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 应力测量仪

单片机   应力测量仪
单片机   应力测量仪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专业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应力测试仪的设计

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 120431

学号: 12043110姓名:王树宇

评分:教师:吴开志

2015年9月 5日

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分散1周第16 周- 18 周集中

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备查。

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

摘要

压力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压力的检测或控制是保证生产和设备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实现智能化压力检测系统对工业过程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设计主要通过单片机及专用芯片对称重传感器所测得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使其完成智能化功能。介绍了智能压力传感器外围电路的硬件设计,并根据硬件进行了软件编程。

本次设计是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的测量与显示。是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运算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送至8位A/D转换器,然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经单片机转换成LCD显示器可以识别的信息,最后显示输出。

关键词:STC89C52RC单片机;压力传感器;A/D转换器;LCD显示

目录

第一章模块方案选择 (1)

1.1系统设计要求 (1)

1.2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

第二章硬件电路方案设计 (2)

2.1 放大电路方案设计 (2)

2.2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3)

2.3 A/D转换电路设计 (4)

2.4 键盘、显示及报警电路设计 (5)

2.5 系统总体结构 (6)

第三章软件设计 (8)

3.1 总体设计方案 (8)

3.2 初始化程序 (9)

3.3 A/D转换子程序 (10)

3.4单片机与键盘的接口程序设计 (11)

第四章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 (13)

4.1 单片机最小系统测试 (13)

4.2 放大电路测试 (13)

4.3 数据测量 (14)

4.4 数据分析 (14)

第五章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A:硬件实物图 (17)

附录B:称量0.55kg矿泉水 (18)

附录C: 实验程序 (19)

第一章模块方案选择

1.1系统设计要求

1、设计并制作一个应力测量仪

2、A/D转换采用ADC0804

3、应力测量范围:0~200牛顿

4、用LCD1602显示

1.2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系统由称重传感器、运算放大器TL084、TL081、模数转换芯片ADC0804、主控芯片STC89C52RC单片机以及显示电路组成。通过压力传感器将需要测量的位置的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运算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送至8位A /D转换器,然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经单片机转换成LED显示器可以识别的信息,最后显示输出。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压力检测系统,选择的单片机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测量与显示,将压力经过压力传感器变为电信号,再通过三运放放将电信号放大为标准信号为0-5V的电压信号,然后进入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我们所采样的A/D转换器为ADC0804,ADC0804为8位分辨率A/D转换芯片,其最高分辨可达256级,可以适应一般的模拟量转换要求。具体方案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方案图

第二章硬件电路方案设计

系统主控CPU为STC89C52RC,A/D转换芯片采用ADC0804、传感器采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传感器供电电压为5V,当有压力施加在传感器上时传感器输出端有最大10mV的压降,因此需要一个放大电路,将0~10mV电压放大到0~5V送给ADC0804采样。

2.1 放大电路方案设计

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比较微弱,大概在0~20mV,因此必须通过一个放大器对其进行500 倍的放大,才能基本满足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如果只使用一级放大的话,由于倍数较高,误差将会比较大。本设计中选用由三个TL084芯片的三组运放构成的具有高输入阻抗的三级差分放大器。原理图如图2.1

如图2.1 三运放差分放大电路

三运放差动放大电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Ⅰ、U3A和U3D提高了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之比,即提高了信噪比。

Ⅱ、在保证各电阻严格对称的条件下,各电阻阻值的误差对该电路的共模抑制比没有影响。

Ⅲ、电路对共模信号几乎没有放大作用,工模电压增益接近零。

因为R17=R21,R9=R22,R10=R23。故可导出两级差模总增益Av 为:

910

21722-Ui2-Ui1Uo Av R R VR R VR ?

?? ??+==

(公式2-1)

通常第一级增益要尽量高,第二级增益一般为1~2倍,这里第一级增益为100,第二级增益为1总增益为100,再加一级放大5倍的运放,这里选单运放TL081。原理图如图2.2所示。实际测试发现放大数据完全能达到所需要的值。

图2.2 5倍增益放大电路

通过TL081组成同向放大器,增益为5可调节,通过VR 可以调零。

2.2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最小系统有STC89C52RC 单片机组成,其原理图如图2.5所示。

图2.3 STC89C52RC最小系统

最小系统由振荡电路和复位电路组成。通过一个11.0592M的晶振提供单片机时钟。复位电路有一个RC充放电电路组成,当RESET引脚接收到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单片机会复位,回到初始状态,这样复位电路可以防止程序跑飞。

2.3 A/D转换电路设计

在A/D转换器中,因为输入的模拟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量,而输出的数字信号代码是离散量,所以进行转换时必须在一系列选定的瞬间(亦即时间坐标轴上的一些规定点上)对输入的模拟信号取样,然后再把这些取样值转换为输出的数字量。一般的A/D转换过程是通过取样、保持、量化和编码这4个步骤完成的。

常用的A/D转换器可分为并行比较器、逐次比较型和双积分型等几种,本次设计ADC0804属于连续渐进式A/D转换器,这类A/D转换器除了转换速度快(几十到几百us),分辨率高外还有价格便宜等优点。ADC0804是8位AD转换器,分辨率为1/256。其应用电路如图2.4所示。

图2.4 A/D转换电路

2.4 键盘、显示及报警电路设计

用数码管显示的话电路复杂,程序也复杂,而且只能显示三位,LCD1602可以显示32位字符,程序简单,电路也简单,因此我们采用LCD1602作为显示。其电路部分如图2.7所示。键盘的功能有设置称量物体单价,称重前去皮。蜂鸣器可以在超重的时候报警,按键提示等作用。这样可以完全模拟实际生活中的电子称的功能。

图2.4 键盘、显示及报警电路

2.5 系统总体结构

整个系统用三种电源,±12V电源给运放供电,5V电源给单片机、传感器及液晶显示模块供电,电源是外接的±12V学生电源,5V电源通过+12V电源稳压获得,

整体电路原理图如图2.5所示。

图2.5 整体电路原理图

第三章软件设计

3.1 总体设计方案

软件总体功能分析:自动清零;自动称重;自动报警。

软件结构:包括三部分即A/D转换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和LCD数据显示模块设计。软件总的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 总体流程框图

3.2 初始化程序

初始化程序完成对STC89C52RC输入/输出端口的初始化,ADC0804的初始化和液晶显示器的初始化,定时器0初始化,在单片机上电后只运行一次。其程序流程图如图3.2所示:

图3.2 初始化程序框图

下面简单介绍下定时器0初始化程序:

void TimeInitial() //初始化程序

{

TMOD=0x01;

TH0=(65536-45872)/256; //设置定时器初值

TL0=(65536-45872)%256;

EA=1; //使能中断

ET0=1; //启动定时器0

TR0=1;

