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测试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测试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测试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测试题

单选题

1、现代研究认为多数温热药能

A寒凉

B酸涩

C温热

D甘淡

E寒热

单选题

2、氯化钠常用作中药注射液的

A潜溶剂

B抛射剂

C渗透压调节剂

D助悬剂

E抗氧剂

单选题

3、亚硫酸氢钠可作为偏酸性中药注射液的

A金属离子络合剂

B乳化剂

CpH调节剂

D抗氧剂

E矫味剂

单选题

4、关于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药物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

B表观分布容积是药物体内分布的真实容积

C水溶性大的药物往往表观分布容积大

D药物表观分布容积不能超过体液总体积

E表观分布容积反应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快慢

单选题

5、能清热燥湿的药,其性味大多是

A酸味

B苦寒

C辛温

D甘温

E咸寒

单选题

6、常用于吸附水溶中非极性物质的色谱是

A凝胶

B硅胶

C活性炭

D聚酰胺

E离子交换树脂

单选题

7、羧甲基淀粉钠常用作片剂的

A崩解剂

B润湿剂

C吸收剂

D黏合剂

E润滑剂

单选题

8、处方中含有较多挥发油液体成分,压片需加入A黏合剂

B湿润剂

C吸收剂

D润滑剂

E稀释剂

单选题

9、煅淬法炮制常用的淬液有

A石决明

B赭石

C牡蛎

D白矾

E石膏

单选题

10、除另有规定外,内服散剂的粒度为A粗粉

B中粉

C细粉

D最细粉

E极细粉

单选题

11、生物碱在不同植物的含量差别

A麻黄碱

B槲皮素

C小檗碱

D东莨菪碱

E青蒿素

单选题

12、可用作油脂性栓剂基质的是

A卵磷酯

B半合成山苍子油酯

C甘油明胶

D乙基纤维素

E十二烷基磺酸钠

单选题

13、最容易发生酸水解反应的苷类化合物

Aα-萘酚和浓硫酸

B邻苯二甲酸和苯胺

C蒽酮和浓硫酸

D苯酚和浓硫酸

E醋酐和浓硫酸

单选题

14、上述药物中,结构中具有酰胺键且碱性较弱的生物碱是A槟榔碱

B小檗碱

C延胡索乙素

D吗啡

E秋水仙碱

单选题

15、不属于沉降性的功效是

A潜阳

B发表

C祛风

D涌吐

E开窍

单选题

16、呈不规则的小块,外表面棕黄色至黄褐色,碎断面淡黄色并具金属色泽的饮片是

A自然铜

B赭石

C雄黄

D煅炉甘石

E生石膏

单选题

17、在产地加工时需要“发汗”的药材有

A30℃

B40℃

C50℃

D60℃

E70℃

单选题

18、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的浓度为

A浸渍法

B乳化法

C溶解法

D热熔法

E渗漉法

单选题

19、在产地加工时需要“发汗”的药材有

A切片

B分拣

C熏硫

D发汗

E揉搓

单选题

20、能与碘化铋钾试剂反应生成沉淀的化合物是

A7-羟基黄酮

B七叶内酯

C大黄酸

D苦参碱

E葡萄糖醛酸

-----------------------------------------

1-答案:A

本题考查四气的所示效应。四气的所示效应: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凡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

2-答案:C

凡与血浆、泪液渗透压相同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大量注入低渗溶液会导致溶血,因此大容量注射液应调节其渗透压。常用的调节渗透压的附加剂有氯化钠、葡萄糖等。

3-答案:A

本题考查注射剂的附加剂。防止药物氧化的附加剂包括 1.抗氧剂(亚硫酸钠)2.惰性气体(二氧化碳和氮气)3.金属离子络合剂(EDTA、EDTA-2N

a)

4-答案:A

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表观分布容积没有直接的生理意义,所表达的表观意义为:若药物按血药浓度在体内均匀分布时所需体液的容积。其大小反映了药物的分布特性。通常,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

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壁,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亲脂性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较低,表观分布容积通常较大,往往超过体液总体积。对于一个药物来说,表观分布容积是个确定的值。

5-答案:C

本组题考查中药的性能气味结合。依据四气和五味理论,寒能清热,苦能燥湿,能清热燥湿的药物其性味大多苦寒;辛能发散,温性药可治疗寒证,能发散风寒的药物其性味多为辛温;甘能补,温能散寒助阳,能补肾助阳药性味多甘温。

6-答案:C

本组题考查中药有效成分分离常用色谱的原理及适用范围。活性炭属于非极性吸附色谱,极性小的成分容易被吸附,常用除去色素等杂质;聚酰胺的分离原理为氢键吸附,适用于酚类、黄酮和酿类成分的分离;硅胶属于极性吸附色谱,极性大的成分易被硅胶吸附;凝胶的分离原理为分子筛,分子量大的成分先下来;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原理为物质的解离程度不同。

7-答案:A

羧甲基淀粉钠(CMS-Na)又称乙醇酸钠淀粉,为聚α-葡萄糖的羧甲基醚,系白色至类白色粉末;能分散于水,形成凝胶;醇中溶解度约2%,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在水中的体积能膨胀300倍,是优良的崩解剂;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可作为直接压片的干燥黏合剂;适用于可溶性和不溶性药物;一般采用外加法,用量一般为片重的2%~6%。

8-答案:E

稀释剂与吸收剂统称为填充剂。前者适用于主药剂量小于0.1g,或浸膏黏性太大,或含浸膏量多而制片困难者;后者适用于原料药(含中间体)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而需制片者。压片前干颗粒的处理: 1.整粒2.加挥发油或挥发性药物3.加润滑剂与崩解剂

9-答案:B

将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者,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称煅淬。常用淬液有醋、酒、药汁等。煅淬目的:①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如自然铜、阳起石、皂矾、炉甘石等;②使药物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如磁石、礞石等。一些矿物药煅、淬前后,矿物的

变化是多方面的,既有单纯的晶体结构变化,如代赭石中赤铁矿转化为磁赤铁矿;也有晶体结构、化学成分的改变,如自然铜中黄铁矿转化为磁黄铁矿;更常见的是局部氧化、醋淬中的醋酸化或水化。煅淬时应反复进行数次,使液体辅料吸尽,药物应全部酥脆为度。

