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K-中国煤层气井压裂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合集下载

2024年煤层气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煤层气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煤层气市场发展现状1. 引言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着重介绍中国煤层气市场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其挑战与机遇。

2. 煤层气概述煤层气是指嵌入在煤炭中的天然气资源,通过特定的开采技术可以将其抽采出来。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产国,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具备了开发利用的良好基础。

3. 煤层气市场发展历程自2007年中国政府启动煤层气开发利用试点以来,煤层气市场逐渐成熟。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推动了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煤层气企业也获得了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加速了项目的推进和规模的扩大。

4. 煤层气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建设了一大批煤层气项目,总产能达到XX亿立方米。

煤层气已成为中国能源结构调整中占比较大的一部分。

同时,煤层气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包括城市燃气、化工工业、发电等领域。

5. 煤层气市场面临的挑战虽然煤层气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煤层气开发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容易导致水源紧张。

其次,煤层气开采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外,煤层气开发技术和设备的成本较高,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煤层气项目建设。

6. 煤层气市场的前景与机遇尽管存在挑战,但煤层气市场仍然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机遇。

首先,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清洁能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为煤层气市场提供了机遇。

其次,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技术正在不断进步,成本也在逐渐降低,未来煤层气市场将更具竞争力。

7. 结论总的来说,中国的煤层气市场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努力,煤层气市场的前景仍然乐观。

我们有信心在未来看到更大规模的煤层气开发利用。

我国煤层气开发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我国煤层气开发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我国煤层气开发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摘要:我国现如今的煤层气产量已经突破了百亿立方米,符合了当今人们对于煤层气的要求,虽然我国目前的煤层气资源比较丰富,但在其开发技术上却不能够有效地利用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技术条件有限,还有很多资源没有被开放利用,也是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相关专家近几年也一直对煤层气技术开发上加大研究的投入力度,希望本文研究的相关内容可以为相关专家提供有效地参考价值关键词:煤层气;开发技术;现状;发展方向1引言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煤矿关闭中,存在将近5000亿m3的煤层气资源。

虽然其煤层气资源在存储量方面数量庞大,但是大部分煤炭企业的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意识较差。

部分煤矿企业会选择在煤矿关闭之后进行通风口的预留,导致煤层气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甚至会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对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研究具有长远发展意义。

2我国煤层气开发技术现状2.1资源总体探明率低,优质资源严重不足目前,我国煤层气资源探明率仅为2.4%,远低于天然气的2.4%。

全国煤层气主要集中分布在9个大型聚煤盆地,但实现规模开发的仅有沁水和鄂尔多斯盆地2个,可供规模开发的优质资源比例小,勘探开发程度极不均衡,急需寻找后备接替区。

高、中、低阶煤煤层气资源占比分别为21%、39%和40%,资源占比最高的低阶煤还未实现规模商业开发,还待新区开发取得规模性突破。

2.2技术储备不足自2003年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进入商业化生产启动阶段以来,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资源评价、选区、分析测试、钻完井、压裂增产、排采生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煤层气技术开发方面,除了传统的地面抽采和井下抽放,还进行了井上下联合抽采的有益探索。

但在高应力、低渗透性煤、煤与瓦斯突出机理、水平井分段压裂、低浓度煤层气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尚有许多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需要得到根本性突破,同时相关的重大装备水平还待提升。

煤层气开发方案的比选、优化及地质适应性,也要在借鉴常规油气田开发方案上叠加多资源协调开发的影响因素来综合考量,不能简单照搬。

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现状及展望

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现状及展望

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现状及展望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是一种提高油气井产能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在井筒内注入大量高压液体,在地层中形成裂缝,增加油气井与油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产能。

本文将介绍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目前,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研究者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深入研究了水平井压裂过程中的流体力学特性、压裂裂缝形成与演化机理等关键问题,对工艺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操作流程。

通常包括井筒完钻和钻井液清洗、套管固井、水平段入井和固定、作业液的选择和配比、压裂参数的确定和控制等环节。

这些操作流程经过长期实践验证,已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设备体系。

包括压裂液体制备、压裂泵车、压裂监测设备、压裂布局工具等。

这些设备不仅能够满足水平井压裂的需要,还能够进行远程监控和数据处理,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控制精度。

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高成本和高风险。

水平井压裂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品和能源,施工风险较大,一旦出现问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是环境污染问题。

