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K-中国煤层气井压裂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QK-中国煤层气井压裂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QK-中国煤层气井压裂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煤层气井压裂技术现状研究及应用

煤层气井压裂技术现状研究及应用 摘要:煤层气其主要成分为高纯度甲烷。煤层气开发的主要增产措施是压裂,而压裂设计是实施压裂作业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煤层气储层的特征,并根据美国远东能源公司煤层气井压裂工艺技术,对其在山西寿阳区块几口井的压裂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煤层气井压裂设计的主要参数如施工排量、压裂液、支撑剂、加砂程序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煤层气储层压裂设计小型压裂测试树脂涂层砂 1 引言 美国是率先进行煤层气开采的国家,其煤层气工业起步于70年代,大规模的发展则是在80年代。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经测算煤层甲烷总资源量为30~351012 m3,约是美国的三倍。我国煤层气目前处于商业化生产的阶段。至今已在全国各煤矿区施工600多口煤层气井、10余个井组,大部分进行了压裂增产等措施。煤层气是我国常规天然气最现实、最可靠的替代能源,开发和利用煤层气可以有效地弥补我国常规天然气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均和供给量上的不足。山西省是中国煤层气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开发利用煤层气的优势十分突出,如何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解决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瓶颈问题,达到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是我们当前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2 煤层气概况 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为高纯度甲烷,是成煤过程中生成的、并以吸附和游离状态赋存于煤层及周岩的自储式天然气体,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在亿万年漫长的煤炭形成过程中,都有以甲烷为主的气体产生,如果它较多地从母质煤炭岩层中游离迁移出来并进入具有孔隙性和渗透性均良好的构造中储存积聚,则被称为煤成气(即煤基天然气),其开采方式与常规天然气较相似。 2.1 煤层气的赋存特点 煤层气藏与常规气藏最大的差异就是煤层甲烷不是以简单的游离状态储存于煤岩的孔隙中,煤层气中90%以上均是吸附状态附着于煤的内表面上,少量的煤层气是以游离状态储存于煤岩的割理、裂隙和孔隙中,还有部分煤层气是以溶解状态储存于煤层水中。煤是一种多孔介质,其中微孔隙特别发育,形成了异常巨大的内表面面积,据测定每吨煤的内表面面积可达0.929亿m2 。煤的颗粒表面分子通过范德华力吸引周围气体分子,这是固体表面上进行的一种物理吸附过程。压力对吸附作用有明显影响,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随着压力增加,煤对甲烷的吸附量逐渐增大。 2.2 煤层气储层特征

中国沼气发展的现状、驱动及制约因素分析

第28卷第1期农业工程学报V ol.28No.1 1842012年1月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Jan.2012 中国沼气发展的现状、驱动及制约因素分析 王飞1,蔡亚庆2,仇焕广2※ (1.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北京100125; 2.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101) 摘要:能源需求的急剧增加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促使国家大力发展沼气事业。该文在总结中国沼气发展利用现状、技术以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国沼气发展的驱动及制约因素,并为未来中国沼气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表明:过去10a中国沼气投资和建设快速发展、沼气综合和可持续发展利用模式不断创新、国家相关支持政策为中国沼气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中国沼气行业既面临能源需求增加、规模化养殖发展以及环境治理压力加大等因素的驱动,也面临适宜农户减少、融资渠道单一以及市场不健全、法规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 根据研究结果,该文提出了通过健全后续服务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促进中国沼气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沼气,投资,能源利用,发展现状,驱动因素,制约因素,政策建议 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2.01.033 中图分类号:S2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6819(2012)-01-0184-06 王飞,蔡亚庆,仇焕广.中国沼气发展的现状、驱动及制约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184-189. Wang Fei,Cai Yaqing,Qiu Huangguang.Current status,incentives and constraint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biogas industry in China[J].Transactions of the CSAE,2012,28(1):184-18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需求急剧增长。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达到306647万t标准煤,能源缺口高达32029万t标准煤[1]。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中国农村对优质商品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2],农村地区能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能源消耗的持续增加不仅导致石化能源的枯竭,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一方面,石化能源的使用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3];另一方面,中国农村仍以柴草等为主要燃料[1,4],过度砍伐山林柴草,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5]。在能源严重匮乏的同时,中国每年产生7.28×108t秸秆、39.26×108t畜禽粪便以及482.4×108t有机废水[6],由于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而对环境产生巨大污染。沼气作为一种方便、清洁、高品位的能源,是秸秆、粪便、生活污水等有机物质在一定水分、温度和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可燃气体。由于其原料丰富、技术简单、造价低廉、环境友好的特点而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沼气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缓解能源压力,而且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林草植被、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7]。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中国沼气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至2009年底,中国农村户用沼气池年累计3507万户;沼气工程年累计56856处; 收稿日期:2011-06-07修订日期:2011-11-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409211404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073154) 作者简介:王飞(1976-),男,山东栖霞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村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北京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100125。Email:cafwfei@https://www.360docs.net/doc/1816301718.html, ※通信作者:仇焕广,男,山东莱西人,副研究员。北京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100101。Email:https://www.360docs.net/doc/1816301718.html,ap@https://www.360docs.net/doc/1816301718.html,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年累计186945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村户用沼气池保有国[8-9]。尽管在政策鼓励和财政支持的双重作用下,中国沼气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必须认识到目前中国沼气事业还存在沼气池(工程)废弃、闲置率较高[10];管理服务不到位[11-12];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13];沼气市场机制不健全[14-15]等诸多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沼气事业发展的历程、经验和不足等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进一步分析中国未来沼气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促进中国沼气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1中国沼气发展现状及技术模式 1.1中国沼气发展现状 1.1.1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状况 中国农村户用沼气的大规模建设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但是由于技术落后等因素限制,沼气建设很快回落。1979年国务院批转农业部等《关于当前农村沼气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报告》,中国沼气工作开始回升,并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小高峰。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沼气建设经历了“两起两落”的曲折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较为平稳,1983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发展触底后开始反弹,1983年到2000年农村户用沼气年均增长率为4.6%,2000年底,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848万户[4]。 2000年以来,中国沼气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3年,国家颁布了《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指出中央用国债对农村沼气建设项目进行补贴,大大刺激了中国农村户用沼气的建设。2007年以来,中央有关部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规范沼气发展的

