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主题活动2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设计基本要求与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设计

教学设计基本要求与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二、学习者特征分析1、知识水平:新旧知识的掌握的如何?2、技能水平:学习新内容前必备的从属技能和掌握的技能的熟练成度3、学习态度: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教学目标是陈述学生学习结果,所以陈述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
四、教学重点难点1、解决教学重点及解决的措施2、解决教学难点及解决的措施3、课前准备五、教学策略的设计的思路六、教学环境的选择七、教学资源的设计及应用八、教学过程九、教学评价设计十、教学反思十一、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设计辽宁省电化教育馆 马鉴 一、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概念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是教学设计方案的组成部分和图示。
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是近几年教科研活动中经常应用的一种课堂教学过程图示,具有设计科学、应用方便、美观明了等特点。
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构流程设计,也称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二、关于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设计的说明1、流程图 。
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为取得预期效果,事先必须做好计划,并采用图的形式将活动内容、进程、结构排列出来,使实践活动有所遵循,收到预期效果。
流程图是线性的动态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全部进程的时间、内容。
2、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将教学双边活动的进程、内容、结构、层次用图形固定下来,依此开展教学活动。
这种图称为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也称教学流程图、教学活动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对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
目前正处于宣传、推广、应用阶段,很多教学研究、评比活动要求附流程图。
三、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结构1、图本身的结构是完整的。
开头(组织者、单位)、主体(执行者---师生------工作过程、内容)、结尾(对各进程的归纳---流程各环节的意义)。
这种图称只是流程,为操作流程图。
2、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设计。
设计要依据教学设计方案,因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的不同使流程图的形式多样,各有千秋。
现代教育技术学的教案

现代教育技术学的优秀教案一、引言1.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技术素养和应用能力。
2. 教学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3.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
4. 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教育专业的学生和教师。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1. 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
2. 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
3.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数字化、融合化、普及化。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原理1. 教育信息化原理: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信息的传播速度、范围和质量。
2. 教学设计原理: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条件,系统地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
3. 学习理论原理: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1.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2.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拓展教学空间。
3. 数字化教学: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4. 混合教学: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
五、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1. 案例分析: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2.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体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3.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实践操作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总结教学经验。
六、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深入1. 教育心理学:介绍学习理论、动机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分析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教学设计。
2. 教学系统方法论:探讨如何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来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3. 成人教育理论:探讨成人学习的特点、需求和有效教学策略。
七、现代教育技术工具与软件应用1. 视频制作与编辑:教学视频的拍摄、剪辑和制作技巧。
2. 交互式白板的使用:如何有效利用交互式白板提高课堂教学互动性。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定位1.课程性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是依据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开设的教育类必修课,是一门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基础,以现代学习理论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实践相结合,突出对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整合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
