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新进展_2003年日本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
绿色化学答案

思考题第一章31.21世纪人类面临的4大问题是什么?2.人类面临的几大环境问题及其原因是什么?3.绿色化学定义的5个内涵是什么?4.绿色化学的内涵-5个R是什么?5.原子经济性是什么?6.绿色化学的5大任务是什么?7、绿色化学十二原则-Anastas原则的内容是什么?第二章41.简述化学工业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2.化学工业的发展历史阶段及内涵。
3、环境友好的化学技术的含义是什么?4.生物质化工转化的主要内涵。
5.纤维素制乙醇的主要过程和技术难点。
6.简述催化技术的特点。
7、催化技术的进展主要在哪几个方面?第三章51.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一般原则是什么?2.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外部和内部效应原则是什么?3.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外部效应原则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4.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内部效应原则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5、设计安全有效化学品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6.化学品的致毒途径和根源。
7、化学品的吸收、分散和代谢。
8、含有那些化学结构的物质毒性较大?9、等电排置换设计。
第四章 9硅-碳等电排置换法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原理是什么?2.设计可生物降解的化学品的重要性。
3.生物降解的细菌基础是什么?4.不易生物降解的化学结构有哪些?5.水生生物毒性定量构效关系构筑的常用物理性质有哪些?6.影响水生生物毒性的物理和化学因素有哪些?7、表面活性剂对水体和水生生物的危害?如何防止?第六章111.绿色化学反应举例。
2.亚氨基二乙酸钠合成的新路线。
3.环氧丙烷生产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4、合成己二酸和邻苯二酚的传统方法和新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5.绿色原料举例。
6.超临界CO2中的反应举例。
7、对比异布洛芬的新、旧合成路线, 说明其技术创新的关键。
8、更安全的化学品举例, 所得到的启示。
第七章171、高效均相和多相催化技术有哪几类?2、生物催化和仿生催化的优点。
3.酶的分类。
4.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
5.环境友好的溶剂中的有机反应。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化学作为一种新兴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绿色化学是指在化学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尽量使用资源可持续性的原料,同时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
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为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方面,绿色化学通过改善原料的选择和生产过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
传统化学合成往往使用大量化石能源和有毒物质作为原料,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而绿色化学则提倡使用可再生、无毒或低毒的原料,使得产品更加环保,同时也能减少资源的耗竭。
例如,传统的染料合成往往使用有机溶剂和重金属催化剂,而绿色染料的合成则采用水作为溶剂,并利用无机盐催化,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和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绿色化学还致力于开发新的可再生能源和高效催化剂。
传统化学合成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而且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
绿色化学通过研究新的能源转换方法和高效催化剂,可以大幅提高化学反应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例如,利用太阳能和氢气合成可燃气体,不仅能够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还能够减少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此外,绿色化学还关注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设计到废弃的全过程都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传统化学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绿色化学通过改进产品设计,选择更环保的材料,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和环境的污染。
例如,绿色化妆品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原料,不含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更加友好。
然而,绿色化学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
在实践中,绿色化学面临着许多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
绿色原料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承担困难。
同时,部分绿色化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难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为了推动绿色化学的发展,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可以加强合作,共同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在推动绿色化学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绿色化学合成技术的最新进展