10-答案:C

供制散剂的饮片、提取物均应粉碎。除另有规定外,内服散剂应为细粉;儿科用及外用散剂应为最细粉。

11-答案:C

本题考察生物碱的结构特点和分类:小檗碱属于季铵型生物碱,东莨菪碱属于莨菪烷类生物碱,麻黄碱属于有机胺类生物碱;槲皮素属于黄酮类;青蒿素属于萜类。

12-答案:B

常见的油脂性基质如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类:系游离脂肪酸经部分氢化,再与甘油酯化而得的甘油三酯、二酯及一酯的混合酯,所含的不饱和基团较少,不易酸败,贮藏中也比较稳定,为目前应较多的油脂性栓剂基质,其中有半合成椰子油酯、半合成山苍子油酯、半合成棕榈油酯等。

13-答案:A

本题考查糖苷的鉴别反应。糖苷的最常用鉴别反应是Molish反应,该试剂的组成为a-萘酚和浓硫酸。若为糖苷类可观察到两液面交界处有紫色环。

14-答案:B

本组题考查生物碱的结构分类及代表化合物。吗啡分子中具有酚羟基,为两性生物碱;槟榔碱属于简单吡啶类,呈液态,具有挥发性;秋水仙碱属于有机胺类生物碱,且分子中具有酰胺键,基本不显碱性;小檗碱属于季铵碱;延胡索乙素为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

15-答案:A

一般说,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16-答案:A

自然铜:呈不规则形小块,长0.2~2.5cm。外表面黄棕色至黄褐色,碎断面呈淡黄色,具金属光泽。质坚硬。气微

17-答案:D

《中国药典》对药材干燥的表述方法如下:(1)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2)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表示。(3)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4)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表示。

18-答案:E

渗漉法:流浸膏剂的主要制法,其操作要点:①饮片应适当粉碎,加规定的溶剂均匀湿润,密闭放置一定时间,再装入渗漉器内。饮片装入渗漉器时应均匀、松紧一致,加入溶剂时应尽量排除饮片间隙中的空气,溶剂应高出药面,密盖,浸渍适当时间后渗漉。②除另有规定外,渗漉时应先收集药材量85%的初渗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低温浓缩至稠膏状,与初漉液合并,调整至规定量,静置,取上清液分装。③对有效成分明确者,测定含量和含醇量,调整至规定的规格标准。

19-答案:D

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20-答案:D

盐酸-镁粉反应是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反应。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白黎芦醇苷等化学成分已作为单体成分在医药、化工领域中应用,虎杖已成为这些单体成分的原料药。秦皮的原植物主要有两种,即木犀科植物大叶白蜡树及白蜡树,大叶白蜡树皮中主要含七叶内酯和七叶苷,而白蜡树皮中主要含白蜡素和七叶内酯以及白蜡树苷。

经典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试题50题含答案

经典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试题50题含答案 单选题 1、白头翁除清热解毒外,又能 A息风止痉 B活血消肿 C疏散风热 D利尿通淋 E凉血止痢 答案:E 白头翁【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单选题 2、患者,女,26岁。小便色赤,热涩疼痛,带下臭秽,阴痒难忍,而且新产之后,乳汁不下,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对患者“乳汁不下,小便涩痛”,治疗上首选药组是 A利水通淋,解暑 B利水通淋,敛疮 C利水通淋,清肺 D利水通淋,润肠 E利水通淋,下乳 答案:E

木通【来源】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性味归经】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泄降,通行经脉,主入心与小肠经,兼入膀胱经。上清心火,下利小便,导热下行。善利水通淋、泄热,能通经下乳。既为治湿热淋痛与水肿之要药,又为治心火上炎、下移小肠之良药,还为治乳汁不下及湿热痹痛之佳品。【功效】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 单选题 3、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喉痹、急性扁桃体炎的是 A冰硼散 B六神丸 C珠黄散 D锡类散 E清音丸 答案:B 冰硼散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排除A。六神丸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咽,化腐止痛,故本题选B。珠黄散的功能是清热解毒,祛腐生肌,排除C。锡类散的功能是解毒化腐,敛疮,排除D。清音丸的功能是清热利咽,生津润燥,排除E。 单选题 4、患者,女,18岁,学生。自幼多病,平素易感冒,近半年来汗出较多,恶风,遇劳则甚,伴面色少华,体倦乏力,声低气怯,舌淡,苔薄白,脉弱。经中医辨证后用玉屏风胶囊。玉屏风胶囊的功能是 A湿热下注扰动精室所致遗精、早泄者不宜用 B肝经湿热所致的遗尿与膀胱湿热所致的小便频数者忌用 C热病汗出、阴虚盗汗者慎用

执业药师202X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练习试题2.doc

执业药师202X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练习试题2 下面是本网站执业药师栏目为你收集整理的执业药师202X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练习试题2,希望大家在做练习的同时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补救。祝大家备考顺利。更多相关试题本网我会持续更新,请考生们随时登陆本网查看。 执业药师202X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练习试题2 二、配伍选择题 1、A.能涩 B.能燥 C.能缓 D.能收 E.能软 <1> 、甘味具有的特性 A B C D E <2> 、苦味具有的特性 A B C D E <3> 、咸味具有的特性 A B C D E 2、A.开花前期 B.开花盛期 C.生长末期 D.花蕾期 E.生长初期 <1> 、甘草甜素在哪个时期含量最高

A B C D E <2> 、槐花中的芦丁在哪个时期含量最高 A B C D E <3> 、西红花的采收期是 A B C D E 3、A.简单吡啶类生物碱 B.简单莨菪类生物碱 C.简单嘧啶类生物碱 D.简单异喹啉类生物碱 E.简单吲哚类生物碱 <1> 、槟榔碱的结构类型是 A B C D E <2> 、烟碱的结构类型是 A B C D E 4、A.α-去氧糖苷键 B.β-果糖苷键 C.S-苷键 D.α-葡萄糖苷键 E.β-葡萄糖苷键 <1> 、苦杏仁酶可水解 A B C D E <2> 、麦芽糖酶可水解 A B C D E

