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美学美学基础知识
美学基础——第二章美与美学第三节医学美学(人卫版)

3、医学美学的学科体系
基本理论
医学审美实践
医学与美学互相借鉴 互相渗透、交叉重叠
医学审美教育
三、医学美学的研究对象
1、不以哲学思想的探讨为主,探讨整个医学实践领域
医学服务对象
2、医学美
医学设备条件、医学环境、医务人员形象行为
医用图表、模型
3、医学审美关系 人与物
人与人 4、医学审美意识 5、医学审美实践 6、医学审美教育
四、医学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1、20世纪80年代“医学美学”概念第一次提出 2、自发孕育阶段(1981——1986年)
3、医学与美学的理论联姻阶段(1986——1989年) 4、医学美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发展
新阶段(1989——至今)
5、1994年设立美容临床专科
①预防医学(第一医学)
6、发展趋势
②临床医学(第二医学) ③康复医学(第三医学) ④美容医学(第四医学)
五、医学美学与相关学科
1、医学美学与医学
人的健康体格
人的美的状貌
2、医学美学与美学
医学美学虽属于美学,但又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3、医学美学与医学伦理学
①以美、丑作为审美的评价标准 ②以善、恶作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第二章 第三节 医学美学
教材:《美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朱红 编
一、医学美学的概念
1、以医学为基础,以美学为向导
2、研究医学美、人体美、医学审美、医学美感等 3、人文医学学科
二、医学美学的性质
1、与普通美学具有亲缘关系——在医学活动中都有审美要, 讲究真、善、美的统一。 2、与临床医学具有亲缘关系——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 美容牙科等
医学美学与美容学

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摘要:一、医学美学与美容学简介1.医学美学的发展历程2.美容学的发展历程3.两者的联系与区别二、医学美学的主要内容1.医学美学的定义2.医学美学的分支领域3.医学美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三、美容学的主要内容1.美容学的定义2.美容学的主要研究对象3.美容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四、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在整形美容领域的应用2.在皮肤护理领域的应用3.在健康养生领域的应用五、医学美学与美容学的发展趋势1.技术进步带来的发展2.行业规范和监管的重要性3.跨学科研究与应用的拓展正文: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是两个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领域。
它们都关注人类的美与健康,但又有各自的研究重点和应用方向。
医学美学是研究人体美、审美规律以及医学技术在美容方面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真正作为独立学科发展起来是在20 世纪中叶。
医学美学在我国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建立了完善的医学美学教育体系,还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美容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维护、恢复和改善人体美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关注人体的皮肤、毛发、指甲等外在表现。
美容学的发展历程较短,但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一个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在我国,美容学的发展也日益成熟,各种美容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容需求。
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整形美容领域,医学美学通过研究人体美的规律,为整形手术提供美学指导,使整形效果更加自然和谐。
在皮肤护理领域,美容学为人们提供科学的护肤方法和产品,帮助人们保持健康的皮肤。
在健康养生领域,医学美学与美容学相结合,引导人们关注身心健康,追求全面的美。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疗法等将在美容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这也对行业规范和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医学美学与美容学还将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交叉研究,拓展更多的应用可能性。
第三章 医学美学基本理论

4、黄金三角
外鼻正面观是黄金三角。 外鼻侧面观也是黄金三角。 鼻根点与两侧口角点是黄金三角。 两肩端点与头顶点组成黄金三角。
三 人体的黄金分割美
(一)黄金分割的数学内涵 b:a=a(a+b)=5-1:0.618 1/1.618=0.618
一、黄金分割律的数学内涵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 |(Pythagoras)最早发现了黄金分割律:
设a为长段,b为短段,即:b:a=a:(a+b) =(√5-1):2=0.618
a
b
更奇妙的是:1/1.618=0.618 (1-0.618)即0.382/0.618=0.618
五 曲线与人体形态的轮廓美
4.曲线具有修饰 软化其他线条和角形作用 曲线可以使两条对立的线条和一些不和谐的线
条和谐起来。 5.曲线能给人以一种特有的视觉效果
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眼睛在看横线时比看竖 线时省力,而看曲线又比看横线省力。 6.人类还可以从曲线联想到自己的线条特征。
人类在长期生活积累中逐渐形成曲线美,尤其 是对人体自身美的审美观念
模糊性和实证性的统一 医学科学活动是以观 察 试验 归纳 推理等,作为认识把握对象的基本形 式和手段,强调科学和实证性。而审美更多地是一 种审美社会意识的展现,其审美意识具有强烈的情 感性和主观性,而那些体验 感受又往往是无法定量 的。这样,为了达到医学审美维护和塑造人们身心 健康的理想,审美的模糊性将被逐步进行定量化 标 准化 客观化的处理,符合医学科学的基本要求,而 医学科学的实证性以其理性的光芒,在医学审美实 践中融合为医学美。
在形式,后者是内在功能。 4.实践演进性 医学美的存在是与医学学科和社会文化紧密相连的结果,
医学美学概论知识重点

