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禁止孩子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之欧阳歌谷创编
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30篇)

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30篇)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精选30篇)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篇1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__〕3号,以下简称《通知》)。
2月5日,省教育厅办公室向全省各市、州、县教育局转发了《通知》(鄂教基办函〔20__〕2号),并就做好相关工作提出要求。
为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通知》精神,根据区教育局工作安排,现就我校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请予以支持和配合,家校合力抓好我校学生手机使用管理。
1.学生原则上不携带手机入校,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向学校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选择功能简化的电话手表,避免多功能性对自己、他人和课堂产生干扰和影响。
与学生协商休闲类相关功能在校时间不使用或开启锁定模式。
3.请家长以身作则,在正确使用手机方面为孩子树立榜样,加强对学生在家庭中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教育合力。
4.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为学生提供通讯服务。
若家长有需要,可与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联系。
保护学生视力,防止网络沉迷,创设静心学习环境刻不容缓。
期待在家校共同努力下,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茁壮成长!写信人:日期:防沉迷网络,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篇2尊敬的各位家长:为了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未成年人络环境治理的决策部署,有效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络游戏,切实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倡议:1、严格做好手机管理。
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将手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充电器、数据线、耳机等)带入校园。
若有实际需求确定要在校园使用手机,家长需要提前填写书面申请书,交班主任老师审核,经学校批准后方可携带。
关于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的一封信(精选18篇)

关于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的一封信关于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的一封信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书信吧,书信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怎么写信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的一封信(精选1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的一封信1亲爱的同学们: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智能手机的使用已达到比较高的普及程度,不少学生都已配有手机。
如何对学生的手机进行有效的管理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和家长热切关注的话题,也成为了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0xx年1月15日,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学生携带手机确实方便了与家长、同学间的联系,但手机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一、学生使用手机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身体机能、免疫系统还未发育健全,手机辐射会危害学生发育,对学生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频繁玩手机游戏也会使孩子视力下降。
同时,中学生辨识能力不强,容易在不法分子的诱惑下登录违法网站,浏览不良信息,沉溺短视频等娱乐软件,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侵害。
二、学生使用手机不利于学习和生活。
中小学生自制力比较弱,多数带手机的学生将手机用于同学之间微信聊天、玩网络游戏或刷小视频;有的同学通过手机受到社会闲散人员的骚扰,容易滋生事端,引发安全隐患;还有的同学深夜躲在被窝里玩手机……这些不当行为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严重影响了自身休息时间和睡眠管理,降低了学习效率。
三、手机为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
由于手机发信息简单、隐蔽,成为学生作弊的又一理想工具。
这样不但会败坏考风、学风,而且对学生学习及塑造良好的品德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四、易形成学生在手机消费问题上的相互攀比心理。
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而手机款式更新快,无论外形、功能、价钱都能成为比较的对象,容易让学生养成奢侈攀比之风,极不利于勤俭节约良好风气的培养和形成。
关于禁止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14篇)

禁止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关于禁止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通用14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书信了吧,书信是人们是人们传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交际工具。
那么你有了解过书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禁止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禁止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篇1各位家长:你们好!夏季是中小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历年来发生的学生安全事故(非正常死亡)中,溺水事故占了一半以上。
中小学生溺水身亡的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惨痛的教训,要引起我们对自己孩子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
为此,特发此信,请各位家长和我们一起共同来做好孩子的防溺水等安全防范和教育工作。
首先,请各位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
溺水事故往往会给家庭和孩子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各位家长,请你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你们的一点疏忽,你们的一丝懈怠都很可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
请你们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能切实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从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其次,请各位家长做好预防溺水的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安全教育关乎孩子的生命安全。
孩子在家里活动期间,请你们将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放在心上,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要坚持“每天一分钟”安全提醒教育,经常教育孩子做到游泳“四不去”:1、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
2、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
3、深水的地方不去。
4、不熟悉的江溪池塘水库不去。
要求孩子:没有家长陪同不到水库、池塘、江河溪流和水井等水域附近活动。
平时对孩子的活动去向要多加关注,保持高度敏感。
再次,请各位家长教给孩子防溺水的技能,提高自护自救能力。
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教会孩子掌握游泳本领和溺水自救技能。
还要让孩子知道在遭遇险情或发现有人溺水时,一定要立即大声呼喊求救,不要贸然下水营救,要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学生家长:
您好!
给学生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一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在此,学校再次出台有关“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的规定,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
该制度是我校对学生的一项常规要求,并得到了绝大多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如:上课发短信、上网聊天和异性不正常交往、玩游戏、考试作弊等,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环境,尤其是不良短信的传播及观看不健康视频,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质与身心健康。
在此,向家长建议:
1、学生现有手机于周末带回交付家长妥善处理,学校设有公用电话,以便于与家长联系。
2、学生在校内带手机,一经发现,我们将暂且没收并妥善保管,通知家长领回,对经教育但还多次带手机入校的学生,学校将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请家长配合。
尊敬的家长,让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是每个家长和教师的共同愿望和责任。
因此,我们真诚地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和支持学校的规章制度,积极配合学校,从源头上杜绝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良现象和问题。
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
中铁学校七年级。
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