2.课程定位:本课程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课程,以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必须、够用”为前提,重在使学生形成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掌握,对现代学习理论运用、对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处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科学地将教育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整合设计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以学前教育原理、幼儿认知与学习、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基础等为先修课程,以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教育活动设计指导、幼儿园教育实习、顶岗实习为同步或后续课程,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幼儿园教育技术应用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逐步产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实践范畴,理解教育技术应用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意义,掌握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一般方法,熟练掌握数字媒体处理与课件设计开发的基本技术,并能够乐于、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整合的实践探索,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1.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发展进程,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对现代学习方式带来的巨大变革与冲击。
2.掌握幼儿园常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
逐步接触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掌握其配置、连接、调试与维护的一般方法。
3.了解智能手机可以作为现代教育信息处理的新型工具。
熟练掌握使用智能手机采集、处理、储存、传输、演示多媒体信息的基本技术。
4.熟练掌握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对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数字媒体的常用处理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本)2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参考答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必须满足如下几个基本要求:第一:转变教师角色。
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处于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角色将由教学的灌输者、演讲者、讲解者、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第二:转变学生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应由知识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在对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三:转变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不令仅传授书本知识,还要重视能力训练和情操培养,尤其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第四:转变媒体功能。
由单纯辅助教师课堂讲授的播放工具、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第五:转变过程结构。
使教学过程结构由逻辑型讲解式向探究、发现、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转变。
210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种模式是什么?•参考答案:L-from IT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
“情境-探究”模式。
基于课堂的“情境-探究”教育模式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思考讨论、形成创意)、实践探索、意义建构、自我评价几个基本环节。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习者对问题的思考。
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学习资料,形成创新性问题解决的思路,并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最终实现问题解决。
可用关系图表示如下:基于课堂的“情境-探究”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指导、网络支持、学生参与。
由于该模式兼具传统教学师生面对面交流、信息反馈及时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方式灵活、学习资源丰富等特点,对于革新传统课堂教学,实现在课堂教学中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动素质教育进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良好场所,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一代。
L-with IT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根据学科内容的结构,安排最佳的教学
顺序。
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教教教 学学学 内内内 容容容 123
并列型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学习内容1 学习内容2 学习内容3
学习内容1 学习内容2 学习内容3
顺序型
综合型
例:细胞化学成分
案例分析
中学教学中主要做教材分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与学习风格, 为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应用 将知识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运用、计算、示范、改变、阐述、解释、说明、修改、订 计划、制定……方案、解答
分析 将知识分解,找出各部分之 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图示、区别、检查、指出、评
间的联系
析
综合 将知识各部分重新组合,形 编写、写作、创造、设计、提出、组织、计划、综合、归
成一个新的整体
纳、总结
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 判断、组织化与个性化
知觉能力、体力、技能动 作、有意交流
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层次
特征
知道 对信息的回忆
可参考选用的动词
为……下定义、列举、说出(写出)……的名称、复述、 排列、背诵、辨认、回忆、选择、描述、标明、指明
领会 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信息
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 申、归纳、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
