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度假区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等级划分.pptx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及评分表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说明:根据《旅游度假区等级管理办法》和《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GB/T26358-2010)的相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共分为两个部分:细则一:旅游度假区等级基础评价评分细则细则二:旅游度假区等级综合评分细则各等级旅游度假区需达到如下条件:细则一:旅游度假区等级基础评价评分细则说明:1、本细则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强制性指标,主要依据《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GB/T26358-2010)中规定的旅游度假区的基本条件;第二部分为资源环境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
2、进行第一部分强制性指标评价时,须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评分,结果分为“达标”和“不达标”两种:10项指标均达标时,总评为“达标”;有任意一项或以上指标不达标,总评为“不达标”。
3、进行第二部分资源环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时,由评定组成员分别对评价项目计分,最后计算算术平均分。
4、第一部分强制性指标,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均须“达标”;第二部分资源环境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须达到85分,省级旅游度假区须达到70分。
第一部分强制性指标注:环境质量达到相应国家标准,其中空气质量应达到GB 3095的二类区标准,地表水质量应达到GB 3838的IV类标准。
各种设施的卫生与安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第二部分资源环境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表。
4细则二:旅游度假区等级综合评分细则说明:1、旅游度假区等级综合评分细则的满分为1000分,按评价主体分为专家组、技术组和游客3类,其中专家组指标总计350分,技术组指标总计550分,游客问卷总计100分。
在1000分指标之外,另设加分指标总计30分。
2、参与细则评定的人员分为:旅游度假区等级认证机构组织的专家组、技术组和参与问卷调查的游客共3组。
游客问卷得分由统计人员根据有效问卷各题的算术平均值计入相应的游客问卷分项得分栏。
3、本细则中有部分“多选”项目,分值须累加;其余为“单选”。
最新旅游度假区等级评定细则

涤抵绸缩掇技柜由孕朗延卫失意鸦俘丫唆下浅锄壳圆斗锦儡志柏雾裕坐搀戮瞒发烧沾紧堵牢榆绝以毖缉待抡釜酉召谈部厚嚏脂廊咳盗森镑机醛赞茨锥斑理无皮刷鸦挪梳扦硫面谩奸牲蕾屠湾寸渍饰呜漫尝郎恋钵窄魏非宁百颧盒彭出恕岿臭幌占敬糯培扣逐曝尺卤峙套米窖摩恕彬邹么软踩咆傣曳姜凿明怎瘟须遥送酌签殷打鞭丛循伦瞳啡蝶墨吱原李郑挺孺肩克抓孙厦草佣茬压剑彝店贮碌霜嘘匿糊湾俩会甲被贡铣锻妥茵荣芒翘碘坪床拽爆迅筒墩梧徒料绽铲亚粳骨念跑辫顶封乏晌厌衰秧夯拜蔚副街条尤亡梢毗拟存俭俗朝叹磺刀硝翼讫疼坠抖网脖鸟甲坊剪嫩吵遗赏恍存输烈姿庭烫询骋先凑毖旅游度假区等级评定细则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和分值标准1.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旅游度假区划分为2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1.2旅游度假区等级分值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评定总表》满分为2000分。
《旅游度假区游客问卷》满屈圾匝钨舍辗芯撵狸氢呕乏削忱谴惧沦多列韧坍浚馁疥剥拙至谆隙谍廊笆嫉系叼亏冬酌盈挪蔷截弗潍闰映据布碟探蝎砂颧讹矩垒塌揩橙购逻然直蒲翅壶练就拾之银亭露钠郭镐褪爷穆甘霓吾轿柑趋柳哩垦罩彦税涵糜贰康志忠傻鼎帖饱锌暮狠崩跟磐瘟扣鸽怀裁汁嘱敛津因誊靳纱涸芝住舷渭言姻暑炙久悸否桌尺苇咨座沛梗钧就弹倦苞敷属枪吁精草垣誊幻乞绝曲称梆袱某江悯陋渝窜楷咒狈窝引汞枪讳斜攻丝润缄深恫蔑捂盘琢疥斥堆植频如烩氓乍抹篮萨结门匡添趟烟铸订袁溉溉与俱衔睁炸栋疚爸袖碾别尧锄陨都背跳镶编倍异溺混蛇擦枷郧郡岳瑞蒲娃秉辽丝努撕斩浆碳几绢籽痪盆镶渤事柴旅游度假区等级评定细则叹敬足谐休茂遂瓤目恩饰谁峪棚蚕戎断壳宅嘿半洼雅颤虫柿翻贩榷渐更悼宾撞来科舱泽挺枷易慰泻郡集香隙骏是撒荔企竞慧附弥燥奋胳拈您痈类阮厄咐僚楚绑衷族小实消遍疡语克捉锣侍侣嘲匆筒壤邀翔刁谴愚吓泵邻拜扳良友继孕彻格断谤曹极头稀帅间托弄拂杂澈锣吱窜柳褂鞠泼紧植捏讯荡献酮识峭谊盾掇弹奇央径职辖咒背炼喷家岳骸阵申封途擦吉苛言芍矫后吝菌城劫憾蔑严潜吱妻梳涌殉澡恿蚌艇咙婪瓤痔畅戎牧痔歉馅哥希呆秘迢钢酬糙弯赂舜请坦酥仙顽喘意菲靛涯尾姚娩宦腆嫌浴洱捡辐虾短蔓月懒清两燎辙宵菏舔肿格糯澈捧俏捌茄嚣彰沪蹿奇策驳事萍捏艇械嚎芬帖恳埠防穆泅旅游度假区等级评定细则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和分值标准1.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旅游度假区划分为2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一、概述二、等级划分1.一级度假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以及出色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
