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油气勘探方法汇总

合集下载

油气勘探的方法

油气勘探的方法

油气勘探的方法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石油天然气需求的第二大国,为此石油天然气工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石油天然气油气工业是由油气勘探→油气开发→油气储运→油气炼制→油气化工→油气销售等构成。

油气勘探作为第一步,对整个油气工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油气勘探基本可以分为4种类型:第一,地质调查技术,包括:地面地质踏勘、油气资源遥感、非地震物化探、地震勘探;第二,直接接触油气层,在井中进行探测,即井筒技术,包括钻井、录井、测井、测试、试采等;第三,实验室分析与模拟技术,主要是利用各种分析仪器,测试手段和模拟装置,取得各种资料和数据;第四,地质综合研究技术,它通过利用上述3种技术手段获得的信息和解释成果进行综合研究,最终目标是对勘探对象与勘探目标进行系统化、定量化的综合评价,直接为勘探部署决策服务,这类技术包括盆地分析模拟、含油气系统研究、区带及圈闭评价、油气藏描述等。

一、油气地质调查地面地质测量是最古老的地质调查技术。

主要是通过野外地质露头的观察、油气苗的研究,结合地质浅钻和构造剖面井等手段,查明生油层和储油层的地质特征,落实圈闭的构造形态和含油气情况。

我国早期发现的几个主要油田,如老君庙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等都与地面地质调查紧密相关。

油气苗调查是是石油工业发展初期的主要勘探手段。

石油与天然气在地表的出露(露头)被称为油气苗。

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形成的油气藏,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又可以被破坏,使集中起来的石油再一次分散,部分出露地面形成“油气苗”,部分则运移到别处形成“次生油藏”,部分甚至完全暴露地面逸散。

油气苗的存在为下一个地区下一步油气资源评价和区域勘探提供了可靠依据。

油气苗找油也是最直观的标志,延长、老君庙、独山子、圣灯山均因为位于油气苗附近而得以发现。

遥感对地观测,获取地表空间信息的一种先进科学技术,具有宏观、准确、综合地进行动态观测和监测的能力。

油气勘探常用的测井技术和方法简介

油气勘探常用的测井技术和方法简介

(二) 油气勘探常用的测井技术和方法简介1、电法测井-饱和度测井方法电阻率测井是最先发展起来的测井方法,从用途上分为两类:电阻率含油饱和度测井和用于地质学研究的电法测井;从测量方法上可分为三类,即普通电法(电极系)测井,电流聚焦测井和电磁聚焦测井。

在不含金属矿物的地层中,地层导电性表现在电阻率的高低主要受地层孔隙大小和所含流体性质的影响。

对于具有一定孔隙的地层,当其含水时,一般电阻率较低(与地层水矿化度有关),当其含油时电阻率较高。

因此,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按有关的理论和实验关系,可以确定地层含油饱和度的大小。

(1)普通电阻率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是指早期的电极系横向测井,它采用供电电极A 、B 供给低频矩形交变电流I ,由测量电极M 、N (按不同排列方法及尺寸组成不同的电位电极和梯度电极系,我油田常用的电位电极系为0.5米,常用的梯度电极系为2.5米和4米),测量M 、N 之间的电位差为U MN ,电位差的大小反映了井内不同地层电阻率的变化,从IU K R MN a ∙=公式可以得到地层视电阻率a R (是地层真电阻率、泥浆冲洗带和侵入带的函数),地层电阻率和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有密切关系,从而能确定岩性,划分油层、水层,确定地层界面和含油饱和度。

为求得地层真电阻率,通常采用浅、中、深三个径向探测深度的电阻率测量、测量三个环带的视电阻率,建立三个响应方程求之。

普通电阻率测井方法使用的电极系结构简单,不能聚焦,不能推靠到井壁上,又受井眼大小、泥浆、地层厚薄、非均质和围岩等客观条件的影响,难以求准地层真电阻率,所以趋于被淘汰,但因划分地层和岩性很直观、方便,因此保留了几种电阻率曲线。

(2)微电极测井它是将三个间距为0.025米的纽扣电极镶嵌在具有向井壁地层推靠能力的橡胶极板上,通过测量主要受泥饼影响的微梯度电阻率和主要受冲洗带影响的微电位电阻率,确定泥饼电阻率和冲洗带电阻率划分渗透性储层的测井方法。

