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土地租赁户农作物选择机制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威胁_郭欢欢

合集下载

重庆市粮食生产的SWOT分析与策略选择

重庆市粮食生产的SWOT分析与策略选择

重庆市粮食生产的SWOT分析与策略选择作者:赵智刘琳李月如来源:《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9年第03期摘 ;要: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人的吃饭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项。

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重庆作为国家定位的产销平衡区之一,粮食生产面临一系列新的发展形势,有必要作出应对。

在介绍重庆市粮食生产现状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方法,立体剖析重庆市粮食生产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给出可供选择的发展策略,以期为重庆市粮食生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粮食生产;SWOT分析;策略选择;产销平衡区;重庆市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19)03-0059-07一、绪论中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在多年粮食生产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以不到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约20%的人口,让国人端稳了“中国饭碗”,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基于粮食生产在不同地区的综合优势比对,划分出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三种粮食产区,以降低比较产销成本、实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最佳收益[1-2]。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腹地,属于全国11个省级粮食产销平衡区之一。

辖区内山水相间,光热条件独特,人口和耕地相对集聚于中低丘陵和平坝地区,粮食安全、生态保护、耕地占补、农业资源开发、社会经济发展等多方因素在重庆大地上并行、交织与博弈[3]。

鉴于此,有必要对重庆粮食生产的状况进行仔细剖析,梳理出重庆市粮食生产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在此基础上做出发展策略上的思考,以期为以重庆为代表的产销平衡区粮食主管部门决策者提供对策参考。

二、重庆市粮食生产概况早在先秦时期,巴渝先民就已经在重庆创造了璀璨的华夏地方农业文明[4]。

时至今日,重庆地区的农业生产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粮食生产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粮食种植面积、结构、产量呈现出新的历史特征[5]。

我国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我国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我国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庞静;郭欢欢;吴涛
【期刊名称】《资源开发与市场》
【年(卷),期】2017(33)2
【摘要】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全面回顾我国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将我国主导产业选择研究大致分为发轫阶段(1986-2000年)、发展阶段(2001-2008年)和繁荣阶段(2009年至今).每个阶段的研究有所不同,但都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宏观形势相关.总结了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产业选择基准、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方法和理论基础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区域产业选择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空间概念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基准选择、定性与定量研究和理论研究尚显薄弱,展望了我国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方向等.
【总页数】5页(P194-198)
【作者】庞静;郭欢欢;吴涛
【作者单位】重庆欣荣土地房屋勘测技术研究所,重庆400020;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重庆400020;重庆欣荣土地房屋勘测技术研究所,重庆40002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1.5;F269.22
【相关文献】
1.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J], 李飞
2.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综述 [J], 丁凯;鲁亚运;原峰
3.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J], 陈燕连;蔡海生;林联盛
4.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J], 张军容
5.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 [J], 张军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年重庆市粮食市场动态研究

2023年重庆市粮食市场动态研究

2023年重庆市粮食市场动态研究作者:李雪燕宋琦来源:《南方农业·上》2024年第04期粮食生产事关国家稳定大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粮食生产的主体是农户,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关系到粮食能否持续稳定增产。

只有提高农民種粮积极性,增加农民种粮收益,才能稳住粮食生产的好形势,扛住粮食安全重大责任。

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丘陵山地面积占到97%以上,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加之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户种粮收益低、种粮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较为普遍,迫切需要以政策支持、配套完善、成本管控、人才引育等方面为切入点,千方百计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稳产增产、提质增收。

为了提高农民和社会企业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提质、高效、生态,不断强化重庆农业生产基础,保障市场供应稳定有序,本文从重庆市粮食市场的供销情况、价格走势、成本支撑方面出发,分析了重庆市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重庆市粮食市场总体情况1.1 粮食生产情况1.1.1 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9年重庆市总体粮食种植面积(包含谷类、豆类、薯类)下滑0.92%;2020—2022年逐年增加,呈缓慢递增趋势,环比分别增加0.19%、0.51%、1.67%。

