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全册

合集下载

四年级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

四年级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

四年级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研究性学习概述教学重点: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和意义。

教学难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

2. 第二课时:提出问题、制定计划教学重点: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教学难点:问题提出的深度和广度,研究计划的合理性。

3. 第三课时: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教学重点:学会利用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能对问题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资料的筛选和分析方法的运用。

4. 第四课时:实践探究、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学会在实践中探究问题,并能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难点:探究过程的实施和问题的解决。

5. 第五课时:成果展示、总结评价教学重点:学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能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教学难点:成果展示的生动性和评价的准确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小故事,引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教学新课: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经验。

5. 实践活动: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6.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

7. 总结评价: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研究性学习指导用书。

2. 课件:教学PPT,包含图片、案例、动画等。

3. 视频:相关研究性学习的视频资料。

4. 网络资源:相关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网站和论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问题提出、计划制定、资料收集、问题分析和解决等。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一、第一章:研究性学习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2. 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

二、第二章:研究性学习计划与设计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如何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

2. 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计划的制定、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时间管理和资源利用。

3.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实践活动。

三、第三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技巧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率。

2. 教学内容: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方法和技巧。

3.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

四、第四章: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和评价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2. 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步骤、评价方法、自我评价和反思。

3.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实践活动。

五、第五章:研究性学习案例分析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具体的研究性学习案例,让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2. 教学内容:案例选取、案例分析、案例总结。

3.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

六、第六章:跨学科研究性学习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意义,学会运用跨学科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

2. 教学内容: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定义、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案例。

3. 教学活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跨学科实践活动。

七、第七章: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式,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 教学内容: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式、网络资源的利用、信息检索与处理技巧。

四下研究性学习教案

四下研究性学习教案

第一单元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教学目标要求1.了解什么是中国式过马路。

2.知道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3.能编写简单明了的倡议书。

重点、难点1、知道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

2、能编写简单明了的倡议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平时都怎样过马路,尤其在有交通灯的路口?2、你听说过“中国式过马路”吗?你是怎么看待的?二、看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视频1.谈话:从文明的角度,请说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些行为的?2.谈话:为什么会产生“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3.带领学生实地问卷,看看行人是怎样说的,有什么样的危害。

教师随时指导。

4.学生汇报、交流。

5.小结:“中国式过马路”是由于国民素质较低,与交通相关的法律不健全,执法力度薄弱等因素造成的。

三、调查问卷:1、出示“中国式过马路”调查问卷。

2、学生自己完成。

3、全班交流,统计问卷结果。

4、分析统计的数据。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中国式过马路”原因初探。

1、小组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2、全班交流,共同。

提高二、有效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措施。

1.道路设施应该更人性化。

2.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不闯红灯。

3.大力宣传文明过马路,让交通法规深入人心。

4.对闯红灯的行人应该处罚。

5.师生交流。

三、文明交通倡议书1、要求:(1).“中国式过马路”现象(2).产生的原因(3).解决的有效措施。

2、学生自己编写倡议书。

3全班交流欣赏。

四、总结全课。

五、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总结与反思一、汇报与展示1、展示上网搜集到的“中国式过马路”资料。

2、举办专题座谈会,谈谈自己在十字路口的观察。

3、展示自己小组的“文明过马路”倡议书。

二、填写“中国式过马路”研究活动评价表。

1、以小组为单位填写。

2、全班交流结果。

三、总结全课。

四、课后反思作业布置:告诉身边的人应该如何过马路第二单元现代技术·生活中的数字编码教学目标要求1、了解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规律,初步学会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编码。

小学四年级下研究性学习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研究性学习教案

2021 -20XX年度小学四年级〔下〕探讨性学习教案书目:一内蒙古民族调查二校运会标记设计三绳结探讨四兴趣排箫五学生奢侈现象调查六辞别不文明语言七纸杯“〞八万花筒九浮力十回音壁十一探秘“那达慕〞十二探寻昭君文化一内蒙古民族调查一教学目的1 学问目的:理解我们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礼仪文化。

2 实力目的:增长学问构造,拓展学问构成。

二教学过程:1 图片展示:蒙古族民族服饰,让学生理解并且会答是哪个少数民族。

2 探讨如何进展调查探讨,以我们内蒙古民族调查为例。

3对于我们当地一些民族构成进展探讨。

4 分组完成:〔1〕组对于本班级成员民族进展调查〔2〕组对于民族风俗进展调查。

5 老师讲解其他少数民族风俗礼仪6 收获与沟通,老师总结。

三课时支配1四板书设计:第一课内蒙古民族调查(一)学习我们家乡最熟识民族--------蒙古族。

(二)尝试与探讨五教具:多媒体,黑板二校运会标记设计一教学目的:1 学问目的:学习和相识奥运标记标记。

2 实力目的:通过学习这门课,学生可以知道我们奥运标记以及其他标记代表意义,增长学生人文学问。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大屏幕展示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悉尼奥运会等标记让大家对图标有根本相识。

