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控制论 第一章 绪论
控制论经济

三、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
控制
被控者
控制 目标
控制目标
(1)保持系统的原有状态 (2)改变系统的原有状态
控制方法种类
(1)稳定控制 (2)程序控制 (3)跟踪控制 (4)最优控制 (5)自适应控制
划分不是绝对的
(1)稳定控制
使系统稳定在给定状态的一类控制。 通过控制作用,使系统能够排除内外干扰, 稳定在给定的状态。
(2)程序控制
系统的输出(状态)按事先给定的程序(规律) 运行的一类控制。 例1:农作物的生长循环过程 生命的诞生成长死亡。 例2: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国民收入计划产出函数Y(t) ,投资函数I(t) , 边际消费倾向MPC ,三个变量的关系式
顿 (2)始终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与 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人口状况、政治因素 凯 干扰经济系统的运行偏离人们所希望的发展 恩 目标。 斯
(3)经济系统的活动无法重复再现。
二、模型与经济控制模型
模型
导读!
经济控制模型:
也称为经济数学模型、经济模型 是在一组基本假设条件下,用数学关系式定 量描述经济系统特征的模型。 所描述的数量关系必须符合经济因果关系和 价值规律。
算子的积运算
(3)积算子
若 Tx T1 (T2 x)
若 Tx T2 (T1 x)
则 T T1T2 ,
则 T T2T1 。
需要注意,当T1,T2为向量时,左乘 与右乘通常是不相等的。
算子的幂运算
(4)幂算子
T n 按递推 设 n 为正整数, 算子 T 的 n 次幂
公式定义如下:
T x T (Tx)
系统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 整体性 关联性 目的性 系统的表示方法 :
管理经济学第一章绪论精品文档48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具体内容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企业竞争程度
依理决策—怎样生产
—关注— 机遇和风险
为谁生产
市场失灵
五、学习管理经济学的意义
学习管理经济学有助于建立理性的决 策思路,为经理人员的管理决策提供分 析框架;为培养运筹帷幄的智本家奠定 基础。
企业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从来就有, 也不会永远存在。这里要注意:并不是因为 有生产和服务就要有企业。换句话说:生产、 服务或经营并不是企业的本质特征。
例如:个体农民(农户)用锄头生产、或用 拖拉机生产。政府对市民的服务。个体商户 的经营。他们也进行生产、经营、服务。但 他们不是企业。
提问:上述的生产、经营、服务,与企业的 生产、经营、服务有什么区别。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了马车的生产。 他说:“例如,马车过去是很多独立手工 业者,如马车匠,马具匠,油漆匠,描金 匠等劳动的总产品”。我们用这个例子来 说明马车这种产品的两种生产组织过程。
有一个人,他把马车匠打好的车架买来, 把马具匠做好的马具买来,装配成马车, 然后雇油漆匠和描金匠来上色。这些东西 之所以卖给他,是因为他出的价钱好。这 种现象可解释为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 产”。
二、企业的本质是什么?
科斯理论: 1、一个小故事 罗纳德-科斯 《论企业的性质》 :发表在美国《经济学》
杂志1937年第4卷上。 《社会成本问题》 他获得了199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2、生产的组织方式 生产性企业具有最复杂的组织形式。因为
生产性企业有加工过程。商业和服务业的 企业组织形式简单得多。
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