其中谷类的中稻、玉米播种面积波动相对平稳。

因国内外食用油价格上涨、政策性的粮食结构调整等因素,2022年重庆市大豆播种面积环比明显增加7.98%。

1.1.2 粮食产量基本稳定2018—2021年期间,重庆市粮食总产量和667 m2产量稳中略增。

分品类来看,中稻、玉米、大豆667 m2产量均逐年增加,仅大豆667 m2产量在2020年下滑0.01%。

2022年,长江中下游的极端旱情和全国性的新冠疫情暴发,给重庆市粮食生产造成影响,粮食产量和667 m2产量均出现下滑。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郭继萱,肖若余,彭翎凌(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 401121)摘 要 立足当前我国粮食产出和进出口现状,分析了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并从加强科技攻关、保护基本农田、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粮食安全;进出口;基本农田;宜机化;对策中图分类号:S51;F326.11 文献标志码:C DOI :10.19415/ki.1673-890x.2019.S1.041收稿日期:2019-08-15作者简介:郭继萱(1970—),女,重庆酉阳人,本科,高级农艺师,从事植物保护。

E-mail:****************。

郭继萱,肖若余,彭翎凌.关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J].南方农业,2019,13(S1):127-128.粮食安全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始终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年10月14日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指出:我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

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

这既是中国人民自己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

当今世界粮食安全挑战依然严峻,全球饥饿人口高达8.2亿人,国际粮食贸易面临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干扰,不稳定因素增加,实现相关可持续发展目标任重道远。

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仍然需要高度重视。

为此,本文立足当前我国粮食产出和进出口现状,分析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研究应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措施。

1 我国粮食产出与进口现状1.1 粮食进口2017年,中国进口的粮食超过1.2亿吨(2018年1.155 5亿吨),而当年中国粮食总产量约6.2亿吨,进口量相当于中国粮食产量的19%。

重庆市耕地撂荒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重庆市耕地撂荒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 作者简介】
1 文, . 姜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管理 系, 讲师 , 究方向 : 研 土地 资源与环境管理。
19- 20 年 , 98 09 重庆市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 , 粮
融 警 21 年第 1 01 期
姜文: 重庆市耕地撂荒问 题分析量 策 窒 固圜圃
食产量总体平稳 ,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显著减少 ( 图2 如 、 图3 。20 重庆市耕地复种指数 121 ) 09 5. %。这一变化趋 势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重庆市土地利用程度较低 、 投 入不足 、 出水平较低的状况。结合重庆市近年来制定 产 并实施 的一系列土地管理措施及种粮政策 如耕地连 , 续2 年撂荒将被 收回 ; 控制耕地撂荒与奖励 、 补贴资金 挂钩等政 策的应用 。文章认为相对 于不种植任何作物 而让 田块荒芜 的“ 明荒” 现象 , 如何避免降低单位面积投 入水平及产 出水平 的耕地粗放经营式撂荒行为 , 进一步 提高耕地 的集 约节约程度在土地利用 和管理 中更应得
使农户选择请人代种 、 租给他人耕种或将土地无偿送人 等方式经营土地。然而由于土地使用权无法合理流转 , 代种或租种他人土地 的农业从业人员缺乏精耕细作 的 动力 , 短期种植行为造成 的短视行为只顾眼前利益 , 耕
作较粗放 , 同时 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和污染等原 因, 现有 耕 地 的质 量在 逐年 下 降 , 降低 了土地 的综合 生 产能 力 。 延长农户 的土地承包经营期和允许土地承包经营 权的流转成为当前农村土地政策的主线 , 然而并未能充 分 调动农 民对 土地 增 加投 入 的积极 性 , 并解 决一 度 出现
圄 墓
因而其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


重庆市 耕地 撂荒情 况

基于信息熵的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基于信息熵的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数据来自于重庆市 2009—2016年土 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资料,经济社会发展数据来自于重庆市 2009—2016年统计 年 鉴。 土 地 类 型 划 分 根 据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国土 资 源 部 印 发 的 GBT21010—2017《土 地 利 用 现 状 分 类》,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三大类”来划 分,将土地类型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 居民点及城镇工矿用地、风景名胜设施及特殊用地、交通运输 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等 10个二级地类,将土 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二级地类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 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合并称为居民点及城镇工矿 用地,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中农用地 的类型将三级地类农村道路、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沟渠、设施 农用地、田坎提取出来合并称为其他农用地。经济社会发展 指标采用总人口、城镇009—201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熵值函数模型分析重庆市土地 利用结构动态变化,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引起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 2009—2016年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上处于不断调整优化过程中,呈 3个发展阶段:稳步增长阶段(2009— 2013年)、快速增长阶段(2013—2014年)、持续降低阶段(2014—2016年);(2)重庆市 38个区(县、市)土地利用结构 信息熵值的空间分布呈以主城区和万州区、忠县为信息熵高值为中心向外围递减的规律;(3)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变 化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总人口、城镇化率 3个经济社会发展因素表现出强关联关系,与公路线路里程、第三产业产值 比重、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人均 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呈中等关联关系。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空演变;灰色关联;重庆市;驱动因素;熵值函数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17-0261-05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2.19•【字号】•【施行日期】2021.0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粮食市场管理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要求,切实防止耕地“非粮化”,有效稳定粮食生产,经市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正确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和发挥比较效益的关系,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管控、建设、激励并举,切实防止耕地“非粮化”,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坚实支撑。

