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03-04城市规划原理1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2004同济城市规划考研试题

2004同济城市规划考研试题

-- 2004同济城市规划考研试题城市规划原理:1。

简述划分居住区各类用地的一般规定?2。

城市居住区规划中可以进行那些生态方面的考虑?3。

简述城市主导产业的基本特征。

4。

简述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

5。

简述增长极核理论及对我国区域开发的指导作用。

6。

简述规划中对区域城市建设条件评价的内容。

7。

简述元大都在规划中那些方面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思想。

8。

简述意大利中世纪城市建设特征。

9。

简述历史保护与旧城更新的异同。

(以上每题10分)10。

从公共空间系统建设角度分析我国目前居住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负面影响(可举例说明)。

11。

通过实例阐述如何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控制的关系。

12。

阐述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组成及特征。

(以上三题每题20分)至于交通与市政太多了,总之交通占了100分,市政50分(只有很少一部分,希望大家能够补全)交通:一、填空一条自行车道的宽度——,交通能力——。

算公共交通配车数之类的题目——二、名词解释交织段交织段长度TOD渠化交通绿信比回头曲线(以下题号不记得了)==、已知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距离18km,步行速度为a,公交车的运行速度为b,站距为600米,候车平均时间为5分钟。

请问出行时间将限制在什么范围内?有那些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措施?==、影响出行的因素有那些?==、一城市规划,(有图)指出交通存在问题。

市政工程:防洪标准消防站服务面积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类型及规划对策一次送电及高低压配电电压一城市规划,(有图)指出工程系统方面存在问题(交通与市政方面希望大家补全)今年来看,题目都比较灵活。

原理其实还是基本理论的掌握。

在原理答题时还差点没做完。

原理举例子来答,更注重考察知识的实际运用。

以下题目由会员“ 一夕轻雷” 提供感谢他的提供,特奖励:金钱 5 经验 5 魅力5我补一点:2004年同济大学——城市道路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试题一、填空(40分)1.城市铁路客运站应布置在______________,编组站应布置在______________。

同济大学规划真题答案解析

同济大学规划真题答案解析

同济大学规划真题答案解析近年来,规划专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同济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在规划专业方面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

每年的规划专业考试都备受考生关注,以下将对同济大学规划真题进行解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历年真题针对的内容是什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

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我们党的基本立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人民立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力更生的路线,坚决同任何敌对势力和倒退势力进行斗争,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那个年代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全国城乡可以说比现在要有次序和节奏些。

但是在这个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时期,相关的社会条件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条件都存在了一定的不均衡现象。

国家对于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导致了城市和乡村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

乡村地区受到城市的限制,经济也相对落后,想要实现平衡发展,需要在城市规划实践中考虑到乡村的发展问题。

"上述段落中,通过总结党的十二大的系统阐述,给出了社会条件存在不均衡现象的背景,并强调了乡村地区的发展与城市规划的联系。

这是同济大学规划专业真题中常见的题材。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一段落进行解析,分析其中涉及到的思路和观点:首先,这段话提到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基本立场的系统阐述。

这是考生在解题时需要了解的考点之一。

同济大学的规划专业历史悠久,要求考生具备对党史和国情的基本理解。

其次,这段话指出了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和乡村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

这一点提醒考生在规划中需要关注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平衡问题,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最后,这段话强调了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到乡村的发展问题。

这一思路跳出了传统城市规划的范畴,回应了城乡发展不均衡的挑战,提出了需通过城市规划实践来解决乡村发展问题。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附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附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附答案考试题目如下第一部分:单选题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经济分成(D )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D .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2.建筑物经济寿命的终结表明(C ) 。

A该建筑物已破旧得没有使用价值了B.该建筑已破旧得卖不出去了C.建筑物价值小于地块价值D.由于房产价格下跌,该建筑已无经济价值3.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A ) 递增,而在( ) 逐渐减弱。

A.城市地域向中心;城市外围,B.城市外围;城市域向中心C.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中心;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外围D.城市地域中离心;城市外围向心4.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

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B) 或者65 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 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A.9%;6%B.10%;7%C.12%;8%D.15%;10%5.工业革命前,欧洲出现的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B ) 。

