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基础知识讲解
大学物流运输基础知识

流通领域的运输系统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延续。 其主要内容是对物质产品进行运输,是完成物品从生产领 域向消费领域在空间位置上转移的重要环节。
二、物流运输系统的构成
(一)运输线路
运输线路又叫运输通璐,是指在运输网络中,连接 运输始发地、到达地、经停点,供运输工具安全、便捷运 行的线路。
(5)管道运输。这是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 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
(二)按运输范围分
(1)干线运输。利用铁路、公路的干线、大型船舶的 固定航线进行的长距离、大批量的运输,是物流运输的主 体。
(2)支线运输。这是在与干线相接的分支线上进行的 运输。
(3)二次运输。这是干线、支线运输到站后,站与用 户仓库或指定接货地点之间的运输。
(2)联合运输。指由几个运输企业联合起来,综合利 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进行协作,实行一次托运、一票到 底的货物运输。
(3)多式联运。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 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运 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
(五)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载分
(1)直达运输。指货物由发运地到接收地中途不需要 换载或在储存场所停滞的运输。
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运送到另一地 点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 卸下和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二、物流运输的特点
(一)运输不生产有形的产品
物流运输作为一种抽象劳动,只是增加了它所运输货 物的原有使用价值,而并未生产有形的产品。
(二)运输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
在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中,大部分的运输都是露天 进行的,尤其是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由于受航线等条件 的限制,其运输效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自然条件的好坏。
物流基础知识大全_图文

物流基础知识大全物流基本概念1.物的概念物:物流中的“物”的概念是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
物流中所指“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必须可以?发生物理性位移,而这一位移的参照系是地球。
因此,固定了的设施等,?不是物流要研究的对象。
物资:我国专指生产资料,有时也泛指全部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
其与物流中“物”区别于,“物资”中包含相当一部分不能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不属于物流学研究的范畴,例如建筑设施、土地等。
另外,属于物流对象的各种生活资料,又不能包含在做为生产资?料理解的“物资”概念之中。
物料:是我国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生产企业习惯将最终产品之外的,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其来自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统称为“物料”。
货物: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
交通运输领域将其经营的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一类是物,除人之外,“物”的这一类统称为货物。
商品:商品和物流学的“物”的概念是互相包含的。
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也即商品中凡具有可运动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都是物流研究的“物”,有一部分商品则不属于此。
因此物流学的“物”?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
商品实体仅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
物品: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行政、后勤、教育等领?域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在办公生产领域则泛指与办公、生活消费有关的所有物件。
在这些领域中,物流学中所批之“?物”,就是通常所称之物品。
2.流的概念流:物流学中之“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
流通:物流的“流”,经营被人误解为“流通”。
“流”的要领和流通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其联系在于,流通过程中,物的物理性位移常?伴随交换而发生,这种物的物理性位移是最终实现流通不可缺少的物的转?移过程。
物流基础知识

物流基础知识1.物流的定义正式颁布于200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物流(Logistics)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于1998年对物流作的最新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Logistics is that part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that plans, implements, and controls the efficient, effective forward and reverse flow and storage of goods, service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point of origin and the point of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meet customers' requirements)。
它不仅把物流纳入了企业间互动协作关系的管理范畴,而且要求企业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来考虑自身的物流运作。
即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客户,而且要考虑自己的供应商;不仅要考虑到客户的客户,而且要考虑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不仅要致力于降低某项具体物流作业的成本,而且要考虑使供应链运作的总成本最低。