}

void T0_time() interrupt 1

{

TH1=(65536-45872)/256; //定时器初值重装

TL1=(65536-45872)%256;

CLK=~CLK; //提供给CLK脚相应的时钟信号

}

此段程序是为了启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0,进行中断,每过200us对CLK进行取反操作,为ADC0804的ALE端口提供正脉冲。

3.3 A/D转换子程序

A/D转换子程序是整个模块设计中很关键的一个子程序。信号的采集由这个子程序来完成。A/D转换程序流程图如图3.3所示:

图3.3 A/D转换程序框图

具体程序如下:

while(1)

{

ST=0;

OE=0;

ST=1; //起始信号一个下跳沿,开始AD转换

ST=0;

while(EOC==0); //等待转换结束信号变高,跳出循环

OE=1;

getdata=P0; //由P0口获取AD采样的值

OE=0;

temp=getdata*1.0/255*500; //AD采样值换算

}

初始时,OE至低,EOC至低,START需要一个由高到低的起始信号,ALE得到一个正脉冲,使ADC开启转换。当转换结束时,先是EOC由低变高发送转换结束的中断信号到CPU的INT0使后者知道采样完成,之后把OE由低至高,让CPU从P0口读取数据再经过程序转换得到实际电压值,最后再将OE至低。这样一次完整的AD采样就完成了。

3.4单片机与键盘的接口程序设计

STC89C52RC单片机的P1口用作键盘I/O口,键盘的按键接到P1口的低4位,检测当前是否有键被按下。检测的办法是读取P1.0-P1.3的状态,若P1.0-P1.3为全“1”,则无键闭合,不然有键闭合。去除键抖动。当检测到有键按下后,延时一段时间再做下一步的检测判断。若有键被按下,应识别出是哪一个键闭合。在每组输出时读取P1.0-P1.3,为“1”表示没有键闭合,不然有键闭合。由此得到闭合键,为了保证键每闭合一次CPU仅作一次处理,必须去除键释放时的抖动。

从以上分析得到单片机键盘扫描程序的流程图如图3.4所示。流程图如下:

图3.4 单片机独立式键盘接口流程图

第四章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

4.1 单片机最小系统测试

1、复位电路的设计

由电容串联电阻构成,结合"电容电压不能突变"的性质可以知道当系统一上电,RST脚将会出现高电平并且这个高电平持续的时间由电路的RC值来决定。典型的51单片机当RST脚的高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就将复位,所以适当组合RC的取值就可以保证可靠的复位。一般C取10u,R取8.2K,原则就是要让RC组合可以在RST脚上产生不少于2个机周期的高电平。

2、晶振电路的设计

晶振取11.0592MHZ,这样可以准确地得到9600波特率和19200波特率,用于有串口通讯的场合/12MHz会产生精确的uS级时歇,方便定时操作。

测试最小系统时可以在任意8位I/O口接8个LED发光二极管,写一个简单的流水灯程序,在保证程序正确的情况下如果单片机不工作则检查晶振是否损坏或者振荡电容有没有接错。

4.2 放大电路测试

传感器信号放大选用的是三运放差分放大电路。总的来说,放大电路是本次课设的难点,因为要放大500倍,还要低噪声,低漂移,效率高。用廉价的芯片难度自然不小。电路的难点在传感器与放大电路接地的地方,接地不正确,输出值很难有变化。

测试放大电路时用函数发生器产生一个10mV以内的直流信号,通过万用表测输出,看输出是否合理,当输入为0mV时,输出也应该为0,不正确则调节调零电阻,使输出为0;当输入为10mV时输出为5V,可以通过电阻调节放大倍数,使之刚好为5V。

4.3 数据测量

各单元电路测试没问题后组装好整体电路,测试电子称数据。由于没有提供标称砝码,故用矿泉水测试,每瓶矿泉水为550mL,即0.55kg,电子称称量数据表如表5.1所示

表4-1电子称称量数据

4.4 数据分析

本次课设所用传感器为实验专用20kg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故没有工业级的标准,因此线性度不是很好,从而误差也比较大,另外实验所用的A/D转换芯片为8位ADC0804,分辨率为1/256,分辨率较低也是数值跳动比较大的一个原因。

第五章结论

通过这次实践,我了解了压力测量仪的用途及工作原理,熟悉了压力测量仪的设计步骤,应用单片机、模数转换和液晶显示的编程原理,培养了自己独立的设计能力。此次课程设计是对我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一次实际检验和巩固,同时也是毕业设计前的一次热身。

本次课设所做的是模拟应力测量仪将压力传感器所感受的压力引起的自身电阻的变化转换为电压变化,在通过放大电路AD转换,最终显示物体的重量。调试是最关键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显示,在修改程序的时候花了不少时间最后,终于显示可以想要的结果。

同时,课程设计也暴露出自己专业基础的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缺乏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不够强等等。这次课计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一次大检阅,使我明白自己知识还很浅薄,虽然马上要毕业了,大四还有一年,但老师说主要是入门,现在学习也不晚,应该在实践中学习。

参考文献

[1] 华成英. 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教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万福君等. MCS-51单片机原理、系统设计及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 郭天祥. 51单片机C语言教程.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 徐阳、徐爱钧. 智能化测量控制仪表原理与设计.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社,2012.

单片机 应力测量仪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专业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应力测试仪的设计 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 120431 学号: 12043110姓名:王树宇 评分:教师:吴开志 2015年9月 5日

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分散1周第16 周- 18 周集中 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备查。 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

摘要 压力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压力的检测或控制是保证生产和设备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实现智能化压力检测系统对工业过程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设计主要通过单片机及专用芯片对称重传感器所测得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使其完成智能化功能。介绍了智能压力传感器外围电路的硬件设计,并根据硬件进行了软件编程。 本次设计是基于STC89C52RC单片机的测量与显示。是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运算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送至8位A/D转换器,然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经单片机转换成LCD显示器可以识别的信息,最后显示输出。 关键词:STC89C52RC单片机;压力传感器;A/D转换器;LCD显示

目录 第一章模块方案选择 (1) 1.1系统设计要求 (1) 1.2 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 第二章硬件电路方案设计 (2) 2.1 放大电路方案设计 (2) 2.2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3) 2.3 A/D转换电路设计 (4) 2.4 键盘、显示及报警电路设计 (5) 2.5 系统总体结构 (6) 第三章软件设计 (8) 3.1 总体设计方案 (8) 3.2 初始化程序 (9) 3.3 A/D转换子程序 (10) 3.4单片机与键盘的接口程序设计 (11) 第四章系统调试与结果分析 (13) 4.1 单片机最小系统测试 (13) 4.2 放大电路测试 (13) 4.3 数据测量 (14) 4.4 数据分析 (14) 第五章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A:硬件实物图 (17) 附录B:称量0.55kg矿泉水 (18) 附录C: 实验程序 (19)

