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听课记录

合集下载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与反思 (2)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与反思 (2)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出示一组紫藤萝的图片)师:大家来说说你对紫藤萝的印象。

生:(七嘴八舌)师:当代女作家宗璞又看到了怎样的一副紫藤萝画面呢?生:(从文中2---6节去找出相关词句,并概括紫藤萝特点)师:看来这是一株生机盎然的、有旺盛生命力、争强好胜的、有着芳香的紫藤萝。

(过渡句:文章就仅写了这么一株藤萝吗?)生:不是,还写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

师:那是一株怎样的藤萝呢?生:稀落、伶仃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株藤萝呢?提示一下,注意时间。

生:时代的动荡、生活的腐化。

师:对了(结合文化大革命谈),看来花盛花零还更时代有关。

作者眼前的这株藤萝之所以能开得盛,是因为赶上新时代、新生活。

(过渡句:作者看着眼前盛开的藤萝花,想到什么了吗?)生:(读第7节内容)师:好,作者说“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猜猜看。

生:可能是她的亲人遭到了不幸。

师:说得对。

“亲人”是谁呢?作者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

“不幸”又是指什么?生:死了?师:“焦虑”是着急忧虑的意思。

“死了”还有什么可“焦虑”的?生:明白了。

作者的弟弟得了重病。

师:重到什么程度?生:治不好。

师:你怎么知道?生:悲痛。

能治好就不用悲痛。

但是还活着,什么时候会死去象谜一样,看着亲人慢慢走向死亡,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很焦虑。

师:你看,不是答得很好吗?作者的弟弟得了癌症,死于1982年10月,这篇文章写于当年5月。

然后读宗璞的《哭小弟》,了解背景。

弟弟病危,人们常常会悲痛欲绝,而作者就一味沉浸在悲痛中吗?作者性格如何?生:(齐答:坚强——)师:(过渡:作者由花想到人,还想到什么?)生:生命。

(齐读第10节内容)师:怎么理解这段话的意思?生:花和人都会遇到不幸。

但人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所以不要太在意。

生:生命像紫藤萝一样由无数个故事组成,每个都是组成灿人生的一部分。

师:联系保尔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文章写的是一株藤萝,题目改成“一株紫藤萝”好吗?生:不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紫藤萝瀑布》课堂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紫藤萝瀑布》。

大家知道,紫藤萝是一种植物.可是怎么跟‘瀑布”连在一起了呢?这个标题有点意思!说说看法好吗?生1:我家旁边的公园里有紫藤萝,确实很美丽,开起花儿来像瀑布一样。

(许多学生表示赞同)师:像这样吗?(打开投影.展示大幅的紫藤萝照片,学生一片惊叹)另外,关于这篇文章的其他信息.你还了解哪些情况?生2:我查过作者宗璞的情况.她还为我们西湖写了很多文章。

生3:资料上说,宗璞是著名国学大师冯友兰的女儿。

老师,什么是国学大师啊?师:哦。

你很努力嘛!连这个都知道啊!国学,是对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研究。

你说的这点,对于我们理解课文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待会儿我们会说到。

生4:我还想说很重要的一点,作者宗璞是在弟弟身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作者看到眼前的情景,是有感而发。

师:好,确实很重要。

同学们.在读一篇文章之前,如果可能。

我们就应该尽量多地去了解一些背景材料。

这对于理解文章很有帮助。

下面我们一起试试概括全文大意,看文章主要说了些什么。

(学生概括.教师巡检)师:哪位同学先来说说。

生5:这篇文章写作者看到紫藤萝瀑布时的所见所想。

师:很简洁嘛!哪位补充一下,所见所想是‘见’到什么,又‘想’到什么。

生6:作者见到了紫藤萝瀑布。

原先。

她的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我心上”。

遇到盛开的藤萝花后,想到一些事情,就宁静了。

喜悦了,振作了。

师:想到了一些事情.是哪些事情?生7:我想应该是他弟弟不久于人世的事情吧。

她走在路上,本来很悲痛,很忧虑.可当她遇到紫藤萝瀑布的时候,想法就变了。

师:是的,大家预习时就知道,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生命垂危。

按照常理.作者这时候应该十分焦虑悲痛,可老师不明白的是,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她一看到紫藤萝还会产生“喜悦”的情绪,这岂不是有违常理吗?生8:(小声)书上就是这样说的嘛……(师插话:怎么说的,讲讲看嘛!)(生读书)“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紫藤萝瀑布》听课评课

