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第二章测试题

合集下载

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测试题

化学选修4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测试题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测试题1.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量B.升高温度C.增大压强D.使用催化剂2.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A.判断过程的方向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3.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A)=0.5 mol/(L·s)B.υ(B)=0.3 mol/(L·s)C.υ(C)=0.8 mol/(L·s)D.υ(D)=1 mol/(L·s)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 B(g) 2C(g)+D(g) 。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 B.2.8 mol C.2.4 mol D.1.2 mol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n molAB 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6.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7.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α1减小,α2增大D.α1增大,α2减小8.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 B(g) 2 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A.平衡不移动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③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④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过程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活化分子有合适取向时的有效碰撞A.①③④⑤B.②③⑥C.③④⑤⑥D.②④⑤10.设C+CO 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 1;N 2+3H 22NH 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 2。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 4 第一二章测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化学反响必定陪伴有热量的变化B.活化能越大的化学反响其反响热数值也越大C.反响热的产生是因为生成物与反响物的总能量不一样D.放热反响是因为反响物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键能总和2.有关化学反响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自觉反响都是放热反响B.自觉反响都是熵增大的反响C.能自觉进行的吸热反响必定是熵增大的反响D.非自觉反响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以实现3.以下不属于自觉进行的变化是A .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消融成水C .石墨变为金刚石D.铁器在湿润的空气中生锈4.依据相应的图像,判断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B)(C)(D)A.密闭容器中反响达到均衡,t 0时改变某一条件犹如图变化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只好是加入催化剂B.反响达到均衡时外界条件对均衡影响关系以下图,则正反响为放热反响,且a> bC.物质的量和温度关系以下图,则该反响的正反响为放热反响D 反响速率和反响条件变化关系以下图,则该反响的正反响为放热反响,且A、 B、C、 D 均为气体5.在必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内(早先加入催化剂)通入2mol NH3,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开端时的倍。

则NH3的转变率为A. 25% B .20%C. 10% D . 80%6.以下反响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响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焚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响D.煤的气化7.已知 C( 石墨, s) = C(金刚石,s)△H>0,P( 白磷, s) = P(红磷,s)△ H<0。

依据上述信息推论正确的选项是A.前者为放热反响B.红磷的能量比白磷低C.红磷比金刚石稳固D.上述变化都为物理变化8.关于某均衡系统,以下举措必定会使均衡挪动的是A.高升温度B.使用催化剂C.改变系统压强D.改变各组分浓度9.必定条件下反响2AB(g)A2(g) + B2(g)达到均衡状态的标记是A. 2υ正 (AB)=υ逆(A2)B.容器内三种气体AB、A2、 B2共存C.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D.单位时间内耗费n mol A 2,同时耗费2n mol AB1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需要连续加热才能保持的化学反响必定是吸热反响B.中和反响放热说明水和盐的总能量高于酸和碱的总能量C. C(s) + 1/2O 2 (g)= CO(g)△H =-kJ/mol,则石墨的焚烧热为kJ/molD. 1 mol/L醋酸和 1 mol/L NaOH溶液中和所放出的热量小于1mol/L 盐酸和 1 mol/L NaOH 溶液中和所放出的热量11.在四个同样的容器中,在不一样的温度下 ( 其余条件同样 ) 进行合成氨的反响,依据以下在同样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该反响所处的温度最高的是:A 、 v(NH 3 )= mol /(L ?min)B 、 v (H 2)= mol /(L ?min)C 、 v (N 2 )= mol /(L ?min)D、v (H 2)= mol /(L?min)12、以下方法中能够说明2HI(g)H 2(g)+I 2(g) 已达到均衡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 2 的同时生成 n mol HI ;②一个 H –H 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 H – I 键断裂;③百分构成ω (HI)= ω (I ) ;2④反响速率υ (H )= υ (I 2)=1/2 υ (HI) 时;⑤ c(HI):c(H):c(I2)=2:1:1 时;⑥温度和体积一准时,22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准时,某一世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⑧条件必定,混淆气体的均匀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准时,混淆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准时,混淆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测试2-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b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测试2-4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bWord版含解析

