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R处理生活污水设计
MBR膜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2、项目名称
第二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设计范围
1、设计依据
2、设计原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设计范围
第三章、污水来源、水量、水质、排水标准及设计规模
第四章、设计处理工艺
1、工艺选择
2、工艺流程
3、工艺说明
4、工艺实施
5、工艺特点
第五章、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及技术参数
第六章、主要设备、建筑一览表
格栅井设置钢筋砼结构,粗细格栅采用一道人工格栅,人工清理装入杂物箱内定期清运。设置人工格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强度低的特点。
该池设计为钢砼结构。
设置目的:
沉砂调节池内设置潜污泵,经均量,均质的污水提升至后级处理。
设计特点:
潜污泵设计自动耦合装置并带液位控制,且采用无堵塞撕裂杂物泵。
50td一体化MBR设备设计方案

50t/d—体化MBR设备设计方案1设备概况1.1设备概况设备形式:生活污水一体化MBR处理设备处理对象:生活污水处理水量:50t/d,2.5m3/h1.2进水水质参照城镇污水处理厂通用进水水质统计和《给排水设计手册》,本项目设计进水主要水质如下:1.3出水水质排放标准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主要水质指标如下表所示。
设计出水水质1.4设计依据1)公司MBR中试实验结论;2)有关设计标准及规范:《给排水手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OO14-2O0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等。
2污水处理工艺2.1工艺路线的选择根据出水水质对COD、BOD5、TP、氨氮指标的要求,从技术可行性和先进性、水质稳定性和运行管理方便性、污泥产量、抗水质冲击负荷能力以及等方面综合比较,同时考虑到项目区环境要求,本方案采用改良型A2/O+MBR污水处理工艺。
2.2膜组件的选择膜是超滤/微滤级别的膜,人工造成膜两侧压力差,水通过膜被收集(渗透水),大分子污染物和活性污泥被膜截留在反应器内,从而达到污染物和水分离的目的。
3工程设计污水处理站采取的处理工艺为“A2/O+MBR工艺”。
3.1工艺流程污水首先进入提升井,由提升泵提升,经过格栅截留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池起到调节水量和均匀水质的作用。
由调节池提升泵提升后经过细格栅进一步去除水中悬浮物,再进入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和氮磷的去除。
生化池分为缺氧区、好氧区和MBR区。
膜处理单元的回流污泥通过回流泵回流到缺氧区,剩余污泥通过回流泵定期排出至污泥池,好氧区混合液再通过回流泵回流至缺氧区。
污泥池内的污泥定期清掏,运送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置。
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图4污水达标处理工艺流程图3.2工艺说明1.生化池A.厌氧区B.缺氧区缺氧区的功能是脱氮,在此反应器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好氧池回流污泥中带入的大量NO3-和NO2-还原为N2并释放到空气中,BOD5浓度继续下降,NO3-浓度也大幅度下降。
800吨每天MBR生活污水处理方案

800吨每天MBR生活污水处理方案1.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变得越来越重要。
据统计,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不到50%,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
因此,科学、高效地处理城市污水是非常重要的。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介绍一种800吨每天MBR生活污水处理方案,可有效地处理城市污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技术方案MBR(膜生物反应器)是将传统的生物反应器和微孔过滤膜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处理技术。
具体的工艺流程如下:2.1.MBR工艺流程生活污水首先进入格栅池,通过格栅缓冲进入调节池,进行初步的预处理。
然后,将调节池中的污水泵入厌氧池,厌氧池利用好氧池进来的空气,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氨氮等营养盐,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水平更低的有害物质,在设备对二氧化碳进行收集和排除处理后,厌氧池输出的水流进入好氧池。
在增氧空气、细菌等的大力作用下,好氧池的水体获得了深度降解。
在此过程中,细菌对有机物、氨氮等进行降解分解后,输出吗,N、P经过澄清池后进入生物膜反应池。
生物膜反应池中,膜的孔径大小为0.1微米,不仅可以过滤出余下的固体颗粒,还有微生物的深度降解作用。
