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生活环境与健康
预防医学

绪论1.预防医学的定义: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指导思想,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2.预防医学的特点:①预防医学的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②主要着眼于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③研究重点为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④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⑤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具有比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3.健康的概念: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即“生理、心理、社会健康”。
4.健康的内涵:①一般的安宁状态,可以过正常生活和参加劳动;②自我感觉良好,发自内心的良好感觉是健康的基准,比之本人所处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更为重要;③个体对环境中各种因素有调节和适应能力;④从事各项工作的效率高。
5.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医疗卫生服务、生物遗传因素。
6.三级预防: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称为疾病的自然史。
在疾病自然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或恶化。
因此预防工作也可以根据疾病的自然史相应的分为3级,这就是疾病的三级预防。
(一)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即采取各种消除和控制危害健康因素的措施,防止健康人群发病。
(二)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
(三)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减少疾病的不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其身心方面早日康复,使其恢复劳动力,尽量使病人病而不残或残而不废,并延长寿命。
(详见第5页)第二章流行病学方法第一节 1.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预防医学》 生活环境与健康 ppt课件

19:46
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气排放
ppt课件
22
19:46
重点提示
• 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增 加,超过大气本身的自净能力,对人类生 存和健康造成直接、间接甚至潜在的危害,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 •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工农业生产中燃料的 燃烧和生产过程的排放,另外交通运输中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及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的排放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ppt课件 30
19:46
汞及甲基汞污染
• 来源:汞矿的开采冶炼、氯碱、化工、仪 表、电子、颜料等工业企业排出的废水及 含汞农药的使用 • 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形成甲基汞)
• 危害:慢性甲基汞中毒 —水俣病
ppt课件
31
19:46
水俣病
• 日本雄本县水俣湾地区发生的当地居民长期食用 该湾中含甲基汞甚高的鱼贝类而引起的一种公害 病。 • 甲基汞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开始时肢体末端 或口唇周围麻木刺痛感,随后可出现手部感觉障 碍、运动障碍、无力、震颤等,以及语言障碍、 视野向心性缩小、听力下降、共济性运动失调, 严重时可致全身瘫痪、精神错乱、甚至死亡。甲 基汞可通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畸形。
ppt课件 41
19:46
饮用水的消毒
• 目的:杀灭病原微生物,保证饮用水在流 行病学上的安全性,杜绝介水传染病的发 生和流行 • 方法: • 物理消毒:煮沸、紫外线、超声波 • 化学消毒:液氯、二氧化氯、臭氧、过氧 化物
ppt课件 42
19:46
氯化消毒
• 氯化消毒是指应用液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 消毒。 • 供饮用水消毒的氯制剂主要有液氯、漂白 粉〔Ca(OCl)Cl〕、漂白粉精〔Ca(OCl)2〕 和有机氯制剂等。 • 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价数大于-1者均 为有效氯,为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
《预防医学》第1章:环境与健康概论

19:46
污染物(pollutant)
• 一次污染物是指由污染源直接其理化性质 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 二次污染物是指进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 在各种理化因素或生物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理化性状与一次污染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 物。 • 二次污染物往往比一次污染物的毒性更强、 危害更大。
19:46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19:46
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特点
• • • • 广泛性 长期性 复杂性 多样性
19:46
环境污染对健康的损害
• • • • 急性危害: 慢性危害 远期危害 间接效应
19:46
急性危害
• 是由于短时间内大量污染物进入人体所引 起的,通常表现为快速、剧烈、呈明显中 毒症状。 • 煤烟型烟雾事件 • 光化学烟雾事件 • 生产事故
19:46
四、环境污染防制对策
• 规划措施 • 工艺技术措施
19:46
谢谢!
个体感受性差异
• 对环境污染物的作用,不同个体的反应性 质与强度不同,个体感受性差异主要取决 于人体健康状况、生理状态、年龄、性别、 遗传因素、营养水平等,决定个体的易感 性。
19:46
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 1.相加作用(additive action) 。多见于化学结构相近或同 系的化合物,或对机体毒作用机制相近、靶器官部位相同 的化学物质。如大多数碳氢化物的麻醉作用,大部分刺激 性气体的刺激作用都是相加作用。 • 2.协同作用(synergistic action) 如同时接触乙醇和四氯化 碳产生的肝脏毒性明显大于接触其中一种产生的肝损害。 • 3.加强作用(potentiatio)但如果与四氯化碳同时作用于机 体时,可使四氯化碳的肝脏毒性增强。 • 4.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action)如金属络合物与金属络合 后减轻金属毒性。
预防医学知识点大一学生

