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3.1电现象(word版,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9最新】九年级物理上册 3、1 电现象练习 (新版)教科版

【2019最新】九年级物理上册 3、1 电现象练习 (新版)教科版

【2019最新】九年级物理上册 3、1 电现象练习(新版)教科版(1)观察下列图片。

图3-1-3思考:问题1:用__摩擦__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问题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小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__吸引轻小物体__的性质。

(2)阅读材料P35第1、2段,并分析以下图片。

图3-1-4思考:问题1: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__正__电,电子带__负__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显__电中性__的,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__电中性__。

问题2: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__转移__到另一个物体上。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__正电__,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__等量的负电__。

问题3:将玻璃棒和丝绸互相摩擦,玻璃棒带__正__电,丝绸带__负__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__电子__,丝绸得到了__电子__。

问题4:与毛皮摩擦后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说明在摩擦的过程中,毛皮__失去__(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

问题5: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分别是__正__电荷和__负__电荷。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只是__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__。

学点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观察如图3-1-5所示的实验。

图3-1-5思考:问题1:由甲、乙得到的结论是:__同种电荷相互排斥__。

问题2:由丙得到的结论是:__异种电荷相互吸引__。

(2)观察如图3-1-6所示的装置。

图3-1-6思考:问题1:验电器是根据__同种电荷相互排斥__的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__检测物体是否带电__。

问题2:将一个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若:①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带电体带__正__电荷。

②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带电体带__负__电荷或带电体带__正__电荷,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少。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1电现象(word版,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1电现象(word版,含答案解析)

3.1电现象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1. 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

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甲、乙带电为A. 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 甲带正电,乙也带正电C. 甲带负电,乙带正电D. 甲带负电,乙也带负电2. 如图甲所示,验电器带负电,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A. 电流方向由到B. 电流方向由到C. 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D. 始终无电流3. 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玻璃棒B. 塑料尺C. 铁钉D. 橡皮4. 如图甲所示,验电器带负电,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A. 电流方向由到B. 电流方向由到C. 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D. 始终无电流5. 在干燥的环境下,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其中一根靠近被吊起的另一根,它们相互排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B. 玻璃棒得到电子带正电C. 在潮湿的环境下重复实验,它们相互吸引D. 玻璃棒在任何条件下都是绝缘体6. 如图所示,小王同学在学习了教材中“原子模型”一节后,整理知识结构图如下,其中①、②、③三项有下划线的内容中不正确的是A. 只有①B. 只有③C. ①和②D. ②和③7. “飞沫传播”是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口罩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在口罩防护作用当中,最重要的一步是使无纺布经过驻极处理后具有很好的静电吸附能力。

下列哪种材料可以检验口罩静电吸附效果A. 铁块B. 小纸屑C. 石块D. 铜块8. 某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由闭合到张开,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B. 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两箔片带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C. 金属箔片张开的瞬间,玻璃棒上的正电荷移动到箔片上D. 金属箔片张开的瞬间,产生的电流方向是从箔片流向玻璃棒9. 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塑料是导体B. 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C. 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D. 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10. 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使带电,不带电,再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和连接起来。

九年级物理上册3.1电现象练习题(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3.1电现象练习题(新版)教科版