现代教育技术课后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课后答案1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电化教育:2,列举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五方面.3,简述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视觉教育阶段(20~30 年代) 视听教育阶段(20 世纪30 年代-50 年代) 视听传播阶段(20 世纪50-60 年代) 教育技术阶段(20 世纪70 年代至今)4,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4,教育技术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5.说说你对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 说说你对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6.根据我国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际,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教育技术的学科基础理论,视听教育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与技术,教学设计与评价的理论与技术,远程教育的理论与技术,教育技术管理的理论与技术,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想在教育中应用7. 教育技术的视觉教育, 视听教育, 教育传播阶段各自有哪些特点?视觉教育:运用幻灯片,无声电影等媒体.不仅能呈现视觉材料还能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反馈情况. 视听教育:运用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等,具有制作周期短,传播,复制容易等优点. 教育传播: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通信,激光实盘等每一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的时间进一步深入,使教育技术的内涵不断丰富.8.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日益突出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4,教育技术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9. 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在哪些项目上分别》从技术和人文层面体现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从技术和人文层面体现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包括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技术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涉及意思与态度,知识与技能,运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10. 谈谈你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的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应该注重整合的课程特点,注重整合过程,注重综合学习,注重体验学习,提倡协作学习.1. 传播1) 传播(communication)原指"通信,传达,联系"之意,后专指信息的交换与交流. 2) 广义的传播可理解为"大自然中一切信息的传送或交换", 包括植物,动物,机器,人所进行的信息传播. 3) 狭义的传播主要指人所进行的信息传播, 而且又分为人的内在传播(或称自我传播) ,人与人的传播.2. 教育传播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 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简答题: 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有哪些类型?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教育传播2. 要提高教育传播效果应遵循哪些原则?有明确的目的性内容的严格规定性受者的特定性媒体和传播通道的多样性3. 人们观察景物的明暗感觉与哪些因素有关?视觉的光谱灵敏度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人眼的视觉范围:0.0001cd/m2~几百万cd/m2 人眼的彩色视觉:人眼有感受红,绿,蓝三种感色的锥状细胞. 人眼的分辨力: 人眼刚能分辨出被观察物体上相邻两点至人眼所张视角的倒数. 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率要比亮度细节的分辨率要低得多. 人眼的视觉惰性:指人眼的亮度感觉滞后于实际亮度的特性.人的视觉残留时间一般约为0.1 秒.4. 何为"心理趋合"?何为"画面平衡"?心理趋合:指利用人们的想象力去填充实际在画面中并没有见到的空间. 画面均衡:是人们对画面稳定感的一种形式感觉6. 简述"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内容: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基本观点: "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住上升,则越趋于抽象. 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直观,从而去获得更好的抽象. 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7. 简述拉斯威尔传播模式,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贝罗传播模式, 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 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拉斯威尔传播模式:"五W 模式" Who?(谁?) Say what?(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从什么途径?) To whom?(对谁?) With what Effect?(取得什么效果?)"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干扰反馈贝罗传播模式:信源,信息,通道,受传者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 (p53)8. 什么是网络传播?它有什么特点?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物质载体进行传递或交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 特征: –传播的数字化, –传播的互动性, –传播的快捷性, –信息的大容量, –检索的便利性, –媒体的综合性, –信息的再生性, –传播的开放性, –传播的选择性.9. 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在教育传播中,构成传播系统的要素包括教育者,教育信息,受教育者,媒体,通道,环境等.10. 教育传播有哪些方式?它们有什么特点?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 1. 自学传播是指没有专职教师当面传授的一种教育传播方式. 2. 个别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单独面授知识和经验的一种教育传播方式. 3. 课堂传播学生的学习主要依据课本和教师的语言讲解, 亦即是主要通过语言和文字符号进行. 4. 远程传播远程传播是非面对面的传播活动,例如函授,电视教学,网络教学等等.11. 简述教育传播的基本过程.确定信息—选择媒体—通道传送—接受解释—评价反馈调整再传送12. 谈谈如何将教育传播的基本原则用于课堂教学.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重复作用原理信息来源原理7.什么是媒体?教育传播媒体有哪些种类?指信息传播过程中, 用于存载信息的中介物教育传播媒体的分类按科技水平分––传统媒体现代媒体按感官来分––––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综合媒体8.教学中常用的视觉,听觉,视听觉媒体设备有哪些?光学投影仪,照相机,视频实物展示台,大屏幕电子投影仪,录音机,CD 唱机, CD 光盘,电视机,录像机,摄影机,VCD,DVD9.电视的制式和电视频道是如何划分的?电视制式–––NTSC 制:正交平衡调幅制, (美,日,加拿大等国) PAL 制: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 (中,德,非洲) SECAM 制:轮流发送正交平衡调幅制, (法,苏,东欧电视频道每个频道的频带宽度为8HZ, 无线电视使用的频率范围在48.5-958mhz 之间, 划分为三个波段,68 个频道10. 