压裂液中的化学物质和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再次是产能退化问题。

水平井压裂后,在一定时间内产能会有所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会逐渐封闭,产能也会逐渐下降。

展望未来,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和操作流程,提高工艺的稳定性和可控性,降低成本和风险。

可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探索新的压裂技术和方法。

可以研究新型压裂液体的配方和制备,开发更高效的压裂泵车和监测设备,探索新的压裂布局方式,用于更多类型的地质条件和油藏类型。

还可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研究环境友好型压裂液体的应用,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煤层气井压裂工艺应用现状

煤层气井压裂工艺应用现状

煤层气井压裂工艺应用现状发布时间:2022-08-11T01:26:50.106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卷6期作者:王壁鸿[导读] 我国煤和天然气储量非常广泛,但部分煤储层渗透率较低。

王壁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新疆乌鲁木齐 830009摘要:我国煤和天然气储量非常广泛,但部分煤储层渗透率较低。

针对煤层气与油气总成的明显差异,根据煤层气的特点,需要对多裂缝压力进行改造,使主裂缝与次生裂缝有效结合,提高储层渗透率,降低储层渗透率,改善储层非均质性,以有效提高煤炭产量。

关键词:煤层气;多裂缝;压裂改造技术一、煤层开采状况目前我国常规油气储量不断减少,开采成本和难度随着开采的深入而增加。

煤气作为一种非传统能源,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由于我国煤层结构严重,结构可能受到严重破坏,这使得气层分析变得困难,因此在开采过程中不会形成渗流。

同时煤层具有渗透率低、孔隙率低、压力低的特点,使其开采困难。

目前我国采用的主要技术是水力压裂,但它在实际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开采成本高,严重制约了我国煤层气的开发。

二煤层气井压裂特性 1、断口形状复杂复杂根据地层的深度、厚度和发育状态,压皱时形成水平、垂直、T形等多种裂缝。

2、高施工压力开采过程中,煤层需要较高的工作压力,主要原因有:一是由于煤层结构可能发生裂解,压力时过滤器损耗增大,可能导致煤层气压升高,煤层壁力学性能降低,导致运行过程中煤屑数量的增加,导致地层应力和施工压力的增加。

二是煤射流与加压流体的混合提高了分散剂的粘度,增加了流体的流动阻力。

如果发生严重违规行为,则会产生裂缝堵塞,从而增加施工压力。

三是煤层裂缝分布会导致压裂过程中产生复杂裂缝,增加地层流动阻力,导致施工压力增大。

3、压载物会对煤层造成损害由于油层的吸附性、快速性和防水性等因素,压裂过程中的压裂会严重损坏油层,压裂滤液丢失也会导致压裂效率低。

我国煤层气储层压裂现状及其展望

我国煤层气储层压裂现状及其展望
由于煤层气储层压裂有着常规压裂所没有的 问题, 要结合煤层气储层本身的特点发展与其相 对应的压裂技术, 故煤层气压裂裂缝起裂与延伸 和压后渗流问题是今后煤层气储层压裂研究的主 要方向。
韩金轩,杨兆中,李小刚,路艳军:我国煤层气储层压裂现状及其展望
4结论
(1 ) 煤 层 气 储 层 压 裂 相 对 常 规 天 然 气 压 裂 有 着 自身的特点。 在压裂过程中形成短而宽的裂缝,压 裂液严重滤失,同时,由于煤层气储层相对较软,支 撑剂容易嵌入,造成压裂后导流能力低。
近年来, 在碎屑岩油气藏中已经尝试使用了网 络裂缝酸化和缝网压裂技术, 其主要目的是在基质 渗透率极低而裂缝欠发育的储 层 中 形 成 网 状 裂 缝 , 增加油气的渗流通道。与此类碎屑岩储层相比,煤 层气储层不仅基质渗透率低, 且发育有复杂的裂 缝系统, 而这将是实施缝网压裂的有利条件。 但 是, 由于压裂裂缝起裂延伸和裂缝网络的形成机 理尚不完善, 且支撑剂的铺置和工艺的实现等都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煤层 气的开采。
(1)煤层气储层压裂时,尽可能形成长的具有强 导流能力的水力裂缝, 以便投产后尽可能降低储层 压力,加快煤层气的解吸速度。
(2)煤层气储层压裂需要研制出针对性强的具有 低滤失、低伤害、高返排能力的压裂液体系,提高压 裂液的流变性能,减少对煤层气储层的伤害。
(3) 煤 层的嵌入以及近井地带的脱砂, 就要优选出 低密度支撑剂,提高支撑剂的输送性能,故需研究出 支撑剂的铺置模型,进而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
3 煤层气压裂发展展望
煤层气是常规能源最重要的替代能源, 预计到 2015 年 需 求 量 将 达 1 560 ×108m3, 缺 口 量 将 达 560×108m3;2020 年,需求量将达 2 100×108m3,缺口 量 将 达 900×108m3。 在 巨 大 的 天 然 气 需 求 下 ,国 家 政策的鼓励下, 我国煤层气的开发将会有着广阔 的前景。