污水成功处理后,可以回收大量的可重复利用的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2.2.MBR工艺的优点MBR工艺具有如下优点:1.该工艺的处理效果好,主要是因为去除污染物的膜过滤效果好;2.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小,设备简单易用,节省了后期运营成本;3.MBR工艺的排放水质高,水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4.可以快速地处理大量的污水。
能够每天处理800吨污水。
3.工程实施3.1.设备选型MBR处理工艺中最关键的是膜组件,其耐压力和耐化学性能要较高。
为了适应800吨量级污水处理,又可有效降低膜组件的面积,低压膜组件是首选之一。
在此方案中,采用汉佳生物反应器,膜器同比容积与效果均已经得到过验证。
这种设备扩容性较好,更加适合大规模污水处理。
3.2.设备组成本方案的处理设备组成包括:1.双格栅池;2.调节池;3.厌氧池;4.好氧池;5.澄清池;6.MBR反应器。
mbr生活污水方案

MBR生活污水方案1. 引言生活污水处理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传统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存在着效率低、占地面积大、处理工艺复杂等问题。
而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一种先进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MBR生活污水方案的原理、优势以及应用案例。
2. MBR生活污水处理原理MBR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含活性污泥工艺和膜分离技术两个主要组成部分。
2.1 活性污泥工艺活性污泥工艺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处理的生物处理技术。
在MBR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生活污水经过初级沉淀池去除大部分悬浮颗粒物后,进入活性污泥反应器。
在反应器中,通过搅拌和通气等方式,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微生物能够充分降解有机物。
这一过程产生的污泥中的微生物被称为活性污泥。
2.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对水进行过滤、分离的技术。
在MBR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通过将膜放置于活性污泥反应器中,将反应器分为两个区域:污泥区和清水区。
通过膜的微孔进行分离,使清水从膜的一侧通过,而悬浮固体和微生物无法通过膜孔,达到分离的目的。
膜的微孔通常为纳米级别,能够有效去除微生物和悬浮颗粒物。
3. MBR生活污水处理优势MBR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具有以下优势:3.1 高净化效率MBR技术能够实现对污水的高度净化,由于膜的微孔尺寸小,可以有效去除微生物和悬浮颗粒物。
同时,由于活性污泥反应器内的时间较长,微生物有充分的时间降解有机物,净化效果更好。
3.2 占地面积小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MBR技术的构筑物占地面积更小。
由于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二沉池等设备的数量和体积。
这在城市环境中,尤其是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具有重要意义。
3.3 操作稳定MBR技术由于利用了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阻止微生物和悬浮物进入清水区,减少了系统的运维工作和污泥回流。
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MBR技术更加稳定可靠,运行维护成本更低。
某生活污水MBR膜处理技术方案每天200吨

“某生活污水MBR膜处理技术方案每天200吨”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我的办公桌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一本笔记本,还有那积累了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脑。
今天,我要为这家企业打造一份完美的“生活污水MBR膜处理技术方案”,每天处理能力200吨。
一、项目背景想象一下,这座繁华的城市,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后果不堪设想。
而MBR膜处理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神器。
它利用膜分离技术,将污水中的污染物拦截在外,让清水重新回到大自然中。
二、技术原理MBR,即膜生物反应器,它将生物处理和膜分离技术完美结合。
简单来说,就是让细菌吃掉污水中的污染物,然后通过一张神奇的膜,把细菌和清水分开。
