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动机高原反应的处理
汽车海拔高机油压力高解决方案

汽车海拔高机油压力高解决方案为什么西藏旅行烧机油更严重?西藏的风景“有毒”,看过一次,便终身难忘。
这让我们很多人不是在去往西藏的路上,就是正在为去往西藏而准备着。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从低海拔的地方去到高海拔的地方会发生高原反应,其实我们的车子也是一样的也会有高原反应的。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汽车高原反应的一些常识。
汽车会有哪些高原反应,以及我们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
在高海拔条件下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压强降低对汽车发动机动力性能影响很大,随着海拔逐渐上升气压逐渐下降,进入发动机燃烧室的空气也逐渐减少,从而逐渐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有实验数据表明海拔每增加1KM,相应的大气压强下降约11.5%,那么对应的我们的发动机功率就会下降10%左右,最高车速也会降低大约9%,怠速降低约五转每分钟,所以在高原上开车感觉车速提不起来实际上也是正常的。
因此,发动机的负荷变大很多,对于已经烧机油的车辆而言,烧机油的现象就会更加严重。
冷却液沸点的影响。
高原气压低会造成发动机冷却液的沸点降低,容易造成我们的车子开锅,我们的在发动机长时间大负荷行驶还会给我们的冷却系统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且随着海拔增加大气压力是下降的,那么冷却液的沸点也会降低,因此呢冷却液容易发生沸腾的现象导致车子开锅。
另外由于空气稀薄造成混合气燃烧不完全可能会导致积碳,另外没有燃烧完全的汽油蒸汽会窜入曲轴箱内引起机油的变质缩短机油的寿命,并降低润滑的作用。
因此,高原地区已经烧机油的车辆的润滑油损伤更快,导致了机油消耗更严重。
发动机的负荷影响。
除此之外高原地区。
坡陡而且很长发动机需要经常处于高负荷的一个工作状态,这也会造成油耗的上升,另外呢大气压力降低时燃油的蒸发性也会提高,这也会导致油耗的增加,而且由于高原缺氧发动机尾气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生成量会增加,燃烧不完全的废气也会造成空气污染。
因此,汽车的积碳生成更加迅速造成烧机油问题加剧。
可以看出车子和我们的人一样上了高原同样会有高原反应。
汽车高反如何处理方法

汽车高反如何处理方法
处理汽车高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减速:当感觉到汽车出现高反时,及时减速以降低车速,减小对驾驶的影响。
2. 稳定方向盘:在高反时要保持稳定的方向盘,避免突然调整方向或者过度反应,以免造成更大的高反。
3. 前置转向:在进入高反路段时,提前转动方向盘,使车辆的重心向下,增加轮胎在地面上的抓地力,减小高反的可能性。
4. 不踩刹车:在高反路段,尽量避免踩刹车,因为刹车会使轮胎负荷增加,容易造成更严重的高反。
5. 调整防滑链:如果是在冰雪路面上出现高反,可以适当调整车辆上的防滑链,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
6. 提前预判:在行驶过程中,要提前预判路面的情况,尤其是在弯道、坡道等容易出现高反的地方,提前调整车速,做好应对准备。
7. 注意路况:在遇到高反路段时,要密切注意路况,尽量选择别的路线或者缓慢通过,避免直接冲上高反路面。
8. 定期检查轮胎:定期检查车辆轮胎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轮胎,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减小高反的风险。
以上是处理汽车高反的一些方法,注意安全驾驶是避免高反事故的最重要的因素。
高原行车报告

高原行车报告
海拔高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空气稀薄了,氧气含量少了,所以人会感觉缺氧和容易疲劳喘气。
汽车的发动机也是一个道理,要马力强劲,就得吸取大量的氧气促进发动机内的燃烧。
而高原缺氧,发动机吸入的氧气少了,那么相同转速下的氧含量就少,燃烧的效率就低了。
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提升转速,让发动机的工作频率更快一点,以弥补氧含量的不足。
所以说高原开车要注意的就是让发动机的转速适当提升,比如平原上2000转就很给力了,到了高海拔地区就提到2500转。
手动挡可以自己控制档位,用低挡提供高转速,自动挡的可以踩深点油门或者挂S挡。
不过话说回来,除了那些几万块钱的小车,现在大多数的车子都不会有很强烈的“高原反应”,只是会觉得动力有些弱,但觉不至于使不上劲车企在推出一款新产品之前都会有百万公里左右的路试,其中就包括高原测试。
要不然你看拉萨城里那么多车,他们是怎么跑的,总不会都做发动机强化吧。
汽车常见“高原反应”及应对(原创)

汽车常见“高原反应”及应对(原创)□腾格里从内地自驾去高原,由于海拔和气压的变化,汽车和人一样,也会不同程度出现“高原反应”。
现将汽车常见的“高原反应”症状、原因分析,以及应对措施简要介绍如下:▲症状:动力下降。
原因:由于高原含氧量低,使得混合气变浓,燃烧不充分,导致发动机动力下降。
这种情况在爬坡时尤其明显。
应对:手勤些,感到动力不足就及时降挡。
▲症状:防冻液容易溢出或开锅,尤其爬陡坡、长时间低挡高转速行驶时。
