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真正的英雄 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24 真正的英雄》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24 真正的英雄》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24 真正的英雄》导学案24 真正的英雄【预习案】一、材料链接1、作者介绍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是美国第49、50任总统。

(1981年1月20日—1985年1月20日,1985年1月20日—1989年1月20日)历任总统之中,他就职时间最长。

在他任职期间,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26岁时,他在好莱坞赢得了第一份演出合同。

他共参加53部电影的演出。

他是历任总统中唯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

美国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967年-1975年)。

在踏入政坛前,里根也担任过运动广播员、救生员、报社专栏作家、电影演员、电视节目演员和励志讲师,并且是美国影视演员协会(Screen Actors Guild)的领导人。

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The Great Communicator)。

2、写作背景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爆炸后,飞机坠入大西洋中。

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转瞬间销于无形。

美国全国上下悲痛万分,纷纷哀悼;全世界也为之震惊。

1月31日,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

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3、文体知识演讲稿也叫演说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的内容和形式。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24《真正的英雄》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24《真正的英雄》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24真正的英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余暇、阴霾、迫不及待、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等词语“2、梳理情节,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预习自测】一、资料链接1、了解作者的生平:1911年2月6日出生于伊利诺伊州坦皮科2004年6月5日逝世于加州洛杉矶贝莱尔。

美国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第40任美国总统(1981年-1989 年)。

他也是一名伟大的演讲家。

在踏入政坛前,里根也担任过、报社专栏作家、电视节目演员、电影演员和励志讲师,并且是美国影视演员协会(Screen Actors Guild)的领导人。

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The Great Communicator)。

历任总统之中,他就职年龄最大。

他是历任总统中唯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

2、背景资料: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中,发生空中爆炸.这是美国56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行中死亡.”挑战者”号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剧,全世界人民为人类航天壮举发生的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

3、给加粗字注音。

余暇()阴霾()疆域()孜孜不倦()梦寐以求()迫不及待()刚毅不屈()【合作探究】1、大声朗读课文,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从写作思路来看,本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内容是什么?3、思读课文,提出你迫于解决的问题【解难答疑】-、解决自学阶段的问题:二、文本探究(朗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1、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全文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后两部分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4、里根总统是如何在演讲中给自己定位的?【反馈拓展】一、基础知识:1、本文的演讲者是当时的总统=2、给加点字词注音。

第24课《真正的英雄》导学案(通用13篇)

第24课《真正的英雄》导学案(通用13篇)

第24课《真正的英雄》导学案(通用13篇)第24课《真正的英雄》导学案篇1学习目标: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理解人类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2、朗读精彩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

3、借鉴课文,学会抒情。

学习重点:1、朗读精彩语句,并理解作者情感及其深刻含义。

2、借鉴课文,学会抒情。

自主学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为加粗的字注音。

余xiá()阴mái()迫不jí()待zī zī()()不倦梦mèi()以求阴霾()疆域()2、了解背景,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1986年1月28日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爆炸后,飞机变成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拖着长蛇般的然后分叉的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大西洋中。

这架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转瞬间销于无形。

这次航天灾难中遇难的七名宇航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挑战者”号失事当晚里根总统即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对罹难的英雄表示哀悼,并决心继续对宇宙进行探索。

三天后,休斯敦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里根总统在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的演讲,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请你理清本文的演讲思路,划出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4、朗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下面逐句写出你的理解或体会。

5、如果迪克一行来到了你的身边,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6、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对探险有了真切的了解。

请你结合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谈谈对冒险的认识。

(可以适当化用原文的语句)课堂学习:一、导入通过《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登上地球之颠》的学习,你对冒险有怎样的认识呢?(抽生回答)今天我们学习《真正的英雄》是一篇演讲词,仍跟冒险有关。

你能借助“预习导学”提供的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本文的演讲背景吗?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小组合作1、讨论交流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内解决并在导学案上纠正。

