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艺术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紫砂壶,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的代表之一,其造型艺术一直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在众多紫砂壶的造型之中,莲瓣造型的紫砂壶因其独特的形态和精湛的工艺而备受推崇。
莲瓣造型的紫砂壶,是一个脱离传统的创新作品。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莲花一直被视为纯洁、高雅、典雅的象征,因而莲瓣造型的紫砂壶也常被设计成寓意美好的形态。
莲瓣造型的紫砂壶通常采用莲花的花瓣为灵感,将莲花的圆润、饱满、婉约之美融入壶身之中,让紫砂壶成为一件具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
从造型角度来看,莲瓣造型的紫砂壶常常以莲花的“莲心”、“花瓣”等元素为创作基础,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将莲花的柔美、清雅等特点融入壶身之中。
莲瓣造型的紫砂壶大多以六角或八角形态展现,寓意“六六顺顺”、“八方财旺”,故具有良好的吉祥寓意。
莲瓣造型的紫砂壶还常常采用“垂口”设计,使壶嘴的造型更加优美,增加了整个壶身的艺术美感。
除了壶身的造型设计,莲瓣造型的紫砂壶的盖钮、壶把等部位也常常精雕细琢,使整个紫砂壶的造型更加完美。
盖钮通常以莲蓬、莲子等作为设计主题,通过雕刻或铸造工艺,将莲花的各个部位细致地表现出来,使盖钮显得栩栩如生,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
而壶把则往往以莲茎或莲藕的形态为创作基础,通过工艺手法的运用,使壶把在外观美感上更加贴合整个紫砂壶的造型设计。
从工艺角度来看,莲瓣造型的紫砂壶在造型艺术上的精湛程度往往能够体现出紫砂艺术家的高超造诣。
在原料的选择上,紫砂艺术家往往会选择质地上乘的紫砂泥料,以保证整个紫砂壶的色泽和手感。
在制作过程中,紫砂艺术家需要运用各种工艺手法,如拉坯、雕刻、上釉等技艺,以将莲瓣造型的形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在喷彩、烧制等环节上,也需要考究细致,以使得整个紫砂壶的色泽和纹理更加优美。
莲瓣造型的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不仅要求艺术家在构思上具有独创性,在工艺技艺上更需要有一定的造诣和经验积累。
在实际使用中,莲瓣造型的紫砂壶也具有优异的性能。
毕业论文__漫谈紫砂壶

毕业论文__漫谈紫砂壶漫谈紫砂壶摘要:本文从紫砂壶的起源、原料、造型、工艺要求、创新要素等方面对珠圆玉润的紫砂壶进行了分析。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这是清代诗人汪文柏在《陶瓷行》里对宜兴紫砂由衷的赞美。
只有对紫砂壶具有深刻的理解~方能深谙其道。
关键词: 珠圆玉润宜兴紫砂紫砂泥工艺要求宜兴紫砂陶器在国际间享有声誉,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
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为高超的艺术品。
在明清两代,地处江南人文荟萃之地的宜兴,所生产的紫砂器,更充满着丰富的文化气质。
其所以成为名陶,实由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独特的艺术性两大原因。
紫砂壶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特点,使其身价贵重,甚至于超过珠玉之上。
一、紫砂壶的起源最早,人们是认为紫砂壶起源于明代,由明代人周高起提出,他在《阳羡茗壶系》“创始”中说:“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
闻之陶云家: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翁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
”金沙寺僧,姓名与生平不详,明周容《宜兴瓷壶记》认为他是“万历间(1573—1619年)大朝山寺僧”,是他从陶工那里学会制陶技术而发明了紫砂壶。
以后,清吴骞《阳羡名陶录》等也如是说,直到现代,由于人们在文献中发现,早在北宋已有了有关紫砂器的记载,才提出了紫砂壶起源于北宋说,而1976年宜兴鼎蜀镇蠡墅羊角山宋代紫砂古龙窑和宋代紫砂器残片的发现,紫砂壶起源于宋代说逐渐取代了明代说,成为了现代最为流行的说法。
不过,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就目前考古发现而言,紫砂器始于北宋,但就文献记载而言,确似乎还更早。
在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之用》有曰:“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 “熟盂”,即盛沸水之盂,“瓷”当是瓷,而“沙”,按照上面对宋代史载的解释,则应为紫砂泥,“或瓷或沙”即是或用瓷土或用紫砂泥制成的熟盂。
也就是说,在唐代紫砂器已出现。
在对北宋紫砂器残片的研究中,人们有一种认识,即认为此时的紫砂器已经很成熟,其起源似乎还应更早。
论紫砂壶“如虎添翼”的造型艺术和民间文化

论紫砂壶“如虎添翼”的造型艺术和民间文化一、紫砂壶的造型艺术紫砂壶的造型艺术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形态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青睐。