医学美学概论知识重点
医学美学是一门涉及外科、非外科、化妆、美容等多领域知识的科学。
它考虑了美学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医疗护理,以实现外部美观和内在健康的平衡。
在医学美学中,各种方法被用来解决我们的外貌问题,同时也考虑到了影响者的作用,包括身体形态、面部和皮肤的过程、年龄、情绪和生理健康。
医学美学的知识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皮肤护理
皮肤是我们身体最大的器官,也是外部美感的基础。
有效的皮肤护理可以减少皱纹和瑕疵的出现,使肤色更加均匀,滋润和健康。
常见的皮肤护理包括洁面、爽肤水、面霜、面膜、化妆水等。
2. 皮肤再生
皮肤再生技术是最近几年医学美学领域内的最新进展之一。
它利用人体自身的细胞和组织修复机制,通过注射或填充技术来减轻皱纹和瑕疵。
这种治疗方式没有手术的切口和割缝,治疗周期也很短,是皮肤再生技术的主流。
3. 非手术美容
由于手术美容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些人选择采用非手术美容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美丽愿望。
非手术美容可以采用一些注射治疗,比如肉毒素、填充、激光治疗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4. 面部整形
面部整形是经过专业医生进行的手术治疗。
其的目的是改变面部的形态,使其更加美观。
面部整形包括眼部整形、鼻部整形、颏部整形、面部拉伸手术等。
总之,医学美学非常重要,涵盖很广,包括了很多的健康管理和人体美学问题。
掌握医学美学知识的人可以更好地改善自己的外貌和身体健康,以获得更加优越的生活体验。
医学美学美容知识点总结

医学美学美容知识点总结医学美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结合了医学、美学和艺术的理论,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美的定义,以及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美的目标。
医学美学不仅涉及到外表的美观,还涉及到人体健康和内心的美感。
在医学美学领域,美容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不光是为了追求外在美观,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改善和修复身体的缺陷,从而提高人们的自信和幸福感。
医学美学美容知识点总结如下:一、皮肤美容1. 皮肤类型和护肤品选择不同的皮肤类型需要不同的护肤品,如干性皮肤需要选择滋润型护肤品,而油性皮肤则需要选择控油型护肤品。
合理选择护肤品可以帮助改善皮肤质地,增加皮肤弹性和光泽。
2. 化妆技巧正确的化妆技巧可以改善面部轮廓,提高肤色的均匀度,遮盖皮肤的瑕疵,达到美化和装扮的效果。
3. 美容仪器现代科技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美容仪器,如射频、激光、超声波等,可以帮助改善皮肤松弛、皱纹、痘痘等问题。
合理使用这些仪器可以帮助提高皮肤的健康状态和美化效果。
4.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改善皮肤状态,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可以增加皮肤的光泽,多摄入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可以保护皮肤细胞。
二、身体美容1. 瘦身和塑形合理饮食和运动是瘦身和塑形的重要方法,通过控制摄入热量和增加运动量可以达到减脂增肌的效果。
2. 美体仪器现代科技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美体仪器,如超声波溶脂、射频塑形等,可以帮助改善身体线条,去除脂肪堆积和松弛的皮肤,使身体更加匀称和紧致。
三、面部整形1. 鼻部整形通过鼻子的整形可以改善面部的轮廓和比例,提高面部的立体感和美观度。
2. 面部填充通过面部填充可以弥补面部的缺陷,如填充唇部可以增加嘴唇的饱满感和灵动感,填充下巴可以改善下巴的平坦和短小。
3. 面部提升通过面部提升可以改善面部的松弛和皱纹,使面部更加年轻和有弹性。
四、抗衰老1. 抗衰老护肤品选择含有抗氧化物质的护肤品可以帮助抵抗自由基的侵害,减缓皮肤的老化和松弛。
美学与医学美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医学美学的形成与发展一、医学美学产生的必然性(一)医学美学产生与现代医学模式相适应1.医学模式的转变扩大了医学本身的内涵,更新了人们的健康观念。
2.现代医学模式促进了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美学、美容医学等一批新兴交叉性学科、综合性学科的产生。
(二)医学发展的艺术化趋势1.临床医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三)美学发展的应用化趋势(四)美学与医学的渗透1.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个传统学科已打破原来学科的界限、范围和束缚,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交叉、渗透和综合,高度综合交替进行,从而导致了交叉学科的繁荣。
2.科学与艺术并行不悖。
科学的理性向艺术的感性渗透,极大地提高了艺术创造能力;艺术向科学领域渗透,会科学注入新的创造力和活力。
二、美与健康的关系(一)美与健康1.健康的含义:健康是人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
2.健康是美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健康基础上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失去了健康的人体不可能美。
3.人体的美丑对人的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二)美与心理健康1.体验生命意识,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从审美体验激发自我体验,从生命体验的肯定增强自我认识,到感情的自由和释放,最终推动自我功能的调节。
2.激励个性进取,塑造完善人格品质3.丰富感情空间,协调人际关系4.调整心理定势,消除心理疾病(三)美容应坚持健康优先的原则作为一个美容师应遵循的原则是:1.要做到任何美容手术都无损健康,凡有损健康的手术都应拒绝。
2.所有美容手术,也应和其他医疗手术一样,认真实行知情同意原则。
3.对某些效果不明或,或没有远期效果观测依据的美容手术不应草率实行。
4.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更不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做有损健康的手术。
三、医学美学的发展历程(一)中国古代朴素医学美学思想与医学技艺的萌发(二)国外现代美容医学技术发展概述(三)我国当代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的兴起与发展(四)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是社会文明的产物第二节医学美学的对象、任务和作用一、医学美学的研究对象1.医学美学是一门以医学和美学原理为指导,运用医学手段和美学方式的结合来研究、维护、修复和再塑人体美的新兴学科。
医学美学重点