3.1 电现象一、单项选择题1.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查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梳子获得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掉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掉了一些原子核 D.摩擦创建了电荷2.三只轻质球分别用丝线悬挂着,此中随意两只球凑近时都相互吸引,则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 三球都带电B.有两个球带同种电荷,第三个球不带电C.只有一个球带电D.有两个球带异种电荷,第三个球不带电3. 以下现象中,因为摩擦起电造成的是()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B.冬季感得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C.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稍微的噼啪声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B 连4. 以下图,取两个同样的验电器 A 和B,使 A 带负电, B 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和接起来 .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B. A 中的自由电子经过A. B 中正电荷经过金属棒流向 A, A 金属箔的张角减小金属棒流向 B,B 金属箔的张角增大C. A 中负电荷经过金属棒流向B, B 中正电荷经过金属棒流向 AD.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 A 流向B, B 金属箔的张角增大5. 用毛皮摩掠过的橡胶棒吸引轻小纸屑后,有纸屑又很快飞开的原由是()A.纸屑不带电,因此不可以被橡胶棒吸引B.纸屑质量太小,不可以带电C.纸屑带了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挤D.纸屑带了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挤6.以下设施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说错误的选项是A.声纳系统——利用回声定位原理B.电视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电视机的遥控C.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D.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7.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用丝绸摩掠过的玻璃棒带负电B.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挪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C.带负电的橡胶棒凑近通草球时,能将其吸引过来,则通草球必定带正电D.接有电源的电路中必定有电流流过8. 以下图,是四个通电小球,相互作用的状况表示图,此中小球 A 与毛皮摩掠过的橡胶棒凑近时相互排斥,那么,对于 D 球的带电状况是()A.带正电B.带正电或不带电 C.带负电 D.带负电或不带电9. (2016?广西)三个悬挂着的轻质带电小球,相互作用状况以下图,那么甲、乙、丙的带电状况()A.甲、乙球带异种电荷 B.乙、丙球带同种电荷C.假如甲球带正电荷,则丙球带负电荷D.假如甲球带正电荷,则丙球带正电荷10.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电路两头只需有电压,就必定有电流B.某电路中只需有电流经过,电路中必定有电源C.有电源必然有电压,有了电压必然有电流D.电流的存在使得电路中出现电压,进而形成电源( )11. 以下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中正确的选项是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用摩擦的方法能够创建电荷C.原子是不行再分的最小粒子 D.香气扑鼻能够作为分子运动的凭证12. 以下图,取两个同样的验电器 A 和 B,使 A 带负电, B 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 A 和 B 连接起来.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B 中正电荷经过金属棒流向 A, A 金属箔的张角减小B. A 中负电荷经过金属棒流向 B, B 中正电荷经过金属棒流向 AC. A 中的自由电子经过金属棒流向B, B 金属箔的张角增大D.金属棒中瞬时电流的方向从A 流向 B,B 金属箔的张角不变13. 人类对原子构造的认识始于对静电现象的研究,以下相关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摩擦起电创建了电荷 B.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C.同种电荷相吸引,异种电荷相排挤D.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14. 如图甲所示,验电器 A 带负电, B 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 B 两金属球连结起来的瞬时(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A. 电子挪动的方向由 A 到 BB.电流方向由 A 到 BC.有电流但方向没法确立D.一直无电流15.(2017?益阳)以下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1、 s2,电流表、灯泡 L1和 L2均能正常工作.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开关 s1闭合, s2断开,电源外面电流流向为 a→b→c→dB. 开关 s1、 s2都闭合,灯泡 L1和 L2并联C.开关 s1、 s2都闭合,经过灯泡 L1的电流必定大于经过灯泡 L2的电流D.闭合 s1、 s2中随意一个开关,都会有灯泡发光二、填空题16.验电器是利用 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17.电源都有正负两个极,在电源的外面,电流从电源的 ________极流出,经过用电器,从电源的 ________ 极回到电源;在电源内部,电流由电源的________极流向 ________极.18.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________V,电路中要形成连续的电流,除了要有电源,电路还一定处于 ________ 状态,实验用电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2A=________mA。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3.1电现象课时同步练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3.1电现象课时同步练含解析新版教科版

第1节电现象一、选择题1. 小科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

据此推测显示屏()A. 带正电B. 带负电C. 不带电D. 一定带电【答案】D【解析】带电体的性质是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由图知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时会被吸引,根据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知,显示屏一定带电,故D正确,ABC错误。

2.如图所示,人在科技馆内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并散开,由该现象可推断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的电荷一定是()A.正电荷B.负电荷C.异种电荷D.同种电荷【答案】D【解析】在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且电荷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规律,即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当人在触摸静电球时,人的身体就会带上电荷,即人的头发上会带上同种电荷(但不能确定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此时人的头发会飘起来。