这张膜,不仅孔径小,而且抗污染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三、工艺流程1.原水预处理: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杂质去除,保证后续处理效果。
2.生物处理: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
3.膜分离:将生物处理后的污水通过MBR膜,实现固液分离。
4.消毒处理:对分离出的清水进行消毒,确保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5.污泥处理:将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浓缩、脱水,最终实现减量化、稳定化。
四、设备选型1.MBR膜:选择具有良好抗污染性能的膜,确保处理效果。
2.生物处理设备:根据污水水质,选用合适的生物处理设备,如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等。
3.消毒设备:选用高效、稳定的消毒设备,如紫外线消毒器、臭氧发生器等。
4.污泥处理设备:选用性能稳定的污泥处理设备,如板框压滤机、离心脱水机等。
五、经济效益分析1.处理效果好:MBR膜处理技术,出水水质稳定,可达标排放。
2.节省占地:与传统处理工艺相比,MBR膜处理技术占地面积小,节省空间。
3.运行成本低:设备运行稳定,维护费用低,节省运行成本。
4.节约能源: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降低能耗。
六、项目实施与验收1.设计施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详细设计,确保施工质量。
2.设备安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安装,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00立方每天生活污水处理设计方案(mbr)_secret

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工程设计方案2007年07月目录1工程概况 (1)1.1工程名称 (1)1.2工程地点 (1)1.3工程简介 (1)1.4工程范围 (1)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2方案选择原则及设计依据 (3)2.1方案选择原则 (3)2.2设计依据 (4)3设计参数 (5)3.1污水处理量 (5)3.2设计进水水质 (5)3.3设计出水水质 (5)4处理工艺选择 (6)4.1工艺选择原则 (6)4.2工艺选择 (6)4.3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介绍 (7)5工艺设计 (9)5.1工艺流程 (9)5.2工艺说明 (9)6主要构筑物及设备参数 (12)6.1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12)6.2主要设备参数一览表 (12)7工程设计说明 (14)7.1总图设计 (14)7.2建筑设计 (14)7.3结构设计 (14)7.4电气设计 (15)7.5自控设计 (16)7.6采暖、通风设计 (17)8工程投资估算 (18)8.1工程投资 (18)8.2工程投资估算表 (18)9运行费用分析 (20)9.1工资费用 (20)9.2药剂费用 (20)9.3耗电费用 (20)9.4直接运行费用 (21)10效益分析 (22)10.1环境效益分析 (22)10.2经济效益分析 (22)11附件 (23)11.1工艺流程图 (23)11.2平面布置图 (23)1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某生活污水处理回用工程。
1.2 工程地点××××。
1.3 工程简介目前,项目区内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影响人们的生活,也污染了周围的环境,故对项目区内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经处理后的出水用作景观用水,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能有效利用水资源,节约水源。
本项目所要处理的污水为生活污水,处理量为500m3/d,出水用作景观水。
要求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的限值。
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方案

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方案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是将传统的生物反应器与膜分离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高级生物处理工艺。
在MBR工艺中,废水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处理单元,如调节池、好氧池和厌氧池等,通过活性污泥对污染物进行降解。
然后,将废水通过微孔膜进行固液分离,将清澈的水从膜表面收集,形成出水。
1.废水集水和预处理: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管道流入集水井,经过一系列的预处理单元,如网格、沉砂池和格栅等,除去粗大杂质和悬浮物。