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4第一章概论5第一节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5一、控制论5(一)控制论的基本含义5(二)控制论的历史发展51.控制论的创立6<2.控制论的发展7(三)控制论的基本概念71.系统8<2.控制83.输入和输出84.状态95.反馈96.信息9二、经济控制论9(一)经济控制论的概念91.它是控制论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9<2.用于分析研究经济活动的调节与控制过程;93.它是一门新的科学(或学科)。
10(二)经济控制论的历史发展101.孕育阶段(<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初)10<2.创建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103.继续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10(三)经济控制论的基本结构101.受控系统与施控系统11<2.输入和输出。
113.目的和目标1<24.信息及其传输和反馈1<25.决策和措施1<2(四)经济控制论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1<21.管理简介13<2.经济管理中的控制职能133.经济控制论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14第二节内部控制概论14一、内部控制的产生161.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要求促进了现代内部控制的发展16<2.股份制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建立和强化内部控制制度163.审计方法的演变,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内部控制的发展174.审计人员法律责任增强,使内部控制的评价成为一项法定的审计内容18二、内部控制的演进18(一)萌芽期——内部牵制(<20世纪40年代前)19(二)发展期——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初)191.第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定义19<2.定义的第一次修正<203.定义的第二次修正<204.定义的第三次修正<21(三)成熟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20世纪70年代至今)<211.内部控制结构(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2<2<2.内部控制整体架构(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23三、内部控制的要素<23(一)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24(二)风险评估(Risk Appraisal)<25(三)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y)<25(四)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26(五)监督(Monitoring)<26四、内部控制的目标<271.保护资产<27<2.保护会计记录的可靠性<273.及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274.盈利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花费<275.避免无意地面临风险<276.预防或查明错误和不正常的现象<277.保证授予的职责得到正确履行<288.保证法律责任的确实履行<28五、内部控制的作用<28六、内部控制的局限性<29第三节内部会计控制概论<29一、会计的控制职能30(一)会计的记录过程是一个控制的过程30(二)管理会计是一个控制过程30(三)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301.反馈控制系统31<2.前馈控制系统3<23.防护性控制系统33二、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34三、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34四、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35五、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35六、内部会计控制的分类351.根据内部会计的性质分为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防护性控制36<2.根据控制进程和时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363.根据控制程序,分为集权控制和分权控制364.根据控制力度,分为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365.根据控制者态度,分为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366.根据控制力来源,分为借力控制和自力控制367.根据控制对象,分为行为控制与事务控制368.根据控制层次,分为制度控制和观念控制36第四节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和方法37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371.货币资金控制37<2.实物资产控制373.对外投资控制374.工程项目控制375.采购与付款控制376.对外筹资控制387.销售与收款控制388.成本费用控制389.担保控制38二、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38(一)组织规划控制38(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39(三)授权批准控制391.一般授权39<2.特定授权403.建立授权批准检查制度。
管理经济学-第一章(1)-绪论精选全文完整版

10
博弈论(Game Theory)
➢创始人:Von Neuman O.Morgenstern 1944 《博弈论和经济行为》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Nash 纳什 普林斯顿大学 Harsanyi 海萨尼 加州大学 Selten 泽尔腾 波恩大学
18
企业的性质
• 3、企业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 手工作坊、工场手工业、工厂、公司、现
代企业、跨国公司 • 4、企业功能 • 资源转换、分配资源、创新 • 5、企业的运行机制 • 企业、市场与社会
19
企业的性质
• 6、现代企业理论 • 分为两大类:生产实体观与合同关系观 • 生产实体观企业理论 • (1)新古典企业理论 • (2)管理主义理论 • (3)X效率理论 • (4)两权分离理论
第一章(1)
管理经济学绪论 (managerial Economics)
1
经 济 学(Economics): 一定制度下研究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任何资源的取得都是有成
本的 二、是指相对于人的需要和欲望而
言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
2
经 济 学(Economics)的分类
▪ 理论经济学
7
管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边际分析法 最优化分析法 博弈分析法
8
边际分析方法
边际:在原来的基础上自变量增加 一个变量引起因变量的变化量
边际分析方法:基于各种经济现象 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 借助这种 函数关系 研究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 变化而变化的程度 以次分析经济效 果的一种分析方法
现代控制理论(1-8讲第1-2章知识点)精品PPT课件

dia dt
Ke
I fD Coபைடு நூலகம்st
n f Const
nDJ , f
其中:Kf 为发电机增益常数;Ke 为电动机反电势常数。
(3).电动机力矩平衡方程:J
d
dt
f
Kmia
(Km
-电动机转矩常数)
以上三式可改写为:
d
dt
f J
Km J
ia
dia dt
Ke Ra
La
La
ia
Kf La
if
试写出其状态空间表达式。
解:选择相变量为系统的状态变量,有
•
•
•• •
x1 y x2 y x1 x3 y x2
故
即
•
x1 x2
•
x2 x3
•
x3
a0 a3
x1
a1 a3
x2
a2 a3
x3
1 a3
u
•
0
x 0
a0
a3
1 0 a1 a3
0
0
1 x 0 u
a2
1
a3 a3
a1 y a0 y
bnu (n)
b u (n1) n 1
b0u
(1)
分为两种情况讨论。
一、输入信号不含有导数项:
此时系统的运动方程为:
•
y(n)
a y(n1) n1
a1 y a0 y b u
故选
x1 y
•
x2 y
..
xn1
y(n2)
xn y(n1)
对左边各式求导一次,即有
18
24
2-3 化系统的频域描述为状态空间描述
《管理经济学》第1章 绪论