1、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实践中所赋予客体对象积极、正面、肯定的以及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的品格或特质——对称、协调、统一与和谐2、美的基本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2、美的特征自然美的特征:形式重于内容,具有多样性。
社会美的特征:内容重于形式,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艺术美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时代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科学美的特征:理性的内在美,反映宇宙美的规律,真和美的统一,绝对和相对性4、形式美的含义:指社会和自然中构成事物外在形的物质材料属性(色彩、声音、形体等)及其组合规律所呈现出的审美特性。
5、构成形式美的感性因素:色彩、声音、形体6、形式美自身特定的法则:整齐一律、对称均衡、对比协调、多样统一等7、形式美法则的应用:各部分之间的应用法则:单纯齐一、节奏韵律、对称均衡、比例。
整体上的法则应用:多样统一、对比和协调。
8.美感与审美的概念及其特征:(1)美感——概念:是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和体验(狭义是指审美感受,既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构成审美关系时,审美主体所产生的综合心理反应。
广义的美感是指人类的审美意识,它是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不断积累丰富和提炼审美经验,逐步形成高层次的审美观念。
——特征:直觉性、愉悦性、超越性。
(2)审美——概念:指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应是人们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积累起来的审美情感、认知和能力的总和,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特征:直觉性、流变性、普遍性、差异性。
9.审美的功能:调节功能、美育功能、激励功能10.医学美学的含义:是一门以医学与美学理论为指导,以医学和美学审美及其规律为对象,遵循医学与美学原则,运用医学手段和美学原理的结合,来研究、维护、修复和再朔人体的健康美,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美感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医学与美学交叉的新兴学科。
11.医学美的含义:指人体美和人体健美,以及对人类特殊美的维护、修复和再朔的医学实施和医学理论,其核心是体美。
口腔医学美学(课程)