仪器说明-应变测试仪-DH使用说明

目录 1、概述 (1) 2、技术指标 (1) 3、工作原理 (1) 4、数据采集箱的使用方法 (3) 5、仪器维护及故障排除 (14) 6、配套及随机文件 (14)

1、概述: DH3818静态应变测试系统由数据采集箱、微型计算机及支持软件组成.可自动、准确、 可靠、快速测量大型结构、模型及材料应力试验中多点的静态应变应力值.广泛应用于机 械制造、土木工程、桥梁建设、航空航天、国防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若配接适当的应 变式传感器, 也可对多点静态的力、压力、扭矩、位移、温度等物理量进行测量. 特点: * 为学生实验室专门设计; * 手控状态时,大屏数码管显示测量通道和输入应变量,且可通过功能键设置显示通 道、修正系数及平衡操作; * 程控状态时,和笔记本电脑RS-232口进行数据通讯,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对便携式仪器 的要求,可方便地应用于野外测试; * 自动平衡; * 内置标准电阻, 1/4桥(公用补偿片)、半桥、全桥连接方便. 2、技术指标: 2.1 测量点数:每台静态应变测量仪最多可测10点, 每台计算机控制十台静态应变测量仪; 2.2 程控状态下采样速率:10测点/秒; 2.3 测试应变范围:±19999με; 2.4 分辨率:1με; 2.5 系统不确定度:小于0.5%±3με(程控状态); 2.6 零漂:≤4με/2h(程控状态); 2.7 自动平衡范围:±15000με,灵敏度系数K =2,120Ω应变计阻值误差的1.5%; 2.8 测量结果修正系数范围:0.0000~9.9999(手动状态); 2.9 外形尺寸: 353mm(长)×291mm(宽)×105mm(高); 2.10 电源电压: 220V ±10%, 50Hz ±1%. 3、工作原理: 3.1 测量原理: 以1/4桥、120Ω桥臂电阻为例对测量原理加以说明.如图1所示: 图1 测量原理 图中: Rg 为测量片电阻, R 为固定电阻, K F 为低漂移差动放大器增益, 因 Vi =0.25EgK ε, 即 Vo =K F Vi =0.25K F EgK ε, 所以 ε=F EgKK Vo 4 (1) 式中: Vi 为直流电桥的输出电压 Eg 为桥压(V) K 为应变计灵敏度系数 ε为输入应变量(με) Vo 为低漂移仪表放大器的输出电压(μV ) K F 为放大器的增益 当Eg =2V K =2时 ε=Vo/K F (με) 对于1/2桥电路

桩身应力测试分析报告

精心整理第一章工程概况

根据**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如下:

三、检测桩位示意图 四、钢筋应力计在桩身埋设位置示意图 钢筋应力计在各试桩中位置示意图

二、测试设备及钢筋测力计的埋设 1、每桩钢筋应力计设置在各土层交界面处,每一个截面设2只钢筋测力计(基本呈180°对称布置),各钢筋应力计埋设截面的平、剖面图如前图; 2、JTM-V1000振弦式钢筋应力计采用焊接法固定在钢筋笼主筋上,并与桩身纵轴线平行;

3、连接在应力计的电缆线用柔性材料保护,绑扎在钢筋笼内侧并 引至地面; 4、所有应力计均用明显标记编号; 5、仪器设备:检测仪器设备采用JTM-V1000振弦式钢筋应力计、JTM-V10B 型频率读数仪、集线箱等组成。 三、测试原理 1位2ε c1j = εεs1j 3E cj 、E sj —砼弹性模量、钢筋弹性模量[E s 取2.0×108(kPa)] A cj 、A sj —同一截面处砼面积、钢筋总面积。 εcj 、εsj —同一截面处砼与钢筋的应变 4、钢筋应力计受力的计算公式: ) 2()(' 2 02 ----------------??=-?=Si Sij S i ij Sij A E F F k P ε

式中: P Sij —第i 量测截面处在j 级荷载下应力计所受轴向力(kN ) F ij —第i 量测截面处在j 级荷载下应力计的实测频率值(Hz) F i0—i 截面处钢筋应力计的初始频率值(Hz ) K A si ’—56f ij P ij —i A i 12、弦式钢筋应力计宜放在两种不同性质土层的界面处,以测量桩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层摩阻力。在地面处(或以上)应设置一个测量断面作为钢筋应力计传感器标定断面。钢筋应力计埋设断面距桩顶和桩底的距离不宜小于1倍桩径。在同一断面处对称设置2个钢筋应力计。钢筋计应按主筋直径大小选择。仪器的可测频率范围应大于桩在最大加载时的频率的1.2倍; 3、使用前应对钢筋计逐个标定,得出压力(拉力)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带有接长 ) 3()(' -------------------------?= Si S Sij Sij A E P ε

混凝土应力计说明书

SZZX-AXXX振弦式应变计是一种埋入式混凝土应变计.适应于各种混凝土结构,碎石基础内部的应力应变测量,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建筑.铁路.水电.大坝等工程领域的混凝土内部应力应变的测量,了解补测构件的受力状态.配无应力桶可做无应力计使用. SZZX-A1XX型弦式应变计 使用说明书 欢迎使用长沙市三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您拥有三智传感器及其检测设备的同时就标志着您掌握了最先进的工程检测手段和享有本公司的优质服务,使用本产品之前请详细阅读本说明书或来电垂询,谢谢! 一、用途 SZZX-A150型弦式应变计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铁路、交通、水电、大坝等工程领域的混凝内部的应力应变测量,充分了解被测构件的受力状态。 二、特点 1.采用振弦理论设计、全不锈钢制造,具有灵敏度与精度高、线性与稳定性好等优点。 2.全数字信号检测,长距离传输不失真,抗干扰能力强。 3.绝缘性能良好,防水耐用。 4.应变计内置温度传感器可直接测量测点温度(编号型或长效型),用于应变值的温度修正。 三、技术参数 1.量程:±1500με 2.灵敏度:1με(0.1Hz) 3.测量标距:157mm 4.使用环境温度:-10℃——﹢70℃ 5.温度测量范围:-20℃——﹢125℃ 6.温度测量:灵敏度0.5℃精度:± 1℃ 四、连接仪表 1. 连线说明:本产品采用四芯屏蔽线,各色芯线对应信号为①红线—地;②黄线—频率输出;③蓝线—数字信号通讯;④绿线—5V电源 2. 连线方法说明: ①直接连接:数显表配备传感器连接插口,对于配备插头的应变计可直接插入仪表测量。 ②夹线连接:数显表配备连接线,可将连接线与应变计用夹子将颜色相同的线一一对应连接测量操作详见测量仪表使用说明书。 五、安装与使用 1.根据结构要求选定测试点。 2.将应变计平行结构应力方向安装。 3.采用细匝丝将应变计捆绑在结构钢筋上。 4.测试导线沿结构钢筋引出,并绑扎好。 注意:应变计与测试导线应捆绑在结构钢筋的底端侧面,以免导振时应变计方向改变或将应变计和导线损坏。 5.登记好每个测试点的应变计编号,并保存好记录资料。 6.根据测试要求进行测量,SZZX-A157型弦式应变计直接测量绝对应变值,如果需要测试钢弦的频率可不连接蓝线,且再次测量即可显示振弦频率(分辨率为0.1Hz),