“十四五”时期,构建完善粮食安全保障政策机制,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3005万亩,粮食产量不低于216.2亿斤,口粮基本实现自给。

二、主要措施(一)坚持将耕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

正确处理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要以不影响粮食生产为前提。

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制,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

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稻谷、玉米等谷物种植。

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粮食安全面临挑战

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粮食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土壤质量下降和粮食浪费等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析这些挑战的具体操作方法,并采用分析性循序推理来论证我的观点。

最后,我将给出实践导向的结论,并进一步阐释问题的重要性。

首先,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全球变暖导致干旱、洪涝和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农民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他们可以选择适应性更强的品种,改善灌溉系统,并采用合理的农业管理实践。

此外,政府还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以帮助农民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其次,人口增长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压力。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需要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农民可以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方法,如精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机械化种植,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培训和教育、改善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来支持农民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第三,土壤质量的下降是粮食安全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改善土壤质量,农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他们可以采用有机农业方法,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以减少对化学物质的依赖。

此外,农民还可以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土壤的养分平衡。

最后,粮食浪费是粮食安全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浪费掉。

为了减少粮食浪费,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个人可以通过购买适量的食物、合理储存食物和合理利用剩余食物来减少浪费。

政府可以加强对食品加工和储存的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以减少食物浪费。

此外,农民也可以采取措施,如改善农产品的包装和运输方式,减少损失和浪费。

综上所述,粮食安全面临着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土壤质量下降和粮食浪费等诸多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操作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 第2期2014年2月Vol.28 No.2Feb.,2014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3-07-18修稿日期:2013-10-16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内陆开放区土地规划和监管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11006)。

作者简介:郭欢欢(1983-),男,河南安阳人,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家政策、农村土地利用。

E-mail: guohuan2009@重庆市土地租赁户农作物选择机制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威胁郭欢欢1,2(1.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 重庆 400020;2.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重庆研究中心, 重庆 400020)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对重庆市自耕模式和土地流转模式下主要农作物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土地流转成本—收益胁迫下农户农作物选择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威胁。

研究方法:成本收益分析。

研究结果:在区位条件好的地方,土地租金占农户现金成本的比例高达61.77%;土地流转成本—收益胁迫下,农户最优选择是种植收益率更高的马铃薯、茄子和萝卜等蔬菜作物,压缩稻谷、玉米等粮食作物;土地租金压力测试表明蔬菜作物可承受压力远大于粮食作物,这使得粮食作物缺乏竞争力;土地流转增多将减少粮食作物种植比重,并威胁地区粮食安全。

研究结论:为保障粮食安全,建议地方政府应根据各种农作物的成本收益对粮食作物种植大户提供政策补贴,通过农业保险等市场化手段解决经济作物种植风险。

关键词:土地管理;土地流转;成本收益分析;粮食安全;重庆市中图分类号:F3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158(2014)02-0037-07The Crops Choice Mechanism of Farmland Leasers and Its Impacts on Food Security in Chongqing CityGUO Huan-huan 1,2(1. Chongqing Land Resources and Housing Surveying and Planning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20, China; 2.ChongqingResearch Center, Key Laboratory of Land Use, MLR, Chongqing 400020,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cost and benefit of the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the self-production mode and the land transfer mode in Chongqing. It further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land transfer mode on choosing food crops and economic crops, and its impact on food security. Method of cost-benefit analysis was employ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nd cost accounts for 61.77% of the tot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st in the area with better location condition. Therefore the best choice is to grow more potato, eggplant, radish and other vegetables, instead of rice and corn. The pressure test showed that the vegetable can prevent more risk than food crops, and it shows that the increase of land transfer will result in the reduction of grain crop planting, which threats the regional food securit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provide subsidies for the households for planting food crops and solve the risk of economic crops by some market-oriented methods, e.g., agricultural insurance.DOI:10.13708/11-2640.2014.02.00538 中国土地科学 2014年2月 第2期Key words: land management; land transfer; cost-benefit analysis; food security; Chongqing City1 引言作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粮食安全在中国具有重要地位,有学者就提出粮食安全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与重要标志[1]。