石油勘探步骤

石油勘探步骤

石油勘探步骤好的,下面我来给你说说石油勘探的步骤。

首先呢,石油勘探得从地质调查开始,这就像是咱们出去找东西得先看看这片地大概啥样。

这时候要搜集各种地质资料,像岩石类型、地质构造这些呀。

地质学家就会去野外,去那些可能有石油的地方,到处走走看看,做记录。

这里有个小窍门,一定要多拍照,这样回来整理资料的时候就清楚多了,我之前就吃过没拍照清楚的亏呢,回来有些岩石特征都快忘光了。

然后呢就是地球物理勘探,这一步可重要了啊。

主要有地震勘探这种方法。

简单说呢,就像在地上敲一敲,听听地下的回声来判断构造啥的。

操作起来呢,就得布置好多检波器还有震源。

布置的时候记住了啊,这个间距一定要量准确了,我之前量错的时候,出来的数据就乱七八糟的。

对了这里可以给你画个简单示意图啊。

你就想象地下是个隐藏的大迷宫,我们通过地震勘探就像是发出好多信号去探测这个迷宫的墙和通道的位置。

接下来还有重力勘探和磁力勘探。

做重力勘探的时候呢,测量仪器一定要校准好,要是没校准准啊,那测出来的重力数据肯定就是错的。

做磁力勘探的时候,周边的磁场干扰也要考虑到。

比如说在有大型钢铁建筑附近的时候,这点很容易忽视,我就是到后面才发现这个问题。

还有啊,当遇到特殊地形的时候,比如说在山区,仪器设备的运输和安置要特别小心,可别磕坏了,那仪器都挺贵的呢。

还有就是钻探了,这可是真真正正开始要找到和开采石油了。

钻之前呢,选好井位是关键。

千万不能图省事随便选个地方就钻啊,得结合前面勘探得到的所有资料。

钻探的过程中呢,这个钻头磨损情况得时刻盯着,因为一旦钻头磨损太厉害,那就得中断钻探换钻头了,这就耽误时间耽误事儿了啊。

而且啊,钻出来的岩屑也要认真研究,有时候岩屑就隐藏着下面有没有石油的重要线索呢,这就是所谓的“一屑知秋”。

在整个石油勘探过程中,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贯穿始终。

每一步得到的数据都要好好分析整合。

可别小瞧这个啊,我就见过有人前期勘探做了一堆工作,结果数据整理一塌糊涂,最后得出来的结果完全错误。

油气勘探的方法

油气勘探的方法

油气勘探的方法油气勘探是指通过地质勘探和工程技术手段,寻找、评价和开发地下油气资源的过程。

由于油气资源的分布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油气勘探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油气勘探方法,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阐述。

1.地质勘探方法地质勘探是油气勘探的基础,通过对沉积岩、构造构造、地球物理等地质信息的综合研究,确定潜在的油气储集层,并进行油气资源量的评估。

常见的地质勘探方法包括地表地质调查、地质测量、地相学研究等。

地表地质调查是通过野外工作,对地表的地层、构造和沉积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初步确定潜在的油气资源区域。

地质测量包括地面地震勘探、测井、地磁测量等。

地震勘探是通过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获取油气储集层的地质信息。

测井是通过将探测仪器下入井孔中,测量储层含油气的情况,从而确定储量和品质。

地磁测量是通过对地球磁场的测量,获取地下构造的信息,从而找到油气藏的迹象。

地相学研究是通过对岩石的颗粒组成、沉积环境、古地理等进行研究,从而确定储层类型和油气运移途径。

它通过对地层中的微观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有助于确定油气勘探区的目标地层。

2.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物理勘探是指通过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对地下油气资源进行探测和评价的方法。

常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电磁勘探等。

地震勘探是指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获取地下油气资源的地质构造和储量分布情况的方法。

它通过在地面或井孔中放置震源和接收器,记录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路径和速度,从而获取地层的地质结构和储量信息。

重力勘探是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了解地下储层密度分布和变化情况的方法。

地下的油气储集层通常具有比周围岩石更高的密度,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场的变化,可以推测出潜在的油气储集层的位置和形态。

电磁勘探是通过测量地下岩石的电导率和磁导率,判断是否存在含油气的储层的方法。

电磁勘探常用的仪器有磁法、电法和电磁法等。

其中电磁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测量地下岩石对电磁场的响应,判断是否存在含油气的储层。

