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水下混凝土施工记录

合集下载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

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浇筑
南区扬机操作
2
放料
1
3
拆导管
2
表32机械设备配置表
序号
机械规格型号
需用量
南区地下连续墙施工
1
泥浆泵
1台
2
灌注架
2组
3
导管
2组(2.5m/根,管径0.3m)
南区地下连续墙施工
1
泥浆泵
1台
2
灌注架
2组
3
导管
2组(2.5m/根,管径0.3m)
导管使用之前进行水密封承压试验,压力控制在0.6-0.7mpa,密水性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安装。
(5)地下连续墙槽段灌注完成并保证达到24小时以上,方可进行相邻连续墙槽段的施工。
(6)每100m3砼留置一组混凝土抗压试块。地连墙检测:地下连续墙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墙身结构质量,检测槽段数不少于总槽段数的20%,且不少于3个槽段。
(7)槽段内的砼应连续灌注,不得中断,故应充分做好商品混凝土供料工作。如遇故障可做短时间中断5-10min,根据不同季节,最长时间不得超过20-30min。
(3)在拔管过程中,如上拔力量突然超过正常时,把拔管时间间隔缩短。
(4)锁口管最后一节拔出的时间根据混凝土终凝时间和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定,现场施工初期为了更好的控制拔管时间和掌握拔管时间的规律,需在现场做同条件下的混凝土试块,接头管的拔出时间参照试块的凝固情况进行确定。
(5)在锁口管顶拔过程中,要对导墙进行观测,以防止导墙的沉降、位移、坍塌。
7)对施工机械设备定期进行维护,确保正常作业。
8)如遇异常情况及时上报项目负责人或告知现场技术值班人员。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2、渣土统一进行规划,做到渣土不乱堆乱放。

6.3.41、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灌注水下混凝土记录

6.3.41、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灌注水下混凝土记录
每隔m来自n混凝土灌注量 本次 累计
观测记录 h h h 混 凝 土 浇 筑 过 程 监 控 记 录 h h h h h h h h h h h 试块 留置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混凝土实 孔内混凝 导管长 测坍落度 土面高度 度 (mm) (m) (m)
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灌注水下混凝土记录
0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部/子分部/分项 灌注桩施工序号 地下连续墙 槽段序号 检验批编号 施工日期 年 月 日 1
混凝土设计 混凝土灌注 清孔完成 设计桩 实际桩 开管时孔 (墙) (墙) 强度等 主 护筒(导墙)顶 时孔底标 实际灌注 底标高 坍落度 理论灌注 充盈系 标高(m) 高 顶标高 顶标高 级 要 总量 (m) (mm) 量(m3) 数 (m) (m) (m) 参 (C) (m3) 数 混凝土 平均断面 混凝土桩地质柱状断面 含管深 尺寸 示意图 度 (mm) (m)
留置数量
使用报告试块编号
监理(建设)单位 专业工长
施工单位 专业质检员 施工班组长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GD-C4-6341 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灌注水下混凝土记录

GD-C4-6341 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灌注水下混凝土记录

001m-18.7m -18.6m 25.1m 25.6m 每隔min15h 30min 16h0min16h 30min 17h0min h min h min h min h min h min h min h min h min hmin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混凝土实测坍落度(mm)孔内混凝土面标高(m)导管长度(m)混凝土含管深度(m)平均断面尺寸(mm)混凝土桩地质柱状断面示意图主要参数混凝土浇筑过程监控记录护筒(导墙)顶标高清孔完成时孔底标高开管时孔底标高设计桩(墙)顶标高实际桩(墙)顶标高专业工长专业质检员前台班组长后台班组长××××××××××××留置数量使用报告试块编号1组标养×××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试块留置10.334.317082417516581617030混凝土灌注量观测记录本次累计8825.6635160-1803434.31.1混凝土设计混凝土灌注强度等级(C)坍落度(mm)理论灌注量实际灌注总量充盈系数灌注桩施工序号×××地下连续墙槽段编号1-10施工日期201×年××月××日施工单位广东电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部/子分部/分项地基与基础/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检验批编号GD-C5-71125001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灌注水下混凝土记录GD-C4-6341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商住楼(和平碧桂园二标段)。

混凝土施工记录范文

混凝土施工记录范文

混凝土施工记录范文施工日期:xxxx年xx月xx日1.项目概述:本次混凝土施工项目位于xxxx市xxxx区,建筑面积为xxxx平方米,主要包括xxxxxx。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拆除、预埋管线等。

2.施工流程:2.1基础工程2.1.1地基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在场地上进行地基处理,包括挖土、夯实、填土等工作。

2.1.2基础坑模板:搭建钢模板,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设置排水孔,钢筋网架。

基础坑模板的尺寸和布置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摆放。

2.1.3钢筋绑扎:在基础坑内搭设钢筋网架,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正确的绑扎,密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2.2混凝土浇筑2.2.1混凝土搅拌站:向搅拌车提供所需材料,包括水泥、砂子、骨料等,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2.2 混凝土浇筑:使用搅拌车将混凝土顺序送到工地,从基础坑模板的一侧开始均匀地浇筑混凝土,每次浇筑高度约为20cm。

