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该大纲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
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城市规划: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城市人口: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该城市的社会主体。
城市绿地: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场地。
城市用地区划:城市地域因为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使用方式,而需将用地划分成不同的范围或区块,以表达一定的用途、权属、性质或量值等。
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热岛效应:在大中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绿地和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
城市空间系统:城市范围内社会生态、及基础设施各大系统的空间投影及空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决定城市集聚效益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城市各构成要素关系的合理性和运营的有效性。
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和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设的用地。
城市景观规划: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现状条件、总体布局,形成城市建设景观布局的基本构思。
居住用地:由几项相关的单一功能用地组合而成的用途地域,一般包括住宅用地、与居住生活相关联的各项公共设施、市政设施等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指铁路、公路、管理运输、港口和机场等城市对外交通及其附属设施等的用地.城市公共中心:居民集中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的地方,是公共设施相对集中而组合有序的地区或地段。
城市总体布局: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通过城市用地组成的不同形态体现出来。
城市开敞空间:是在城市的建筑实体以外存在的开敞空间体,是人与社会、自然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分质给水系统:取水构筑物从同一水源功不同水源取水,经过不同程度的交公过程,用不同的管理分别将不同水质的水供给不同的用户的系统。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是近代西方第一个专门作为首都而建的城市,保留了美国普遍流行的。
2、的思想和方法强调了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组织和安排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且也为城市规划的方法论提供了新的起点。
3、现代城市的发展存在两种主要的趋势:和。
4、阿隆索于1964年提出理论,根据他的调查,由于靠近市中心具有较高的竞争能力。
5、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发大会上确立了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战略。
6、城市用地的评定,一般分为三类:、和。
7、给水管网布置的形式包括、和三类。
8、城市排水主要排出的是、和三类。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从以下三个方面确定应该保存和保护的建筑项目:、和。
10、卫星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和。
11、勒•柯布西埃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人物。
现代建筑运动强调建筑的,他本人的实践活动为新城的规划。
12、的聚集是城市经济的最根本特征之一。
13、佩里于1939年提出理论,其目的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
14、居住用地是由几项相关的单一功能用地组合而成的地域,一般包括、、和等。
15、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控制指标包括指标、指标和指标三类。
16、城市公共空间包括、、、等。
17、和是人类使用的两大水源。
二、名词解释1、城市化水平2、城市聚集区3、交通节点4、传统街区5、修建性详细规划6、降雨重现期7、人口机械增长8、城市带9、区位10、主导产业11、城市总体布局12、OD调查13、径流系数14、历史文化名城三、画图题1、图示说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中的城市内部布置片段,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2、图示说明《周礼·考工记》中关于王城布局的记载,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对其进行详细解释。
四、简答题1、简述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2、简述邻里单位6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3、简述城市排水系统的四种布置形式。
最新《城市规划原理》试卷-答案

宁波工程学院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期末考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复核人应得分20 10 30 40 100实得分评卷人本试卷适用班级:建筑08—1、2班开卷考试一、选择题(20分)每题一分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产业分成(A)。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2.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
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B)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A.9%;6%B.10%;7%C.12%;8%D.15%;10%3.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A )。
A.以教堂为城市中心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城市核心C.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D.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4.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下列论述不妥的是(C )。
A.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B.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C.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分散D.把大城市目前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5.城市道路应分为(B )。
A.主干路、次干路、次路B.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C.货运道路、客运道路、综合道路、生活道路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区道路、居住小区道路、组团路、宅前宅后小路6.城市机场的选址应(C )为宜。
A.使跑道轴线方向尽量避免穿过市区,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B.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C.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平行或相切,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D.使跑道轴线方向最好与城市侧面垂直,且与城市主导风向垂直7.下面关于现代城市设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城市设计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给人带来可能的最大便利与舒适,给人以美的享受B.城市设计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依据,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是多学科的综合、C.城市设计方法应贯穿在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详细规划层次,并随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不断深化由浅入深,从粗到细,从宏观到微观,从原则到具体D.在详细规划阶段应运用城市设计方法,使之成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中间环节,成为单体建筑设计的先导,并充实城市管理的依据8.下面关于城市设计的表述正确的是(A )。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B,城市规划原理问答题(绝对超值)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B一、名词解释(5分*5个= 25)1、“七通一平”:指供水、排水、供电、电信、供热、供燃气、道路通,土地平整。