《紫藤萝瀑布》听课评课

上课地点班级课题执教者单位获奖名次南京外国语2 (2)《紫藤萝瀑布》任义兵连云港市灌云实验中学6一、教学大槪流程:(一)、初步感知:1、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2、教师配乐范读。

3、生听完课文后回答教师提问。

(二)、一起欣赏:1、找出描写藤萝花的句子做上记号。

(此时教师最好行间指导)2、请学生放声朗读。

(放开)3、师点拨:耍象藤萝花一样活跃。

读出你的感情,品出你的风采。

“我在开花”,请学生表演朗读,把喜悦与兴奋的心情读出來。

“推”着,存在着竞争,学生之间有一种竞争。

师:评读后你一定能够感受到藤萝花的性格特征。

4、问:“挑逗” 一词换成“挑衅”先否恰当为什么师:字字总关情。

讨论后发现“挑逗” 一词无可替代。

(三)、说写训练,讨论探究。

1、紫藤萝花还可以比喻成什么(师展示图片)2、讨论探究,能不能把花换成其它的喻体并说说你的观点。

3、让学生闭眼凝神想象。

师:这是一树的花,我它。

4、生仿写练习。

(四)、深层阅读。

1、也许是经历的不同,看看作者对藤萝花的感受有何不同2、猜猜作者遇到了哪些生活麻烦。

姐姐生病了,弟弟也被查出绝症。

作者就是在医院里看到的一束紫藤萝花。

3、师问:是什么在流动生:往事在心头流动。

4、紫藤萝花身上有没有特殊的特质请你说说。

生1:坚强不屈的精神。

生2:—直在寻找新的希望和出路。

生3:花和人是无止境的。

(被遗忘的角落)(五)、拓展延伸:请你结合历史的、现实中的人物说说你对“生命的长河无止境”的理解。

生1:张海迪。

师鼓励学生学会“创造性的读书”:即把别人的文字变成自己的理解。

师:“好好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岁月如歌,岁月如花。

齐读: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二、优点:1、无与伦比的激情。

我将奥运闭幕词用在任老师的身上不觉为过。

理由很简单:在我所听过的所有课中,没有一位老师消耗的体力能跟其媲美!如果没有良好的体质就绝不能去模仿任老师的课。

那丰富的表情,多变的手势,矫健的脚步无一不感染着学生和听众,让人们陶醉其中,为之喝彩!2、充满生成的课堂。

听课记录范文

听课记录范文

听课记录范文篇一:听课记录澄迈县第二中学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表听课教师:李玖日xx年9月28日第五周星期三初一(12)科目语文班级班节次第一节教师参加课题《紫藤萝瀑布》对象一、教学大概过程:(一)、读花语走进紫藤萝的心灵1让学生说说听完文章后授课的初步感受2生读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摘下来仔细品析(二)、写花语过程生1:充满活力的生命在欢笑、生长着生2:生命的魅力(三)、将花语融入到你的生命里再读四)、介绍背景材料(五)、花语献给谁1、教者将文章与个人风格融为一体评课2、教者深沉忧郁的朗诵轻柔温情的花语以及坚韧有力的脚步给我留摘要下了极深印象(优缺3、真正的达到了“人”“文”合一的境界我们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太多的关注了上点)课的“可观赏性”或者叫“表演性”课堂纪律全班总人数人;实到人;迟到不带课本人;课堂秩序:良好1、教室卫生;2、课桌排放教室3、其他布置状况4、班主任姓名:徐月灵教研室教导处意见签名;年月日自由听课徐月灵课型散文分管副校长意见澄迈县第二中学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表听课教师:李玖日xx年10月11日第七周星期三初一(11)科目语文班级班节次第一节教师参加课题《黄河颂》对象一、执教大概过程:(一)、听黄河颂说说你对它有怎样的理解1、一起走进黄河之歌感受力量之美2、请同学用你认为最好的方式来朗读这首授课诗(生自由读)生1展示阅读:教师因为勇气而给予掌声3、听录音朗读过程4、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小节力求读出奔流的力量摘要(二)、教师让生选择合适的语气语调来处理好这一首诗(三)、介绍写作背景评课摘要(优缺点)课堂纪律教室状况1、教师充满激情尤其是女教师执教这样的文章实属难得2、教师有较好的教学机智如:引导学生朗读一处3、探究题目设计较好能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让学生有话可说4、文章结尾处并没有脱离文本首位紧扣逐层推敲文本已不多见全班总人数人;实到人;迟到0人;睡觉0;不带课本人;课堂秩序:良好1、教室卫生;2、课桌排放3、其他布置自由听课任课刘扬杰课型签名;年月日4、班主任姓名:教研室教导处意见分管副校长意见澄迈县第二中学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表听课教师:李玖日xx年10月26日第9周星期三初一(10)科目语文班级班节次第一节教师参加课题《土地的誓言》对象一、课文大概流程:(一)、导入1、欣赏歌曲开始美妙的学习之旅2、让生说出歌曲名称《多情的土地》3、出示黑土地的图片5张同时在黑板上授课过