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连接起来,以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各个方面,包括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的分类、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传输介质、网络的通信协议以及网络的安全性等。
一、网络的基本概念在介绍网络的详细内容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由一组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组成的系统。
它包括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客户端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而服务器端用于提供服务和存储数据。
二、网络的组成部分一个计算机网络由多个基本部分组成,包括计算机设备、数据传输设备、传输介质以及通信协议等。
计算机设备包括了计算机主机、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等,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将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传输介质则是数据传输的媒介,常见的有网线、光纤和无线信号等。
通信协议则规定了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格式和规则。
三、网络的分类根据规模和用途的不同,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局域网通常用于一个办公室或者一个建筑物内部的计算机连接,广域网用于城市或者地区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而互联网则是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互连网络。
四、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拓扑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的物理连接方式。
常见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形和网状结构等。
不同的拓扑结构具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拓扑结构。
五、网络的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媒介,主要包括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种。
有线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无线介质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和蓝牙等。
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六、网络的通信协议网络的通信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规则和格式。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SMTP协议等。
不同的协议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通信协议。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指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协议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的详细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散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传输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 网络节点:计算机网络中的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
- 网络拓扑结构:描述计算机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如星型、总线型、环形等。
- 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控制和管理数据传输的规则和约定。
2.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 分组交换:数据在网络中以数据包(分组)的形式传输,每个分组独立处理和传输。
- 路由选择:确定数据包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传输路径,通过路由选择算法实现。
- 数据传输:数据包在网络中通过物理介质传输,如电缆、光纤等。
- 媒体访问控制:多个节点共享同一物理介质时,通过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实现对物理介质的访问和利用。
3.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协议:- 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的协议套件,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等。
- OSI参考模型:是一个抽象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七层,每层负责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 网络层协议:负责实现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转发,如IP协议。
- 传输层协议:负责实现可靠的端到端数据传输,如TCP和UDP协议。
- 应用层协议:负责实现特定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如HTTP、FTP、SMTP等协议。
4.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 网络拓扑设计:根据需求设计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总线型、树型等。
- 网络设备配置:配置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
- 网络安全:实施网络安全策略,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等措施,保护网络和数据安全。
- 网络性能优化:通过调整网络设备和协议参数,优化网络性能,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
以上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的详细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协议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信息社会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及它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联而成的系统。
它们通过通信链路和协议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
计算机网络可以是局域网(LAN)、城域网(MAN)或广域网(WAN)等不同规模和范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形成了全球性的覆盖网络,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
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 数据传输与共享:计算机网络通过数据传输来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资源。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文件、发送电子邮件,甚至进行远程操作和实时通信。
2. 资源共享:网络让多台计算机能够共享硬件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等)和软件资源(如数据库、应用程序等),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
3. 提供服务:计算机网络可以提供各种服务,如网上购物、在线娱乐、电子支付等,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4. 文件存储与管理:通过网络,用户可以将文件和数据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实现数据的备份和集中管理。
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1. 无线化: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成为了计算机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
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4G、5G等技术的应用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享受便捷的网络服务。