2024年煤层气开发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煤层气开发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煤层气开发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意识的提升,清洁能源成为全球能源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煤层气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正逐渐成为能源市场的关注焦点之一。

本文将对煤层气开发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2. 市场规模煤层气开发市场在过去几年经历了快速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煤层气市场规模在XX年达到了XX亿美元,预计将在未来几年保持平稳增长。

尽管煤层气开发在全球范围内还相对较新,但其巨大的潜力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和能源公司。

3. 市场驱动因素煤层气开发市场的增长得益于多个重要的市场驱动因素。

首先,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层气作为一种相对低碳排放的能源形式,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其次,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对煤层气开发代表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进一步推动了煤层气开发市场的发展。

此外,煤层气开发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创新也为市场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4. 市场现状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全球煤层气开发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美国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在煤层气产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全球煤层气开发的领先国家。

澳大利亚的煤层气产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主要依靠出口市场支持其经济增长。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具有巨大的煤层气潜力和开发需求,正在加大投资力度推动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5. 市场挑战与机遇尽管煤层气开发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煤层气开发涉及的技术和设备相对复杂,投资成本高,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资金支持。

此外,由于煤层气开发涉及的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导致了开发难度的增加。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这些挑战将逐渐得到解决。

在市场挑战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煤层气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应对全球能源需求和环境问题。

同时,随着全球清洁能源政策的推进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煤层气开发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商机和投资。

6. 发展趋势未来煤层气开发市场的发展趋势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浅谈煤层气的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煤层气的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煤层气的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煤层气也称瓦斯,是煤生产过程中的伴生气体。

其成分主要是CH4,热值与天然气差不多,它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

加强煤层气的综合利用率,既能缩减资源的浪费,优化矿山的安全生产状况,还能极大的改善中国石化能源进口比重较高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煤层气的利用往往需要依照浓度来确定的,经过长期摸索,煤层气的利用逐渐形成阶梯式:(1)针对不受开采影响的传统煤体,需要利用地表煤层气井提取煤层气,其中它的体积分数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主要用作LNG、PNG、CNG;(2)针对采空区或开采影响区,通常是从地面提取出的煤层气,其体积分数大概维持在百分之五十到九十,因为提取量不高,并未提出单一的利用手段,主要是和地下提取的高浓度煤层气相互结合,从而进行充分利用;(3)地下开采的高浓度煤层气,其体积分数基本上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它的主要使用手段是发电。

高浓度煤层气利用技术和有关产业比较稳定,但因为高浓度煤层气比重不高,使中国的煤层气利用率整体不高。

关键词:煤气层;开发技术;现状;优化引言煤层气开发属于煤矿资源开发的范畴,伴随社会的迅猛发展,能源供给侧变革同样也在慢慢推进,煤层气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中国的煤层气资源十分丰盈,但在开发技术上还是有许多不足,无法高效率的开采煤层气资源。

因为技术上的不足,中国这方面的专家一直持续加大对煤层气技术开发的研究强度,优化煤层气技术,促进中国能源开发的深远发展。

1我国煤层气开发研究中的问题1.1全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中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盈,埋藏深度为二千米的主要煤层气盆地大概有四十二个,并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36.183×1012立方米,稳居世界第3名。

经过二十几年的勘探,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发展愈来愈稳定,已经形成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一千米以浅煤层气勘探开发配套的技术。

“十二五”期间,中国煤层气新区勘探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煤层气产量始终稳定增长,不断加强煤层气的技术研发[1]。

浅谈煤层气酸化压裂技术的过去、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煤层气酸化压裂技术的过去、现状及发展趋势

