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冬天是什么》教案设计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冬天是什么》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冬天是什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冬天的特点和变化;2.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描述冬天的词语;3.学生能够感受冬天的美和魅力。
教学准备1.《冬天是什么》的绘本;2.描述冬天的图片和物品,如雪花、雪人、圣诞老人等;3.相应的教具和工具,如纸张、颜料、画笔、粘贴胶、剪刀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热身(5分钟)1.带领学生唱一首冬季歌曲,如《铃儿响叮当》、《雪绒花》等;2.通过问答,引导学生回忆冬天的特点及变化,如“冰雪降临”、“飘雪密密,路上行人稀稀”、“天气寒冷”、“动物蛰伏”等。
步骤二:学习(20分钟)1.呈现绘本《冬天是什么》,向学生介绍本书内容;2.阅读绘本,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掌握描述冬天的生词和词组;3.以“我喜欢冬天”为主题,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喜欢冬天的原因和感受;4.活动设计:学生自由发挥,通过画画、剪纸、贴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冬天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三:巩固(10分钟)1.通过比比谁描述得好、停一停游戏等方式,巩固描述冬天的生词和词组;2.展示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展示设计的成果,分享自己对冬天的感受。
步骤四:结束(5分钟)1.通过口语问答和师生互动,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2.提醒学生认真复习,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通过绘本、图片、歌曲等多种教具,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描述冬天的词汇,同时培养学生对冬天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在活动中,学生得到了较好的自由发挥的机会,不但满足了其表达欲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本节课还通过游戏等趣味性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巩固程度。
综上所述,本次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一个成功的课堂。
幼儿园中班教案《冬天是什么》语言活动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冬天是什么》语言活动教学反思这堂语言活动课是一堂关于“冬天是什么”的主题课,主要面向幼儿园中班的学生。
在课程设计上,我主要侧重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感知冬天,以此扩大他们的语言和思维范畴。
一、教学准备在课前准备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等资源,其中大部分内容和图片都与“冬天”的主题相关。
同时,我准备了一些与冬天相关的字词和语句,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 热身游戏:开始课程前,我设计了一个名为“雪花飘飘”的游戏,游戏中学生们需要跟着音乐的节奏摇动雪花图案的手游戏袋,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更好地感知冬天的主题。
2. 导入:在热身活动后,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冬天的图片和视频,介绍一些冬天的特点和景象,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在冬天都做些什么?”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参与课堂交流。
3. 正文:之后我展示了一组包括“雪人”、“雪球”、“冰天雪地”等冬天常见元素的图片,让学生们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元素,扩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拓展:在学生自主表达完毕后,我分发了一些图片给他们,给出一些关于这些图片的提示词,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表演,并结合提示词进行表演,这样他们就能用语言和表情来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在随后的教学总结中,我再次回顾了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们回答问题,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并通过游戏等方式进行语言反馈,让他们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
三、教学反思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井然有序,孩子们紧跟老师的步伐,表现得很积极活泼,对课堂内容很感兴趣。
不过,我的一些做法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侧重于冬天的感知和描述,但是并没有涉及冬天的气候、季节轮回等知识点,有点片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全面地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点,扩大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范畴。
其次,在个别学生表达能力较差的情况下,我并未给予足够的个性化指导,也没有引导全班学生一起为这些学生提供帮助。
幼儿园中班语言:冬天是什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冬天是什么教学设计一、活动背景和目的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特殊、最冰冷的季节。
