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1.可逆反应mA(s)+nB(g)⇌eC(g)+f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右移B .达到平衡后,加入催化剂C%增大C .化学方程式中“n >e +f”D .达到平衡后,增加A 的量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222NO(g)2CO(g)N (g)2CO (g)++;Δ746.4kJ/mol H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缩小容积C .降低温度同时充入NO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3.可逆反应2HI(g)H 2(g)+I 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B .混合气体总分子数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D .c(H 2)与c(I 2)保持相等4.2SO 2(g )+O 2(g )2SO 3(g )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催化剂V 2O 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 .在t 1、t 2时刻,SO 3(g )的浓度分别是c 1,c 2,则时间间隔t 1~t 2内,SO 3(g )生成的平均速率为2121c -c t -t C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 .增大容器体积,反应速率一定增大5.在2CH4(g)+2NH3(g)+3O2(g)===2HCN(g)+6H2O(g)反应中,已知v(HCN)=n mol·L -1·min-1,且v(O)=m mol·L-1·min-1,则m与n的关系正确的是( )2A.2m=n B.3m=2n C.2m=3n D.m=2n6.298 K时,各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则常温下,NO、H2O、CO2这三个化合物分解放氧的倾向最大的是①N 2(g)+O2(g)2NO(g)K=1×10-30;②2H 2(g)+O2(g)2H2O(g)K=2×1081;③2CO 2(g)2CO(g)+O2(g)K=4×10-92,A.NO B.H2O C.CO2D.无法判断7.用氢气还原氮氧化物的反应为2H2+2NO=2H2O+N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满足关系:v=k c x(H2)∙c y(NO),其中k是一个常数,x、y的值可由实验测定。
人教版 化学选修4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二命题人:胡建勋2014/9/21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四个数据都表示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其中代表同一反应速率的是① = 0.3mol·L-1·min-1②= 0.9 mol·L-1·min-1③= 0.015 mol·L-1·s-1④= 2.25 mol·L-1·min-1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新方法研究。
目前合成氨技术原理为:N2(g) + 3H2(g)2NH3(g);△H=—92.4kJ·mol—1。
在673K,30MPa下,上述合成氨反应中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B.点c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点d和点e处的n(N2)不相同D.点e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停止3.制取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 CO(g)+H2(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后,在时间为t时突然改变条件,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在t时所改变的条件是( )A.加压B.升温C.增大水蒸气浓度D.增大碳的物质的量4.对于反应2SO2+O22SO3,下列变化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而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①增大压强②升高温度③增大O2浓度④使用催化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足量Zn粉与50ml、 0.1mol/L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为了减慢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①加Na2SO4溶液;②改用50ml、0.1mol/L的稀盐酸;③改用50ml、0.05mol/L的硝酸;④加适量固体醋酸钠;⑤减压;⑥冰水浴;⑦加NaCO3溶液;⑧纯Zn改为不纯的Zn A.①④⑥B.③⑤⑥⑦⑧C.①②⑤⑥D.全部6.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的因素有多方面,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第2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100℃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恒容)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反应进行到2s时,NO2的浓度为0.02mol·L-1。
在60s时,体系已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6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体系内含NO2为0.04mol·L-1B.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60%C.前2s,N2O4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mol·L-1·s-1D.在2s时,体系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1倍2.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N2(g)+O2(g) K1=1×1030 2H2(g)+O2(g)2H2O(g) K2=2×10812CO2(g)2CO(g)+O2(g) K3=4×10-9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c(N2)·c(O2)/ c(NO)B.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进行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 >CO2C.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下列表示的是化学反应A(g)+2B(g) = C(g)+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A.v(A) = 0.3 mol/(L·s)B.v(B) = 0.5 mol/(L·s)C.v(C) = 0.4 mol/(L·min)D.v(D) = 0.2 mol/(L·s)4.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H<0。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测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在恒温、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3B(g)+C(g),若反应物在前20 s由3 mol降为1.8 mol,则前20 s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v(B)=0.03 mol·L-1·s-1B.v(B)=0.045 mol·L-1·s-1C.v(C)=0.03 mol·L-1·s-1D.v(C)=0.06 mol·L-1·s-12.根据反应Br+H 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进行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甲乙A.正反应吸热B.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C.加入催化剂后,该反应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可用图乙表示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3.下面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限度都相同B.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控制化学反应的限度C.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D.当一个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即停止4.对于m A(s)+n B(g)p C(g)Δ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建立平衡时B的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n<pB.n>pC. x点的状态是v正>v逆D. y点比x点的反应速率慢5.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下:2 I-+2 Fe3+ 2 Fe2++I 2(水溶液)。
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CCl4萃取I2,且温度不变,上述平衡()移动。
A.向右B.向左C.不D.无法判断6.在某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2M(g)+N(g)W(?)+4Q(g)ΔH<0,起始投料只有M和N。
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表示该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7.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B(g)⇌x C (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以0.6 mol A、0.3 mol B 和1.4 mol C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w%,则x的值为()A. 5B. 4C. 3D. 18.化学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已知2A(g) B(g)+2C(g)为放热反应,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可逆反应B.A可以完全转化为B和CC.化学变化伴随能量变化D.2molA比2molC的总能量高2.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总质量A.②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⑤3.一定温度下,对于反应:H2(g) + I2(g) 2HI(g),起始时加入氢气、碘蒸气和碘化氢气体的浓度不同,则平衡常数( )A.一定相同 B.一定不同 C.可能不同 D.无法确定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系有序性越高,熵值就越低 B.自发过程可以导致体系的熵增大C.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 D.吸热反应不可以自发进行5.镁粉与一定量某浓度的盐酸反应,但反应速度太快,为减慢反应速度,且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的物质是()A.Na2CO3 B.CH3COONa C.NaOH D.NaHCO36.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气态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关于此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容器体积可得到更多的产物C.其他条件不变,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D.恒温恒容条件下,当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了平衡状态7.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适当升高温度 B.增大反应物的量C.增大压强 D.减小生成物的量8.已知 X(g)+3Y(g) 2Z(g) ΔH=-akJ·mol-1(a>0)。