程摘要勾画出东北地图(二)、初读1、初看题目你会想起些问题(解题)2、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读到喜欢之处可放声朗读3、师问:这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5、老师领读、男女生分读共同合作读其中精彩语段(三)、再读联系东北沦陷的历史背景再说说作者怀有的情感(悲凉、怀念)(四)品读追问:些是作者发出的誓言怎样读好誓言评课摘要(优缺1、朗读指导层次明晰有初读、再读、品读2、情感投入逐步增加每读一遍都能看到学生的进步3、朗读指导时最好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不必加一限制初一年级语文教师任课谭慧课型散文签名;年月日签名;年月日篇二:听课记录文档长春师范学院习学院班级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实习时间生手册美术学院08级油画一班秦皇岛市卢龙县应各庄中学郭春光贾捷自10月10日至12月30日实听课记录xx年10月10日指导教师郭春光xx年10月28日指导教师郭春光xx年11月16日指导教师郭春光篇三:小学语文听课记录范文小学语文听课记录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二、复习旧知:1、这些词语还认识(钓鱼、从未见过、允许、遵守规定、铭刻)2、课文写了什么你能这些词语说出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钓鱼”、“放鱼”)三、进入新课:第一板块:1、由学生的回答开始教师:钓鱼和放鱼的孩子的现在的情况2、引导读课文一到四小节:A、(出示课件:汤姆——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他设计的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大奖日前……)他在接受采访时他对父亲让他放掉……表示感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设计师……B、引导读读课文一到四小节学生读课文(要求自由读)3、读书交流:一到四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踊跃)1)课文写……2)我感受到这里景色很美;3)你知道涟漪意思(教师不经意的随便问)我们把“涟漪”可以读得再美一些齐读“涟漪”这一句;4)我读懂了他们高兴:两个感叹号5)我读懂了他们钓到的鱼很大:弧形(读出“大”来)还有谁知道这条鱼很大(大家伙)而且是大鲈鱼6)引导读:“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三人)7)此时传来了爸爸的声音我们来读读课文中爸爸的语言(学生读书)A.出示课件:父子的对话:爸爸:“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什么”汤姆很不情愿地嚷起来B.引导学生朗读这些话语:A、分角色;B、抓重点词语;C.汤姆为什么要很不情愿地嚷起来D.汤姆不肯放鱼的原因(听课疑问:孩子们别人回答问题时你静静坐着脑子里在想什么)E.介绍“规定”问:“知道了”F.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朗读强调语气(斩钉截铁):“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先分别指读接着邀请男子汉齐读;G.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用“不管……都……”说说生活中的事情(学生表达教师评价)四、小结板书:自觉遵守规定第二板块:五、相信爸爸的这句话对大家的启发一定很深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齐读)六、引导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其他学生做评委(第五小节开始——“规定”)引导学生提建议:读得样七、出示没有提示语的对话要求学生把刚才的建议“用起来”;八、提出新的要求:“加入动作、表情、道具”增强表达效果;出示课件配合师生配合九、爸爸和小汤姆争论的结果如何此时的心情如何(邀请数名学生回答)第三板块:十、教师小结学生回答从“后悔”过渡到下文十一、讨论:后悔(要求学生帮帮忙)十二、引导学生读“最后一节”十三、教师总结全文出示课件:“转眼间……不出所料……道德只是个很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十四、同学们……出示课件:“是取失去的是一时的利益得到的美德是一生的财富”要朗读求学生这句话;十五、再次朗读:“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第18课《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18.《紫藤萝瀑布》课堂教学实录导入读法介绍师:孩子们,请站起来面向我们的老师,让老师认识一下你们,表达老师对同学们的感谢。