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们:大家好!学校有严明的纪律、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每一位学生家长所期盼的。
而严明的纪律、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的创建有赖于广大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X年X月,上级有关等8部门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通过对中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引起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校实情,在此对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弊端告知各位家长:第一:使用手机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手机辐射对脑部神经有较大影响,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这是共识。
同时,由于越来越多的手机具备上网功能,青少年学生很容易接触到不健康的网络内容,由于中学生的心智水平及自我控制能力难以达到大人所期望的水平,许多同学沉迷于浏览不良信息和聊天,成为手机不良信息的受害者。
学生若长期接触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引发不良的思想,继而严重影响学业,甚至违法犯罪。
第二:手机的使用不利于学生的学业。
手机的确不是学校学习中的必需品。
学生更多是利用手机在自习、午休甚至上课时间发短信、看小说、上网、玩游戏、听音乐等,既影响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也影响了班级的学风,更分散了自己的学习精力,这样既不利于教,也不利于学,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手机也为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条件。
有些学生用手机短信互通答案进行作弊,这不仅使考试失去了公平、公正,也养成了学生依赖作弊而失去独立能力和不能培养完整人格的意识,不利于今后的成长。
第三:使用手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生手机充电器充电。
这么多的学生使用,如遇漏电、短路的情况,极易引起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鉴于以上现状,为了营造一个温馨静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全心地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学习中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更好地实现家长们望子成才的托付,我校明确规定:学生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不得在校园内使用手机。
这项措施已得到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但是仍有少数家长没有意识到此规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仍允许子女携带手机进校园。
2021年学校关于手机管理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3篇

2021年学校关于手机管理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3篇2021年学校关于手机管理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篇一)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手机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愈发普及,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及视力下降等问题,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要求,请各位家长切实履行教育职责,配合学校引导孩子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希望广大家长能够与我们协同合作,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家校合作,共同引导。
家长要切实承担起监督孩子使用手机的职责,尽量不要给孩子购买手机;确有必要,要强化监督,合理引导手机使用范围,并限制使用时长。
开学后,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带手机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手机管理的有关规定,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亲子沟通,促进交流。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做好情绪观察,主动走进孩子心灵,增进亲子之情,防止孩子因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
家长要学会通过讲故事、联系身边事例,从影响孩子视力、影响孩子学业等方面帮助孩子理解限制使用手机的原因。
家长要积极与教师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状况,在家庭和学校之间达成手机管理共识,及时纠正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行为,建立坚定有力的教育共同体。
培养兴趣,全面发展。
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课外兴趣,如球类运动、书法、绘画等;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磨炼意志;积极引导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指导孩子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
通过丰富课外活动,预防孩子沉迷于手机,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通用11篇)

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通用11篇)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1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全国首部专项立法规范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的地方性法规——《福建省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进入课堂的规定》将于9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携带手机(包括电话手表)进入课堂。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即日起,我校将对学生携带手机入校作出如下规定:1、原则上学生不得将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带入校园。
上学期间,家长如需联系学生可通过门卫、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帮助。
2、确有需要在学校使用手机的学生需与家长协商同意后,向班主任提出书面申请,由班主任向家长确认,申请通过后方可携带入校。
3、经同意携带手机的同学,应该在每天到校后,主动将手机关机,然后交给班主任。
放学前,由班主任交还给学生。
如有违反,首次批评教育,再次告知家长,由家长放学时取回,不听劝阻者禁止再次携带入校。
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
让我们家校携手,共同努力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督促和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维护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XXX市第二实验小学2022年9月1日学生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2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您好!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健康。
为切实保护学生视力,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管理环境,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第五小学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办法》,敬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并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一、基本原则正面教育、及时引导;教育为主、处理为辅;保护合法权利、尊重学生人格;强化家校共育、校内校外并重。
关于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和学生的一封信