绿色化学合成技术的最新进展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又称为可持续化学合成技术,是一种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化学合成方式。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人们对健康、环境和经济效益的重视,绿色化学合成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因此,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不断发展和推广,其最新进展亦备受瞩目。
一、绿色溶剂的研究在传统的化学合成过程中,有机溶剂的使用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而且如甲苯、二甲苯等传统有机溶剂还对健康构成潜在的风险。
为此,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在研究上开始注重绿色溶剂的研究,例如一些可回收或可生物降解的溶剂,如离子液体、超临界流体、水、反渗透水等。
这些绿色溶剂大多具有高效性、环保性以及良好的可再生性,有望取代传统有机溶剂,实现绿色合成。
二、催化剂的发展催化剂是化学合成的重要载体。
合理选择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并降低合成过程中的副反应产物和废弃物,从而实现绿色合成的目的。
因此,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在催化剂研究中至关重要。
近年来,很多新型、高效、环保的催化剂正在被研发,如复合催化剂、纳米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等。
这些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更低的副反应产物和毒性,因而更符合绿色合成的要求。
三、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种由有机小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微孔结构材料。
其微孔结构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研究人员所需要的应用和设计进行调整,因此具有很大的潜力用于分离和催化等领域。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具有环保性、结构可控性、催化性能等优势,已被广泛研究应用于催化反应、气体吸附、分子存储等领域,并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四、可再生资源的应用传统合成化学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非可再生化石能源,而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则更注重利用可再生资源。
例如利用生物质组分制备乙酸乙酯,在实现绿色化的基础上,还能降低生物质的浪费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更具有可持续性。
近年来,半纤维素、纤维素等可再生资源在绿色化学合成技术中的应用也逐渐成熟。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化学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绿色化学的概念源于1990年代,它强调一种更加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的化学生产方式,将化学合成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绿色化学不仅是化学领域的一个新理念,也是与全球环境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课题。
本文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介绍绿色化学的意义、原则和应用。
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学意义绿色化学包括可持续的化学合成、白色化学、循环经济等内容,其基本目的是推进环境卫生和经济发展的同步发展。
绿色化学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子领域。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相互协调,以达到长期持续的发展目标。
绿色化学通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使用更加环保、低能耗和高效的生产方式来保护环境。
绿色合成技术可以大量减少有害废物的产生,并降低化学合成过程中对化学品的需求。
同时,白色化学生产带来更加干净、安全和高效的生产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了员工和社会的安全保障水平。
循环经济则可以利用回收和再利用技术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绿色化学产业的发展对于实现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绿色化学的原则绿色化学需要遵循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的原则。
首先是预防原则,即通过化学机制和反应的优化,来预防有害物质的生成以及减小有害物质对于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其次是原料优化原则,即确定合理选材,优化原料的使用效率,杜绝不必要的浪费。
另外,绿色化学需要注重能源优化,防止在化学合成过程中产生高能耗;化学过程密度的最大化以及设计可持续的化学合成方法,如循环经济。
三、绿色化学的应用绿色化学已经成为环保领域的热点问题,绿色化学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运用。
例如,可持续生态农业可以通过绿色化学技术,减少农用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
可持续能源技术可以通过绿色化学技术,降低能源生产和使用环节对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环境建筑可以通过绿色化学技术,提高环境建筑的水、电和能耗效率。
其他领域包括化学工业、材料科学、纺织业、医药业等也大量运用绿色化学技术。
绿色化学的新进展

绿色化学的新进展绿色化学是一种倡导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温和反应条件的化学方法。
它通过减少废弃物排放、化学品使用和能源消耗以及增加可循环材料的使用来降低化学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绿色化学一直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取得了很多成就。
本文将介绍绿色化学近期的新进展。
首先,新型催化反应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许多传统的合成方法会使用有害化学物质或产生大量废弃物。
现在,一些绿色催化剂,如金属有机框架的催化剂、固体碱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催化剂等,已经成功应用到许多有机反应中。
