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燃料的应用与发展

合集下载

生物燃料的前景与挑战

生物燃料的前景与挑战

生物燃料的前景与挑战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生物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

它不仅能够替代传统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具有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多重益处。

然而,生物燃料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目前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物燃料的前景与挑战。

生物燃料的定义与类型生物燃料是指通过生物质(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转化而来的能量源,主要包括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生物气等。

根据其来源和生产过程的不同,生物燃料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代生物燃料:主要以食品作物为原料,如玉米、甘蔗和大豆等。

其生产技术成熟,已经在许多国家得到应用。

但由于其竞争粮食资源,容易引发食品价格上涨和粮食危机。

第二代生物燃料:利用非食品作物、农业废弃物或木材等为原料,技术上更加复杂但更具可持续性。

例如,利用秸秆、木屑等材料进行发酵产业链生产生物乙醇。

第三代生物燃料:基于藻类等微生物生产,可在不占用农业土地的情况下生产高效能的燃料。

虽然目前处于研发阶段,但具有极大潜力。

生物燃料的发展前景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依靠化石燃料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而生物燃料在其生命周期中能够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在减少温室气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能源安全随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各国都在寻求能源安全。

利用本土资源生产生物燃料,可以降低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独立性。

经济发展与就业机会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农业发展,还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在农村地区,通过发展生物质能源,农民能够获得新的收入来源,并促进地方经济增长。

科技进步带来的新机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基因工程与合成生物学的发展,为传统的生物燃料生产提供了新的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提高作物产量或增强微生物的发酵效果,使得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生物燃料面临的挑战尽管生物燃料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必须正视其面临的一系列挑战:资源竞争第一代生物燃料利用以粮食作物为原材料,这直接导致了粮食供应的紧张和价格上涨的问题。

燃料及其应用

燃料及其应用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
燃料燃烧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烟尘等。这些污染物不 仅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的治理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控制燃煤质量、采用清洁燃烧技术、推广新能源汽车等 。此外,还需要加强环境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03
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碳排放
碳排放
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 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碳 排放不仅影响全球气候,还对人类健 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引发呼吸道疾病 等。
碳排放的减少
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需要减少燃 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可以通过使用 更高效的能源、推广可再生能源、提 高能源利用技术和采用碳捕获和储存 技术等手段来实现。
02
研发更高效、低耗的发动机技术,提高燃油利用率。
混合动力技术
03
将电动机和内燃机结合,实现能源的互补和优化,提高燃料效
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液体燃料
石油
石油是主要的液体燃料来源,可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以及工业生 产。其优点是能量密度高、便于运输,但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是从生物质中提取的燃料,如乙醇和生物柴油。其优点是可再生、环 保,但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土地和资源。
气体燃料
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燃气,可用于家庭取暖、烹饪和工业生 产。其优点是燃烧无烟、环保,但运输和储存难度较大。
化工生产
石油和天然气是许多化工产品的主 要原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和化肥。

生物质能源有什么发展前景和应用

生物质能源有什么发展前景和应用

生物质能源有什么发展前景和应用在当今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同时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形式,正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多样的应用领域。

生物质能源,简单来说,就是由生物质转化而来的能源。

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垃圾、有机废水等有机物质。

这些看似平常的物质,在经过适当的处理和转化后,能够成为宝贵的能源。

先来说说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前景。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以及其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寻找可替代的清洁能源已成为当务之急。

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的特点,只要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生物质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

这与有限的化石能源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补贴措施,以推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这为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在技术方面,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例如,生物发酵技术、热化学转化技术等的不断优化,提高了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其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生物质能源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在能源生产方面,生物质可以通过直接燃烧发电,为工厂、学校、医院等提供电力。

这种方式简单直接,适用于大规模的生物质资源利用。

生物质气化也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

将生物质转化为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然后用于发电、供热或作为燃料用于工业生产。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应用。

通过对植物油或动物脂肪进行化学处理,可以生产出与传统柴油性能相似的生物柴油。

使用生物柴油可以降低车辆尾气排放,对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生物质还可以用于生产乙醇燃料。