2、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3、热岛效应: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
4、带状绿地:指城市沿河岸,街道,景观,通道等绿色地带以及防护林地带。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二、单项选择题(4*8=32)1.城市产生于( D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奴隶向封建过渡时期D、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2.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城市化既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又是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产业转化为非农产业,以及社区结构和空间形态转化的过程B.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扩散过程C.城市化还包括原有市区的结构重组、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更新、环境的改善等D.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简单过程3.《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B )。
A 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B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C 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D 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4.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是( A )A .20 年B .10 年C .5 年D .2 年5.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分为几类用地( C )A.一B.二C.三D.四6.居住区的用地组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 )。
A.居住建筑用地B.道路用地C.公用设施用地D.绿地7.下列属于交通性道路特点的为( A )。
A.车速大,车辆多,车行道宽B车速小,车辆少,车行道窄C车速小,车辆多,车行道宽D.车速大,车辆少,车行道窄8.城市规划的母规划是( B )A.城镇体系总体规划B.土地利用总体规划C.控制性详细规划D.修建性详细规划三、简答题(8、10、10)1.简述城市用地评定的分类?答:(1)一类用地:适于城市建设,不须或只须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2)二类用地:需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3)三类用地:不适于修建的用地或只有采取重大工程措施才能修建,因而在经济上不合理2.城市规划宏观调控作用有哪些主要表现?答:①保障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②规范土地和房地产市场;③在符合社会总体利益的基础上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配置、开发与使用;④以政府干预的方式保证土地使用符合社区公众的利益3.简述城市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城乡规划原理期末考试题A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题(A)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实施时间是年。
2、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该大纲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后来被称为。
3、城市的社会系统构成一般可以从城市的、文化系统构成、______几个方面观察分析。
4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工作一般有哪三个方面:、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研究。
5、城市用地构成,按照行政隶属的等次,宏观上如分为、地区、郊区。
6、山地城市常见的布局形式:、带状布局和有机疏散、分片布局。
7、城市道路系统可分为和辅助道路系统。
8、城市客运交通由、自行车、摩托车、四部分组成。
9、居住区的用地根据不同功能要求,一般可以分为四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绿地。
10、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内容很多,包括总体布局和。
11、在城市空间布局层面处理城市发展与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的方式有两种,即和新旧交融并存。
12、城市开发控制的基本类型可分为通则式和。
二、单选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城市的发展规模主要是指()。
A:用地规模B:人口规模C:资源规模D:经济规模2、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不正确。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3、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等组成。
A: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B:取水工程、排放工程C: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D: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4、自行车是一种具有许多优点的交通工具,最佳活动范围在()A:3-4km B:2-4kmC:3-5km D:2-5km5、在城市发展和建设领域中,()是基于市场机制的种种缺陷而制作的。
A:对城市空间资源加以合理的配置B:要有公共政策来干预市场的自发过程C: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来增加群众更大需求D:依法建设城市建筑物,推进市容来发展经济6、次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交通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A:25-35m B:20-40mC:30-40m D:25-40m7、城市人防规划的规模预测应估计战时留城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一般为()A:30%-40% B:20%-40%C:40%-50% D:45%-50%8、青岛市的城市职能有:外贸、海港、纺织机械工业、国防、疗养、海洋科学研究中心,青岛的城市性质是()城市。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复习题.docx

1防护绿地:城市屮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化用地。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圉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3服务半径:4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是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
5道路宽度:在城市规划中是指: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只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交通量来决定。
6日照间距:7居住绿地8 CBD:屮央商务区,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9城市流动人口10路幅宽度:在建筑设计及其城市规划中是指:路幅宽度是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
