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给排水说明书

合集下载

007水泵间-T20天正给排水V2.0操作使用教程分解版

007水泵间-T20天正给排水V2.0操作使用教程分解版

图1 【绘制水箱】对话框[绘制水箱]对话框功能介绍:[水箱类型]用于选择插入水箱的形式,有平面、主立面和左立面三种方式。

[水箱参数]选择水箱的形状,输入水箱的长、宽、高,以及水箱底高。

在水箱容积的显示栏中就会自动出现体积值;或点击“标准水箱”的按钮,系统会弹出[选择水箱]的对话框,在此框中点取任意一标准水箱型号的尺寸,数据将直接导入[水箱参数]中。

[需要人孔]选择是否在水箱上绘制人孔并设定其大小,人孔分为方形、圆形两种。

[需要枕木]选择是否在水箱下铺设枕木并设定其数目、位置、高度、宽度以及长度。

[标高]输入最高和最低水位,在水箱立面图和生成的剖面图中都会显示出这两个水位;最低水位还可用作消防水位。

进水标高和泄水标高是用来在立面图或剖面图上调整、修改已绘制的进水管和泄水管标高。

‘确认’插入时,命令行提示:请点取水箱插入点<退出>:在图中选择水箱的放置位置即可。

图2为几种水箱的形式。

图2 各种水箱图提示:水箱是一个实体,双击即可进入对话框对其进行编辑;在转换轴测视图和着色渲染后,可看到其三维形式。

菜单位置:【水泵间】→【溢流管】(YLG )功 能: 在水箱上增加溢流管和泄水管。

执行命令后,弹出图1【添加溢流管】对话框:图1 【添加溢流管】对话框填入如图例所示的溢流管转折处标高和泄水管标高,“确认”后按命令行提示:请选择平面方水箱<退出>: 请点取溢流管位置<退出>: 点取溢流管的插入点请点取溢流管引出位置<退出>:用鼠标直接拽出溢流管转折后的平面长度,原则上此长度应能容纳其下端泄水管上阀门的长度图2 绘制溢流、泄水管(平面图)图3 溢流管、泄水管立面图提示:如果要修改“溢流管”的位置,重新执行本命令即可。

菜单位置:【水泵间】→【进水管】(JSG )功 能: 在水箱上增加进水管。

执行命令后,提示:请选择平面方水箱<退出>: 请点取进水管位置<退出>:在水箱上点取第一个进水管管口的位置 请点取进水管引出位置<退出>: 用鼠标直接拽出进水管长度 请点取第二个进水管位置<退出>:确定与第一个平行的另一个进水管的位置 请输入进水管标高<退出>:给出进水管的标高值,一般为最高水位+浮球阀高度图1 绘制进水管图2 进水管立面图提示:如果要修改“进水管”的位置,重新执行本命令即可。

005室内部分-T20天正给排水V2.0操作使用教程分解版

005室内部分-T20天正给排水V2.0操作使用教程分解版

w页码,1/94(W)室内部分包括四部分: 给排水平面 平面消防 虹吸雨水 系 统 图 专业计算l定义洁具 洁具替换 洁具入库 管连洁具快连洁具lllll阀门阀件 给水附件 排水附件 管道附件 常用仪表 修改附件 设备连管 设备移动 设备缩放llllllll菜单位置:【建筑】→【转条件图】或【平面】→【转条件图】(ZTJT) 功 能: 对当前打开的一张建筑图根据需要进行给排水条件图转换,在此基础上进行给排水平面图的绘制。

执行此命令前先打开DWG图,再进行转条件图操作。

执行命令后,出现如图1所示【转条件图】对话框。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hhF836.htm2016-7-5w页码,2/94(W)图1 【转条件图】对话框 转条件图步骤: 1.在对话框中选择在转条件图时需要保留的图层,未选图层及其上的图元信息将被自动删除; 2.不执行[转条件图]命令,打开[预演],框选转图范围,可以清楚的看到转条件图后DWG图,能够达到用户要求时,再执行命令。