预防医学知识点大一学生预防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健康问题,旨在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学科。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预防医学知识对于自身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饮食、运动、睡眠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为大一学生介绍预防医学的相关知识点。
一、饮食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大一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饮食健康问题:1.均衡膳食:大一学生的饮食应该包含五大类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当搭配各种食物,合理摄取各种营养素,保证身体的正常运作。
2.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可以增加饱腹感,促进消化,降低患上肥胖和慢性疾病的风险。
3.控制零食摄入:零食通常富含高热量、高盐分和高糖分,如果过度食用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大一学生应尽量减少零食的食用,选择健康的零食,如坚果、酸奶等。
二、运动与健康适度的运动对于大一学生来说非常必要,可以提高免疫力,调节身心状态,增强体质。
以下是大一学生应该了解的运动与健康相关知识点:1.有氧运动:大一学生可以选择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有助于提升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2.力量训练:进行适度的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可以借助自身体重训练或使用器械进行锻炼。
3.注意休息:大一学生在运动之后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避免运动损伤。
三、良好的睡眠质量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大一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大一学生应该了解的睡眠相关知识点:1.规律作息:大一学生应该尽量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每天保证7-9小时的充足睡眠。
2.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电子产品的干扰,可以提升睡眠质量。
3.调节作息:避免长时间熬夜,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和休息间隔,保持精力充沛。
四、心理健康管理大一学生在面对课业压力和适应新环境时,心理健康管理尤为重要。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 ppt课件

ppt课件
7
社会环境(social environment) 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 等活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 体系,它由各种非物质因素组成。
ppt课件
预防医学第85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环境有害物质的来源
(一)环境污染及其相关概念
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 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的 或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为环境污染。
2.效应性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of effect)
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 包括反映早期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及疾病。
3.易感性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
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ppt课件
预防医学第35版
环境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 生 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 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 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ppt课件
预防医学第45版
环境的组成
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原生环境
次生环境
有利作用 有害作用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ppt课件
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 因,使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混入大气中,并达到一定 浓度,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对动植物产生不良影 响的空气状况。
来源
光化学烟雾 (photochemical smog)
生活环境 职业环境 交通运输
《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部分

环境与健康部分1、环境: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食物是生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种重要形式,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
3、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植物和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无机盐类和氨基酸等)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4、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
(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种群和数量,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
)5、环境污染:指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6、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质地理原因,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衡,致使当地水或土壤中某种(些)元素或化合物过多、不足或比例失常,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特异性疾病,也叫做化学元素性地方病。
(P61)8、空气离子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工的作用,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形成带电荷的正负离子的过程。
(P42)9、公害病: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称之为公害病。
(P10)10、生物富集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金属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使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
(P8/12)11、一次污染物:是指有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12、二次污染物: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13、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预防医学知识点归纳