A.雅典B .罗马C .伦敦D .巴黎6.第一个成为城市化人口超过50%总人口的国家是(A ) 。

A.英国B .法国C .德国D .日本7.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不包括(B ) 。

A.唐长安B ?西汉长安C ?南朝建康D ?明清北京8.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A ) 。

A.以教堂为城市中,b B .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城市核心C.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D .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9.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下列论述不妥的是(C ) 。

A.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B?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C.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分散D.把大城市目前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10.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其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 B) 来实现。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第四版)1_12章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第四版)1_12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

(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工业前城市:①城市规模小②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③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工业城市:①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②出现城市仓储用地③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④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⑤城市类型增加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①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②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③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

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

),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③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②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③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①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②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③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①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历年考研真题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历年考研真题

■《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2009年考研原理试题简答题(顺序不完全一致)1北宋城市革命的表现形式2欧斯曼巴黎改建的特点及其意义3居住小区小学设置应考虑因素4禁建区提出的根据5城市中心区设计商业步行街的选址考虑哪些问题?6居住小区是否可以户外路边停车并说明理由7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的作用8邻里关系与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哪些相关?9上位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依据的内容10城镇体系规划中城市化水平预测的主要思路是什么?论述题1旧住宅区改建的考虑重点2在城市总体布局中进行功能分区的好坏3依据《城乡规划法》分析城市规划体系的基本特征2008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满分150分)一、简答1、解释“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及其含义。

2、评价国外战后新城建设的得失,可结合实例分析。

3、街坊式住宅区道路系统在结构上、功能上和景观上的特点。

4、居住区住宅建筑的朝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5、计算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平均层数。

6、解释区域的系统性特点。

7、城乡统筹对于农村地区发展和规划的意义。

8、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规模预测的作用。

9、经济适用房的布局原则10、城市中心区采用一条街式布局和购物中心式布局的空间效应。

二、论述1、居住区公建配套的千人总指标、千人指标、分类指标和一般规模各自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一个浅丘岭地区的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20万人,选择城市总体用地布局模式,并阐述布局主要原则。

3、结合《城乡规划法》,阐述我们城市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

2007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满分150分)一:简述题(每题9分,每道题不超过200字)1,划分居住区各种用地界线的一般规定是什么?2,简述住宅区中机动车停车的各类布局方式及其特征。

3,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基本要求是什么?4,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确定“禁建区”主要包括的哪些内容?5,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为什么要进行人口规模的预测?6,在城市总体布局时,风玫瑰的主要用途是什么?7,简述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编制中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中心城区规划之间的关系。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城镇化的阶段包括()。

[2012年真题]A. 集聚城镇化阶段B. 郊区化阶段C. 逆城市化阶段D. 再城镇化阶段E. 新型城市化阶段2.(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应包括规划范围内各专项地下空间设施的()A. 总体规模B. 平面布局C. 竖向分层D. 横向分层E. 总体种类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在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图纸中的综合交通规划图上应标明()。

A. 主次干路走向、红线宽度、道路横断面、重要交叉口形式;重要广场、停车场、公交停车场的位置和范围B. 潜在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和强度划分、按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地下矿藏和地下文物埋藏范围、用地适宜性区划C. 行政区划、城镇规模、城镇等级、城镇职能分工、市域主要发展轴(带)和发展方向划区范围D. 市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城市总体规划附件不包括()。

A. 规划说明B. 城市现状图C. 专题研究报告D. 基础资料汇编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交通设施的位置.界限或布点应在()中体现。

A. 用地编码图B. 总图则C. 地块控制总图则D. 设施控制总图则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属于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是()。

A. 西安B. 平遥C. 天津D. 邯郸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经济活动的日益分散导致公司管理活动的(),使得这些跨国公司的总部必须位于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市场经济环境良好的城市。

A. 统一化B. 复杂化C. 程序化D. 详细化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下列哪些内容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A. 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B.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C. 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D. 城市规划区范围9.(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关于对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集中、集聚、集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集中是前提,集聚是方式,集约是结果B.集中是空间的有序集中,集聚是产业的有组织集聚,集约是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C.集中是人口的集中,集聚是具有关联性产业的集聚,集约是最大限度地节约D.集中是为了节约土地,集聚是为了形成产业链,集约是为了保护生态2.下列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表述和理解,准确的是( )。