应力仪的操作

PS-100-BS 偏光计的用户操作手册 一、引言 Strainoptics公司的PS-100-BS偏光应力仪可以精确的测量玻璃或者是透明塑料材料的残余应力,测量具有精度高,重复性好的优点。该仪器采用当前比较成熟的光弹应力的原理,被广泛用于玻璃与塑料制品的质量控制。 二、分析仪 Strainoptics公司的A-100分析仪是一个精确测量残余应力与双折射的部件,它主要由一个检偏器、一个1/4波片与附件安装支架三部分组成。其中A-100分析仪在出厂时已经完成安装,客户不需要自己安装。

图1 Strainoptics公司的A-100分析仪 A 刻度盘 A-100分析仪上有两个刻度盘,一个刻度盘是小数刻度盘,一个角度刻度盘。 ±90o角度刻度盘:顺时针旋转刻度盘,角度值为“+”,逆时针旋转刻度盘,角度读书为“-”。刻度盘上有一个参考方向的指针,它一般用于指示角度值与仪器的参考方向。 小数刻度盘:用于精确测量应力引起的光程差。采用“Senarmont”旋转分析仪的方法进行测量。刻度盘总共分为相等的100格。当测量玻璃材料时,每格代表5.65nm的光程差。当测量的是透明的塑料每小格代表5.7nm的光程差。 B 1/4波片 1/4 波片已经预先安装在A-100分析仪之中,波片的方向已经调整好,用户自己不要拆掉波片。

图2 Strainoptics公司A-100分析仪 C 检偏器 通过旋转检偏器就可以定量的测量样品由于应力引起的光程差。当检偏器的指针指示小数刻度盘的0.0与1.0的位置上时,检偏器的方向与最初设置的方向一致,若旋转检偏器,从角度刻度盘就能读出检偏器旋转的角度,同时可以指示检偏器的方向。 PS-100-BS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个带起偏器的偏振光源、一个用于调节分析仪位置的支架与一个分析仪。

拉拔仪说明书

拉拔仪说明书 中、小级拉拔力情况下的岩石锚杆,其锚固应力传递深度仅1.5~3.0 m(12~20倍锚固体直径),并且沿应力传递深度也并非呈均匀分布,而是在近地面约1/3的深度内锚固应力集中,根据这种情况,基于保证支座压力不对锚杆抗拔力产生叠加出发,我们与检测单位研究商定,锚杆至支座净距取1.0~1.2m。拉拔仪当拉拔用千斤顶穿心式活塞杆的中心孔套住被测杆件后,选用合适的卡头卡住被测杆件露出中心孔的部分;在手动压力泵的液压力的作用下,油压通过油管传递至千斤顶缸体之后,活塞杆顶住专用夹头向外运动;压力直接作用在夹(锚)环上,再传递至夹片,夹片受力后卡紧被测杆件,最终促使杆件受到向外的拉拔力;此时压力泵上的压力表中显示出的压力(MPa)值,换算出所对应的受力(kN)值,即反应出被测杆件所受拉拔力的大小。按照正常的安装工艺安装待测锚杆,用砂浆将锚杆口部抹平,以便支放承压垫板。根据锚杆的种类和试验目的确定拉拔时间。在锚杆尾部加上垫板,套上中空千斤顶,将锚杆外端与千斤顶内缸固定在一起,并装设位移测量设备与仪器。通过手动油压泵加压,从油压表读取油压,根据活塞面积换算锚杆承受的拉拔力,视需量从千分表读取锚杆尾数的位移,绘制锚杆拉拔力位移曲线,供分析研究。拉拔仪在完毕后,压力泵卸压时,锚(夹)具随之自动松开,可较快取下拉拔用千斤顶;适合长度较小型拉拔仪在完成检测后,需用人工以较小的力晃动、振动的方法卸下卡头,也可方便地下卸拉拔用千斤顶。拉拔检测仪不仅可以实现钢筋锚固拉拔力检测,也可根据用户要求作其它杆件的锚固拉拔力的测试;还可配置合适的夹头完成诸如瓷砖—胶—混凝土等面层之间的粘接力的大小;还可根据用户要求完成现场混凝土强度的拉拔试验,等等;拉拔检测仪有着较宽的应用面。 ML-200锚杆拉力计(研制单位:) 一、概述 锚杆拉力计(又称锚杆拉拔仪)是用于测试螺杆与基础件结合的牢固程度,它广泛用于采煤、国防、交通 运输等各种坑道作业,是一种简便科学测试工具。手动油泵,是将手动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的一种小型液 压泵站,在使用配套油缸及专用工具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作业检测等。 现有产品:分数式锚杆接力计和指针式锚杆拉力计。自动退锚(复位)手动退锚两种。 二、结构及特点 锚杆拉力计分手动油泵,配套空心油缸两部分,并用高压橡胶管连接而成。手动泵体内有高低压两路及相 应的阀,故在轻负荷时,大量的低压油与少量的高压油同时进入油缸,使活塞迅速上升,重负荷时,低压 油自动卸荷排回油管,以减轻压杆所需作用力,降低劳动强度。由于手动油泵和空心油缸是分离的,所以 油缸在使用时,不论直立横卧式倒置均可。被测螺杆所受之拉力可先在压力表上直读出指示数(MPA), 并在换算表中查出相应的承受拉力(吨)。如使用的是数显峰值表直读显示即可,使用数显峰值表详读使 用说明书。

实验力学实验分析报告

实验力学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实验力学实验报告 姓名:耿臻岑 学号:130875 指导老师:郭应征

