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原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高二语文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高二语文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表达交流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总体设计教材概述写议论的第一步就是树立论点,而且论点要正确、深刻、新颖。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多向思考,属于思维指导性质的话题,也是一篇指导学生如何确立论点的专题。

本篇先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谈起,说明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对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就可能获得不同的认识。

因此,分析问题应从多方面思考,在多向思维中,逆向思维很值得重视。

然后再谈找到多种议论角度后,怎样进行比较筛选,找到最佳角度。

由此看,教学的难点是对学生进行多向思维的训练,突出逆向思维的优越性。

重点是如何找到最佳立论角度,总结选取立论的一般原则。

思路方法本篇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多思善想的思维品质。

因此本设计按照从实践到理论,从特殊到一般的原理,以训练题贯穿始终,在做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通过做题归纳方法。

教学方法以学生合作讨论为主。

时安排:1时三维目标1多思善想,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

2比较筛选,学习选择最佳立论角度。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品质。

教学设计导语设计诗词导入面对漫天风雪,柳宗元吟出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的诗句,虽不乏诗人的孤傲,但毕竟满目凄清。

而久居边塞的岑参,面对“胡天飞雪”,却慷慨激昂:“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毛泽东笔下的雪景,更是激越豪放,气势磅礴:“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

同为雪景,却意境迥异,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答案是不同的。

难怪苏东坡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的议论写作也是这样,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从而选取立论的角度。

故事导入一位王员外,特别喜欢牡丹花,庭内庭外都种满了牡丹。

王员外采了几朵牡丹花,送给一老翁,老翁很开心地插在了花瓶里。

高中语文必修三《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三《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优秀教学设计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一、教材1.教材的特点及地位根据普通高中新课程要求,必修3表达交流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单元,通过写作实践来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能力。

本次说课是必修3“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立论”,就是根据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即提出论点。

论点的价值决定着一篇议论文的价值。

一篇文章的成败,取决于这篇文章的论点鲜明、深刻与否。

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

2.学习目标及确定依据(1)学习以“材料”为话题的议论文的立论;(2)多思善想,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3)比较筛选,学习选择最佳立论角度。

确定依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面对材料作文,常常手足无措,有畏难情绪,出现此种现象关键是学生没有应对的方法。

3.学习重点、难点围绕材料作多角度分析思考和从多个角度中选取最佳角度。

二、教法:1.问答法。

通过提问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渐入佳境,了悟真道。

2.分组讨论法。

让学生合作交流,智慧碰撞,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3.例题导引法。

运用教材上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引导,不断总结,得出结论。

三、学法1、学情分析议论文的写作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

在应对材料作文方面更是无所适从,加上训练方法不当,写作时靠运气。

写起文章也爱在故纸堆里找素材,没有时代气息。

2、学习方法课前三分钟让学生看老师收集整理的图片素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竞赛,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探讨中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热情(展示学习目标)运用多媒体,展示几张图片。

(提示学生从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二)联系高考,引出内容运用多媒体,展示2000年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中的四种图形。

说明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对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就可能获得不同的认识。

因此,“横看成岭侧成峰——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就是本节课的内容。

高中语文必修一“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写作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一“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写作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一“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写作训练写作佳苑2013-05-07 09135d56b7b40102e6b3高中语文必修一“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写作训练写作目标1、通过对比筛选,学会选取适当的立论角度。

2、培养学生遇问题能从多角度进行思维的品质。

写作重点学会在筛选中选取立论的最佳角度。

课前活动一、印发材料,认识多角度立论的含义。

1、对《滥竽充数》这则寓言的多角度理解。

从正面思考,可以认为是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从侧面思考,可以认为是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以可乘之机;可以认为是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可以认为是责备其他吹竽者充当老好人,任凭南郭先生混迹其中,不予揭露。

从反面思考,可以认为是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可以挖掘出这则材料不同方面的内涵。

2、对《祝福》这篇文章主题的理解(1)揭露“四权” ( 政权、族权、神权、夫权) 对中国妇女的迫害。

(2)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

在它的全部描写中,包含着打碎这个精神枷锁,改变那不合理的社会的强烈呼吁,包含着为此进行坚持不懈的探索与追求。

从中我们可以见到鲁迅这个伟大的现代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巨大身影。

(3)道德说《祝福》属于‘为人生’的作品,它所表现的是一个关于道德的主题。

旧道德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新文化运动向它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祝福》便是在揭露旧道德本质的同时,,揭露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 批判了中国的人生。

(4)倾诉说《祝福》的深刻处在于表现了人性中的倾诉欲望,并沉痛地呼吁人类应当懂得他人的倾诉,在相互承接倾诉中,逐步达到人类大同。

(5)人生痛苦说有人从“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样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观察《祝福》,强调了除社会力量之外的自然力量对祥林嫂的摧残,如病之灾,如狼之灾等等。