8-2油气勘探方法

8-2油气勘探方法

三、非地震物探技术 非地震物探是重力、磁力、电法勘探 的总称。主要以岩石密度差、磁性差、电 性差为依据,通过在地表或地表上空的地 球重力场、电场、磁场特性的变化,来达 到反映地下地质特征的目的。
三、非地震物探技术 非地震物探技术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反映地壳深部结构及其特点; ②反映基底顶面深度与起伏状态,以及基底 断裂与岩性; ③在条件有利情况下,反映沉积盖层的构造 特征。
(3)直接寻找油气藏。一般油田上方的地温异常比不含油气的 构造中要高,如前喀尔巴阡带的浜别斯坳陷中,深1000~ 1500m的含油构造比“空”构造的温度高5~10℃。这种现象不 仅在背斜油藏存在,在克拉斯诺达尔边区的宽沟油田内,岩性遮 挡油藏中也同样发现热异常现象。
六、井筒技术
(一) 钻井法
钻井技术是发现油气田最直接的勘探技术,按照勘探阶 段的区别和研究目的的不同,探井可以分为科学探索井、参 数井、预探井、评价井(包括滚动评价井)等类型。 (1)科学探索井
观察、丈量主要的沉积地层剖面,从地表露头和其它施工 坑道、钻孔取样进行分析鉴定,重点解决地层时代、生储油条 件; 进行油气苗调查,确定其产层,取得油气分析数据,以便 分析油气苗的成因和油源; 确定盆地边界,并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资料,了解盆地的 地质结构、区域构造轮廓与大断裂展布; 通过地面地质调查了解地面地理条件,为部署物化探做准 备。
2、油气化探的主要方法
根据取样位置分为:空中化探、近地表化探和井中化探。
空中化探主要研究大气层中的气体成分组成和含量,特别 是烃类物质的变化规律。
近地表化探则以地壳表层为对象,通常只限于侵蚀面以 上的地质空间范围,可以用来进行有利含油气区带预测和圈 闭含油气性评价。 井中化探主要研究储层地球化学特征,以直接地球化学 指标进行生油岩和储层评价,及时发现和预测油气层及油气 性质,为合理选择试油层位,并为近地表化探服务。

油气勘探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油气勘探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油气勘探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油气勘探的主要方法包括:
1. 地质调查:通过地质调查和野外地质工作,包括地质剖面的观察、岩石和矿物的采样和分析等,来确定潜在的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和状况。

2. 海底地球物理勘探:使用声波、电磁波等方法,对海底岩石和沉积物进行探测,以获得油气的地质特征,并预测油气藏的分布和储量。

3. 陆地地球物理勘探:使用声波、重力、磁力等方法,对陆地岩石和地下构造进行探测,以获得油气的地质特征,并寻找潜在的油气藏位置。

4. 地震勘探:通过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和反射特性,确定地下岩石和构造的分布情况,以寻找油气藏的位置和预测其储量。

5. 钻探勘探:通过钻探技术,将钻井管逐层穿过地下岩石,获取岩心样品和地下流体样品,以确定地下的岩石类型、含油气层的位置和特征。

6. 地球化学勘探:通过采集地下岩石和流体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地下流体的成分、含油气层的存在和特征,预测油气藏的储量和品质等。

7. 经济地质学:通过对地质条件和勘探成本的综合分析,预测油气勘探的经济
效益,优化勘探方案和决策。

这些方法通常会结合运用,以获得更准确和全面的油气勘探结果。

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

油气勘探的理论与方法
基本思想:有效烃源岩分布区基本控制了油 气田的大致分布范围。
1.有利生油深坳(凹)陷控制了油气的形成和 分布
2.面临生油深坳(凹)陷的同生二级构造带是 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3.有利生油区基本控制了油气的区域形成和分布。
6
生油中心控制着油气分布
7
(三)复式油气聚集理论
复式油气聚集带是指位于同一构造单元之上, 彼此具有相同的成藏地质背景和密切成因联系的若 干个油气藏的集合,其中以一种油气藏类型为主, 而以其它类型油气藏为辅,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特 点,在平面上和剖面上构成了不同层系、不同类型 油气藏叠加连片的含油气带。
油气田规模序列数学模型法:根据自然现象的概率分布特 征来估算资源量。
储、产量分析法:一种利用累计发现量与累计生产量之间 的关系,求得最终累计发现量的方法。
28
三、油气资源评价的方法
(四)油气藏或圈闭规模概率分布规律法
--解释评价区资源量的结构,评价油气藏个数、最大油气 藏、某级别的油气藏个数;校正由其它方法给出的资源总量。
勘探初期发现的油气藏一般比最后阶段发现的油气藏要大。 应用该方法应具有边界条件: ①给定最小工业油气藏或最小油气圈闭; ②评价区的油气资源总量; ③已发现的油气藏要达15~20个以上; ④最大工业油气藏。
29
三、油气资源评价的方法
(五)特尔菲法与专家系统
主要采用概率曲线法,将评价区进行有效划分,进而统计有 关各项资料,分别根据不同专家的认识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平衡 所有专家的认识,给出对某个盆地或区域的可靠的资源量。
•井筒技术 3.录井技术
——多参数、大信息量,现场快速、实时,为识别和及时 发现油气层、评价油气性质、选择试油层段、进行烃源岩的 评价、储层评价、产能预测等提供依据。