为保障粮食安全,中国提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并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国内学术界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从目前研究看,耕地数量和质量是影响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因素,如高中贵等研究认为急剧膨胀的工业、住宅及交通等建设用地大量占用耕地对农业发展威胁极大[2];熊鹰等认为耕地资源稀缺已经成为制约粮食安全的瓶颈[3]。

也有学者认为尽管耕地面积减少,但依靠增加投入和科技进步提高耕地生产率,也可以保证粮食生产安全[4]。

保护耕地无疑是保障粮食安全最重要的根基,然而,耕地的利用方式也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

农村土地流转的“非粮化”严重威胁粮食安全已经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5]。

2008年,中央电视台也对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倾向给予关注。

尽管有学者将土地流转非粮化的原因归结为农产品内部价格体系不合理、土地非粮化收益高、对土地非粮化的危害认识不足和制度建设不健全等[6],但目前对土地流转非粮化的原因分析还不够深刻。

本研究以重庆市为例,通过对重庆市土地流转模式与自耕模式下的成本—收益比较,重点研究土地租金对租赁户农作物选择的影响,进而揭示土地流转中“非粮化”的经济驱动机制。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2.1 研究区概况重庆市下辖38个区县,土地总面积为8.24×104 km2。

长期以来,重庆市是中国主要的劳动力输出地,户籍人口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400多万,促使该市土地流转规模不断增加。

2013年重庆市农户承包地耕地流转达到1323.7万亩,占农村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7.3%,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济面积达1052.9万亩,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为29.7%[7]。

2.2 重庆市耕地流转租金调查为全面反映重庆市耕地租金情况,本文通过重庆市农业农村信息网、重庆市各区县人民政府网、重庆市区县农业农村信息网及国内相关学者[8-16]在重庆市范围内开展的土地流转调查收集到的2007年至今的74宗耕地(水田)流转租金案例,涉及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渝东南和渝东北30个区县,占重庆市总区县数量的78.95%,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个别租金为数值区间,本研究取中间值)。

从租金类型看,实物租金(黄谷)28户,占37.84%;现金租金46户,占62.16%。

按2012年重庆市稻谷1.35元/kg测算,得到74宗土地流转租金,平均租金为722.17元/年。

其中,都市发达经济圈7宗案例,租金均价919.64元/年;渝西经济区25宗案例,租金均价778.92元/年;渝东南15宗案例,租金均价631.00元/年;渝东北26宗案例,租金均价603.44元/年。

2.3 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来源为重庆市农村农业信息网、2012年《重庆市统计年鉴》和2012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资料汇编》(以下简称《汇编》)。

3 土地流转成本收益分析与农作物选择机制3.1 重庆市主要农作物种植情况重庆市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蔬菜、油料等经济作物。

2004—2011年间,主要农作物播种39郭欢欢:重庆市土地租赁户农作物选择机制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威胁比例如表 1所示。

稻米、玉米等6大类农作物占重庆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0%左右,可反映重庆市种植业的总体情况。

2004年以来,以稻谷为代表的传统粮食作物比重呈下降趋势,而以蔬菜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种植比重呈上升趋势。

表 1 重庆市主要农作物播种比例(2004—2011年)单位:%Tab.1 The proportion of main corps in Chongqing (2004—2011) unit: percent 年份稻谷玉米豆类马铃薯油料蔬菜合计200423.1914.25 6.949.477.5612.0873.49 200523.1314.237.259.877.8112.3774.66 200622.7114.047.1910.677.9012.8275.33 200721.7114.397.3510.707.9713.1275.24 200822.4815.20 6.5810.357.1916.0777.87 200921.9414.77 6.5810.537.6317.7779.22 201021.6014.58 6.7610.628.0518.6080.21 201121.3514.52 6.9910.707.9919.2480.79注: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整理。

3.2两种模式下主要农作物投入产出《汇编》根据各地中等水平农户种植情况汇总了当地各种农作物的投入产出情况。

本文选取2012年《汇编》中重庆市主要农作物的投入情况进行研究。

为便于对比分析自耕模式和流转模式的区别,本文作以下设定:(1)自耕模式的人工成本按照全部人工成本和部分人工成本(主要指雇工费用)两种模式核算利润率;流转模式中的人工成本则采用全部人工成本(家庭用工折价+雇工费用),这是由于当土地流转量大时承包户一般难以满足劳动力需求。

(2)自耕模式中的土地成本忽略不计;土地流转模式中的土地成本按照真实发生的土地租金测算。

由于重庆市各地租金有所差异,本文按照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区、渝东南和渝东北4个区域平均租金进行测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