实验一薄壁圆管弯扭组合应力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用应变花测定薄壁圆管在弯扭条件下一点处的主应力和主方向 2、测定薄壁圆管在弯扭组合条件下的弯矩、扭矩和剪力等内力 3、进一步熟悉和掌握不同的桥路接线方法 4、初步了解在组合变形情况下测量某一内力对应应变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电阻应变仪YJ-28 2、薄壁圆管弯扭组合装置,见图1-1 本次实验以铝合金薄壁圆管EC为测试对象,圆管一段固定,另一端连接与之垂直的伸臂AC,通过旋转家里手柄将集中荷载施加在伸臂的另一端,由力传感器测出力的大小。荷载作用在伸臂外端,其作用点距圆通形心为b,圆通在荷载F 作用下发生弯扭组合变形。要测取圆筒上B截面(它到荷载F作用面距离为L)处各测点的主应力大小和方向。试样弹性模量E=72GPa,泊松比μ=0.33,详细尺寸如表1-1 图1-1 薄壁圆筒弯扭组合装置 表1-1 试样参数表 外径D(mm) 内径d(mm) b(mm) L(mm)

40 34 200 300 三、实验原理 1、确定主应力和主方向 平面应力状态下任一点的应力有三个未知数(主应力大小及方向)。应用电阻应变仪应变花可测的一点沿不同方向的三个应变值,如图1-2所示的三个方向已知的应变。根据这三个应变值可以计算出主应变的大小和方向。因而主应力的方向也可确定(与主应变方向重合) ()() () () 45450 4545 22 4545 1,2450450 4545 04545 112 2 221 2 2 22 tan2 2 1 1 x y xy E E εε εεεε γεε εε εεεεε εε α εεε σεμε μ σεμε μ - - - - - - = =+- =- + =±-+- - = -- =+ - =+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图1-2 应变花示意图图1-3 B、D点贴片位置示意图 2、测定弯矩 在靠近固定端的下表面D上,粘一个与点B相同的应变花,如图1-3所示。将B点的应变片和D点的应变片,采用双臂测量接线法(自补偿半桥接线法),得:()() () 000 44 2 2 64 r T T r r E E E D d M D εεεεεε ε σε π ε =+--+= == - =

车架应力应变实验报告

车架应力应变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熟悉应变片的粘贴方法 (2) 学会策略电路的连接 (3) 了解数据采集仪的操作 二、 工作原理: 用以金属材料为敏感元件的应变片,测量试件应变的原理是基于金属丝的应变效应,即金属丝的电阻随其变形而改变的一种物理特性。将应变片固定在被测构件上,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测量装置(简称应变仪)可将电阻应变片中的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换算成应变或输出与应变呈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用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应力或应变值。 应变片的结构:它由敏感元件、引出线、基底、覆盖层组成,用粘贴剂粘贴在一起,如图所示。 A l R ρ =

ρ=导线电阻率 L=导线长度 A=导线横截面积 电桥:将电阻、电感、电容等参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或电流输出的一种测量电路。 当输出电压i U =0时,表示电桥处于平衡,可得R 1R 3=R 2 R 4,直流电桥平衡,若在四个电阻处均接应变片,并使R 1R 3=R 2 R 4 若无应变,则输出电压i U =0 若产生应变, 43214 231i ) )((U R R R R R R R R U ?++-= ερ ρ )21(u d R dR ++=A dA l dl d R dR -+=ρρ??? ????-?+?-??+=?])(4433221 1221210i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U U

三、实验流程图 本小组进行实验位置为第9测点,位置如图所示: 四、实验仪器 1.应变片 2.502胶水 3.万用表 4.电烙铁、焊锡、松香 5.绝缘胶带纸、脱脂棉、丙酮、0#砂纸、导线 6.接线盒 7.Synergy16通道采集仪 五、实验操作步骤 1.应变片的准备 贴片前,将待用的应变片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是否有锈斑等缺陷,基底和覆盖层有无损坏,引线是否完好。然后用万用表进行阻值测量。 目的在于检查敏感栅是否有断路、短路,阻值相差不得超过。同一次测 量的变计,灵敏系数必须相同。经测得阻值为120±0.5Ω。 2.车架表面处理准备 对于钢铁等金属构件,首先是清除表面油漆、氧化层和污垢;然后磨平或锉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应力测试仪的设计

基于AT89C51单片机应力测试仪设计

摘要 随着自动称量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模拟称重系统在测量精度、测量功能及性价比都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单片机及集成电路的发展为实现具有良好性能的电子称重系统提供了条件,该课题设计一种由单片机控制的电子称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物品重量,并由信号放大处理电路及A/D装换电路转换为电信号,由单片机进行信号的处理与控制,并通过LED进行重量的显示,同时由语音电路实现语音播报。 该电子称设计由称重传感器,前端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控制电路,显示电路,稳压电源等各部分组成。本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最小系统实现电子称的基本控制功能,LM358放大器件、A/D转换芯片ADC0832以及相关称重传感器作为该设计的数据采集部分。语音部分采用ISD1420语音电路(已烧录),可语音播报所称重量等语音内容。软件部分采用单片机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了该设计的全部控制功能。该电子称可以实现基本的称重功能(称重范围为0~3Kg),最小分辨率为0.01Kg,并扩展了语音报数的功能。整个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单片机称重传感器放大电路A/D转换LED 语音播报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utomatic weighing technology,traditional analog weighing system in measuring precision,measurement function and price canno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people,microcontroll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circuits with good performan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electronic weighing system provided a condition,the subject by a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design of electronic scale system,through the pressure sensors,and article weight by amplification processing circuit and A/D conversion into electrical signal installed rewiring by MCU,on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and the weight by LED display,but also achieve speech broadcast by voice circuits. The design of electronic scale is composed by weighing sensor,front-end amplifying circuit,A/D circuit,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ontrol circuit,display circuit,manostat and so on various parts. This design uses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as the smallest system realize electronic scale the basic control function,LM358 amplification device,A/D conversion chip ADC0832 and related weighing transducer as the design of data acquisition parts. Speech part adopts ISD1420 voice circuits (has record),can burn as the weight speech broadcast speech content. Software part adopts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 programming language,realize the design of all control function. The electronic scale can realize basic weighing function (weighing the range of 0 ~ 3Kg),minimum resolution is 0.01 Kg,and expanded the voice sound off function. The whole system structure is simple,easy to use,the function is all ready,high precision,has some of the development value. Keywords:MCU weighting sensor amplifier circuit A / D conversion LED V oice Broadcast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使用说明