2 探讨一:标记设计组合方式方法。

让学生可以明白,理解。

3解读北京奥运会标记〔1〕学生去说一说〔2〕老师补充说明4 学生自己设计校运会标记5 相识其他标记。

三课时支配:2课时四板书设计:第二课校运会标记设计(一)全国奥运会标记(二)尝试与探讨(三)增长相识五教具:多媒体,黑板。

三绳结探讨一教学目的:1学问目的:让学生相识到绳结系法以及会运用绳结。

2 实力目的:增加他们技术实力。

二教学过程:1 同学们把课上打算绳子拿出来,两两组合翻绳。

2 大家说一说,生活中会用到绳结地方是什么时候,最终总结生活中许多时候会用到绳结,甚至有地方会每天都用。

3 绳结系法,以及他应用。

4 小组完成:每小组可以学到两种绳结系法。

小学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全册

小学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全册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执教时间:课时:种子的萌发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生能再认再现种子结构功能,初步学会全过程的探究实验方法。

能力目标:(1)锻练和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o(2)训练学生认识问题和提出假说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材料器械成熟完好的黄豆种子数粒、11套培养皿、脱脂棉或吸水纸、温箱、冰箱。

三、探究式教学步骤1.提出问题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1)每组在课前观察种子、植物幼苗的生活环境(土壤是否板结,是否干燥等)(2)课前查阅资料为作假设提供依据。

参考资料:《百科知识全书》、《十万个为什么》、中学《生物》教材。

2.作出假设通过交流,自己观察种子、植物幼苗的生活环境和资料依据,对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条件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器械材料设计方案,用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从学生实验方案中归纳以下几个探究方向。

过程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种子培养6天,定时观察并作记录,于课前各小组分别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写出科学小论文和对整个探究学习过程的感想。

5.课堂展现(1)各组代表交流论文并答疑;(2)各组代表交流本次探究性学习过程的体会;(3)教师结合电脑课件讲解并总结实验结论。

6.结果分析7.实验结论成熟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8.延伸探究(1)你能另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索吗?(2)为什么环境中的温度、空气、水分等能影响种子的萌发?(3)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样的?(4)影响种子萌发还有其他因素吗?9.结论的运用探究式学习不能停留于问题的解决,而应将探究过程中形成的新知识、新方法应用于实际,在学习了种子萌发条件之后,引导学生了解相关农业生产知识和进行校园植物栽种等实践活动。

执教时间:课时:课题:湖湘骄子—袁隆平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袁隆平的事迹;能力目标: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学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激发探求真理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研究性学习概述: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意义和基本原则。

3. 课题选择与设计:学会如何选择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

4. 团队合作与沟通: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协作、进行有效沟通。

5. 成果展示与评价:学会如何展示研究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课题选择与设计,团队合作与沟通。

2. 教学难点: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操作,成果展示与评价。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课题,引导学生学会课题选择与设计。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实际操作,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10 课时,每课时40 分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课题选择与设计,实践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课题设计经验,互相学习。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一个简单的课题设计,准备下节课分享。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课题设计:评价学生完成的课题设计质量,包括课题选择、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等方面。

3. 团队合作与沟通: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表现和沟通能力。

九、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知识。

2. 组织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研究性学习课程授课教案(四年级下册)

研究性学习课程授课教案(四年级下册)
(先让学生说说解题关键,然后让学生自主解决后,说说解决方案。)
2、一根电线,第一次截去2米,第二次截去剩下的一半,还剩下5米。这根电线原来多长?
3、学校仓库里有一些面粉,第1天用去的量比总数的一半少3吨,第2天用去了5吨,此时还剩下20吨。请问仓库里原来有多少吨?
4、两只笼子里共有24只兔子。如果先从第一只笼子里拿出4只放进第二只笼子里;再从第二只笼子里拿出一些放入第一只笼子里,使得第一只笼子里的兔子数增加到2倍。这是两只笼子里的兔子一样多。你知道原来两只笼子里放了各有几只兔子?
正确理解还原关系,掌握解决应用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感受数的特征与各策略之间的联系,能灵活选择相应的策略。