最新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资料

压裂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长城钻探工程技术公司) 在近年油气探明储量中,低渗透储量所占比例上升速度在逐年加大。低渗透油气藏渗透率、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绝大多数油气井必须实施压裂增产措施后方见产能,压裂增产技术在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1、压裂技术发展历程 自1947年美国Kansas的Houghton油田成功进行世界第一口井压裂试验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压裂技术从工艺、压裂材料到压裂设备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单井产量及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压裂从开始的单井小型压裂发展到目前的区块体积压裂,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1]:(1)1947年-1970年:单井小型压裂。压裂设备大多为水泥车,压裂施工规模比较小,压裂以解除近井周围污染为主,在玉门等油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970年-1990年:中型压裂。通过引进千型压裂车组,压裂施工规模得到提高,形成长缝增大了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层的导流能力,这期间压裂技术推动了大港等油田的开发。 (3)1990年-1999年:整体压裂。压裂技术开始以油藏整体为单元,在低渗透油气藏形成了整体压裂技术,支撑剂和压裂液得到规模化应用,大幅度提高储层的导流能力,整体压裂技术在长庆等油田开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4)1999年-2005年:开发压裂。考虑井距、井排与裂缝长度的关系,形成最优开发井网,从油藏系统出发,应用开发压裂技术进一步提高区块整体改造体积,在大庆、长庆等油田开始推广应用。 (5)2005年-今:广义的体积压裂。从过去的限流法压裂到现在的直井细分层压裂、水平井分段压裂,增大储层改造体积,提高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效果。 2、压裂技术发展现状 经过五个阶段的发展,压裂技术日趋完善,形成了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和压裂井动态预测模型,研制出环保的清洁压裂液体系和低密度支撑剂体系,配备高性能、大功率的压裂车组,使压裂技术成为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2.1 压裂工艺和技术

☆中国沼气发电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中国沼气发电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沼气利用现状和沼气发电工程市场前景的调查与分析,描述了沼气发电技术发展现状及其能源利用市场潜力,对影响沼气发电商品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和主要障碍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沼气工程发电 1、引言 生物质能是来源于太阳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含碳量低的特点,加之在其生长过程中吸收大气中的C02,因而用新技术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不仅有助于减轻温室效应和生态良性循环,而且可替代部分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成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对环境的日益重视,人们开始利用各种方式来减少工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近十几年来,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帮助协调下,用于处理畜禽粪便及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的大中型沼气工程纷纷上马,至1998年底,我国已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742处,年产沼气量为16393.94万立方米;垃圾填埋法产生沼气是处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简单易行和费用较低的特点,同时还可回收能源,正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目前,全世界共建成4817座垃圾填埋场,每年可回收沼气51.42亿立方米。 沼气是一种具有较高热值的可燃气体,与其它燃气相比,其抗爆性能较好,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传统上大多利用沼气进行取暖、炊事和照明,随着沼气产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更高效地利用沼气,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课题。 2、沼气发电技术进展状况 沼气燃烧发电是随着沼气综合利用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沼气利用技术,它将沼气用于发动机上,并装有综合发电装置,以产生电能和热能,是有效利用沼气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用于沼气发电的设备主要有内燃机和汽轮机。 国外用于沼气发电的内燃机主要使用Otto发动机和Diesel发动机,其单位重量的功率约为27 kW/T。汽轮机中燃气发动机和蒸汽发动机均有使用,燃气发动机的优点是单位重量的功率大,一般为70~140kW /T;蒸汽发动机一般为10kW/T。国外沼气发电机组主要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沼气处理工艺中。目前,美国在沼气发电领域有许多成熟的技术和工程,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现有61个填埋场使用内燃机发电,加上使用汽轮机发电的装机,总容量已达340兆瓦;欧洲用于沼气发电的内燃机,较大的单机容量在0.4~2兆瓦,