紫砂壶的外形多样,有圆形、方形、扁壶、高壶、葫芦形等多种造型,即便是同一种造型,也有各种不同的风格和风格。
这些不同造型的紫砂壶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和特点,展现了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之美。
就拿“如虎添翼”这种造型来说,紫砂壶的整体形态仿若一只张开翅膀的雄狮,通过工匠巧妙的打造和塑造,使得整个壶身犹如一只准备展翅翱翔的猛兽,凌厉的目光和生动的形态,栩栩如生。
这样的造型不仅在形式上独特别致,在艺术表现力上也是非常出色的。
这样的紫砂壶,不仅富有观赏性,更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以说是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也是极其精湛的,从工艺标准上来看,紫砂壶的制作包括原料的选择、制胎、雕刻、烧制等多道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工匠们潜心细致地打磨。
雕刻过程是最为复杂的环节,壶身上的花纹、文字和图案都需要精细的雕琢,让整个壶的造型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这些工艺的精湛技艺,使得紫砂壶不仅在造型上独具匠心,在工艺水准上也是无可挑剔的。
紫砂壶的造型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的杰出代表之一,其独特的形态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如虎添翼”造型更是展现了紫砂壶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品位。
二、紫砂壶的民间文化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其造型艺术内涵丰富,与民间文化渊源深厚,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符号之一。
“如虎添翼”作为紫砂壶的造型之一,更是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寓意深远。
“如虎添翼”的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传说故事,意指原本强大的事物再得到补充和增强,就如虎得翼,更加强大。
这也正是紫砂壶“如虎添翼”造型所体现的内涵:不仅造型饱满,雕刻精细,更是寓意着事物的增强和强大。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如虎添翼”也被赋予了吉祥和美好的寓意,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事物的全面发展和强大能力,将其视为一种祥瑞之兆。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紫砂壶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紫砂壶的造型艺术是其独特之处之一,“莲瓣”造型的紫砂壶更是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本文将从造型特点、艺术内涵和历史价值等方面,探讨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紫砂壶“莲瓣”造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形态优美。
紫砂壶“莲瓣”造型以莲花为灵感来源,整体形态优美、端庄大方。
壶身线条流畅、柔美,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给人以清新高雅之感。
其次是工艺精湛。
紫砂壶“莲瓣”造型工艺复杂,需要经历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制作工艺包括挤拉、成型、雕刻、打磨、镶嵌等,需要匠人耗费大量心血和时间,才能完成一件完美的“莲瓣”紫砂壶。
再次是图案精致。
紫砂壶“莲瓣”造型的图案设计精致细腻,融入了中国传统的花鸟图案和意境,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壶面上的莲花图案精美细腻,犹如真实的花朵般绽放。
最后是文化内涵丰富。
紫砂壶“莲瓣”造型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莲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纯洁、高雅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莲瓣”紫砂壶成为了人们赏析和收藏的对象,不仅是一件工艺品,更是一种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现。
紫砂壶“莲瓣”造型的艺术内涵也是其广受喜爱的重要原因。
“莲瓣”紫砂壶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理念,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极简、淡泊的艺术境界。
“莲瓣”紫砂壶作为茶文化的一部分,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气韵,浸润在茶道的深厚文化底蕴之中。