150*300型 混凝土弹性试模 使用说明书 上海雷韵试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简介 本产品符合GB11971-89《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81-85《普通混凝土力学试验方法》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T0556/T0557-2005的试验仪器要求:主要用于测量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弹性模量试验。 二、主要技术参数 检测混凝土试件类型(本仪器可用于多种试件) 菱形试块150 x150x300 圆柱试块Φ150x300 100x100x300 Φ100x300 70.7x70.7x3 千分表量程:0-1mm 测环上下距离:150mm 三、结构及操作程序 本测定仪由上下环接触杆千分表和固定螺丝组成。 (参见附图)试验前,将弹性模量测定仪放置于平整位置,旋出上、下的固定螺钉,将养护好的混凝土试件放入测试环中, 旋紧上、下固定螺钉, 装上千分表,松开固定板,取下固定板,测定仪己在试件上固定。把测定仪与试件一同放置在压力试验机的下压板上,试件的上中心与压力试验机的上压板的中心对准, 千分表调整到零位置。 开动压力试验机,当上压力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试件与上压板接触平衡。加荷至基准应力为0.5MPA并以0.6Mpa/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的加压到PA(即使试件预期破坏荷载值的40%),然后以同样的速度卸荷至零,如此反复做三次试验。在预压时,观察压力机和千分表是否正常。试件两侧千分表变形之差,不得大于变形平均值的15%,更不能正负异常,当采用100X100截面试件时,其两侧变形之差不得大于变形下平均值的20%,否则用硬木敲击球座调整,或调整试件的位置。 用上述速度进行第四次加荷,先至荷载PO(约0.5MPA),保持30秒,分别读取两侧千分表▲0,然后加荷至PA,保持3秒,分别读两侧千分表▲A,分别计算两侧的变形增量▲A——▲O,并算出平均值,设为读取▲A后即以同样的速度卸荷至PO,保持30秒,分别读取两侧千分表读数▲O。同上步骤五次加载求出▲5 ▲5与▲4之差反应大于0.00002(L=150mm)否则应重复上述步骤,直至两次相邻的加荷变形值之差符合要求,以最后一次变形值▲n为准。然后卸下千分表,以同样的速度继续加荷至试件破坏,记下循环轴心抗压强度Ra.

梁弯曲正应力测量实验报告

厦 门 海 洋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编号:XH03J W024-05/0 实训(验) 报告 班级: 姓名: 座号: 指导教师: 成绩: 课程名称: 实训(验): 梁弯曲正应力测量 年 月 日 一、 实训(验)目的: 1、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 2、了解电测应力原理,掌握直流测量电桥的加减特性; 3、分析应变片组桥与梁受力变形的关系,加深对等强度梁概念的理解。 二、 实训(验)内容、记录和结果(含数据、图表、计算、结果分析等) 1、实验数据: (1) 梁的尺寸: 宽度b =9mm ;梁高h=30mm ;跨度l =600mm;AC 、BD:弯矩a=200m m。测点距轴z 距离: 21h y ==15mm;42h y ==7.5mm ;3y =0cm ;-=-=44h y 7.5mm;-=-=2 5h y 15mm;E=210Gpa 。 抗弯曲截面模量W Z =b h2/6 惯性矩J Z =bh 3 /12 (2) 应变)101(6-?ε记录:

(3) 取各测点ε?值并计算各点应力: 1ε?=16×10-6 ;2ε?=7×10-6 ;3ε?= 0 ;4ε?=8×10-6 ;5ε?=15×10 - 6 ; 1σ?=E 1ε?=3.36MPa;2σ?=E 2ε?=1.47MP a;3σ?=0 ; 4σ?=E 4ε?=1.68MPa;5σ?=E 5ε?=3.15MPa ; 根据ΔM W=ΔF ·a/2=5 N ·m 而得的理论值: 1σ?=ΔM W/W Z =3.70MPa;2σ?=ΔMWh/4(J Z)=1.85M Pa ;3σ?=0 ; 4σ?=ΔM W h/4(J Z )=1.85MPa;5σ?=ΔMW /W Z=3.70MPa; (4) 用两次实验中线形较好的一组数据,将平均值ε?换算成应力εσ?=E ,绘在坐标 方格纸上,同时绘出理论值的分布直线。

残余应力测试仪操作规程

残余应力测试仪操作规程 1.试验前准备 1.1制样。要求样品表面应平整清洁; 1.2标定要测量的材料的位置和应力方向; 1.3打开电源以及双击桌面上u-x360图标打开软件; 1.4决定材料种类创建文件并命名。点击工具栏第二个选项measure;选择目标材料或直接从标签栏中选取弹出创建界面给文件命名; 1.5输入样品名称、测试条件。 2.操作步骤 2.1打开主机门,将样品片固定于主机的样品座中; 2.2调整传感器角度。以样品表面为水平面给水平仪调零然后将其放置于传感器上调整传感器角度使得水平仪角度大致等于推荐角度(随材料种类改变而改变)。记录并输入角度; 2.3调整传感器位置。手动调整仪器垂直距离使得监视器内红点在黄框里(找不到红点可以调整背静亮度light以及红点亮度mark)调整样品位置与方向使得测量点与红点对准并使测量应力方向与监视器上x向对齐3 2.4鼠标拖动绿十字对准红点(可以直接点击红点)以确定x射线的路程或调整距离值使得绿色十字与红点对齐。注意调整监视器放大倍数zoom精确调整; 2.5确认前面操作无误后点击NEXT若需调整点击cancel取消,从操作2.2重新开始;

2.6等待数据产生在红灯亮起过程中请稍远离离子源与传感器,若发生意外情况请点击红色按钮emergencystop或拍下离子源上红色急停按钮; 2.7产生的结果有三个标签页。第一个标签页显示结果以及徳拜环。第二个标签页显示具体数据。第三个标签页显示设定以及参数等信息; 2.8请确认应力结果为蓝色且底下小字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若不满意请参考进阶步骤调整参数后再行测量; 2.9导出数据。点击Print或copy按钮。点击print勾选想要导出的数据点击确认或者点击copy打开画板粘贴保存为图片; 2.10进阶操作:reanalysis可以对已测数据进行改参数再分析。点击reanalysis点击图中的edit打开第二幅图中内容更改里面的参数比如泊松比、弹性模量等想要更改的数据或者勾上最后一栏的第二框可以显示出y方向的残余应力; 2.11进阶操作:condition按钮。可修改配置或者创建新配置文件(即更改标签))。若无新的数据库导入或者特殊情况请不要擅自添加文件或者删除文件; 2.12当测量点较小(小于mark点)时可以在reanalysis点击下图中的 stresscalculationrange 减小测量范围来达到目的。 3.注意事项 3.1开关门时要轻开轻关,避免震动;

应力集中检测仪

应力集中检测仪/应力集中磁探测仪俄罗斯 FZXTSCM-2FM : 它有测量数据的数字显示而无记录。这种仪器用以快速检测时测定应力集中区(包括难以达到部位)。 Hp值测量范围:+/-1999A/m 测量误差:≤5% 磁场Hp值测量频道数:2 一次测量时间:≤0.1秒 电池供电:DC2.4v=2×1.2v 消耗功率:0.4VA 工作温度范围:-20℃~+60℃ 相对湿度范围:45%-80% 外形尺寸:120x60x25mm 重量:0.25kg 它有测量数据的数字显示而无记录。这种仪器用以快速检测时测定应力集中区(包括难以达到部位)。 Hp值测量范围:+/-1999A/m 测量误差:≤5% 磁场Hp值测量频道数:2 一次测量时间:≤0.1秒 电池供电:DC2.4v=2×1.2v 消耗功率:0.4VA 工作温度范围:-20℃~+60℃ 相对湿度范围:45%-80% 外形尺寸:120x60x25mm 重量:0.25kg