A.城镇化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B.城镇化是外来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C.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D.城镇化包含了城市生活与意识形态向农村扩散的过程3.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优区位应优先开发B.沿着交通轴线延伸发展C.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发展方向相呼应D.考虑城市有利的发展空间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A.采掘业B.物流仓储业C.建筑业D.煤气的生产与供应业5.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下列受区域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

A.城市性质与规模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D.城市人口的劳动构成6.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特征是( )。

A.建筑布置规模B.以宫殿为核心C以广场为核心D.以神庙为核心7.《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

A.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B.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C.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D.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8.下列有关《雅典宪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功能分区对解决当时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作用B.功能分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里程碑C.功能分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D.功能分区解决了城市和区域的有机联系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长安城的居住采用里坊制B.唐长安城的皇城位于城的北部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的正中D.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位于明清北京内城之外10.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

同济规划快题真题解析答案

同济规划快题真题解析答案

同济规划快题真题解析答案近年来,考研已经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的选择,而同济大学规划学的考研题目也备受关注。

下面我将针对同济规划学的快题真题进行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1.1什么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指对城镇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结构、布局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指导和引导,以实现城市的有序发展和综合整治。

1.2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综合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适度规模原则、合理布局原则、人本原则等。

1.3城市规划方法有哪些?城市规划方法包括城市发展历程分析、SWOT分析、城市功能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二、城市设计与形态控制2.1什么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指通过规划、设计、管理等手段,对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环境进行优化和整合,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什么?城市设计的目标包括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居住环境、增强城市的功能等。

2.3城市形态控制的方法有哪些?城市形态控制的方法包括城市布局控制、建筑设计控制、公共空间设计控制等。

三、城市生态与环境规划3.1什么是城市生态?城市生态是指城市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城市地质、水资源、空气质量、绿地保护等方面。

3.2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有哪些?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包括生态优先原则、资源循环利用原则、节约用地原则、生态保护原则等。

3.3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包括水资源规划、空气质量规划、噪音控制规划、绿地保护规划等。

四、城乡规划与农村发展4.1什么是城乡规划?城乡规划是指对城乡地域的发展进行综合整理和布局,包括城市的扩展与更新、乡村的保护与发展等。

4.2城乡规划的目标是什么?城乡规划的目标包括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

4.3农村发展规划的重点是什么?农村发展规划的重点包括农业发展规划、农村产业规划、农村基础设施规划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济大学
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城市规划原理1》试题
专业:学号: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
日照间距
绿地率
容积率
服务半径
户室比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影响住宅通风的因素有哪些?
2、为什么要在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中提倡“顺而不畅”的原则?
3、绘制“居住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4、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和宅间道路的宽度分别为多少米?
5、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分别为多少米?
三、计算题(25分)
某住宅区用地面积为12公顷,有三个居住组团。

第一个组团为3层住宅,用地为4公顷,建筑密度为20%。

第二个组团为6层住宅,用地为8公顷,容积率为1.4。

请计算:
整个住宅区的住宅建筑总面积。

整个住宅区的容积率。

须列出计算过程。

答案:

日照间距:前后两排住房之间,为保证后排住宅能在规定时日获得所需日照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绿地率:住宅区绿地与住宅区总用地的比值为绿地率,住宅区绿地包括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宅间绿地和专属绿地。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是一个反映单位面积上开发强度的指标。

服务半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所服务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
户室比:住宅区或住宅建筑内各种不同户型的住宅所占的比例

1、影响住宅通风的因素有哪些?
住宅的间距、排列的方式、通风的方向等
2、为什么要在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中提倡“顺而不畅”的原则?
保证住宅区通行方便,避免穿越性交通
3、绘制“居住区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面积(ha)比重(%)人均面积(平方米/人)
居住区用地
其中住宅用地
公建用地
道路用地
公共绿地
其他用地
4、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和宅间道路的宽度分别为多少米?
居住区级:路面10-14米;红线20-30米
小区级:路面6-9米;红线10-14米
组团级:路面3-5米;红线8米
宅间:路面不小于2.5米
5、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和居住组团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分别为多少米?
居住区级:<=800-1000m
小区级:<=400-500m
组团级:<=150-200m
整个住宅区的住宅建筑总面积13.6万平方米整个住宅区的容积率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