3.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用绝缘细线悬挂两个小球,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C.两球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D.两球均只受两个力【答案】A【解析】A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两带电小球表现出排斥现象,故 A 选项符合题意;B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两带电小球没有吸引紧贴,故 B 选项不符合题意;C、带电体会吸引不带电的物体,若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则两球会相互吸引紧贴,故 C 选项错误;D、由受力分析可得,两小球均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小球所带同种电荷间的排斥力,因此两球均受三个力,故 D 选项不符合题意。

4. 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 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 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答案】D【解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认识电路3-1电现象习题新版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认识电路3-1电现象习题新版教科版
返回
3.[2020·沈阳]将与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 如图所示的令人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 __带__电____,会___吸__引___不带电的头发。
返回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 ___排__斥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吸__引___。
返回
5.验电器的作用是__检__验__物__体__是__否__带__电____,其原理是 利用___同__种__电__荷__相__互__排__斥_______。
返回
11. 如图所示是一只猫在毛毯上打滚后身上沾了多个气 球的情景。猫打滚过程中与毛毯之间发生了 __________现象,轻小的气球能沾在猫身上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猫在毛毯上打滚后身上沾了多个气球,是因为猫 在打滚过程中与毛毯相互摩擦带电,轻小的气球能沾在猫 身上是因为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质。 【答案】摩擦起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质
(2)实验发现: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 排斥,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也相互排 斥,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同__种__电__荷__互__相__排__斥_____。
【点拨】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两 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也相互排斥;用丝绸摩擦过 的两根玻璃棒带同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带的 也是同种电荷,所以得出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时,它们会相互吸引,这说明玻璃棒和橡胶棒带的 是___异_____(填“同”或“异”)种电荷。
【点拨】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 胶棒带的电荷是异种的,所以靠近时,它们之间会相 互吸引。
返回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3.1电现象课时同步练含答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3.1电现象课时同步练含答案

3.1电现象课时同步练一、选择题1、小科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

据此推测显示屏()A. 带正电B. 带负电C. 不带电D. 一定带电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

由此我们可以判定()A. 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 甲带负电,乙带正电C. 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D. 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3、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可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会因排斥而张开,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 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不带电B. 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正电C. 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D. 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4、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B.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C.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5、如图3-1-4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都放在绝缘支架上,A 带大量负电荷,B带大量正电荷,用铜棒C连接两球,则()图3-1-4A.电子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B.电子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C.正电荷从B流向A,电流方向从A到BD.正电荷从A流向B,电流方向从B到A6、下列有关“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B. 运动的电荷一定形成电流C. 电路两端有电压就一定有电流D. 电阻中有电流,它的两端一定有电压7、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用绝缘细线悬挂两个小球,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B.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C.两球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D.两球均只受两个力8、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表示的是电流的快慢B. 电流表示的是电流的大小C. 通过导体的电荷量越多,则导体中的电流越大D. 通电时间越短,则导体中的电流越大9、如图所示,水平静止放置的易拉罐会向摩擦过的塑料管滚动,可知它们之间存在()A.电荷间相互吸引力B.电荷间相互排斥力C.磁极间相互吸引力D.磁极间相互排斥力10、如图3-1-8所示,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