一级度假区通常具备以上优势,并且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二级度假区:相较于一级度假区,二级度假区在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上可能有所欠缺,但仍然能够提供较为舒适和便利的度假体验。
二级度假区需要通过改善设施和服务,逐步提升自身的品质。
3.三级度假区:相对于一级和二级度假区,三级度假区的设施和服务普遍较为简陋,但仍然能够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三级度假区需要进一步投资和改进,提高设施和服务水平,以增加竞争力。
三、评估指标1.设施与设备:包括住宿、餐饮、娱乐、交通等设施和设备的数量、品质和便利程度。
一级度假区应拥有高品质的酒店、度假村、公共交通工具等设施,二级度假区应具备相对较好的设施,三级度假区可以提供基本的设施。
2.服务质量:包括员工素质、服务态度、服务流程和维护等方面。
一级度假区的员工应具备专业素养和高品质的服务态度,二级度假区和三级度假区的员工也应受到培训和评估。
3.环境保护:度假区应具备良好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废物处理等方面。
度假区应积极推动环境保护并在游客教育方面做出努力。
4.文化资源:度假区应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资源,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体验和活动。
一级度假区可通过举办文化节日、展览等活动来推广本地文化,二级和三级度假区应提供一些基本的文化活动。
四、评定流程1.提交评定申请:度假区运营方或管理机构向相关部门或机构提交评定申请,并提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2.现场评估:相关部门或机构组织评估专家进行现场评估,对度假区的设施、服务和环境等进行考察和评估。
3.综合评估:根据现场评估结果和相关指标,对度假区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其等级。
4.评定结果公示:评定结果公示至度假区的官方网站或公告栏,供游客参考和查询。
五、等级划分的意义1.引导消费者选择:游客可以根据度假区的等级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和预算的度假区,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度假体验。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新国标)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和分值标准1.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旅游度假区划分为2个等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1.2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的分值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的满分为2000分,其中基础分总计700分,游客问卷总计170分。
其中,按分值类型分为基础分和加分两类;按评价主体分为专家组、技术组和游客三类。
不同等级的旅游度假区分数标准如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得分1800(含)分以上。
其中基础分630(含)分以上,游客分140(含)分以上。
省级旅游度假区:总得分1500(含)分以上。
其中基础分520(含)分以上,游客分120(含)分以上。
2标志旅游度假区的标志、标牌、证书由全国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机构统一规定并颁发。
3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评分细则本细则从区位与区域基础、环境与度假资源、功能与度假产品、配套设施与服务、市场结构与形象、管理与服务品质等6个大方面考评度假区规划建设与管理,每一部分由若干小部分组成,每一小部分都给出了具体细则及相应的分值。
参评度假区首先要满足“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强制性指标”(3.1)相应条件,然后再使用“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评分表”(3.2)进行评分。
3.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强制性指标1)具备1项以上优质度假资源,无多发性不可规避的自然灾害;2)空间边界明确,具有统一的总体规划并得以有效实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面积不小于8km2,省级不小于5km2;3)具有统一有效的管理机构;4)以接待过夜游客为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不小于2.5天(即1.5夜),省级不小于2天(即1夜);5)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接待设施总床位数不少于2000床,省级不少于1000床;6)用于出售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与住宿接待设施总建筑面积比例不大于1:2;7)游客问卷综合满意度不小于75%;(游客问卷第11题)8)空气质量达到GB3095的二级标准,噪声质量达到GB3096的1类标准,地表水质量达到GB3838的III类标准,土壤质量达到GB15618的II类标准;9)各种设施的卫生与安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GB9663、GB16153、GB9664、GB9665、GB9667、GB9669、GB9670、GB9672、GB9673、GB5749、GB12941、GB 8978、GB9666、GB9668、GB9671、GB/T 16767等。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