历 了 以下 几 下阶段 : ( 1 ) 单 井 小 型压 裂 阶段 。煤 层 气 压
裂施 工规 模 比较小 ,压 裂主要 以解 除单 井 周 围 的污染 为主 ,在一 些油气 田中取得 了 较好 的效 果 。 ( 2 )中 型酸 化压 裂 阶段 。该 阶段 通 过 引进 压裂 车组 ,煤层 气酸 化压 裂的规 模 得 到 了提高 ,同时提高 了低 渗透 油层 的导 和储层 动用 的程度 。

( 2 )区块 开 发酸 化压 裂 技术 进一 步 完善 。煤层 气酸 化压裂 技术在今 后 的发展 过程 中主要 表现 发展 丛式井 钻井技 术 , 实施 同步 压裂从 而大大 提高压 裂施工 的效 率 ,降低 酸化压 裂的施 工成本 。 同时采用 压裂 地质储 层评 估技术 以及 同步压 裂技术 来 实现体 积改造 。 ( 3) 复 杂 的煤层 气 酸化 压裂 技 术进 步完善 。复杂 的岩 心储层 的增产 机理 与 设计 模 型有相应 的基 础研究 。特 殊 岩性储 层 的压裂 体系 以及支撑 剂体 系研究 还需要 进 一步完 善 。只有复 杂储层 酸化压 裂技术 的不断完 善 ,才能扩 大其应 用范 围。 ( 4) 支 撑剂 与压裂 液 的改 进 。针对 煤 层气井 的裂缝 闭合 应力小 的特点 ,考 虑 到我 国生产低 密度 的陶粒 ,从而增 大支 撑 剂 裂缝 的导流 能力 ,提高煤 层气增 产 的效 果 ,并且 延长 有效期 。为 了能够避 免支 撑 剂 脆性 破裂 ,需要将 砂子 与树脂 涂层砂 结 合 在一 起 。而 压裂液 的改进 需现 有的压 裂 系列来 降低煤 层气 的损害 ,这样 有利 于安 全 施 工。压裂 液对煤 层气 的损害 比较小 , 并 且气 体 的能 量 改 善 了 压裂 液 的反 排 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 现 应 结 表明 有 定实 价 从 件, 场 用 果 具 一 用 值。 美国RS E公司引 进的P ? 拟 压 r - 三维 裂 -
设计软件具备煤层气井压裂设计功能, 经应用取得一定效果。 从国 外引进的 其他压裂设计 软件, 在煤层气井应用后, 效果也不太理想。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煤层类型多样, 储层物性 差异大, 压裂形成的裂缝比 较复杂, 难以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 22 压裂施工技术 . 中国 煤层气井压裂设备主要是7 型、1 0 0 0 0 型、1 0 0 4 型整套压裂机组及其配套车辆、 0 设备, 性能较好, 可满足常规压裂施工需要。 ()对多煤层井, 1 为了便于分层压裂改造, 采用套管射孔完井方式, 并运用深穿透射 孔弹, 增大炮眼直径和穿透深度, 提高射孔完善程度,以 减小压裂施工摩阻。
2 煤层气井压裂工艺技术发展现状
21 压裂设计软件 . 压裂设计是压裂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而压裂设计主要依靠压裂设计软件模拟确定。中 国 煤层气井压裂设计所用的 软件大多是油气井压裂设计软件, 不适宜煤层气井使用。中 原 油田 井下特种作业处与西南石油学院联合研制开发的 煤层气井二维、 拟三维压裂优化设计
关 词 煤 气压 书现 趋 健 层 珠技 冬 铆
1前 言
煤层压裂改造可有效地将井孔与煤层天然裂隙连通起来, 从而在排水采气时, 更合理 地分配井孔周围的 压降, 增加产能和气体解吸速率, 提高采收率, 因此, 压裂改造作为一 种重要的 强化增产措施, 在煤层气开采中 得到普遍应用。中国 0 从2 世纪8 年代开始进行 0 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在工艺技术方面已 经取得了 许多重要进展, 积累了 不少经验, 尤其在 煤层气井压裂改造方面,已 形成了一套比 较完善、配套的工艺技术, 现场应用取得了 较好 效果。 然而,由 于中国 煤层气勘探开发起步晚, 外先进技术相比 与国 还存在一定差距,因 此, 需要针对中国 煤层气的特点, 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和现场试验, 集中 争取早日 工业性开 发中国的 煤层气资源。
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小于3. / 0 N.
成本低、对煤 压裂液效率低、施工要求 层化 学 伤 害小、 排f高、 用液f多、 卑阻高、 返排率高 泵压高、 煤层冲 对 刷严重
水、杀菌剂、
线性胶 表面活性剂、 增稠荆、 破胶剂
粘度 (. 大于2 0 %) 3 " . ' w 0
破胶水化 液粘度小于2 e A f"
中国 煤层气井 压裂工艺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李玉魅 刘长延 黄圣祥 谢振甫
( 原石油勘探局井下特种作业处, 中 河南省璞阳市, 501 476)
摘 要 从压裂设计软件、压裂施工技术、压裂液、支撑剂、裂缝监测技术等五 个方面简 要的 介绍了中国 煤层气井 压裂工艺 技术的 发展现状, 对谋层气井压裂工 艺技术的发展趋势作出了 预测,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 14 一 6
3 压裂设备 . 5 随着压裂工艺的 不断发展和改进, 压裂设备也需不断改进配套, 并进一步完善安全措 施。 如配备液氮罐车、高压液氮泵车, 满足泡沫压裂施工需要; 配备排量大 ( 1 3 大于 0 / m