物流五要素(Five Elements of Logistics)是指评价物流体系的五个主要要素,它们是:品质、数量、时间、地点和价格。
品质是指物流过程中,物料的品质保持不变;数量是指符合经济性的数量要求和运输活动中往返运输载重尽可能满载等;时间是指以合理费用及时送达为原则做到的快速;地点是指选择合理的集运地及仓库,避免两次无效运输及多次转运;价格是指在保证质量及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费用。
快递物流基础知识

快递物流业务基础知识第一节快递行业概况一、快递服务的起源和发展(一)快递产生的背景(一)快递的起源我国古代已经有了快递服务。
快递服务在我国古代经历了“步传、车传、马传、驿站递铺(急脚递)、邮驿合并(新式邮政)”的发展过程。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信息传递,是尧帝时期的“鼓邮”,到了奴隶社会的商周时期,商纣王把“鼓邮”上升为“音传通信”、“声光通信”,西周时期有了实物传递,分为“轻车快传(传)”、“边境传书(邮)”、“急行步传(徒)”方式,邮政制度开始形成,而烽火报警方式则广泛用于军事通信。
春秋时期,邮驿制度发展成为“单骑通信”和“接力传递”,出现了“马传”。
孔子曾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到了封建社会的秦朝,公文分为“急字”和“普通”两种文书,在传递方式上便有了快递和普递之分;到了汉代,为求安全和速度,传递方式都为“马递”;南北朝时期,紧急公文要求日行四百里;隋唐时期,赦书等文件要求日行五百里;北宋时期,出现了专司通信的“递铺”,传递方式分为“步递、马递和急脚递”,马递和急脚递都属于当时的快递。
古代快递递送的是官府文书,主要服务于朝廷和官府,是政治和军事的“耳目延伸器”,带有明显的官方色彩,与普通百姓基本无缘。
国外也从很早就有了类似的信息和物品传递活动,人们熟知的马拉松故事,被人们视为快速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进入20世纪初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快递业诞生。
1907年8月,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创始人吉姆,以100美元为注册资金,在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创建了美国信使公司。
创业初期,他们租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聘用了十几名员工担任信使,利用市内的几个服务网点,接听顾客电话后,指派距离最近的信使前去收件(有商务文件、小包裹、食品等),然后按发件人的要求和时限送到收件人手中。
这便是现代“国内快递”的开端。
而“国际快递”,则又是在其后几十年才发现的。
1969年3月的一天,美国大学生达尔希(Dalsey)到加利福尼亚一家海运公司看望朋友时,听一名管理人员讲,一艘德国商船正停泊在夏威夷港湾,而提货单正在旧金山制作中,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寄到夏威夷。
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目录第一节物流概述 (2)一、物流的概念 (2)二、物流的分类 (4)三、物流管理的内容 (8)四、现代物流的要紧特征 (14)第二节运输 (18)一、运输的含义 (19)二、运输的作用 (19)三、运输原理 (20)四、选择运输方式的基本要素 (21)五、运输方式选择的原则 (22)六、运输方式 (25)第三节仓储 (27)一、储存保管的概念 (28)二、仓储的作用 (29)三、仓库决策 (30)四、仓库管理的作业过程 (36)五、仓库与仓库设备 (40)第四节装卸搬运 (43)一、装卸搬运的概念 (43)二、装卸与搬运在物流中的作用 (44)三、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 (46)四、装卸搬运设备与装卸搬运作业 (49)第五节物流成本管理 (50)一、物流成本的概念 (50)二、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52)三、物流成本分析 (55)四、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 (57)五、降低物流成本的要紧途径 (60)第六节、物流信息管理 (61)一、物流信息的含义及分类 (62)二、物流系统对信息的要求 (63)三、信息技术 (65)四、物流信息系统 (68)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第一节物流概述一、物流的概念早期的“物流”译自英文Physical Distribution(实体分配)“物的流通”,简称PD。
简单地说,早期的物流概念就是指商品实体的储存与运输,即商品的空间位移。
20世纪80年代物流的概念普遍用Logistics取代PD。
“Logistics”的愿意为“后勤”,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在运输武器、弹药与粮食等给养时使用的一个名词。
它是为维持战争需要的一种后勤保障系统。
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将名称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改为Nationa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物流基础知识PPT课件

射频识别技术利用无线电波作为信息传输媒介,通过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之间的通信进行数据交换。该 技术具有识别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等优点,在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
总结词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实现对物品位置的实时跟 踪和定位。
包装设备与技术
01
02
03
包装材料
包括纸箱、木箱、塑料袋、 气泡袋等,用于保护货物 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包装技术
包括真空包装、防震包装、 防水包装等,以提高货物 的保护性能和安全性。
标识技术
包括条形码、RFID等,用 于跟踪货物的位置和状态, 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准 确性。
04 物流信息技术
条形码技术
物流的重要性
总结词
物流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对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国民经济的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物流是实现企业价值的重要环节,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物流是国 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同时,物流还 具有保障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正常进行的作用。
物流的基本功能
总结词
物流的基本功能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和信息管理等。