04课后测评提实能A .体系有序性越高,熵值就越低B .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增大C .吸热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D .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解析:熵表示的是物质的混乱度,混乱度越大,相应熵值越高,所以体系有序性越高,熵值就越低,A 正确;有些熵减小的过程也能自发进行,B 不正确;吸热反应有的也可以自发进行,如碳酸钙在较高温度下的分解就是一个典型的吸热反应,但是由于产生了气体,所以熵值增大,可以自发进行,C 不正确;同种物质气态时,混乱程度最大,所以熵值也最大,D 正确。

答案:BC2.[2014·石家庄高二检测]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焓变小于0而熵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B .焓变和熵变都小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C .焓变和熵变都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D .熵变小于0而焓变大于0的反应肯定是自发的解析:ΔH -T ΔS 的数值――→根据正负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ΔG =ΔH -T ΔS①当ΔH>0,ΔS>0时不能判断ΔG=ΔH-TΔS正负,与T有关。

②当ΔH>0,ΔS<0时ΔG=ΔH-TΔS>0,非自发反应。

③当ΔH<0,ΔS>0时ΔG=ΔH-TΔS<0,一定是自发反应。

④当ΔH<0,ΔS<0时不能判断ΔG=ΔH-TΔS正负,与T有关。

答案:A3.反应CH3OH(l)+NH3(g)===CH3NH2(g)+H2O(g)在某温度下自发向右进行,若反应的|ΔH|=17 kJ·mol-1,|ΔH-TΔS|=17 kJ·mol-1,则下列正确的是( )A.ΔH>0,ΔH-TΔS<0B.ΔH<0,ΔH-TΔS>0C.ΔH>0,ΔH-TΔS>0D.ΔH<0,ΔH-TΔS<0解析:某温度下反应自发向右进行,说明ΔH-TΔS<0,即ΔH -TΔS=-17 kJ·mol-1,若ΔH=-17 kJ·mol-1,则ΔS=0,不符合事实,故ΔH=+17 kJ·mol-1>0,所以选A项。

化学选修4第二章速率与平衡考题考题

化学选修4第二章速率与平衡考题考题

第二章测试题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一、选择题1.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量B .升高温度C .增大压强D .使用催化剂2.在2A +B 3C +4D 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 .υ(A )= 0.5 mol/(L·s)B .υ(B )= 0.3 mol/(L·s)C .υ(C )= 0.8 mol/(L·s)D .υ(D )= 1 mol/(L·s)3.右图曲线a 表示放热反应X(g) + Y(g) Z(g) + M(g) + N(s)进行过程中X 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 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 .升高温度B .加大X 的投入量C .加催化剂D .增大体积4.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 2C(g)+D(g) 。

若最初加入的A 和B 都是4 mol ,在前10秒钟A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A. 1.6 molB. 2.8 molC. 2.4 molD. 1.2 mol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 2(g)+B 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 2,同时消耗2n molABB .容器内,3种气体AB 、A 2、B 2共存C .AB 的消耗速率等于A 2的消耗速率D .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6.已知反应CO(g)=C(s)+O 2(g)的△H 为正值,△S 为负值。