这些新的催化剂具有高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和可重复使用性,从而提高了合成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其次,绿色配位化学材料的研究成果也值得注意。
这些材料可以用于各种应用,如环境污染控制、新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杀虫剂和药物传递体等。
目前,一些绿色液晶科技已经开发出高效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展现了材料科学和绿色化学的交叉应用。
第三,一些可循环材料和生物质原料的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合成化学领域中,水几乎是所有反应的媒介,而传统的合成方法中需要使用有机溶剂,由此产生了废弃物和对大量化学品的依赖。
现在,一些绿色化学家已经开始致力于用水代替有机溶剂以及通过生物质原料生产可重复的有机原料。
最后,绿色化学在教育中也得到了应用。
从学校到工业,绿色化学已被加入到许多教学节目和培训项目中。
现在,绿色化学的培训课程涵盖了生态安全意识、有机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回收、环境法律等多方面的内容,展示出了一种新的可持续的培训模式。
总之,绿色化学的进展为减少化学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从未来10年到20年的时间内,绿色化学将继续走进合成化学、新材料和节能技术等领域,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
绿色化学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环境问题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绿色化学是指在使用化学物质时,尽可能地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以达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它旨在从源头上预防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推动化学过程向着更加环保、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绿色化学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绿色化学可以降低化学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采用更环保的化学物质和工艺,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物质的循环利用率,绿色化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
其次,绿色化学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发展更高效、更环保的化学工艺和技术,绿色化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化学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需求,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绿色化学还可以促进社会进步。
通过推广绿色化学理念,提高公众对环保的认识和意识,引导人们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还可以促进科技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总之,绿色化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绿色化学的研究和应用,以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和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化学专业论文浅谈绿色化学化工的发展绿色化学化工的发展一、引言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化学化工在化学领域中逐渐受到重视。
绿色化学化工的目标是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化学品的生产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绿色化学化工的发展,旨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二、绿色化学化工概述绿色化学化工是以环保为核心理念,在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中力求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它包括设计更环保的化学反应路线、开发高效且环保的分离和提取技术,以及生产具有环保性能的产品等。
绿色化学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绿色化学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绿色化学是一种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和提供化学产品的方法,其目的是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的同时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绿色化学通过设计和开发更加环境友好的化学反应和过程,促进了低污染和低消耗的化学品生产。
目前,绿色化学已经成为了化学工业的一个趋势,其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绿色化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 原材料的选择和利用。
绿色化学提倡使用可再生资源和来源广泛、廉价的原料,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绿色化学开发了一系列新型反应和工艺,其中重点是通过利用从生物质或废物中提取的化学素材来替代传统的化学品。
2. 绿色反应的开发。
绿色反应是指以温和、高效的条件进行反应,同时优化反应体系从而减少无意义的反应和产生的不必要的废物。
这种基于可再生原料或废物的反应在标准化产业中极其重要,因为它主要依赖于已有技术的改良性和进一步发展以实现更高的效率。
3. 绿色反应的催化和计算。
制定绿色反应的新型催化剂是实现可再生化学品制造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质上,催化剂促进了绿色化学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
通过使用催化剂,可以充分利用成本效益优异的化学反应步骤,支持对环境负担和特定化学品的不利影响的大量减少。
此外,在绿色反应的设计和开发中,计算方法和模拟分析可以显着提高研究效率和准确性。
4. 化学品的生命周期分析。