<3> 、转化糖酶可水解 A B C D E 5、A.去氧胆酸 B.麝香酮 C.蟾蜍甾二烯 D.牛磺熊去氧胆酸 E.谷氨酸 <1> 、牛黄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 A B C D E <2> 、熊胆中的有效成分是 A B C D E 6、A.增强疏肝理气作用 B.增强活血止痛的功效 C.增强行气止痛作用 D.降低毒性 E.增强舒筋活络作用 <1> 、醋乳香的作用是 A B C D E <2> 、醋延胡索的作用是 A B C D E 7、A.扣锅煅法 B.煅淬法 C.明煅法

中药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基础知识-中药学 第一单元药性理论 一、本章结构: 二、大纲要点 1.掌握四气所表示的效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2.掌握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3.掌握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升降浮沉不同作用及对临床用药指导意义 4.掌握归经的理论基础、确定依据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5.掌握有毒与无毒的含义、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 三、要点精讲 考点一:药性理论的内容 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考点二:四气 四气:寒热温凉 寒凉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作用。 温热药物: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元、回阳救逆作用。 临床应用:“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大寒用大热,微寒用温热。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 考点四:升降浮沉 影响因素:药物性味;药物质地,炮制和配伍 作用: 升浮药:温热,辛、甘、淡,质地轻清,作用趋向主上升、向外。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行气开郁、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功效。故解表药、温里药、祛风散寒药、行气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补益药、涌吐药等多具升浮之性。 沉降药:寒凉,酸苦咸,质地重浊坚实。作用趋向主下行、向内。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故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 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收敛止血药、收涩药多具沉降药性。 对临床指导意义 1、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热,用薄荷、菊花来疏散; 2、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热结肠燥用大黄、芒硝来泻热通便; 3、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用代赭石平肝潜阳治疗肝阳上亢; 4、病势下降陷,宜升不宜降,如气虚下陷,久病脱肛,用黄芪、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5、升降并用是适应复杂病机,调节紊乱脏腑功能 如:心肾不交虚烦失眠,腰冷便溏,上热下寒证,用黄连清心降火安神,配肉桂补肾引火归原。

中药学试题与答案

中药学试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5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2.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 A.苦味 B.甘味 C.辛味 D.咸味 E.酸味 3.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 A.荆芥 B.白芷 C.羌活 D.防风 E.藁本 4.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 ) A.萆薢 B.木通 C.石韦 D.地肤子 E.泽泻 5.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 A.温肾壮阳药 B.健脾利水药 C益脾滋肾药 D.滋补脾肾药 E.温补脾肾药 6.枳实除治疗食积脾胄气滞外,还常用治( ) A.肝气郁滞之胁痛 B.水湿停滞之水肿 C.泻痢腹痛、里急后重 D.肾不纳气之气喘 E.肝郁月经不调 7.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 A.沉香 B.木香 C.干 D.吴茱萸 E.橘皮 8.莱菔子的功效是( )

A.消食和中、化痰除痞 B.消食化积、积血祛瘀 C.消食导滞、疏肝下气 D.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E.行气导滞、涩精止遗 9.雷丸用于驱虫,宜( ) A.研末服从 B.与其他药同煎 C.另炖 D.先煎 E.后下10.地榆与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地榆又能( ) A.解毒敛疮 B.活血止痛 C.清热利尿 D.化瘀止血 E.祛痰止咳 11.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 A.丹参 B.艾叶 C.半夏 D.川穹 E.郁金 12.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之证,应选用( ) A.桔梗 B.半夏 C.昆布 D.白芥子 E.白附子 13.脏不可持续服用,且忌“火锻”的药物是( ) A.龙骨 B.磁石 C.牡蛎 D.朱砂 E.石决明 14.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强( ) A.消痰行水之功 B.凉血止血之功 C.平肝潜阳之功 D.重镇安神之功 E.降逆下气之功 15.地龙可用于( ) A.冒寒呕吐 B.心悸失眠 C.肝郁胁痛 D.痰鸣喘息 E.肾虚尿频 16.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 A.黄连 B.黄柏 C.黄芩 D.栀子 E.龙胆草

2017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答案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给患者调整抗抑郁药时必须谨慎,以单氨氧化酶抑制剂替换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入抑制剂时,应当间隔一定的时间。至少应间隔(E) A.1天
B.5天
C.7天
D.10天
E.14天
2.西肽普兰抗抑郁的药理作用机制是(A) A.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 B.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的α2受体 C.抑制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在摄取 D.抑制单胺氧化酶 E.阻断5-羟色胺受体及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 3.为避免引起大面积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服用前提倡做人体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HLA-B*1502)检测的抗癫痫药是(A) A.卡马西平 B.丙戊酸钠 C.氟硝西泮 D.托吡酯 E.加巴喷丁 4.在痛风急性期禁用的药物是(B) A.秋水仙碱 B.别嘌醇 C.布洛芬 D.舒林酸 E.泼尼松 5.具有类似磺胺结构,对磺胺类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需慎用的非甾体抗炎药是(E) A.阿司匹林 B.吲哚美辛 C.双氟芬酸钠 D.美托洛尔 E.塞来昔布 6.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是(E) A.秋水仙碱 B.萘普生 C.苯溴马隆 D.氢氯噻嗪 E.别嘌醇 7.对中、重度持续哮喘患者的长期维持治疗的推荐方案是( A ) A.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 受体激动剂 B.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 C.长效β2 受体激动剂+长效 M 胆碱受体阻断剂 D.长效 M 胆碱受体阻断剂+白三烯受体阻断剂 E.长效β2 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阻断剂 8.关于镇咳药作用强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D ) A.喷托维林>苯丙哌林>可待因 B.可待因>苯丙哌林>喷托维林 C.苯丙哌林>喷托维林>可待因 D.苯丙哌林>可待因>喷托维林 E.喷托维林>可待因>苯丙哌林 9.服用后可能导致口中有氨味、舌苔、大便呈灰黑色的药物是( C ) A.奥美拉唑 B.硫糖铝 C.枸橼酸铋钾

中药学专业知识练习题.doc

中药学专业知识练习题 中药专业知识练习题 第一部分中药学练习题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与发展 一、单选题(每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 一分)。 L我国现存第一部药学专著是(A )o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2.我国第一部药典性的本草是( D )。 A.本草纲目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备要 D.新修本草 二、多选题(在ABCD四个备选答案中有2~4个正确答案,每题一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3.属于官修本草的是(BC )。 A.《神农本草经》 B.《中华本草》 C.《新修本草》 D.《证类 本草》 第二章中药的性能 一、单选题(每题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 一分)。