一定条件下将1 molX 和3 molY通入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0 min时,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2.4 mo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测试题(测试时间:40分钟(不含附加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2分)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设C + CO2 2CO;△H>0,反应速率为v1,N2 + 3H2 2NH3;△H<0,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2.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NaOH(固体) B.H2O C.NaCl(固体) D.CH3COONa(固体)3.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加催化剂D.增大体积4.利用反应:2NO(g)+2CO(g)2CO 2(g)+N2(g) △H=-746.8kJ·mol-1,可净化汽车尾气,如果要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A.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及时将CO2和N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5.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在5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 xA.-v (O2) = 0.01mol·(L·s) –1 B.-v (NO) = 0.008mol·(L·s) –1C .-v (H 2O) = 0.006mol ·(L ·s) –1D .-v (NH 3) = 0.002mol ·(L ·s) –16. 对可逆反应, ,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R 、P 、Q 、S 浓度相等B .反应前后压强不变C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 .R 、P 、Q 、S 浓度不变 7.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42422Na S O +H SO =Na SO +SO +S +H O ,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 .0.1mol /LNa 2S 2O 3和H 2SO 4各5mL ,加水5mL ,反应温度10℃B .0.1mol /LNa 2S 2O 3和H 2SO 4各5mL ,加水10mL ,反应温度10℃C .0.1mol /LNa 2S 2O 3和H 2SO 4各5mL ,加水10mL ,反应温度30℃D .0.2mol /LNa 2S 2O 3和H 2SO 4各5mL ,加水10mL ,反应温度30℃8.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 (2)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3)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4)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5)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 (6)加入催化剂可以达到以上目的 A.(1)(2) B.(2)(5) C.(3)(5) D.(4)(6)二、多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合成氨工业采用高温条件B、配制FeSO4溶液时在溶液中加入稀硫酸C、H2、I2、HI 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D、工业制硫酸中,SO2氧化成SO3,往往需使用催化剂2.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C02(g)+H2(g) CO(g)+H20(g) △H>0B.CH3CH20H(g) CH2=CH2(g)+H20(g) △H>0C.2C6H5CH2CH3(g)+03(g) 2C6H6CH=CH2(g)+2H2O(g) △H<0D.C02(g)+2NH3(g) CO(NH2)2(s)+H20(g) △H<0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 (g)+Y(g)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5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4.两气体A、B分别为0.6mol、0.5mol。
在0.4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B mC+2D,经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为0.2mol。
又知在此反应时间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m值为3 B.B的转化率为20% B.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 C.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 D.平衡时反应混合物总物质的量为1mol 5.在四支试管中发生反应:Mg+2HCl=MgCl2+H2↑,生成H2的速率最大的是()A.A B.B C.C D.D6.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⑥7.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 -1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A.20 ℃,10 mL硫酸 B.20 ℃,5 mL硫酸和5 mL水C.30 ℃,10 mL硫酸 D.30 ℃,5 mL硫酸和5 mL水8.已知可逆反应X(g)+2Y(g)Z(g) ΔH<0,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Y和一定量的X后,X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增大X的浓度,X的转化率增大C.容器中压强恒定时,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D.保持温度和密闭容器的压强不变,再充入1 mol X和2 mol Y,再次达到平衡时n(Z)/n(X)的值会变小9.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1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1③ 2 s 时物质 A 和 B 的转化率(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占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数)一样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0.3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10.在100℃时,把0.5molN2O4通入体积为5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发生改变B.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C.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反应物的浓度为零D.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2.恒温、恒压下,1molA和nmolB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2B(g) 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amol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n=2时,物质A、B的转化率之比为1: 2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比为(1+n):(l+n-a/2)C.当v (A)正=2v (C)逆时,可断定反应达到平衡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反应到达平衡状态3.反应aM(g)+bN(g) cP(g)+dQ(g)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y(M)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z表示反应开始时N的物质的量与M的物质的量之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4 MPa (2)2.1 MPa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图A.同温同压同z时,加入催化剂,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B.同压同z时,升高温度,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C.同温同z时,增加压强,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D.同温同压时,增加z,平衡时Q的体积分数增加4.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达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O2的体积分数减小 B.NO2的转化率减小第 1 页共20 页试卷第2页,总9页C .化学反应速率不变D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5.向FeCl 3溶液中滴加2滴KSCN 溶液,发生反应达到平衡Ⅰ。
保持温度不变,仅改变某一个条件达到平衡Ⅱ,两次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如下:Fe 3+(aq)+3SCN -(aq)Fe(SCN)3(aq) 平衡Ⅰ/(mol·L -1) a b c平衡Ⅱ/(mol·L -1) x y z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存在关系式:B .存在关系式:(a -x )∶(b -y )∶(z -c )=1∶3∶1C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溶液颜色变浅D .当溶液中c (SCN -)保持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6.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C(g),将2 mol A 通入2 L 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甲中,若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 min 末测得A 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 2C(g) 该反应正反应为放
热反应。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
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
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下列判断一定
..