3.如果不能达到用户的要求,从预演状态回到对话框,使用对话框中[修正非天正图元]下的[同层整体修改]和[改为…层],依次对每一层进行修 正,同时在修改层时系统会自动伴随[预演]查看效果,每层预演状态的所有待转图元成虚线显示,如果用户还要保留另外的未转图元时,可直接在 预演状态下的图元上点取,程序会自动搜索到这一类图元将它们变为虚线显示。

4.如果图纸特别复杂,反复修改后仍不能达到要求,就可采用对话框中的[删门窗编号]和[柱子变空心] 命令,预演满意后,方可执行[转条件 图]。

图2是一张建筑图,去掉了轴线、轴标、楼梯、房间、洁具转换后的图如3所示。

图2 转换前的建筑图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hhF836.htm2016-7-5w页码,3/94(W)图3转换后的给排水条件图转化建筑图时,除需要保留的图层和修正后的图元,系统将删除与之无关的所有信息,这包括无用的图层及其上的图元、预演中未显示的图元和已 转层之外无关的任何信息。

天正给排水绘图软件学习指南

天正给排水绘图软件学习指南

天正给排水绘图软件学习指南编制:张玉蓉2013.9 1、用户界面天正给排水保留了AutoCAD的所有下拉菜单和图标菜单,同时建立了自己的菜单系统和工具条,如图1-1图1-1 安装天正软件后的AutoCAD2007界面天正菜单系统包括屏幕菜单和快捷菜单。

其中天正菜单分为室内菜单和室外菜单,如图1-2(a)室内菜单(b)室外菜单图1-2 天正给排水菜单1.1、屏幕菜单天正给排水的所有功能调用都可以在屏幕菜单上找到,以树状结构调用多级子菜单。

如果菜单被关闭,使用热键“Ctrl+F12” 或“Ctrl++”重新打开。

1.2、快捷菜单光标置于CAD对象或天正实体上使之亮显后,右击弹出此对象或实体的相关菜单内容。

1.3、命令行键盘命令,天正软件大部分功能都可以用命令行输入,屏幕菜单、右键快捷菜单和键盘命令三种形式调用命令的效果是相同的。

图1-4 命令行图1-3 屏幕菜单1.4、快捷工具条图1-5快捷工具条定制天正工具条图1-6定制天正工具条对话框2、参数设置2.1、初始设置天正设置:图1-7天正设置选项卡图1-8管线设置对话框图1-9标注文字设置对话框2.2、当前比例设定了当前比例以后,标注、文字的字高和多段线的宽度等都按新设置的比例绘制。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比例值修改后,图形的度量尺寸没有变化。

例如,一张当前比例为1:100的图纸,将其当前比例改为1:50后,图形的长宽范围都保持不变,再进行尺寸标注时,标注、文字和多段线的字高、符号尺寸与标注线之间的相对间距缩小了一半。

2.3、图层管理、文字样式、文字线型选择“设置”中“图层管理”、“文字样式”、“文字线型”分别进行设置。

图1-10比例选项图1-11设置选项图1-12图层管理对话框图1-13文字样式对话框图1-14 文字线型对话框图1-15 天正线型库对话框3、建筑平面建筑菜单下,绘制轴网、墙体、门窗、楼梯等。