2.好氧处理:废水进入好氧生物反应器,通过打气或搅拌等方式,为活性污泥提供充足的氧气,以实现高效的有机物降解和氨氮去除。
3.后处理:好氧生物反应后,废水经过后处理单元,如沉淀池或调节池,进一步除去悬浮物和生物颗粒物。
4.MBR膜反应器:在后处理后,废水进入MBR膜反应器。
污水通过微孔膜,而固体颗粒、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则被截留在膜的表面。
清澈的水经过膜板收集,形成出水,而截留在膜板上的污染物则经过定期的冲洗进行排放。
1.出水质量高:由于膜分离技术的应用,MBR工艺能够有效去除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得到高水质的处理效果,出水质量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2.占地面积小:相比传统的生物法处理工艺,MBR工艺不需要沉淀池和过滤装置,因此占地面积小。
这对于城市和工业区等空间有限的场所非常重要。
3.处理能力强:MBR工艺具有高的水力负荷适应能力,可以处理较高浓度的有机物。
同时,MBR工艺也能有效地解决传统生物法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问题。
4.操作维护方便:MBR工艺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便。
并且由于膜反应器具有浸渍清洗功能,可减少反应器停工时间。
5.可回用水:MBR工艺得到的出水质量较高,可满足一些需要回用水的场所,如冲洗、灌溉等。
总的来说,MBR工艺是一种高效、稳定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它通过结合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反应器,能够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得到符合排放标准的高质量水。
MBR污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MBR污水处理工艺方案设计一、引言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它采用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反应技术的结合,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废水处理。
本方案将针对MBR污水处理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二、工艺流程1.原水污水收集: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原水污水收集起来。
2.预处理:对原水进行粗筛、细筛、沉砂等预处理操作,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沉积物和油脂等。
3.生物反应器:将预处理后的水进入生物反应器,添加菌种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磷的去除。
反应器采用连续流动方式,使水与菌种充分接触。
4.膜分离:将生物反应器中的水通过膜分离技术进行分离,使悬浮物、细菌等固体颗粒保持在反应器内,只允许清水通过。
5.清水回流:将膜分离后的清水回流到反应器中,以保证菌种的持续生长和废水的稳定处理。
6.膜污染处理:定期对膜进行清洗和维护,以防止膜的堵塞和污染。
三、设计要点1.膜的选择:选择适用于MBR工艺的微孔膜,如中空纤维膜或平板式膜。
要求膜的通量高、抗污染性好、使用寿命长。
2.生物反应器的设计:根据水量、COD(化学需氧量)浓度、氮磷浓度等参数确定反应器的尺寸和配置。
要求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混合性、通气性和温度控制能力。
3.氧气供应系统:为反应器提供足够的氧气,以促进好氧菌的生长和COD的去除。
可以采用曝气方式或其他氧气供应方式。
4.膜的清洗系统:设计膜的清洗系统,包括化学清洗和物理清洗。
定期清洗膜,以保证膜的通量和使用寿命。
5.自动控制系统:采用自动控制方式对MBR工艺进行控制和监测,包括水质监测、氧气供应控制、清洗系统控制等。
四、设备选型1.膜材料:选择具有较高抗污染性和通量的中空纤维膜或平板式膜。
2.反应器:选择具有良好混合性和通气性的反应器,如曝气池或厌氧池。
3.氧气供应系统: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氧气供应设备,如鼓风机或气体增压泵。
4.清洗系统:选择适合的化学药剂和装置,如清洗泵、清洗罐等。
5.自动控制系统:选择先进可靠的控制系统,如PLC控制系统、数据采集仪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方案确定2.1 设计原始资料2.1.1 水质情况某市,设计水量为Q=10000m3/d,设计原水水质如表2-1所示:原水水质表9-1水质指标COD(mg/L)BOD(mg/l)SS(mg/L)TN(mg/L)NH3-N(mg/L)TP(mg/L)进水360 190 200 35 30 3污水经过处理后,主要污染物指标要求达到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A标准。
具体水质数据如表9-2所示:出水水质表9-2水质指标COD(mg/L)BOD(mg/l)SS(mg/L)TN(mg/L)NH3-N(mg/L)TP(mg/L)出水50 10 10 15 5 0.5MBR工艺对COD、BOD、SS、NH3-N的去除效率应分别在90%、93%、95%及90%以上。