判断企业最优决策的依据是什么? 1.2.2 企业的目标 企业的目标:未来利润的现值最大化 1.2.3 企业目标和经理人目标 经理人的目标与企业目标不完全一致 经理人目标:总收入最大化、经理任期最 长、薪酬最高、经理个人效用水平最高、 市场份额最大化
支出
收入
产品市场
商品和服务 商品和服务
家庭
经济资源
企业
经济资源
要素市场
收入 生产要素支付
收入、产出、 图1-1 收入、产出、资源和生产要素支付的循环流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3 调节资源和货币流通的信号 价格 利润 1.1.4 个人和企业的关系 个人和企业相互依存 企业得到利润,个人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
1.2 企业的性质
第1章 绪论(冷拼)
1.1经济活动的循环流动 1.2企业的性质 1.3经济学与决策
1.1 经济活动的循环流动
1.1.1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个人和企业 个人:资源拥有者(劳动力、资本、自然资 源)和物品、服务的需求者 企业:资源的需求者和物品、服务的供给者 1.1.2 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个人向企业购买产品或服务 要素市场:企业向个人购买经济资源
1.2.4 委托——代理问题与对经理人的约束 股东与经理人的关系:委托——代理关系 约束经理人的办法:董事会监督、所有者 利益与经理人收入挂钩 约束经理人的外部条件:法律、道德、经 理人市场
1.3 经济学与决策
决策的步骤: 1.确定目标 2.明确问题 3.找出导致问题的原因 4.确定可能的行动方案 5.收集和估计数据 6.评价每个方案的收入和成本 7.从中选择最能满足目标的方案 管理经济学的主要作用是评价方案和选择最优 方案
控制工程基础教案第一章绪论 ppt课件

3)基本要求:上课注意听讲,重视习题; 注意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37
3. 对于确定的输入,系统应具有什么特性, 才能使系统实现预期的响应? 基本的动力学问题!
16
一般地,就系统、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而言,需研 究的问题包括:
1. 系统分析问题:已知系统和输入,求系统的响应(或输 出), 并通过响应来研究系统本身的问题;
2. 最优控制问题:已知系统,确定输入,使系统的输出满足要求; 3. 最优设计问题:已知输入,设计系统,使输出满足要求; 4. 滤波与预测问题:确定系统,以根据输出识别输入或输入中的
1,cp+k 系统对输入的响应(系统的输出):y(t)
15
上例中,y(t)即微分方程的解,显然,它是由系统的初始条件、系统的固有 特性、系统的输入及系统与输入之间的关系所决定。 问题:
1. 系统的输入与系统的固有特性如何影响y(t)? 三者之间表现为何种关系?
2. 系统确定并已知时,对系统施加何种输入, 使系统实现预期的响应(即y(t))?
系统在外界作用(输入或激励、包括外加控制与外界干扰)下,从一 定初始状态出发,经历由其内部的固有特性(由系统的结构与参数决定)所 决定的动态历程(输出或响应)。
这一过程中,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即为系统的动 力学问题。
13
例1-1 弹簧——质量——阻尼单自由度系统 (书 p2)
同一系统、不同的外界作用 图1-3 m-c-k单自由度系统
35
系统的快速性: 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当系统的输出量与给定的输入量之间差生偏差时
,消除这种偏差的快速程度。 系统的准确性:
第一章绪论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

➢ 控制论是定量研究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及对它 的发展过程进行控制的科学。
3
2、经典控制论
经典控制论主要基于黑箱原理,它也是系统的输 入输出描述方法。
黑箱原理
所谓黑箱原理就是不顾及控制系统内部的结构和 动态特性,而仅考虑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之间关系, 研究输入发生变化时输出反应行为的一种原理或方法。 黑箱是指这样一个系统,人们只能得知它的输入、输 出的值,而不知其内部结构和动态特性。如我们研究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开发系统时,可将该系统视为 一个仅有开发投资(输入)和国民收入(输出)的黑 箱,而不过问这些投资如何使用和运转对国民收入的 影响,以及某项具体科研成果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等细 节。用黑箱原理所建立的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模型叫 黑箱模型。
第一章 绪论
1.1控制论与经济控制论
一、控制论的产生与发展
控制论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形成的 一门新兴学科。
➢1948年, ➢美国数学家维纳。 ➢《控制论,或关于动 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 的科学》
2
控制论的定义:
至今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比较完善的 表述。
➢ 维纳的定义:控制论 “是关于动物和机器中 控制和通讯的科学”;
如果将滑动平均价格y(s)看成输出,实际价格 u(s)看成输入,则上述方程就是“五日”滑动 平均价格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
经典控制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建立了系统、 信息、反馈、调节、稳定等控制论的基本概念 和分析方法。
3、现代控制论
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模型只考虑系统的输入与输出 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经典控制论的讨论内容。显 而易见,无论人们对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描述研究如 何完备,它也不能揭示控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特 征的任何信息,这就是经典控制论的局限性。但有时 研究一个控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特征是非常必要 的,这就引入了现代控制论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