4、管线4.1、绘制管线绘制管线,采用快键键AA打开。

006室外部分-T20天正给排水V2.0操作使用教程分解版

006室外部分-T20天正给排水V2.0操作使用教程分解版

【雨水口】井斜连线布置结果 4.沿线单布——沿线点插布置雨水口
可以将Line、PLine、Arc线或外部参照线作为参考线进行布置雨水口 5.沿线定距——沿线并控制间距批量布置雨水口
可以将Line、PLine、Arc线或外部参照线作为参考线进行沿线定距布置雨水口
【雨水口】沿线定距布置结果 6.替换——对已经绘制好雨水口的样式和比例进行批量修改
图3 桩号标注文字角度 【点符号】:选择标注点的样式,分为短横线、圆点、十字叉,如下图示: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hh7A8F.htm
2016-7-5
w
页码,12/74(W)
图4 点符号的三种样式 【引出距离】:引线起点距标注点的位置。 【引线长度】:引出线的长度。 【桩号前缀】:桩号标注的前缀。 【小数点位数】:桩号标注的小数点后保留位数。 【桩间距】:连续布桩的桩间距。 提 示:可以识别的道路线包括Line、PLine、Arc线。 注 意:桩号标注可批量的修改标注信息,可通过特性表(ctrl+1)对桩号标注进行批量的修改。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hh7A8F.htm
2016-7-5
w
页码,7/74(W)
【雨水口】垂直连线布置结果
3.井斜连线——这种布置将在指定的雨水井和所选道路线上一点处布置雨水口, 可通过雨水口位置选择雨水口相对于基线的 位置,并自动连接雨水管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hh7A8F.htm
2016-7-5
w

012绘图工具-T20天正给排水V2.0操作使用教程分解版

012绘图工具-T20天正给排水V2.0操作使用教程分解版
可选用矩形、圆形、多边形、多线段、图块边界来确定所分割的空白区域形状。
命令位置:【绘图工具】→【图案减洞】 功 能: 将填充图案上的空白区域填补上。 鼠标或右键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
请选择图案填充<退出>: 选择填充图案
选取边界区域内的点<退出>: 点取边界区域内的点
命令位置:【绘图工具】→【线图案】 功 能: 绘制线图案。 鼠标或右键执行本命令后,系统弹出[线图案]对话框,如1所示:
请选择要修改颜色的图块<退出>: 当选择图块后,调出如下对话框:
页码,8/13(W)
图1 选择颜色 当选择颜色后,单击确定,命令行提示:
同名图块是否同时变颜色?<N>: 当选择 N 时同名图块不随之联动变化,当选择 Y 时同名图块随之变化颜色。
命令位置:【绘图工具】→【图案加洞】 功 能: 在已填充图案上分割出一块空白区域。 鼠标或右键执行命令后,命令行提示:
对话框功能说明:
控件 对象类型
图层
颜色 线型
其他 快捷键2
功能
过滤选择条件为图元对象的类型,比如选择所有的PLINE。 过滤选择条件为图层名,比如过滤参考图元的图层为A,则选 取对象时只有A层的对象才能被选中。 过滤选择条件为图元对象的颜色,目的是选择颜色相同的对 象。 过滤选择条件为图元对象的线型,比如删去虚线。 过滤选择条件为图块名称、门窗编号、文字属性和柱子类型 与尺寸,快速选择同名图块,或编号相同的门窗、相同的柱 子。 恢复上次的选择对象并将其选择使夹点显示出来。
w
页码,2/13(W)
图2 对象查询实例(文字)
菜单位置:【绘图工具】→【对象选择】
功 能: 先选参考对象,选择其它符合参考对象过滤条件的图形,生成预选对象选择集。

TG系列恒压供水控制器使用手册说明书

TG系列恒压供水控制器使用手册说明书

TG系列恒压供水控制器使用手册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ZHEJIANG TENGEN ELECTRIC CO.,LTD.目录一、系统概述·················································( 2 )二、主要性能指标·············································( 2 )三、安装尺寸和接线端子说明····································( 3 )四、操作面板指示及参数设定说明·······························( 4 )五、参数列表及参数出厂默认值·································( 6 )六、系统参数功能详细说明 (11)七、故障显示代码说明 (17)八、外部输入信号端子说明 (17)九、系统当前时间的调整 (17)十、外部输出端子与部分变频器端子的连接表 (18)十一、控制器与压力变送器的连接 (18)一、系统概述TG系列恒压供水控制器是专为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和锅炉及换热系统补水而设计的电脑控制器,可与各种品牌的变频器配套使用。