【最新精品】人教初中语文七下《24真正的英雄》word教案 (2)】.doc

【最新精品】人教初中语文七下《24真正的英雄》word教案 (2)】.doc

真正的英雄教学目标:1、字词积累。

2、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内容。

3、了解演讲词的特点。

4、理解宇航员的精神,体会英雄的含义,把握主旨。

5、朗读课文,感受文中隐含的强烈感情。

重点: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内容。

2、理解宇航员的精神,体会英雄的含义,把握主旨。

3、朗读课文,感受文中隐含的强烈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人物的人生追求,引导学生去追求有信念、有理想、有奋斗的人生。

教学方法:通过整体感知、细节品味等途径,运用自读、朗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人物精神,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同学老师对话,在感受、体验、交流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逐渐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仰望苍穹,我们内心会有无穷的遐思,想象着太空的模样,神游其中。

但人类真正走向太空的每一步,是需要解决很多问题,需要战胜重重艰难险阻,需要人类优秀的儿女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今天,我们学习《真正的英雄》这篇课文,来感受人类探索太空的勇气和信心。

二、解题。

学生交流后媒体展示背景资料。

三、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四、审读题目和导语,进行联想,提出问题。

(预测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类,媒体展示)1、谁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真正的英雄?3、真正的英雄有什么价值?4、作者要表达什么?五、自学。

1、齐读字词,正字音。

2、自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情感、观点、人物特点的句子。

3、完成学习目标。

六、交流。

1、概括内容。

赞颂英雄,分别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对英雄的罹难表示深深的哀痛,号召人们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英雄,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们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2、理清思路。

文章结构是“总——分——总”。

第一部分(1-4):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第二部分(5-13)分别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24 真正的英雄》学案 新人教版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24 真正的英雄》学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十四课真正的英雄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3、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能力;培养困境面前永不言退,对未知领域进行百折不挠地探索的精神。

学习重点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掌握有关演讲词(演讲稿)的文体知识。

学习难点体味重点语句蕴涵的深刻哲理,及本文作者所洋溢的赞颂与敬佩之情。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品味关键语句,培养欣赏和理解能力。

2、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并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

教材助读(一)作者简介: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11年2月6日生于伊利诺伊州)曾经做过演员。

1980年被提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

1981年1月20日,里根上台,仅69天后他就被刺伤。

1984年再度连任。

在他任职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本文是里根在“挑战者”号1986年1月28日升空约1分12秒后突然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的第3天,在休斯顿航天中心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上发表的声请并茂的演讲。

本文即是这次演讲的演讲词。

(二)文体知识简介:演讲词(演讲稿)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它一般不讲究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而总是以某种精神鼓舞人,以真切的感情打动人。

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

具有如下三个特点:针对性、可讲性、鼓动性。

其分类主要是根据实践需要决定的,有求职、竞聘、就职、续职、先进事迹报告、典型经验报告、比赛、会议讲话、辩论词(稿)等。

预习自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阴霾.()疆域.()余暇.()迫.不及待()锲.而不舍()孜.孜不倦()梦寐.以求()刚毅.不屈()2、解释下列词语。

余暇:迫不及待:孜孜不倦:刚毅不屈:锲而不舍:力不从心:梦寐以求:我的疑问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这篇演讲词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2)文章追忆了哪几个英雄?(3)本文的主题是什么?(用一句话来归纳)(4)全文是按照什么结构组织材料进行书写的?(5)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 作者是怎样评价这些英雄的?质疑探究1.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演讲者却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如何理解?2.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3.“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

24 真正的英雄学案24 真正的英雄学案学案1

24 真正的英雄学案24 真正的英雄学案学案1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有关作者及演说词的一些特点;了解有关的背景资料;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味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课文,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一些航天知识,培养学生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精神。

【重点难点】让学生加强朗读,主动探究,把握演讲词的思想感情,感悟主题。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加粗字注音。