预防医学知识点归纳预防医学是一门涉及人类健康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如何通过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预防医学包括许多知识点,下面将归纳其中一些重要的内容。
一、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接种疫苗,人体可以产生免疫力来防御病原体的侵袭。
常见的疫苗包括麻疹、流感、肺炎等,它们可以有效降低相应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疫苗接种是预防医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公共卫生的关键措施。
二、健康饮食饮食是人类维持健康的基础,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许多慢性疾病。
如,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预防便秘和结肠癌等。
此外,适当的膳食结构和均衡的营养摄入可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三、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于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定期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强度,提高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
适当的体育锻炼还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血脂,预防肥胖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
无论是有氧运动还是力量训练,体育锻炼都应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预防医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压力等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在于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适时寻求帮助,缓解压力,并培养健康的心理行为习惯。
同时,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生活方式也对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环境健康环境污染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预防环境疾病的方法主要包括净化空气、保障饮水安全、加强废弃物治理、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等。
此外,遵守环境卫生规范,加强环境检测和监测,也是预防环境疾病的重要手段。
预防医学知识点的归纳不仅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预防医学的基本原理,更是为了我们能够根据这些知识来预防疾病,保护自己的健康。
预防医学的核心是预防,而不是治疗。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注重预防,从小事做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坚持,才能从源头上降低疾病的风险,提高我们的整体健康水平。
环境与健康(预防医学课件)