原因:低气压导致液体沸点较低。
应对:1.提前检修冷却系统,不用含酒精的防冻液;2.多观察水温,注意停车休息;3.具有改装空间的车辆,可以采取换大水箱,加装电子扇等措施。
▲症状:高山气阻,即发动机供油系统或液压制动管路由于空气作用导致供油中断,发生供油不畅或刹车失灵。
原因:气压低,管路周边温度高。
应对:1.选择高质量制动液,更换时注意排净制动管路中的空气;2.采用性能良好的油泵;3.行车中出现气阻,及时停车,冷却降温,采取有效措施排除。
▲症状:胎压增高。
原因: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在平原上正常的胎压,在高原会增高。
如果不及时调整,会增加爆胎几率。
应对:海拔每上升1000米左右,注意测量、调整一次胎压。
▲症状:长久停放后启动困难。
原因:排除故障因素,一般与高原较低的含氧量有关。
应对:启动时用氧气瓶或氧气袋在车辆进气口处供氧,效果会让你吃惊。
▲症状:化油器车辆出现不易发动、怠速不稳、发闷、冒黑烟等现象。
原因:与电喷车辆不同,化油器车辆无法根据汽车和发动机运行工况自行调整控制喷油量,当点火时间和混合气浓度不适应缺氧条件时,往往出现上述症状。
应对:开化油器车辆的车友,上高原前建议学会调整点火提前角和混合气浓度的技巧;上了高原,根据海拔和车辆反应进行相应调整。
▲症状:平坦路况油耗降低。
原因:由于高原气压和空气密度低,相应汽车需要克服的空气阻力比平原小。
海拔越高,风阻越小。
因此,在高原平坦路况下开车,油表指针下得比较慢。
汽车在高原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汽车在高原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汽车在高原环境下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克服高原缺氧:高原缺氧是汽车在高原地区行驶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在高原地区行驶前应提前预防,并采取措施克服高原缺氧,如加装辅助氧气设备等。
2. 维护好发动机:高原地区大气稀薄,氧气含量降低,发动机容易出现供油不足、动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在高原地区需要定期进行发动机清洗、更换空气滤清器以及优化燃油,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3. 保证制动系统正常运作:在高原地区行驶,由于山路陡峭、下坡路段较多,所以制动系统的常规检测至关重要。
高原地区道路环境复杂、气温低等因素容易导致制动系统失灵,因此必须确保一切制动系统都运作正常。
4. 车轮控制:在起步、行驶和制动时需特别注意车轮的控制。
高原地区路况复杂,常有险滑等情况,驾驶时应特别注意车轮控制,注意避免紧急制动、加速等操作。
5. 正确选择轮胎:高原地区温差变化大,大型气候也多变幻无常。
在选择轮胎时,应根据高原地区的路况、气候和使用环境进行选择,可以选择生胎、全钢轮胎等。
6. 去除冰雪:在高原地区行驶,在遇到雪天和寒冷气候时,需要提前做好除冰工作,确保车辆在冰雪道上可靠行驶,防止前行卡死。
在高原地区行驶需要特别注意车辆及交通安全。
建议驾驶员在进行高原行驶前应了解天气、路况等相关信息,同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确保乘坐安全。
车辆高原反应的主要表现

车辆高原反应的主要表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一般车辆高原反应的表现:一、动力下降。
高原含氧量低,燃料燃烧不充分,动力肯定降低,只是根据车况和路况不同,表现明显与否。
一般爬坡比平路明显,车况差比车况好明显。
应对措施:感觉吃力就降档,手勤些。
二、个别车辆启动困难。
还是跟含氧量有关。
应对措施:启动时用氧气瓶或氧气袋在进气口供氧,效果会让你大吃一惊。
三、化油器车辆有时需要调整点火角和油气比(电喷车没这问题)。
应对措施:化油器的哥们,上高原前最好学会自己操作。
上去后,根据海拔和车辆反应进行必要调整。
四、高山气阻。
一些压力液体(如刹车油)若含有微量空气,在平原上不显,在高原上随着气压降低会膨胀,直接影响相关性能,甚至带来危险。
应对措施:出发前全面检修,保证质量;发现气阻(部位不同,不一而足),设法应对和排除(关于化油器切,车友们口口相传一个“吊瓶法”,可以搜搜过去的帖子)。
五、防冻液易溢出或开锅。
这个,还是跟气压和路况有关。
应对措施:换大水箱,加电子扇,拆节温器,等等,等等。
六、胎压增高。
在平原上正常的胎压,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会增高,如果不及时调整,增加爆胎几率。
应对措施:海拔每上升1000米,测量调整一次胎压。
七、汽油车油耗降低。
高原上,有“汽油车省油,柴油车费油”一说。
没在高原上开过柴油车,对后句无发言权。
前者,有感受,六切走317和219,路况走过的车友都知道,综合油耗下来11个左右。
分析原因,可能跟气压和空气密度有关,据有关数据,高原的空气阻力比平原少20%。
主要原因是高原气压低,汽车需要克服的空气阻力小.<<风力发电>>一书45页,"若风速同样是8M/S,上海的风能密度为平米,呼和浩特为286W/平米,二地高度相差1000M,风能密度则相差10%.林芝与上海高度相差约3000M,风能密度相差30%;那曲与上海高度相差4500M,风能密度则相差40%".从这里可以看到,以同样的速度开车,海拔越高,风阻越小.应对措施:笑呗。
汽车高原动力不足解决方案

汽车高原动力不足解决方案
《汽车高原动力不足解决方案》
在高原地区驾驶汽车时,经常会遇到动力不足的情况。