绿色化学强调对生产的化学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分析,这意味着考虑化学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置时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通过对化学品的生命周期进行全面评估,生产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作为环境影响者的作用,并提高其产品的可持续性。
总的来说,绿色化学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通过合理的原材料资源和回收利用,提高产业的效率不会对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这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努力研究和推广绿色化学,以推动化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工程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学工程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化学工程作为一项关键的产业,深受人们关注。
在化学工程的发展过程中,绿色化学工程的概念逐渐被提出,并成为化学工程的一大趋势。
绿色化学工程能够有效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绿色化学工程的概念绿色化学工程是一种在化学工程领域中的革命性概念。
它强调将环保、人类卫生以及化学工程的经济性结合在一起。
即采用绿色原始物料、开发绿色技术、创造绿色产品,最终达到使生产过程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降至最低的目的。
这种通过非常规方法来开发和设计生产商务的实践,被称为“绿色化学工程”。
绿色化学工程是在传统化学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传统化学工程的主要特点是高效率和大规模生产。
随着对环境和社会的关注不断增强,以及对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绿色化学工程迎来了春天。
相对于传统化学工程,绿色化学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更小,更加注重废弃物和污染物的处理,推动绿色化学技术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
绿色化学工程在实践中,也是通过人与环境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环境角度上,绿色化学工程可以降低化学工程小到原料处理,大到产品合成的环境污染。
一方面通过环保材料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损害,同时对于化学废料的处置也进行了优化,使得处理后的物料能够得到充分运用。
另一方面,它也减少了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等污染物。
经济角度上,绿色化学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绿化工程中,所需要的原料往往是可再生的和低成本的。
这不仅减轻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也降低了产品的价格。
同样,绿色化学工程也能提高产业的开发和产品的质量。
社会角度上,绿色化学工程的推广具有深远的影响。
绿色化学工程的发展使许多重度污染和有害物质的化学工程的解决方案变得更加健康环保,从而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卫生品质。
此外,绿色化学工程在对人类健康的保护,实现社会责任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化学新进展———2003年日本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
蔡卫权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过程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0)
摘 要:绿色化学奖的设立对绿色化学的研究和绿色化学新工艺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介绍了2003年日本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希望对我国的化学教育和研究工作者有所启迪。
关键词:绿色化学;日本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2003年
文章编号:1005-6629(2004)03-0030-02 中图分类号:X384 文献标识码:D
在参照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成功经验[1,2]
并响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 D)工作组建议成员国设立绿色化学奖项提议的基础上,日本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由2002年成立的日本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网(G SC N)发起,每年评选一次,2002年4月首次颁奖[3]。
2003年3月颁发的第二届日本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共有三项:通产省长官奖授予Asa2 hiK asei公司的Fuku oka等人,环保省长官奖授予ZE ON公司的Y amada等人,文部省长官奖授予Nag oya 大学工程研究生院的Ishihara[4]。
本文对2003年三项日本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奖的研究背景和主要内容作一简单的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1 通产省长官奖
该奖授予Asahi K asei公司的Fuku oka等人,他们用环氧乙烷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C O
2
取代C O生产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是一种透明性和耐热性好,抗冲击强度高的工程塑料,在汽车、办公设备和光盘式压碎机等现代生活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
目前,全世界聚碳酸酯的年产量高达270万吨,但绝大多数聚碳酸
酯的生产存在着C O和Cl
2合成有毒光气这种中间产品的过程,而且该工艺还存在限制低沸点溶剂二氯甲烷的暴露性及大量废水需要处理的问题。
研究者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找到光气生产的替代单体或直接聚合生产聚碳酸酯的新工艺,但收效甚微。
Fuku oka等人基于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化学方法改造传统工艺并造福人类社会的理念,终于找到了一种毋需合成光气就可以生产聚碳酸酯的替代技术。
他们首次以环氧乙烷生产过程中
的副产物C O
2和双酚A为原料,同时实现了聚碳酸酯
和高纯乙二醇的高收率生产。
尽管C O