针对幼儿园中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次活动以“冬天是什么”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幼儿对冬天的认知和探究。
目的是帮助幼儿:1.认识冬天是什么,了解冬天的特点和现象。
2.能够感受冬天的气息和感觉,通过多种感官体验加深对冬天的认知。
3.培养幼儿探究和发现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教学准备1.教室环境的设计:布置寒冷的冬季氛围,可以悬挂一些冰雪、冷色调的装饰物。
2.教学资源的准备:电子投影仪、图片、图书、教具等。
3.师生关系的营造:师生角色转换,老师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中扮演孩子的角色,营造教与学互动,寓教于乐的氛围。
三、活动过程1.活动前热身(5分钟)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冬天是什么”,邀请幼儿一起探究和了解冬天,在开始本次活动之前,播放一定的冬天音乐,温暖幼儿的情感,为活动做好铺垫。
2.第一环节:口语语言导入(10分钟)老师可以借助图片、教具等辅助教学工具,可以从季节、天气、温度、衣物、活动等方面引导幼儿对冬天的认知和体验。
例如:展示图片让幼儿自由表达或是自己引导幼儿一张张图地适当的发表一些感受和想法,最后集体归纳。
3.第二环节:游戏互动环节(15分钟)以感受和探究冬天的特点和现象为主题的游戏互动。
1.快乐伸展在活动开始之前,给幼儿一张纸,可以让幼儿用一些图画、文字等来表达对冬天的看法。
2.通过旋转学习冰雪制作将所有幼儿以二人一组组成,每组都分别拿到一个盆子及一些冰、水,要求孩子们将水倒入盆子中,将冰块放置在盆子的中央,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搅拌”冰水,当达到一定冰雪的浓稠度时,孩子们就可以用双手制作小雪球或者雪人的形状。
每组完成后,老师会根据成果打分,奖励优胜的组别。
3.魔术页面:季节五行齐整解决方法通过图书或图片等引导孩子们认知季节的五行变化规律,并在互动环节采用游戏、问答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季节之间的变化以及五行之间的关联。
中班冬天是什么语言教案(精选5篇)

中班冬天是什么语言教案(精选5篇)中班冬天是什么语言教案篇1内容与要求:1、关注冬季各种自然现象,了解动植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2、喜欢参加各种有趣的动机活动,体验人们能用各种方法抵御寒冷。
活动与指导:1、冬天的自然景象2、动物过冬3、冬天不怕冷具体内容:一、冬天的自然景象(区域中提供圆形彩色纸若干,用以制作雪娃娃及剪雪花)1、感受北风,寻找冬天2、谈话:冬天来啦3、故事:雪娃娃4、音乐:扫雪5、有趣的冰与雪6、制作:雪娃娃7、音乐:小雪花8、剪纸:雪花9、故事:冬天的小路10、冬天的穿戴(区域中创设服装店、提供绘画用具及义务轮廓图样,幼儿边装饰边进行买卖游戏等)(1)谈话:冬天穿的衣服(2)装饰衣服(3)分类排序:冬天的帽子(4)装饰:口罩(5)绘画:小鸡的围巾二、动物过冬1故事:鹦鹉的脚爪2、绘画:熊3、儿歌:雪地里的小画家4、绘画:企鹅5、欣赏散文:冬天是什么?6、谈话:动物怎样过冬?三、冬天不怕冷(背景音乐“健康歌”及区域中的一些运动类玩具等。
区域中准备绘画材料、干枯树枝、蜡烛、棉花等若干用以制作腊梅花等用具)1、谈话:不怕冷的树和花2、绘画:松树3、颜料画:水仙花4、谈话:冬天不怕冷5、装饰:手套6、故事:不怕冷的大衣7、育活动:动动我们的身体8、个别:保护皮肤9、制做新年礼物:温暖的冬天(引出新年小主题)中班冬天是什么语言教案篇2活动目标:1、感知幼儿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二个,感知儿歌的韵律。
2、通过欣赏哑剧动作表演,理解儿歌内容,尝试用语言讲述表演内容,学习念儿歌。
3、参与拍手念儿歌的游戏活动,体验念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1、幼儿会玩音乐游戏《堆雪人》2、利用废旧材料等,用白纸围合,制作一个雪人,藏在黑板的后面。
3、白纸做的剪成的雪花若干。
4、准备儿歌哑剧表演以及帽子、手套和围巾。
活动过程:1、音乐活动《小雪花》,引出主题。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悠扬的音乐表演《小雪花》。
2、欣赏儿歌表演《冬天到》教师站在黑板的后面,从上面向下一片、两片、三片地放下一片片雪花……教师从黑板的后面出来,坐在黑板前面的椅子上,从旁边的筐子里拿帽子戴在头上、拿手套戴在手上,拿围巾围在脖子上,起身做打开门的动作,然后关门,向前走。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冬天是什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冬天是什么》年级:中班学科:语言课时:1课时教材来源:《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如雪花、冰冻等。
2. 培养学生对冬季活动的兴趣,如滑雪、滑冰等。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诗歌、故事等形式描述冬天。
4.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1. 诗歌《冬天是什么》2. 故事《冬天的礼物》3. 小组讨论:冬季活动4. 手工制作:雪人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冬天的特征。
2. 学习诗歌《冬天是什么》: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体会冬天的美好。
3. 讲述故事《冬天的礼物》: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让学生了解冬季活动的乐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冬季活动,如滑雪、滑冰等,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5. 手工制作:让学生动手制作雪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今天学到的诗歌和故事。
2. 观察身边的冬季活动,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冬季活动的兴趣。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检查学生完成手工制作的情况,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冬天的景色、雪花、冰冻等。
2. 教材:《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