它有测量数据的数字显示而无记录。这种仪器用以快速检测时测定应力集中区(包括难以达到部位)。 Hp值测量范围:+/-1999A/m 测量误差:≤5% 磁场Hp值测量频道数:2 一次测量时间:≤0.1秒 电池供电:DC2.4v=2×1.2v 消耗功率:0.4VA 工作温度范围:-20℃~+60℃ 相对湿度范围:45%-80% 外形尺寸:120x60x25mm 重量:0.25kg 它有测量数据的数字显示而无记录。这种仪器用以快速检测时测定应力集中区(包括难以达到部位)。 Hp值测量范围:+/-1999A/m 测量误差:≤5% 磁场Hp值测量频道数:2 一次测量时间:≤0.1秒 电池供电:DC2.4v=2×1.2v 消耗功率:0.4VA 工作温度范围:-20℃~+60℃ 相对湿度范围:45%-80% 外形尺寸:120x60x25mm 重量:0.25kg

手持式应力镜HD-1705说明书

北京绿野创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010-567418620 HD-1705玻璃制品应力检查仪使用说明书 一、用途 玻璃制品应力检查仪是应用偏振光干涉原理检查玻璃内应力或晶体双折射效应的仪器。由于仪器备有灵敏色片,因此本仪器可以根据偏振场中的干涉色序,定性或半定量的测量玻璃的内应力。因此本仪器适合光学仪器厂、玻璃厂、玻璃制品长作测量光学玻璃、玻璃制品及其他光学材料的应力。 二、主要技术参数: 1、偏振片通光口径:150毫米 2、眼镜偏振片对角尺寸:48毫米 三、检测原理: 在正交的起偏镜与检偏镜之间放入双折射物质,视场中便会出现干涉色,一定的干涉色对应于一定的双折射光程差,其关系如表所示。 位于起偏镜与检偏镜之间的全波长是用高分子材料做成的薄片,其双折射光程差﹠为565毫微米,由表知道视场中的干涉色为紫红色。 如果在正交偏振镜之间除了全波片而外加试件,则二者的组合光程差,将大于或小于565毫微米,干涉色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根据干涉色查表得到组合光程差的数值。 有应力的玻璃试件也是双折射物质,将这样的试件放入应力检查仪光路中,也会引起干涉色的变化,就像上面所见附加试件放入光路的情形一样,只是由于玻璃试件应力不是均匀分布的,因此试件各点双折射光程差也不一样,结果视场中各点的干涉色变化情况也不相同。 四、测量方法: 将试件放放干涉视场中,通过检偏镜观察整个试件表面,根据干涉色定性地判断玻璃试件应力大小(玻璃试件退火质量)如试件颜色基本不变或者只有轻微的变化(由紫红到紫色),说明退火质量良好;如果试件某些部件上干涉色变化较大(例如出现绿色或黄色),说明退火质量较差。 然后参考国家标准《玻璃瓶罐内应力检验方法》。 五、仪器维护与使用注意事项: 1、仪器使用环境应干燥,注意防尘及防腐蚀性气体。使用后收好。 2、仪器中各光学件表面不得用手摸,如有尘土可用毛刷轻轻拂去。

桩身应力测试报告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

二、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柱状图) 根据**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如下:

三、检测桩位示意图 四、钢筋应力计在桩身埋设位置示意图 钢筋应力计在各试桩中位置示意图

钢筋应力计埋设位置表

第二章桩身内力测试 一、检测目的 本次检测目的是测定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桩身不同位置的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分布情况。 二、测试设备及钢筋测力计的埋设 1、每桩钢筋应力计设置在各土层交界面处,每一个截面设2只钢筋测力计(基本呈180°对称布置),各钢筋应力计埋设截面的平、剖面图如前图; 2、JTM-V1000振弦式钢筋应力计采用焊接法固定在钢筋笼主筋上,并与桩身纵轴线平行; 3、连接在应力计的电缆线用柔性材料保护,绑扎在钢筋笼内侧并引至地面; 4、所有应力计均用明显标记编号; 5、仪器设备:检测仪器设备采用JTM-V1000振弦式钢筋应力计、JTM-V10B型频率读数仪、集线箱等组成。 三、测试原理 1、假定:同一截面钢筋与混凝土的变形协调;桩顶下砼弹性模量相同;位于桩顶面以下1.8m处的J1截面所受轴力与静载荷试验的加

载量相同; 2、桩身范围内砼弹性模量E cij 的确定:将J1截面作为标定截面(i =1),量测该截面钢筋应力计在包括预压的各级荷载作用下频率变化值,用此推算各载荷等级下钢筋应变εs1j ,由于假定砼与钢筋协同受力,不出现裂缝,故砼应变εc1j =εs1j ,由此可以算出各载荷等级下桩身砼的弹性模量E c1j 。利用钢筋应变εs1j 与桩身砼的弹性模量E c1j 的两组数据可以拟合出关于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其余各截面在各载荷等级下钢筋应变εsij ,再通过其相关关系可以得到各截面在各载荷等级下的 E cij ; 3、某一截面桩身轴力P Zj 计算公式为: 式中: E cj 、E sj —砼弹性模量、钢筋弹性模量[E s 取2.0×108(kPa)] A cj 、A sj —同一截面处砼面积、钢筋总面积。 εcj 、εsj —同一截面处砼与钢筋的应变 4、钢筋应力计受力的计算公式: 式中: P Sij —第i 量测截面处在j 级荷载下应力计所受轴向力(kN ) F ij —第i 量测截面处在j 级荷载下应力计的实测频率值(Hz) F i0—i 截面处钢筋应力计的初始频率值(Hz ) ) 2()(' 2 02 ----------------??=-?=Si Sij S i ij Sij A E F F k P ε) 1()(-----??+?=??+??=j S j S Sj j C j C j S Sj j S j C j C j C j Z A E A E A E A E P εεε) 3()(' -------------------------?= Si S Sij Sij A E P ε

