应按图根点测量要求布设三角网或导线网,作为施工的平面控制依据;3)、施工基线测设的测角误差应不大于12″,基线长度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1/1250;4)、施工放样的测站应埋设固定标志标定,采用混凝土永久固定桩标定;5)、应采用导标将设计起始线、终止线、工程分界线、中线和转向点等标出,并根据设置里程标和分段施工标示;(3)测量施工方法1)、平面轴线的控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基准点,用全站仪放出施工控制轴线,按照设计图纸放出相关控制轴线及控制点等,并确保其满足施测精度,在施工时应保护好全部控制基准点和增设的控制点,对主要轴线点打设保护桩,使万一原点破坏时也能很快恢复,几条主要轴线测定后请监理工程师复测并认可后方能继续施工。

2)、高程的控制利用水准仪控制高程,在工程区域内不易破坏的位置分别打设钢管桩作为临时水准点,从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引测高程到临时水准点,对所设临时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闭合调差,并定期进行校核,以该临时水准点作为施工时的高程控制。

3)、座标点、高程控制点设置原则座标点、高程控制点设置在坚实地基,且不受施工影响、不易被损坏、便于复测、视线好的地方,并浇好砼基础保护,同时设置好保护桩。

4)、测量放样人员组成工程测量放样的好坏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能否达到预定效果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拟成立了专门测量放样小组,测量组由测量工程师负责,并配备2名有实际施工测量经验的测量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进行测量放样和复测。

5)、测量仪器配备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拟配备全站仪1台,50m钢尺2把,水准塔尺2根,放样花杆4根。

工程竣工前对施工建筑物(包括隐蔽工程覆盖前)进行测设建筑物位置和标高。

对工程测量所得出的精确数据,报送监理单位,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备案。

3.1.4、“三通一平”准备按照施工总体布置的要求,做好路通、水通、电通和场地平整。

3.1.5、临时设施的准备临时设施包括现场施工人员的办公、业主和监理办公、生活用的临时房屋建筑和施工生产辅助企业(如砂浆拌和站、机修厂、材料加工场等)及各类仓库。

上述临时设施应按施工总布置的位置定位建造。

3.1.6、施工材料的准备根据材料需用量计划,确定材料来源,与砂料场、水泥等材料供应商签定材料供应合同,同时进场后,应尽快开始进行土石方开采工作,并修建各类材料堆场,组织部分材料进场,做好材料前期储备工作。

3.1.7、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工作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对雨季以及汛期的施工应落实技术措施和增加投入的机具、材料等。

3.1.8、劳动力准备(1)投入本工程的施工队伍由我公司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组成,不足部分在当地雇佣劳力约70%。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量情况编制劳动力计划,落实施工队伍,并分级签定劳务合同。

(2)施工人员进场前,须进行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育。

(3)贯彻“持证上岗”制度,对施工中所需的特殊工种和新技术工种,应按计划组织培训,合格后上岗。

(4)开工前,要向参与施工的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动员,同时还应组织技术交底,落实生产技术责任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3.1.9、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施工机械设备是保证施工进度的关键所在,应根据机械设备计划,提前准备,配套落实,按计划进场,确保施工的连续性。

进场前要检验设备的性能状态,进场后及时进行查对和试运转,并加强保养维护3.2施工总体目标3.2.1、工程质量目标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格等级。

3.2.2、施工安全目标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主旨,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做到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措施保证、确保人员、设备及工程安全。

确保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四无—杜绝—创建”(即无工伤事故,无火灾和洪灾事故;杜绝重大事故;创建安全文明工程)。

3.2.3、施工工期目标抓住施工的重点难点,统筹兼顾组织好项目施工,制定切实有效的工程保障措施,合理安排好施工程序,抓好工序衔接,采用配套的机械化施工,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按照施工总进度计划的要求,总工期严格控制90日历天内,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下达的开工日期为准。

3.2.4、环保及文明施工目标以“均衡生产,文明施工、科学管理”为宗旨指导工程建设。

在合同实施的同时,同步实施相应的环保措施,使施工现场各项环保指标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满足合同要求。

施工作业人员一律挂牌上岗,工地做到整洁清爽、有序,施工标志齐全、美观,施工工艺科学合理,推进程序化、标准化作业,创建安全文明工程。

3.3.施工组织机构3.3.1、现场施工组织机构设置本标段施工现场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部按照现代项目法施工原则,从工程实际出发,选聘技术水平高,施工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决策层和管理层,具体负责本标工程的项目的实施。

现场施工管理机构图3.3.2、项目部决策层(1)项目部决策层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经理对本标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负全面责任,是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项目经理直接向业主和单位负责。

项目总工程师协助项目经理分管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负责工程施工总体方案,重大施工技术措施的决策,主持制定施工总进度计划及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等,是工程质量的主要负责人。

(2)项目部管理层设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机电物资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和项目办公室五部一室。

工程技术部:负责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机械设备劳动力调度,负责施工技术措施制定和现场交底和施工现场的指导和控制。

质量安全部制定和建立质量、安全、环保体系、并负责具体的实施的监控。

机电物资部:负责物资材料、劳保用品、设备及配件的采购,供应和设备维修工作,并负责对设备的安装和维修、调试进行技术指导和控制。

财务部:负责工程承包价的控制:工程总费用使用的监控,办理与业主间的工程款收取、支付;组织经济活动分析,对工程造价控制及控制负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