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指地形、气温、湿度、降水等自然环
境因素。严格地说,原生环境只见于人迹罕见的原始森林、荒漠、冻土、
海洋深处等。
图2-1-2
原生环境常常存在对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但是,原生环境也可能给人 类健康带来危害,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也称为地方病)。图2-1-3
原生环境中的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界物质急剧运动形成的环境变迁所造 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的现象。如:地震、台风、洪涝、干 旱、海啸、滑坡、自然火灾、火山爆发、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土地 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图2-1-4
学习内容
一、直接危害 图2-2-2
1. 急性中毒:这类事件是由于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期内急剧增高, 使周围人群吸入大量污染物引起。世界上曾经发生过多起大气污染的急 性中毒事件,按其生成原因可分为以下两类:
(1)烟雾事件 ① 煤烟型烟雾事件:如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图2-2-3 ② 光化学烟雾事件:如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图2-2-4
学习内容
一、生物性污染的危害 病原体可随人畜粪便、污水及其他污物进入水体,导致介水传染病的
传播和流行。常见介水传染病:细菌性的有伤寒、霍乱、痢疾等;病毒 性的有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寄生虫性的有血吸虫病、贾第鞭毛 虫等。
图2-2-10 图2-2-11 图2-2-12
图2-2-10
图2-2-11
互动学习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 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与此同时,人类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工业“三废”、污水灌溉和农药、除草剂、化肥等的使用以及矿业的发展, 严重地污染了土壤、水和空气。重金属污染、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如今已 相当严重,其对环境和生物的危害极大,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高 度重视,解决这个问题已迫在眉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杉矶光化学烟
事故性排放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
•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
慢性危害
•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 降低免疫力 • 引起变态反应 • 致癌作用 • 其他
间接危害
温室效应 臭氧层空洞
酸雨
空气污染的卫生防护
• 合理规划 • 改革工艺,加强防护
合理规划
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分区 加强城市绿化
伦敦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 特殊地理条件:海滨靠山、低纬度; • 特殊气象条件:强烈日光、气温逆增、无
风或微风、夏季至初秋等; • 严重污染源:汽车尾气、工业生产和垃圾
焚烧排放NOX 和烃类物质—在强烈的太阳紫 外线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具有很 强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其主要成分为臭 氧,过氧酰基硝酸酯、醛类、酮类等。 • 人群急性中毒事件及大量物品毁损。
加强对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
改革工艺,加强防护 改善能源结构,大力节约能耗 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管理 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气排放
重点提示
• 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增 加,超过大气本身的自净能力,对人类生 存和健康造成直接、间接甚至潜在的危害,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
•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工农业生产中燃料的 燃烧和生产过程的排放,另外交通运输中 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及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的排放也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英国伦敦煤烟型烟雾事件
• 英国伦敦1873年~1965年共发生12次烟雾 事件,最严重的1次在1956年。
• 特殊地理条件:河谷盆地;
• 特殊气象条件:持续大雾形成逆温,无风 或微风;
• 严重污染源:工厂和居民大量燃煤,排放 出大量烟尘和SO2;
• 多人死亡 1952年烟雾事件使呼吸道疾病患 者猛增,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 又有8000多人死去。
• 轻离子:离子吸附周围的中性气体分子 • 重离子:轻离子与空气中悬浮颗粒、水滴结合 • 新鲜的清洁空气中轻离子浓度比较高,而污染的
空气中轻离子浓度低。空气中重离子数与轻离子 数之比<50时,则空气较为清洁。
案例2-1
• 1952年12月5日开始,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 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当时伦敦冬 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 站。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 化硫、粉尘等气体与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 天气。不久许多伦敦市民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 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从12月5日到12月8 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在发生烟雾事件的一周中, 48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为平时的2 倍,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 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分别为前一周的9.5、2.4、 2.8和5.5倍,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 也有显著性增加。在之后的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 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这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由燃煤引发的城市大气 污染事件。
色素沉着作用 抗佝偻病作用和红斑作用 杀菌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 可见光( 400~760 nm):提高视觉和代谢能力, 平衡兴奋和镇静作用,提高情绪与工作效率,
• 红外线(760nm~1mm):热效应。使机体局部 温度升高,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及细胞增生
气象因素
• 气象因素包括气压、气流、气湿、气温等。 • 气象因素与太阳辐射综合作用于机体,对
机体的冷热感觉、体温调节、心血管功能、 神经功能、免疫功能和新陈代谢功能有调 节作用。
空气离子化
• 阴(负)离子:对机体有益,具有镇静、催眠、 镇痛、止痒、止汗、利尿、降低血压、增进食欲、 使注意力集中、提高工作效率等作用。
• 阳(正)离子:可引起失眠、头痛、烦躁、血压 升高等,对机体产生不良作用。
第2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生活环境与健康
• 空气环境与健康 • 水环境与健康 • 住宅环境与健康
空气环境与健康
• 空气物理性状与健康 • 空气污染及其危害
空气物理性状与健康
• 太阳辐射 • 气象因素 • 空气离子化
太阳辐射
• 紫外线
A段(320~400 nm) B段(275~320 nm) C段(200~275 nm)
重点提示
•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包括急性危害、慢 性危害及间接危害。
• 空气污染的防控必须采取规划和工艺等综 合措施。
水环境与健康
• 饮用水污染与疾病 • 生活饮用水卫生
案例2-2
•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光2001年到2004年就发 生水污染事故3988件。尤其是因企业违法排污和事故而引发的重大水 污染事件接连发生。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造 成松花江部分江段污染,导致沿江居民用水发生困难。12月,广东一 企业超标排放含镉废水,导致下游10万人无法饮用北江水。2006年1 月,湖南省株洲市霞港湾因水利工程施工不当,导致含镉废水流入湘 江。水污染直接危害到了百姓的饮水安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2006 年对113个环保重点城市月均监测取水总量为15.9亿吨,其中不达标 水量4.4亿吨,占总量的27.7%。农村的状况就更为严重,我国首次农 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结果显示,44.36%的农村饮用水未达 到基本卫生要求。全国仍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达标,其中约有1.9 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河北涉县、河南沈丘县、天津北辰 区、陕西华县、江苏阜宁县、广东翁源县等地区频频出现的“癌症村” 等,无不和饮用水污染有关。2006年8月底,北京西三旗地区发生一 起水污染事故,污水管线出现渗漏现象,污染自备井水源,引起部分 居民饮用后出现身体不适,近千人集体腹泻。
问题思考
• 引起此次大气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 此次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产生了那些危害? • 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空气污染的来源
• 工农业生产 • 交通运输 • 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 其他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 急性危害 • 慢性危害 • 间接效应
急性危害
• 烟雾事件 • 事故性排放引发的急性中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