使用光学投影设备特别要注意哪些问题?录像机使用注意: A,分清射频与视频两种工作状态; B,清洁磁鼓不能用"酒精棉花"之类容易拉出纤维物品. C, "结露"——录像机刚从阴冷处搬入温暖处,金属表面上凝结水汽造成,显示屏上显示"d" . D,录像带保管注意防磁,防热,防尘,防潮.11.利用视听觉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立体式教学,补充式教学,示范式教学,个别化教学1. 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特性.–基本功能传递信息存储信息控制学习特殊作用提供具体的经验促进正确思维改善行为态度优化教学过程形式的多样性使用的组合性对象的特定性选择的灵活1. 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 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传递教学信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直接为学生服务.2. 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Computer-Based Education,简称CBE):是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统称,它涉及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3.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4. 课件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用于执行教学任务的多媒体软件称为多媒体课件(Multimedia Courseware),简称课件.5. 超文本/超媒体所谓超文本,就是用计算机来实现连接课件中相关页面的结构.6. 多媒体素材是指多媒体课件中所用到的各种听觉,视觉材料.1.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步骤由哪几部分组成?环境分析,教学设计,脚本设计,软件编写2. 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划分为哪几种模式?各有什么特点?问答模式授课模式自学模式合作模式研究模式师生问答,启发教学教师中心,系统授课学生中心,自学辅导互教互学,合作教育问题中心,论文答辩3. ICAI 系统的基本模块有哪些?它们各起什么作用?知识库,学生模型模块,教师模型模块4. 试分析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简述超媒体,流媒体的概念?有集成性,交互性和多样性6 什么是概念图?制作概念图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结构的工具.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至于圆圈之中, 然后用连线将有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 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虚拟现实技术有哪些主要特征?什么是分布式虚拟现实? 7 虚拟现实技术有哪些主要特征?什么是分布式虚拟现实?交互性,沉浸性,想象性分布式虚拟现实:是一个基于网络的,支持多人实时进行交互的多媒体系统除本章给出的课件开发步骤以外,试了解其他学者的不同说法, 8 除本章给出的课件开发步骤以外,试了解其他学者的不同说法, 并进行比较. 并进行比较.课件开发应在科学理论和工程上的技术指导下进行,以达到用较少的投资和较高的开发效率获取高质量课件的目的.许多成功课件的开发过程已经证明,采用正确的开发步骤与方法,对提高课件质量和开发效率是极为重要和有效的.课件的开发可依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在图中所示的课件开发过程中,每个步骤中都采取了提高课件质量的强有力措施并支持课件开发的各项原则.分别描述多媒体计算机的数字音频系统, 9 分别描述多媒体计算机的数字音频系统, 视频采集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其作用. 成及其作用.数字音频系统:计算机,声卡,以及外部音频部件. 作用:采集声音,完成声音的录制,编辑,播放. 视频采集系统:计算机,视频采集卡,外部视频设备. 作用:采集所需要的视频素材试分析你所熟悉的图像编辑软件对它们的适用范围进行比较. 的图像编辑软件, 对它们的适用范围进行比较. 10 试分析你所熟悉的图像编辑软件,1. Internet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归纳为哪几类?它们有何特点?因特网在教育领域的主要应用–网上信息交流–非实时通信:如电子邮件. 实时通信:如网络电话,BBS,QQ 等. 万维网(WWW) 是为了方便用户查寻或获取因特网中信息的一种信息组织方式.WWW 浏览器是一种能访问因特网信息资源的工具软件. –网上资源共享因特网上还有大量的,相互独立的公共文件服务器,存贮着各种各样的文本,图像,语音信息和计算机程序等资源,供人们通过文件传输(FTP)功能进行获取.网上信息检索2. 搜索引擎通常具备哪些基本的检索功能?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使用自动索引软件来发现,收集并标引网页,建立数据库.以网页形式提供给用户一个检索界面,供用户输入检索关键词,词组或短语等检索项.代替用户在数据库中查找出与其提问匹配的记录并返回结果,且按其相关度排序输出. –一般检索功能布尔逻辑检索:"与AND","或OR","非NOT"词组检索:将一个词组当作一个独立运算单元,进行严格匹配. 截词检索:左截,右截,中间截断和中间屏蔽等四种,通常只提供右截法,而且搜索引擎中的截词符通常采用星号"*".–特殊检索功能–––字段检索字段检索是限制检索的一种, 多表现为限制前缀符的形式.自然语言(Natural Language)检索:直接采用自然语言中的字,词或句子提问式进行检索. 多语种检索:提供多语言种类的检索环境供检索者选择,系统可按指定的语种进行检索,并输出相应的检索结果. 区分大小写的检索(Case-Sensitive):主要是针对检索词中含有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检索.多元搜索引擎(Metasearch engine,Megasearch engine 或Unified search engin) –多元搜索引擎也称集成式搜索引擎, 它是将多个搜索引擎集成在一起,向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检索界面, 且将一个检索提问同时发送给多个搜索引擎同时检索多个数据库,再经过聚合,去除重复部分并输出检索结果.3, 请列举出五种以上的网上交流方式.电子邮件,BBS,QQ,网络电话,网上社区4, 简述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模式的一般步骤.基本教学过程–确定问题与目标–提供资源和工具–搜集,分析,组织信息,在网上发布成果–评价,展示学习成果5.试通过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网站查找你所在学科的教学资源.6.分别指出目录检索工具, 多元搜索引擎的优点与局限性.目录检索工具: 优点:所收录的网络资源经过专业人士的选择和组织,可以保证质量. 局限性:花费大量人力时间,收集资料范围有限. 收索引擎: 优点:无需判断类目,归属,使用比较方便局限性:人工干预过少,准确性较差. 多元收索引擎: 优点:同时获得多个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局限性:在信息来源和技术方面存在限制7..电子邮件地址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含义是什么?电子邮件地址(E-Mail 地址),由用户名与主机域名两部分组成,中间用代表"at"的"@"符号连接,即: 用户名@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主机域名8..从用户角度看,应如何提高电子邮件的安全性.可以执行以下四个步骤来帮助增强安全性以降低遭受攻击的机率. 1:将浏览器的安全级别设置为"高" 注意, 将安全级别设置为"高"可能会导致某些网站无法正常工作.如果更改此设置后使用某个网站时遇到困难,但确定该站点是安全的,则可以将该站点添加到受信任的站点列表中.这样,即使安全级别设置为"高",此站点也可以正常工作. 2:将安全网站添加至受信任站点如果将网站指定为受信任站点, 则即使安全设置为"高", 该网站仍可正常工作. 受信任站点功能允许将信任限制为以https:开头的站点. 若要包括以http:开头的站点,请清除"对该区域中的所有站点要求服务器验证(https:)"复选框. 3:以纯文本格式阅读电子邮件为帮助增强电子邮件安全性,将电子邮件程序设置为以纯文本格式阅读所有邮件. 