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816301718.html, 煤矿井下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作者:郭晨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7期 摘要:我国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增加煤层透气性、进行有效瓦斯抽放迫在眉 睫。水力压裂技术是目前增加煤层透气性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文章从水力压裂机理、封孔技术、工艺设备发展三方面,综述了我国井下煤层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力压裂;煤层;增透;发展现状 基金项目:重庆科技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编号:YKJCX2014047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由于煤层透气性低、瓦斯难以有效抽放导致的瓦斯突出、爆炸等事故屡见不鲜,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瓦斯抽放、增加煤层透气性势在必行。水力压裂技术已成为增加煤层透气性最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介绍水力压裂机理、封孔技术及工艺设备的研究现状,指出水力压裂技术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1.水力压裂机理研究 水力压裂技术1947年始于美国,起初主要用于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中,在地面水力压裂方面的研究仅仅局限在石油、油气藏以及地热资源的地面钻井开采过程中[1]。前苏联科学 家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卡拉甘达和顿巴斯矿区进行井下水力压裂的试验研究[2]。目前针对井下煤层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明显发展,国内学者郭启文、张文勇等经过试验与现场应用研究了煤层的压裂分解机理,指出水力压裂技术只能够在煤层内产生很少的裂缝,并会在裂缝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区[3],存在一定局限性。李安启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了 煤层性质对水力裂缝的影响,还在煤层压裂裂缝监测基础上提出了煤层水力裂缝的几何模型。 在水力压裂机理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水力压裂在油气系统地面钻井压裂、煤炭行业井下增加煤层透气性方面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其压裂机理方面仍存在一定分歧,不能很好的控制水力压裂的效果。随着我国煤炭安全生产逐步发展和穿煤隧道等工程的逐步建设,水力压裂技术将大范围推广应用,因此加强水力压裂技术理论研究势在必行。 2.压裂钻孔封孔技术研究 煤层水力压裂钻孔封孔是有效实施水力压裂技术的关键,而封孔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①封孔材料,需要选择性能良好、价格适中、易于操作的材料;②封孔的长度,封孔长度太短会导致高压水的渗漏,太长会造成人力、材料、时间的浪费。因此,要使水力压裂技术能够有效开展,必须在选取“物美价廉”的封孔材料的同时,研究材料承载能力与封孔长度之

中国沼气发展的现状、驱动及制约因素分析

中国沼气发展的现状、驱动及制约因素分析 王飞1蔡亚庆2仇焕广2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北京100125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北京100101 摘要:能源需求的急剧增加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促使国家大力发展沼气事业。该文在总结中国沼气发展利用现状、技术以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中国沼气发展的驱动及制约因素,并为未来中国沼气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表明:过去l0a中国沼气投资和建设快速发展、沼气综合和可持续发展利用模式不断创新、国家相关支持政策为中国沼气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中国沼气行业既面临能源需求增加、规模化养殖发展以及环境治理压力加大等因素的驱动,也面临适宜农户减少、融资渠道单一以及市场不健全、法规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 根据研究结果,该文提出了通过健全后续服务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等,促进中国沼气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沼气;投资;能源利用;发展现状;驱动因素;制约因素;政策建议 10.3969/j.issn. 1002-6819.2012.01.033 S216A1002-6819(2012)-01-0184-06 2011-06-072011-11-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40921140410);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073154) 王飞(1976-),男,山东栖霞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村 可再生能源政策研究。北京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 所,100125.Email: cafwfei@gmail.com 仇焕广,男,山东莱西人,副研究员。北京 中国科学院农业 政策研究中心,100101. Email: hgqiu.ccap@igsnrr.ac.cn 万方数据