详细描述
运输是实现物品空间位置转移的活动;仓储是保存物品并提供保管服务的活动;装卸搬运是物品在运输、仓储等 环节中改变位置的作业活动;包装是保护物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的重要手段;配送是实现物品多方向、多模 式的运输和仓储服务;信息管理则是实现物流各环节有效衔接和协调的重要手段。
02 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

1.1 物流的基础知识
③运输网络的发展决定着流通的范围及规模。 商品流通的范围和规模,是随着运输的发展而发展的。运
输网络延伸到哪里,商品流通就随之发展到哪里。运输网络 的密度越大,商品流通就越频繁。我国运输能力与运输需要 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线路少、承载能力低、各种线路比例 不合理,已经严重制约着商品流通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④运输决定着物流的时间和速度。 物资资料的空间移动是在线路和结点上实现的,其中在线 路上进行的活动就是运输。货物在运输线路上通过时间的长 短,是物流时间和速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运输所需要的时 间和速度,取决于线路的质量,运输工具的现代化水平以及 运输组织管理的合理程度。显然,线路质量、运输工具现代 化水平越高,组织管理越合理,运输时间就越短,速度也越 快。 (2)储存功能 储存功能是物流中暂时处于停滞状态物资的 活动。储存作为一种物流形态,为物流提供场所和时间,在 储存期间可以对储存品进行检验、整理、分类、保管、包装、 加工、集散、转换运输方式等作业。
(2)物流产生的过程 物流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美 国经济学家提出“物的流通”的概念,但真正完整的物流概 念和理论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
物流是随着商品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而 发展起来的。在人类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自给 自足,生产出来的产品有限,主要用于自己消费,而不需要 考虑物品的运输、储存等问题,也就没有对物流的需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1 物流的基础知识
3.物流的功能 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
流通加工、配送等,具体情况如下: (1)运输功能运输功能是借助运输工具,通过一定的线路,
实现货物空间移动,克服生产和需要的空间分离,创造空间 效用的活动。运输功能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运输实现货物的空间移动。 物流是物资资料的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是改变物资资料的空间存在。运输就是改变空间存在的主要 手段。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和消费之间空间的分离日 趋扩大,生产部门、生产要素和生产环节的空间组合日趋复 杂,运输的地位和作用也日趋重要,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 先行。 ②运输费用关系整个物流费用。 在物流费用中,运输费用所占的比重最高。一般来讲,在 社会物流费用当中,运输费用占将近50%的比重,有些产品 的运输费用甚至高于生产费用。因此,降低运输费用对于降 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经济效益,稳定商品价格,满足消费 需求,提高社会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物流基础知识

目录第一章物流基础知识1.物流科学概念物流科学就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揭示了物流活动(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认定这些物流活动都是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2.物流与流通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流通活动包括商流和物流商流:对象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物流:物流是指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又要通过存储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
3.商物分离的概念:1.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流通的最佳路线的必经之处。
2.如果商品的交易和实物的运动过程路线完全一致,往往会造成实物路线的迂回、倒流、重复等不合理现象,造成资源和运力的浪费。
3.商品一般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进行业务活动,物流则不需要受经营环节的影响,可以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尽量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短得物流路线,按时保质的送到用户手上,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4.物流与生产1.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通过物流系统的改善能带来能以预料的效益。
2.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次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按照作用分类a. 供应物流b. 生产物流c. 销售物流d. 回收物流e. 废弃物物流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a. 地区物流b. 国内物流c. 国际物流3.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a.社会物流b. 行业物流c. 企业物流6.企业物流结构及其合理化途径企业物流的垂直结构 1 管理层 2 控制层 3作业层企业物流的意义:1.降低物流费用、减少物流成本2.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3.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1.各种设施再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2.合理控制库存3.均衡生产4.合理的配置和利用物流机械5.健全物流信息系统7.物流的后进性物流技术的发展落后于生产技术,物流科学的产生也比加工科学历史短暂,称之为物流的后进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是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缩短交易时间、提高经
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泉”。
一?二?