1简述下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2根据功能要求和居住区规模的大小,居住区道路可分几级?其道路的宽度分别为多少米?3旧居住区道路沿线改建要考虑哪些方面?4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围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分为几类?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闱和功能特征,城市设计可以分为下列类型: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开发区设计;城市中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设计;城市居住区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旧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大学校园及科技研究园设计;博览中心设计;建设项目的细部空间设计。
5从工程建设方面着手,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6简述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7从城市用地布局考虑,改善旧城道路系统可采取哪些措施?8简述城市用地选择的原则?1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中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定2新城选址或各种开发区选址既要满足建设空间与环境的需要,同时要为将来进一步%考试大%发展预留余地与方向;旧城扩建用地选择,要结合旧区的布局结构考虑城市扩展重构城市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要充分利用旧城的设施基础,节省建设投资。
3用地选择应对用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科学的评估,要结合城市不同功能地域对用地的不同空间与坏境质量要求,尽可能减少用地的工程准备费用。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期末考试资料

1、都市旳定义: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汇集为重要特性旳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置旳市和镇。
2、都市化旳定义:农业人口及圁地向非农业旳都市转化旳现象和过程。
3、都市化包括三个方面:①人口职业旳转变。
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旳第二、第三产业,体现为农业人口丌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丌断增长;②产业构造旳转变。
工业革命后,工业丌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旳比重丌断提高,第一产业旳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旳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旳现代化,农村多出人口转向都市旳第二、第三产业;③圁地及地区空间旳变化。
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密度低旳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旳、密度较高旳居住形式,从不自然环境靠近旳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旳空间形态。
4、都市化水平=城镇非农业人口/城镇总人口5、都市化历史进程旳三个阶段:①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都市化旳速度较缓慢,较长时间才能到达都市人口占总人口旳30%左右。
②中期阶段——由亍经济实力明显增长,都市化旳速度加紧,在丌长旳时期内,都市人口占总人口旳比例就到达60%戒以上。
③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旳过程已经基本上完毕,农村旳剩余劳劢力已基本上转化为都市人口。
都市中工业旳发展、技术旳迚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1、我国古代都市规划思想:《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体现《周礼·考工记》思想旳都市是曹魏邺城和隋唐长安城以及元大都。
)影响:《管子》:“因天利,就地利,敀城郭丌必中觃矩,道路丌必中准绳。
”(体现《管子》思想旳特例都市是宋朝时期旳汴梁。
)影响:2、希波丹姆:都市觃划之父。
他提出都市布局模式要以方格网旳道路系统为骨架,以都市广场为中心。
广场是市民集聚旳空间,都市以广场为中心旳关键反应了古希腊时期旳市民民主文化。
(体现希波丹姆思想旳都市:米列都城)3、“田园都市”理论:由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doc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20套1、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 )不正确。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2、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不包括的内容是( )。
A、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B、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C、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D、城市固定资金的筹资3、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 )等组成。
A、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B、取水工程、排放工程C、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D、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4、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合理规划城市各项用地和布置各项工程建设,可以( ),便于城市管理。
A、节约土地,节约水源B、节约土地,减少土石方工程C、节约水源,减少土石方工程D、充分改善城市的环境5、城市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以300m为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 )。
A、90%B、80%C、60%D、50%6、2000年全世界人口中已有( )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区。
A、60%B、50%C、45%D、55%7、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 )两种。
A、集中式和放射式B、集中式和分散式C、环式和带式D、星座式和分散式8、城市用地的属性包括以下( )的特性。
A、自然属性B、政治属性C、社会属性D、环境属性E、经济属性9、城市送电网中一次送电网一般以( )方式结送为宜。
A、放射式B、环式C、联络线D、多回线式10、以下( )项关于城镇体系含义的描述是错误的。
A、城镇体系属于一个区域B、城镇体系是个城镇群体C、城镇体系是相对集聚在一起的组合城镇D、城镇群体之间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的关系11、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依据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B、研究城市用地的结构布局和城市景观的结构布局,确定符合社会理想的城市景观结构C、划定各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如城市背景等,并提出相关安排D、确定整体建设步骤和远期实施目标12、关于不同路网形式的特点叙述中错误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试卷A
一、名词解释(5分*5个= 25)
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城市环境容量:在城市特定区域内,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城市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3.城市职能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4.城市环境容量:在城市特定区域内,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即城市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或为保持某种生态环境标准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5..户室比
户室比又叫户型比,它是指各种户型在总户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反映到住宅设计上,就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住宅建筑中,各种不同套型住宅总套数的比重
二、单项选择题(4*8=32)
1.城市道路应分为(B?)。
A.主干路、次干路、次路?