国内水力压裂技术现状

280 水力压裂技术又称水力裂解技术,是开采页岩气时普遍采用的方法,先多用于石油开采和天然气开采之中,其原理时利用水压将岩石层压裂,从而形成人工裂缝,然后让裂缝延伸到储油层或者储气层,从而提高油气层中流体流动能力,然后通过配套技术使石油天然气在采油井中流动,从而被开采出来。这项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的促进油气井增产。 1?水力压裂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水力压裂技术是1947年在美国堪萨斯州实验成功的一项技术,其大规模利用是出现在1998年,在美国开采页岩气的时候,作为一项新的技术使用,而这项技术的运用,使美国美国页岩气开发的进程和效率大大加快。 水力压裂技术在中国的研究和开发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而大庆油田于1973年开始大规模使用这项技术,迄今已有30年历史。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压裂技术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已经非常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而在技术方面,由于不断引进和开发相关的裂缝模拟软件等,通过多次的实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裂缝的仿真模拟。而相应的技术也使用在了低渗透油气田的改造工作中,并且在中高渗透性油田也有广泛应用。这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接近国际水平,相比较差距非常小。 2?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力压裂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一项成熟的开采技术。而这项技术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单井到整体的优化。最开始的时候,由于受技术限制,水力压裂技术只能针对一口井来使用,难以考虑到整体的效益。而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这项技术可以广泛的运用到整个油藏之中,可以对整个油藏进行优化设计,实现油藏的有效合理开发。 (2)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运用。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低渗透油藏大都难以有效的开发利用,虽然在各项新技术的使用下得到了一定得好转,但是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依旧是举步维艰。而水力压裂技术的日益成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状况。通过综合考虑水利裂缝的位置和导油能力,使用水力压裂技术使油藏的流体流动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实现低渗透油藏的最大程度的开采利用。 (3)水力裂缝的模型逐渐从二维转变为拟三维。水力裂缝的拟三维模型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地层,可以非常真实的模拟水力压裂的过程,可以更好的更为直观的预测和观测水力压裂的使用进度,更好的对水力压裂过程进行控制,不但提高了效率,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 (4)水力压裂规模扩大。随着技术的成熟和配套设施的完善,水力压裂的作业规模也随之变大,从最初的几立方米到现在几十甚至上百立方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低渗透油藏的采油率,实现了油藏的有效利用,因而成为开采作业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3?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水力压裂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随着石油资源的逐年开采,低渗透油藏广泛出现,水力压裂技术之外的技术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低渗透油藏难以开采的现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力压裂技术逐渐广泛使用在低渗透油藏之中,使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效率大大增加。 (1)在低渗透油藏重复压裂促进采油率。主要的发展研究方向主要是加强对油藏状况的研究,建立科学的压裂模型,还要做到实时监测水力裂缝,对裂缝进度进行模拟和控制,其次利用高排量和大输砂量的泵注设备,进行注入作业,从而实现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 (2)做好拟三维化模型向全三维化模型的转换,全三维化模型可以非常有效的、更为直观的模拟和观测地下裂缝的进度,可以非常有效的控制水力压裂技术的科学使用。还要做好油气藏模拟技术的研发,配合三维化模型,更好的观测和了解油藏状态,从而做出合理的高效的开采计划。 (3)针对传统的水力压裂技术会出现污染地下水的问题,可以在无水压裂液体系做出研究,实现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和高速通道压裂技术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实现提高开采效率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有水压裂到无水压裂,从直井压裂到水平井分段压裂,从常规的压裂技术到现在的体积改造技术,压裂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为人类带来了丰富的油气资源。而随着油藏开发,大量低渗透油藏的出现,给水力压裂技术的使用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水力压裂技术拥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4?结束语 水力压裂技术是油气开发中所需要的非常重要的配套技术,而水力压裂技术和开采开发之间的结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采油效率,降低了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开采水平,使低渗透油藏得以稳定生产。而我国在这一技术上进行了大量投入,从研究人员和设施上,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而这一技术的逐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油气的开发效率,也很大程度改善了我国的石油供应紧张的现状,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作为油气开发的重要技术,水力压裂技术也会进一步发展,实现更高效率的油气开采。 国内水力压裂技术现状 续震?1,2 卢鹏?1,3? 1.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2.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杏子川采油厂 陕西 延安 717400 3.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下寺湾采油厂 陕西 延安 716100 摘要:最早的水力压裂技术出现于1947年,而现代使用的水力压裂技术则是1998年首次使用。这项技术的出现,是油气井增产出现了新的希望,帮助石油开采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成就和经济效益,从而使这项技术在我国石油开采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本文针对我国水力压裂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做出研究。 关键词:水力压裂?现状?前景