鲁迅的小说没有给他的人物“明指或暗示出路,相反常常向读者表明生活没有出路”。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一、导入有不少同学平时作文往往千篇一律,平淡肤浅,缺少新意,这除了生活阅历浅,思想认识水平低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受到思维定势的制约,话题出来后不能展开联想或只能想到熟识的东西,如谈到蜡烛,只能想到老师,谈到拔河,只能想到想到团结等等。

这些都是思考角度单一,缺少创新思维的表现。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很多事物本来就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来思考的,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尔说过:“即使同是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

”苏东坡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可见我们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认识。

这就要求我们写文章时要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多角度立意。

二、学生自读表达交流中的“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要求找出文中的要点:1、思考的角度有哪些?2、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

三、话题练习: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的双手,我们来谈谈对于手的认识好吗?如果以手为话题写作文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立意呢?2、请学生从这则材料中分析出几个角度:卖马人牵着一匹千里马到集市上出售,连续三天无人问津,于是向伯乐求助。

伯乐围着马转了几圈,一言未发,离开时又数次回头看这匹马。

马随即被人买走,价格是原来的十倍。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有一人执笔。

大约5分钟。

教师巡回指导、观察,为评讲作准备。

1、手:1)、默默地为我们劳动从来没有怨言,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那些在社会上默默奉献的人。

2)、人们古时候用手走路, 直立行走以后, 会生产并使用工具。

3)脏手,意味着社会上接受别人贿赂的坏风气。

4)、手的用处很大。

吃饭、写字、打球、开车都用到手。

上课发言也要用到手。

5)、一个巴掌拍不响鼓掌用到双手。

手还可以传递感情。

6)、看到手,我就想到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有十根手指, 缺一不可。

多思善想寻求最佳——谈议论文写作中如何选取立论角度

多思善想寻求最佳——谈议论文写作中如何选取立论角度

却要 由一 位孤苦 无 依 的农 民承担 ? 当然 , 需 要 社 会 关 注 的绝 二 r 名 言 警 句、 成 语 典 故, 往 往 只 就 一 个 角 度 而 言, 所 揭 示 的 是 事 物 属 本, 而 是 整个 职 业 病患 者 群 体 。 唯有 完 善 棚关 的政 二 _ 性的 一 个 方面。 其实 任何 事 物都 有两 面性, 我 们完 全可以 从相 反 不是一 个张海 超 ,
进 行联 想和想 象 , 挖掘 出新 意 , 给 人一 种 新 的感 受 和 启迪 。在 这 来做 文章 , 这就不 符合 命 题 的 旨意 了 。所 以 , 准确 性 是 立 论 的 生
命。
三、 深 刻性
“ 深” 就是论 点能透 过现象 揭示 出问题 的本 质 , 挖掘 出事物 生
必定 是外 界的种 种质 疑 , 而 有 的学 生 则提 出了 “ 尝试” 的 观点 , 认 活的底 蕴 。深刻的立 意不但 能使文 章 显示 出强 大 的感 染力 , 而 且
语数外学 习
No . 0 3. 2 01 3
Y u S h u Wa i X H e X i
2 0 1 3年第 3期
多 思 善 想 寻 求 最 佳
谈 议 论 文 写作 中如 何 选 取 立论 角度
李晓辉 ( 宁夏育才中学勤行校 区, 宁夏