乙醇燃料可以与汽油混合使用,减少对传统汽油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乙醇汽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农村地区,生物质能源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变得愈发重要。

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因其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全面探讨生物质能源的定义、资源类型、转化技术、市场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生物质能源的定义生物质能源是指来源于生物质(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所产生的能量。

它包含了各种有机物质,主要来源于农作物、林木、生物废弃物等。

通过燃烧、发酵、气化等方式,将生物质转化为热能、电能、燃料等形式的能源。

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生物质能源的资源类型生物质能源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农林废弃物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植物残渣、秸秆等被称为农林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含有丰富的有机成分,可以经由多种技术进行有效转化。

能源作物近年来,专门种植用于生产生物能源的作物逐渐兴起,如甘蔗、玉米、大麻等。

这些高产作物能够有效吸收二氧化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动物粪便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粪便,这些粪便不仅是环境污染源,也是很好的生物质能源。

通过厌氧发酵,可以将其转化为沼气,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水生植物如藻类及某些水草等,水生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养分,快速生长,是潜在的生物质能源基地。

利用水生植物可开展多样化的开发活动。

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生物质转化技术是将原料转变为可用能源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燃烧技术直接燃烧是最古老也是最简单的转化方式。

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可以用于供暖或发电。

这种方法技术成熟,但存在效率低和排放污染等问题。

热解技术热解是一种加热过程,通过无氧或缺氧环境下加热生物质,以产生可燃性气体(木气)、液体(焦油)及固体(炭渣)。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转化率及污染小的优点。

气化技术气化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生物质部分变为合成气体,这些气体可以进一步加工成甲醇、氢气或其它化学品。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生物质能源是指源自于生物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从植物、废弃物以及动物排泄物等生物质所生产的能源。

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新型能源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在目前的能源结构中,生物质能源在能源总消费量中的占比仍然非常小。

但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新能源政策的倡导,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1.生物质发电:发电是生物质能源的一种主要利用方式。

生物质可通过焚烧或气化方式进行能源转化,发电。

生物质发电的优势在于其能够使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减少了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目前,生物质发电在欧洲等地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2.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包括木质燃料、废弃物、农业余料、城市垃圾以及植物油等,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

其中,生物质燃料的主要应用是作为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能源。

例如,生物质燃料油可以通过加工处理后成为柴油等传统石油燃料的替代品。

3.生物质液态燃料:由于柴油、汽油等传统的石油燃料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生物质液态燃料因具有较低排放可替代传统燃料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物质液态燃料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油和动物脂肪。

目前,生物质液态燃料已经逐步开始在农村、城市公交以及物流等领域得到应用。

二、生物质能源的未来趋势虽然目前生物质能源的占比很小,但是未来这种可持续、环保的新型能源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生物质能源的技术也会逐步完善和创新,生物质的转化效率会不断提高,生物质能源的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特别是在高效利用生物质有效物料时的技术上,有望取得更加长足的进展。

2.政策支持:各国政府为了鼓励和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

例如,政府会根据绿色发展总体目标和排放限制目标,对生物质能源实行优惠政策,提高并扩大生物质能源的市场需求。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前景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前景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前景随着全球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生物质能源指的是利用生物质(如森林、农作物、畜禽粪便等)进行转换和利用的能源,可以用于发电、热水供应、燃料等多种用途。

生物质能源具有很多优点,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但是它的发展前景仍然非常广阔。

生物质能源的优点首先,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性。

相比于化石燃料等非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可以通过再生资源来进行生产和利用,因此不会像化石燃料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枯竭。

其次,生物质能源是一种清洁的能源。

在生物质的燃烧、气化等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对环境有害物质,因此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

而且,生物质能源中的碳元素来自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它不会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再者,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利用可以促进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

在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物质废弃物,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或回收利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而通过将这些废弃物转化成生物质能源,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促进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益。

生物质能源面临的挑战尽管生物质能源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它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成本较高。

相比于燃煤发电等传统能源,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所需的设备和技术都比较先进,因此生产成本也比较高。