第三利润源是相对第一利润源和第二利润源而言的。 第一利润源是针对以 “ 降低生 产成本,节约物化劳动消耗 ” 为途径,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二利润源是针对以 “ 提高 劳动效率,降低活劳动消耗 ” 为途径,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三利润源不同于前两者, 主要是针对以 “ 降低物流费用 ” 为途径,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人们又把现代物流管 理称为第三利润源泉。
物流特点
物流是创造价值的活动
物流活动涉及的范围广泛
物流活动具有服务性 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大、
公益事业性强 物流整体性、综合性要求高
物流特点
企业物流模式
自营物流
是指企业对物 流服务是以自 我提供的方式 实现的 。很 多企业自身不 是物流企业, 主业是生产或 流通,自己承 办自己的物流
活动。
物流外包 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
帮助企业完成外 部物流输送,降低 成本、改进服务质 量、快速进入国际 市场、减少风险、 规范财务管理。
第三方物流 third-part logistics(TPL)
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 服务的业务模式。
工商企业对物流企业的意见 集中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运作成本 比较高
服务内 容残缺
资、药品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 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保障作用。
战后,后勤学逐渐形成了单独的学科, 并不断发展为:
“后勤工程”(Logistics Engineering)
“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后勤分配”(Logistics of Distribution) 等学科。
总装 车间
运送
中转
成品库
物流
物流
中转 部门
运物 输流
用户
出口
工具库
工厂物流
销售物流
生产企业物流
生产厂 加工、制造
运输 生产厂 加工、包装
运输
用户
直达供应
零售店
批发站
… … …
成品库用户Biblioteka 零售店 回收批发站
回收
回收
社会宏观物流的物流过程
流通:四流合一
▪ 物流概念
▪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4-17批准颁布
美国的韦勃斯特在1963年把后勤定义为 “军事装备物资、设施与人员的获取、 供给和运输”。
后勤管理的方法后被引入到工业部 门和商业部门,被人们称之为“工 业后勤”和“商业后勤”。
其定义中包括下列一些业务活动:
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 购买与库存控制,贮存,用户服务 等。
现代物流概念
企业目标和战略 客户服务需求 整体物流规划
一体化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
物流规划的过程
总体绩效评估
决策类型
选址 运输 订单处理 客户服务 仓储 采购
战略层面
设施的数量、规模、位置
选择运输方式
选择和设计订单录入系统
设定标准 布局、地点选择 制定采购政策
策略层面
库存定位 服务内容 确定先后顺序
运作层面
线路选择发货 确定补货数量时间 发出订单
信息不够 及时准确
货损货 差率高
物流合理化目标
• 优质服务:无缺货、无损伤和丢失现象,且费用便宜 • 迅速及时:按用户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迅速送达 • 节约空间:发展立体设施和有关的物流机械。以充分利用空间和面积,缓
解城市土地紧缺的问题 • 规模适当:物流网点的优化布局,合理的物流设施、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 • 合理库存:合理的库存策略,合理控制库存量 • 整合良好:对现有的物流要有很好的整合能力 • 节省费用:优质的物流服务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为企业节省主要花
物流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
企业战略带动企业各个职能部门战略规划的 制定。 只有当生产、营销、财务和物流部门制 定的规划满足企业战略的需要时,企业战略 才会实现。
你所在企业的战略是什么? ——总的发展方向,有没有创造性?