唇
突度:鼻唇角(90-120°) 长度(息止颌位时) :
1、短上唇:上前牙露1/2 2、正常 上前牙外露2mm 3、长上唇:唇缘平上前牙切缘以下 厚度: 下唇为上唇的1.5倍
40岁以后唇逐渐变薄 口裂宽度与内眦间距=3:2
眼
内眦间距 眼裂高度、眼裂角度、眼裂倾斜度 上睑形态:单睑型、重睑型、内双型、多皱型 重睑(双眼皮):平行型、新月型、广尾型
极美、极丑少 •容貌美的客观一致性(公认标准) •容貌美的个性化特征 •容貌美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容貌美的公认标准:
1、五官端正,左右对称 2、轮廓清晰,富有立体感 3、颜面皮肤红润 4、双唇能自然闭合,笑不露牙龈 5、侧貌鼻、唇、颏突度适宜 6、牙齿洁白、整齐
颜面部:发际-颏下点(下颌骨下缘) 颌面部:颜面下2/3 大“三停”:发际-眉间点-鼻下点-颏下点 三等分 小“三停”:鼻底-口裂-颏上点-颏下点 三等 分 “五眼”:左耳-左眼外眦-左内眦-右内眦-右外 眦
人体美的整体观念:和谐匀称的美学原则,强 调比例的协调之美,比例是关键
黄金分割与人体美学:
人体中的许多比例接近0.618,是最和谐的比例关系
人体中18个黄金点,15个黄金矩形,3个黄金三角, 喉结、脐、乳头、肘、眉间点、鼻下点、口裂点、颏 唇沟正中点、口角点
容貌美
优美的线条和轮廓、和谐的色调构成容貌美 人群中美丑容貌的正态分布规律:
均衡:是对称的变体,是“动态的对称” 对称轴两侧的形体不相同,但数量 大体相当,通过虚实、呼应等组合 形式,显示出较对称更大的灵活性 人体两侧基本对称:内脏则呈均衡 状态
比例: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数量关系 最美的比例:黄金分割 0.618:1
对比:色彩对比、明暗对比→强化美、突出美 主次:整体与局部,主体与宾体之间的呼应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武举论美 无害为美。《国语·楚语》:“夫美也
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 故曰美。”
19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7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美学即艺术哲学(黑格尔、谢林) 脱离艺术实践抽象地寻找美,美是永远找
不到的,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美最集中 的反应在艺术中,艺术美是最高级的美, 就是说,美和感性认识只有在艺术中才能 得到最集中和最纯粹的表现,自然美不过 是艺术的眼光审视自然的结果。
15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美学之父? 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 1750年出版 《Aesthetics》
中国美学思想始于先秦 美与善、情与理、人与自然、认识
与知觉的统一 西方美学思想发源于古希腊
5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 柏拉图 美本身是使美的事物之所以成为美的事
物的根据,是无数美的事物共有的本质。 美是难的
23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 美学与相关学科
哲学 历史看美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随哲学的发展而逐渐成熟。 美学要以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 美学和哲学研究的内容有共通之处。
24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学 审美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心理
学在解决美感发生的心理机制方面具有得 天独厚的优势。审美心理学成了现代美学 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5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 美学的学科定位
美学是一门研究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 社会学科。 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 美学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 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社会学科
26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 美学的学习方法
➢ 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坚持 马列第一义,古今中外要贯通。勤钻资料 忌空论,放眼世界需外文。博学终须能守 约,先打游击后攻城。锲而不舍是诀窍, 凡有志者事竟成。
2
医乃仁术,仁者爱人,医学的至高境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是真善美的统一。
3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美学史简介 二、美学与相关学科 三、美学的学科性质 四、美学的学习方法 五、美学的研究对象 六、美的存在范畴及形态特征
4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 美学史简介(既古老又年轻)
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 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
的关系上面。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
言声在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2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派” 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
一,他认为,“美与善一样,都只能是人 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们都只对于人、对 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
6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柏拉图区分了“美本身”(Beauty in itself) 和美的事物
7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美学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 鲍姆嘉通(Baumgarten ,1714 — 1762)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
近代中国美学的主要派别 主观论
主观论美学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他们 主张,客观事物美不美全在于主体的主观 感受。凡是能被人感觉到的美,就存在, 凡是不能被人感觉到的就不存在。
2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客观论 ➢ 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美的本质就是事物
的典型性。
21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无概念而普遍有效性 美是无概念的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美
具有普遍有效性,但是他不是通过概念获 得的。
同时审美判断是主观的、感性的、当下 的,不依赖于概念。
12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凡“目的”总是与需要、利害相联系的,
所以无目的,指审美既与伦理、功用、欲 望无关,又无概念、逻辑等客观认识方面 的目的,因而与任何特定的目的无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医学生为什么学美学? ➢ 医学乃是一切艺术中最为卓越的艺术
希波克拉底
1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 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 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 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 终生!
8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鲍姆嘉通 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总是倾向于使用感性
认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鲍姆嘉通把 美学定义为“感性认识的科学” 。
人的心理活动分知、情、意三方面。 两种认识形式(明确的理性认识、明晰 的感性认识)
9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康德的继承和发展 真正为美学学科鉴定理论基础的是康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16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中国美学思想 儒家:仁为美
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墨家: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
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17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 美建立在“道”的基础上,在于超功利
德。因为康德从哲学的角度为审美判断确 立的独立的原则(趣味判断四原则)。
1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审美判断的无功利性 即审美判断与欲望满足无关,也没有
利益的冲突,是超脱了任何利害关系的对 对象存在无所欲求的一种快适感,强调了 主体的自由性,无功利性。
11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3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无规律的合规律性 审美与口味不同,口味千差万别,各个民
族有自己的口味,别的民族不适应,要适 应也得过段时间。但在审美方面,任何一 个民族把真正美的东西拿出来,所有人都 能接受,会都觉得它美,所谓“越是民族 的,就越是世界的”。
14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