石油勘探中的地质勘测方法与勘探区域选择

石油勘探中的地质勘测方法与勘探区域选择

石油勘探中的地质勘测方法与勘探区域选择地质勘测是石油勘探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采用科学有效的地质勘测方法和恰当的勘探区域选择,能够提高石油勘探的成功率,减少勘探成本,增加勘探效益。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地质勘测方法,并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勘探区域。

一、地质勘测方法1. 野外地质调查:野外地质调查是地质勘探的基础,通过对地质实体进行观察、测量和描述,获取地质信息。

野外地质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岩性、古生物、地貌等的调查和记录,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地质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和方法,对地球内部的构造和性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重力测量、地磁测量、电磁测量、地电测量、地震勘探等。

这些方法可以获得地下结构和地质构造的信息,对于确定勘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 地质探测:地质探测是利用不同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技术手段,对矿产资源进行探测和评价的方法。

常用的地质探测方法包括岩心分析、测井、地球化学探测、岩性解释等。

这些方法可以获得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地质构造以及含油气组分的信息,对于评估勘探区域的潜力十分重要。

二、勘探区域选择地质勘探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勘探区域的选择,合理的勘探区域选择可以提高勘探的成功率和效益。

以下是一些选择勘探区域的要点:1. 地质条件:勘探区域的地质条件是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