设、△H 和△S 不随温度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低温下能自发进行B 、高温下能自发进行C 、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下能自发进行D 、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7.对可逆反应4NH 3(g )+ 5O 2(g4NO (g )+ 6H 2O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 2)= 5υ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 3)= 3υ正(H 2O )X 时间8.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 1<P 2)下,可逆反应2X(g) 2Y(g) + Z(g)中,生成物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9.已知反应A 2(g )+2B 2(g 2AB 2(g )△H <0,下列说法正确的A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 2(g)+Y 2(g)2Z(g),已知X 2、Y 2、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 、0.3mol/L 、0.2mol/L ,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 . Z 为0.3mol/LB . Y 2为0.4mol/LC . X 2为0.2mol/LD . Z 为0.4mol/L11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N 2O4 2 △H> 0) (a )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b )在活塞上都加2 kg 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 .(a )甲>乙,(b )甲>乙B .(a )甲>乙,(b )甲=乙C .(a )甲<乙,(b )甲>乙D .(a )甲>乙,(b )甲<乙12.反应:a L(s)+b G(g) c R(g) 达到平衡时, 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 1>p 2,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 的体积分数。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一、单项选择题1.(2012·洛阳高二测试)下列说法中有明显错误的是()A.对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体系体积减小,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而反应速率增大B.活化分子之间发生的碰撞一定为有效碰撞C.升高温度,一般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因而反应速率增大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可使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大大增加,从而增大反应速率解析:选B。

活化分子间有合适取向的碰撞才是有效碰撞。

2.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等体积0.1 mol/L HCl溶液和0.05 mol/L H2SO4溶液分别与0.2 mol/L NaOH溶液反应B.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 mol/L HCl溶液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分别与等质量的Na2CO3粉末反应D.等体积0.2 mol/L HCl溶液和0.1 mol/L H2SO4溶液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解析:选A。

Zn粉与Zn粒相比较,Zn粉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B不合题意;等浓度的HCl溶液与CH3COOH溶液中c(H+)不同,所以与Na2CO3粉末反应的速率不同,C不合题意;H2SO4与石灰石反应会生成CaSO4,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所以二者速率不可能相等。

3.(2012·开封高二质检)下列体系加压后,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的是()A.2SO+O22SO3O(g)CO2+H2B.CO+HC.CO 2+H2O H2CO3OD.H++OH-H解析:选D。

压强只对反应体系中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有影响,酸、碱中和反应生成H2O,反应物全部为溶液,压强对此无影响。

4.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甲.在500 ℃时,SO2和O2各10 mol反应乙.在500 ℃时,用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10 mol O2起反应丙.在45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丁.在50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丁、丙、乙、甲解析:选C。

高二化学选修4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高二化学选修4第2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ΔH=+Q kJ·mol-1(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在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1,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1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解析】根据SiCl4(g)+2H2(g)=Si(s)+4HCl(g);ΔH=+Q kJ·mol-1(Q>0)可知,该反应为正向气体体积增大且吸热的可逆反应。

A项若在反应过程中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SiCl4转化率降低,A项错。

1 mol SiCl4反应达平衡时,不可能完全转化,因此吸收热量小于Q kJ,B项错。

C项中HCl的速率为0.03 mol·L-1·mol-1,H2的速率应为0.015 mol·L-1·min -1,故C错误。

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反应生成HCl为0.1 mol,将其通入100mL 1 mol·L-1的NaOH溶液中恰好反应,D正确。

【答案】 D2.已知:4NH3(g)+5O2(g)=4NO(g)+6H2O(g);ΔH=-1025kJ·mol-1,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

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解析】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NO含量降低,A项正确,C项错误;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左移,NO含量降低,B项正确;加入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D项正确。