1.下列药物中煎煮时要后下的有(B )o A.天花粉B满荷 C.龙骨 D.石膏 2.具有发散风寒作用的药物,其性味多为(B )o A.甘温 B.辛温 C.酸温 D.苦寒 3.甘味药的作用是(B)。 A.发散 B.补益、缓急 4.归经学说的理论依据是(C.收敛 D.燥湿、降下C )o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5.药物的四气是指(D C.脏腑、经络学说 D.气味学说)o A.辛、甘、酸、咸 B.温、热、温、凉 6.所谓平性药主要是指:(清、补、泻C.升、降、浮、沉 D. 寒、 A )o A.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 B.作用比较缓和的药物 C.升浮、沉降作用趋向不明显的药物 D.性味甘淡的药物 7.下列哪项作用是苦味药的作用?()。能泄,能燥,能坚 A.行气、活血 B.软坚、泻下 C.和中、缓急 D.通泄、降泄 8.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11:(A )o A.淡味 B.苦味 C.咸味 D.酸味9.具有沉降趋向的是 ( D )。 A.解表药 B.祛风药 C.温里药 D.平肝药 1

中药学基础理论知识

中药学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先秦时期 《诗经》中涉及的植物和动物共300多种,其中不少是后世本草著作中收载的药物;《山海经》载有100余种动物和植物药,并记述了它们的医疗用途。 二、秦汉时期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共载药365种。 三、魏晋南北时期 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成书于公元500年左右,载药730多种。南朝刘宋时期雷学著《炮炙论》是先存最早炮炙专著。 四、隋唐时期 公元659年颁布的《新修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共载药844种。 五、宋代 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国乃世界药学史的重大事件。 六、宋元时期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的专门著作,记录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药和元蒙宫廷的食物的性质及有关膳食的烹饪方法。 七、明代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总结,全书52卷,收药1892种,付图1100多幅,付方11000余首。 八、清代 1765年的《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种,其中心增716种。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第一节产地 道地药材的确定,与药材的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等。 第二节中药的采集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一)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者刚开花时采收。 (二)叶类:叶类药材采集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有些特定的品种如霜

桑叶,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三)花类:花的采收,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由于花朵次第开放,所以要分次采收,采摘时间很重要。有效花要求在含苞欲放时采摘花蕾,如银花、槐花、辛夷等,有的在刚开放时采摘最好,如月季花。 (四)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枸杞等;少数品种有特殊要求,应该采用未成熟的幼嫩果实,如乌梅、青皮、枳实等。 (五)根和根茎类:古人经验以古历二、八月为佳,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六)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剥取树皮(肉桂多在十月采收,因此时油多比较容易剥离)。根皮则与根和根茎类似,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收,如牡丹皮、地骨皮、苦楝根皮。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 动物类药因品质不同,采收各异。如桑螵蛸应在三月中旬采收;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采收;鹿皮应在冬至后剥取。 中药的炮制 一、概述: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二、炮制的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供临床疗效。如蜜炙百部、紫菀,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炒川芎、当归,能增强温经活血作用;醋炒玄胡、香附,能增强止痛作用。 3.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储存和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三、炮制的方法 (一)修治 1.纯净处理;2。粉碎处理;3。切制处理。 (二)水制 1.洗;2。淋;3、泡;4、润;5、漂;6、水飞:系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如飞朱砂、飞雄黄。 (三)火制 1、炒:有炒黄、炒焦、炒碳等程度不同的清炒法;还有拌固体辅料如土、麸、米灯炒法。 2、炙:将药材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炙可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 3、煅、将药材永猛火直接活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如煅牡蛎、煅石膏、煅血余碳等。 4、煨: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重加热,或用草纸于饮片隔层分放的加热方法,称为煨法。 5、烘焙:将药材用微火加热,使之干燥的方法。 (四)水火共制 1、煮:是用清水或液体辅料与药物共同加热的方法。

中药学试题与答案A

《中药学》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归经 2、相使 3、中药学 4、补虚药 5、引火下行 二、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1、四气是指。 2、苦味的作用是,甘味的作用是。 3、桂枝的功效是。 4、被称为“夏月麻黄”的中药是,治风通用之品为。 5、能够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药物为。 6、利水渗湿药分为类。 7、半夏的功效是。 8、石膏具有之功效,主要用于气分实热证等。 9、人参的功效是。 10、在清热解毒药中,为治痢要药,是治疗肺痈的要药。 三、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桔梗药性上行,牛膝药性下行。( ) 2、在补气血方中,常配入少量肉桂能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生长。( ) 3、荆芥、防风性较平和缓,有和解退热之功,无论外感风寒、风热表证均可治疗。( ) 4、白豆蔻可用于胃热呕吐( )

5、柴胡善升脾胃之阳气而举陷;葛根善直接升举阳气;升麻善疏木达土。( ) 6、白芨收敛止血,用于治疗多种出血证。( ) 7、牛黄平肝熄风,用于肝风内动、惊痛抽搐等证。( ) 8、青蒿具有发汗解表、解毒、截疟之功效。( ) 9、独活辛散苦燥,善祛风湿止痛,凡风寒湿邪痹着于肌肉关节者,无问新久,均可应用。( ) 10、麻黄配杏仁能增强润肺止咳之功效。( ) 四、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肺胃出血当选用:( ) A.大蓟 B.仙鹤草 C. 白及 D. 槐花 E. 白茅根 2、既通阳散结又行气导滞的药是:( ) A葱白 B薤白 C桂枝 D沉香 E枳壳 3、既能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又能化结石的药物是 A神曲 B麦芽 C鸡内金 D谷芽 E莱菔子 4、下列功能中,哪项不是桑寄生的功能? ( ) A祛风湿 B活血 C补肝肾 D强筋骨 E安胎 5、下列哪项不是郁金的功能? ( ) A活血止痛 B行气解郁 C凉血清心 D利胆退黄 E开窍醒神 6、衡量药物性能主治的主要标志是:( ) A归经 B四气五味 C升降浮沉 D有毒无毒E配伍 7、善除少阴经风寒,治阳虚外感脉沉的首选药是:( ) A细辛 B独活 C防风 D吴茱萸 E玄参 8、功能补气固表止汗,兼燥湿的药是:( ) A桂枝 B白术 C苍术 D防风 E黄芪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答案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真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某男,28岁。2天前感冒,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项背强痛,舌苔薄白,脉浮。医师辨证选药组方时,为减轻项背强痛症状宜选用的药是(A) A.葛根 B.白芷 C.藁本 D.桂枝 E.羌活 2.某女,32岁。咳嗽2天,症见痰多咳喘、色黄黏稠、咽喉肿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宜选用的药是(B) A.板蓝根 B.金荞麦 C.木蝴蝶 D.马勃 E.射于物品 3.某女,30岁。平素急躁易怒,近半年又见大便秘结。宜选用的药是(A) A.芦荟 B.芒硝 C.龙胆 D.火麻仁 E.番泻叶 4.某男,57岁。患高血压病10年,近发湿疹瘙痒宜选用的药是(D) A.木瓜 B.伸筋草 C.丝瓜络 D.稀莶草 E.乌梢蛇 5.苍术不具有的功效是(D) A.燥湿健脾