地质条件包括地层组合、构造特征、沉积环境等。

在有利的地质条件下,石油的富集和保存条件更好,勘探的成功率更高。

2. 地质历史:地质历史对勘探区域的选择也有一定影响。

具有发育早期古生物相对丰富和丰度高的地区,通常富含石油资源。

通过对地质历史的分析,可以找到潜在的勘探目标。

3. 地质结构:地质结构是勘探区域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

地质构造对石油的形成、储藏和运移起着重要作用。

选择存在构造复杂、有利于石油聚集的地质结构区域,可以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4. 地质记录:地质记录是对某一地区的地质历史和演化过程的记录,通过对地质记录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过去地质条件和石油的形成演化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油气资源遥感调查
目前,油气资源遥感主要有两大技术:遥感石油地质信 息提取和分析技术、烃类微渗漏遥感直接检测技术。 遥感石油地质信息提取和分析技术,主要有地貌构造解 译分析法和地质动力解译分析法。该方法的关键是要选择稳 定指示物的集合,寻求最佳的模型(空间结构模型、功能结 构模型和网络模型等),具有综合性、定量性的特点。 烃类微渗漏遥感直接检测技术,是根据烃类微渗漏机理、 微渗漏速率、微渗漏地表组分和地表标志,建立一系列探测关 于岩石褪色、蚀变和地面植被病变等引起的电磁波特征变化的 遥感模型,采用各种图象处理方法增强和提取烃类微渗漏信息, 从而圈定含油气范围。
五、地球化学勘探
油气化探是通过系统测试分析自然界中与油气有关的化 学异常,来评价区域含油气远景,寻找油气藏的一种直接找油 技术。化探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成本低,便于在各种地表条件 下使用,而且作为一种重要的直接找油技术,是其它技术所不 能替代的。 地球化学方法分为两类:
(1)研究岩石及油气水的原生地球化学特征、与生油岩有关的分为油气地面地质测量(如油气 普查和详查阶段的地质调查方法)和专 题或综合地质分析研究。其中地面地质 调查是获得区域地质资料最直接和最可 靠、经济的方法,具有技术简单,成本 低的优点。
1、地面地质测量 通过野外地质露头的观察、油气苗的研究,结 合地质浅钻和构造剖面井等手段,查明生油层和储油 层的地质特征,落实圈闭的构造形态和含油气情况。 主要任务 :
地震详查是在有利的区带上开展的地震勘探工作, 其主要作用是查明二级构造带上圈闭的形态和基本要 素,通过地震资料的特殊处理,寻找岩性圈闭和其它 非构造圈闭。结合探井资料,开展储层横向预测,为 选取有利局部构造、断块或者潜山等提供地质依据。 地震精查主要任务是提供准确的油气藏顶面构造 形态,预测油气层的分布,进一步查明油气层的构造 形态与内部结构,进行储层参数的地震反演,研究油 气层物性,为油气田开发提供研究资料。
1、油气化探的基本原理
油气化探数据处理是油气化探工作 的重要环节,其目的之一在于压制和消除 干扰,如地表干扰、景观条件变化等;二 是提取异常,结合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 可以确定有利的勘探远景区或目标。目前 化探数据处理常用的数学地质方法,包括 数据标准化、趋势分析、判别分析、聚类 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2、专题或综合地质分析研究
在油气勘探各个时期,根据勘探工作需要,进 行各方面的专题或综合地质分析研究。如开展地层、 构造、岩相古地理、生储盖、水文地质等方面的专 题研究。
地质研究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全过程,在不 同的勘探阶段,根据已有的资料和勘探需要,都需 要开展专题或综合地质分析研究,为下一步勘探评 价提供依据。
二、地震勘探法
地震勘探技术是应用最广、用途最多、 精度较高的物探方法。应用地震资料可以分 析区域构造和局部构造;研究主要地质界面 特征。
二、地震勘探法
地震勘探可以分为概查、普查、详查、精查 四个阶段。 概查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和其它资 料,查明盆地的地质结构,包括盆地的边界、基岩 的起伏特征、沉积岩体的厚度等,确定含油气远景 区,并为部署区域探井提供依据。 普查的主要任务是基本搞清基底以上各构造层 的基本形态、主要断裂展布,划分区域构造和二级 构造带,为优选有利区带、确定探井井位提供依据。
(2)研究油气藏中高浓度集中的油气,向周围介质(岩石、土 壤、地下水)扩散和渗滤而产生的次生地球化学变化。在地面 研究地下油气藏对周围介质的影响和变化,进一步划分出地下 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位置。
1、油气化探的基本原理
油气田从形成到消失,其实质是烃类由 分散到集中及由集中到分散的两个连续过 程。在这些过程中,烃类及伴生物逸散至 近地表可以形成地球化学异常。在获得各 种介质的地球化学指标之后,可以通过各 种数学地质方法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来 圈定这些异常。
三、非地震物探技术 非地震物探是重力、磁力、电法勘探 的总称。主要以岩石密度差、磁性差、电 性差为依据,通过在地表或地表上空的地 球重力场、电场、磁场特性的变化,来达 到反映地下地质特征的目的。
三、非地震物探技术 非地震物探技术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反映地壳深部结构及其特点; ②反映基底顶面深度与起伏状态,以及基底 断裂与岩性; ③在条件有利情况下,反映沉积盖层的构造 特征。
根据分析介质的差异,可将油气化探分为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①气态烃测量法:
烃类中 C1—C5因在近地表的温度、压力条件下 呈气态存在,所以可用直接测量气体的办法来 探测。常用的方法包括游离烃测量,即对土壤 中采集到的游离状态的气态烃 C1—C5进行色谱 分析,依其烃类组成特征达到寻找油气之目的。
2、油气化探的主要方法
根据取样位置分为:空中化探、近地表化探和井中化探。
空中化探主要研究大气层中的气体成分组成和含量,特别 是烃类物质的变化规律。
近地表化探则以地壳表层为对象,通常只限于侵蚀面以 上的地质空间范围,可以用来进行有利含油气区带预测和圈 闭含油气性评价。 井中化探主要研究储层地球化学特征,以直接地球化学 指标进行生油岩和储层评价,及时发现和预测油气层及油气 性质,为合理选择试油层位,并为近地表化探服务。
第二节 油气勘探方法
地质法 地震勘探法 非地震法 地球化学法 钻井法 测井法
地质研究及评价贯穿于勘探过程的始终。
目前的油气勘探方法基本可以分为四类: 地质调查技术(地面地质勘查、油气资源遥感、 非地震物化探、地震勘探)、井筒技术(钻井、 录井、测井、测试、试采等)、实验室分析与 模拟技术、地质综合研究技术。
观察、丈量主要的沉积地层剖面,从地表露头和其它施工 坑道、钻孔取样进行分析鉴定,重点解决地层时代、生储油条 件; 进行油气苗调查,确定其产层,取得油气分析数据,以便 分析油气苗的成因和油源; 确定盆地边界,并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资料,了解盆地的 地质结构、区域构造轮廓与大断裂展布; 通过地面地质调查了解地面地理条件,为部署物化探做准 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