高二化学选修4检测试题 2

高二化学选修4检测试题 2

高二化学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在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充分振荡Ag+ + I- = AgI↓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 + 2H2O+ 4e- == 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 Cu D.钢铁发生电化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 -2e-== Fe2+2.常温时,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其中溶液pH一定或可能等于7的情况共有①pH=2盐酸和pH=12 NaOH溶液②pH=2醋酸和pH=12 NaOH溶液③pH=2盐酸和pH=12氨水④pH=2某酸和pH=12 NaOH溶液⑤pH=2盐酸和pH=12某碱溶液⑥pH=2硫酸和pH=12 NaOH溶液⑦pH=2盐酸和pH=12 Ba(OH)2溶液⑧pH=2硫酸和pH=12 Ba(OH)2溶液A.5种B.6种 C.7种 D.8种3.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C.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溶液,其pH依次为7、8、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HX、HY、HZ三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Z>HY>HXB.HX是强酸,HY、HZ是弱酸,且HY的酸性强于HZC.X-、Y-、Z-三种酸根均能水解,且水解程度Z->Y->X-D.三种盐溶液中X-、Y-、Z-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Z-)>c(Y-)>c(X-)5.一定温度下,将 a mol PCl5通入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PCl5(g) PCl3(g)+Cl2(g),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为p1,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a mol PCl5,在相同温度下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2p1>p2B.PCl5的分解率增大C.p1>p2D.Cl2的体积分数增大6.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ω(C7.25℃时,pH=2的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是A.1×10-7mol·L-1 B.1×10-12mol·L-1 C.1×10-2mol·L-1 D.1×10-14mol·L-1 8.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Na2S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1)CuSO4 +Na2CO3主要:Cu2+ + CO32─+ H2O == Cu(OH)2↓+ CO2↑次要:Cu2+ + CO32─== CuCO3↓(2)CuSO4 +Na2S 主要:Cu2+ + S2─== CuS↓次要:Cu2+ + S2─+ 2H2O == Cu(OH)2↓+ H2S↑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Cu(OH)2>CuCO3>CuSB、CuS >Cu(OH)2>CuCO3C、CuS <Cu(OH)2<CuCO3D、Cu(OH)2<CuCO3<CuS9.龋齿是影响人类口腔健康的重要原因,在牙膏中加入适量的氟化物可以防止龋齿。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决定于化学反应的内因,与其他外界条件无关B.相同温度下,反应A+B C与反应C A+B的化学平衡常数相同C.反应2SO 2(g)+O2(g)2SO3(g) ΔH<0 温度升高,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D.反应A(g)+B(g)2C(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2(C)/[c(A)·c(B)]2.在一定温度、一定体积条件下,能说明下列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反应2SO 2(g)+O2(g)2SO3(g)容器内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反应A 2(g)+B2(g)2AB(g)容器内A2的消耗速率与AB消耗速率相等C.反应N 2+3H22NH3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D.反应4A(s)+3B(g)2C(g)+D(g)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3.可逆反应a A(g)+b B(g)c C(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式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av(A)正=bv(B)正B.bv(A)正=av(B)逆C.cv(C)正=av(A)逆D.av(A)正=bv(B)逆4.已知2SO 2(g)+O2(g)2SO3(g)ΔH=-197 kJ·mol-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和1 mol O2;(乙)1 mol SO2和0.5 mol O2;(丙)2 mol 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p:p甲=p丙>2p乙B. SO3的质量m: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k甲=k丙>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5.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 mol•L﹣1硫酸和一定量的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 20℃,5 mL硫酸,2 mL水B. 20℃,4 mL硫酸,3 mL水C. 30℃,4 mL硫酸,3 mL水D. 30℃,5 mL硫酸,2 mL水6.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m A(g)+n B(g)p C(g)的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图像如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T1<T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由图2可知,该反应m+n<pC.图3中,表示反应速率v正>v逆的是点3D.图4中,若m+n=p,则a曲线一定使用了催化剂7.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某些反应及其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N 2(g)+O2(g)K1=1×10302H 2(g)+O2(g)2H2O(g)K2=2×10812CO 2(g)2CO(g)+O2(g)K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1=c(N2)·c(O2)c(NO)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冰醋酸CH3COOH沸点较高(117.9 ℃),且能形成二聚物(CH3COOH)2,其反应式为2CH3COOH(g)(CH 3COOH)2(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采用测气体密度的方法测醋酸相对分子质量,为尽量接近真实性,在测定时应采用()A.高温低压B.低温低压C.加催化剂D.低温高压9.下图中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X(g)+Y(g)Z(g)+N(s)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只改变一个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B.加大X的投入量C.使用催化剂D.缩小体积10.某温度下,2A(g)+B(g)3C(g)的平衡常数K=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C.对于某一可逆反应,在任何条件下K均为一定值D.K越大,化学反应的速率越大11.现有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12.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 和气体Y各0.16 mol 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练习题:
1.化学平衡问题研究对象主要是
A.化学反应B.可逆反应C.离子反应D.气态物质的反应
(g)+I2(g)2HI(g)的平衡常数为49,则该温度下2HI(g)H2(g)+
2.已知428℃时,H
I2(g)的平衡常数是
A.1/49 B.1/7 C.492 D.无法确定
3.下列事实不能
..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高压有利于氢气与氮气合成氨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C.用V2O5催化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
D.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4.对于2A(g)+B(g)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5.某化学反应中,反应混合物A、B、C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t)关系如下表所示: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 2B+C B.4 min末A的转化率约为31%
C.4 ~ 6min时,反应停止了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g) + 3H2(g) 2NH3(g),2 min末N2的物质的量由
6.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
20 mol减小到8 mol,则2 min末N2的反应速率为
A.1.2 mol/(L·min) B.1 mol/(L·min) C.0.6 mol/(L·min) D.0.4 mol/(L·min) 7.下列措施中,一定能使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改变温度B.改变压强C.使用催化剂D.改变容器体积
8.在一定条件下,把一定量NH3充入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 (g)3H2(g)+N2(g)。