今天是周末,你们放弃休息时间和我们一起来进行教学研讨,老师们很感恩。

师(面向老师):请老师跟我们的同学问个好!同学们也向老师问个好。

(全场热烈的掌声)生:老师好。

师:今天我们学习散文名篇《紫藤萝瀑布》。

题目五个字有两个字特别容易写错,那个小男孩请你上来,拿着粉笔写藤萝的“藤",不许偷看哦。

再来第二个同学,你来写宗璞的“璞”。

打开课堂练习本,每个同学都写写。

(生写)师:好,谢谢。

两个孩子的书写都漂亮,但是我就知道一定会出问题的。

大家看,哪个字出问题了?发现了吗?你来改错。

就写在旁边,把错的圈出来。

写大点,放大,好,谢谢你,你是我们的小老师。

下次不能再错了,“藤"字下面有同学经常写成“马”字,再写一遍,动笔。

(生写)【投影——宗璞的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常用笔名宗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当代作家。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长篇《南渡记》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其各类创作都深受瞩目。

师:我们先做点笔记啊,这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

【投影展示】咏物抒情散文托物寓意借物抒情师:大家把书打开。

这一类的语文专用名词我们经常会遇到,请在题目的旁边旁批“咏物抒情"。

我们经常说“托物寓意”“借物抒情"等等,是一个意思。

人是万物之灵,人要表达对人间万象的情怀,他就要抒发感情,但是直接抒发感情就不够“文学”,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物"把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的感受抒发出来。

那么这种文章挺难写的,它的难处在哪里呢?就在于需要把“我"还有“物”还有“情"三者非常好地融为一体。

(师板书“我”“物"“情”三者之间的融入关系)师:一篇借物抒情的好文章啊,用《紫藤萝瀑布》的开头和结尾的说法,就是这样的——【投影展示】初读,不由得让人停住了脚步读完,不觉得让人加快了脚步(生读)师:这就是好文章的魅力。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精选12篇)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精选12篇)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精选12篇)《紫藤萝瀑布》篇1一、导语设计师:同学们,生活中的花鸟虫鱼,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哪一种曾触发你的联想,牵动你的情思?(生畅所欲言)的确,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并认真体会,那么,山水花木、鸟兽虫鱼等平常之物都会带给我们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迪。

今天,让我们到一条紫色的瀑布边走走,去感受生命的色彩、倾听生命的歌唱吧。

二、感知课文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哪位同学先展示自己的积累?生1: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家。

她的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

师:吴奇同学回答的真不错,老师也找了一些。

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现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

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师:刚才我们谈的是作者,现在哪位同学展示自己的字词积累?生2:字词注音:迸溅(bèng )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浆(qióng)盘虬卧龙(qiú )词语解释:⑴迸溅:向四外溅⑵繁密:多而密。