教学例一:听说大作家曹文轩要到我们的学校来。同学们可高兴了,纷纷去买她的作品《草房子》。星期日,小明带了自己的零花钱去买《草房子》,路上碰到了妈妈。妈妈给了他5元。小明买《草房子》花去12元。最后,小明数了数,还剩下10元。你知道小明原来带了多少钱吗?
创新点拨:可以画线段图分析:
把鹅的只数作为1倍数,那么鸭比鹅多的只数就是鹅的3-1=2倍,因此我们可以用80÷2=40(只),先求鹅的只数,然后求鸭的只数。
解:(1)鸭比鹅多的只数是鹅的几倍?3-1=2
(2)鹅有多少只?80÷2=40(只)
(3)鸭有多少只?40×3=120(只)
这种解答对吗?你有办法检验吗?
5、小明在做一道三位数加法时,把一个数个位上的4看成了1,十位上的0看成了6,百位上的1看成了7,结果得861。正确的和是多少?二、欣赏越剧
第八节园里小学研究性课程授课教案
课题
简单周期(一)
教学目标
能发现日常生活中一些事物的简单周期规律。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案
12
第三组:春节的庆祝活动调查小组
组长
组员
探究主题
春节的庆祝活动
探究目的
探究手段
探究成果
探究主题
附:第三组的访问记录表 1、您知道家乡春节期间有什么庆祝活动上的习俗吗? 2、您是如何庆祝春节的? 3、对于现在我们这里不许燃放鞭炮您赞成吗?为什么? 4、您觉得在春节的庆祝习俗上跟以往有哪些变化? 5、您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第二步:集中交流,合作探究.各小组讨论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和在活动中遇到的问 题等.根据活动的体验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吸取教训,调整方法. 第三步:整理信息,形成观点。
用以获取报酬的专用权,而使商标注册人受到保护。保护期限自商标注册公告 之日起十年,但期满之后,需要另外缴付费用。
(二)实践探究 商标是商品的标志,很多著名的商标,人们只要看到它的形象,就能联想到有关 商品的各种信息。那么,商标里面蕴藏着那些和商品有关的信息? 1、商标外观形象的组成 (商标一般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 要素的组合) 2、关于商标的注册 为什么要注册商标?(取得商标专用权) 应该在哪儿办理商标的注册?(商标局) 你打算通过哪些途径寻找答案? 3、 商标的知名度调查 全球十大著名商标:美国的可口可乐、日本的索尼公司、德国的高级轿车梅塞 德斯--奔驰、美国的柯达胶卷、美国的迪斯尼乐园 、瑞士雀巢公司 、日本最大 的汽车公司-丰田、美国的麦当劳快餐、美国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美国的百事可 乐 4、设计标志 通过对商标的初步研究,我们知道上是一种特定的、具有商业内涵和价值的标 志。那么,我们能否发挥创意,做一个小小设计师,设计一些有意义的标志呢?
二、研究准备: 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问题?信赖什么品牌?…… (带着问题,到周围的商店去做个小调查后,进行讨论) 在同学们讨论的这些现象中,有没有蕴藏着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呢?想一想 三、方法引导: 试着用“因为……所以……”来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你看到路旁的早点 摊顾客很多 我的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研究实施: (一)资料收集 1、收集、交流喜爱的商标 商标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喜欢怎样的商标呢?同学们可以收集一些自己喜爱 的商标,和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通过推商标的比较,你觉得什么样的商标最吸引人?关于商标你有哪些认识? 1、商标知识 小小的一枚商标里面蕴含很多内容。商标的功能是什么?商标的使用有什么要 求?商标是怎样设计的?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问题,让我们通过网络了解商标吧! 通过搜索,我们了解到不少商标的知识,现在让我们来整理一下: (1)一种法律用语,是生产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教案执教时间:课时:种子的萌发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生能再认再现种子结构功能,初步学会全过程的探究实验方法。

能力目标:(1)锻练和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o(2)训练学生认识问题和提出假说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材料器械成熟完好的黄豆种子数粒、11套培养皿、脱脂棉或吸水纸、温箱、冰箱。

三、探究式教学步骤1.提出问题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1)每组在课前观察种子、植物幼苗的生活环境(土壤是否板结,是否干燥等)(2)课前查阅资料为作假设提供依据。

参考资料:《百科知识全书》、《十万个为什么》、中学《生物》教材。

2.作出假设通过交流,自己观察种子、植物幼苗的生活环境和资料依据,对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环境条件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器械材料设计方案,用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从学生实验方案中归纳以下几个探究方向。