2. 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式,通过将计算资源集中在云端服务器上,提供弹性和灵活的服务。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动态调整计算资源,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3.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网络将各种物理对象连接在一起,实现智能化管理和互联互通。
随着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物联网应用得到了广泛推广,将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深远影响。
4.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愈发突出。
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威胁对个人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风险。
计算机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介质互相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它可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使得信息交流更加便捷和高效。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兴起密不可分,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分类和发展历程。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可以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在计算机网络中,最基本的单元是计算机节点,它们之间通过通信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可以按照地理范围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不同的类型。
1. 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如办公室、学校或者家庭中,将多台计算机进行连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局域网通常使用以太网作为物理传输媒介,采用局部链路地址(MAC地址)进行节点之间的通信。
2. 城域网(MAN)城域网覆盖的范围较大,通常是在一个城市或者城市之间建立起来的网络。
城域网相比局域网而言,其通信速率更高,传输距离更远,可提供更高的带宽和安全性。
3. 广域网(WAN)广域网是连接城域网或者不同地理位置的局域网的网络。
广域网可以覆盖较大的地理范围,涵盖了跨越城市、省、乃至国家的网络传输。
广域网的通信设备通常采用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进行数据传输。
4. 互联网(Internet)互联网是由许多互相连接的计算机网络构成的全球性网络。
它提供了广泛的服务和资源,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万维网等。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进行远程工作和在线娱乐。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使用方式,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除了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网络类型。
1. 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是通过无线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局域网。
它可以实现电脑、手机和其他无线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的一种技术。
而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许多互联网提供商、政府机构、学术机构和个人组成的网络互联而成。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并分析其发展的历史和应用领域。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各个独立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使它们可以相互通信、共享资源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通常由硬件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和软件协议(如TCP/IP协议、HTTP协议等)构成,通过这些设备和协议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由不同的硬件设备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和通信介质。
计算机作为网络的终端设备,用于处理和存储数据,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等。
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用于数据的转发和转换。
通信介质指的是传输数据的实体,可以是网线、光纤、无线电波等。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处理等。
数据通信是指将数据从一个地点传输到另一个地点,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连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资源共享是指多个计算机共享网络上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如打印机、数据库等。
分布式处理是指将一个任务分割成多个子任务,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分别处理,最后将结果汇总。
4.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因特网是指连接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由许多互联网提供商、政府机构、学术机构和个人组成。
因特网通过TCP/IP协议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和通信。
因特网的核心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它们提供连接到因特网的服务,如宽带接入、域名解析等。
5.因特网的发展历史6.因特网的应用领域因特网在各个领域和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教育领域,因特网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和在线教育平台,如在线课堂和电子图书馆。
在商业领域,因特网为企业提供了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在线购物、在线支付和供应链管理等业务。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1. 数据通信 2. 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共享 3. 进行数据信息的集中和综合处理 4. 能均衡负载,相互协作 5. 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6. 进行分布式处理
统速率不用匹配,适于数据通信。 缺点:时延较大,“分组”(或“打包”)的过程比较
复杂,丢包服务质量无保证。
三、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多用户分时系统,微机
哑终端 虚拟机
主机
T
T
T
T
终端-计算机网络模型
虚实概念
If it's there and you can see it It's REAL If it's there and you can't see it It's
二、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平时常接触的网络
计算机网(局域网,因特网)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共享资源
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
有线电视网 电网
电路交换
最早的交换方式,源自电话系统。 建立电路交换的过程:(以打电话为例) 建立链路(象拨打电话并接通,通信的两端接通,便拥有一条实
是一种可以在网络环境中以客户和服务器模式工作的 多功能操作系统。
支持域管理,提供对网络资源管理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Unix操作系统
Unix
催生了计算机辅助制造,制造控制系统,实验室模拟和因特网 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贝尔实验室, 71年用C代码重写 众多版本(没有当今网络,各不相同)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统研究小组(CSRG)使用Unix对操作
计算机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链路互连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它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生活的便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网络的概念、网络结构、通信协议等方面来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一种通过通信链路将各个独立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系统,实现数据的交换和资源的共享。