水平井压裂技术现状与展望

第31卷 第6期2009年12月石 油 钻 采 工 艺 OI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 Vol. 31 No. 6Dec. 2009 文章编号:1000 – 7393( 2009 ) 06 – 0013 – 06水平井压裂技术现状与展望 李 宗 田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摘要:水平井具有泄油面积大、单井产量高、穿透度大、储量动用程度高、避开障碍物和环境恶劣地带等优点,在石油工业的科研和实践中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对于钻遇在低渗透油气藏的水平井,由于渗透率低、渗流阻力大、连通性差,产量达不到经济开发要求,必然要面临增产改造的问题。水平井水平段压裂与直井压裂改造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为此阐述了国内外水平井技术发展概况、水平井压裂设计、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水平井压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水平井压裂技术发展趋势,为同类油藏的改造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压裂;现状;展望中图分类号:TE348;TE357.43 文献标识码:A Prospect of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technology LI Zongtian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 SINOPEC , Beijing 100083, China ) Abstract: Horizontal well has many advantages including large drainage area, high penetrating capacity, high recovery ratio, and the?ability?to?avoid?obstacles?and?harsh?environment?areas,?etc.?So?it?has?become?a?focus?of?people’s?attention?of?in?scientific?research?and?practice?of?petroleum?industry.?Because?of?the?low?permeability,?strong?filtrational?resistance,?poor?connection,?production?of?horizontal?wells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it is inevitable to tackle the problem of stimulating. Hydro-fracturing emphasis betwee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wells is different. This paper presents domestic and overseas horizontal well technical state-of-the-art, design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horizontal well, the technique of segmentation fracturing for horizontal well, main problems in hydro-fracturing for horizontal well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horizontal well. Key words: low permeability oil and gas reservoir;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current state; prospect 作者简介: 李宗田,1997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首席科学家。E-mail :lizt@https://www.360docs.net/doc/1816301718.html, 。 国内外油气田开发的实践表明[1-5]:对于薄储 层、低渗透、稠油油气藏以及小储量的边际油气藏等,水平井开发是最佳的开发方式。水平井技术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40年代付诸实施,80年代相继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得到工业化应用,并由此形成研究、应用水平井技术的高潮[6-7]。 近年来,水平井钻完井总数几乎成指数增长,全世界的水平井井数为5万口左右,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69个国家,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占88.4%。在国内,水平井钻井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在 多个油田得以迅速发展,其应用油藏有低压低渗透砂岩油气藏、稠油油藏、火山喷发岩油气藏、不整合屋脊式砂岩油气藏等多种类型。中国石化从1991年开始发展水平井,2002年底共钻水平井325口,至2008年底,中国石化共完成水平井1711口。中国石油从2002年加大力度发展水平井,2006年当年完钻522口,2007年完成水平井600口,2008 年突破水平井1000口。中海油2000年以来每年水平井数量增