“莲瓣”紫砂壶具有丰富的寓意,莲花的高洁、清雅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紫砂壶“莲瓣”造型不仅在造型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魅力,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被誉为“中国工艺品的明珠”。
而“莲瓣”紫砂壶作为紫砂壶中的经典之作,更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中华传统工艺品的瑰宝。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莲瓣”紫砂壶的造型艺术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
紫砂壶的文化艺术欣赏及思考

1 前 言
秀、 气势铿锵 ; 秀竹则 要求娴静 有致 、 俊 逸潇洒 。 劲竹 喻 以
中 国传统 文人 内心 的 自喻 、 自尊 、 自省 、 自强 的精 神 : 冬 梅 严 寒 中独俏 素枝 闲花 , 以简为 主 , 达 到疏 在陶瓷 艺术 中 , 紫砂是一个 特殊 的品种 , 它 具 有 与 众 又须 主杆苍 劲 , 少 里寓 多 , 富有活 力气 息 的艺术 效果 , 所 以 紫 砂 不 同 的性 能 、 用途 和艺术风格 , 它 是 一 种 实 用 与 美 高 度 和 中 见 密 、 谐、 妙 不可 言 的特 殊 工艺 品 , 紫 砂壶 以简练 大方 之形 、 谆 花 器 不 仅 要 形 象 生 动 ,构 图简 洁 而 且 应 巧 妙 地 利 用 紫 砂 朴 典雅之 色 、 安祥恬 静之态 。 跻 身 于 中 华 民族 文 化 艺 术 之 泥料的天然色 泽来 增强其艺术效 果。
《 象毫 霉
≥
I警 ≥翌 ≯ 霉 F ? ≥筘 嚣霉 荔霉 荔
《 l j
曩 y 誓 墨《 ≮ 毋 ≥。 曼。
( 上接 第 5 6页 )
为 第 一 性 。注 重 自我 表 现 。它 的 制 作 可 以 是 一 个 具 象 的 简 言 之 , 传统 的紫砂 与现代 陶艺最 主要 的差异 在于 : 前 者 形。 也 可是 一个 抽象 的形 , 或是 一个 器 皿之 形 , 即 便 是 一 属 于工艺 美术 范 畴 , 后 者 属 于纯美 术 范 畴 ; 前 者 重实 用 、 个 器 皿 之 形 也 并 不 一 定 首 先 考 虑 它 的 实 用 功 能 .而 是 通 重制 作 , 后者 重 “ 思” 、 重学识 和个性 ; 前 者形式 程式化 , 制
天 人 合 一 的境 界 和情 趣 。在 今 天 , 茶 即 是 日常 生 紫砂 “ 花货” 源 于 自然 , 而高于 自然 , 造 型不仅应 具有 璞 归 真 、 又是传递 友情 的媒 介物 , 人 们视饮 茶为 物质 适 度性 的艺术夸张 ,又应着 意于风 格潇洒 。此类壶 艺 以 活的必需 品 ,
论紫砂壶荷韵的艺术审美和人文底蕴

________»紫砂专题论紫砂壶"荷韵"的艺术审美和人文底蕴范建新【摘要】在紫砂艺术的造型之中,有一种特别的花器,通过仿生的方式来折射出自然界的千姿百态,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面的艺术享受和心灵方面的美好体验。
从整体上来看此壶《荷韵》,以一种写实却又略带一点抽象的风格,把紫砂泥料的可塑性充分地展示出来,在创作的手法中删繁就简,大气饱满的风格和对于细节的把控和处理让人印象深刻,细细把玩此壶,你会有一种百看不腻、越嚼越有味道的审美感受,再结合壶中的人文韵味,可谓是一件难得的精品力作。
【关键词】紫砂壶;荷韵;艺术审美;人文底蕴在中国陶瓷艺术的世界里,紫砂艺术虽然是后起之秀,但是却凭借良好的性能和多变的造型博得了广大茶友的喜爱,这种介于陶和瓷的材质惊艳了世界,也改变了我们喝茶的习惯。
紫砂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把玩性,可以让我们在喝茶的过程之中反复摩拿,同时紫砂良好的吸水性可以形成一定的包浆,呈现出温润如玉的色泽,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养壶的成就感。
独特而又神秘的紫砂矿料蕴藏在宜兴丁蜀的地面之下,具有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双重因素,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位置,江浙皖三省交界,太湖西岸水气弥漫,宜兴南部为丘陵地带和水域交汇之地,地下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溶洞,非常的奇妙和壮观,同时也蕴藏了大量的紫砂原矿,这种含有石英、云母、铁质等矿物结晶的泥料与生俱来的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再加上118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淬炼,又形成了第二道透气孔。
当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浇淋热水的时候,会发现马上就会被壶吸收,水汽氤氤,非常的惬意。
在紫砂艺术的造型之中,有一种特别的花器,通过仿生的方式来折射出自然界的千姿百态,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面的艺术享受和心灵方面的美好体验。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荷韵壶》是一把非典型的紫砂花器,区别于传统的紫砂花器繁复的造型和多变的装饰,我的这件作品基本是素面朝天,用紫砂原汁原味的花器传统工艺来演绎荷花题材的与众不同,在相对简约的器型之中注入了无穷的江南韵味。
论紫砂壶“六方橄榄”的造型艺术和自然趣味

论紫砂壶“六方橄榄”的造型艺术和自然趣味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陶瓷的代表之一,因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各具特色的设计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其中,“六方橄榄”是一款造型独特、富有自然趣味的紫砂壶,深受收藏家、茶友们的喜爱。