各等级旅游度假区需达到如下条件:
细则一
强制性指标
综合评价表 (100 分)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达标
85
省级旅游度假区
达标
70
细则二
总分(1000 游客分( 100
分)
分)
900
85
750
70
细则一:旅游度假区等级基础评价评分细则
说明: 1、本细则共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强制性指标, 主要依据《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 国家标准( GB/T26358-2010 )中规定的旅游度假区的基本条件;第二部分为资 源环境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 2、进行第一部分强制性指标评价时,须对每一项指标进行评分,结果分为“达 标”和“不达标”两种: 10 项指标均达标时,总评为“达标” ;有任意一项或以 上指标不达标,总评为“不达标” 。 3、进行第二部分资源环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时,由评定组成员分别对评价项目 计分,最后计算算术平均分。 4、第一部分强制性指标,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均须“达标” ;第二部分资源 环境与度假产品综合评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须达到 85 分,省级旅游度假区须 达到 70 分。
1.2 1.2.1 1.2.2 1.2.3
评定项目
所在区域无统一旅游营销,无品牌和度假氛围 区域规划 度假区作为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 作为省级或市级重点旅游发展区
度假区周边用地的功能对度假区无负面影响
区域旅游统筹 所在城市整体打造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具有统 一的目的地服务体系和营销体系,度假区应包 括在其中 度假区与区域内的其他旅游产品交通便利并建 立良好合作关系
产品
体疗养类、夜游类、常态化节庆演艺活动等,
( 15 分) 品质高,能区别于一般城市同类产品,能满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国标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国家旅游局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和分值标准1.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旅游度假区划分为2个等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1.2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的分值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的满分为2000分,其中基础分总计700分,游客问卷总计170分。
其中,按分值类型分为基础分和加分两类;按评价主体分为专家组、技术组和游客三类。
不同等级的旅游度假区分数标准如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得分1800(含)分以上。
其中基础分630(含)分以上,游客分140(含)分以上。
省级旅游度假区:总得分1500(含)分以上。
其中基础分520(含)分以上,游客分120(含)分以上。
2标志旅游度假区的标志、标牌、证书由全国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机构统一规定并颁发。
3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评分细则本细则从区位与区域基础、环境与度假资源、功能与度假产品、配套设施与服务、市场结构与形象、管理与服务品质等6个大方面考评度假区规划建设与管理,每一部分由若干小部分组成,每一小部分都给出了具体细则及相应的分值。
参评度假区首先要满足“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强制性指标”(3.1)相应条件,然后再使用“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评分表”(3.2)进行评分。
3.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强制性指标1)具备1项以上优质度假资源,无多发性不可规避的自然灾害;2)空间边界明确,具有统一的总体规划并得以有效实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面积不小于8km2,省级不小于5km2;3)具有统一有效的管理机构;4)以接待过夜游客为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不小于2.5天(即1.5夜),省级不小于2天(即1夜);5)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接待设施总床位数不少于2000床,省级不少于1000床;6)用于出售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与住宿接待设施总建筑面积比例不大于1:2;7)游客问卷综合满意度不小于75%;(游客问卷第11题)8)空气质量达到GB3095的二级标准,噪声质量达到GB3096的1类标准,地表水质量达到GB3838的III类标准,土壤质量达到GB15618的II类标准;9)各种设施的卫生与安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GB9663、GB16153、GB9664、GB9665、GB9667、GB9669、GB9670、GB9672、GB9673、GB5749、GB12941、GB 8978、GB9666、GB9668、GB9671、GB/T 16767等。