关于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和学生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和同学们,大家好!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然而,对于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海量信息的诱惑是不可想象的。
由于青少年自制力较弱,网络游戏等不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引发了校园管理和家庭问题等诸多矛盾。
因此,我们决定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以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校安心研究,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具体要求如下:1.严禁学生携带手机等无线设备进校园。
2.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带入校园的,需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3.擅自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并不上报,一经发现查实,一律按照校规校纪,严格处理。
4.在家时,家长要履行监护人职责,将加强网络行为监管和预防学生沉迷网络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限时、安全、理性地使用手机,研究使用文明、健康的网络语言。
5.以上具体要求从2021年3月1日起执行。
为了落实文件精神,我们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一、提高思想认识。
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建立健全长效保护机制,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疏堵结合,分类管理,全面抓好落实,回应社会关切。
二、细化管理措施。
我们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明确具体办法和要求,落实好班主任、任课老师等在不同时间节点对学生的管理责任。
三、做好家校共育。
我们将和家长加强联系沟通,形成良好的互动协作机制,凝聚教育合力,预防和制止学生沉迷网络。
学校教师要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研究动力,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善于发现异常情况,对有沉迷手机网络,行为举止异常或研究成绩突然下降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了解情况,耐心进行教育。
四、积极宣传引导。
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禁止孩子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
长的一封信
欧阳歌谷
(2021.02.01)
尊敬的家长:
您好!
随着时代发展,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长朋友都为自己的孩子配备了手机。
但您是否真的了解孩子带手机到学校的用途?您是否察觉到了孩子自从带手机进学校以后的细微变化?据对孩子使用手机调查问卷得出结论,孩子使用手机弊远远大于利。
首先,孩子使用手机主要都用来做了什么:收发短信,约占2 0%;玩游戏或上网,约占50%;闲聊,约占25%;与亲人联系,约占5%。
仅仅是5%的需求,我们就给了100%的满足,其结果只能事与愿违,孩子用手机未能拉近家长与孩子距离,反而产生孩子与学业、亲人的疏离。
现实生活中,孩子因为错误地使用手机而产生的教育无效或教育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假如家长您不为孩子提供手机,相信情况不会如此,毕竟孩子的心智水平及自我控制能力难以达到成年人所期望的水平。
其次,孩子使用手机对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有些孩子课间在走廊或厕所打电话,上课时间到了还没讲完,直到老师来了才匆匆跑进教室,不但影响自己学习,还影响教师讲课与其他同学听课;有些孩子晚自习时间趁老师不注意偷偷的用手机发信息、玩游戏和看电影,正当他们沉迷于此的时候,宝贵的学习时间就这么一点点流失了,甚至还影响到其他同学自习;有些同学熄灯后还在宿舍打电话、聊QQ或发短信,还有上网看不健康网页,这不仅影响其他同学休息,也使自己睡眠时间减少,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第三,孩子使用手机上网聊天极易造成非正常的人际关系。
如造成同学之间的矛盾,异性之间不正当交往,与陌生人交往而受骗上当等。
现实生活中的这些例子也是俯拾皆是。
最后,孩子使用手机,容易在孩子当中诱发攀比心理。
有无手机,谁的手机好,都刺激了孩子的虚荣心,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有些孩子甚至瞒着家长节衣缩食,每天只是以泡面充饥,只为省下钱来购买手机,为了支付数额不低的手机通讯费用,有的孩子甚至将偷窃的手伸向身边的同学,以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我校为了保证教师与家长之间联系的畅通,已经建立了家校联系的校讯通信息平台,完全可以满足老师与家长联系的需要,另外孩子如果确实有急事和家长联系,我们每个老师都会提供方便。
家长们,你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希望,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如果孩子因为手机耽误了学习,甚至向不健康方向发展,我们的子女成才梦如何能圆呢?
为每一个孩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是我们学校一贯的办学宗旨。
鉴于孩子使用手机的不良影响,结合你们孩子的建议,今我校作出明确规定:从2014年3月3日开始,你的孩子不得将手机、小灵通、MP3、MP4等物品带入校园,如需要带来的或不小心带来的应主动上缴班主任处代为保管周末可以及时领回家。
如果不主动上缴班主任保管的,一经发现,一律予以没收,直到本学期末再返还,并将对违规孩子按校规进行严肃处理。
为了能够让孩子专注学业,希望您理解、支持、配合学校的工作。
最后,衷心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禁止孩子携带手机进校园承诺书
学生家长承诺:
学生本人承诺:
家长阅读回执
1、请在相应的格子内打“√”
(1)我已经收到了关于禁止孩子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
(2)我已经认真阅读了关于禁止孩子携带手机进校园《致家长的一封信》()
(3)我会积极的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并写下了承诺书()
2、你对学校开展关于禁止孩子携带手机进校园一事有何建议:
所在班级:班学生姓名:家长签名:
楚雄市吕合中学
2015年3月12日
注:此页按要求填好后返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