这对于生物质能源的商业化运营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其次,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

由于生物质本身的能量密度较低,在转化成生物质能源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能量损失。

而且,不同种类的生物质质量和能量含量也有所差异,因此在生物质的选择和利用方面也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进。

另外,生物质能源产生的废弃物也需要妥善处理,不然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虽然生物质能源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通过再次利用等方式减少,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处理,依然会对水、土、空气等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生物质能源利用前景

生物质能源利用前景

生物质能源利用前景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备受关注。

它是通过将植物、动物等有机物质转化为能源,具有环保、可持续的特点。

本文将就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前景进行探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一、生物质能源的现状目前,生物质能源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生物质燃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生物质燃料的产生过程中,将生物质经过适当的处理后,转化为固态、液态或气态燃料,以供能源的使用。

与化石能源相比,生物质燃料具有低排放、可再生的特点,因此在替代传统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此外,生物质能源还被广泛应用于发电、热能供应等领域。

通过生物质的燃烧可以产生热能,用于供暖、热水等用途。

同时,生物质也可以用于发电,通过生物质发电技术将生物质转化为电能,供应给各个领域的用电需求。

二、生物质能源的优势和挑战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具有多重优势。

首先,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通过合理利用可持续供应能源需求。

其次,生物质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对保护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再次,生物质能源在适当处理之后,可以转化为不同形式的能源,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然而,生物质能源的利用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和利用过程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和能源,与实际收益相比仍有一定的不协调性。

其次,生物质能源的采集和转化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合理管理和控制,以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另外,生物质能源的利用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性。

三、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利用生物质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提高生物质能源的生产效率。

尽可能地利用农作物秸秆、农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将其转化为生物质能源,能够有效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研发新型生物质能源技术。

通过研究和实践,发展更加高效、环保的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例如生物质发酵、生物质气化等,以达到更高的能量利用效率和更低的环境排放。

生物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

生物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

生物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生物能源作为一种环保、可持续的能源形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生物能源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在能源转型中的重要地位。

一、生物能源概述生物能源是指利用生物质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作为能源来源的能源形式。

与化石能源相比,生物能源具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持续利用和减少对有限资源依赖的优势。

常见的生物能源包括生物燃料、生物气体和生物电能。

二、生物能源的发展趋势1. 提高生物质资源利用效率为了满足能源需求,生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将成为关键。

未来,将加大对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生物质能源的转化效率和利用率。

同时,利用生物质能源的技术也将更加多样化,如生物质能源的直接燃烧、气化和液化等。

2. 发展可再生的生物燃料生物燃料作为生物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能源转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与传统燃油相比,生物燃料具有低碳排放、可再生等优势。

生物燃料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甲烷等。

此外,新型的生物燃料如柴油微藻和生物氢也在不断涌现。

3. 推动生物能源与能源互联网的融合未来,生物能源与能源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能源系统的转型升级。

生物能源的分布式发电模式与智能电网相结合,有望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智能管理。

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人们可以实现对生物能源系统的远程监控、调度和优化,提高能源的整体效益。

4. 基于生物能源的绿色交通以生物能源为动力的绿色交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热点。

生物燃料的应用将大幅减少交通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生物能源在电动车辆的充电和储能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生物能源发展的挑战与对策1. 生物质资源的可持续供应生物质资源的可持续供应是生物能源发展中的挑战之一。

为了确保生物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合理的农业种植、林业管理和废弃物利用政策,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林木剩余物和能源农业等可再生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整概论》课程论文生态燃料的应用与发展题目:学生姓名李垂彪学号3100307121所在班级:非织造1012013 年12月生态燃料的应用与发展摘要: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及对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重新评估和开发生态染料已成客观需要。

文章重点介绍了生态染料的染色机理以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生态染料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提出了解决其局限性的一些思路,并对生态染料的应用前景做出了乐观估计。