水力压裂技术新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64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8压裂实时监控技术 实时监控和监测技术,是通过在施工现场实时地测定压裂液、支撑剂和施工参数,模拟水力裂缝几何形状的发展,随时修改施工方案,以获得最优的支撑裂缝和最佳的经济效益。 (1)施工参数监控,包括排量、泵压、砂比等由仪表车直接显示和控制。 (2)压裂质量监测:分别监测混砂车出、人口压裂液(携砂液)的流变性、温度、pH值等参数,对压裂液流变性,特别是加人各种添加剂后的性能以及携砂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常用的仪器为范氏系列粘度计,并在模拟剪切和地层温度条件下模拟整个施工过程。对于延缓硼交联压裂液和延缓释放破胶剂体系,矿场实时监测更为重要。 (3)实时压力分析:根据测定的施工参数和压裂液参数用三维压裂模拟器预测井口或井底压力,并与实际值进行拟合,预测施工压力变化(泵注和闭合期间)和裂缝几何形状。主要用途如下: ①识别井筒附近的摩阻影响(射孔和井筒附近裂缝的弯曲),并能定性判断其主要影响因素,判断井筒附近脱砂的可能性; ②评价压裂设计可信程度:如果施工压力与矿场实时预测压力相吻合,则设计的裂缝几何形状是可信的; ③预测砂堵的可能性; ④确定产生的水力裂缝几何形状I ⑤提供施工过程的图像和动画信息。 矿场实时分析随着便携式计算机的发展,在矿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除GRI外,其它石油公司也都相继研制和发展了这套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与小型压裂测试分析结合应用。 9FASTFrac压裂管柱 贝克石油工具公司新近开发出一种连续油管压裂系统一FA刚下rac压裂管柱,用于对先前未处理到的层位进行选择性的增产措施,从而获得比常规压裂更高效、更经济的压裂效果。应用该技术能一趟管柱实现多层隔离与措施。从而降低了修井作业成本,节省了完并时间。由于该连续油管传送系统能保证高比重压井液不接触生产层,使完井和增产措施均不造成油井伤害,从而快速实现生产优化。FAsTFrac工具与Auto—J系统组成一个整体,Auto—J系统的作用是保证连续油管将压裂管柱送入或从井筒中起出。措施时,上部封隔元件和下部封隔元件能隔离一个或多个生产层。一旦第一次措施完毕,系统就复位并重新设置,下入另一个生产层。无论是FA跚下rac封隔器和桥塞系统,还是固定跨式双封隔器系统均能对过去遗漏的小型袋状油气藏实施经济高效的增产措施。 10新型CKFRAQ压裂充填系统 贝克石油工具公司新近研制成功新型CKFRAQ系统,该系统由多个高性能井下工具组件组成,尤其适用于极高流速和高砂比条件下。在应用软件的辅助下,CKFRAQ系统可以对压裂充填作业(用陶瓷支撑剂)中的泵的排量和容量进行优化,同时还可以将卡泵和套管腐蚀风险降至最低。经过大量模拟和小规模室内实验,该工具被应用于现场。人们还通过小规模室内试验,对工具转向孔的几何形状进行了评估,目的是找出哪种几何形状的转向孔遭遇的腐蚀最轻。此外,还进行了样机试验,以确保尽可能地延长套管的使用寿命。 贝克石油工具公司称,从毁坏性对比试验中可以看出,CKFRAQ系统的各种性能都胜过其它竞争产品。 今后的发展方向: (1)随着水力压裂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压裂液和支撑剂的性能也需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加强高性能压裂液和支撑剂的研究与开发。 (2)开展有效的裂缝检测技术研究。目前压裂后裂缝的检测技术仍然是水力压裂技术的一个薄弱环节,国内外采用的检测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在中高渗透地层中应用端部脱砂压裂技术,扩大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范围。 (4)发展矿场实时监测和分析技术,提高施工的成功率和有效率。 [参考文献] [1]F.GUEKuru等著.冯敬编译,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浅层油藏的压裂方法[J].特种油气藏,2004(6).[2]吴信荣,彭裕生编,压裂液、破胶剂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9. [3]马新仿,张士诚.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现状[J].河南石油,2002(1). [4]PaulWKte,JohnD.Harkrider,FractureStimulationOpti删功tioninaMatureWaterfloodRedevelopment,《JPlr》,January,2003. [5]shyapoberskyJ,chudnovsky.Areviewofrecentdevel—opmentinfracturemechanics诵thpetroleumengineer—ingapplications,SPE28074。1994.(下转第67页)  万方数据

水力压裂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水力压裂是油田增产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由地面以超过地层吸收能力的排量高压泵组将液体注入井中,此时,在井底附近便会蹩起压力,当蹩气的压力超过井壁附近地层的最小地应力和岩石抗张强度时,在地层中便会形成裂缝。随之带有支撑剂的液体泵入缝中,裂缝不断向前延伸,这样,在地层中形成了具有一定长度、宽度及高度的填砂裂缝。由于压裂形成的裂缝提高了产油层导流能力,使油气能够畅流入井内,从而起到了增产增注的作用。 为了完成水力压裂设计,在地层中造成增产效果的裂缝,需要了解与造缝有关的地应力、井筒压力、破裂压力等分布与大小。这些因素控制着裂缝的几何尺寸,同时对与地面与井下设备的选择有关。同时,用于水力压裂的压裂液的性能、数量,支撑剂的排布情况关系到裂缝的几何尺寸,压裂技术-端部脱砂技术,对提高压裂效果起到很大作用,这些因素关系到能否达到油田增产的目的,需要进行详细研究。在建立适当的裂缝扩展模型的基础上,实现现场实际生产情况的模拟研究,对进一步优化水力压裂参数,提高压裂经济实用性起到很大作用。 这项油田增产措施自发展以来,得到国内外广泛采用,并且经不断的开发试验,已取得很大成效。 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过程 水力压裂技术自 1947 年美国堪萨斯州进行的的第一次试验成功以来,至今近已有60余年历史。它作为油井的主要增产措施,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石油单位的重视及采用 ,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60 年代中期以前 ,各国石油公司的工作者们的研究工作已适应浅层的水平裂缝为主,此时的我国主要致力于油井解堵工作并开展了小型压裂试验。 60 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产层加深 ,从事此项事业的工作者以研究垂直裂缝为主。已达成解堵和增产的目的。这一时期 ,我国发展了滑套式分层压裂配套技术。 70 年代 ,工作进入到改造致密气层的大型水力压裂阶段。我国在分层压裂技术的基础上 ,发展了蜡球选择性压裂工艺 ,以及化学堵水与压裂配套的综合