4:阻止浏览器中的弹出窗口弹出窗口阻止程序是一款实用程序,可以阻止访问网页时打开其他小窗口.一些网站使用这些小窗口来显示有用信息,但是许多弹出窗口包含广告或攻击性内容.9.说说你所熟悉的网络文件下载工具的功能特点.10.什么是基于的资源型学习?它有何特点?概念–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模式, 它是指学生主要利用因特网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特点–旨在伴随着学习过程使学生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体验,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 –教师给学生提出待学习的问题或待探索的主题, 学生借助因特网网络,图书资料和其他多媒体信息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过程中, 并不排斥其他学习资源的综合利用.11.在进行基于的资源型学习中,学生作为信息的主动获取者,加工者和有效利用者,以及学习过程的自主控制者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12.WebQuest 由哪几个模块组成?分别有什么作用?WebQuest 可以划分为2 个水平层次–短期WebQuests.这是专门为1—3 课时的课程单元设计的,其教学目标是知识的获得和整合,要求学习者能够掌握大量新的信息, 并且理解它们. –较长期WebQuest.一般将持续 1 周到 1 个月,其教学目标是知识的拓展和提炼, 要求学习者通过制作一些可供他人在线或离线交互的多媒体作业来证明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一般情况下,WebQuest 由简介,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共 6 个模块组成,其中每一个构建模块都自成一体,设计者可以通过改变各模块来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1.什么是远程教育?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 或Distance Teaching,Distance Learning) 是指师生凭借媒体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 特征:1)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准用就分离状态2)教育组织在材料计划准备和学生支持服务准备两方面的影响3)应用各类技术媒体4)提供双向通信5)个人自学2.远程教育,远程学习和远程教学有什么异同点?远程教育可以理解为教学与学习活动为一体的教育形态,即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3.试述对远程教育进行分类的基本思路?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可以将远程教育划分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1 从教学媒体角度划分–函授教学模式–无线电广播教学模式–电视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2 从感觉通道角度划分阅读型远程教育模式听觉型远程教育模式视听型远程教育模式交互型远程教育模式3 从办学和管理的角度划分独立的远程教育机构. 常规院校中的远程教育机构4 按照实现技术划分利用www 技术的网络教学窄频带的视频会议系统宽频带的实时群播系统交互式视频点播系统(VOD) ) 5 按照信息传输通道划分天网:利用卫星地面站,通过卫星传输信息地网:通过因特网或各类专用线路传送信息6 按照教学形式划分实时群播教学系统虚拟教室教学系统课程随选教学系统7 按照信息的传输时效划分同步传输方式异步传输方式4.什么是网络课程,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网络课程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是远程教学与远程学习最基本的资源. 特点: 特点: 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5.什么是虚拟学习环境(VLEs)?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 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也称虚拟学习环境(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简称VLEs)或称学习管理系统. 组成:英国信息系统联合会(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e,简称JISC)认为它一般包含以下组成部分:通知栏/BBS,课程提要(课程结构,任务, 评价期限) ,电子邮件,协商工具(异步协商或讨论组) ,学生主页,元数据(创建关键字的资源系统) ,任务分配,同步协作工具(共享白板,在线聊天,视频会议) ,多媒体资源,文件上载区,日历6.常见的VLEs 有哪些?实际使用一个VLEs 并了解其功能模块.(1)WebCT WebCT 是专为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建构一个较为完善的网络学习环境,由Univ. Of British Columbia 开发(/doc/739f671790c69ec3d5bb7530.html ) (2)Web-Course-in-a-Box Web-Course-in-a-Box(WCB)能够帮助开发经验不多的教师建立一门相对简单的网络课程. 由Virginia Commonweath 大学开发的. (/doc/739f671790c69ec3d5bb7530.html/wcb/docs/wcbindex.html) (3)LearningSpace LearningSpace 是提供一个可协作, 按计划, 辅助指导, 分布式的网上教学环境. 由Lotus 公司开发的( /doc/739f671790c69ec3d5bb7530.html /software/lotus/products/learningspace.htm l).7.在进行网络教学设计和实施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网络教学的资源设计网络教学的支持服务系统设计辅导教师作用的发挥交互活动的设计与实施8.如何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提高教师学历2003 年9 月, 教育部启动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doc/739f671790c69ec3d5bb7530.html ) ,一方面希望以信息化带动教师教育现代化,另一方面推进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质量. 现代远程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进行教师专业培训,各种层次的非学历教育,教师教研协作,教学资源共享和个人反思. 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改变教学方式由于现代远程教育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交互方式, 使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拓展,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个别化指导.9.如何利用现代远程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转变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提出的要求.远程学习方式是一种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继续教育,提高教师质量. 现代远程教育与课堂学习在中小学教育中,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以课堂学习为主要形式,是课堂学习的一种延伸,充当学生的家庭教师和辅导教师的角色.1.简述校园网络的主要设备与基本功能. 1.简述校园网络的主要设备与基本功能. 简述校园网络的主要设备与基本功能2.什么是防火墙?它有什么作用?是指一种将内部网和公众访问网(如Internet)分开的技术,硬件或软件.防火墙对流经它的网络通信进行扫描,能过滤一些攻击,关闭不使用的端口,禁止特定端口的流出通信,封锁特洛伊木马等程序,禁止来自特殊站点的访问,防止来自不明入侵者的所有通信。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4300040 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必修课修读学期第4学期学分 2 学时36 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适用专业化学(师范)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是师范生掌握教育技术知识和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是一门导入性的公共必修课。