关键词:生态染料;染色;应用研究;进展。

根据英国染料和染色家协会给出的定义,生态染料是指从植物、动物或矿产资源中获得的、很少或没有经过化学加工的染料Abstract:With the strengthening eco-friendly coception and harmless to human health,it has become objective demands to re-evaluate and develop naturaldyes.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classes,dyeingmethod andmechanismof natural dyes.Furthermore,naturaldyes.applicationswere elucidated in each field,andtheir limit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referred to during the using process,too.Based on some researching developments,it can be convinced thatnatural dyes will have a good prospec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natural dyes; dyeing; application; development生态燃料是指以柴油和汽油、航空油品、煤油、甲醇、乙醇等为基础进行科学的调配而成的新型生态燃料。

生态燃料应具备提高燃烧值、降低成本、降低排放、可再生资源,存储运输较传统燃料安全、充分利用回收资源再利用等特点。

由于生态燃料的这些特性,其可推广性备受青睐。

现在生态燃料正全力发展,长征5号也将全部使用生态燃料。

1 生态染料的上染机理生态染料的上染机理因染料和所染纤维类型而异,由于生态染料品种繁多,结构复杂,目前对各类纤维的染色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充分。

印度的Dr.Deepti Gupta研究了5种生态染料对合成纤维的上染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奈醌类染料Juglone、Alkannin和Bixin染尼龙、涤纶织物的附等温线属于Langmuir型,而Berberine与腈纶织物之间可形成离子键。

生态小檗类染料上染丙烯腈纤维标准亲合力相当高,70e和90e时分别为3319 kJPmol和4313 kJPmol,其牢度性能与碱性染料类似,水洗牢度良好,但耐光牢度只有1级。

这5种染料与合成纤维的染色焓是正值,说明染色是吸热过程。

随染色温度升高,染料上染率会继续增加。

此外,染料在水中是部分溶解的,可能是染料发生聚集,因此容易在高浓度时染得深色。

2 生态染料的染色方法由于生态染料分子结构各不相同,染色方法也有较大差异,对蛋白质纤维和纤维素纤维而言,染色方法主要有无媒染色法、先染后媒法以及先媒后染法。

对合成纤维而言,主要分为常压染色和高温高压染色。

最佳染色工艺应根据染料性质而定。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同种生态染料,当使用不同的媒染剂染色,往往会使被染纤维呈现不同的色相。

3 生态染料的应用生态染料由于其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和药物保健性能,引起了许多染料研究和应用机构的关注,其应用已涉及多个领域。

3.11 生态染料在纺织领域的应用日本晃立公司批量开发了棕、绿、蓝3个色系的植物染料。

大和染公司推出/草衣染色0,形染公司推出/靛蓝印花0。

日本用全生态染料染色的纺织品有/西阵织0、/京友禅0、/大岛绸0等多种品牌,这一系列/草木染0纺织品被用作衬衫和睡衣的面料,或用于床单、被罩等家纺产品。

美国Allegro生态染料公司可提供100多种色泽的棉用全生态染料。

近年来,我国对生态染料的应用也正在积极的探索之中:中科院已制得用于棉和丝绸染色的生态黄(TR-Y)和生态绿(TR-G);/铜牛牌0系列童装选用纯生态植物染料系列染色;江苏三毛集团也已将植物染料用于制备高支天素丽环保型高档面料,效果较好。

除此之外,许多生态色素还因其特殊的成分及结构而应用于新型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

例如大黄防紫外线织物,日本青森试验厂生产的可医治皮炎的艾蒿色织物以及印、韩、日等国用茜草、靛蓝、郁金香和红花染成的具有防虫、杀菌、护肤及防过敏的新型织物等等。

3.12 生态染料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一些生态染料,尤其是一些植物染料本身就来源于药用植物,因而它们在卫生及医药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7]。

生态染料还被用于化妆品制造。

例如唇膏中的色泽增强剂,美肤品中的各种染料等。

4.1 应用天然染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天然染料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但目前要使其商业化并完全替代合成染料是不现实的,因为天然染料在应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411 解决染料供应困难天然染料多来源于动植物,这使得它难以进行标准化生产。

以植物染料为例,即使是同一种植物,由于产地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及采集时间不同都会影响色素的组成及色泽。