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17T09:24:30.54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作者:康锴 [导读] 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煤层气资源总储量占居首位,可以与天然气的总储量相媲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一六一煤田地质勘探队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煤矿企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我国煤层具有松软、压力低、表面积大和割理发育的特征,导致煤层气开采普遍存在经济效益低、单井产量低的问题。为了适应煤层气特殊的产出条件,本文探讨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与实施要点,以期为我国煤层气开采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实施要点 引言 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煤层气资源总储量占居首位,可以与天然气的总储量相媲美。因为煤层气本身属于清洁能源发展行列,本身带有极强的清洁性能和使用的高效性,对于此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应用,能够有效缓解现阶段我国能源紧缺的尴尬局面。进行开采过程中,需要对煤层的低饱和、低渗透和低压的发展特点充分了解,可以通过对水力压裂技术的改造升级,完成增产增效工作,保证煤层气井开采效率和高质量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因为不同煤层在发展过程中,都受到不同介质的作用,其内部构成和物质特性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性,所以,科学掌握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煤层气探采历史 1733年美国首次实现地下管道煤层气抽放,1920年第一次完成3口地面煤层气抽采井。1953年在圣胡安完成高产井,日产1.2万m3。我国起步较晚,1957年阳泉四矿在井下成功实现,临近煤层瓦斯抽采。1992年正式开始研究实验。1996年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煤层气开发研究的新纪元。 2矿岩压裂的主要影响因素 2.1天然裂缝割理 在煤层开采发展过程中,主要的裂缝系统包括天然裂缝和割理,这两种现象会严重影响到压裂裂缝的发展形态,同时还会对周围水文地质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通常它们的主要性能会对水力裂缝的形态进行延伸,造成冲击作用,也就是说,通过这两个作用力的共同作用,煤层气井在发展和延伸的时候,很容易发生突然转向和次生裂缝。 2.2矿岩力学性质 对矿岩力学性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做好矿岩硬度和密实度的勘察工作。第二,对整体强度和弹性力度问题进行研究。第三,深入探讨研究断裂相关内容。对有显著特点的矿样进行综合检测分析,通过观察和对比,得到的结论是,矿岩在受到某些压力和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其自身的特征也会发生改变,呈现出弹性模量低、脆性大、易破碎和易受压缩等显著特点,所以,需要对矿岩力学性质进行综合研究。 2.3地应力 在矿井气层发生水力起裂现象的过程中,地应力的变化情况会对裂缝整体位置和形态产生主要影响作用。通过科学调查结果显示,起裂压力大小情况与地应力差之间存在负相关的变化发展联系。换言之,破裂压力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天然裂缝与最大水平主应力间的夹角,在高水平应力差作用力的影响下,会发生层次较规律的主缝问题。在低水平应力差作用力的影响下,裂缝问题就会向周边进行延伸和扩展。 3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 3.1大排量压裂技术 在煤层储层中,有着大量的天然割理系统,加之在压裂施工中使用了活性水压裂液,因此容易造成在压裂过程中滤失量过大及效率低的情况。而为了控制液体滤失以保障效率,应当要根据活性水压裂液的特点,选择大排量注入压裂液的施工方式。 3.2低砂比压裂技术 煤层气压裂的砂比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包括煤层本身的特性、压裂液及其排量、支撑剂密度等等。煤层具有性脆、易破碎以及易滤失等特性,而这些都容易引起压裂过程中煤层出现砂堵;再者压裂液粘度低,也是造成砂堵的一项常见因素。而若应用低砂比压裂技术,则能够十分有效地预防砂堵现象。 3.3脉冲加砂技术 若想实现煤层气开采的增产,其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尽量增加缝长和沟通天然割理系统。在深层煤层气的压裂施工过程中,支撑剂的泵入可以选择采用将前置液与携砂液交替注入的方式。这种方法既能够更多地增加缝长和沟通天然割理系统,同时又能够防止砂堵,提高压裂效率。 3.4复合支撑技术 该深层煤层气储层的闭合压力<20MPa,经分析和评价后,认为其在支撑剂的选择上以石英砂为宜。由于煤层气储层具有易滤失的特点,所以在加砂前,首先要处理天然割理,即加入适量的细粒径石英砂,从而降低其滤失;其次在加砂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的中粒径石英砂,从而延伸裂缝;而在加砂后期,则要加入粗粒径石英砂,以使煤层中的气流畅通。 4煤层气压裂工艺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4.1优选煤层气压裂液体系 在煤层气压裂中,压裂液既需要携砂、造缝,又会因液体浸入储层而伤害煤层,所以优选压裂液体系至关重要,即要求煤层气压裂液满足压裂工艺的技术要求、与储层配伍性且尽量不伤害煤层。煤层气井从客观实际出发优选压裂液体系,具体要点包括:一是少用添加剂,如有机类添加剂,以免伤害煤储层;二是研发与煤层气压裂条件相适宜的压裂液材料,以提高其与煤储层的配伍性;三是在满足压裂工艺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压裂液的经济性,从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据此,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井决定选用清水压裂。