⑶稀落:稀稀疏疏,出现的少。

⑷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⑸酒酿:江米酒。

⑹挑逗:逗引,招惹。

⑺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⑻仙露琼浆:形容鲜美的酒。

⑼盘虬卧龙:盘绕横卧着的虬龙。

师:大家说,刘亚莹讲得怎样呀?(生小声回答好)的确好,希望大家以后也和她一样多读多写。

师:《紫藤萝瀑布》是作者受到启示鼓舞之后所作,老师希望大家既能用心去“感受”,又能用耳去“倾听”。

(朗读欣赏,学生认真倾听。

)师:同学们听的多认真,看来大家已沉醉于作者带给我们的意境了。

那我们也来读读课文,把我们的感情读出来,怎么样?大家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一段,看谁读得最好!(学生三分钟准备。

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

澄迈县第二中学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表听课教师:曾靓20 11 年9 月21 日第周星期科目初三化学班级节次任课教师李连坚课型新授课课题用微观的观点看物质参加对象授课过程摘要活动探究探究物质的可分性探究问题:物质是否可以再分?猜想:1、物质可以再分;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KMnO4微粒可否再分?设计实验方案:(与学生互动)实验并观察现象:分析现象:1、固体粉末为什么会消失?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是不是KMnO4溶液消失了?3、同样是KMnO4溶液,有的颜色浅,有的颜色深,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食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KMnO4微粒可否再分?设计实验方案:(与学生互动)实验并观察现象:分析现象:1、固体粉末为什么会消失?2、溶液的颜色由深到浅,直至无色,是不是KMnO4溶液消失了?3、同样是KMnO4溶液,有的颜色浅,有的颜色深,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同种物质的微粒的物理性质不同?4、日常生活中,糖水是甜的,食盐水是咸的,这个现象又能说明什么问题?评课摘要(优缺点) 1、结构清楚,脉络清晰。

2、师生互动,气氛热烈。

课堂纪律全班总人数人;实到人;迟到人;睡觉;不带课本人;课堂秩序:教室状况1、教室卫生;2、课桌排放;3、其他布置;4、班主任姓名:。

教研室教导处意见签名;年月日澄迈县第二中学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表10澄迈县第二中学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表2 听课教师:王燕萍2011 年10月19日第8 周星期三过程摘要一、水中生活的动物(一)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背鳍、胸鳍、腹鳍、尾鳍)(二)其他水生动物1.腔肠动物:海葵、海蜇2.软体动物:乌贼、章鱼3.甲壳动物:虾、蟹类4.其它二、陆地生活的动物1.无浮力2.无温度3.无湿度(一)蚯蚓:环节动物(二)家兔:哺乳动物(盲肠较长有利于消化膳食纤维)三、空中飞行的动物(一)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外形、内部结构)(二)昆虫(蝗虫):头、胸(有运动器官)、腹强调:虾、蟹、蜘蛛是节肢动物门的甲壳纲评课摘要(优缺点)通过对比引出陆生动物的特点比较自然课堂纪律全班总人数人;实到人;迟到人;睡觉;不带课本人;课堂秩序:问题⑴以上函数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假如将这些一次项系数用字母k来表示,将常数项用字母b表示,那么对于像(1)(3)这样的函数关系式可以怎么表示呢?如果当b=0时,又是怎么样表示呢?在完成任务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所得函数关系式。

2023年《紫藤萝瀑布》听课记录与反思(精选9篇)

2023年《紫藤萝瀑布》听课记录与反思(精选9篇)

2023年《紫藤萝瀑布》听课记录与反思(精选9篇)《紫藤萝瀑布》听课记录与反思篇1散文好读不好教,这是许多语文老师的共识,在我看来,借景抒情散文的教课就象是跳水运动员做高难度的跳水动作,成功了满堂喝彩给人美的享受,失败则成残缺品全部变味,教的人不是滋味,听的人更是无聊。

该怎么上好一堂借景抒情的散文课呢?准备《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我着重思考这一问题。

以学懂一篇课文为目标转变为进行某项语文能力训练为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目标在教学中起导向、激励和检测作用,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先有明确的目标。

这是已被教学实践所证明了的。

我在《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中设定的目标是学会品味__的优美语句,体会__借景抒情的写法,课后能够模仿课文写描写景物的小__。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把课堂的主动权给学生,我采取了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教学方式:在学习课文前,先让学生预习解决生字词,扫清教学障碍,这样才能让学生上课专注品味__的语言,做到有的放矢。