本设计采用MBR工艺可以满足出水要求,由于MBR工艺要求SS≤150mg/L,对原水要进行预处理。
2.1.2 水量情况设计污水量:10000m3/d总变化系数:K取1.57设计最大流量:Q=0,182m3/s2.2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根据本设计的处理要求,提出如下三种方案2.2.1 氧化沟工艺氧化沟具有独特的水力流动特点,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絮凝作用,而且可以将其工作区分为富氧区、缺氧区,用以进行消化和反消化作用,取得脱氮的效果。
不使用初沉池,有机性悬浮物在氧化沟内能达到好氧稳定的程度。
只有曝气器和池中的推进器维持沟内的正常运行,电耗较小,运行费用低。
脱氮效果还能进一步提高。
因为脱氮效果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决定于内循环量,要提高脱氮效 果势必要增加内循环量。
而氧化沟的内循环量从理论上说可以是不受限制的,从 而氧化沟具有较大的脱氮能力。
缺点是存在污泥膨胀问题 。
当废水中的碳水化 合物较多,N 、P 量不平衡,p H 值偏低,氧化沟中的污泥负荷过高,溶解氧浓度不足,排泥不畅等易引发丝状菌性污泥膨胀。
且占地面积大。
该工艺流程图如图2-1所示:2.2.2 A 2O 法(厌氧-缺氧-好氧法)处理前设置格栅,用以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如纤维、碎皮。
毛发。
木屑、果皮、蔬菜。
塑料等一些在生活中易产生的较大污染物,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并使之正常运行。
污水用提升泵房被提升至沉砂池,来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如泥沙煤渣等。
可以减少后续工艺的负荷,改善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
经过初次处理的污水将进入核心设施厌氧-缺氧-好氧的工艺流程中进行处理。
首段为厌氧池功能为释磷,污水由厌氧池进入缺氧池,缺氧池的首要功能是脱氮反硝化,混合液由缺氧池进入好氧池,曝气池这一反应单元是多功能的,去除BOD 、硝化和吸收磷等反应都在此反应器内进行。
出水然后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污泥的一部分回流到厌氧发生器,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
排放的处理水经过消毒接触池达到消毒处理,出水才得以排放。
此法有除磷脱氮效果难于进一步提高以及有污泥释放磷的现象等缺点。
该工艺流程如图2-2所示:2.2.3 MBR法(膜生物反应器法)MBR 工艺分为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和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两种。
外置式MBR 膜通量较高,膜组件易于清洗维护,但能耗较高;浸没式MBR的能耗低,但清洗维护困难。
应根据污水的性质、浓度、水量选择MBR 的型式。
对于不易产生膜污堵的污水或水量小的污水,宜采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
且以脱氮为主的MBR法污水处理,该工艺流程如图2-3所示:综合以上,由于MBR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有机结合的新型高效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
这种集成式组合新工艺把生物反应器的生物降解作用和膜的高效分离技术融于一体,具有出水水质好且稳定、处理负荷高、装置占地面积小,产泥量小、运行管理方便、灵活等优点,故可选用MBR法,进行污水的处理。
第三章生活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3.1 中格栅的设计计算3.1.1 设计说明格栅由一组平行的金属栅条或筛网制成,安装在废水渠道的进口处,用于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主要对水泵起保护作用,另外可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处理负荷。
格栅对悬浮固体物的去除率为5%~10%。
3.1.2设计参数取中格栅:栅条间隙b=15mm ; 栅前水深h=0.4m ;过栅流速v=0.8m/s ; 安装倾角α=60°;设计流量Q=10000m 3/d=0.116m 3/s ,K 取1.57; 则Q max =10000×1.57=15700m 3/d=0.182m 3/s ; 对悬浮物的去除率取7%。
3.1.3 设计计算格栅计算简图如图3-1所示。
栅条间隙数计算公式如下:bhvQ n αsin max =式中:Q max —— 设计流量,m3/s ;α—— 安装倾角,度,取α=60°; b —— 栅条间隙,m ,取b=0.015m ; h —— 栅前水深,m ,取h=0.4m ; v —— 过栅流速,m/s ,取v=0.8m/s ;n —— 栅条间隙数,个;28.358.04.0015.060sin 182.0=⨯⨯︒⨯=n 个,取36个3.1.3.2 栅槽的有效宽度(B )bn n S B +-=)1(式中:s —— 格条宽度,m ; n —— 格条间隙数,个; B —— 栅条间隙,m 。