4 结束语
中国 煤层类型多样, 储层物性差异大, 有别于其他国家, 此, 因 必须根据中国 煤层气 的 特点, 借鉴、 吸收国 外先进研究成果和丰富经验, 结合实际, 力量, 集中 研究适合中国 煤层气特点的压裂工艺配套技术, 指导中国煤层气开发。
15 6
一 12 一 6
()注人方式常采用光套管注人压裂,以 2 减小摩阻, 降低施工泵压; 为了 监侧井底压 力, 采用油套环空注人、油管监测压力; 部分井采用封隔 器分层、 油管注人压裂。 () 3 若压裂液用清水或活性水, 必须保证泵注排量满足造逢和携砂要求, 有时还在前 置液中加人少量粒级为 1 石英砂以减少压裂液滤失。 0 0目 ()对薄煤层或煤层附近有水层的 4 煤层气井, 要优化射孔方案和压裂施工参数,以控 制裂缝方位和延伸高度。 ()为了确保裂缝人口 5 的高导流能力, 在加砂末期加人粒径较大的支撑剂, 并适当增 大加砂浓度。 ()如果施工排量大于83 i 安装两条 3 6 m/ n m, " 高压泵注管线。 () 7 采用测井温、大地电位法监测压裂裂缝, 以优选压裂施工方案, 指导压裂施工。 ()根据需要, 8 加砂压裂之前进行一次小型 测试压裂,以 优化加砂压裂施工程序。 () 9 压裂施工前, 用清水、 活性水或酸液作为预处理液, 对射孔炮眼进行投球清孔处 理, 疏通炮眼, 以 降低压裂施工压力。 2 压裂液 . 3 压裂液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压裂施工能否顺利完成, 影响压裂施工规模, 影响压后增 产效果, 因此, 压裂液质量是压裂施工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目 前,中国常用的压裂液 有四 种: 清水、 活性水、 线性胶和冻胶压裂液, 具体见表 t o
m ) 加砂速度快 ( i、 n 大于6 0 /i 0 k m )的混砂车, 0g n 满足大排量、高 砂比 ( 大于6 磅/ 1 加
仑) 压裂施工需要; 在高压泵注管线上安装单流阀、 安全阀、 截止阀、 泄压管线以 及在压 裂泵上安装堵塞阀、 隔离阀, 配备备用的高压密度计、 高压流量计, 改进压裂监测系统, 正确校正监测仪表, 增大压裂液储存罐的 容积等。 36 裂缝监测技术 . 运用示踪剂裂缝诊断 技术,即 通过测量水力裂缝内 标记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压裂材料放 出的 伽马射线密度, 结合压前测井数据, 确定水力裂缝的方位。 对于下有套管的 井, 也可 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 它通过在压裂施工井或临井放置一个或多个地震波传感器, 监测水 力裂缝诱生的地震波, 绘制出 水力裂缝场, 从而真实诊断出裂缝长度和宽度。
表面张力小于2aU 5d m ' 界面张力小于2 V a/ l im 在低温下关井4 队即可放喷排液 一
液 体粘度较高、
造逢和挽砂性能 较强、 康阻低
成本较高、 对煤层有一定
损害
水、杀菌剂、 粘度 ( %) 05 大于6Mae 5P"
表面活性剂 、 破胶水化液粘 度小于2P二 6. 1 冻 胶 增稠剂、 交联荆、 破胶剂
的差距 。
3 煤层气井压裂工艺技术发展趋势
总的 来说,中国 煤层气井压裂工艺技术比 较落后, 大多是沿袭中国油气井压裂工艺技 术, 稍有改进。 针对煤层气井的特点, 其压裂工艺技术仍需作大量的 研究、 引进及现场试
验。
31 压裂设计软件 . 借鉴国 外煤层气井压裂设计先进成果与 施工经验, 研制一套适宜中国煤层气特点的拟 三维压裂优化设计软件, 能够应用于不同 类型的 煤层,以 提高压裂设计的 科学性、 合理性 和施工效果, 并能够对压裂施工参数进行数学分析, 评价压裂效果, 指导压后生产。 该软 件应在 Wnos i w 环境下开发, d 模块化设计, 适用于 I 46 B 8 以上微机及兼容机, M 用户界面 友好, 可操作性强, 设计符合率大于8%o 5 32 压裂施工技术 . 中国 煤的 变质程度较高, 气量较大。因此, 吸附 应增大加砂压裂改造规模,以 增大支 撑裂缝导流能力, 使煤层的裂隙系统相互连通, 从而提高煤层气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然 而,由 于压裂所形成的 裂缝形态比 较复杂, 而且滤失量大, 使施工难度加大,因 此, 应抓 紧研究、 改进施工技术, 提高压裂施工成功率和有效率。 33 压裂液 . 优选配方和材料, 改进现有的 压裂液系列, 降低煤层损害, 有利于安全施工。重点研 究氮气 ( 或二氧化碳) 泡沫压裂液配方,因为泡沫压裂液粘度高, 携砂性能强, 滤失少, 对煤层损害小, 用液量少, 而且气体的固 有能量改善了 压裂液的 返排情况, 是煤层气井压 裂施工比 较理想的 压裂液。 34 支撑剂 . 陶粒的 物理性能比 石英砂好的 多, 针对煤层裂缝闭合应力小的特点, 可考虑使用中国 生产的低密度中 强度陶 粒, 增大支撑裂缝导流能力, 以 提高压裂增产效果, 延长有效期。 也可考虑在压裂施工加砂末期, 加人一定量的 树脂徐层砂,因为树脂涂层砂铺置在裂缝中 以 后, 能将砂子粘合在一起, 这种就地固 结作用常能阻止支撑剂倒流和随之而引起的产能 下降及生产设备的损害, 而且树脂涂层砂能分散点载荷, 从而减缓了 支撑剂脆性破裂。
表1 中 谋 井 用 液 对比 国 层气 常 压裂 性能 表
压裂液
名 称
主要成分
主要技术指标
优 点