007水泵间-T20天正给排水V2.0操作使用教程分解版

007水泵间-T20天正给排水V2.0操作使用教程分解版

图1 【绘制水箱】对话框[绘制水箱]对话框功能介绍:[水箱类型]用于选择插入水箱的形式,有平面、主立面和左立面三种方式。

[水箱参数]选择水箱的形状,输入水箱的长、宽、高,以及水箱底高。

在水箱容积的显示栏中就会自动出现体积值;或点击“标准水箱”的按钮,系统会弹出[选择水箱]的对话框,在此框中点取任意一标准水箱型号的尺寸,数据将直接导入[水箱参数]中。

[需要人孔]选择是否在水箱上绘制人孔并设定其大小,人孔分为方形、圆形两种。

[需要枕木]选择是否在水箱下铺设枕木并设定其数目、位置、高度、宽度以及长度。

[标高]输入最高和最低水位,在水箱立面图和生成的剖面图中都会显示出这两个水位;最低水位还可用作消防水位。

进水标高和泄水标高是用来在立面图或剖面图上调整、修改已绘制的进水管和泄水管标高。

‘确认’插入时,命令行提示:请点取水箱插入点<退出>:在图中选择水箱的放置位置即可。

图2为几种水箱的形式。

图2 各种水箱图提示:水箱是一个实体,双击即可进入对话框对其进行编辑;在转换轴测视图和着色渲染后,可看到其三维形式。

菜单位置:【水泵间】→【溢流管】(YLG )功 能: 在水箱上增加溢流管和泄水管。

执行命令后,弹出图1【添加溢流管】对话框:图1 【添加溢流管】对话框填入如图例所示的溢流管转折处标高和泄水管标高,“确认”后按命令行提示:请选择平面方水箱<退出>: 请点取溢流管位置<退出>: 点取溢流管的插入点请点取溢流管引出位置<退出>:用鼠标直接拽出溢流管转折后的平面长度,原则上此长度应能容纳其下端泄水管上阀门的长度图2 绘制溢流、泄水管(平面图)图3 溢流管、泄水管立面图提示:如果要修改“溢流管”的位置,重新执行本命令即可。

菜单位置:【水泵间】→【进水管】(JSG )功 能: 在水箱上增加进水管。

执行命令后,提示:请选择平面方水箱<退出>: 请点取进水管位置<退出>:在水箱上点取第一个进水管管口的位置 请点取进水管引出位置<退出>: 用鼠标直接拽出进水管长度 请点取第二个进水管位置<退出>:确定与第一个平行的另一个进水管的位置 请输入进水管标高<退出>:给出进水管的标高值,一般为最高水位+浮球阀高度图1 绘制进水管图2 进水管立面图提示:如果要修改“进水管”的位置,重新执行本命令即可。