错误
..的是()
A.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B.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C.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D.图I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乙的压强较高
2.在一定温度时,N
2
与H
2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
+3H
2
2NH
3
ΔH = -92
kJ/mol
B.b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放热增多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3.T ℃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
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A、B、
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
T
1
℃和T2℃时,B的体积分数
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平衡体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A(g)+B(g) 4 C(g)
B.在t1时间内用B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t1 mo l·L-1·min-1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A的转化率减小
D.维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往平衡体系中充惰性气体,C的百分含量增大
4.在一密闭容器中,CO和H
2
O混合加热到850℃达到下列平衡:
CO(g)+H
2
O(g )CO
2
(g)+H
2
(g),K=1.0,若反应开始时CO和H2O的浓度分
别为0.20 mol/L和1.00 mol/L,则CO转化为CO
2
的转化率为
A.5% B.80% C.83% D.91%
5.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 cC(g)+dD(g),
C物质的体积分数(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上图所示,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A.ΔH<0 m+n>c+d
B.ΔH<0 m+n<c+d
C.ΔH>0 m+n>c+d
D.ΔH>0 m+n<c+d
6.若平衡体系A+B C+D,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变化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关于各物
质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B、C、D都是气体
B. C、D都是气体,A、B中有一种是气体
C. A、B都不是气体,C、D中有一种是气体
D. A、B都是气体,C、D中有一种是气体
7.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
...的是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
2
O(g) CO(g)+H
2
(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
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
2
(g)+3H
2
(g) 2NH
3
(g),当增大N
2
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N
2
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8.已知2A(g)+B(g )2C(g),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050mol A和0.025mol
B,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测得()1
040
.0-
⋅
=L
mol
C
c,放出热量Q1 kJ。
(1)能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v(C)=2v(B)
b.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 A的同时消耗1molB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2)若在相同的容器中只加入0.050mol C,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Q
2
kJ,
则Q
1
与Q
2
之间的关系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Q
1
、Q
2
的代数式
表示)。
(3)500℃时,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__________(填“放”或“吸”)热反
应;若反应温度升高,A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5)某温度下,A 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 )的关系如图所示,平衡状态由a 变到b 时,化学平衡常数K (A )______________K (B )(填“>”、“<”或“=”。
) 9.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
反应为:
C(s) +H 2O(g)
CO(g) +H 2(g) △H= +131.3kJ·mol -1
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
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下同)。
a .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 .1mol H -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H -O 键
c .v 正(CO )= v 逆(H 2O )
d .c(CO) =c(H 2) (2)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其平衡 移动,减小压强其平衡 移动。
(3)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H 2、CO 的量),反应速率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右图。
图中t 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
是 ;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O 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
10.在80℃时,0.40mol 的N 2O 4气体充入 2L 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1)计算20s —40s 内用N 2O 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计算在
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____ 。
a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混合气体中c(N 2O 4)不变
c .v 正(NO 2)=v 逆(N 2O 4)
d .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e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f .c(N 2O 4)= c(NO 2)
(4)反应进行至100s 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 (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5)要增大该反应的K 值,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若要重新达到平衡时,使[NO 2]/[N 2O 4]值变小,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
A .增大N 2O 4的起始浓度
B .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 2
C .使用高效催化剂
D .升高温度
(6)如右图是 80℃时容器中N 2O 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 60℃时N 2O 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11.(11分)反应①Fe(s )+CO 2(g )FeO (s )+CO (g )△H=akJ·mol —1,平衡常数为K ;反应②CO(g )+1/2O 2(g )=CO 2(g ) △H=bkJ·mol —1 测得在不同温度下,K 值如下: 2。
(2)反应①中的a__________0(填大于、小于、等于)。
(3)700℃反应①达到平衡,要使得该平衡向右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填序号)
A.缩小反应器体积
B.通入CO 2
C.升高温度到900℃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4)下列图像符合反应①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图中υ是速率、ϕ为混合物中CO 含量,T 为温度且T 1>T 2)
(5)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2Fe (s )+O 2(g )=2FeO (s )的△H=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