2是绿色化学中最简单也是可以再生的替代原料,但其化学性质相当稳定[5],很难将其结合到聚碳酸酯的主链中去,然而新技术巧妙地实现了这一点,将原本生产环氧乙烷时产生并排放到大气中的副产物C O
2结合到聚碳酸酯产品中。
新技术在避免光气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和提高产物收率的同时,物耗和能耗也大大降低。
另外,新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对减轻温室效应有所贡献,每生产1kt聚碳酸酯可以减排主要温室气体C O2约173吨。
新工艺已于2002年6月在日本Asahi K asei公司的子公司Chimei-Asahi实现了工业化,鉴于该工艺的原料成本和建厂成本比较低,这项具有显著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绿色化学新工艺有望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和应用。
2 环保省长官奖
该奖授予ZE ON公司的Y amada等人和日本高科技研究所的Sekiya,他们开发了一项环境友好的五环氟化物生产技术。
大气最外层平流层臭氧耗竭和全球变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发达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早在1995年底就已停止了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含氯氟烃的生产。
但绝大多数含氯氟烃替代化合物仍然对全球变暖有深刻影响,开发新一代对上述环境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的氟化物迫在眉睫。
新技术的核心是实现了两种具有五元环结构、性质独特且环境友好的氟化物的生产和应用。
Y amada 等人采用的独特合成方法不仅简化了这两种化合物的生产过程,还减少了氟化废物。
新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一致的情况下,通过特殊的分子设计使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性能。
目前,七氟环戊烷已被用作金属和电子器件的高精细清洁剂或聚合物涂料溶剂;而八氟环戊烯正被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制造企业用作干蚀刻剂。
现在,研究者仍然在从事使用这些化合物做化学材料或其它新用途的研究,有些已接近实际应用,前景一片光明。
03化学教学 2004年,第3期
3 文部省长官奖
该奖授予Nag oya大学工程研究生院的院士Ishi2 hara,他采用环境友好催化剂实现了某些物质的高效有机合成。
通常,酯化过程需要使用过量的羧酸或醇,但为提高原子效率并减少或避免废物的产生,应该尽可能地减少化学计量的缩合剂或过量底物的使用。
Ishihara博士研究发现,四价H f盐和四价Z r盐可以用作等摩尔羧酸和醇直接缩合的高效催化剂。
有仲醇或者芳香醇存在时,上述催化剂可以用于直接聚酯化及伯醇和羧酸选择性地酯化,而且适合大规模操作。
基于上述思想,Ishihara博士又发现3,4,5———三氟苯基硼酸是胺和羧酸直接酰胺缩合的高效催化剂。
作为路易斯酸的芳基硼酸表现为耐水、耐酸碱和热稳定,容易在空气中操作。
Ishihara博士采用这种催化体系成功地实现了酰胺的直接热缩聚,不仅合成了脂肪族酰胺,还合成了芳香族酰胺和聚酰亚胺。
根据全氟癸基的吸电子效应和不流动性等特性,他开发了活性高并可以再利用的3,5———双(全氟癸基)苯基硼酸,不使用任何氟溶剂,只通过过滤就可以回收这种催化剂。
制备及分离过程的简化和催化剂的回收利用使上述过程在经济上富有竞争力。
Ishihara博士还发现高铼酸(HReO
4
)是伯酰胺或醛肟脱水生成相应腈的活性极高的催化剂,反应基本上在中性条件下进行,催化剂还可以回收利用。
Ishihara博士成功地制备了受聚苯乙烯束缚的超布朗斯台德酸,这种酸在极性和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均能有效地溶胀,对许多有机反应的催化活性优于高氟化(离子交换)树脂Nafione -H。
这种催化剂可以在间歇体系中重复使用,而且已被用于一种流动反应系统,以避免树脂被物理降解。
另外,他开发的一种超布朗斯台德酸催化剂———4-(1H,1H-全氟十四烷-氧)-2,3,5,6-四氟苯基-双(三氟甲烷磺酰基)甲烷不需要氟溶剂,仅通过液/固相分离便可以实现再循环。
参考文献:
[1]Anastas P T,Warner J C.G reen Chemistry:Theory and
Practice[M].New Y ork:Ox ford Science Publications,
1998
[2]http:ΠΠΠgreen chemistryinstituteΠ
[3]蔡卫权.中国环保产业[J].2002,(2):32-33.
[4]http:ΠΠw w /awards E/index.html
[5]Martyn P,M ichael F,T rev or R F,et al.Science[J].2002,
297(5582):808.
生物农药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及其增效剂
邓立新
(江都广播电视大学,江苏江都225200)
摘 要:苏云金芽孢杆菌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有前途的生物农药,由于其较强的杀虫能力,且对目标外生物无不利影响,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但因其药效迟缓、使用量较大、价格偏高,作用不如化学防治速效,限制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目前各国生化学家通过研究增效剂来改善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性能,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生物农药;苏云金芽孢杆菌;增效剂;Serenade
文章编号:1005-6629(2004)03-0031-02 中图分类号:S482 文献标识码:C
一千多年来人类与害虫的斗争从未停息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由于病虫害夺去的谷物占收成约为20%~40%,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1200亿美元。
为了对付病虫害,每年要生产200多万吨农药,其中主要是化学农药。
然而化学农药的使用带来了许多弊端,直接的危害是引起人畜中毒。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人农药中毒,其中约有4万人死亡。
其次,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50年代有抗药性的害虫10种,而目前已增加到447种。
我国农民也发现,害虫产生抗药性越来越快,使化学农药(包括某些进口化学农药)杀虫效率降低,为此不得不加大农药用量。
加之化学农药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害虫的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形成恶性循环。
更让人担忧的是,残存的农药散布在田野上,渗透到土壤里,侵入作物的秸杆和果实中,并由此进入生物链循环,这种长期
13
2004年,第3期 知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