3. 手工材料: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4. 音频素材:诗歌《冬天是什么》的朗读。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培养学生对冬季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诗歌、故事等形式描述冬天,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幼儿园中班教案《冬天是什么》

幼儿园中班教案《冬天是什么》教案目标•让幼儿了解冬天的特点和变化•帮助幼儿认识冬季常见的服装和活动•激发幼儿对冬天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学内容1.介绍冬天–冬天的特点–冬天与其他季节的区别–冬天的常见天气现象2.冬天的服装–帽子、围巾、手套等–厚外套、长裤等保暖衣物–雨靴、厚袜子等防寒鞋袜3.冬天的活动–滑冰–打雪仗–堆雪人–观察冰花–冬季运动比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问答引入冬天主题,引发学生对冬天的好奇–请学生说出冬天的特点并进行简单介绍2.展示–展示冬天的常见服装,让学生认识各种保暖衣物的名称和用途–展示冬天的活动图片或道具,让学生猜猜这些活动发生在哪个季节3.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冬天的活动,每组选择一个活动进行展示和描述–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冬天喜欢的活动经历4.游戏互动–进行冬天主题的游戏,如模拟滑冰、堆雪人比赛等–引导学生通过游戏体验冬天的乐趣和特点5.总结–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冬天的特点、服装和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感受冬天的变化教学评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情况•学生描述冬天的能力和对冬季服装活动的认知程度•学生是否通过游戏互动体验和感受到冬天的快乐和乐趣扩展活动1.自制冰花–利用盐水在冰块上制造冰花,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冰花的美丽2.冬天绘画–让学生用画笔和颜料描绘冬天的景象和活动3.寻找冬季食物–带领学生在教学区域寻找冬季食物,如松果、落叶等教学心得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对冬天的认知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他们对冬天的特点、服装和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游戏互动,学生们感受到了冬天的快乐和乐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深入了解季节变化,激发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好奇心和热爱。
冬天是什么教案

冬天是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冬天的特点和气候变化。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冬天的衣物和活动的变化。
3. 学生能够提出自己喜欢的冬季活动和原因。
教学准备:
图片或视频关于冬季的素材;
冬季衣物和活动的图片;
小组讨论卡片。
教学步骤:
1. 铺设背景
老师可以准备一段冬天的图片或视频,并放在教室大屏幕上播放。
引起学生对冬天的兴趣,并鼓励学生提前思考冬天的特点。
2. 讨论冬天的特点
让学生分小组或整班讨论冬天是什么样的季节。
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如:冬天的天气怎样?温度怎样?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分配比例?自然界的变化等等。
3. 呈现冬季衣物和活动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冬季常见的衣物,如厚外套、围巾、手套、帽子等。
同时展示冬季常见的活动,如滑雪、堆雪人、打雪仗等。
帮助学生认识到冬天与其他季节的区别。
4. 小组讨论
给学生发放小组讨论卡片,让每个小组讨论并记录自己喜欢的冬季活动和原因。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激发创意。
5. 小组展示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进行小组展示,向全班介绍他们喜欢的冬季活动和原因。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分享自己的看法。
6. 结束
总结本课的内容,强调冬天的特点和活动的变化。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参与冬季活动,并体验冬天的美妙。
拓展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冬季户外观察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冬天的特点和变化。
学生可以记录所见所闻并以图片或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进一步加深对冬天的理解和认识。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冬天是什么》

教案名称: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冬天是什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了解冬天的季节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好奇心。
4.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对冬天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冬天的季节特征:寒冷、雪花、冰冻等。
2. 冬天的活动:滑冰、滑雪、堆雪人等。
3. 冬天的动物:熊、企鹅、松鼠等。
4. 冬天的食物:火锅、糖葫芦、糖雪球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实物等。
2. 材料:雪花片、冰块、冬季食物等。
3. 环境:布置冬季场景,如雪花、冰块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幼儿观察教室内的冬季场景,引发幼儿对冬天的兴趣。
2. 基本部分:a. 展示冬季图片,让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冬季特征。
b. 教师讲解冬天的特征,如寒冷、雪花、冰冻等。
c. 引导幼儿讨论冬天的活动和动物,如滑冰、滑雪、熊冬眠等。
d. 展示冬季食物,让幼儿品尝并说出食物的特点。