银川 7 5 0 0 2 1 )
① 站 得高 , 看得远 ; ② 付 出努 力 , 超越 自我 ; ③ 踮 起脚 尖 找到 人 生
方向; ④ 踮起 脚尖看 到人生 风景 等 。以上 观点 都 正 确抓 住 了材 料
的主 旨。但个 别考 生没有 认识 到 “ 踮 起脚 尖 ” 的主 体 主 要应 该 是 “ 我” 或“ 我” 身 边 的人 , 而 拿李 白 、 陶渊 明这 些 古 人甚 至 是 外 星人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PPT【优质课件】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PPT【优质课件】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PPT【优质课件 】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PPT【优质课件 】
立论的角度
选择符合材料主旨的角度 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角度 选择新颖的角度 选择深刻的角度 选择有针对性的角度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PPT【优质课件 】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PPT【优质课件 】
最佳角度
角度小:“小”便于展开议论, 不容易离题;
角度新:“新”使人有新鲜感, 能吸引人;
针对性强:针对性强能解决实 际问题,有现实意义。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PPT【优质课件 】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PPT【优质课件 】
立论的方法
一篇议论文的立论,必须围绕所论述的问题和 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开头提出什么问题,最后仍 要归结到什么问题。在论证过程中,不能任意离题 发挥,或者变换论题。如果有几个分论点,分成几 个部分来论证,那么,每个分论点都要与中心论点 有关,从属于中心论点。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 点来进行。这样读者看完一部分,就能清楚地了解 一个分论点;看完全文,就能清楚地了解全文的中 心论点。议论文讲逻辑性,论证必须紧扣中心,前 后一贯,首尾一致,这是写议论文的一个重要原则。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PPT【优质课件 】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PPT【优质课件 】
角度新
文章在立论方面选取全新的角 度,不墨守成规,学会逆向思维,但 要注意不能为逆向而逆向,使立论片 面或主观。如论证“经典和创新”的
题 目,角度可以是经典中也有不适合现 今人们思想的内容,要从新时期的角 度创新;但不能说经典是过时的内 容,要全部创新这样的观点。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PPT【优质课件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最佳立意角度的原则
(1)观点要准确、鲜明——符合题目或训练的要 求,能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
(2)切口要小——便于准确把握题目,展开议论 (3)思想要新颖—所发议论不同凡响,给人以新
的启示 (4)针对性要强——容易说得中肯,有说服力,
增强现实意义。 (5)写作要方便———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文体、
表达、自己积累材料最多的) (6)积极健康——便于把自己最好的精神状态展
王晓丹







衡量标准不同,

善于换位思考

多人或多物的材料,有几“人”或几“物” 深谙教育之道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 猪八戒坐在镜子前照镜子。镜子中出现的 它,长耳朵、翘鼻子,十分丑陋。它一见就 十分恼怒,抡起铁耙,将镜子砸得粉碎。可 当它再看时,无论大小,每一块碎片里都有 一个丑陋的它。
现出来。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评判者角度:
摒弃主观,坚守客观理性原则
评判对象角度
后进者应积极进取,先进 者应更加谨小慎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沙子角度:变成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 正向:1、出类拔萃,努力使自己出众。
2、超越常人,凸显自己的价值。
珍珠角度: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承认与尊 重吗?
逆向:3、平凡如沙,亦能伟大。 4、平常心态,平凡也精彩。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教学《赤壁赋》后,教师提出中国古代诗文有“穷而后工”的说法,并让学生讨论这种现象,从古代文学家中找出更多相类似的例子。

对这一做法,分析准确的是()A.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B.意在让学生理解“创作”与“生活”的关系C.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写作素材D.体会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答案】 B2、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A.多样性原则B.综合性原则C.灵活性原则D.整体性原则【答案】 C3、教师教学《雨霖铃》(寒蝉凄切),讲到“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时,告诉学生“长亭”这一意象往往代表离别的愁情意绪,并举出其他示例帮助学生理解。

下列词句不适合的是()。

A.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B.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周邦彦《兰陵王·柳》)C.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辛弃疾《八声甘州》)D.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晏几道《减字木兰花》)【答案】 C4、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装在套子里的人》后有一道“研讨与练习”题,第一题是“别里科夫在生活和思想方面都有哪些‘套子’ 他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这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系统()A.知识系统B.练习系统C.助读系统D.范文系统【答案】 B5、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有关学习任务群的内容。

下列教师笔记中,不正确的是()。

A.学习任务群2:当代文化参与——建设各类语文学习共同体(如文学社团、新闻社、读书会等),在阅读、表达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拓宽视野,培养多方面语文能力B.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C.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对社会上出现的语言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用正确的观点与方法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努力促进祖国语言文字健康发展D.学习任务群17:跨文化专题研讨——研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增进对人类文明史上多样文化并进的事实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答案】 C6、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表达与交流”方面的实施建议,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1、议论文 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表明自己的见解和主
张的一种文体。 2、三要素
论点——作者提出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正确的证据。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3、立论 立论——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提出自己 的见解和主张,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

学习谓之乌选多取无 帅 之 兵思立善意 犹 帅 也 ;论想的以 意 为 先 ,角度
• 有追求,有梦想,敢尝 试,敢于挑战自我
何谓最佳角度
1、观点要准确、鲜明——符合题目或训练的 要求,能触及题目或材料主旨。
2、切口要小——便于准确把握题目,展开议论; 3、思想要新——所发议论不同凡响,给人以新的 启示; 4、针对性要强——容易说得中肯,有说服力,增 强现实意义。
5、写作要方便———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文体、 表达、自己积累材料最多的)
(从三个人物入手)
从安泰角度分析(由果及因)
原因之一:离开了大地母亲,失去力量的来源。
人只有不离开根本(集体),才能有所作 为
原因之二:过分依靠母亲的力量
依靠自己,方能成功
学会自立
做自己的靠山
原因之三: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从母亲的角度分析,可以提炼出: 1)适当给予是必要的,但重要是培养孩 子自立的能力; 2) 让“安泰”们早些独立; 3)看起来是爱,其实是害。
• 【角度1】从乌鸦的角度(主要对 象)
• 为什么——乌鸦失败的原因是什 么?由果溯因