本文将从造型艺术和自然趣味两方面来探讨紫砂壶“六方橄榄”的魅力所在。
一、造型艺术“六方橄榄”壶的造型是其最大的艺术特点之一。
该壶以六边形为底面,呈多边形球体状,顶部为橄榄花瓣,手柄为橄榄枝,整体设计精湛,造型简洁雅致。
六边形底面的选用是因为六边形是自然界中最可爱的形状之一,如蜜蜂巢、柚子等都是六边形状的。
而多边形球体的造型则是紫砂壶制作中较为常见的设计,它可以增加紫砂壶的容量和稳定性。
在“六方橄榄”壶中,设计师通过将多边形球体与橄榄花瓣和橄榄枝完美结合,强化了整个作品的自然主题。
“六方橄榄”壶的制作技术也非常精湛。
壶身采用微釉陶瓷,釉面光滑细腻、赤铁斑点密布,外观上看去仿佛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石头。
手工打磨和手捏细节处理的部分让整个作品看起来更加立体生动,让人仿佛看到了一颗真实的橄榄。
二、自然趣味“六方橄榄”壶的设计取材自自然,铭刻了设计师对于橄榄这一自然物的深入观察和感悟。
壶身上的橄榄花瓣和橄榄枝都是仿照自然界中的橄榄植物而成的。
这样的设计使紫砂壶不再是一件单纯的器物,而是一件具有灵魂的艺术品。
橄榄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长寿、平安、健康的寓意,设计师将这种美好的寓意融入到作品中,让人在品茶时不仅能够享受到茶汤和器物带来的美,也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给予我们的礼物和祝福。
除此之外,紫砂壶制成的材质也是一种自然材料。
紫砂壶选用的是岭南紫砂粘土,然后经过多次精细处理和琢磨,将其打磨成各种形状的茶具。
紫砂壶不仅具有经久不衰的实用价值,也彰显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神秘。
综上所述,“六方橄榄”是一件具有高度造型艺术和自然趣味的紫砂壶作品。
它的独特造型、精湛工艺和自然主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感受。
它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充满了设计师对于自然界的深度思考和对工艺技艺的精湛掌握。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在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中,有一种非常经典的造型,那就是“莲瓣”造型。
莲瓣造型的紫砂壶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本文将从莲瓣紫砂壶的历史渊源、造型特点以及艺术魅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渊源莲瓣造型的紫砂壶可以追溯到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当时紫砂壶工艺逐渐成熟,壶款也开始增多,莲瓣壶便是其中之一。
莲瓣壶最初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莲花的崇拜和赞美。
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高雅、清洁、纯洁的象征,而莲瓣壶的设计就是借鉴了莲花的特点,使其外形在雕刻和工艺上更加独特和优美。
二、造型特点莲瓣造型的紫砂壶外形整体呈现出了莲花瓣的造型,壶的壶身呈扁平圆形,仿佛一朵盛开的莲花,壶盖呈圆拱状,如同莲花的花瓣一般,整个壶身线条流畅,线条之间变化有度,灵动而不失稳重,展现出极高的雕刻和工艺水平。
莲瓣造型的紫砂壶还有一种常见的壶身造型,那就是壶身下部向外鼓起,如同莲莲蓬。
整个造型简洁而不失精致,线条流畅而不失简练,给人一种纯净、高雅的美感。
三、艺术魅力莲瓣造型的紫砂壶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茶具,更是一件融合了文化、艺术和工艺的精品。
莲瓣壶的造型与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相得益彰,使其在外观上就表现出了高雅、清洁、纯洁的气质,成为了艺术品。
莲瓣壶在制作工艺上也经过了精雕细琢,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对紫砂壶的材质和纹理的运用也尤为讲究,使得整个壶身看上去更加通透、坚实,线条也更加流畅。
莲瓣壶还因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深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
莲瓣造型的紫砂壶以其独特的造型特点和精湛的工艺水平成为了紫砂壶制作中的一个经典,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莲花的赞美和崇拜,同时也是紫砂壶制作工艺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这种壶不仅仅是一件实用的茶具,更是一件融合了文化、艺术和工艺的精品。
希望莲瓣造型的紫砂壶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为世人带来更多艺术的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紫砂壶艺术
摘要:一件佳美作品的内涵,必需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的形象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优良的实用功能。