和对整个探究学习过程的感想。

5.课堂展现(1)各组代表交流论文并答疑;(2)各组代表交流本次探究性学习过程的体会;(3)教师结合电脑课件讲解并总结实验结论。

6.结果分析7.实验结论成熟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8.延伸探究(1)你能另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索吗?(2)为什么环境中的温度、空气、水分等能影响种子的萌发?(3)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样的?(4)影响种子萌发还有其他因素吗?9.结论的运用探究式学习不能停留于问题的解决,而应将探究过程中形成的新知识、新方法应用于实际,在学习了种子萌发条件之后,引导学生了解相关农业生产知识和进行校园植物栽种等实践活动。

执教时间:课时:课题:湖湘骄子—袁隆平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袁隆平的事迹;能力目标: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情感目标:学习袁隆平的科学探究精神努力学习。

二、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难点:学会通过研究得出结论。

教法:探究法、查资料法教具准备:含课件、电教手段等课件三、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教学步骤:步骤一:案例导入引入课题:有一天,我在电视里看到一则报道,说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爷爷用自己的钱买了一辆小汽车,奖励给手下一位工作成绩突出的年轻人。

电视里,袁爷爷那和蔼可亲,谈笑风生的镜头,以及从他身上体现出的崇高的人格魅力,久久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当我从电视里得知,他原来就在长沙工作时,我立即萌发了拜访袁爷爷,向袁爷爷学习的强烈愿望。

步骤二;开展课题研究的1、确实课题只要注意观察,勤于思考,在生活中你到处都能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

2、确立研究计划有的问题可以从书本上找到答案,有的问题还需要你去研究,也就是你要对你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才能找到答案。

如何获得信息,如何分析、总结,这些都应该在你的计划中体现出来。

3、开展研究活动;4、查找资料查找资料是一件较繁杂的事,为了便于以后的整理,分析,应及时地把这些资料的来源(即书刊名称、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具体页码)记录下来。

步骤三:体验与评价“自然探秘永无休”,这是袁隆平爷爷几十年来的体验与追求。

读完有头袁爷爷的图书和资料后,我真正体会到,一位胸怀祖国、心系人民的科技工作者,在连续7年失败的基础上,最终获得成功的动力,是多么不易。

也真正体会到,一位给整个人类带来福音的世界知名的科学家,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依然探索不止的原因。

如果我们大家都拥有袁爷爷的这种钻研精神,在学习上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了解了袁爷爷的事迹后,我的学习热情格外高涨,遇到弄不懂的问题,能及时地请教老师,比以前主动多了,在失败面前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气馁了。

我想,这多半是因为自己受到了袁爷爷事迹的鼓舞吧。

步骤四:参考课题1、了解湖湘历史文化名人毛泽东(刘少奇、沈从文、齐白石)的一生2、探寻湖湘院士(陈国达、何继善、刘筠)的成长足迹。

3、了解张家界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探究纸的发展史。

填好以下报告:我的问题: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答案:1、2、3、我查到的资料:我的采访记录:我的结论和想法:执教时间:课时:课题:走进因特网[教学目的与要求](1)初步了解Internet和连接Internet的基础。

(2)掌握拨号上网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走进因特网的常识。

(2)难点:新识识新概念多;建立拨号连接。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或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一、导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普及,“上网”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已不再陌生。

越来越多人相互打招呼时的问候已变成了:今天你上网了吗?上网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我们在前面讲过的局域网、城域网等,但那往往是公司或单位所使用的上网方式,对于我们大家来说,更多的还是使用一种叫做调制解调器的设备来上网,我们把它戏称为:猫。

今天我们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使用“猫”进入网络世界。

二、新授在前面,老师向大家所展示的网络内容丰富多彩,但如果同学们想在家里进入这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可就要做些准备了。

在进入Internet之前,我们通常要做两件事:(1)要为计算机配备好“猫”也就是调制解调器,一根电话线以及上网软件;(2)到当地的Internet服务机构办理因特网入网手续,得到一个上网的帐号、口令以及电子信箱地址。

准备好这些之后,就可以进入网络世界了。

向学生出示:调制解调器、电话线、RJ11电话插头。

1.建立“我的连接”首先我们需要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一些设置。

(板书:建立“我的连接”)(1)教师演示建立“我的连接”的过程。

①打开“我的电脑”。

②打开“拨号网络”窗口。

③打开“拨号网络”里的“建立新连接”。

④输入连接名称。

(默认为“我的连接”)⑤输入区号、电话号码。

⑥完成,并把建立好的连接拖放到桌面上。

(2)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建立虚拟的“我的连接”2.拨号上网上网前的准备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下面我们就要打开网络世界的大门了,但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一把钥匙。