扫清__生字词障碍,对于整堂课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学生可以通过课文生字词的自习,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这样也就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个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

新课标特别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口语交际,上课一开始我就设置了一个回忆性的启发导入,要学生将小学时学过的,《望庐山瀑布》背出来,回忆其中描写瀑布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想象瀑布的形态和气势,接着我问学生喜欢什么花,描绘一下自己曾经见到过的最难以忘记的花开的情景,包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环境中见到的开着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花。

接着我又要他们想象,自己喜欢的花象瀑布一样是什么景象,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最合适,学生沉默了,我让他们翻开课文。

简单的将课文背景以及作者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课文的导入应该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听的很认真,积极的参与了课堂的讨论,讲述自己曾经历过的感动一刻。

由于课文的生字词特别多,而且比较难,所以我在课堂上将重点生字词再解释了一遍,并且将所有生字词带读了两次,,然后让学生自己朗读两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藤萝瀑布》听课记录
一、导入
教师引入抒情性散文的概念。

提示课题。

板书:
紫藤萝瀑布
宗璞
二、教学过程
1、教师请同学起来朗读课文。

师:下面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朗读一下课文?
生:(稍待片刻,几位同学举起手)
师:(巡视片刻)还是请我们的语文课代表来朗读一下吧。

生:课代表朗读,其他同学看书。

(教师播放课件)
2、教师与全体同学一起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第一组问题,请一位同学朗读问题。

并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以下问题。

围绕紫藤萝花这一中心事物,作者安排了哪些内容?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一串挨着一串,花的瀑布,骨朵)
选择你认为作者描写紫藤萝花的精彩之处,说说你的看法?(题目)
4、教师出示第二组问题:师生在交流中解决问题。

“我”既然很想摘一朵花,为什么没有摘?作者这样设计有何用意?
“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止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作者联想到了十年前家门外的一株紫藤萝,它有什么特点?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5、教师出示第三组师生探究性问题:
本文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而结尾又说“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是否矛盾?为什么?
对作者说的“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你如何理解?
在生活中,你有过作者这样的深切的感受吗?请你谈谈。

三、总结全文
由文章作者的感遇,也希望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有所帮助。

【听课反思】
教师不必作秀,因为新课程需要教师作出必要的讲解。

授课过程中,教师的两个教学细节我是记忆深刻。

其一是选一位同学来读课文,有那么的同学举手想要读一篇课文。

但是这位教师早就有了心目中的人选了,她之所以没有一下子选择课代表来读课文,估讲也是想制造一种气氛──一种大家踊跃举手的感觉。

最后仍就选课代表来朗读,而其他同学和老师则一起看着书听课代表读书。

就这个教育细节,我有些意见。

教师的这种行为里边有虚假民主的成分,请一位同学来读整
篇课文值得商榷,可以请几位同学分别部分自然段也许更好。

这样学生参与的面也比较广,可以从刚才举手的同学中挑选一些。

虽然是公开课,在考虑阅读效果的时候,更应该考虑到课上学生的学习状态。

另外一个细节就是教师在出示问题的时候对同学说:这些问题是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提出来的,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大意)。

但是看着上面这三组问题,我怎么也不会相信是学生提出来的。

因为作为学生来讲,他们提的问题不会全部涉及到教学的重点,只会部分含概。

而且提问的方式也是以询问式居多,他们的提问只不过是想向老师核对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的正如上课教师所讲,是一篇“抒情性”散文,也可以说是一篇美文。

女作家宗璞通过“紫藤萝”这一普通的植物抒发自己别样的心情,见景生情。

就这篇课文而言,我个人以为可以在解决了生词读音的前提下,让学生尽情的朗读,在读中体悟文章中蕴含的深厚感情和别样情怀。

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朗朗的。

它不应该是某个学生或教师表演朗读技巧的舞台。

因为即使有同学口头表达能力不佳,甚至是口吃、甚至是哑巴,但只要他的心灵能与文本对话,能与作者的思想对话。

那么,他就能从课文中习得一些感悟和理解,从而真正的为自己将来的人生路提供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