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氧气稀薄导致发动机燃烧效率降低,从而影响了汽车的动力表现。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案来提高汽车在高原地区的动力表现。
首先,可以考虑更换较为高性能的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是汽车引擎的重要组成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过滤进入引擎的空气,防止灰尘和杂质对引擎造成损害。
更换更高性能的空气滤清器可以提高引擎的进气效率,从而在高原地区提供更充分的氧气供给,帮助提高汽车的动力表现。
其次,调整汽车的点火系统和燃油系统。
在高原地区,由于氧气稀薄,燃烧效率降低,容易导致点火不畅、燃烧不完全的情况。
通过对点火系统和燃油系统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提高燃烧效率,从而提升汽车在高原地区的动力性能。
另外,选择更合适的油品也是提高汽车在高原地区动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高原地区,汽车的发动机往往需要更高的辛烷值的燃油来确保正常的燃烧效率,从而提高动力输出。
除此之外,定期对汽车进行检查和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保持发动机的良好状态、清洁的空气滤清器以及灵活、敏捷的点火系统等都是提高汽车在高原地区动力表现的重要因素。
总之,汽车在高原地区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更换高性能的空气滤清器、调整点火系统和燃油系统、选择合适的燃油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等方法来解决。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有效提高汽车在高原地区的动力表现,确保驾驶安全和舒适。
高原上使用发动机的两点改进

高原上使用发动机的两点改进2008-06-08 07:27:14 作者:tom.tong来源: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由于地理条件和海拔的原因,发动机功率不能达到设计者的要求,文章中的两种使用方法能弥补这一缺憾。
在云贵高原上使用车用发动机,由于地理条件、海拔不同,功率往往达不到设计者的要求。
说得直接些,也就是功率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广大的驾驶员和修理人员在使用和维修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但能使高原上所使用的发动机的功率损失得到一定的弥补,而且在理论上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结合实际中的使用经验,试图作一些说明。
1 加大气门间隙高原上的驾驶员和维修人员在使用发动机时,往往会加大气门间隙,一般取使用说明书所给调整值的上限,有时还会略有突破,超出0.05mm 左右。
初一看,似乎没有什么道理,因为随着海拔升高,气压下降,空气稀薄,气缸进气已不充分,若再加大气门间隙,势必使配气相位相对标准值变窄,进气时间缩短,空气进得更不充分,废气也排得不干净,雪上加霜,会使发动机功率下降更严重。
而且按照常规,云贵高原上山高、坡陡、弯急、发动机经常是中低速运转,进气道空气流速减慢,按照我们掌握的与此有关的发动机知识,此时只应当减小气门间隙,而不应增大气门间隙。
但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实际情况是:在云贵高原上,发动机经常在中低速、重负荷下运转,水温偏高。
众所周知,金属材料都有热胀冷缩的特性,配气机构各部件膨胀使气门间隙变小,破坏了正常的配气相位,使废气排得不干净,新鲜空气进得不充分,从而使发动机功率下降。
而加大的气门间隙,恰好抵消了高温造成的膨胀部分,保证了正常的配气相位,从而使发动机功率不会由于这种原因造成下降。
2 减小主量孔尺寸已有试验数据表明,在云贵高原,由于进气量不足,耗油量增加7%~10%。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不合道理的,因为我们已经知道,高原海拔高、大气压力低,进气量不足,使功率下降。
但进入喉管油量的多少只取决于作用在浮子室油面上的压力与喉管出油处压力之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发动机高原反应的处理
作者:穆化松
来源:《价值工程》2015年第31期
摘要:针对高原地区发动机技术性能严重下降现象,分析其性能严重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处理高原反应、充分发挥发动机的技术性能的方案。
Abstract: Aimed at the serious decline phenomenon of engine technical performance in plateau area, the reason of its performance serious decline is analyzed, and a scheme of processing plateau reaction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technical performance of the engine is put forward.