C.明目息 D.消积 E.发汗 6.金钱草是临床常用药,关于金钱草性能效用的说法,错误的是(E) A.利水通淋 B.除湿退黄人 C.解毒消肿 D.善治肝胆结石 E.甘淡渗利,苦寒清泄 7.某男,67岁。症见口舌生疮、腰膝冷痛、大便溏薄。证属下元虚冷、虛阳上浮,宜选用的药是(D) A.丁香 B.荜茇 C.干姜 D.肉桂 E.高良姜 8.珍珠具有安神定惊之效,内服入丸散的成人常.用剂量为(B) A.0.015~0.038 B.0.1~1g C.0,05~0.09g D.1.5~2g E.3~5g 9.缩泉丸处方的臣药是(C) A.山药 B.菟丝子 C.乌药 D.补骨脂 E.盐益智仁

10.四逆汤的组成是(B) A.淡附片、生姜、炙甘草 B.淡附片、干姜、炙甘草 C.淡附片、炮姜、炙甘草 D.柴胡、白芍、枳壳、甘草 E.柴胡、赤芍、积实、甘草 11.关于安宫牛黄丸的说法,错误的是(A) A.功能清热解毒,止痉安神 B.主治邪入心包,高热惊厥 C.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D.由闭证转为脱证者应立即停药 E.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12.某男,70岁。患咳喘20余年。刻下动则气喘,自汗乏力、时发心悸、多梦、口渴,舌质淡红少苔。证属肺肾不足、心神失养,宜选用的药是(A) A.五味子 B.天冬 C.浮小麦 D:山茱萸. E.薏苡仁 13.某女,70岁。夏日中暑,症见头晕身热、四肢倦怠、咽干口渴、自汗心烦。宜选用的成药是(B) A.六合定中丸 B.清暑益气丸 C.紫金锭 D.十滴水 E.六一散 14.某女,24岁。经行腹痛,色黯,有瘀块。近日又见尿频、尿急、尿痛。宜选用的药是(C) A.石韦 B.三七 C.蒲黄

最新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50题

最新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50 题 单选题 1、患者,男, 50 岁,患消渴病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中医辨为肾阴虚症,处以六味地黄汤,药用:熟地黄 24g、酒茱萸 12g、山药 12g、泽泻 9g、牡丹皮 9g、茯苓 9g。7 剂,每日一剂,水煎服。患者服完 7剂后即来就诊,自诉消渴等症状有所缓解,并云 : 因长期出差而不便服汤剂,希望服用组成与功效相同的成药。鉴此,医师根据病情,建议其服以六味地黄汤方制成的成药,不适宜的剂型是 A 炼蜜 B米糊 C米醋加水 D 药汁 E 聚乙二醇 6000 答案:A 按赋形剂不同,丸剂可分为水丸、蜜丸、水蜜丸、浓缩丸、糊丸、蜡丸等。牛黄解毒丸属于大蜜丸,常以炼蜜为赋形剂。 单选题 2、下列哪个是右图所示药材的药理作用 A 抗病原体 B解热 C抗炎 D 抗毒素

E镇痛

答案:E 本题考查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清热药主要有抗病原体、解热、调节免疫作用。 单选题 3、香豆类化合物具有荧光的原因是结构中的 7 位连有 A 厚朴酚 B麻黄素 C大黄素 D 紫草素 E紫花前胡素 答案:E 紫花前胡素属于香豆素类;香豆素类及其苷因分子中具有内酯环,开环生成顺邻羟基桂皮酸盐,加酸又可重新闭环成为原来的内酯。 单选题 4、下列药物的炮制品不用醋炙的是 A 引药入肾,增强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作用 B引药入肾,增强补肾阴、安胎作用 C引药入肾,增强补肾阴、强筋骨作用 D 引药入肾,增强补肝肾、退虚热、安胎作用 E引药入肾,增强滋肾阴、强筋骨、安胎作用 答案:A 抗炎、抗毒素、抗肿瘤和 在热稀碱溶液中内酯环可以

中药学基本知识

中药学基本知识——1 一、中药的采集与贮藏 中药大多是植物药,入药部分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各部分所含有效成份的多少,可因采集季节和贮藏方法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掌握好采药的时机及贮藏方法,是提高药效的关键之一。 采集后的药物,应及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植物类药,首先除泥砂杂质,洗净;除鲜用外,根据入药部分的不同特性,分别采用晒干、阴干或烘干等方法,使之迅速干燥;然后用木箱,密闭的甏、缸、瓶、罐等不同容器,贮藏在干燥、空气流通的地方。贮藏过程中,注意定期检查,及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霉烂、虫蛀、鼠咬、挥发、变色、融化等,以免影响药品质量,甚至造成浪费。 二、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泛指药物的各种加工处理。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1、消除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质地纯正,药效力宏,且便于保管和贮藏。2、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如生半夏有毒,用生姜制后可解除毒性;巴豆去油用霜,可减少毒性。 3、加强药物的疗效。如龙骨、牡蛎经火锻后,加强收敛功效;首乌与黑豆同煮,可增强补血作用等。 4、改变药物性能,适应临床需要。如生地味苦性寒,重在养阴清热凉血;而经酒蒸晒后成熟地,则性味变为甘微温,功专滋肾补血。 5、便于制剂和服用。如植物药切碎切片,便于煎制;烘干便于研粉。矿物药锻制后,质地松脆,易于研碎,有效成份亦易煎出等。 炮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洗用水洗去原药上的砂土、杂质,以达到清洁药物的目的。