它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三个层次。
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较小的区域内进行通信,如办公室、学校或家庭;城域网是指连接多个局域网,覆盖一个城市范围;广域网是指连接多个城域网,覆盖更大范围的区域,甚至全球范围。
二、网络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包括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边缘部分是指网络中连接用户设备的部分,如个人电脑、手机等;核心部分是指网络中连接边缘部分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
网络结构还可以根据其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等。
三、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协议是一套规定数据传输规则和通信方式的约定。
常见的通信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互联网协议(IP),简称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负责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和网络的正确运行。
除了TCP/IP协议外,还有用于局域网通信的以太网协议等。
四、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和攻击的各种手段。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包括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
为了保护网络安全,需要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五、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
网络管理包括对网络设备的配置、故障排除、性能监控等工作。
常用的网络管理工具有网络管理系统(NMS)、网络监控软件等。
六、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物体连接起来,实现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智能控制。
计算机网络基础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要点一、基本概念1.计算机网络:由若干计算机互连而成,通过通信线路和交换设备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中,不同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一些规则和约定。
3.OSI七层模型: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完成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4.IP地址:互联网上为每一台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分配的唯一标识符。
5.域名系统(DNS):将域名转换为相应IP地址的服务。
6.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中设备之间的物理或逻辑连接方式,常见的有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网状型等。
二、协议和标准1.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负责数据的分组、传输和路由。
2.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传输超文本和相关资源的应用层协议。
3.SMTP协议: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电子邮件的发送。
4.POP3协议:邮局协议版本3,用于电子邮件的接收。
5.FTP协议:文件传输协议,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文件传输。
6.IEEE802.11标准:无线局域网标准,也称为Wi-Fi,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的实现细节和通信协议。
三、网络拓扑结构1.总线型拓扑:所有设备共用一根总线,数据通过总线发送和接收。
2.环型拓扑:所有设备连接成一个环,数据按照环的方向传输。
3.星型拓扑:所有设备都连接到一个中心设备(如集线器或交换机)。
4.树型拓扑:通过连接器将多个星型网络连接成一个树状结构。
5.网状型拓扑:所有设备之间都有直接的连接,数据可以通过多个路径传输。
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1.网络安全问题:包括入侵、数据泄露和病毒传播等,可以通过防火墙、加密和访问控制等技术来解决。
2.网络性能问题:包括延迟、吞吐量和带宽等,可以通过优化网络拓扑、增加带宽和使用传输协议来提高性能。
3.网络扩展问题:当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增加时,需要考虑网络扩展性和负载均衡的问题,可以使用路由器、交换机和负载均衡器等设备来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定义为:“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通信协议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按网络的传输技术(通信信道)广播式网络点到点网络
按跨度(地域范围)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 广域网WAN 按通信介质有线网无线网
按组建属性公用网专用网
按管理性质内联网外联网
计算机网络结构: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个部分。
1.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主要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面向用户,接受本地用户和网络用户提交的任务,最终完成信息的处理。
2.通信子网
主要负责计算机网络内部信息流的传递、交换和控制,以及信号的变换和通信中的有关处理工作,间接地服务于用户。
第2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调制与解调
调制就是通过调制器将数字信号波形变换成适于模拟信道传输的波形,再根据数据的内容(0或1)来改变载波的特性(振幅、频率或相位),然后将经过改变的载波送出去,这个过程称为调制。
载波是指可以用来载送数据的信号,一般用正弦波作为载波。
在接收端,通过解调器将被修改的载波与正常的载波比较(去掉载波),恢复出原来的数据,这个过程称为解调。
调制与解调是互反的过程。
2.1.2数据编码技术
数据编码方法主要有数字数据用数字信号表示、数字数据用模拟信号表示、模拟数据用数字信号表示三种编码方式。
2.1.3 数据传输技术
(一)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二)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三)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四)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方式
(五)多路复用技术
2.1.4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是指在数据通信时利用中间节点将通信双方连接起来。
数据交换方式包括线路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2.1.5传输介质
1 同轴电缆
2 双绞线
由两条相互绝缘的铜线组成,其典型粗细约1mm,两条象螺纹一样绞在一起。
屏蔽双绞线无屏蔽双绞线
3光纤 4 无线介质
数据传输介质的选择
传输介质的选择:网络结构、通信容量、可靠性、价格
双绞线:价格便宜、带宽受限、通信容量小
同轴电缆:价格较贵、连接多个设备、容量大
光纤:频带宽、速度高、体积小、重量轻、衰减小、误码率低、抗电磁干扰强无线:接入方便
传输速度的比较
2.1.6媒体访问控制
一、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CSMA/CD可以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止、随机延时后
重发。
二、令牌环(TokenRing) 介质访问控制
三、令牌总线(Token Bus)访问控
2.2.2 OSI参考模型
一、OSI参考模型
ISO划分七层的基本原则:
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
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每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应用层与用户应用进程的接口“做什么”
表示层数据格式的转换“对方看起来象什么”
会话层会话管理与数据传输同步“该谁讲话”“从哪儿讲传输层端到端可靠的数据传输“对方在哪儿”
网络层分组传送,路由选择,流量
“走哪条路可以到达对方控制
数据链路层相邻结点间无差错地传送帧“每一步该怎么走”
物理层在物理信道上比特流传输“怎样利用物理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