关键词:高原反应;汽缸压力;单体泵;冷却液温度;增压器
Key words: altitude stress;cylinder pressure;monoblock pump;coolant temperature;supercharger
中图分类号:TK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1-0134-02
0 引言
在公司所属毛尔盖项目上投入使用的一台中联重科25吨全液压压路机,型号为YZ25B,其配置的DEUTZ6M1013C,发动机功率161kW,该设备使用了1000小时左右就出现无力掉速、排烟不好、排气管颜色变红和冷却液温度高等症状,联系生产厂家及发动机厂家,厂家技术人员解释是工作环境温度高(正处夏季),海拔高(高度2000m左右),工作环境差,灰尘重。
后更换了单体泵和喷油器,使用一个月左右又出现类似症状。
针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种处理方案。
1 发动机原理、性能分析
分析内燃机原理,发现充气系数ηv与发动机的平均指示压力Pi之间是正比的关系,即
Pi=ηv
式中:Hmo代表理论混合气的热值,kJ/m3;ηi代表指示效率;α代表过量空气系数;ηv 代表充气系数。
若大气压力下降,而进气温度和进气系统的阻力没有变化,且进气终了时刻的气缸压力与进气压力的比值保持不变,那么充气系数变化不大。
然而,随着海拔增高,气压逐渐降低,空气密度减小(见表1所示),使发动机的进气量减小,平均指示压力下降。
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来说,发动机功率Ni与平均指示压力Pi成正比,即
Ni=×10-3
式中:Pi代表平均指示压力,kPa;n代表曲轴转速,r/min;Vh代表发动机总工作容积,L;Ni代表发动机指示功率,kW。
对于特定型号的发动机来说,若转速不变,发动机功率会随着海拔升高而下降,见图1所示。
其中可以看出主要表现有下文所述几个方面。
1.1 功率方面
随着海拔升高、大气压力降低、空气密度减小,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减少,这对以柴油发动机为动力的工程机械影响尤为突出。
以上的数据表明海拔每上升1000m,发动机功率、扭矩下降8%-13%,热强度增加2%-5%;在毛儿盖项目这种施工环境下,功率、扭矩差不多要降15%左右。
同时由于汽缸内充气量减少,柴油燃烧不完全且燃烧速度慢,发动机热效率下降,散热性能下降热负荷增加,燃烧不充分等,因此高原环境对发动机功率输出影响十分严重。
1.2 散热系统方面
对发动机而言,由于汽缸内空气量减少,过量空气系数下降甚至空气量不足,燃烧状况不良,后燃现象严重,使发动机热负荷急剧增加;由于高原空气密度、重量降低,使冷却风流量减少;同时由于海拔高度升高冷却液的沸点逐步降低,这些均可导致散热能力下降热负荷进一步增加。
散热差会使部分功率在发动机内部损耗变成热能,造成作业温度超过规定值,进而影响正常使用。
1.3 燃油及排放方面
高原环境对设备的燃油经济性能和排放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副面影响,燃油消耗加大,发动机排放物CO、CH量也急剧增加。
同时,高原地区沙尘的含量为低海拔的5-15倍,这增加了进气阻力,使空气过滤效果下降。
又由于空气中含氧量少使发动机燃烧性能迅速下降,这不仅使功率下降而且加剧了机器内部零部件的磨损,缩短了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在高原地区发动机功率下降,尤其是对于那些功率储备比较小的发动机来说。
面对这种形势,要想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
通过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可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发动机的压缩比提高后,压缩终了气缸内的温度和压力也会随之提高,促使气缸内的燃烧更加充分,不仅加快了燃烧速率,也减少了热损失。
当拔海高度不断增加时,发动机的充气量会逐渐下降,此时压缩终了的气缸压力及温度相应降低,所以爆震倾向小,有利于提高压缩比。
不同海拔高度的压缩比计算式为:
εz=ε+ε
式中:εz为海拔高度为z时的使用压缩比;ε为原设计压缩比;ρo为零海拔(气压
101.3kPa)、气温15℃时的空气密度,kg/m3;ρz为海拔z时的空气密度,; z为海拔高度,m。
除上述分析的因素外,还有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压缩比,比如大气温度、发动机热状态等,因此在选择压缩比时应综合考虑各项因素,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②合理选择配气相位。