2、漂将药物置水中,经常换水,以漂去其腥味、咸味或少毒性。如紫河车、海藻、乌头等。 3、泡将药物用清水或沸水浸泡,使药物柔软,便于切制或减低毒性。如乌药、附子等。 4、水飞将研成粗末的矿石类药物,置研钵内和水同研,以取得细净的药面。如滑石、炉甘石等。 5、炒将药物放入铁锅内炒黄、炒焦、炒炭。其中不加辅料的,称清炒,如炒麦芽、焦山楂、小蓟炭;加入辅料的,称拌炒,如土炒白术、麸炒枳壳、蛤粉炒阿胶等。 6、炮将药物用急火爆炒,使其焦黄包裂。如炮姜、炮山甲等。 7、灸将药物和酒、蜜、醋、姜汁、盐水等液体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内。其作用随辅料不同而异。如蜜灸滋润补益,酒灸升散活血,醋灸收敛、入肝止痛,盐灸入肾,姜制和胃降逆止呕等。 8、锻将药物用火直接或锻烧,使药物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如磁石。牡蛎等矿物及贝壳类药物。 9、蒸药物加酒或其它辅料后,隔水蒸熟,可改变其性能。如熟大黄、黄精等。10、煮将药物放入水或辅料中煎煮。如芫花醋制,可减低毒性。 11、淬将矿物类药置火上锻红后,迅即投入水或醋中,反复数次,使之酥松,便于制剂和发挥药效。如代赭石、自然铜等。 三、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就是中药的药性理论,包括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方面。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中药学基础练习试题

中药学基础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为拯危救脱要药得就是:D A、党参 B、西洋参 C、太子参 D、人参 E、黄芪 2、善于治疗上半身风寒湿痹痛得药物就是:A A、羌活 B、白芷 C、藁本 D、独活 E、细辛 3、辛味药得作用就是:E A、能与能缓 B、能燥能泄 C、能下能软 D、能收 能涩 E、能行能散 4、补益药中属于补气类得药组就是:B A、人参、阿胶 B、人参、白术 C、西洋参、当归 D、党参、熟地 E、沙参、麦冬 5、将不溶于水得药物粉碎后再加水研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得炮制方法称为:C A、润 B、漂 C、水飞 D、淬 E、潬 6、藿香尤其适宜于治疗下列哪种呕吐:D A、胃虚呕吐 B、胃寒呕吐 C、胃热呕吐 D、湿浊中阻得呕吐 E、肝胃不与得呕吐 7、善于散风寒、除湿止痛,用之巅顶痛得药物就是:C A、荆芥 B、紫苏 C、藁本 D、麻黄 E、桂枝 8.反甘草得药物为( B ) A.大蓟 B.大戟 C.细辛 D.白芍 E.瓜蒌 9.羌活为治疗何种头痛之要药( C ) A.血瘀头痛 B.血虚头痛 C.太阳经头痛 D.阳明经头痛 E.风热头痛 10.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得药物为( A ) A.石膏 B.知母 C.栀子 D.芦根 E.天花粉

11.治疗湿热黄疸得要药为( E ) A.金钱草 B.栀子 C.大黄 D.黄柏 E.茵陈蒿 12.功能止血、化瘀、止痛,为伤科要药得药物为( A ) A.三七 B.白及 C.地榆 D.乳香 E.五灵脂 13.既有益气补中之功,又有解毒得药为( C ) A.人参 B.党参 C.甘草 D.射干 E.黄芪 14.善治呕吐而具“呕家圣药”之称得为( B ) A.半夏 B.生姜 C.竹茹 D.代赭石 E.枇杷叶 15.既治里实热,又治里虚热得就是( C ) A.石膏 B.贝母 C.知母 D.大黄 E.青蒿 16.下列各组药物中,均具有润肺燥作用得一组为(C ) A.川贝、浙贝 B.金银花、连翘 C.紫菀、桑叶 D.半夏、瓜蒌 E.桑白皮、葶苈子 17.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有止泻作用得药物就是( C ) A.升麻 B.柴胡 C.葛根 D.白头翁 E.黄连 18.质润入肾,具有填精益髓之功得药物为( E ) A.山药 B.地骨皮 C.白芍 D.黄芪 E.熟地黄 19.最宜治疗血瘀头痛得药物为( E ) A.天麻 B.羌活 C.吴茱萸 D.蔓荆子 E.川芎 20.善治阳明经头痛得药物为( C ) A.川芎 B.细辛 C.白芷 D.羌活 E.吴茱萸 21.均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得一组药物就是( D ) A.桑叶、薄荷 B.荆芥、防风 C.柴胡、葛根 D.金银花、连翘 E.地丁、野菊花 22 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得目得就是 B A.消除毒性 B.改变药性 C.便于贮藏 D.增强药效 E.纯净药材 23 能增强活血作用得制法就是D A.蜜炙 B.醋炙 C.胆汁炙 D.洒炙 E.姜汁炙 24 五味就是指药物得 C A.五种作用 B.部分味道 C.最基本滋味 D.全部味道 E.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试题50题含答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试题50题含答案 单选题 1、患者,男,56岁,咳嗽气喘,症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大便秘结,医师辨证为寒痰喘咳,处方为莱菔子、紫苏子、芥子,水煎服。方中莱菔子、紫苏子和芥子配伍,除能温肺化痰外,还能 A食积兼脾虚 B食积兼瘀血 C食积兼虫积 D食积兼气滞 E食积兼遗尿 答案:D 莱菔子的功效: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病证】(1)食积气滞之脘腹胀满。(2)痰涎壅盛之气喘咳嗽。 单选题 2、昆布的功效是 A消痰软坚,利水消肿 B清化热痰,宽胸散结 C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D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E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答案:A 昆布的功效是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故选A。 单选题 3、下列不属于珍珠母的主治病证的是 A珍珠 B蒺藜 C僵蚕 D珍珠母 E罗布麻叶 答案:D 珍珠母【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收湿敛疮。 单选题 4、某男,46岁。平素食欲不振,脉虚,自汗体倦乏力,近日伴口渴,心悸失眠。建议用人参配伍治疗。临床用人参时,应注意不宜配伍使用的药物组是 A附子、瓜萎、贝母 B丹参、沙参、苦参 C大枣、芫花、小蓟 D白芍、细辛、党参 E藜芦、莱菔子、五灵脂 答案:E