2.2.3振捣:使用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使其达到均匀致密的状态,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强度。

2.3路面处理2.3.1路面基础处理:使用挖土机对路面进行打磨、去除松散的土壤,并进行平整、夯实。

2.3.2沥青浇筑:将沥青均匀地浇筑在路面上,并使用焊接机进行夯实。

2.3.3路面划线:在沥青路面上进行划线,按照交通规则和设计要求进行分隔线、实线、虚线等。

3.工艺参数和质量验收:3.1混凝土参数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要求,按比例将水泥、砂子和骨料混合,并进行搅拌和水化反应。

控制其坍落度在80mm左右,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3.2质量验收3.2.1坍落度检测:使用坍落度检测仪器,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测,保持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3.2.2强度检测:按照要求,对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检测,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

3.2.3平整度检测:对铺设的道路或地面进行平整度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安全措施:4.1工地围挡:在施工现场周边安装围挡,防止工地尘土扩散和无关人员进入。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地下连续墙

基坑工程施工方案地下连续墙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某城市综合体项目,基坑开挖深度约6.0m,基坑周长约200m。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地层主要为粉土、砂土和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埋深较浅。

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决定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护结构。

二、施工工艺1. 导墙施工(1)导墙材料:采用C25混凝土预制构件,厚度为0.25m,宽度为0.5m。

(2)导墙设置:导墙沿基坑周边设置,间距为2.0m,垂直于基坑边缘。

(3)导墙基础:采用C15混凝土浇筑,厚度为0.3m,宽度为0.5m。

2. 成槽施工(1)成槽机械:选用液压抓斗成槽机,成槽深度为6.0m。

(2)成槽顺序:先进行内圈成槽,然后依次进行外圈成槽。

(3)成槽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成槽深度、槽壁垂直度、槽底平整度等指标。

3. 钢筋笼制作与吊装(1)钢筋笼材料:选用HRB400钢筋,按设计要求制作。

(2)钢筋笼吊装:采用起重机将钢筋笼吊装至槽内,吊装过程中注意保护钢筋笼。

4. 混凝土浇筑(1)混凝土材料:选用C30水下混凝土,坍落度为120-180mm。

(2)混凝土浇筑:采用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浇筑,确保混凝土密实度。

5. 连接施工(1)连接方式:采用槽段间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0.5m。

(2)连接质量控制:严格控制连接处的混凝土浇筑质量,确保连接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三、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成槽深度、槽壁垂直度、槽底平整度等指标,确保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

2.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高度,避免出现混凝土离析、分层等现象。

3. 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地下连续墙的变形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4. 针对地质条件复杂、周边环境复杂的地区,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

四、施工进度安排1. 导墙施工:预计用时5天。

2. 成槽施工:预计用时10天。

3. 钢筋笼制作与吊装:预计用时3天。

4. 混凝土浇筑:预计用时7天。

5. 连接施工:预计用时2天。

水下成孔钢筋砼灌注桩施工记录

水下成孔钢筋砼灌注桩施工记录

水下成孔钢筋砼灌注桩施工记录一、施工日期: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二、施工地点:XXXXX三、项目部:XXXXX施工单位:XXXXX四、施工队:XXXXX监理单位:XXXXX1.施工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桩位,并在桩位上进行勘测和测量,确定桩顶标高;(2)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3)配置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4)进行现场安全培训和讲解。

2.成孔施工(1)使用钻孔设备进行成孔,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孔径和孔深;(2)在成孔过程中,定期进行孔高检测,确保孔高达到设计要求;(3)成孔时,及时处理孔中的泥浆和水,保持孔洞的干燥;(4)成孔结束后,用水冲洗孔洞,清除孔内的泥浆和杂物。

3.钢筋骨架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配置和剪断钢筋;(2)将钢筋穿过孔洞,并进行定位和均布;(3)将钢筋连接并进行固定。

4.灌注砼(1)配置砼搅拌设备,按照设计配比进行搅拌;(2)使用泵车将砼送入孔洞,同时控制砼的流动速度和均匀度;(3)确保砼充实孔洞,不得有空洞和杂物;(4)在灌注过程中,及时通知工人清除砼表面的浮泡;(5)灌注结束后,进行拴筋检查,确保钢筋和砼之间的黏结性。

5.砼固化和养护(1)砼灌注完成后,覆盖防水膜或湿布,保持砼表面湿润;(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砼固化和养护的时间和方式。

6.记录和检查(1)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记录,包括成孔、钢筋安装、砼灌注等;(2)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3)施工结束时,进行验收和报告。

以上是本次水下成孔钢筋砼灌注桩施工记录,总结了施工准备、成孔施工、钢筋骨架安装、砼灌注、砼固化和养护、记录和检查等详细内容。

通过严格按照这些步骤来进行施工,可以确保施工质量,保证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GD2301023某号(钻)冲孔桩地下连续墙灌注水下混凝土记录说明

GD2301023某号(钻)冲孔桩地下连续墙灌注水下混凝土记录说明

号(钻)冲孔桩地下连续墙灌注水下混凝土记录说明GD23010231.用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施工前,应尽可能将下部浮泥岩屑清除干净。