达到平衡时,如果保持温度不变,增加N2的浓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C.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9.在2A(g)+B (g)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min) B.v(B)=0.3 mol/(L·min)
C.v(C)=0.8 mol/(L·min) D.v(D)=1 mol/(L·min)
10.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2SO 2(g)+O2(g)2SO3(g),若改变下列条件:①升高温度②增大压强③增大反应物浓度④加入催化剂,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A.①B.①④C.②③D.①③
11.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
2Z(g)+W(s)(正反应为放热)的反应过程。

若使a曲线变为
b曲线,可采用的措施是
A.加入催化剂B.增大Y的浓度
C.降低温度D.增大体积
12.某化学反应中,反应混合物A、B、C的物质的量浓度(c )与时间(t)关系如下所表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B+C
B.2 min末A的转化率为11.7%
C.4--6min时,反应停止了
D.6--8min之间的变化是由于增加了A的浓度引起的
13.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2SO 2(g)+O2(g)2SO3(g),若改变下列条件,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D.增大反应物浓度
14.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 2(g)+H2(g)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 (CO2)=c (CO)
(4)830℃下,若物质的浓度关系是c (CO2)·c (H2) > c (CO)·c (H2O),则此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

a.υ正> υ逆b.υ正=υ逆c.υ正< υ逆d.无法判断
15.25℃,将2 mol A和1.5 mol B充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 A (g)+B(g)2C(g)+2D(g),2min达到平衡,测得B的物质的量为1mol。

已知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请回答: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2)2min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3)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2υ正(B)=υ正(C)d.混合气体中c(D)不变
(4)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及时分离出D气体b.增大B的浓度
c.适当升高温度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5)2min达到平衡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b.重新建立平衡时,B的浓度增大,且大于1mol/L
c.重新建立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建立平衡时,n(A)/n(C)增大
(6)25℃时,改变初始投入的A、B的物质的量,测得平衡时c (A):c (B):c (C):c (D)=6:1:2:2,则达到平衡时,c(A) = mol/L。

16.将气体A、B置于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4A(g)+ B(g)2C(g)
反应进行到4 s末,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1)用生成物C浓度的增加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v(C)= 。

(2)分别用A、B、C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之比为v(A):v(B):v(C)= 。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如①浓度②压强③
④。

17.在10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 2(g)+H2(g)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请回答:
(1)该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3)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将CO2和H2各0.10 mol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后,测得c(CO) = 0.0080 mol/L ,则CO2的转化率为。

(5)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