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与素养。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为高等院校师范类学生的教师教育必修课程,其核心目标是使每位学生具备良好的教育技术意识与态度,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指导教与学的实践,初步具有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并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熟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从而能够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与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三、课程教学目标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1. 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2. 了解教育技术基本技能并初步掌握其一般方法;3. 初步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4. 初步掌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会基本的教学软件制作和应用技术;5. 了解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具备的素质并初步掌握实施教学的基本技能;6. 对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产生兴趣,愿意对该领域做较深入的探讨。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学时分配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讲授实践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2 2 0第2章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2 2 0第3章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2 2 0第4章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方法 2 2 0第5章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方法12 0 12第6章教学系设计与教学评价的一般方法 2 2 0第7章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8 0 8第8章微格教学实训 2 0 2第9章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4 2 2(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教学目的要求:1. 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一、引言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1. 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整理和表达能力;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a)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b) 现代教育技术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案例;c) 制作和展示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案例的多媒体演示。
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a) 利用视频或图片展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b) 提出问题,让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步:理论学习a) 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b) 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案例,如语言学习、数学建模等;c) 引导学生讨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和挑战,激发学生思考。
第三步:案例展示与分析a) 分组制作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案例的多媒体演示,如PPT、视频等;b) 学生展示并解释案例中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式和效果;c) 全班共同讨论每个案例的优点和改进空间,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四步:实践操作a) 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在线协作平台、教育软件等;b)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方法。
第五步:总结与评价a)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收获和教学效果;b) 学生自主评价自己在教学中的表现和学习到的知识、能力;c) 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提高。
四、教学资源与评估1. 教学资源a) 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b) 学生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c)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案例的相关图书、论文、视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2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学习活动2.1 前期分析
活动目的:
1.熟悉自己的学习风格与学习特征。
活动内容及方式: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对你自己的个人学习特征进行分析(包括一般特征、初始能力与学习风格)。
相关参考资料:学习者特征分析(在参考资料文件夹中)
学习者分析量表
参加活动需要完成的任务:
将个人学习特征进行整理,上传作业。
1.提交作业
2.点击进入课程讨论
学习活动2.2媒体的选择
活动目的:
1.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灵活选用教学媒体。
活动内容及方式:
1.制定一份与选题相关的媒体选择分析表,它是我们使用媒体资源的指导方案。
2.讨论本学科教学媒体的运用形式与特点。
3.分析教学设计方案所需要的教学媒体。
4.修改并提交媒体运用计划。
参加活动需要完成的任务:
在本活动中根据自己的选题以及教学设计方案的要求,选择所需的教学媒体并制定选择分析表,修改并提交媒体运用计划,上传作业。
1.提交作业
2.点击进入课程讨论
学习活动2.3 编写与成果评价
活动目的:
1. 熟练编写各种知识类型的教学方案,体现特色。
活动内容及方式:规划教案基本内容(下一节课的基础)
1.请选择你的教案内容,对教案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进行规划。
相关参考资料:教学方案的设计与编写
教学设计基本要求与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的设计参加活动需要完成的任务:
将“我的教案构成”进行整理,上传作业。
1.提交作业
2.点击进入课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