B=0.01×(36-1)+0.015×36=0.89m 。
3.1.3.3 进水渠渐宽部分长度(l 1)设进水渠道内流速为0.8m/s ,则进水渠道宽度为m vh Q B 56.04.08.0182.0max 1=⨯==, 渐宽部分展开角α1=20°。
则:111tan 2αB B l -=式中:B ——栅槽宽度,m ; B 1——进水渠道宽度,m ; α1——进水渠展开角,度。
m l 45.020tan 256.089.01=︒-=3.1.3.4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宽部分长度(l 2)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为:m l l 23.0245.0212===3.1.3.5 过栅水头损失(h 1)取k=3,β=1.79(栅条断面为圆形),v=0.8m/s 。
αβsin 2)(2341gv b s k h =式中:k ——系数,水头损失增大倍数; β——系数,与断面形状有关; S ——栅条宽度,m ;b ——栅条净隙,m ; v ——过栅流速,m/s ; α——格栅安装倾角,度。
m h 09.060sin 8.92)8.0()015.001.0(79.132341=︒⨯⨯⨯⨯=3.1.3.6 栅槽总高度(H ) 取栅前水深渠道超高h 2=0.3m , 栅前槽高H 1=h+h 2=0.4+0.3=0.7m ,则总高度H=h+h 1+h 2=0.4+0.09+0.3=0.79m 。
3.1.3.7 栅槽总长度(L ) 栅槽总长度为:m H l l L 58.260tan 7.00.15.023.045.060tan 0.15.0121=︒++++=︒++++=3.1.3.8 每日栅渣量(W )取W 1=0.05m 3/103m 3,K z =1.57,则:zK W Q W 1000864001max ⨯⨯=式中:Q max ——设计流量,m 3/s ;W1——栅渣量(m 3/103m 3 污水);d m W /5.057.110008640005.0182.03=⨯⨯⨯=采用机械清渣。
3.2 污水提升泵房的计算污水总泵站接纳来自整个城市排水管网来的所有污水,其任务是将这些污水抽送到污水处理厂,以利于处理厂各构筑物的设置。
因采用城市污水与雨水分流制,故本设计仅对城市污水排水系统的泵站进行设计。
3.2.1 泵站设计的原则1.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泵5min 的出水量,如水泵机组为自动控制时,每小时开动水泵不得超过六次。
2.集水池池底应设集水坑,倾向坑的坡度不宜小于1%。
3.水泵吸水管设计流速宜为0.7~0.5m/s ,出水管流速宜为0.8~2.5m/s 3.2.2 设计说明污水经提升后进入细格栅,然后自流通过沉砂池、超细格栅、缺氧-好氧/膜组器、再由真空泵房进接触池,最后由水管道排出或回用。
3.2.3设计计算污水提升前水位-5.00m (即泵站吸水池最低水位),提升后水位为 5.00m (即细格栅前水面标高)。
所以,提升净扬程Z=5.00-(-5.00)=10.00m ; 根据经验,水泵水头损失选2.00m ; 从而所需水泵的扬程H=Z+h=12.00。
3.2.4选泵3.3细格栅的设计计算 3.3.1设计说明污水经过提升泵房提升后,进入细格栅间,除去较为细小的杂质颗粒便于后续处理工艺的进行。
3.3.2 设计参数取细格栅;栅条间隙b =5mm ,栅前水深h=0.4m , 过栅流速为0.8m/s ,栅条宽度S=0.01m , 栅前渠道超高h 2=0.3m ,安装倾角α=60°, 设置两组格栅,则Q max =0.182091.02182.0max ==Q m 3/s 对悬浮物的去除率取15%。
3.3.3 设计计算 格栅计算简图栅条间隙数如下:bhvQ n αsin max =式中:Q max ——设计流量,m 3/s ; α——格栅安装倾角,度; b ——栅条间隙,m ; h ——栅前水深,m ; v ——过栅流速,m/s 。
538.04.0005.060sin 091.0=⨯⨯︒⨯=n设2组格栅,每组细格栅的间隙数为53个。
3.3.3.2 栅槽的有效宽度(B )bn n S B +-=)1(式中:s —— 格条宽度, m ; n —— 格条间隙数,个; e —— 栅条间隙, m 。
m B 79.053005.0)153(01.0=⨯+-=3.3.3.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l 1)111tan 2αB B l -=式中:1l ——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1α—— 渐宽处角度,度; B —— 栅槽宽度; B 1—— 进水渠宽;取m vh Q B 28.04.08.0091.0max 1=⨯==, m l 7.020tan 228.079.01=︒-=3.3.3.4 进水渠道渐窄部分的长度计算m l l 35.027.0212===3.3.3.5 过栅水头损失取k=3,β=1.79(栅条断面为圆形),v=0.8m/s 。
αβsin 22341g vb s k h ⎪⎭⎫ ⎝⎛= 式中:k —— 系数,水头损失;β—— 系数,与断面形状有关; S —— 栅条宽度, m ; b —— 栅条净隙, m ; v —— 过栅流速, m/s ; α—— 格栅安装倾角。
m h 38.060sin 8.92)8.0()005.001.0(79.132341=︒⨯⨯⨯⨯=3.1.3.6 栅槽总高度(H ) 取栅前水深渠道超高h 2=0.3m ,栅前槽高H 1=h+h 2=0.4+0.3=0.7m ,则总高度H=h+h 1+h 2=0.4+0.38+0.3=1.08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