如果说壶身宛如人的身体,那么嘴、盖、把、钮、脚则如人的五官、四肢。
应与整体比例协调。
所以精湛的技艺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
关键词:紫砂壶;煮茶器;造型;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52-01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而盛于明清。
它的兴盛与茶叶有直接关系。
紫砂壶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它的艺术美在于壶泥、壶色、壶形、壶款、壶章、题铭、绘画、书法、雕塑、篆刻诸艺共融于一身,所以说今天的制壶高手不只是制坯工匠,而是具有多方面文化素养,全面掌握多种制壶艺术手段的艺师。
他们以壶为主体,综融各种艺术表现手段于一体,因艺师们的个性不同,而突出壶艺的侧重点不同,形成不同的风格,使素面紫砂呈现出千姿百态,紫砂壶经过火与艺的配合,保留泥土的质朴、浑厚。
壶与茶的配合使它们的素面、素心的品格,常为鉴赏者引为知己。
同时品茶能调节紧张的工作,用紫砂壶品茶已形成一种时尚,一种独特的东方茶文化,已是一种较高艺术的层次。
宜兴历来盛产名茶,而紫砂壶有着沏泡茗茶的优异功能,所以紫砂泥也被人类认识和利用,反过来也因为紫砂陶的良好功能使茶叶的美质淋漓尽致地
发挥出来。
为什么说紫砂壶是最佳煮茶器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紫砂有良好的透气性,用以泡茶不失原味。
2、紫砂壶注茶不易变馊。
3、砂质壶能吸收茶汁,久用能增积“茶锈”,空壶注以沸水也有茶香。
4、紫砂器使用越久,器身色泽越发光润,玉色晶光,气韵温雅,使人爱不释手。
5、冷热急变性好,不易开裂。
6、砂质壶传热缓慢,使用时不易炙手。
7、性耐烹烧,可放在温火上炖烧。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可谓汇集器皿造型艺术的宝库,其间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完美器形,汇集着历代艺人的创作智慧,经数百年来的反复提炼、修改、日臻完善,沿传至今,虽古犹新。
掇球壶、仿古壶、汉扁壶、线云壶、菱花壶、合菊壶、风葵壶、鱼化龙壶……各呈仪态,蕴蓄着紫砂壶艺独特的风格和内涵的精华。
探索壶艺的创新,既要有取舍地继承传统的优良特色;又要能够吸收新的东西。
要有新的突破,要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谛;而这个真谛就是美的本身。
一件较为完美的作品,必须自己能够抒发艺术语言,给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艺术感受。
以邵大享的作品为例,大享为紫砂壶艺术上杰出代表,他的主要作品如龙头一捆竹壶、蛋包壶、掇壶、仿鼓壶、鱼化龙壶等等,无不精美绝伦。
通过艺术家的探索和不断总结,壶艺创新要注意三个要素:
一是形,即壶的形象,也就是形状式样。
这来源于对造型的熟习深度,取决于自己的精心设计。
要明确地安排制作壶的大的“面”,
即壶身;要鲜明地强调壶体每个部分,嘴、钮、口、底、足、盖的于所支配的方向。
由点、线到面,交待清楚线条的来龙去脉,缓冲过度,明暗转折,虚实对比。
这样才能深入空间而获得深度,把点、线、面处理好以后,一切也就找到了作品之形,已经具有了生命。
二是神,即壶的神态。
也就是通过形象表达散发出的情趣。
创作的时候,万不可仅在平面上探求,而要在起伏上思考。
一切生命都是从一个中心迸生出,然后由内到外,滋长发芽,灿然开花。
要设想壶正迎着你,向你突出,向你诉说,向你表达。
这种形象具有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
这样的艺作就具有了生命,就有了神。
三是气,即壶的气质,也就是形象内涵的实质的美的素质,紫砂壶艺是实用工艺美术产品之一,是具有艺术气质的实用品和装饰品,要求做到美与形相结合,装饰生活,适用于生活,既方便实用,又能陶冶性情,从使用中获得美的感受。
这就是气质上的美,是健康的美,而不是病态的美。
艺术的本身就是感情。
如果没有轮廓、线条、体积、比例的学问,没有基本功扎实而又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
完美的作品其本身就具有充沛的感情在抒发,在感染着人。
壶艺的创新如能做到形、神、气三者融会贯通,方可称为佳。
诚然,这是不容易的事,需要有扎实的基本技能,丰富的生活积累,严格缜密的技巧。
要有对泥原料、成型、烧成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工艺流程深入了解和掌握等等。
总之,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
真,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以达到形、神、气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紫砂茶壶造型极多,叫做“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形制典重致朴,轮廓周正,线条清晰,比例恰当,它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具实用价值的工艺美术品。
现在紫砂陶艺是历代艺人继承和沉淀形成的产物,成为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
认真研究砂艺,掌握传承,才能使我们的紫砂艺术有可贵独立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章放童主编.砂里淘金-宜兴紫砂收藏宝典.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