2020-2021学年度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3.1电现象

2020-2021学年度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课练——3.1电现象

3.1电现象一、选择题1.关于电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B.两个物体摩擦时,得到电子的物体带正电C.带正电的物体一定会排斥带负电的物体D.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正电的仪器2.在有些地毯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夹杂一些不锈钢丝,其作用主要是()A.钢丝能增大摩擦B.钢丝能反射光、美观C.钢丝容易传递热D.钢丝能把由于摩擦所带的电荷及时导走3.“飞沫传播”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口罩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在口罩防护作用当中,最重要的一步是使无纺布经过驻极处理后具有极好的静电吸附能力,下列哪种材料可以检验口罩静电吸附效果()A.小纸屑B.铝块C.石块D.铜块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B.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5.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是导体B.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D.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6.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材料相同的物体互相摩擦时才会发生带电现象B.相互摩擦的两物体,一定带等量的同种电荷C.在摩擦起电现象中,总是质子从某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D.在摩擦起电现象中,总是电子从某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7.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细线悬挂着的轻质小球时,产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关于这个轻质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带负电 B.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C.一定带正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8.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排斥乙物体,乙物体吸引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A.甲物体带正电、乙物体带负电B.甲、乙两物体均带正电C.甲、乙两物体均带负电D.甲物体带负电、乙物体带正电9.细心的小雪发现家中台式电脑的荧光屏表面更容易积累灰尘,这主要是因为A.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吸附灰尘的能力较强C.台式电脑工作时荧光屏温度较高,容易吸附灰尘D.台式电脑工作时荧光屏表面带有静电,容易吸附灰尘10.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A.分子间相互排斥 B.分子间相互吸引C.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D.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二、填空题11.自然界里只存在______电荷与______电荷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互相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小刚打扫房间时,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擦过的镜面因______而带上了电,带电体有______轻小物体的性质.12.人们把用______摩擦过的______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______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两种电荷间的关系是______.13.台式电脑使用一段时间后,为保证电脑的稳定性,需要打开主机箱盖除尘,这是因为散热风扇的扇叶在转动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带上了_________,可以_________轻小物体,所以灰尘会附着在扇叶上。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3.2电路(word版,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一课一练3.2电路(word版,含答案解析)

3.2电路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如图的电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用电器的是
A. 太阳能电池
B. 电风扇
C. 电熨斗
D. 电动自行车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分别闭合开关、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只闭合开关、,灯亮,不亮
B. 只闭合开关、,灯亮,不亮
C. 只闭合开关、,灯、都亮
D. 三个开关都闭合,灯、都亮
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泡不发光的图是
A. B.
C. D.
5. 如图所示,一个便携式充电器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该手机电池相
当于电路中的
A. 电源
B. 开关
C. 导线
D. 用电器
6. 图中的个元件符号分别表示
A. 二极管、电动机、电阻、交叉相连的导线
B. 发光二极管、电阻表、滑动变阻器、交叉不相连的导线
C. 发光二极管、电动机、滑动变阻器、交叉不相连的导线
D. 发电机、电动机、滑动变阻器、交叉相连的导线
7. 如图所示,两个灯泡始终完好,当开关、都闭合时,可能出现的现象

A. 不亮,亮
B. 和都亮
C. 不亮,亮
D. 和都不亮
8. 小明发现宾馆里的“插卡取电器”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无论插入哪种卡片都能使房
间通电,第二种用专门的磁卡插入或靠近都能使房间通电,小明设计了如下三种方法用于判断取电器类型:①将硬纸片插入,看能否通电;②将专用插卡贴在面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电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

A. 带正电
B. 带负电
C. 带同种电荷
D. 带异种电荷
2. 如图甲所示,验电器带负电,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
、、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
A. 电流方向由到
B. 电流方向由到
C. 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
D. 始终无电流
3. 如图所示,要使开关闭合后小灯泡能够发光,在金属夹、间应接入下列
物品中的
A. 橡皮
B. 钢直尺
C. 塑料尺
D. 干燥的小木棍
4. 如图甲所示,验电器带负电,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
、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如图乙所示),金属棒中。

A. 电流方向由
B. 电流方向由
C. 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
D. 始终无电流
5. 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起电,经检验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则梳头

A. 塑料梳子失去一些电子
B. 塑料梳子得到一些电子
C. 头发得到一些电子
D. 头发和梳子之间没有电荷转移
6. 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
的模型,在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是图中的
A.
西红柿
B.
西瓜
C.
面包
D.
太阳系
7. 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其主要原因是
A. 荧光屏有吸附灰尘的能力
B. 屋子里灰尘的自然堆积
C. 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
D. 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
8. 如图所示,验电器带负电,验电器不带电,若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连接
和的金属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金属箔的张角减小
B. A中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流向,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C. A中负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中正电荷通过金属棒流向
D. 金属棒中瞬间电流的方向从流向,金属箔的张角增大
9. 小兰对以下电学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