应合理选择配气相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和发动机的实际转速范围相适应,而只有两者能够相适应才能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充气系数,进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改变,进、排气门开、闭角对气流惯性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进、排气门开闭的最有利的角度应随之变化。
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时期中,进气迟后角和排气提前角影响最大。
进气迟后角通过气流惯性提高充气系数,在一定的气流惯性下,对应着一个最佳迟候角。
进气迟后角减小能提高低转速下的充气系数,进而实现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的目的。
反之,进气迟后角增大,充分利用气流的惯性,以增加进气量,对经常处于高速运转的发动机有利。
排气提前角主要影响作功行程中膨胀功Pw损失和排气行程中的排气功Px损失。
排气提前角增大,Pw增加,Px减小;排气提前角减小则Pw减小,而Px增加。
最佳的排气提前角可使(Pw+Px)值最小。
试验表明,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高,排气提前角增大,使废气能以很高的速度自由排出,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排出大量废气。
③采用增压设备。
柴油机的优势之一是没有爆震的制约,因此在使用时可采用增压设备,增加其进气量,提高其压力和温度,如此一来,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将大大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诸多客观原因的限制,对增加设备的要求很高,要求其结构紧凑,涡轮等旋转零件的转动惯量小,反应敏感。
随着拔海升高,油气混合气变浓,燃烧滞后不完全。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应按拔海高度的增高适当减小油量,增大空气量,以改善混合气的形态。
随着海拔升高,发动机压缩终了的汽缸压力降低,火焰的传播速度减慢。
为此,可将点火提前角略微提前2°~3°。
针对使用的压路机所配置DEUTZ发动机具体情况来看,前面两种方案操作起来需要对发动机内部构件进行改变,实属不易,这需要发动机厂家特制相关部件。
针对这种情况和改装成本,本文选择了第三种方案。
选择了更换一台配181kW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调速器、六只单体泵和六只喷油器,同时将喷油提前角作相应调整。
针对该机的具体工作环境(灰尘大),在空滤前加装了一个旋转式空气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大大缩短发动机保养的时间间隔。
2 结语
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情况来看,该方案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发动机动力强劲、排烟良好、冷却液温度也有所下降,达到正常,功率比以前提高了将近20kW,性能达到了新机的状态。
高原反应对发动机的技术性能影响大,其最终能顺利解决这种情况,首先在于分析思路正确,即采用增压设备,增加了进气量,压缩终点的压力和温度也相应提高。
更换单体泵、喷油器,适当减少喷油量,从而改善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在空滤前增加一个旋转式空气过滤器,进气质量得到大大改善,从而缩短了发动机的保养时间间隔。
以上所述的处理方案具有借鉴性,为其他高原地区出现的同类情况提供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侯宪春,胡清森.军运保障中高原和山区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及对策[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7-09-15.
[2]钟海杰,杨秀芳,袁淳,周仲德,钱威威.进气管长度在发动机不同转速下对其动力性能的影响[J].北京汽车,2013-02-25.
[3]栾新立,胡渤.东方红-WZJ300挖装机的研究[J].隧道建设,2011-12-20.
[4]王东荣,颜平涛,杨陈,沈源,冯擎峰.基于AVLBOOST的汽油机两级可变进气系统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14-04-25.
[5]李志玉.高原对汽车运行的影响与对策[J].青海交通科技,200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