B.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C.货运道路、客运道路、综合道路、生活道路
D.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居住区道路、居住小区道路、组团路、宅前宅后小路
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产业分成(A)。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
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
3.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指( b )。
A.居住区外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B.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c.居住区外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步行距离
D.居住区内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小步行距离
4.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递增,而在( ??)逐渐减弱。
A
A.城市地域向中心;城市外围??
B.城市外围;城市域向中心
C.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中心;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外围
D.城市地域中离心;城市外围向心
5.城市对外交通包括( B)。
A.城市道路交通、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城市水上交通
B.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运交通、航空交通
C.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水上交通、公路交通
D.公路交通、城市水上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6.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采用同一种管渠混合后汇集后,全部送至污水厂处理后再排放的排水系统,指的是()c
A、直泄式合流制
B、截流式合流制
C、全处理式合流式
D、完全分流制
7.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不正确。
c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
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
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
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遵循()原则。
c
①规划中各种管线的位置可以存在几个坐标系统和标高系统,加以换算
②必需的满足生产、安全、检修的条件下节约用地
③管线综合布置时,干管应布置有用户较多的一侧或将管线分类布置在道路两则
④永久性的管线让临时性管线
⑤热力管可以与电力、通信电缆和压力管道共沟
⑥电信线路与供电线路通常不合杆架设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⑤⑥
①②③⑥ D.①③⑤⑥
三、简答题(8、10、10)
1.城市用地十大类的名称及英文代码
2.影响城市规划的自然因素
(答:水文、地质、气候、地形;及各类对应的具体因素)
3.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及特点
答:1.行列式特点: ==日照好,有利通风 , 有规律,也富于变化 ,工程简单,便于施工,空间缺乏封闭感。
小空间缺乏停留感 ,连续性过强时,易显得呆板 ,丰富空间的措施,山墙错落——增加停留感及围合性单元错落拼接——产生体型变化,成组变向——打破单调感
2.周边式特点:室外场地集中,空间完整,封闭性好,安静、安全 ,寒冷地区有利挡风,相当多居室朝向不好,不能适应地形变化,不利于抗震
3.混合式:
为以上两种形式的结合形式,最常见的往往是以行列式为主,以少数住宅式公建沿道路式院落周边布置,以形成半开敞式院落。
4.自由式
建筑结合地形,在照顾日照、通风等要求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地布置。
四、论述题(15)
城陵矶港位于岳阳市城北,是湖南省唯一的国家一类口岸,是华中地区连接西南与华南、华南与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平台,也是湖南进出内河与沟通世界唯一的水上通道。
在港口城市规划中,要妥善处理港口布置与布局之间的关系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并试举列说明
答:①保证临水生产用地、港区、生活居住用地有各自的岸线
②对外交通用地与各组成部分联系方便,并不致分割城市和阻碍城市干道交通
③生活居住用地与生产用地长边相邻,尽量方便与缩短职工上下班路途,本身紧凑完整,不与其他用地穿插,有良好的环境
④城市交通组织区分生活性与交通性,分别组成各自的网络,既保证集、疏、运运输路线的便捷,又不互相干扰
⑤仓库用地其类型分别接近其服务对象,并接近对外交通设施和货运干道。