X射线应力测定仪操作步骤方法

爱斯特X射线应力测定仪操作步骤 一、测应力 (1)开机之前,先开循环水(开关在水箱背部) 然后打开水箱前部的3个开关(先开电源——最上方,接着是泵——最下方,等到中间开关指示灯不闪(等大约60s)再开中间的开关。) 注:水箱里的水大约4L,等水量不足时加水,无需换水。 (2)打开低压控制箱(上方)——先开右侧开关,再开左侧(驱动电源),左侧电源开启后电机就不能手动调整,已固定。 (3)打开高压控制箱开关。 (4)找到测试点。对测试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测试点位于回转中心(点与十字架完全重合)。 (5)测试前预热10min左右。选择“应力测试快捷方式”,填写所测材料的基本信息,选择好各类参数,衍射峰角度范围在144~168之间,一般铁素体的衍射峰出现在156.4度左右。可以根据测试的实际情况调整测试范围,如果工件进行过喷丸处理,要适当增大测试的角度。 管压选择——20~25,一般选择20(Cr靶)最大为28。当测曲面用0.5 1.0 1.5 的准直管,用28kv ,8Ma 管流——5~6,一般选择5,最大为8。 步距一般为0.1,时间为0.5,当有质构时,时间调为1s (6)测试结束选择另存为保存,要不然新的数据会覆盖当前数据! (7)测试结束进行标定(相当于对整套设备位置进行还原) (注:测试过程发现参数设置不合理或者其他问题,按空格键暂停。另外在测试过程中不要动软件显示屏,否则容易当机。) 二、测残奥 操作步骤如上,选择“测试残奥”快捷方式,步距设为0.1,衍射峰角度一般在128~129左右。马氏体为156.4左右! 注意事项:

1.探头管的直径可供选择的有?0.5??4,曲面测量时,选择小的探头,曲面直径在10左右,使用?1.5或者?2,测试齿根应力,采用?1的探头。 平面应力测量时,一般选择?2或者?3。 换探头时,探头小口朝正后方插入即可。 2.大多数的金属材料可以使用Cr靶,测试钛合金时,使用Cu靶。 电解抛光机使用 1.用胶带把无需处理的地方包起来,防止整个表面都被腐蚀。 2.接好电源和插线(同色相接),黑色夹持工件,把浸在饱和盐水里的棉球用镊子塞入红色探头,然后在需要抛光处进行擦拭。注意观察电流大小,达到5A左右较为适宜。太小的话看看盐水浓度是不是不够,擦拭时带一点力道。

YDCⅢ89A三向压电车削测力仪说明书

YDC-Ⅲ89A型 压电式车削测力仪使用说明书 钱敏、孙宝元、张军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传感测控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传感测控研究所孙宝元、钱敏、张军 目录 使用前必读 使用中注意事项 测力系统标定结果 一、前言 二、压电石英晶体三维力传感器原理 1.基本原理 2.传感器的特点 3.传感器的基本性能指标 三、YDC-Ⅲ89A三向压电车削测力仪工作原理及特点 1.结构 2.原理 3.特点 四、YDC-Ⅲ89A三向压电车削测力仪静、动态标定 1.静态标定 2.动态标定 五、电荷放大器为主的基本测试系统 1.基本系统 2.电荷放大器的选择 六、使用注意事项 七、安装及操作规程 八、常见故障及其排除 第2页共14页

YDC-Ⅲ89A型压电式车削测力仪使用说明书 使用前必读! 1、压电切削测力仪是精密测量仪器,使用时请务必小心,千 万不能使测力仪受到碰撞或撞击,如果这样有可能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 2、压电切削测力仪具有很好的线性、重复性和稳定性,长期 使用不需反复标定。 3、将测力仪安装在机床刀架上,测力仪的底面与刀架接触面 之间一定要平整,不得有高点或硬质点,微小的间隙也将会引起弹性变形,而减小固有频率。 4、刀架夹紧螺钉与测力仪之间一定要放置垫片,以防止测力 仪表面损坏。 5、将测力仪的输出线接头的芯轴与外壳用金属短接一下,以 释放残余电荷。 6、将测力仪输出接头接入放大器的输入电荷Q的插头上。 7、将三台电荷放大器的传感器灵敏度旋钮分别调至“YDC-Ⅲ 89A压电三向车削测力系统标定结果”中的数值,即: Fx向:4.65 pC/N Fy向:2.35 pC/N Fz向:5.99 pC/N 共14页第3页

《钢化玻璃表面应力检测仪器校准规范》编写说明

《钢化玻璃表面应力检测仪器校准规范》编写说明 一、工作概况 本校准规范用于“钢化玻璃表面应力检测仪”系统是否符合 GB/T 18144-2000《玻璃应力测试方法》中的测试装置的计量校准。 “钢化玻璃表面应力检测仪”是一种主要用于测量钢化玻璃表面应力值得专用仪器。 制定《钢化玻璃表面应力检测仪器校准规范》提高了测量钢化玻璃表面应力值的准确性,从而保障评估玻璃钢化后的各项性能的准确性。同时对玻璃深加工行业中钢化玻璃板块表面应力有明确的统一标准。 本规范制定任务由工信部以工信厅科[2017]56号文下达,计划号JJFZ(建材)007-2017,技术归口单位是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要起草单位是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编制过程中,国家安全玻璃及石英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耀汽车玻璃集团、哈尔滨哈飞汽车玻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誉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参与规范制定工作;参与编制的成员比较广泛,包括计量科研机构、专业检测机构和生产企业等,充分考虑了本规范的行业属性、计量特点。 本规范于2017年7月启动,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2017年8-12月,编制组针对GB/T 18144-2008《玻璃应力测试方法》以及相关文件,论文和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工作。确定《钢化玻璃表面应力检测仪器校准规范》的编制框架。2018年1-5月编制

组联系了福耀汽车玻璃集团、哈尔滨哈飞汽车玻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誉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针对本次《钢化玻璃表面应力检测仪器校准规范》的编制工作提出建议。 2018年5月至12月编制组开始校准规范的编写工作。期间编制组依托国家安全玻璃及石英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钢化玻璃方面的检测技术优势。对《钢化玻璃表面应力检测仪器校准规范》规范的校准过程进行了实际校准模拟,确保校准方法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并针对国家安全玻璃及石英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给予的相关意见进行了修改。 2019年1月编制组将《钢化玻璃表面应力检测仪器校准规范》的征求意见稿通过邮件方式发给了福耀汽车玻璃集团、哈尔滨哈飞汽车玻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誉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征求意见。 2019年3月至4月编制组根据反馈的意见,对《钢化玻璃表面应力检测仪器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并完成《钢化玻璃表面应力检测仪器校准规范》送审稿。 二、相关技术背景 钢化玻璃的表面应力是检验钢化玻璃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如果钢化玻璃表面应力不能准确性地测量,就不能准确地判断钢化玻璃自身承载能力,抗风压性,寒暑性,冲击性等;从而不能保障钢化玻璃的安全性,导致人在使用这类安全玻璃过程中的危险可能性增大。 根据应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