清 水
水、杀菌剂
水质化验台格, 与地层水配伍
成本低、对煤 层化学伤害小
压裂液效率低、施工要求 排f高、用液i多、 f 章阻高、 泵杀菌剂、 密 . 1 岁 度1 一 . 时 0 1
表面张力小于3. / 0Nm
界面张力小于 2 Nm ./
压裂液效率高、 造逢和挽砂性能 成本高、配I复杂、对煤 强、用 液 量 少、 层损害较大
卑阻低
在低沮 井6 1 即 放喷 下关 一0 可 排液 h
13 6
24 支撑剂 .
由于煤层气井一般较浅, 煤层闭合应力较小, 压裂时常选用石英砂作为支撑剂, 一般 选用2 一0目 1一0 优质天然石英砂。 0 4 或 2 2目 但是,由 于石英砂圆球度差、 分选性差、 破 碎率高、 导流能力低, 从而影响压裂增产效果。 2 裂缝监测技术 . 5 煤层压裂裂缝方位和几何尺寸, 是指导制定压裂方案的重要依据, 是评价压裂效果的 重要手段, 对优化井网 布置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 采用的监测手段有: 测量压裂前后井温曲 线, 根据井温异常情况确定裂缝高度; 监测压裂前正常场大地电位差和压裂后异常场大地 电位差, 经过数据处理, 判断裂缝形态, 确定裂缝方位及延伸长度; 或者根据压裂施工数 据和压降数据计算、推断动态裂缝几何尺寸和支撑裂缝几何尺寸; 或者用试井方法计算裂 缝延伸长度。 然而, 这些监测手段多用于定性或半定量分析, 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