为保证人参的补气药效,服用人参时不宜饮茶水和吃白萝卜。因人参属补虚之品,邪实而正不虚者忌服。人参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皂荚,均忌同用,故本题选E。 单选题 5、山茱萸不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A山茱萸 B桑螵蛸 C海螵蛸 D诃子 E芡实 答案:A 山茱萸性微温,主治肝肾亏虚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阳痿;肾虚遗精滑精、小便不禁、虚汗不止;妇女崩漏或月经过多,故选A。 单选题 6、红花善治 A斑疹色暗 B风湿顽痹 C寒凝瘀滞出血 D肺痈、肠痈 E水肿、小便不利 答案:A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50题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50题 单选题 1、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的结构类型有 A黄酮醇 B二氢黄酮 C查耳酮 D花色素 E橙酮 答案:D 本题考查黄酮的分类及结构特征。在黄酮的结构与分类中花色素类较特殊,其1位氧原子以离子形式存在。 单选题 2、倍半萜的结构中有 A蒽醌 B鞣质 C环烯醚萜 D生物碱 E强心苷 答案:C

本题考查环烯醚萜苷的显色反应。环烯醚萜苷元遇氨基酸并加热,即产生深红色至蓝色,与皮肤接触也能使皮肤染成蓝色。 单选题 3、下列药物的炮制品不用醋炙的是 A甘遂 B延胡索 C乳香 D香附 E川芎 答案:E 本题考查药物的炮制方法。选项中,可醋炙的有甘遂、延胡索、乳香、香附。川芎为治头痛要药,一般酒炙,可引药上行,增强活血行气止痛作用。 单选题 4、滴丸的溶散时限为 A6% B9% C12% D15% E18% 答案:B

除另有规定外,蜜丸和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15.0%;水蜜丸和浓缩水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12.0%;水丸、糊丸和浓缩水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9.0%;蜡丸、滴丸不检查水分。 单选题 5、引起人体过敏的金银花的成分是 A一分子大黄酸 B一分子胆酸 C一分子咖啡酸 D一分子甲酸 E一分子乙酸 答案:C 绿原酸为一分子咖啡酸与一分子奎宁酸结合而成的酯,即3-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是绿原酸的同分异构体,为5-咖啡酰奎宁酸。 单选题 6、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断面角质样,半透明,味甜的药材是 A多分枝,聚成簇,形如鸡爪 B弯曲呈钓状,多单枝,较细小 C多单枝,略呈圆柱形,“过桥”较长 D长圆柱形,外皮易脱落,断面粉性 E多单枝,较粗壮,“过桥”短 答案:B

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中药性能的理论知识 1、简介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包换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等。药物之所以能够治病,是因其特性和效用,又称偏性。以药物的偏性,调理脏腑功能,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以达扶正袪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2、四气理论

3、五味理论 (一)定义: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等味。 (二)确定依据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药味既是药物的滋味,又超越了药物的滋味,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四)阴阳归属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气味配合 1.气与味配合的原则包括:a.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b.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多个。C.味越多,说明作用越广泛。 2.规律气味配合规律包括:a.气味均一。b.一气二味。C.一气多味。 升降浮沉理论 (一)定义:特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 1.这种趋向与所治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 2.这种趋向与所治疾患的病位相同 3.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 4.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袪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 5.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 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二)确定依据 1.质地质轻主升浮,如花类、叶类 质量主沉降,如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类 2.气薄(寒、凉)者降 气厚(热、温)者浮 味薄(辛、甘、微苦)者升 味厚(酸、苦、咸)者沉 3.性味 四气:温升、凉降热浮、寒沉 五味:辛、甘、淡主升,酸、苦、咸主降 4.临床疗效 病势:向上、向下、向内、向外。 病位:在上,在下,在里,在外。 药物: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作用趋向。 (三)阴阳归属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归经理论 (一)含义归:药物作用的归属;经: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二)理论基础 1.脉象学说:论述人体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2.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 说。 毒性理论 (一)含义 “毒”,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1.狭义之毒:物之能害人即为毒 2.广义之毒:a.药物的总称,也就是说药是“毒”,“毒”即是药。b.药物的偏性, 也就是说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在于其有某种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其对 人体具有两面性,即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毒害人体,关键在如何应用。 (二)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品种混乱。 2.误服毒药。 3.用量过大。 4.炮制失度。 5.剂型失宜。 6.疗程过长。 7.配伍 不当。8.管理不善。9.辨证不准。10.个体差异。11.离经悖法。 (三)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 1.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切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毒。 2.采制要严 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药各个环节,杜绝伪劣品。3.用药要合 理,杜绝乱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4.识别过敏者,及 早予以防治。 第三节中药功效与主治 功效的概念与分类功效是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键体的作用。又称功能、 功能、效能、效用。 分类 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1)针对八纲辩证的功效对应表里辩证:解表、发表、

最新中药学题库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答案:C A.《海药本草》 B.《新修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五十二病方》 E.《本草经集注》 2. 世界最早的药典专著是()答案:D A.《本草纲目》B .《证类本草》C .《海药本草》 D.《新修本草》E .《本草经集注》 3. “方药兼收”起自下列哪种书籍()答案:B A.《本经》B .《证类本草》C .《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拾遗》 5.最早增列“诸病通用药”书籍的是()答案:D A.《海药本草》B .《证类本草》C.《本草纲目》 D.《本草经集注》E .《本草纲目拾遗》 7. 属于云南道地药材的是()答案:B A.阿胶 B.三七 C.附子 D.人参 E.当归 8. 可以随时采收的药材是()答案:A A.矿物药 B.动物药 C.根类植物药 D.叶类植物药 E.树皮类植物药 9 .以下哪项是炮制“炙”的辅料()答案:C A. 土 B.米 C.蜜 D.蛤粉 E.滑石粉