3. 延伸部分: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冬天的认识,如绘画、表演等。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教学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能够感受到冬天的美好。
5.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冬天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幼儿的绘画和表演,评估他们的表达力和想象力发展情况。
3. 通过家长反馈和幼儿的互动,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冬天话题的兴趣和参与度。
4. 通过小组讨论和提问环节,评估幼儿的社交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小组,讨论他们最喜欢的冬季活动,并分享原因。
2. 绘画时间:让幼儿用画笔和颜料表达他们对冬天的看法,创作个人的冬季画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语言《冬天是什么》教案设
计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设计背景:
《冬天是什么》是《动物过冬》主题活动中的第一个教育活动,从目标来看,他的主要目标是语言领域,其次是社会领域,作为以语言领域为主的教学活动,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偏重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的语言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大胆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本节活动我紧紧围绕这点,积极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其环境进行交流。
整个活动我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幼儿大胆设想、猜测,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画面内容,描述故事过程,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
中班语言《冬天是什么》教案与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冬天是什么》感受冬天里的快乐。
2、了解一些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3、教育幼儿不怕冷坚持早来园参加晨间活动。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冬天是什么》,知道一些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动物过冬》、教学挂图《冬天是什么》、故事《冬天是什么》录音磁带。
体操律动音乐一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小朋友,冬天到了,天气真冷啊!你们有什么方法用来取暖啊?(让幼儿讨论,自由说)
(2)师:小朋友,真聪明。
冬天,人们感觉冷的时候可以多穿衣服,做运动来暖和身体,那么你们知道动物又是怎么样过冬的吗?(让幼儿讨论,自由说)
(3)师:小朋友知道的真多,老师有一个故事,是说动物怎样过
冬的,你们想听吗?
二、活动指导
(一)请听故事
1、师播放录音磁带《冬天是什么》。
师:小朋友,听了《冬天是什么》,你们知道小鸟们要飞到哪里过冬?(飞到南方过冬)为什么?(南方暖和些)
2,让幼儿讨论,自由说
(1)冬天,燕子、杜鹃和大雁要飞到南方过冬。
(2)青蛙、小熊和蛇要冬眠,美美地睡觉;
(3)松鼠、兔子和绵羊长出更多的毛御寒,而蚂蚁则躲进洞里。
)
3、师:小动物们冬天真特别,下面我们来听挂图《冬天是什么》,一边看一边想小动物是怎么过冬的。
(二)看一看,说一说
师出示挂图,幼儿观察并说一说。
1、师:图一有什么?(有鸟、大雁排成人字形在飞……)你们知道,小鸟们想飞到哪里去呢?
2、图二上有什么?(幼:有很多的小动物,松鼠、羊、兔子、熊、青蛙、蛇、蚂蚁)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呀?
如:小白兔、小松鼠、绵羊在玩雪球。
熊、青蛙、蛇在睡觉,蚂蚁躲在洞里。
3、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松鼠、绵羊、小兔身上长有什么,所以冬天不怕冷吗?(长有毛)
4、师:我们再来看北方的小朋友们在冬天里有什么特别的活动?(幼儿观察图三,说一说)
幼:小朋友在滑雪,堆雪人
师:他们高兴吗?(高兴)我们南方没下雪,冬天里,我们小朋友可以做什么好玩的活动就不怕冷呀?(跳绳、做体操、拔河……师:小朋友看了挂图,也听了故事《冬天是什么》啦,我们知道了各种动物过冬的方式不同:)
5、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更多的动物过冬的知识呀?(想)
6、师向幼儿讲述小资料《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内容,加深幼儿对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的了解。
(三)音乐游戏:蹦蹦跳跳,让幼儿感受游戏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师幼一起做运动)。
(四)做一做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动物过冬》。
三、活动结束
1、讲评作业,表扬做得好的幼儿。
2、教育幼儿不怕冷坚持早来园参加晨间活动。
教学反思:
冬天是令人难忘的,更是值得去体验的。
我们通过带领孩子们观察、体验、探索和尝试,一方面让他们了解冬天的特征,人们在冬天的生活以及动植物在冬天的变化;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能天天坚持育锻炼,天天早睡早起),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等。
回顾整个活动,我有以下一些体会:从对冬季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我们和幼儿一起拥抱了阳光的温暖,闻到了阳光的
香味,参与了户外运动,探索了冰的形成和变化、、、、、、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充满乐趣地、勇敢地面对环境,自觉地、主动地认识周围的变化,孩子们的认知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得到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也随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