这就是:帐号和密码,也就是我们在Internet服务机构办理的帐号和密码。

(1)打开已经建立好的连接。

双击桌面上已经建立好的连接,进入拨号对话框。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完成拨号。

好了,下面我们就可以真正进入网络世界了。

三、学生练习因为学校里所使用的是局域网连接,因为我们同学在学校里不能进行拨号上网,但我们可以在家里使用。

今天,我们同学的任务就是: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回家自己建立一个新的“我的连接”,并用它来上网冲浪。

执教时间:课时:课题:雷锋的故事一、活动目的:1、通过雷锋的生平简介及真实的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向雷锋叔叔学习。

学习雷锋的格言。

2、寻找介绍生活中的“雷锋”,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已在班集体中、在学校中、在社会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号召更多的小朋友向雷锋学习。

二、活动准备1、收集一些雷锋生前的格言和先进事迹。

2、观察生活中的小雷锋。

三、活动过程:1、指名背诵《雷锋的足迹》,集体背诵。

从中你找到了哪些雷锋的足迹?2、从课外你还找到哪些雷锋的足迹?请学生上来讲讲雷锋的故事。

3、从这些故事中,你觉得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雷锋说些什么?4、雷锋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我们都知道雷锋,并处处向雷锋学习,在我们的生活涌现了许多新雷锋、小雷锋,你发现了吗?找找生活中的小雷锋,并说说他们的事迹。

评评我班的小雷锋。

5、我们找到了那么多的小雷锋,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那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四、活动总结。

执教时间:课时:课题:我要去旅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去旅行要做哪些准备过程与方法:通过制订旅行计划,收到事半功倍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方能提高效果二、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制订旅行计划难点:认识制订旅行计划的意义教法提示:探究法、实践法教具准备含课件、电教手段等课件三、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现在,每年有3个长假:“五一”、“十一”和春节,平常辛苦忙碌的爸爸、妈妈和你,那时候都能有几天的休息时间,可以放松放松。

为什么不做一个一家三口的出游方案呢?我相信这份家庭自助旅行计划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惊喜。

步骤二:小组讨论该如何制订科学的旅游计划呢?步骤三:搜集意见,认真指导第一、和爸爸、妈妈讨论征询爸爸、妈妈对要去旅行的地方提出不同意见第二、确定目的地、分析景点我们最终选择的旅行目的地是:讨论的自然景观:该处的人文景观:第三、计划和费用预算旅行线路安排(暂定)费用预算表为了使这份计划做得天衣无缝,你又去请教了一些长辈,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些意见和建议:经过仔细思考,我对原先的计划安排作了一些调整,终于,我的这份旅行计划出台啦!第四、我的研究体会我对制定这次旅行计划的体会是:步骤四:小结执教时间:课时:课题:你了解经济动物的饲养吗?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经济动物的饲养方法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实地进行经济动物的饲养,进行一番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不易的,要善于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掌握经济动物饲养方法。

难点:掌握经济动物饲养方法。

教法提示:探究法、实践法教具准备:相关图片三、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冬天到了,天气变凉了,许多同学都穿上了各种各样的保暖衣服,有的是免绒毛,有的是羊毛衣,可是,你知道这些各种材质的保暖服装,其原料是什么、从哪里来的吗?步骤二:小组讨论怎样进行经济动物的饲养?步骤三:搜集意见,明确探究过程1、明确访谈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访谈了解:经济动物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情况;本地区饲养经济动物的情况;如何饲养经济动物?2、确定访谈对象调查研究:多选择几个熟悉研究内容(从事或熟悉相关行业)的人作为访谈对象,有助于实现访谈目的。

3、列出访谈提纲在进行访谈前,我们首先列出了访谈提纲。

本地区适合饲养的经济动物有哪些?这些经济动物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4、总结和归纳我们对访谈记录进行了整理、总结和归纳,并完成了一篇访谈报告。

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增进对经济动物饲养的了解,并在报告中对本地区经济动物的饲养情况进行分析。

5、我的感想:我觉得自己和同伴在这次访谈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做得不够的地方是:步骤四:小结执教时间:课时:课题:植物“喜欢”有色光吗?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向光性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让学生了解植物具有向光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二、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重点:植物的向光性难点:通过探究了解植物具有向光性教法提示:探究法、实践法教具准备:相关图片三、教学过程设计(含作业安排)教学过程:步骤一:设问;“植物”喜欢有色光吗?步骤二:小组讨论如何对“植物”喜欢有色光这个课题进行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