而这必然会导致染料的染色重复性差。

再者,天然染料难以大量生产。

由于动植物中色素含量较小,要想获得足够染料,就要大量采摘或砍伐植物,或者猎取动物。

这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违背了使用天然染料染色以利于生态和环保的初衷。

另外,许多天然染料也都是中草药资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果将它们大量用于染料的提取,也是不经济的。

解决方法之一是利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培育植物。

由于生物培养的方法可使细胞生长速度大大加快,这样使得天然染料的生产可以不依赖于自然界的植物,且产量大幅度提高。

其次,开发天然染料等同体也极具价值。

这种染料结构与某种天然染料完全一致,是一种等同体,同时又是化学合成生产,其纯度高、性能稳定、原料丰富、不与粮食争地、可以大规模进行生产,只要不含有重金属等有害杂质,其安全性无问题,成本也比天然提取的染料低得多。

因此,研究性能优良的天然染料的品种,测定其结构,再研究其合成方法,逐步实现工业化大生产,以代替种植、提取天然染料和安全性有问题的合成染料,值得研究。

4.1.1 打破应用性能上的局限性多数天然染料存在染色牢度差的问题,即使采用多种媒染剂也仍难达到要求,尤其是日晒牢度和皂洗牢度。

传统的天然染料染色方法还存在着给色量低,染色时间过长等问题。

另外,大部分天然染料在染色时都要使用媒染剂,传统的媒染剂大多含重金属离子,其中有许多被列入生态纺织品所禁用的名单[8,9]。

为此,我国的染色工作者用稀土)柠檬酸络合物作为天然染料的媒染剂对苎麻纤维进行了染色实验。

稀土离子可作为中心离子和作为配位体的染料离子络合。

此外,它还具有类似电解质的作用,有促染性。

纤维素纤维经处理后其表面具有大小不等的孔穴,由此稀土离子可进入纤维的非结晶区甚至结晶区的边缘,与染料分子及纤维素分子形成多元络合,从而提高染色牢度。

这一多元络合体系的形成使染料能够抗击因溶液pH值波动而产生的色光变化[4]。

5.1 应用领域上的新进展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用生态染料染合成纤维。

用Chavlikodi染料对腈纶织物染色,可得到黄棕色和暗橙色。

氯化亚锡和明矾作为媒染剂时,上染率高。

用硫酸铜时,耐光牢度很好。

生态染料黄檗中所含的小檗碱是目前所知的生态染料中惟一的阳离子染料,它也可以用来染丙腈纤维。

聚酰胺纤维中含有氨基和羧基,可用离子型染料如酸性和金属络合染料,也可用分散染料染色。

生态染料中的紫草、胡桃、胭脂树等适合上染聚酰胺纤维。

虫胶、姜黄、洋葱、茜草、紫草和大黄等生态染料都可用于涤纶染色。

它们的分子量很小,并具有疏水性,这些生态染料上染聚酯的机理与分散染料类似。

6 结束语生态染料无毒无害,对皮肤无过敏性和致癌性。

具有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其色泽柔和、自然有特色,在高档真丝制品、保健内衣、家纺产品、装饰用品等领域中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 Deepti Gupta.Mechanism of dyeing synthetic fibres with nature2000,(3):23.[ 2 ] 王潮霞.生态染料的研究应用进展[J].染整技术,2002,(12):15-18.[ 3 ] 李清蓉,陈宁娟.生态染料等同体茜素的染色热力学研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1999,19(2):31-35.[ 4 ] 李辉芹,巩继贤.生态染料的应用现状与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3,(1):36-38.[ 5 ] 赵学恒,于伯龄.丝绸的生态染料染色[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1998,18(2):6-10.[ 6 ] 冯新星,陈建勇.生态染料大黄防紫外线性能的研究[J].纺织学报,2004,25(1):13.[ 7 ] 黄秋宝,余志成.姜黄染料在毛织物中的应用[J].毛纺科技,2003,(4):25-28.[ 8 ] 江苏南,李云明.生态色素在纯棉织物上的应用[J].印染,1998,(1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