• 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 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 目模仿学习老鹰捉小羊的技术, 脱离了自我实际能力而导致失 败。
• 【角度2】从鹰的角度(次要对象)→(做 了什么?)
•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 小羊抓走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 是 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 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 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 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一般情况,凡是有言行的对象,都可以作 为立意的角度,凡是无言行的,则可以不 予考虑。材料是围绕着乌鸦的行为展开的, 牧羊人和小孩都对乌鸦的行为有评论,都 是主要对象。而羊,无行动,无语言,不 是值得考虑的对象,如果从羊的角度确定 论点,就可能不切题意了。
从敌人赫拉克勒斯的角度分析: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做事要讲究方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 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 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 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 羊人抓住了。
第三步:由果及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 结果,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1、教授被驳得哑口无言是因为: (1)理论与实践脱离 得出: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2)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 得出: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说话过于绝对 得出:学会全面分析问题或说话不能过于绝对。
2、青蛙把教授给驳倒了是因为 (1)勇于质疑。(2)敢于挑战权威。 3、动物们反驳教授是因为: 教授只信自己,小看他人。得出: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正面 反面 正面 反面
盲目崇拜名人
反面
买马人
由不买到争相买
做事没有主见
反面
金子总是会闪光
正面
千里马 无人问津到身价倍增 要学会宣传与包装 反面
多思善想
课堂训练:请结合材料多角度立论。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 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 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 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 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 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 回家。
合, 。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
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
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
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
“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
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
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
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
• 评价及理由:鹰有这种生活技能,他抓羊 成功了。
• 从牧羊人评价乌鸦角度来说
• →牧羊人的评价:“ 这是一只忘记自 己叫什么的鸟”
• →为什么这样说?(结合材料推断)
• 因为乌鸦就是乌鸦,而不是鹰,它 不具备抓山羊的能力。批评它不自量 力、好高骛远、东施效颦
• 从孩子评价乌鸦角度来说→ • 为什么说乌鸦也很可爱?
根据下面材料,作多角度立论后选出一个最佳论点。 有则材料说:地里长了一个大萝卜,老头去拔,
拔不动;老太和老头一起拔,也拔不动;来了一个 男孩,拉住了老太的衣服与老头、老太一起拔,仍 旧拔不动。来了一个女孩,拉住了男孩一起拔,还 是拔不动。小狗看到了,也与他们一起拔,小猫看 到了,也与他们一起拔,但是大萝卜仍旧拔不动。 这时,又来了一只小老鼠,它咬住了小猫的尾巴, 也参加到拔萝卜的行列当中,大萝卜终于拔起来了!
课堂训练: 赵人卖马
一个赵国人牵了匹千里马到集市上卖, 一连三天竟无人问津。于是,他便去找伯 乐求助,要伯乐围着他的马转三圈之后离 开。离开时,要三次回头看马。伯乐照着 做了,于是人们争着买这匹马。很快,这 匹马便卖了出去,而且马价是原来的十倍。
卖马人 伯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求助伯乐 按要求行事
善于利用名人效应 投机取巧 乐于帮助别人 名人应谨言慎行
多思善想
方法指引:对材料作多角 度立
论的方法。
1、材料有几个对象就有几个角度; 2、围绕对象可展开正、反两方面来立论。 3、分析原因,几个原因就有几个角度。 4. 找出最佳立意。
话题探讨
古希腊神话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 无敌英雄,地神盖娅是她的母亲。安泰在 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 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 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 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 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拨开迷雾抓“真金”
—选取最佳观点
思考提示:注意拔萝卜的人物的排列顺序。如果童 话写最后来了一头大象,结果是不是一样?
1.团结就是力量; 2.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人多力量大; 3.面对困难,应当不分敌我,团结起来,共同 战胜困难; 4.团队精神是当今企业战无不胜的精神;
√ 5.不应忽视微小力量的作用。
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
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
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第一步:
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
• 这则材料陈述对象有: 1、教授 2、青蛙 3、动物们
第二步:
找出陈述对象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 果
• 1、教授最后被青蛙反驳得哑口无言。 • 2、青蛙把教授给驳倒了。 • 3、动物们反驳教授。
多思善想 从薛谭的角度立论
• 学无止境,不可浅尝辄止; • 要谦虚; • 成就事业必须持之以恒; • 知错就改,为时未晚;
多思善想 从秦青的角度立论
• 教育要讲究方法; • 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