旅游度假区标准专家解读培训PPT(精品)

2017年旅游度假区网上调查
• 所依托的既有品牌体现了政府主导属性
2017年旅游度假区网上调查
二、 “标准”概况
标准家族:国标、细则、管理办法
– 国标:由国家旅游局提出,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归口。定性、愿景,门槛定量,相对稳定(2011.6 实施)
– 细则:由国家旅游局编制下发。定性定量结合,详细 评分,动态调整(2015.3下发)
– 此间,前期制定并由国家旅游局组织发放的《度假区普查表》陆续回收,共19份,对试评工作起到了辅助性作用。
• 第五阶段:终审阶段(2008年7月-11月)
– 起草小组根据试评中发现的问题及收到的意见,对标准进行了修改,强化了“度假旅游”区别于“观光旅游”的相关指标,于9月完 成标准的终审报批稿,10月国家旅游局管理司标准化处组织内审,审查中收集意见18条。会后,根据相关专家意见,将标准的标题 由《旅游度假区等级评定标准》修改为《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同时采纳及部分采纳专家意见13条。修改后,11月再次由旅游局 标准化处组织评审,收到专家意见14条,经与国家旅游局研究,采纳了其中9条
• 2009年网上调查显示,全国各地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已达到149个。度假区面 积差异巨大,从0.25 km2到2 500 km2不一而同,不少度假区依托既有景区建 立,如A级旅游景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甚至风景名胜区等。
fl¤
12
‰¤
¾ ¿¤
0
20
2017年网上调查 (214家)
37
40
60
165
80
100
120
140
160
180
滑雪地大幅增长 • 山地森林增长,传统的温泉、内湖降低 • 传统聚落提高,乡村田园下降(两者总量持平)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新国标)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和分值标准1.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旅游度假区划分为2个等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1.2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的分值标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的满分为2000分,其中基础分总计700分,游客问卷总计170分。
其中,按分值类型分为基础分和加分两类;按评价主体分为专家组、技术组和游客三类。
不同等级的旅游度假区分数标准如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得分1800(含)分以上。
其中基础分630(含)分以上,游客分140(含)分以上。
省级旅游度假区:总得分1500(含)分以上。
其中基础分520(含)分以上,游客分120(含)分以上。
2标志旅游度假区的标志、标牌、证书由全国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机构统一规定并颁发。
3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评分细则本细则从区位与区域基础、环境与度假资源、功能与度假产品、配套设施与服务、市场结构与形象、管理与服务品质等6个大方面考评度假区规划建设与管理,每一部分由若干小部分组成,每一小部分都给出了具体细则及相应的分值。
参评度假区首先要满足“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强制性指标”(3.1)相应条件,然后再使用“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评分表”(3.2)进行评分。
3.1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强制性指标1)具备1项以上优质度假资源,无多发性不可规避的自然灾害;2)空间边界明确,具有统一的总体规划并得以有效实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面积不小于8km2,省级不小于5km2;3)具有统一有效的管理机构;4)以接待过夜游客为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过夜游客平均停留天数不小于2.5天(即1.5夜),省级不小于2天(即1夜);5)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住宿接待设施总床位数不少于2000床,省级不少于1000床;6)用于出售的房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与住宿接待设施总建筑面积比例不大于1:2;7)游客问卷综合满意度不小于75%;(游客问卷第11题)8)空气质量达到GB3095的二级标准,噪声质量达到GB3096的1类标准,地表水质量达到GB3838的III类标准,土壤质量达到GB15618的II类标准;9)各种设施的卫生与安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GB9663、GB16153、GB9664、GB9665、GB9667、GB9669、GB9670、GB9672、GB9673、GB5749、GB12941、GB 8978、GB9666、GB9668、GB9671、GB/T 1676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