余暇()阴霾()疆域()孜孜不倦()梦寐以求()迫不及待()刚毅不屈()2.你对课文了解吗?(1)演讲者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几个方面?(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从写作思路来看,本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内容是什么?3.仿写句子。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

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写: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①全文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后两部分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②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③里根总统是如何在演讲中给自己定位的?二、课堂导入同学们查阅了有关航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查阅的资料。

(学生交流,相互补充,教师参与引出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三: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

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四:研读与赏析1、从文中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感动了你。

2、据此,你能理解第12段中为什么说在麦考莉芙身上“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象力”?如何理解“她不仅是她的学生们的教师,而且是全国人民的教师”?五:课堂检测阅读理解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七位“挑战者”,记住他们活着的时候给熟悉他们的人们带来的生机、爱和欢乐,给祖国带来的骄傲。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4《真正的英雄》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4《真正的英雄》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

24 真正的英雄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路上,人类每前进一小步,都可能以牺牲他一部分最优秀的儿女作为代价。

“挑战者”号爆炸了,整个人类太空计划也因此遭受重大挫折,但人类并没有被吓倒。

我们看到,此后有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员投入到太空探索的事业中去,一架又一架航天飞机升上了蓝天,去探索那茫茫未知的宇宙世界。

让我们随着宇航英雄的魂魄,发扬美国精神,总结教训,积蓄力量,不断前进,去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科技奇迹。

1.把握课文内容,体演讲者丰富强烈的思想感情。

2.朗读精彩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深入领悟主题思想。

3.理解人类在科学探索上愈挫愈奋,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一、新课导入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发射升空后,突然发生爆炸,舱内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美国陷入一片悲哀之中,世界也为之震惊。

1月31日,里根总统发表了这篇电视讲话。

今天就让我们从这篇讲话中,再次认识这些真正的英雄。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哀悼.(dào) 锤.(chuí)炼余暇.(xiá) 阴霾.(mái) 拓.(tuò)荒弥.(mí)补勋.(xūn)章孜孜.(zī)不倦梦寐.(mèi)以求彻.(chè)夜不眠迫.(pò)不及待2.根据词语写意思或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树:建立(功绩)。

锤炼:磨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美国政治家,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第40任总统(1981年-1989年)。

他也是一名伟大的演讲家,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

历任总统之中,他就职年龄最大。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24+真正的英雄导学案+新人教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24+真正的英雄导学案+新人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24.真实的英豪里根【导学目标】1.理解累积词语。

2.认识相关载人航天的知识。

3.认识演讲辞的特色,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思路。

4.领悟本文的感情脉络,理解本文语重心长的语句。

5.学习宇航员的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

【要点难点】要点:领会演讲辞所表达的思想及其感情变化的脉络。

难点:理解文中语重心长的语句,获取思想启示。

【媒体使用】【导学过程】一、预习当先一步给以下加点词语注音。

悼念()持之以恒(..阴霾()废寝忘食(..开荒()朝思暮想(..解说以下词语。

悼念:持之以恒:急不可待:建树:磨炼:废寝忘食:朝思暮想:。

填补:相关载人航天知识)勋章().)空暇().)战栗().磨炼().凝集().填补().载人航天目的在于打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战胜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大海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宽泛和更深入地认识整个宇宙,并充足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别环境进行各样研究和试验活动,开发太空极其丰富的资源。

依据飞翔和工作方式的不一样,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三类。

载人飞船按乘坐人数分为单人式飞船和多人式飞船,按运转范围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和登月载人飞船。

载人空间站又称为轨道站或航天站,可供多名航天员居住和工作。

航天飞机既可作为载人飞船和空间站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又是一种重复使用的运载器。

当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前苏联于1961年4月12日发射了人类第一艘载人飞船,航天员加加林乘坐飞船绕地球一周并安全返回地面。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 11号上的宇航员奥尔德林、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人类第一次将踪迹留在地球之外的星球上。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宇航员杨利伟成功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想。