004管线-T20天正给排水V2.0操作使用教程分解版

004管线-T20天正给排水V2.0操作使用教程分解版
图3 在管线的端点插入扣弯 l 在管线拐点处插入扣弯 点取管线拐点位置插入扣弯,依据变红管线的先后顺序给出标高值即可生成扣弯。
图4 在管线拐点处插入扣弯 注意:扣弯的形式在初始设置中可以调整,有传统弧形和新规范圆形两种,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进 行选择。
图5 两种扣弯设置形式
菜单位置:【管 线】(【设 置】)→【选择管线】(XZGX) 功 能: 可以对某个系统的立管及立管编号进行批量选择。 执行命令后将弹出如下对话框:
8.[双击立管标注]根据需要输入相应的参数,对立管标注进行调整。
菜单位置:【管线】→【上下扣弯】(SXKW) 功 能: 在已绘制的平面管线上插入扣弯。
l 在一段完整的管线上插入扣弯 在管线上点取插入扣弯的位置,通过变红段管线的提示,先后给出扣弯前后两段管线的标高,右键确认后即可生成扣弯。
l 在标高不同的管线接点处插入扣弯
图2 从管线引出绘制多管线
l 先绘制立管再绘制管线(可用于定间距布置立管与管线)
执行命令后由提示直接点鼠标右键,会出现下图所示的对话框,点增加按钮可添加管线;其类型调整直接点击相应管线栏,在下拉选项框中点取即可; 距基点距离的第一行为目标插入点距第一个立管的横向或纵向距离,其余各行为管线之间间距。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hh9198.htm
2016-7-5
w
页码,3/23(W)
引出后自动读取前一管线信息:给水管、管径100mm、管线标高1m (2)当管线要连接到与其标高不同的设备上时,系统会自动完成连接。设备的标高会自动跟随管线的标高,如下图所示。
原设备标高信息→连接设备的管线信息
管线连接设备后设备的标高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书
一、软件使用
本次实习使用软件为“AutoCAD 2004 Chs”和“天正给排水8”两个软件完成,由于字体设置和比例缩放还有两个软件兼容性出现的问题,使到本人在实习过程中对两个软件的熟悉程度大幅提升,对绘图与打印的实际性问题更加了解。

实习时间为2010年11月29日至2010年12月3日,实习地点为图书馆,绘图室,多媒体实验室。

二、字体设置
本人先使用AutoCAD 2004进性字体设置,新增两种字体:1、中文格式为仿宋GB_2312;2、标注格式为gbenor.shx 同时均设置字体高度为3.5 。

三、图层划分与管理线型的设置及管理
然后设置图层,轴线层为红色center线,默认线宽,管线为红色线宽为0.35的实线,样板中虚线采用绿色线型为ACAD_ISO dash的虚线,设置全局比例因子为35.000,当前对象缩放比例为1.000。

再另增加两个图层分别为E型墙托(样板图中的墙内固定组件)和蓝色底线(样板图中的普通隔墙)方便画图时作为区分,除颜色外,其他设置采用默认值。

四、主要绘图命令、编辑命令
绘图过程中大部分数据均按照样板图上标注画出,如标注有误,均采用1:77.77的比例在样板中量度后,再画出。

主要的绘图命令包括:
直线:主要绘制墙、横管按照不同构筑物使用不同图层的要求,将其变换图层之后绘画。

虚线:轴线的绘画,遮掩物的绘画
画圆:绘制管道,部分构筑物,中心定位
修剪与延伸:对交汇线段进行美化
删除:将多余线段和图像进行删除
偏移:便于墙体的绘制,使用中心偏移法绘制部分轴对称图形
镜像:方便绘制镜像对称图像
复制粘贴:快速绘制大量图像,快捷键CTRL+C & CTRL+V
填充:墙体的绘制
重复上一步骤:回车键快速绘图
撤销上一步骤:CTRL+Z快速回到上一步绘图步骤
等主要绘图命令、编辑命令。

五、尺寸的标注
接着,采用“天正给排水8”对画好的图像进行标注,主要命令包括单注标高,引出标注,逐点标注,单行文字还有各种器具的插入。

标注过程中,采用缩放比例1:50(原来采用1:35,因打印效果不佳,故改为1:50)对标注数字进行缩放,由于管道绘画采用CAD软件,所以管道类型标注的时候不能采用天正设定的标注命令,后采用单行文字命令设置背景屏蔽进行管道类型标注。

由于本人安装的两个软件对标注文字与格式有不兼容性,导致部分标注字体背景不能被屏蔽,后来在放大图中将标注的管道全部炸开,进行标注。

【今后将尽快对两软件进行检测,更换】
六、图纸的绘制
先按照比例420*297将A3图框画出,将粗细线和会签调整好,然后按照打
印美观要求,采取试探法,将图框放大,直到达到美观要求为止,最终设定了比例为83倍。

讲绘制好的图像移动进去。

七、成果的检核与修改
最后进行预打印,将成果进行审核,再将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再打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