物Ca流p系tio统n的个别环节:
*设施选址 *运营战略 *库存管理 *信息系统 *物料搬运 *运输管理 *控制方法 *组织
消费者
销售物流
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 按行政区域、地理位置、经济圈 划分,根据地区特点规划和发展 物流系统。
▪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 家和企业都要在国际交流
与合作中发展经济。
产地
市场 (消费地)
区内物流 区间物流
地区物流
机场
国际物流 (贸易物流)
国内物流
▪从国家的角度制定物 流中长期发展规划、 实施计划、政策法令。
物流是一个持续满足客户需要的过程
按照客户需要的数量和条件, 在客户指定的时间和地点,以客 户愿意支付的价格,为合适的客 户提供合适的服务。
赢利性行业
非赢利性组织
再生 产
物流涵义 生产 消费
分配 流通
商流
批发、零售、网上购销
流
物流
通
活
动
资金流
运输、保管、装卸搬运、 包装、流通加工、配送
转账、支票、现金支付
设 备
运
仓
装 卸
配
信 息
汽医商
供 应
生 产
销 售
回 收
废 弃
制 造
输
储
包 装
送
服 务
车药业
物 流
物 流
物 流
物 流
物 流
公共物流 第三方物流
物流效用
空间效用
时间效用
形质效用
运输
储存
流通加工
物流作用
物流在实现商品价值和 使用价值中的作用
生产 保证
降低 成本
利润 价值
服务 价值
物流功能
▪ 1.运输 ▪ 2.仓储 ▪ 3.装卸搬运 ▪ 4.包装 ▪ 5.流通加工. ▪ 6.配送 ▪ 7.物流信息
信息流
信息收集、传输、分析、应用
流通辅助活动:金融、保险、标准化等
采购 原材料、 配套件调入
原材料、 配套件储存
加工、 制造
销售 发送
成品 储存
包装
装配
检验
生产企业物流的物流过程
物流方向
配件库
厂
外 采
运送
原材
购 运
物流
料库
进
车间1 运送 中间库 物流 1
运送
车间2
物流
中间库 2
用户 直物 运流
用户
按物流性质分类
• 存在于流通领域,常伴随 商流发生,又称大物流。 对国民经济影响大,是物
流业关注的重点。
社会物流
物流
✓企业是经济网络的节点、 独立的经济实体,也是物
流网络的节点、物流合理 化的基点。
▪ 同行企业在市场竞争方面是对 手,但是物流有共性,存在共 同利益,利于物流协同化。
行业物流
企业物流
是指企业的物 流业务承包给 别人去办。这 些承包者,可 以是生产企业、 流通企业、专 业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企 业或个体经营
者。 。
是指生产经营 企业为集中精 力搞好主业, 把原来属于自 己处理的物流 活动,以合同 方式委托给专 业物流服务企 业运作与管理
方式。
物流是当前企业最重要的竞争领域之一。物流
物流综合培训
Loading… …
物流历史回顾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每3公里设置食品和饲料供应站 “移动和操作速度在任何时候都要比对手快”
“物流——logistics”是从二次大战 期间军事后勤工程的概念演变而来, 作为“供”、“需”间有机衔接的桥 梁,并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
World War Ⅱ,美国在对军火进行的战时供应 中 , 首 先 采 用 了 后 勤 管 理 (logisticsManagement) 这 一 名 词 , 并 对 军 火 、 战 略 物
4
3
将感知转化为服务的量化规定
2
管理层对顾客期望的感知
消费者与外部交流
5个方面可能出 现的漏洞要注意
存储空间选择
选择供应商洽谈合同
订单履行 发出订单
物流规划的层次
物流活动的三个要素
1.流体——物流对象
流体的自然属性——物理性质、化学性 质、生物性质等
流体的社会属性——流体自身的使用价值 和价值
价值系数
2.载体——运载工具和基础设施
3.流向—— 自然流向:由产需关系决定 市场流向:由供求关系决定 计划流向:由计划决定 实际流向:由载体决定
在仓储、运输、搬运等方面的资金 • 安全、准确、环保:现代物流在保证经济利益的同事,同时关注安全和环保
提高竞争力的途径
1*以服务为中心,进入目标客户的供 应链系统
2*采用“一对一”营销方式(关系营 销),做好客户关系管理
3*加快自身建设,尽快缩小差距
顾客当前需要
过去的经历
期望服务
5
感受到服务
1
服务传递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18354-2001)中对物流的解释为“物 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 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 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 实施有机的结合。”
物流分类
按作用分类 回收废弃
回收物流
供应商
供应物流
厂商
流通中心
生产物流 (厂内物流)
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流体
载体
流向
企业采购物流管理
*企业外部物流管理的重点 安全 快捷 周到
配送的运作方式
根据哪些因素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