演讲辞演讲辞(演讲词):俗称演说辞、演讲稿、发言稿,旨在表达感情,发布建讲和主张,提出呼吁和提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正的英雄》学案
教师寄语: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3.品读课文,感受百折不挠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
导学过程:
背景资料: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中,发生空中爆炸.这是美国56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行中死亡."挑战者"号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剧,全世界人民为人类航天壮举发生的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
一、基础知识:
1,字词(注音)
哀悼.( ) 锲.而不舍( ) 勋.章( ) 锤.炼( )阴霾( ) 孜孜.不倦( ) 企.求( ) 凝.聚( )战栗.( ) 拓.荒( ) 弥.补( ) 不朽.( )
2,词语积累(解释)
哀悼:
锲而不舍:
迫不及待:
建树:
锤炼:
孜孜不倦:
梦寐以求:
速读感悟:
二、模拟总统角色朗读课文,.独立思考完成:
1、(1)总统对英雄的感情是怎样的,划出有关语句来说明.
(2)总统对这些英雄是怎样高度评价的划出有关语句.
(3)总统希望通过演讲达到什么目的
2,朗读,把握感情基调
里根在演讲中表达的感情包含( )和( )两个方面,从感情脉络看,前半部分主要抒发( ),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 ),两种感情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美国宇航史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带给人们的无疑是( ),但演讲者的言辞更意在于给后继者奋然前行的( ).
3,默读,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演讲词的主旨( ),全文是按( )的形式安排结构的.请你找出这三个部分的起讫并归纳段意:
三、研读赏析: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理解几个精彩句子,师生共同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如"英雄之所以称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
2,从文中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3,学生再次朗读让自己感动或给人启示的句子及段落.
四、问题探究:
①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
②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为什么演讲者还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
③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怎样看待这种精神?
四、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文后1-6题.
⑴你们所热爱的人们的牺牲轰动了整个国家.在痛苦中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意义深远的道理: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我们又一次认识到,我们的美国是在英雄主义和崇高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是由像我们的七位宇航员那样的男人和女人,那些把全社会的责任作为自己责任的人,那些给予人民比人民期望和要求的更多的人,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而从不企求些微报答的人建立起来的.
⑵我们不禁回想起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们,那些带着家眷和财产去开发荒凉的美国西部的刚毅不屈的人们,他们常常面临着恶劣的条件,沿着俄勒冈小道,你们仍能看见那些倒下去的拓荒者的墓碑.但是悲痛只能使他们更加坚定开拓前进的决心.
⑶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有时,我们会感到想达到外星球还力不从心.但我们必须重新振作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
1,选文出自(国籍)总统(姓名)所作的演讲词.
2,选文中提到的"你们所热爱的人们的牺牲"指的是
3,如何理解文中的划线句.
答:
4,段⑵中为什么要提到"拓荒者的墓碑"
答:
5,段⑵中,演讲词的人称不断变化:由"我们"变成"他们",然后又变成"你们","他们".请分别指出其指代的内容,并谈谈这样变换人称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
答:
6,全篇演讲词所倡导的美国精神在选文中具体指什么如何看待这种精神
参考答案:二、2、悲痛和力量抒发悲痛心情主要表达力量悲痛鼓舞3、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概括为: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总-分-总本文又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前四段,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第二部分,中间九段,分别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第三部分,最后八段,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竟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四、①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

她参加这次太空航行,其意义非同寻常。

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250多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孩子们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噩耗。

在这里,“整个国家的想像力”可以理解为代表着美国未来和希望的中小学生。

②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本来就是一部冒险的历史,一部勇敢者的历史。

宇航员的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完全可能一去不返,但他们并不害怕,而是大义凛然,义无反顾,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一个升空的宇航员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们学习。

③开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

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

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