10.以下哪项是炮制“炒”的辅料()答案:B

A.酒 B. 土 C.醋 D.姜汁 E .盐水 淡味药的功效是( ) 答案: D A.发散 B.行气 C.活血 D.利水 E .泻下 具有“补虚”功效的药味是( ) 答案: B A.苦 B.甘 C.咸 D.酸 E.辛 具有“发散、行气、行血”功效的药味是( ) 答案: E A.苦 B.甘 C.咸 D.酸E .辛 酸、涩之味药的功效是( ) 答案: D A.利水渗湿 B.清热解毒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 .缓急止痛 具有“燥湿”功效的药味是( ) 答案: A A.苦 B.涩 C.咸 D.淡E .辛 咸味药的功效是( ) 答案: C A.活血行气 B.降逆止呕 C.软坚散结 D.收敛固涩 E .缓 急止痛 苦味药可以治疗( ) 答案: E A.自汗证 B.盗汗证 C.气虚证 D.血虚证 E.便秘证 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称为( ) 答案: D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E .相恶 属于十八反的配伍是( ) 答案: A A.甘草与芫花 B.大戟与海藻 C.贝母与半夏 D.瓜蒌与黎芦 E.白及与瓜蒌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3. A.

2019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试题含答案(一)

2019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试题含答案(一) 单选题-1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答案】B 【解析】 [解析]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莫基人|。 单选题-2 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

【答案】A 【解析】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与合作学习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策略。 单选题-3 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国家的性质直接取决于法律的性质 B.法律的发展扩展了科学技术调整的领域 C.西方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强调|法的正义性|和|合目的性|优先 D.人权是人依其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而应该享有和必须享有的各项权利 【答案】D 【解析】 【测试点】综合题目。【解析】法律的性质直接取决于国家的性质,而非国家的性质直接取决于法律的性质;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展了法律调整的领域,而非法律的发展扩展了科学技术调整的领域;西方的自然法学而非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强调|法的正义性|和|合目的性|优先。 单选题-4 亚硝酸钠滴定法中将滴定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滴定被测样品。其原因是<>。 A.避免亚硝酸挥发和分解

B.防止被测样品分解 C.防止重氮盐分解 D.防止样品吸收CO 2 E.避免样品被氧化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 亚硝酸钠滴定法 单选题-5 以下对取得乙级安全评价机构资质应具备的条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具有法人资格,注册资金2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200万元以上 B.法定代表人通过二级资质培训机构的相关安全生产和相关安全评价知识培训,并考试合格 C.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 D.设有专职技术负责人和过程控制负责人 【答案】A 【解析】

经典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50题含答案

经典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试题50题含答案 单选题 1、处方中含有较多挥发油液体成分,压片需加入 A乙基纤维素 B醋酸纤维素 C羟丙基纤维素 D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E微晶纤维素 答案:C 羟丙基纤维素:HPC是纤维素的羟丙基醚化物,含羟丙基53.4%~77.5%(其羟丙基含量为7%~19%的低取代物称为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即L-HPC,见崩解剂),其性状为白色粉末,易溶于冷水,加热至50℃发生胶化或溶胀现象;可溶于甲醇、乙醇、异丙醇和丙二醇中。本品既可做湿法制粒的黏合剂,也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黏合剂。微晶纤维素(MCC):微晶纤维素是纤维素部分水解而制得的聚合度较小的结晶性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可压性,有较强的结合力,压成的片剂有较大有硬度,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使用。 单选题 2、降香原植物属于 A毛茛科 B木通科 C豆科 D马兜铃科 E茜草科

答案:B 本组题考查茎木类药材的来源。降香来源于豆科植物;大血藤、木通来源于木通科植物。 单选题 3、《中国药典》中,柴胡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是 A强心苷 B腺苷 C吲哚苷 D鸟苷 E三萜皂苷 答案:E 甘草所含的三萜皂苷以甘草皂苷含量最高;在黄芪及其同属近缘植物中共分离出四十余种三萜皂苷,其结构为四环三萜及五环三萜苷类;由毛花洋地黄叶中分离出强心苷,已达30多种,是由五种强心苷苷元:洋地黄毒苷元、羟基洋地黄毒苷元(gitoxigenin)、异羟基洋地黄毒苷元(digoxigenin)、双羟基洋地黄毒苷元(diginatigenin)和吉他洛苷元(gitaloxigenin)与不同糖缩合所形成的 单选题 4、下列可用于区别苯醌和萘醌的显色反应是 A羧基 B1个β-羟基 C1个α羟基 D2个α羟基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

中医中药基础知识 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他是人类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又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其理深不可测,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秦汉时期。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气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 2、社会自然科学的渗透:如哲学、数学、天文、历法 3、长期医疗经验的积累,秦汉时期提出了:气致病,开创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先河。 二、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的问世 三、理论体系的确立 《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标志中医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基础理论,和辩证论治的基础之作,《神农本草》《难经》 历代医家贡献最大的有:王叔和《脉经》皇甫益《针灸》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孙思邈《千金方》等数不胜数。 我们今天主要谈中医基础知识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病因、病机和诊断学的望诊和问诊、八纲辩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辩证、三因论宜等。 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1、整体观念:是指饰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2、辩证论治:a-症、证、病的关系概念。 辩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病情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症候的过程。 论治:又叫试治,则是辩证分析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辩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 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贯穿中医全过程,又是中医的精髓和灵魂。 四、阴阳:是哲学概念,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是对立而统一的概念。 1、阴阳的对立而制约:对立即相反,制约互相抑制、相互约束。 2、阴阳的互根互用:相互依行、相互为用的关系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在临床应用:贯穿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发生规律。 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确定治疗原则,归纳药物的性能。 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特性: 木:木曰曲直——引申生长、升华、条达舒畅 火:火曰炎上——引申温热、上升的特性 土:具有播种收获的作用——引申为承载、受纳、土为万物之母 金:金曰从革——引申为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 水:水曰润下——引申为寒浮,滋润向下运行的作用。 人与自然界的五行属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