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现状与发展前景

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现状与发展前景 字体大小:大- 中- 小sdyght发表于10-03-26 15:17 阅读(362) 评论(0)分类:中国政府对农村沼气建设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农村沼气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规模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一、开展农村沼气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首先,我国是一个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许多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而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的能源供应十分紧张,并且中央提出农业部门应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当地资源,不与城市和工业争抢商品能源。 其次,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三农”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特别希望通过向农民提供适厨的农村沼气技术及产品,以减少由于传统民用炊事炉灶效率太低(有些不足10%)而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和眼疾、肺病的高发率。 第三,农业部门认为,包括农村沼气和太阳能、风能、微水电以及省柴节煤炉灶在内的农村可再生能源与节能技术及产品不仅可以为农村边远地区的农牧民提供清洁、方便的能源,而且对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都极为有利,是一项有助于扶贫,健康和教育的公益性事业。 第四,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很有限。据有关专家预测,中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将分别于50年、100年和200年内消耗殆尽。另外,由于人们大量使用低效率的用能设备燃烧这些化石能源,结果导致严重的烟尘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我们相信农村沼气建设可以为全球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二、我国农村沼气建设的有利条件 首先,中央和国务院历届领导对农村沼气的发展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我国的农村沼气建设有一个较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全国人大曾先后在1993年颁布的《农业法》、1997年颁布的《节约能源法》、2005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和《畜牧法》中都明确强调要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同时把农村沼气建设列入到了《中国21世纪议程》、《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给农村沼气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的、稳定的政策支持机制和政策指导。2005年10月,中央提出要“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在此基础上,农业部制定了《2006年-2010年全国农村

延川南煤层气复杂缝网整体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第8卷第3期2018年6月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17-11-23。 第一作者简介:赖建林(1986—),男,工程师,非常规及低渗透储层改造研究。延川南煤层气复杂缝网整体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赖建林,房启龙,高应运,魏伟 (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1) 摘要:由于煤储层端割理和面割理发育的特点,压裂容易形成复杂的裂缝形态,常规双翼裂缝模型并不适用于煤层气压裂设计优化。为了提高煤层气整体压裂开发效果,提出了煤层复杂裂缝等效渗流表征方法,将复杂的网络裂缝等效为高渗透带,通过优化高渗透带的大小和渗透率,获得最佳的整体压裂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同时采用三维裂缝模拟软件进行体积压裂施工参数优化,并开展3口井压裂施工和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压裂裂缝波及范围较广,复杂程度较高,压后平均日产气量1376.7m 3,为实现煤层气田整体压裂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煤层气;整体压裂;缝网压裂;体积压裂;参数优化 中图分类号:TE357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tegral network-fracturing of coal-bed methane of southern Yanchuan Lai Jianlin,Fang Qilong,Gao Yingyun and Wei Wei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East China Company,SINOPEC,Nanjing,Jiangsu 210031,China )Abstract:Due to the well-developed end cleat and surface cleat,the complicated fracture morphology forms easily in the coal-bed fracturing,and the conventional double-wing fracture model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al-bed methane fracturing design.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of the coal-bed methane,we proposed a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for the equivalent seep?age of the complex fracture,in which the complex network fracture was equivalent to the high permeability zone.By optimizing the size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high permeability zone,we got the best overall fracturing fracture length and fracture conductivity.Meanwhile,we also optimized the pumping parameters by using 3D fracturing simulation software,and carried out the fracturing op?eration and down-hole micro-seismic monitor tests of 3well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acture length covers a wide field and the complexity after fracturing is high,and the average post-fracturing daily production is 1376.7m 3/d.It provides a technical sup?port to the integral fracturing development of coal-bed methane.Key words:coal-bed methane,integral fracturing,network fracturing,SRV fracturing,parameter optimization 由于我国煤层低饱和、低渗透、低压的特点,煤 层气井产量普遍较低,故需要进行一定的增产改造, 最常用的就是水力压裂技术[1]。国内外煤层气开发 井压裂施工普遍采用活性水压裂液造缝携砂,但压 裂后的裂缝展布规律无法直接观测,分析与模拟的 关键问题之一就是确定裂缝的几何形状及其动态延 伸规律,常用的二维模型包括PKN 模型、KGD 模型[2]。由于煤储层割理裂隙发育,压裂缝通常是复杂的网缝结构,采用均质二维模型进行压裂设计模拟优化存在不足。因此,本文采用高渗透带等效煤层复杂裂缝,通过优化高渗透带大小和渗透率来确定煤层气压裂施工参数,形成了复杂缝网整体压裂设计优化方法,并在延川南煤层气田产能建设中进行了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提高煤层气田开发效果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