导管应采纳直径为200~250mm长钢管制作,内壁表面应光滑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管段内接头应密封良好和便于装拆,每根导管下端应装有数节1m的短管。

2.隔水栓宜用预制混凝土球塞,如采纳球胆或木球作隔水栓,必须确保在灌注混凝土时球胆或木球顺利排出。

3.灌注水下混凝土,遵照下列规定:(1)贮斗内混凝土的初存量必须满意首次灌注时导管底端能埋入混凝土中间0.8~1。

3m。

(2)开头灌注时,预制混凝土球塞或木球吊挂的位置应接近水面。

(3)导管底端到孔底距离应能顺利排出隔水栓,一般保持30~50cm,排塞(球)后不得将导管插回孔底。

(4)导管数量由计算确定,布置时应使用各导管的浇筑面积相互掩盖。

其间距不大于3m,距槽段端部不宜大于1.5m,各管处的混凝土表面差不宜大于0.3m,沉井封底时导管有效作用半径一般可取3~4m。

(5)混凝土上升速度,地下连续墙不应小于2m/h,沉井封底和钻(冲)桩不应小于0。

25m/h。

(6)随着混凝土的上升,要适当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底端埋入混凝土内一般应保持2~3m,不得小于1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

(7)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如发生堵管、导管进水、混凝土突然塌陷等事故,应准时实行适当的处理措施.(8)提升导管要避开碰动钢筋及测声管。

并应实行有效措施防止钢筋笼上升,下沉。

(9)应注意掌握最后一次混凝土灌入量,当凿除桩顶墙顶浮浆层后,应保证设计要求的桩顶标高及混凝土质量,一般在浇筑混凝土时,顶面宜高于设计标高500mm.(10)地下连续墙各单元槽段之间所选用的接头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头管(箱)应能承受混凝土的压力,并应避开混凝土绕过接头管(箱)进入另一槽段。

(11)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混凝土留样试件,每50m3混凝土必须有一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一组试件。

「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记录ZJ210」

「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记录ZJ210」

「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施工记录ZJ210」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施工方式,水下混凝土施工是其中一项比较关键的工作。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我们将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总结。

施工地点:ZJ210工地施工日期:XXXX年XX月XX日施工人员:-桩长:XXX-工程师:XXX-吊装人员:XXX-水下混凝土施工人员:XXX施工工艺:1.确定桩长和桩径;2.将打桩机移至桩位,调整机械臂角度和高度;3.吊装人员通过起重机将钢筋笼下放至指定位置,与打桩机连接;4.打桩机开始进行钻孔和钻灌作业;5.灌注桩孔,将混凝土从管道中泵入到桩孔中;6.施工结束后进行标志和检测。

施工过程:1.桩长和桩径确定: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灌注桩的桩长和桩径。

将其记录在施工记录中,并核对。

2.钢筋笼吊装:由吊装人员操作起重机将钢筋笼下放至指定位置,与打桩机连接。

吊装过程注意过程平稳,确保钢筋笼和机械的安全。

3.钻孔和钻灌作业:打桩机开始进行钻孔和钻灌作业。

钻孔的过程中,注意监测钻进深度,并记录在施工记录中。

钻孔结束后,将钢筋笼插入到孔内,并进行校正和调整。

4.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可以通过管道泵送到桩孔中,也可以采用浆液泵送的方式。

在灌注过程中,要保持均匀的速度和压力,确保混凝土充分填满孔隙,并避免空洞和夹渣等质量问题。

5.标志和检测:施工结束后,在灌注桩上进行标志,包括桩号、施工日期等信息,方便后续的质量检测和施工管理。

此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如超声波检测、静载试验等,以确保桩身的质量和承载力。

施工总结:本次水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我们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进行了操作,并严格控制各个工艺环节。

通过记录和总结施工过程,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进行了有效的控制。

但有以下需要改进的地方:-施工期间需加强协调和沟通,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施工环节中,钻孔和灌注过程的监测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提高灌注桩的质量。

总之,本次施工过程中我们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混凝土量(m³)
混凝土配合比编号
竖管节数
实际混凝土量(m³)
隔水塞形式
竖管长度(m
充盈系数
备注
序号
日 期
时间
孔内混凝土面深度(m)
导管内混凝土面深度(m)
拆除导管
导管底口埋深(m)
实际混凝土数量
备Hale Waihona Puke 注节数长度(m)罐数
数量(m³
累计数量(m³)
自检意见
监理意见
原始记录本
表号
册号
页码
序号
施工员:桥梁工程师:专业工程师:质检工程师:监理工程师:
页码共页
地下连续墙水下混凝土施工记录
JTG/T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编号:
项目名称
施工单位
施工日期
合 同 段
监理单位
单位工程
检验单位
检测日期
分部工程
工程部位
分项工程
桩号范围
槽段编号
设计槽宽(m
设计槽深(m)
气候
设计强度等级(MPa)
实际槽宽(m
实际槽深(m)
试块编号
浇筑日期
竖管直径(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